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25360B - 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25360B
CN115825360B CN202310140465.6A CN202310140465A CN115825360B CN 115825360 B CN115825360 B CN 115825360B CN 202310140465 A CN202310140465 A CN 202310140465A CN 115825360 B CN115825360 B CN 1158253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entration
hydrogen
standard
concentration sensor
gas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404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25360A (zh
Inventor
王允超
魏青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l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Re Fire Energy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l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Re Fire Energy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l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Re Fire Energy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l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4046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253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25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253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253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253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及系统,涉及燃料电池氢浓度传感器校准领域。旨在改善燃料电池氢浓度传感器准确度不高的问题。其包括:获取表征标准气路的第一标准气体浓度的第一测量反馈浓度,表征标准气路的第二标准气体浓度的第二测量反馈浓度;表征配比气路按照标准气路进行配比的氢气的浓度的第三测量反馈浓度以及第四测量反馈浓度;根据第一测量反馈浓度、第二测量反馈浓度、第三测量反馈浓度、第四测量反馈浓度、第一标准气体浓度以及第二标准气体浓度,得到线性的标定值;通过不同配比浓度对应的标定值对被测氢浓度传感器进行标定校准,提高对被测氢浓度传感器校准的精度。

Description

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氢浓度传感器校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保障燃料电池汽车的氢安全,氢气泄露监测是其中一项重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一般会在燃料电池汽车易于出现氢气泄露和聚集的地方布置多个氢浓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相关区域的氢气浓度。一旦发生氢气泄露时,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氢体积分数与氢气爆炸下限的比值,整车和系统将会按预设的故障等级,做出相应的警报和处理。因此,氢浓度传感器是整个燃料电池汽车氢安全预防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零部件。
国内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用来测试和评价氢浓度传感器。由于各种原因,经常出现氢浓度传感器反馈值与实际值存在较大偏差。判断氢浓度传感器测量的准确性显得尤为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其能够改善燃料电池氢浓度传感器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系统,其能够改善燃料电池氢浓度传感器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应用于燃料电池氢浓度传感器校准系统,所述燃料电池氢浓度传感器校准系统包括标准气路、配比气路以及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所述标准气路以及所述配比气路均与所述标准氢浓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标准气路用于输出标准浓度的氢气,所述配比气路用于输出按照配比浓度进行配比的氢气,所述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第一测量反馈浓度以及第二测量反馈浓度;所述第一测量反馈浓度用于表征所述标准气路输出的第一标准气体浓度的氢气的浓度,所述第二测量反馈浓度用于表征所述标准气路输出的第二标准气体浓度的氢气的浓度;
获取所述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第三测量反馈浓度以及第四测量反馈浓度;所述第三测量反馈浓度用于表征所述配比气路按照所述第一标准气体浓度进行配比的氢气的浓度,所述第四测量反馈浓度用于表征所述配比气路按照所述第二标准气体浓度进行配比的氢气的浓度;
根据所述第一测量反馈浓度、所述第二测量反馈浓度、所述第三测量反馈浓度、所述第四测量反馈浓度、所述第一标准气体浓度以及所述第二标准气体浓度,得到线性的标定值
