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24930B - 一种防尘口罩过滤效率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尘口罩过滤效率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24930B
CN115824930B CN202310133917.8A CN202310133917A CN115824930B CN 115824930 B CN115824930 B CN 115824930B CN 202310133917 A CN202310133917 A CN 202310133917A CN 115824930 B CN115824930 B CN 1158249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evaluation value
mask
area
mask fab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339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24930A (zh
Inventor
罗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yiwa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yiw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yiwa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yiw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3391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249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24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24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249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249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尘口罩过滤效率测量方法,涉及防尘口罩技术领域,包括:在口罩面料区域上设置检测点进行透气性检测,获取第一检测结果及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ZY_1
;获取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ZY_2
,依据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ZY_3
被检测的口罩面料并划定为检测区域,并获取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ZY_4
;记录标记后的检测区域,并对检测区域进行过滤效率检测,依据过滤效率检测结果,获取第二检测结果及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ZY_5
;基于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ZY_6
及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ZY_7
,确定口罩面料的过滤效率。将口罩面料重新划分为多个区域,修正后形成过滤指数,相对于直接获取过滤效率值,综合考虑因素多,客观性好,能够基于多因素对口罩面料的可用性进行判断评估。

Description

一种防尘口罩过滤效率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尘口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尘口罩过滤效率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防尘口罩的功能是将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等颗粒状物质(简称颗粒物)阻隔在使用者呼吸区之外,预防因吸入颗粒物而导致的各种呼吸道疾病,包括尘肺病。简易防尘口罩的整个罩体就是过滤材料,通过立体结构和鼻夹密合;复式防尘口罩有可更换的过滤部件,靠立体结构和弹性面罩材料密合。
过滤效率是评价防尘口罩性能的首要参数。过滤效率体现了防尘口罩的防护性能。
现有的过滤效率的检测方法是将通过测定一系列不同时间段内,口罩对颗粒物过滤的效率,计算其平均值,更加准确的测定该口罩的防尘过滤效率,但是这种测试手段虽然简单,但是涉及因素过少,外部干扰因素较多,测量出来的过滤效率和实际使用场景,会存在一定的差距。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尘口罩过滤效率测量方法,通过在口罩面料区域上设置检测点进行透气性检测,获取第一检测结果及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
;获取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2
,依据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3
被检测的口罩面料并划定为检测区域,并获取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4
;记录标记后的检测区域,并对检测区域进行过滤效率检测,依据过滤效率检测结果,获取第二检测结果及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5
;基于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6
及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7
,确定口罩面料的过滤效率。将口罩面料重新划分为多个区域,修正后形成过滤指数,相对于直接获取过滤效率值,综合考虑因素多,客观性好,能够基于多因素对口罩面料的可用性进行判断评估,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尘口罩过滤效率测量方法,包括:步骤1、在口罩面料区域上设置若干个呈均匀分布的检测点,在若干个检测点处对口罩面料进行透气性检测,获取第一检测结果及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9
