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27284A - 片上系统、电子组件、电子设备和传输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片上系统、电子组件、电子设备和传输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27284A
CN115827284A CN202310132644.5A CN202310132644A CN115827284A CN 115827284 A CN115827284 A CN 115827284A CN 202310132644 A CN202310132644 A CN 202310132644A CN 115827284 A CN115827284 A CN 1158272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data request
module
receiving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326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27284B (zh
Inventor
谭新宇
刘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ngdixian Compu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ngdixian Compu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ngdixian Compu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ngdixian Compu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3264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272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27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272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272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272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片上系统、电子组件、电子设备和传输处理方法。片上系统包括:传输处理模块、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发送模块通过传输处理模块与接收模块连接;传输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发送模块发送的数据请求,并根据数据请求确定传输模式,基于传输模式将数据请求传输至对应的接收模块;传输模式包括单播模式、多播模式和广播模式。通过设置传输处理模块对数据请求进行统一处理,无论是单播模式、多播模式还是广播模式,均采用相同的数据路径将数据请求发送到传输处理模块,便于片上系统的布局布线,减少传输路径的情况。

Description

片上系统、电子组件、电子设备和传输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网络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片上系统、电子组件、电子设备和传输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芯片上算法IP的标准化和芯片功能的复杂化,各IP之间有着复杂的数据交互场景,片上网络对芯片设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存在一个发送端向多个接收端读写数据的操作。
现有技术多是在单播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保持原有单播路径,使用额外的路径来进行多播和广播处理,如图1所示,图1中虚线为单播路径、多播路径和广播路径;相关逻辑只支持固定的广播处理,无法基于需求实现灵活的多播操作,导致应用复杂且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片上系统、电子组件、电子设备和传输处理方法,该片上系统设计结构更简单,且能够减少传输路径绕线的情况。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片上系统,包括:传输处理模块、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发送模块通过传输处理模块与接收模块连接;
传输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发送模块发送的数据请求,并根据数据请求确定传输模式,基于传输模式将数据请求传输至对应的接收模块;
传输模式包括单播模式、多播模式和广播模式。
进一步的,在传输模式为单播模式的情况下,传输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数据请求转换为一个单播请求,并将单播请求传输至对应的一个接收模块。
进一步的,在传输模式为多播模式的情况下,传输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数据请求转换为多个单播请求,并将多个单播请求分别传输至对应的多个接收模块。
进一步的,在传输模式为广播模式的情况下,传输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数据请求传输至所有的接收模块。
进一步的,数据请求包括标记信息;
传输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标记信息确定目标接收模块,并基于目标接收模块确定传输模式;
目标接收模块为接收数据请求的接收模块。
进一步的,标记信息包括多个标记位,标记位的数量与接收模块的数量相同,不同标记位对应不同的接收模块;
传输处理模块还用于读取标记位的数据,以得到目标接收模块。
进一步的,发送模块用于通过协议自定义方式设置多个标记位。
进一步的,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数据请求中的部分地址位设置为多个标记位。
进一步的,在数据请求为读数据请求的情况下,传输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目标数据,目标数据由对应的接收模块基于读数据请求产生;