根据所述线性的标定值对被测氢浓度传感器进行标定校准。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测量反馈浓度、所述第二测量反馈浓度、所述第三测量反馈浓度、所述第四测量反馈浓度、所述第一标准气体浓度以及所述第二标准气体浓度,得到线性的标定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测量反馈浓度以及所述第三测量反馈浓度,得到第一标定值
根据所述第二测量反馈浓度以及所述第四测量反馈浓度,得到第二标定值
根据所述第一标定值、所述第二标定值、所述第一标准气体浓度以及所述第二标准气体浓度,得到线性的标定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测量反馈浓度以及所述第三测量反馈浓度,得到第一标定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公式:=,得到所述第一标定值;其中,为第一标定值,为第一测量反馈浓度,为第三测量反馈浓度;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测量反馈浓度以及所述第四测量反馈浓度,得到第二标定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公式:=,得到所述第二标定值;其中,为第二标定值,为第二测量反馈浓度,为第四测量反馈浓度。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标定值、所述第二标定值、所述第一标准气体浓度以及所述第二标准气体浓度,得到线性的标定值的步骤包括:
依据所述第一标准气体浓度、所述第二标准气体浓度作为横坐标,以所述第一标定值以及所述第二标定值作为纵坐标,得到线性的所述标定值。
可选地,所述依据所述第一标准气体浓度、所述第二标准气体浓度作为横坐标,以所述第一标定值以及所述第二标定值作为纵坐标,得到线性的所述标定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公式:H==,或;其中,H为斜率,C1为标准气体浓度,为第一标准气体浓度,为第二标准气体浓度,为标定值,为第一标定值,为第二标定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线性的标定值对被测氢浓度传感器进行标定校准的步骤还包括:
根据所述线性的标定值对被测氢浓度传感器进行标定;
根据所述配比浓度控制所述配比气路输出为氢气检测配比名义浓度的氢气混合气;并获取所述被测氢浓度传感器对应的氢气检测反馈浓度;其中,所述配比浓度根据公式得到,为配比浓度,为氢气检测配比名义浓度,为标定值;
根据所述氢气检测配比名义浓度以及所述氢气检测反馈浓度的误差,判断所述被测氢浓度传感器是否合格。
可选地,所述配比气路包括空气气路、氮气气路以及氢气气路;所述空气气路、所述氮气气路以及所述氢气气路用于共同按照所述配比浓度输出达到所述氢气检测配比名义浓度的氢气混合气。
可选地,通过控制所述空气气路、所述氮气气路以及所述氢气气路的体积流量,配比出不同的所述氢气检测配比名义浓度的氢气混合气。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系统。包括标准气路、配比气路、标准氢浓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标准气路以及所述配比气路均与所述标准氢浓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标准气路用于输出标准浓度的氢气,所述配比气路用于输出按照配比浓度进行配比的氢气;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与所述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或者被测氢浓度传感器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系统还包括换装工位;所述换装工位用于拆换安装所述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或者被测氢浓度传感器;所述标准气路以及所述配比气路均与所述换装工位连接,所述标准气路以及所述配比气路用于向所述换装工位上的所述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或者被测氢浓度传感器输送氢气。
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及系统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包括获取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第一测量反馈浓度以及第二测量反馈浓度;第一测量反馈浓度用于表征标准气路输出的第一标准气体浓度的氢气的浓度,第二测量反馈浓度用于表征标准气路输出的第二标准气体浓度的氢气的浓度;获取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第三测量反馈浓度以及第四测量反馈浓度;第三测量反馈浓度用于表征配比气路按照第一标准气体浓度进行配比的氢气的浓度,第四测量反馈浓度用于表征配比气路按照第二标准气体浓度进行配比的氢气的浓度;根据第一测量反馈浓度、第二测量反馈浓度、第三测量反馈浓度、第四测量反馈浓度、第一标准气体浓度以及第二标准气体浓度,得到线性的标定值;根据线性的标定值对被测氢浓度传感器进行标定校准。
标准气路的两路氢气的标准气体浓度分别为,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测量反馈浓度分别为,通过配比装置配比出浓度为的两种气体,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测量反馈浓度分别为。在配比之间浓度时,通过上位机软件,在之间进行线性插值。上位机软件自行计算不同配比浓度对应的Gain值,对被测氢浓度传感器进行标定校准。通过配比气路配比出不同浓度的氢气,采用的标准气路对配比气路进行校准,可以确保被测氢浓度传感器校准的准确性。
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系统,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的控制器,能够改善燃料电池氢浓度传感器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的第一部分的步骤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的第二部分的步骤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中线性标定值。