;所述步骤1包括:步骤101、确定口罩面料的待检测的全部区域,在区域内部均匀设置若干个检测点,并确定该检测点所代表的区域,及所代表区域的边缘;步骤102、持续对口罩进行若干次检测,间歇性的通过通气装置在口罩面料的一侧向另外一侧输出气体,使气体穿过口罩面料;各个检测点通气时间保持不一致,且等比例增加,记录为通气持续时间T;分别记录若干组口罩面料两侧的风压数据 />
Figure SMS_11
及 />
Figure SMS_13
;获取通气装置在口罩面料的输入的气体的通气量/>
Figure SMS_15
,并记录穿过口罩面料的通气量/>
Figure SMS_17
;步骤103、分别获取每个检测点的通气持续时间T、由风压数据/>
Figure SMS_18
及/>
Figure SMS_19
之间的风压差/>
Figure SMS_8
,及通气量/>
Figure SMS_10
及通气量/>
Figure SMS_12
之间的通气量差/>
Figure SMS_14
,依据第一评估方法进行评估,获取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6
,并标记相应的检测位置;
步骤2、获取若干个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20
,依据若干个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21
将被检测的口罩面料并划定为若干个检测区域,并获取检测区域内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22
的均值作为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23
,对口罩面料进行第一次评估;
步骤3、记录标记后的若干个检测区域,并对若干个检测区域进行过滤效率检测,依据过滤效率检测结果,获取第二检测结果及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24
步骤4、基于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25
及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26
,对口罩面料性能进行判断,并依据判断结果,确定口罩面料的过滤效率;
步骤5、获取过滤效率TQ并与预设阈值相比,重新判断口罩面料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则进行标记。
进一步的,第一评估方法如下:获取持续时间T、通气量差
Figure SMS_27
及风压差/>
Figure SMS_28
,先进行归一化处理,依照如下公式获取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29
Figure SMS_30
其中,
Figure SMS_31
及/>
Figure SMS_32
为可变更常数参数,/>
Figure SMS_33
,/>
Figure SMS_34
,且/>
Figure SMS_35
,用户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C为修正系数,通过模拟软件,确定C的具体值;
步骤104、将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36
与相应的预设阈值进行比对,判断与检测点相应的区域的透气效果,如果透气效果大于预期,则对检测点进行标记。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包括:步骤201、依据分类算法建立分类器,获取若干个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37
,结合相应的位置标记,通过分类器对若干个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38
进行分类,输出分类结果;步骤202、获取分类结果,将被检测口罩面料划为若干个检测区域,对若干个检测区域一一进行标记,确定该检测区域的占被检测口罩面料的占比Z;
步骤203、获取检测区域内所有的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39
,通过将若干个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40
平均,取得在区域内的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41
;步骤204,获取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42
,将之与相应的预设阈值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低于预设阈值,如果低于预设阈值,则判断该区域的透气性不符合要求,确定通气性符合要求的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包括:步骤301、获取若干个检测区域及相应的位置,确定检测区域的边缘,并依据检测区域的占被检测口罩面料的占比Z的大小,确定过滤效率检测顺序;步骤302、在若干个检测区域中,重新设置若干个与第一次检测中不相重复的检测点,使检测点在检测区域内分布均匀,且各个检测点所代表的区域面积相同。
进一步的,在步骤302之后还存在:步骤303、持续进行若干次检测,间歇性的通过通气装置在口罩面料的一侧,向另外一侧输出气体,并且使气体中夹杂预定重量的不大于PM2.5尺寸的颗粒物,使气体携带颗粒物吹向口罩面料;
各个检测点通气时间保持不一致,且等比例增加,记录通气持续时间T;在口罩面料的另一侧设置颗粒物收集装置,对穿过口罩面料的颗粒物进行收集,确定穿过口罩面料的颗粒重量M,以及穿过口罩面料中颗粒物的比例BM;对已经穿过口罩面料的颗粒物的粒径进行测量,并确定每个检测点穿过口罩面料的颗粒物的平均粒径BR。
进一步的,在步骤303之后还存在:步骤304、获取通气持续时间T、颗粒物重量比例BM及平均粒径BR,基于第二评估方法,获取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43
;将检测区域内的所有的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44
汇总,并获取其平均值,确定为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45
进一步的,第二评估方法为:获取持续时间T、平均粒径BR及颗粒物重量比例BM,先进行归一化处理,依照如下公式获取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46
Figure SMS_47
其中,
Figure SMS_48
及/>
Figure SMS_49
为可变更常数参数,/>
Figure SMS_50
,/>
Figure SMS_51
,用户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D为修正系数,通过模拟软件,确定D的具体值。
进一步的,在步骤304之后还存在:步骤305、获取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52