传输处理模块还用于在预配置的工作模式下对读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传输处理模块还用于将处理结果反馈至发送模块。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组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片上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子组件。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传输处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上述的传输处理模块,该方法包括如下传输处理过程:
接收发送模块发送的数据请求;
根据数据请求确定传输模式;传输模式包括单播模式、多播模式和广播模式;
基于传输模式将所述数据请求传输至对应的接收模块。
进一步的,数据请求包括标记信息,根据数据请求确定传输模式的步骤包括:
根据标记信息确定目标接收模块;目标接收模块为接收数据请求的接收模块;
基于目标接收模块确定传输模式。
进一步的,标记信息包括多个标记位,标记位的数量与接收模块的数量相同,不同标记位对应不同的接收模块,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读取标记位的数据,以得到目标接收模块。
进一步的,基于传输模式将数据请求传输至对应的接收模块的步骤包括:
在传输模式为单播模式的情况下,将数据请求转换为一个单播请求;
将单播请求传输至对应的一个接收模块。
进一步的,基于传输模式将数据请求传输至对应的接收模块的步骤包括:
在传输模式为多播模式的情况下,将数据请求转换为多个单播请求;
将多个单播请求分别传输至对应的多个接收模块。
进一步的,基于传输模式将数据请求传输至对应的接收模块的步骤包括:
在传输模式为广播模式的情况下,将数据请求传输至所有的接收模块。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数据请求为读数据请求的情况下,接收读数据;读数据由对应的接收模块基于读数据请求产生;
在预配置的工作模式下对读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将处理结果反馈至发送模块。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传输路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片上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标记位设置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读数据处理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传输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标号:
10-片上系统;110-发送模块;120-传输处理模块;130-接收模块;140-路由。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介绍本公开实施例之前,应当说明的是:
本公开部分实施例被描述为处理流程,虽然流程的各个操作步骤可能被冠以顺序的步骤编号,但是其中的操作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特征,但是这些特征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进行区分。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能使用了术语“和/或”,“和/或”包括其中一个或更多所列出的相关联特征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应当理解的是,当描述两个部件的连接关系或通信关系时,除非明确指明两个部件之间直接连接或直接通信,否则,两个部件的连接或通信可以理解为直接连接或通信,也可以理解为通过中间部件间接连接或通信。
为了使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基于需求实现灵活的多播操作,导致应用复杂且效率低下问题。本公开的片上系统不是在原有单播设计上进行扩展,而是整体对单播模式、多播模式和广播模式场景进行规划,通过设置传输处理模块对数据请求进行统一处理,无论是单播模式、多播模式还是广播模式,均采用相同的数据路径将数据请求发送到传输处理模块,便于片上系统的布局布线,减少传输路径的情况,且基于需求可实现灵活的多播操作。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片上系统,如图2所示,片上系统10包括:传输处理模块120、发送模块110和接收模块130,发送模块110通过传输处理模块120与接收模块130连接。
传输处理模块120用于接收发送模块110发送的数据请求,并根据数据请求确定传输模式,基于传输模式将数据请求传输至对应的接收模块130;传输模式包括单播模式、多播模式和广播模式。
本公开的片上系统10可以为图形处理SOC(System on Chip,系统级芯片)芯片,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SOC芯片;传输处理模块120可以为通过数字电路形成的一种具有逻辑处理功能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模块;发送模块110和接收模块130为片上系统10上的需要进行数据交互的IP模块,例如,发送模块110可以为GPU(graphics processingunit,图像处理器)中的控制器,接收模块130可以为GPU中的MMU(存储管理单元)。
在本公开中,传输处理模块120根据数据请求确定传输模式的原理为:数据请求包括标记信息,传输处理模块120还用于根据标记信息确定目标接收模块130,并基于目标接收模块130确定传输模式;目标接收模块130为接收数据请求的接收模块130。
在本公开中,发送模块110通过路由140与传输处理模块120连接,无论是单播模式、多播模式还是广播模式,如图2中虚线所示,发送模块110采用相同的数据路径将数据请求发送到路由140,路由140再采用相同的数据路径将数据请求转发至传输处理模块120,便于片上系统10的布局布线,减少传输路径的情况。
由于传输处理模块120不是路由140上的某个节点,而是路由140结构的一部分,所以传输处理模块120可以将数据请求并发至对应的接收模块130,而现有的广播节点为路由140上的某个节点,广播节点与路由140之间只能串行交互,所有现有技术一次只能发送一个数据请求至接收模块130,不能同时向多个接收模块130发送数据请求,而本公开的传输处理模块120直接与多个接收模块130连接,在多播模式和广播模式下,可以同时向多个接收模块130分别发送对应的数据请求,传输效率更高。
应理解,标记信息包括多个标记位,标记位的数量与接收模块130的数量相同,不同标记位对应不同的接收模块130;传输处理模块120用于读取标记位的数据,以得到目标接收模块。
例如,若存在N个接收模块130,对应设置N个比特的标记位,每个比特的标记位对应一个接收模块130。可以设置对应标记位的数据为1,以表征该数据请求需要发送到对应的接收模块130;若对应标记位的数据为0,以表征不需要将该数据请求发送到对应的接收端。
