CN115839287A - 一种火箭发动机自毁装置、火箭发动机及火箭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火箭发动机自毁装置、火箭发动机及火箭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39287A
CN115839287A CN202310000411.XA CN202310000411A CN115839287A CN 115839287 A CN115839287 A CN 115839287A CN 202310000411 A CN202310000411 A CN 202310000411A CN 115839287 A CN115839287 A CN 1158392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cket engine
rocket
self
cabin section
safety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0041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39287B (zh
Inventor
孙伟为
布向伟
彭昊旻
黄帅
宋文峰
邢春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ang Space Jiangsu Aerospace Power Co ltd
Dongfang Space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Orienspace Hainan Technology Co Ltd
Orienspac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ang Space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Orienspace Hainan Technology Co Ltd
Orienspac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enspace Xian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ang Space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Orienspace Hainan Technology Co Ltd, Orienspac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enspace Xian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ang Space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0041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392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39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92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392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92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箭发动机自毁装置、火箭发动机及火箭组装方法,属于火箭发动机技术领域,一种火箭发动机自毁装置包括引爆器功能组件和爆炸器功能组件;所述引爆器功能组件固设于火箭的结构舱段内壁上;所述结构舱段上包括贯通其侧壁的操作口;所述引爆器功能组件与所述操作口的最大距离不超过人手臂的长度;所述爆炸器功能组件固设于火箭发动机的前封头壳体上。一种火箭发动机包括能够火箭发动机自毁装置。一种火箭组装方法,在火箭发动机与结构舱段完成装配后,通过操作口对设置于结构舱壁的安全机构和起爆器进行电缆连接。本发明能够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了自毁装置与电缆网连接操作的便利性,进而提高火箭总装和总测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火箭发动机自毁装置、火箭发动机及火箭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箭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火箭发动机自毁装置、火箭发动机及火箭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固体运载火箭的自毁装置,主要功能是执行自毁指令将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封头壳体爆破,使固体火箭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从而达到火箭自毁的功能。自毁装置一般安装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前封头上,由电缆连接至箭体控制系统。
发明人在日常实践中,发现现有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问题:
根据固体运载火箭的全箭总装流程以及为了保证装配过程中的安全性,电缆与自毁装置的连接是在总装流程的后期。此时火箭发动机与结构舱段已完成装配,电缆插接一般通过结构舱段上的操作口完成的。现有安全机构安装在发动机顶盖上,随着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发动机直径也在增大,自毁装置电缆插接口到操作口的距离增大,增加了人工操作的难度。同时,随着发动机直径的增加,还须增加转接电缆进行连接,转接电缆的增加增加火箭自重削弱火箭的运载能力,还可能破坏火箭的整体稳定性。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火箭发动机自毁装置、火箭发动机及火箭组装方法,可减少转接电缆的使用,提高火箭发动机自毁装置安装的便利性,进而提高火箭总装和总测效率。
一种火箭发动机自毁装置,包括:引爆器功能组件和爆炸器功能组件;所述引爆器功能组件固设于火箭的结构舱段内壁上;所述结构舱段上包括贯通其侧壁的操作口;所述引爆器功能组件与所述操作口的最大距离不超过人手臂的长度;所述爆炸器功能组件固设于火箭发动机的前封头壳体上。
优选的,所述引爆器功能组件包括起爆器、安全机构和电缆网;所述安全机构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结构舱段内壁上;所述起爆器安装在所述安全机构上,与所述电缆网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爆炸器功能组件包括导爆索和用于破坏所述前封头壳体的炸药索;所述导爆索一端与所述炸药索连接,所述导爆索另一端与所述安全机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炸药索为环形结构,固定于所述前封头壳体上。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火箭发动机,包括火箭发动机本体和能够对火箭发动机本体进行切割的火箭发动机自毁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火箭组装方法,能够将所述自毁装置安装于火箭发动机上,包括:
在火箭发动机出厂前将炸药索完全环绕于火箭发动机前封头周向,并粘接在火箭发动机前封头上;
将安全机构通过支架安装在舱段内壁上;
将起爆器固定于安全机构上,并将导爆索的一端与安全机构固定连接;
将结构舱段和火箭发动机进行对接安装;
待结构舱段和火箭发动机对接完成后,通过操作口连接导爆索和炸药索;
将自毁装置的电缆网与箭体控制系统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本发明提高了自毁装置与电缆网连接操作的便利性,进而提高火箭总装和总测效率。