,将其与相应的预设阈值进行对比,判断各个区域的过滤效率是否达标;如果过滤效率不达标,则不达标的区域进行标记;步骤306、依据标记获取所有的不达标的区域,判断口罩面料不达标的区域的面积占比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如果大于,可以判断出被检测的口罩面料不合格。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包括如下内容:
步骤401、获取与若干个检测区域相应的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53
及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54
,计算两者的相关性R;
步骤402、确定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55
及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56
均高于预设阈值的检测区域,确定为第一区域,记录第一区域的面积/>
Figure SMS_57
及面积占比/>
Figure SMS_58
,获取第一区域内的持续时间/>
Figure SMS_59
、平均粒径/>
Figure SMS_60
及颗粒物重量比例/>
Figure SMS_61
确定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62
及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63
中至少一个高于预设阈值的区域,确定为第二区域,记录第二区域的面积/>
Figure SMS_64
,及面积占比/>
Figure SMS_65
,获取第二区域的域内的持续时间/>
Figure SMS_66
、平均粒径/>
Figure SMS_67
及颗粒物重量比例/>
Figure SMS_68
确定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69
及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70
中两者都不超过预设阈值的区域,确定为第三区域,记录第三区域的面积/>
Figure SMS_71
、及面积占比/>
Figure SMS_72
,获取第三区域内的持续时间/>
Figure SMS_73
、平均粒径/>
Figure SMS_74
及颗粒物重量比例/>
Figure SMS_75
进一步的,步骤402之后还包括:步骤403、获取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及第三区域中的颗粒物比例BM及平均粒径BR,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76
与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77
间的相关性R,计算过滤效率TQ;
其中,过滤效率TQ的计算方法如下:获取持续时间T、平均粒径BR及颗粒物重量比例BM,进行归一化处理,依照如下公式获取
Figure SMS_78
、/>
Figure SMS_79
、/>
Figure SMS_80
Figure SMS_81
依据
Figure SMS_82
、/>
Figure SMS_83
、/>
Figure SMS_84
及/>
Figure SMS_85
、/>
Figure SMS_86
、/>
Figure SMS_87
通气效率TQ,依据公式:
Figure SMS_88
其中,比例系数
Figure SMS_90
、/>
Figure SMS_92
、/>
Figure SMS_93
依据面积占比/>
Figure SMS_94
、面积占比/>
Figure SMS_95
及面积占比/>
Figure SMS_96
的数值分别确定,其中/>
Figure SMS_97
,R为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89
与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91
间的相关性系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尘口罩过滤效率测量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在对口罩面料进行过滤效率检测前,先对口罩面料进行了透气性检测,能够对口罩面料起到第一次筛选作用,用户能够以口罩面料的透气性能对口罩的过滤效率进行参考,减少检测干扰,也起到了预检测的作用。
在通气性检测的基础上,将口罩面料划分为若干个检测区域,在检测区域内平均设置不重复的检测点来检测过滤效率,方便对若干组过滤检测进行区分,减少不同的过滤检测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检测效果的准确性。
通过形成第一检测评估值及第二检测评估值,再次将口罩面料重新划分为多个区域,并依次确定过滤效率,并且修正后形成过滤指数,相对于直接获取过滤效率值,综合考虑因素多,客观性好,能够基于多因素对口罩面料的可用性进行判断评估,与实际使用场景适应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防尘口罩过滤效率测量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检测评估值PGA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检测评估值PGB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防尘口罩过滤效率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口罩面料区域上设置若干个呈均匀分布的检测点,在若干个检测点处对口罩面料进行透气性检测,获取第一检测结果及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98
其中,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101、确定口罩面料的待检测的全部区域,在区域内部均匀设置若干个检测点,并确定该检测点所代表的区域,及所代表区域的边缘;也即是在进行过滤效率检测时,基于设置多个的检测点,能够进行多次检测,并获取若干个检测结果;
步骤102、持续对口罩进行若干次检测,间歇性的通过通气装置在口罩面料的一侧向另外一侧输出气体,使气体穿过口罩面料;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持检测条件的多样性,在检测时,各个检测点通气时间保持不一致,且等比例增加,记录为通气持续时间T,通过设置不同的通气时间T,口罩面料最终的通气量也不一致;
进一步的,分别记录下口罩面料两侧的风压数据
Figure SMS_99
及/>
Figure SMS_100
,检测点为若干个,则风压数据共若干组;
进一步的,获取通气装置在口罩面料的输入的气体的通气量