图标:10-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系统;100-排风风机;200-气体分配器;300-制氢装置;400-氢气气路;500-氮气气路;600-空气气路;700-第一氢气气路;710-第二氢气气路;800-第一分控阀;810-第二分控阀;820-第三分控阀;830-第四分控阀;840-第五分控阀;850-第六分控阀;900-第一流量阀;910-第二流量阀;920-第三流量阀;930-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1以及图2,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应用于燃料电池氢浓度传感器校准系统,燃料电池氢浓度传感器校准系统包括标准气路、配比气路以及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标准气路以及配比气路均与标准氢浓度传感器连接,标准气路用于输出标准浓度的氢气,配比气路用于输出按照配比浓度进行配比的氢气,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包括:
步骤Sa1,获取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第一测量反馈浓度以及第二测量反馈浓度;第一测量反馈浓度用于表征标准气路输出的第一标准气体浓度的氢气的浓度,第二测量反馈浓度用于表征标准气路输出的第二标准气体浓度的氢气的浓度;
步骤Sa2,获取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第三测量反馈浓度以及第四测量反馈浓度;第三测量反馈浓度用于表征配比气路按照第一标准气体浓度进行配比的氢气的浓度,第四测量反馈浓度用于表征配比气路按照第二标准气体浓度进行配比的氢气的浓度;
步骤Sa3,根据第一测量反馈浓度、第二测量反馈浓度、第三测量反馈浓度、第四测量反馈浓度、第一标准气体浓度以及第二标准气体浓度,得到线性的标定值
步骤Sa4,根据线性的标定值对被测氢浓度传感器进行标定校准。
标准气路向标准氢浓度传感器输出浓度为第一标准气体浓度的氢气,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测量得到第一测量反馈浓度;标准气路向标准氢浓度传感器输出浓度为第二标准气体浓度的氢气,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测量得到第二测量反馈浓度。具体的,第一标准气体浓度以及第二标准气体浓度值不同,一个值高,一个值低,例如,第一标准气体浓度为高浓度值,第二标准气体浓度为低浓度值。
配比气路配比第一标准气体浓度的氢气,并向标准氢浓度传感器输出,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测量得到第三测量反馈浓度;配比气路配比第二标准气体浓度的氢气,向标准氢浓度传感器输出,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测量得到第四测量反馈浓度
通过第一测量反馈浓度、第二测量反馈浓度、第三测量反馈浓度、第四测量反馈浓度、第一标准气体浓度以及第二标准气体浓度,可以得到线性的标定值,也就是得到不同的标准浓度,对应不同的标定值。根据线性的标定值对被测氢浓度传感器进行标定。
具体地,标准气路的两路氢气的标准气体浓度分别为,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测量反馈浓度分别为,通过配比装置配比出浓度为的两种气体,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测量反馈浓度分别为。在配比之间浓度时,通过上位机软件,在之间进行线性插值。上位机软件自行计算不同配比浓度对应的值,对被测氢浓度传感器进行标定校准。
通过配比气路配比出不同浓度的氢气,采用标准气路对配比气路进行校准,可以确保被测氢浓度传感器校准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步骤Sa3,根据第一测量反馈浓度、第二测量反馈浓度、第三测量反馈浓度、第四测量反馈浓度、第一标准气体浓度以及第二标准气体浓度,得到线性的标定值,包括:
步骤Sa31,根据第一测量反馈浓度以及第三测量反馈浓度,得到第一标定值
步骤Sa32,根据第二测量反馈浓度以及第四测量反馈浓度,得到第二标定值
步骤Sa33,根据第一标定值、第二标定值、第一标准气体浓度以及第二标准气体浓度,得到线性的标定值
本实施例中,步骤Sa31,根据第一测量反馈浓度以及第三测量反馈浓度,得到第一标定值,包括:
根据公式:=,得到第一标定值;其中,为第一标定值,为第一测量反馈浓度,为第三测量反馈浓度;
步骤Sa32,根据第二测量反馈浓度以及第四测量反馈浓度,得到第二标定值,包括:
根据公式:=,得到第二标定值;其中,为第二标定值,为第二测量反馈浓度,为第四测量反馈浓度。
则配比气路配比的氢气的浓度的实际值应分别为:为第一标准气体浓度,为第二标准气体浓度,为第一标定值,为第二标定值,为配比气路按照第一标准气体浓度配比氢气的实际值,为配比气路按照第二标准气体浓度配比氢气的实际值。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步骤Sa33,根据第一标定值、第二标定值、第一标准气体浓度以及第二标准气体浓度,得到线性的标定值,包括:
步骤Sa331,依据第一标准气体浓度、第二标准气体浓度作为横坐标,以第一标定值以及第二标定值作为纵坐标,得到线性的标定值。
在配比之间浓度时,通过上位机软件,在之间进行线性插值,得到线性的标定值。可以得到不同标准浓度对应的标定值。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步骤Sa331,依据第一标准气体浓度、第二标准气体浓度作为横坐标,以第一标定值以及第二标定值作为纵坐标,得到线性的标定值,包括:
根据公式:H==,或;其中,H为斜率,C1为标准气体浓度,为第一标准气体浓度,为第二标准气体浓度,为标定值,为第一标定值,为第二标定值。
不同的标准气体浓度对应不同的标定值。用于对被测氢浓度传感器进行校准。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根据线性的标定值对被测氢浓度传感器进行标定校准的步骤还包括:
步骤Sb1,根据线性的标定值对被测氢浓度传感器进行标定;
步骤Sb2,根据配比浓度控制配比气路输出为氢气检测配比名义浓度的氢气混合气;并获取被测氢浓度传感器对应的氢气检测反馈浓度;其中,配比浓度根据公式得到,为配比浓度,为氢气检测配比名义浓度,为标定值;