2、发动机工作时的冲击源为火箭冲击环境的,将安全自毁装置安装至结构舱段内壁,远离冲击源,改善自毁装置的冲击环境。
3、避免由于转接电缆增加对火箭稳定性的影响,避免可能造成的火箭整体稳定性的破坏。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自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自毁装置安装完成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电缆网,2、起爆器,3、安全机构,4、导爆索,5、炸药索,6、结构舱段,7、支架,8、操作口,9、密封板,10、前封头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火箭发动机自毁装置,包括引爆器功能组件和爆炸器功能组件,引爆器功能组件固设于火箭的结构舱段6内壁上,其中结构舱段6上包括贯通其侧壁的操作口8。引爆器功能组件与操作口8的最大距离不超过人手臂的长度,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相应操作安装。爆炸器功能组件固设于火箭发动机的前封头壳体10上。
具体的,引爆器功能组件包括起爆器2、安全机构3和电缆网1。爆炸器功能组件包括导爆索4和用于破坏前封头壳体10的炸药索5。安全机构3通过支架7固定于结构舱段6内壁上。起爆器2安装在安全机构3上,与电缆网1电性连接。炸药索5为环形结构,固定于前封头壳体10上。导爆索4一端与炸药索5连接,另一端与安全机构3连接。
起爆器2是自毁装置的点火装置。安全机构3用于确保误发火时传火通道不打开,工作状态时传火通道打开可连接至导爆索4,使安全机构3中的火焰雷管被起爆器2点爆后爆轰波通过传火通道传递至导爆索4。导爆索4能够将火焰雷管点爆后产生的爆轰波传递至炸药索5,炸药索5被点燃后可将火箭发动机壳体切割开,破坏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完整性,从而达到火箭自毁的功能。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某型直径Φ2650mm的固体火箭发动机配置一套自毁装置,按照现有常规做法,安全机构安装在发动机前封头部位。若将安全机构安装在火箭发动机顶盖上,则插接口距离操作口将近1200mm,该距离超过普通人手臂长度,在不改变安全机构位置的前提下则需要以下至少一种调整:
增大操作口尺寸,使工人可全身进入操作口进行插接,但这会降低结构舱段的结构强度;
提前插接电缆,但会增加火箭总装及总测过程中的不安全性;
增加转接电缆,转接电缆一端与自毁装置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操作口,但转接电缆的增加会增加火箭发动机的整体重量,进而降低火箭的整体运载能力。
采用本发明的一种火箭发动机自毁装置,将安全机构设置于结构舱段的侧壁上,能够有效避免上述情况,可减少转接电缆的使用,提高火箭发动机自毁装置安装的便利性,进而提高火箭总装和总测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火箭发动机,包括火箭发动机本体和能够对火箭发动机本体进行切割的火箭发动机自毁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火箭组装方法,能够将自毁装置安装于火箭发动机上,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火箭发动机出厂前将炸药索完全环绕于火箭发动机前封头周向,并粘接在火箭发动机前封头上。
S2、将安全机构通过支架安装在舱段内壁上。
S3、将起爆器固定于安全机构上,并将导爆索的一端与安全机构固定连接。
S4、将结构舱段和火箭发动机进行对接安装。
S5、待结构舱段和火箭发动机对接完成后,通过操作口连接导爆索和炸药索。
S6、将自毁装置的电缆网与箭体控制系统连接。
发明构思:现有的自毁装置一般安装在固体火箭的前封头上,其中安全机构安装在火箭发动机顶盖上,火箭发动机顶盖处于发动机前封头的中心部位。电缆网连接在起爆器和安全机构上。火箭全箭总装流程中,各类电缆与火工品的连接是在总装流程的后期,此时火箭发动机与结构舱段已完成装配,电缆插接是通过结构舱段上的操作口完成的。另外导爆索铺设也通过结构舱段操作口跨越结构舱段和发动机前裙至前封头。若安全机构安装在前顶盖上,起爆器和安全机构的电缆插接口到操作口的距离约为货架发动机的半径,已超出人工操作的范围,本方案将起爆器和安全机构安装在结构舱段内壁上,有效减少了电缆连接以及导爆索铺设的操作距离。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火箭发动机自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爆器功能组件和爆炸器功能组件;所述引爆器功能组件固设于火箭的结构舱段内壁上;所述结构舱段上包括贯通其侧壁的操作口;所述引爆器功能组件与所述操作口的最大距离不超过人手臂的长度;所述爆炸器功能组件固设于火箭发动机的前封头壳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箭发动机自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爆器功能组件包括起爆器、安全机构和电缆网;所述安全机构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结构舱段内壁上;所述起爆器安装在所述安全机构上,与所述电缆网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箭发动机自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炸器功能组件包括导爆索和用于破坏所述前封头壳体的炸药索;所述导爆索一端与所述炸药索连接,所述导爆索另一端与所述安全机构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箭发动机自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炸药索为环形结构,固定于所述前封头壳体上。
5.一种火箭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箭发动机本体和权利要求1-4任一项能够对火箭发动机本体进行切割的火箭发动机自毁装置。
6.一种火箭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能够将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自毁装置安装于火箭发动机上,包括:
在火箭发动机出厂前将炸药索完全环绕于火箭发动机前封头周向,并粘接在火箭发动机前封头上;
将安全机构通过支架安装在舱段内壁上;
将起爆器固定于安全机构上,并将导爆索的一端与安全机构固定连接;
将结构舱段和火箭发动机进行对接安装;
待结构舱段和火箭发动机对接完成后,通过操作口连接导爆索和炸药索;
将自毁装置的电缆网与箭体控制系统连接。
CN202310000411.XA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火箭发动机自毁装置、火箭发动机及火箭组装方法 Active CN1158392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00411.XA CN115839287B (zh)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火箭发动机自毁装置、火箭发动机及火箭组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00411.XA CN115839287B (zh)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火箭发动机自毁装置、火箭发动机及火箭组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9287A true CN115839287A (zh) 2023-03-24
CN115839287B CN115839287B (zh) 2023-05-09