Figure SMS_101
,并记录穿过口罩面料的通气量/>
Figure SMS_102
,共若干组;
步骤103、分别获取每个检测点的通气持续时间T、由风压数据
Figure SMS_103
及/>
Figure SMS_104
之间的风压差/>
Figure SMS_105
,及通气量/>
Figure SMS_106
及通气量/>
Figure SMS_107
之间的通气量差/>
Figure SMS_108
,依据第一评估方法进行评估,获取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09
,并标记相应的检测位置;
其中,第一评估方法如下:
获取持续时间T、通气量差
Figure SMS_110
及风压差/>
Figure SMS_111
,先进行归一化处理,依照如下公式获取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12
Figure SMS_113
其中,
Figure SMS_114
及/>
Figure SMS_115
为可变更常数参数,/>
Figure SMS_116
,/>
Figure SMS_117
,且/>
Figure SMS_118
,用户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C为修正系数,通过模拟软件,确定C的具体值。
步骤104、将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19
与相应的预设阈值进行比对,判断与检测点相应的区域的透气效果,如果透气效果大于预期,则对检测点进行标记。
使用时,结合步骤101至104中的内容,在检测口罩的过滤效率前,先检测口罩的透气性进行评估,通过形成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20
,能够对检测点所在的区域处的通气性进行判断,形成预判断,如果口罩面料缺乏基本透气性,那也缺乏继续考虑过滤效率的必要。
步骤2、获取若干个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21
,依据若干个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22
将被检测的口罩面料并划定为若干个检测区域,并获取检测区域内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23
的均值作为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24
,对口罩面料进行第一次评估;
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内容:
步骤201、依据分类算法建立分类器,获取若干个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25
,结合相应的位置标记,通过分类器对若干个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26
进行分类,输出分类结果;
步骤202、获取分类结果,将被检测口罩面料划为若干个检测区域,对若干个检测区域一一进行标记,确定该检测区域的占被检测口罩面料的占比Z;
使用时,利用对口罩面料进行透气性检测并获取相应的评估结果,将检测口罩面料划分为若干个区域,相对于人为地进行区域划分,适用性更好。
步骤203、获取检测区域内所有的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27
,通过将若干个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28
平均,取得在区域内的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29
使用时,基于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30
,能够对口罩面料的不同检测区域的通气性进行评估;
步骤204,获取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31
,将之与相应的预设阈值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低于预设阈值,如果低于预设阈值,则判断该区域的透气性不符合要求,确定通气性符合要求的区域。
使用时,在结合步骤201及202,通过基于若干个第一检测评估值PG1将将被检测的口罩面料并划定为若干个检测区域划分为若干个检测区域,并形成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32
,能够对口罩面料的透气性进行评估,以此来判断口罩面料的透气性是否达标,如果透气性达标,则该口罩面料可以正常使用,可以进一步的对过滤效率进行更客观的评价。
步骤3、记录标记后的若干个检测区域,并对若干个检测区域进行过滤效率检测,依据过滤效率检测结果,获取第二检测结果及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33
所述步骤3包括如下内容:
步骤301、获取若干个检测区域及相应的位置,确定检测区域的边缘,并依据检测区域的占被检测口罩面料的占比Z的大小,确定过滤效率检测顺序;例如说,如果检测区域的面积占比大,则优先进行检测;
使用时,通过确定检测顺序,在判断出过滤效率不足的区域面积已经低于相应的预设阈值时,可以直接不再继续进行检测,节省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步骤302、在若干个检测区域中,重新设置若干个与第一次检测中不相重复的检测点,使检测点在检测区域内分布均匀,且各个检测点所代表的区域面积相同;避免透气性检测对过滤性检测的结果造成干扰。
步骤303、持续进行若干次检测,间歇性的通过通气装置在口罩面料的一侧,向另外一侧输出气体,并且使气体中夹杂预定重量的不大于 PM2.5尺寸的颗粒物,使气体携带颗粒物吹向口罩面料;
需要说明的是,在检测时,各个检测点通气时间保持不一致,且等比例增加,记录通气持续时间T;
在口罩面料的另一侧设置颗粒物收集装置,对穿过口罩面料的颗粒物进行收集,确定穿过口罩面料的颗粒重量M,以及穿过口罩面料中颗粒物的比例BM;
对已经穿过口罩面料的颗粒物的粒径进行测量,并确定每个检测点穿过口罩面料的颗粒物的平均粒径BR;
使用时,利用步骤303中的内容,在完成透气性检测后,在通气时加入空气中较为常见的PM2.5的颗粒物,通过分析颗粒物是否会穿过口罩面料检测区域来确定口罩面料的过滤性能,从而使对口罩面料进行检测时,更具有实用性,而且通过确定颗粒物的平均粒径BR,也考虑到口罩面料上透气孔的大小,如果透气孔太大,那实际口罩的实际防护能力也必然较差。
步骤304、获取通气持续时间T、颗粒物重量比例BM及平均粒径BR,基于第二评估方法,获取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34
将检测区域内的所有的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35