步骤Sb3,根据氢气检测配比名义浓度以及氢气检测反馈浓度的误差,判断被测氢浓度传感器是否合格。
利用得到的线性的标定值对被测氢浓度传感器进行标定后,若需要配比氢气检测配比名义浓度的氢气混合气,考虑标定参数,配比浓度应为,即按照配比浓度控制配比气路进行配气,输出氢气检测配比名义浓度的氢气混合气,被测氢浓度传感器测量得到氢气检测反馈浓度。对氢气检测配比名义浓度以及氢气检测反馈浓度作差,得到误差值。如果误差值在合理范围内,则判断被测氢浓度传感器测量准确性合格;若误差值超过合理范围,则判断被测氢浓度传感器测量准确性不合格。
本实施例中,配比气路包括空气气路600、氮气气路500以及氢气气路400;空气气路600、氮气气路500以及氢气气路400用于共同按照配比浓度输出达到氢气检测配比名义浓度的氢气混合气。
配比气路向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或者被测氢浓度传感器输出的氢气为混合气体,具体为空气、氮气以及氢气的混合气体。
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空气气路600、氮气气路500以及氢气气路400的体积流量,配比出不同的氢气检测配比名义浓度的氢气混合气。
空气气路600、氮气气路500以及氢气气路400各个气路的浓度C2= qt;其中,C2为气路浓度,q为气体流量,t为时间。
根据理想气体分体积定律,混合气体的总体积等于各组分气体在同样条件下的分体积之和,其数学表达式为:;其中,为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为各组分气体体积,为混合气体的总摩尔数,为各组分气体的摩尔数。
设定各组分气体在时间t内恒定流量(标况状态下的体积流量),则;其中,为各组分气体体积,为混合气体的总流量,为时间,为各组分气体的流量。
因此,通过控制氢气、氮气、压缩空气的体积流量(标况状态),配比气路可以配比出不同氢气浓度值的混合气,用于燃料电池氢气浓度传感器的校准。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标准气路的两路氢气的标准气体浓度分别为,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测量反馈浓度分别为,通过配比装置配比出浓度为的两种气体,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测量反馈浓度分别为。在配比之间浓度时,通过上位机软件,在之间进行线性插值。上位机软件自行计算不同配比浓度对应的Gain值,对被测氢浓度传感器进行标定校准。提高被测氢浓度传感器校准的精确度。
通过配比气路配比出不同浓度的氢气,向标定后的被测氢浓度传感器输出,通过氢气检测配比名义浓度与氢气检测反馈浓度的对比,判断被测氢浓度传感器是否精确。
参照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系统10。包括标准气路、配比气路、标准氢浓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标准气路以及配比气路均与标准氢浓度传感器连接,标准气路用于输出标准浓度的氢气,配比气路用于输出按照配比浓度进行配比的氢气;控制器用于执行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其中,控制器用于与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或者被测氢浓度传感器电连接。
标准气路包括第一氢气气路700以及第二氢气气路710,第一氢气气路700以及第二氢气气路710均与标准氢浓度传感器连接,第一氢气气路700向标准氢浓度传感器输出氢气浓度为,氢浓度传感器测量反馈浓度为;第二氢气气路710向标准氢浓度传感输出氢气浓度为,氢浓度传感器测量反馈浓度为
通过配比气路配比出浓度为以及的两种气体,氢浓度传感器测量反馈浓度分别为。在配比之间浓度时,通过上位机软件,在之间进行线性插值。通过不同配比浓度对应的Gain值,对被测氢浓度传感器进行标定,以通过不同浓度氢气混合气,对被测氢浓度传感器进行校准的方法。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系统10还包括换装工位;换装工位用于拆换安装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或者被测氢浓度传感器;标准气路以及配比气路均与换装工位连接,标准气路以及配比气路用于向换装工位上的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或者被测氢浓度传感器输送氢气。
在获取标定值时,将标准氢浓度传感器安装在换装工位上,通过标准气路以及配比气路输出不同浓度的氢气,结合标准氢浓度传感器的反馈值,得到标定值。校准被测氢浓度传感器时,将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换成被测氢浓度传感器,利用配比气路向被测氢浓度传感器输出任意浓度的氢气,根据被测氢浓度传感器的反馈值,判断被测氢浓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是否符合规格。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配比气路包括空气气路600、氮气气路500、氢气气路400以及流量控制器;流量控制器设置在空气气路600、氮气气路500以及氢气气路400上,空气气路600、氮气气路500以及氢气气路400均与固定工装连接。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流量控制器包括第一流量阀900、第二流量阀910以及第三流量阀920,第一流量阀900设置在空气气路600上,第二流量阀910设置在氮气气路500上,第三流量阀920设置在氢气气路400上;配比气路还包括气控阀;气控阀包括气体分配器200以及与气体分配器200连接的第一分控阀800、第二分控阀810、第三分控阀820、第四分控阀830、第五分控阀840以及第六分控阀850,第一分控阀800以及第二分控阀810设置在空气气路600上,且位于第一流量阀900的两端;第三分控阀820以及第四分控阀830设置在氮气气路500上,且位于第二流量阀910的两端;第五分控阀840以及第六分控阀850设置在氢气气路400上,且位于第三流量阀920的两端。气体分配器200用于在通入氮气后控制第一分控阀800、第二分控阀810、第三分控阀820、第四分控阀830、第五分控阀840以及第六分控阀850的开启。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系统10还包括排风风机100,排风风机100与换装工位上的排气孔连接,用于向外排气。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系统10还包括制氢装置300,制氢装置300与氢气气路400连接,制氢装置300用于产生氢气。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系统10还包括两位三通电磁阀930,两位三通电磁阀930连接在配比气路与换种工位之间。