Family

ID=85577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00411.XA Active CN115839287B (zh)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火箭发动机自毁装置、火箭发动机及火箭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3928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94839A (zh) * 2023-05-22 2023-06-23 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 一种制导火箭低成本安全自毁方法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571701A5 (en) * 1973-11-08 1976-01-15 Fischer Ag Georg Ignition system for explosive welding cartridges - fuse string with sliding explosive initiators and protection sleeves
RU2060002C1 (ru) * 1992-01-30 1996-05-20 Борис Иванович Гончаренко Противоградовая ракета
RU2004122738A (ru) * 2004-07-23 2006-02-1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Внедренческое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ое инновационное предпри тие "Дарг" (RU) Ракета для воздействия на облака
CN101726219A (zh) * 2009-12-03 2010-06-09 陕西中天火箭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多元播撒燃烧爆炸式增雨防雹火箭
US20120240808A1 (en) * 2009-07-17 2012-09-27 Tda Armements Sas Ammunition Comprising Means for Neutralizing Its Explosive Charge
CN103673786A (zh) * 2013-11-26 2014-03-26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小直径助飞火箭用降冲击尾段线性爆炸分离装置
CN104833277A (zh) * 2015-04-29 2015-08-12 北京威标至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导弹级间分离用切割装置
RU170324U1 (ru) * 2016-04-21 2017-04-21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овосибирский завод искусственного волокна" Разделяющийся реактивный снаряд
CN108195236A (zh) * 2018-01-12 2018-06-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分离式自毁安控装置及火箭
CN109596012A (zh) * 2018-11-28 2019-04-09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一种弹载飞行器切割索式主动安控系统
RU2722193C1 (ru) * 2019-05-28 2020-05-28 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 от имени которой выступает 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обороны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Отделяющаяся осколочно-фугасная головная часть снаряда
CN111453002A (zh) * 2020-04-13 2020-07-28 北京中科宇航技术有限公司 运载火箭、火工切割索保护罩及其组件
CN112325708A (zh) * 2020-11-02 2021-02-05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多级运载火箭
CN112504032A (zh) * 2021-02-02 2021-03-16 星河动力(北京)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运载火箭和用于运载火箭级间分离的切割组件
CN113267094A (zh) * 2021-06-16 2021-08-17 江西新余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消雷火箭弹
CN115075984A (zh) * 2022-06-21 2022-09-20 星河动力(北京)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运载火箭的助推级发动机及运载火箭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571701A5 (en) * 1973-11-08 1976-01-15 Fischer Ag Georg Ignition system for explosive welding cartridges - fuse string with sliding explosive initiators and protection sleeves
RU2060002C1 (ru) * 1992-01-30 1996-05-20 Борис Иванович Гончаренко Противоградовая ракета
RU2004122738A (ru) * 2004-07-23 2006-02-1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Внедренческое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ое инновационное предпри тие "Дарг" (RU) Ракета для воздействия на облака
US20120240808A1 (en) * 2009-07-17 2012-09-27 Tda Armements Sas Ammunition Comprising Means for Neutralizing Its Explosive Charge
CN101726219A (zh) * 2009-12-03 2010-06-09 陕西中天火箭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多元播撒燃烧爆炸式增雨防雹火箭
CN103673786A (zh) * 2013-11-26 2014-03-26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小直径助飞火箭用降冲击尾段线性爆炸分离装置
CN104833277A (zh) * 2015-04-29 2015-08-12 北京威标至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导弹级间分离用切割装置
RU170324U1 (ru) * 2016-04-21 2017-04-21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овосибирский завод искусственного волокна" Разделяющийся реактивный снаряд