汇总,并获取其平均值,确定为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36
其中,第二评估方法为:
获取持续时间T、平均粒径BR及颗粒物重量比例BM,先进行归一化处理,依照如下公式获取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37
Figure SMS_138
其中,
Figure SMS_139
及/>
Figure SMS_140
为可变更常数参数,/>
Figure SMS_141
,/>
Figure SMS_142
,用户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D为修正系数,通过模拟软件,确定D的具体值。
使用时,利用步骤304中的内容,和对口罩面料进行透气性检测一样,在完成过滤性检测后,对时口罩过滤性能进行评估,依据其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关系,对口罩的实际性的过滤性能进行判断和评估。
步305、获取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43
,将其与相应的预设阈值进行对比,判断各个区域的过滤效率是否达标;如果过滤效率不达标,则不达标的区域进行标记;
步骤306、依据标记获取所有的不达标的区域,判断口罩面料不达标的区域的面积占比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如果大于,可以判断出被检测的口罩面料不合格。
使用时,结合步骤305及306,在确定了与过滤效率相关的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44
后,依据预先设定好的判断标准,确定口罩面料的过滤效率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则可以对其进行标记。
使用时,结合步骤301至306中的内容,在对口罩面料进行第一次的透气性检测后,更换不同的检测点,对口罩面料进行过滤效率检测,并形成相应的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45
,用户能够依据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46
来口罩面料的透气性进行评估,并且依据评估结果来对口罩面料做出选择。
步骤4、基于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47
及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48
,对口罩面料性能进行判断,并依据判断结果,确定口罩面料的过滤效率;
所述步骤4包括如下内容:
步骤401、获取与若干个检测区域相应的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49
及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50
,计算两者的相关性R;
步骤402、确定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51
及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52
均高于预设阈值的检测区域,确定为第一区域,记录第一区域的面积/>
Figure SMS_153
及面积占比/>
Figure SMS_154
,获取第一区域内的持续时间/>
Figure SMS_155
、平均粒径/>
Figure SMS_156
及颗粒物重量比例/>
Figure SMS_157
确定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58
及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59
中至少一个高于预设阈值的区域,确定为第二区域,记录第二区域的面积/>
Figure SMS_160
,及面积占比/>
Figure SMS_161
,获取第二区域的域内的持续时间/>
Figure SMS_162
、平均粒径/>
Figure SMS_163
及颗粒物重量比例/>
Figure SMS_164
确定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65
及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66
中两者都不超过预设阈值的区域,确定为第三区域,记录第三区域的面积/>
Figure SMS_167
、及面积占比/>
Figure SMS_168
,获取第三区域内的持续时间/>
Figure SMS_169
、平均粒径/>
Figure SMS_170
及颗粒物重量比例/>
Figure SMS_171
步骤403、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及第三区域中的颗粒物比例BM及平均粒径BR,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72
与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73
间的相关性R,计算通气效率TQ;
其中,通气效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获取持续时间T、平均粒径BR及颗粒物重量比例BM,进行归一化处理,依照如下公式获取
Figure SMS_174
、/>
Figure SMS_175
、/>
Figure SMS_176
:
Figure SMS_177
依据
Figure SMS_178
、/>
Figure SMS_179
、/>
Figure SMS_180
及/>
Figure SMS_181
、/>
Figure SMS_182
、/>
Figure SMS_183
通气效率TQ,依据公式:
Figure SMS_184
其中,比例系数
Figure SMS_186
、/>
Figure SMS_187
、/>
Figure SMS_188
依据面积占比/>
Figure SMS_190
、面积占比/>
Figure SMS_191
及面积占比/>
Figure SMS_192
的数值分别确定,其中/>
Figure SMS_193
,R为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85
与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89
间的相关性系数。
使用时,在步骤401至403中,通过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94
及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95
来确定口罩面料的透气效率和过滤效率之间的相关性,并基于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96