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操作包括标定阶段、制氢阶段、气体配比阶段、样件测试阶段、排气阶段。
标定阶段:通过第一标准气体浓度以及第二标准气体浓度对配比气路进行标定,上位机软件自行计算不同配比浓度对应的Gain值。
制氢阶段:采用独立的小型电解水制氢装置300,纯度可达到99.999%。
气体配比阶段:打开氮气气源和空气气源,达到目标压力值,再打开气体分配器200的气源,通过气体分配器200,打开第一分控阀800、第二分控阀810、第三分控阀820、第四分控阀830、第五分控阀840以及第六分控阀850,第一流量阀900、第二流量阀910以及第三流量阀920的前端压力建立,设定3个流量阀的流量目标值。
样件测试阶段:打开两位三通电磁阀930,配比完成的混合气体进入被测试传感器的换装工位,完成被测氢浓度传感器反馈值记录。
排气阶段:上位机给定3个流量阀最大流量目标值,通过排风风机100对管路残余氢气进行排气。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燃料电池氢浓度传感器校准系统,所述燃料电池氢浓度传感器校准系统包括标准气路、配比气路以及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所述标准气路以及所述配比气路均与所述标准氢浓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标准气路用于输出标准浓度的氢气,所述配比气路用于输出按照配比浓度进行配比的氢气,所述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第一测量反馈浓度以及第二测量反馈浓度;所述第一测量反馈浓度用于表征所述标准气路输出的第一标准气体浓度的氢气的浓度,所述第二测量反馈浓度用于表征所述标准气路输出的第二标准气体浓度的氢气的浓度;
获取所述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第三测量反馈浓度以及第四测量反馈浓度;所述第三测量反馈浓度用于表征所述配比气路按照所述第一标准气体浓度进行配比的氢气的浓度,所述第四测量反馈浓度用于表征所述配比气路按照所述第二标准气体浓度进行配比的氢气的浓度;
根据所述第一测量反馈浓度以及所述第三测量反馈浓度,得到第一标定值=,其中,为第一标定值,为第一测量反馈浓度,为第三测量反馈浓度;
根据所述第二测量反馈浓度以及所述第四测量反馈浓度,得到第二标定值=,其中,为第二标定值,为第二测量反馈浓度,为第四测量反馈浓度;
依据所述第一标准气体浓度、所述第二标准气体浓度作为横坐标,以所述第一标定值以及所述第二标定值作为纵坐标,得到线性的所述标定值;公式为H==,或;其中,H为斜率,C1为标准气体浓度,为第一标准气体浓度,为第二标准气体浓度,为标定值,为第一标定值,为第二标定值;
根据所述线性的标定值对被测氢浓度传感器进行标定校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线性的标定值对被测氢浓度传感器进行标定校准的步骤还包括:
根据所述线性的标定值对被测氢浓度传感器进行标定;
根据所述配比浓度控制所述配比气路输出为氢气检测配比名义浓度的氢气混合气;并获取所述被测氢浓度传感器对应的氢气检测反馈浓度;其中,所述配比浓度根据公式得到,为配比浓度,为氢气检测配比名义浓度,为标定值;
根据所述氢气检测配比名义浓度以及所述氢气检测反馈浓度的误差,判断所述被测氢浓度传感器是否合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比气路包括空气气路(600)、氮气气路(500)以及氢气气路(400);所述空气气路(600)、所述氮气气路(500)以及所述氢气气路(400)用于共同按照所述配比浓度输出达到所述氢气检测配比名义浓度的氢气混合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控制所述空气气路(600)、所述氮气气路(500)以及所述氢气气路(400)的体积流量,配比出不同的所述氢气检测配比名义浓度的氢气混合气。
5.一种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标准气路、配比气路、标准氢浓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标准气路以及所述配比气路均与所述标准氢浓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标准气路用于输出标准浓度的氢气,所述配比气路用于输出按照配比浓度进行配比的氢气;
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与所述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或者被测氢浓度传感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系统还包括换装工位;所述换装工位用于拆换安装所述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或者被测氢浓度传感器;
所述标准气路以及所述配比气路均与所述换装工位连接,所述标准气路以及所述配比气路用于向所述换装工位上的所述标准氢浓度传感器或者被测氢浓度传感器输送氢气。
CN202310140465.6A 2023-02-21 2023-02-21 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58253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40465.6A CN115825360B (zh) 2023-02-21 2023-02-21 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40465.6A CN115825360B (zh) 2023-02-21 2023-02-21 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25360A CN115825360A (zh) 2023-03-21
CN115825360B true CN115825360B (zh) 2023-05-12

Family