若存在4个接收模块130,分别为接收模块A、接收模块B、接收模块C和接收模块D,标记信息包括4个比特的标记位,分别为标记位A、标记位B、标记位C和标记位D。标记位A对应接收模块A,标记位B对应接收模块B,标记位C对应接收模块C,标记位D对应接收模块D。
传输处理模块120在接收到数据请求后,读取标记位A、标记位B、标记位C和标记位D的数据,以得到目标接收模块;若标记位A和标记位C的数据为1,标记位B和标记位D的数据为0,传输处理模块120获得的标记信息则表征数据请求需要发送到接收模块A和接收模块C,传输处理模块120根据该标记信息确定接收模块A和接收模块C为目标接收模块130。由于目标接收模块130为接收模块A和接收模块C,目标接收模块130的数量大于1且未包含所有接收模块130,确定传输模式为多播模式。
若标记位A的数据为1,标记位B、标记位C和标记位D的数据为0,传输处理模块120获得的标记信息则表征数据请求需要发送到接收模块A,传输处理模块120根据该标记信息确定接收模块A为目标接收模块130。由于目标接收模块130为接收模块A,目标接收模块130的数量为1,确定传输模式为单播模式。
若标记位A、标记位B、标记位C和标记位D的数据为1,传输处理模块120获得的标记信息则表征数据请求需要发送到接收模块A、接收模块B、接收模块C和接收模块D,传输处理模块120根据该标记信息确定接收模块A、接收模块B、接收模块C和接收模块D为目标接收模块130。由于目标接收模块130的数量大于1且包含所有接收模块130,传输处理模块120确定传输模式为广播模式。
可以理解,传输处理模块120根据标记位的数据,确定目标接收模块130后,基于目标接收模块130的数量确定传输模式;若目标接收模块130的数量为1,确定传输模式为单播模式;若目标接收模块130的数量大于1,且不等于接收模块的数量,确定传输模式为多播模式;若目标接收模块130的数量等于接收模块的数量,确定传输模式为广播模式。
如图3所示,在本公开中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标记位的设置,其中一种方式为:发送模块110用于通过协议自定义方式设置多个标记位。
在本公开中发送模块110可以使用Sideband的User信号,实现标记位设置的功能,User信号由发送模块110进行配置,处理中可以直接将User信号设置为标记位信息。该User信号使用的比特位与接收模块130的数量相同,如图3所示,接收模块130的数量为4个;User信号的user0比特位设置为标记位f0,标记位f0与接收模块A对应;User信号的user1比特位设置为标记位f1,标记位f1与接收模块B对应;User信号的user2比特位设置为标记位f2,标记位f2与接收模块C对应;User信号的user3比特位设置为标记位f3,标记位f3与接收模块D对应。
应理解,User信号可以为AXI总线的AwUser或ArUser等。发送模块110通过协议自定义方式设置多个标记位的方式,在发送数据总线上额外使用User信号,将User信号与原始数据请求合并为新的数据请求。
另一种方式为:发送模块110还用于将数据请求中的部分地址位设置为多个标记位。
请继续参照图3,若每个接收模块130使用1MB的配置空间,将20比特地址低位addr[19:0]设置为接收模块130的实际地址,接着使用4比特地址位addr[23:20]设置为标记位,其余地址高位addr[31:24]设置为全局基地址。
图3中A(20)设置为标记位f0,标记位f0与接收模块A对应;A(21)设置为标记位f1,标记位f1与接收模块B对应;A(22)设置为标记位f2,标记位f2与接收模块C对应;A(23)设置为标记位f3,标记位f3与接收模块D对应。
若addr[31:24]的数据对应为0x50,则0x50F~0x50F则表征为广播模式,即 addr[23:20]均置1;0x503~0x503则表征目标接收模块130为接收模块A和接收模块B的多播模式,即addr[23:20]中的A(20)和A(21)置1,A(22)和A(23)置0;0x508~0x508则表征目标接收模块130为接收模块D的单播模式,即addr[23:20]中的A(23)置1,A(20)、A(21)和A(22)均置0;以此类推可以得到其他单播模式和多播模式。
在传输处理模块120基于目标接收模块130确定传输模式后,传输处理模块120根据不同的传输模式进行数据请求传输的工作原理为:
在传输模式为单播模式的情况下,传输处理模块120还用于将数据请求转换为一个单播请求,并将单播请求传输至对应的一个接收模块130。
应理解,传输处理模块120将数据请求转换为一个单播请求的原理为:传输处理模块120读取数据请求中的标记信息,基于标记信息确定目标接收模块130,传输处理模块120从数据请求中获得目标接收模块130的实际地址和对应的正文数据,基于目标接收模块130的实际地址和对应的正文数据生成单播请求,并将单播请求发送至目标接收模块130。
正文数据可以理解为发送模块110发送至目标接收模块130的操作指令、处理数据和/或配置参数等;例如,若发送模块110通过数据请求实现目标接收模块130的配置操作,那么正文数据可以为目标接收模块130的配置参数;若发送模块110通过数据请求实现目标接收模块130的存储操作,那么正文数据可以包括存储操作指令和存储数据。
在传输模式为多播模式的情况下,传输处理模块120还用于将数据请求转换为多个单播请求,并将多个单播请求分别传输至对应的多个接收模块130。
在传输模式为广播模式的情况下,传输处理模块120还用于将数据请求传输至所有的接收模块130。
应理解,广播模式为多播模式的一种特殊应用,广播模式与多播模式的相同之处在于目标接收模块130的数量为多个,但在广播模式下,目标接收模块130的数量等于所有接收模块130的数量,在多播模式下,目标接收模块130的数量为大于1且小于所有接收模块130的数量的正整数。所以广播模式和多播模式均需传输处理模块120将数据请求转换为多个单播请求,只是两者产生单播请求的数量不同,但两者产生单播请求的原理相同。
多播模式和广播模型下产生单播请求的原理为:传输处理模块120读取数据请求中的标记信息,基于标记信息确定多个目标接收模块130,传输处理模块120从数据请求中获得多个目标接收模块130的实际地址和对应的正文数据,根据不同目标接收模块130的实际地址和对应的正文数据生成为不同的单播请求,不同的单播请求由不同目标接收模块130的实际地址和正文数据构成,将不同的单播请求分别发送至对应的目标接收模块130。
以接收模块130为GPU中的MMU,发送模块110为GPU中的控制器为例进行传输模式的工作说明,GPU内存在众多MMU模块,需要通过高效且可靠的读写操作对各MMU进行配置,各MMU模块初始配置中部分信息需要使用相同内容,部分信息需要使用不同内容。
控制器在初始状态下可以通过广播模式向所有的MMU配置空间写入相同的内容,作为初始配置值,传输处理模块120将配置信息并发的广播到所有的MMU模块;完成初始配置后,控制器可以基于应用,将MMU模块分成几组,通过相同的路径以多播模式将各组特定的参数写入对应的MMU模块,多播模式可以保证同一组内MMU模块配置信息相同,不同组之间的配置信息独立;对于一些特定需求,可以使用单播模式对某些单个MMU模块进行配置。
现有技术中,因为广播节点结构简单,不具备复杂的逻辑处理功能,现有多播模式和广播模式中一般只支持写操作,无法支持读操作,对于多接收模块的回读需要软件介入,导致应用复杂且效率低效。
但在一些工作过程中,发送模块110需要回读接收模块130的反馈数据,以判断接收模块130的工作状态以及配置参数是否正确写入。
本公开的传输处理模块120与现有技术中的广播节点相比具备更强的逻辑处理功能,所以本公开的片上系统10能够实现多播模式和广播模式下的读操作。具体实现原理如下:
在数据请求为读数据请求的情况下,传输处理模块120还用于接收目标数据,目标数据由对应的接收模块130基于读数据请求产生;传输处理模块120还用于在预配置的工作模式下对目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传输处理模块120还用于将处理结果反馈至发送模块110。
应理解,在多播模式和广播模式下,多个目标接收模块130接收到为读数据请求的单播请求后,基于单播请求产生对应的目标数据,多个目标接收模块130将其对应的目标数据发送至传输处理模块120进行逻辑运算。
如图4所示,在本公开中,可以通过软件配置的方式对传输处理模块120的工作模式进行配置。传输处理模块120的工作模式可以包括第一工作模式0pc0、第二工作模式0pc1、第三工作模式0pc2、第四工作模式0pc3、第五工作模式0pc4和第六工作模式0pc5。当然,本公开的传输处理模块120的工作模式并不作限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作模式的增加或删减,工作模式的具体工作功能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若将传输处理模块120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一工作模式0pc0,传输处理模块120在第一工作模式0pc0下,对接收到的多个目标数据进行比较,得到处理结果。其中,目标数据包括目标接收模块130反馈的配置信息,传输处理模块120将目标数据中的配置信息与发送模块110发送的读数据请求中的配置信息进行比较,若目标数据中的配置信息与读数据请求中的配置信息不一致,则说明目标接收模块130的配置信息有误,该目标接收模块130配置未成功,传输处理模块120向发送模块110发送为配置未成功的处理结果;若目标数据中的配置信息与读数据请求中的配置信息一致,则说明目标接收模块130配置成功,传输处理模块120向发送模块110发送为配置成功的处理结果。
若将传输处理模块120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二工作模式0pc1,传输处理模块120在第二工作模式0pc1下,对接收到的多个目标数据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其中,目标数据包括目标接收模块130内部计数器的计数值,传输处理模块120将各个目标接收模块130的计数值进行比较,获得最大计数值,传输处理模块120将最大计数值发送至接收模块130,接收模块130基于最大计数值判断是否有目标接收模块130超时异常。
若将传输处理模块120的工作模式设置为第三工作模式0pc2,传输处理模块120在第三工作模式0pc2下,对接收到的多个目标 数据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其中,目标数据包括目标接收模块130内部计数器的计数值,传输处理模块120将各个目标接收模块130的计数值进行比较,获得最小计数值,传输处理模块120将最小计数值发送至接收模块130。
传输处理模块120的第四工作模式0pc3可以理解为对多个目标数据进行逻辑与操作;传输处理模块120的第五工作模式0pc4可以理解为对多个目标数据进行逻辑或操作;传输处理模块120的第六工作模式0pc5可以理解为对多个目标数据进行逻辑异或操作。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组件,该电子组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片上系统10。在一些使用场景下,该电子组件的产品形式体现为显卡;在另一些使用场景下,该电子组件的产品形式体现为CPU主板。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电子组件。在一些使用场景下,该电子设备的产品形式是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VR设备等;在一些使用场景下,该电子设备的产品形式是个人电脑、游戏主机等。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传输处理方法,该传输处理方法应用与上述的传输处理模块120,该传输处理方法可以包括如图5所示的传输处理过程。该传输处理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发送模块发送的数据请求;
步骤202、根据数据请求确定传输模式;
步骤203、基于传输模式将所述数据请求传输至对应的接收模块。
其中,传输模式包括单播模式、多播模式和广播模式。
进一步的,数据请求包括标记信息,根据数据请求确定传输模式的步骤包括:
根据标记信息确定目标接收模块;目标接收模块为接收数据请求的接收模块;基于目标接收模块确定传输模式。
其中,标记信息包括多个标记位,标记位的数量与接收模块的数量相同,不同标记位对应不同的接收模块;通过读取标记位的数据,以得到目标接收模块。
进一步的,基于传输模式将数据请求传输至对应的接收模块的步骤包括:
在传输模式为单播模式的情况下,将数据请求转换为一个单播请求;将单播请求传输至对应的一个接收模块。在传输模式为多播模式的情况下,将数据请求转换为多个单播请求;将多个单播请求分别传输至对应的多个接收模块。在传输模式为广播模式的情况下,将数据请求传输至所有的接收模块。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读操作对应的处理过程。
其中,括读操作对应的处理过程包括:在数据请求为读数据请求的情况下,接收目标数据;目标数据由对应的接收模块基于读数据请求产生;在预配置的工作模式下对目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将处理结果反馈至发送模块。
尽管已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公开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公开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公开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公开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8)

1.一种片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处理模块、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所述发送模块通过所述传输处理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连接;
所述传输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数据请求,并根据所述数据请求确定传输模式,基于所述传输模式将所述数据请求传输至对应的接收模块;