及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SMS_197
,将口罩面料划定为若干个区域,依据不同的比例系数配合以透气性检测及过滤效率检测的评估结果,对过滤效率的检测值进行修正,最终确定过滤效率指数,相对于直接获取过滤效率值,综合考虑因素更多,能够消除更多的干扰。
步骤5、获取过滤效率TQ并与预设阈值相比,重新判断口罩面料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则进行标记。
在本申请中,结合步骤1至步骤4,本申请最少具有效果:
在对口罩面料进行过滤效率检测前,先对口罩面料进行了透气性检测,能够对口罩面料起到第一次筛选作用,用户能够以口罩面料的透气性能对口罩的过滤效率进行参考,减少检测干扰,也起到了预检测的作用。
在通气性检测的基础上,将口罩面料划分为若干个检测区域,在检测区域内平均设置不重复的检测点来检测过滤效率,方便对若干组过滤检测进行区分,减少不同的过滤检测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检测效果的准确性。
通过形成第一检测评估值及第二检测评估值,再次将口罩面料重新划分为多个区域,并依次确定过滤效率,并且修正后形成过滤指数,相对于直接获取过滤效率值,综合考虑因素多,客观性好,能够基于多因素对口罩面料的可用性进行判断评估。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航道水下地形变化分析系统及方法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防尘口罩过滤效率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在口罩面料区域上设置若干个呈均匀分布的检测点,在若干个检测点处对口罩面料进行透气性检测,获取第一检测结果及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4
;所述步骤1包括:步骤101、确定口罩面料的待检测的全部区域,在区域内部均匀设置若干个检测点,并确定该检测点所代表的区域,及所代表区域的边缘;步骤102、持续对口罩进行若干次检测,间歇性的通过通气装置在口罩面料的一侧向另外一侧输出气体,使气体穿过口罩面料;各个检测点通气时间保持不一致,且等比例增加,记录为通气持续时间T;分别记录若干组口罩面料两侧的风压数据/>
Figure QLYQS_6
及/>
Figure QLYQS_8
;获取通气装置在口罩面料的输入的气体的通气量/>
Figure QLYQS_9
,并记录穿过口罩面料的通气量/>
Figure QLYQS_10
;步骤103、分别获取每个检测点的通气持续时间T、由风压数据/>
Figure QLYQS_11
及/>
Figure QLYQS_12
之间的风压差/>
Figure QLYQS_1
,及通气量/>
Figure QLYQS_2
及通气量/>
Figure QLYQS_3
之间的通气量差/>
Figure QLYQS_5
,依据第一评估方法进行评估,获取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7
,并标记相应的检测位置;
步骤2、获取若干个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13
,依据若干个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14
将被检测的口罩面料划定为若干个检测区域,并获取检测区域内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15
的均值作为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16
,对口罩面料进行第一次评估;
步骤3、记录标记后的若干个检测区域,并对若干个检测区域进行过滤效率检测,依据过滤效率检测结果,获取第二检测结果及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17
;包括:步骤301、获取若干个检测区域及相应的位置,确定检测区域的边缘,并依据检测区域的占被检测口罩面料的占比Z的大小,确定过滤效率检测顺序;步骤302、在若干个检测区域中,重新设置若干个与第一次检测中不相重复的检测点,使检测点在检测区域内分布均匀,且各个检测点所代表的区域面积相同;步骤303、持续进行若干次检测,间歇性的通过通气装置在口罩面料的一侧,向另外一侧输出气体,并且使气体中夹杂预定重量的不大于 PM2.5尺寸的颗粒物,使气体携带颗粒物吹向口罩面料;各个检测点通气时间保持不一致,且等比例增加,记录通气持续时间T;在口罩面料的另一侧设置颗粒物收集装置,对穿过口罩面料的颗粒物进行收集,确定穿过口罩面料的颗粒重量M,以及穿过口罩面料中颗粒物的比例BM;对已经穿过口罩面料的颗粒物的粒径进行测量,并确定每个检测点穿过口罩面料的颗粒物的平均粒径BR;在步骤303之后还存在:步骤304、获取通气持续时间T、颗粒物重量比例BM及平均粒径BR,基于第二评估方法,获取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18
;将检测区域内的所有的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19
汇总,并获取其平均值,确定为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20
步骤4、基于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21
及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22
,对口罩面料性能进行判断,并依据判断结果,确定口罩面料的过滤效率;步骤5、获取过滤效率TQ并与预设阈值相比,重新判断口罩面料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则进行标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口罩过滤效率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评估方法如下:获取持续时间T、通气量差
Figure QLYQS_23
及风压差/>
Figure QLYQS_24
,先进行归一化处理,依照如下公式获取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25
Figure QLYQS_26
其中,
Figure QLYQS_27
及 />
Figure QLYQS_28
为可变更常数参数,/>
Figure QLYQS_29
,/>
Figure QLYQS_30
,且/>
Figure QLYQS_31
,用户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C为修正系数,通过模拟软件,确定C的具体值;
步骤104、将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32