CN108195236A (zh) * 2018-01-12 2018-06-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分离式自毁安控装置及火箭
CN109596012A (zh) * 2018-11-28 2019-04-09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一种弹载飞行器切割索式主动安控系统
RU2722193C1 (ru) * 2019-05-28 2020-05-28 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 от имени которой выступает 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обороны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Отделяющаяся осколочно-фугасная головная часть снаряда
CN111453002A (zh) * 2020-04-13 2020-07-28 北京中科宇航技术有限公司 运载火箭、火工切割索保护罩及其组件
CN112325708A (zh) * 2020-11-02 2021-02-05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多级运载火箭
CN112504032A (zh) * 2021-02-02 2021-03-16 星河动力(北京)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运载火箭和用于运载火箭级间分离的切割组件
CN113267094A (zh) * 2021-06-16 2021-08-17 江西新余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消雷火箭弹
CN115075984A (zh) * 2022-06-21 2022-09-20 星河动力(北京)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运载火箭的助推级发动机及运载火箭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94839A (zh) * 2023-05-22 2023-06-23 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 一种制导火箭低成本安全自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9287B (zh) 2023-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15382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Quick Connect of a Plurality of Guns for Well Perforation
EP2054694B1 (en) Connector for detonator, corresponding booste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e
WO2019147385A1 (en) Direct connecting gun assemblies for drilling well perforations
CN115839287A (zh) 一种火箭发动机自毁装置、火箭发动机及火箭组装方法
CA2056295A1 (en) Safety booster for explosive systems
US1169798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lectromechanically connecting a plurality of guns for well perforation
US7360487B2 (en) Connector for perforating gun tandem
US4650009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 in subsurface oil and gas well perforating device
CN115200416B (zh) 将启动器连接至电源的方法和引爆射孔枪管柱的方法
CA1281635C (en) High temperature high pressure detonator
EP2250459A2 (en) Modular initiator
CN110030042B (zh) 叶片切割装置及用于航空发动机风扇机匣的包容试验装置
CN104105940A (zh) 用于启动火药系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33277A (zh) 一种导弹级间分离用切割装置
US4291623A (en) Binary electroexplosive device and method of assembly thereof
CA2948653A1 (en) Fiber optic cable in det cord
AU2019284162B2 (en) Detonation connector having exposure part for tagging
US4148257A (en) Explosive cutting device
CN112525031B (zh) 安全可靠的远程销毁装置及其销毁方法
AU2019284161B2 (en) Detonation connector having electric wire mounting structure
US4561356A (en) Explosive charge safe-arming system
CN111879195B (zh) 一种用于水下爆破的远距离传爆起爆装置
CN214701957U (zh) 一种用于工程爆破管固定装置的固定套
CN204730769U (zh) 一种起爆系统
CN108627059B (zh) 一种组装式复合柔性破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88 Liangdong Road, Liangxi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000

Patentee after: Dongfang Space (Jiangsu) Aerospace Powe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Dongfang space technology (Shandong) Co.,Ltd.

Patentee after: Oriental space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Orient Space (Hain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199 Room 403, 4/F, Northwest Building, No. 532, Shenzhou Third Road, Xi'an National Civil Aerospace Industry Base,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Oriental space (Xi'an) Aerospac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Dongfang space technology (Shando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Oriental space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Orient Space (Haina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