所述传输模式包括单播模式、多播模式和广播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上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输模式为单播模式的情况下,所述传输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数据请求转换为一个单播请求,并将所述单播请求传输至对应的一个接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上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输模式为多播模式的情况下,所述传输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数据请求转换为多个单播请求,并将所述多个单播请求分别传输至对应的多个接收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上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输模式为广播模式的情况下,所述传输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数据请求传输至所有的接收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请求包括标记信息;
所述传输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标记信息确定目标接收模块,并基于所述目标接收模块确定所述传输模式;
所述目标接收模块为接收所述数据请求的接收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信息包括多个标记位,所述标记位的数量与所述接收模块的数量相同,不同标记位对应不同的接收模块;
所述传输处理模块还用于读取所述标记位的数据,以得到所述目标接收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片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用于通过协议自定义方式设置所述多个标记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片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数据请求中的部分地址位设置为所述多个标记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上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请求为读数据请求的情况下,所述传输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由所述对应的接收模块基于所述读数据请求产生;
所述传输处理模块还用于在预配置的工作模式下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所述传输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处理结果反馈至所述发送模块。
10.一种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上系统。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组件。
12.一种传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处理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数据请求;
根据所述数据请求确定传输模式;所述传输模式包括单播模式、多播模式和广播模式;
基于所述传输模式将所述数据请求传输至对应的接收模块。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请求包括标记信息,所述根据所述数据请求确定传输模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标记信息确定目标接收模块;所述目标接收模块为接收所述数据请求的接收模块;
基于所述目标接收模块确定所述传输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信息包括多个标记位,所述标记位的数量与所述接收模块的数量相同,不同标记位对应不同的接收模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读取所述标记位的数据,以得到所述目标接收模块。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传输模式将所述数据请求传输至对应的接收模块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传输模式为单播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数据请求转换为一个单播请求;
将所述单播请求传输至对应的一个接收模块。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传输模式将所述数据请求传输至对应的接收模块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传输模式为多播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数据请求转换为多个单播请求;
将所述多个单播请求分别传输至对应的多个接收模块。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传输模式将所述数据请求传输至对应的接收模块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传输模式为广播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数据请求传输至所有的接收模块。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数据请求为读数据请求的情况下,接收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由所述对应的接收模块基于所述读数据请求产生;
在预配置的工作模式下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将所述处理结果反馈至所述发送模块。
CN202310132644.5A 2023-02-20 2023-02-20 片上系统、电子组件、电子设备和传输处理方法 Active CN1158272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32644.5A CN115827284B (zh) 2023-02-20 2023-02-20 片上系统、电子组件、电子设备和传输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32644.5A CN115827284B (zh) 2023-02-20 2023-02-20 片上系统、电子组件、电子设备和传输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27284A true CN115827284A (zh) 2023-03-21