与相应的预设阈值进行比对,判断与检测点相应的区域的透气效果,如果透气效果大于预期,则对检测点进行标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尘口罩过滤效率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步骤201、依据分类算法建立分类器,获取若干个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33
,结合相应的位置标记,通过分类器对若干个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34
进行分类,输出分类结果;步骤202、获取分类结果,将被检测口罩面料划为若干个检测区域,对若干个检测区域一一进行标记,确定该检测区域的占被检测口罩面料的占比Z;步骤203、获取检测区域内所有的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35
,通过将若干个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36
平均,取得在区域内的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37
步骤204,获取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38
,将之与相应的预设阈值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低于预设阈值,如果低于预设阈值,则判断该区域的透气性不符合要求,确定通气性符合要求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口罩过滤效率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评估方法为:获取持续时间T、平均粒径BR及颗粒物重量比例BM,先进行归一化处理,依照如下公式获取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39
Figure QLYQS_40
其中,
Figure QLYQS_41
及 />
Figure QLYQS_42
为可变更常数参数,/>
Figure QLYQS_43
,/>
Figure QLYQS_44
,用户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D为修正系数,通过模拟软件,确定D的具体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口罩过滤效率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04之后还存在:步骤305、获取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45
,将其与相应的预设阈值进行对比,判断各个区域的过滤效率是否达标;如果过滤效率不达标,则不达标的区域进行标记;步骤306、依据标记获取所有的不达标的区域,判断口罩面料不达标的区域的面积占比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如果大于,可以判断出被检测的口罩面料不合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尘口罩过滤效率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如下内容:步骤401、获取与若干个检测区域相应的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61
及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63
,计算两者的相关性R;步骤402、确定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64
及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65
均高于预设阈值的检测区域,确定为第一区域,记录第一区域的面积/>
Figure QLYQS_66
及面积占比/>
Figure QLYQS_67
,获取第一区域内的持续时间/>
Figure QLYQS_68
、平均粒径/>
Figure QLYQS_46
及颗粒物重量比例/>
Figure QLYQS_49
;确定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51
及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53
中至少一个高于预设阈值的区域,确定为第二区域,记录第二区域的面积
Figure QLYQS_55
,及面积占比/>
Figure QLYQS_57
,获取第二区域的持续时间/>
Figure QLYQS_58
、平均粒径/>
Figure QLYQS_59
及颗粒物重量比例/>
Figure QLYQS_47
;确定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48
及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50
中两者都不超过预设阈值的区域,确定为第三区域,记录第三区域的面积/>
Figure QLYQS_52
、及面积占比/>
Figure QLYQS_54
,获取第三区域内的持续时间/>
Figure QLYQS_56
、平均粒径
Figure QLYQS_60
及颗粒物重量比例/>
Figure QLYQS_6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尘口罩过滤效率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02之后还包括:步骤403、获取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及第三区域中的颗粒物比例BM及平均粒径BR,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69
与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70
间的相关性R,计算过滤效率TQ;
其中,过滤效率
Figure QLYQS_71
的计算方法如下:获取持续时间T、平均粒径BR及颗粒物重量比例BM,进行归一化处理,依照如下公式获取/>
Figure QLYQS_72
、/>
Figure QLYQS_73
、/>
Figure QLYQS_74
:
Figure QLYQS_75
依据
Figure QLYQS_76
、/>
Figure QLYQS_77
、/>
Figure QLYQS_78
及/>
Figure QLYQS_79
、/>
Figure QLYQS_80
、/>
Figure QLYQS_81
通气效率TQ,依据公式:
Figure QLYQS_82
其中,比例系数
Figure QLYQS_84
、/>
Figure QLYQS_85
、/>
Figure QLYQS_87
依据面积占比/>
Figure QLYQS_88