ID=85521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40465.6A Active CN115825360B (zh) 2023-02-21 2023-02-21 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2536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03751B2 (ja) * 2006-02-17 2012-12-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2009048821A (ja) * 2007-08-16 2009-03-05 Nissan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およ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107807201A (zh) * 2016-09-09 2018-03-16 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 气体传感器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DE102016225597A1 (de) * 2016-12-20 2018-06-21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 einer Prüfung und/oder einer Kalibration zumindest eines Gaskon-zentrationssensors eines Brennstoffzellensystems
KR102554935B1 (ko) * 2018-03-14 2023-07-1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연료전지의 수소 농도 제어방법 및 제어시스템
CN112782357A (zh) * 2020-12-22 2021-05-11 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气体传感器自动标定方法及装置
CN113125639B (zh) * 2021-03-08 2022-03-18 佛山仙湖实验室 一种氢气浓度传感器标定方法以及系统
CN113406270A (zh) * 2021-05-12 2021-09-17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汽车氢气传感器位置优化方法
CN113866349A (zh) * 2021-08-26 2021-12-31 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氢浓度传感器的快速测试标定装置及标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25360A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1643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eak testing
US9870006B2 (en) Pressure type flow control system with flow monitoring
CN105628752B (zh) 电化学传感器的标定方法
US7108009B2 (e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enabling inspection of mass flow controller maintaining connection thereto
CN110571171B (zh) 气体流量控制器的校准方法、校准系统及进气装置
US5648605A (en) Flowmeter calibration method
US20180188700A1 (e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flow and method of calibrating same
JP2005106821A (ja) バイパス・ループの気体の流れ校正システムおよび校正方法
US20090277531A1 (en) Method for filling at least one compressed gas tank with at least one gas,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to an opening of a compressed gas tank, and compressed gas cylinder valve
KR20180030447A (ko) 가스 공급계의 검사 방법, 유량 제어기의 교정 방법, 및 2차 기준기의 교정 방법
CN111323550A (zh) 一种带自校准功能的测量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US20020157448A1 (en) Flowmeter calibration apparatus
JP2014036024A (ja)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及び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の診断方法
CN115825360B (zh) 燃料电池汽车氢浓度传感器校准方法及系统
KR101717943B1 (ko) 원자력 시설 기밀도 시험장치
CN219016171U (zh) 具有压力补偿的氧气分析仪
CN111426366A (zh) 用于特殊工作状态下气体质量流量计的校准装置及方法
CN217248071U (zh) 一种气体混合装置及配气系统
CN107607676B (zh) 气体中痕量水分标准发生系统
CN100468016C (zh) 气体流量控制装置校验的方法
CN111896191A (zh) 一种整体油箱检漏设备现场校准方法及辅助校准设备
CN113514621A (zh) 一种气体传感器动态性能测试方法
CN108444855B (zh) 一种空气中甲烷含量的快速分析装置及方法
CN219038269U (zh) 一种真空计在线校准装置
WO2012034183A1 (en) Testing of flow met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