CN115827284B CN115827284B (zh) 2023-07-21

Family

ID=85521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32644.5A Active CN115827284B (zh) 2023-02-20 2023-02-20 片上系统、电子组件、电子设备和传输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2728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9230A (zh) * 2018-11-21 2020-05-29 上海寒武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装置、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246311A (zh) * 2019-12-31 2020-06-05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067793A (zh) * 2020-01-02 2021-07-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播业务的传输方法、传输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163340A (zh) * 2020-01-22 2021-07-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多播数据业务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4365522A (zh) * 2019-09-27 2022-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安全处理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9230A (zh) * 2018-11-21 2020-05-29 上海寒武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装置、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4365522A (zh) * 2019-09-27 2022-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安全处理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246311A (zh) * 2019-12-31 2020-06-05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067793A (zh) * 2020-01-02 2021-07-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播业务的传输方法、传输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163340A (zh) * 2020-01-22 2021-07-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多播数据业务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27284B (zh) 2023-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74511B2 (en) Addressing multiple devices on a shared bus
US11144305B2 (en) Method for updating IC firmware
US7822040B2 (en) Method for increasing network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by increasing a data updating rate of a memory
CN112422485B (zh) 一种传输控制协议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827284A (zh) 片上系统、电子组件、电子设备和传输处理方法
CN115883022B (zh) Dma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185929A (zh) 主从设备间通讯的通讯转换装置
CN106940684B (zh) 一种按比特写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12988650B (zh) 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497765B (zh) 一种路由管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8069273B2 (en) Processing module
CN103605622B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US20230185486A1 (en) Storage system and data writing method thereof
CN111478708B (zh) 电子设备、芯片、系统总线、译码模块、译码器及方法
CN114629860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业务线卡和存储介质
CN116842991A (zh) 深度学习加速器及方法、芯片、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7234707A (zh) 一种基于异构架构的Char类型条件判断方法及系统
JP4067205B2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
CN117435534A (zh) 基于外围总线的数据传输电路、方法及处理器
CN114900393A (zh) 改进式spi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891236A (zh) 一种测试系统
CN116095042A (zh) 通信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29649A (zh) 数据通信方法、可编程逻辑芯片和串行通信系统
CN118012007A (zh) 一种测试系统
CN116828083A (zh) 协议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