、面积占比/>
Figure QLYQS_89
及面积占比/>
Figure QLYQS_90
的数值分别确定,其中/>
Figure QLYQS_91
,R为第一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83
与第二检测评估值/>
Figure QLYQS_86
间的相关性系数。
CN202310133917.8A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防尘口罩过滤效率测量方法 Active CN1158249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33917.8A CN115824930B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防尘口罩过滤效率测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33917.8A CN115824930B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防尘口罩过滤效率测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24930A CN115824930A (zh) 2023-03-21
CN115824930B true CN115824930B (zh) 2023-06-27

Family

ID=85521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33917.8A Active CN115824930B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防尘口罩过滤效率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2493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9351A (en) * 1990-12-31 1991-10-22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Method of testing the efficiency of gas mask filters using monodispersed aerosols
JP4667265B2 (ja) * 2006-02-09 2011-04-06 花王株式会社 マスク性能測定装置
CN101131345B (zh) * 2006-09-22 2010-07-21 北京清能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口罩过滤效率与阻力的检测装置
CN106501152A (zh) * 2016-10-27 2017-03-15 合肥福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口罩过滤效率的检测评价方法
CN106501153A (zh) * 2016-10-27 2017-03-15 合肥福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尘口罩过滤效率测量方法
CN107741392A (zh) * 2017-09-27 2018-02-27 浙江省纺织测试研究院 一种口罩防护效果与负载呼吸阻力同步实时测试方法
CN209117537U (zh) * 2018-09-20 2019-07-16 苏州八九昱昊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口罩过滤性能测试仪
US11478732B2 (en) * 2018-11-06 2022-10-25 IoT Diagnostics Filter efficency of a fluid filter
CN115201090A (zh) * 2022-07-26 2022-10-18 中国矿业大学 呼吸防护用品测试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24930A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45823B (zh) 空气质量检测模块
US7530956B2 (en) Daytime/nighttime respiration rate monitoring
CN1877517B (zh) 用于减少风噪声的音频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
US853980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esting the measuring function of a measuring device
CN105642038B (zh) 滤芯的效能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及呼吸机
CN107741392A (zh) 一种口罩防护效果与负载呼吸阻力同步实时测试方法
US866097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in the breathing of a subject
CN103180002A (zh) 泄漏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04548405B (zh) 一种包括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及处理装置的口罩
CN102650630A (zh) 基于香韵组分构建判别模型评价烤烟原料香型的方法
CN115824930B (zh) 一种防尘口罩过滤效率测量方法
Bahloul et al. Evaluation of N95 filtering facepiece respirator efficiency with cyclic and constant flows
CN107036948A (zh) 检测粉尘浓度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JP7177150B2 (ja) 携帯用パーソナルレスピレータおよびその使用
Zhu et al.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N95 and P100 filtering facepiece respirators with presence of artificial leakage
KR101817100B1 (ko) 공기질 평가 장치 및 이를 가지는 공기 청정 시스템
CN115936532A (zh)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盐碱地稳定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3686757B (zh) 一种日用口罩透气性检测方法及装置
Seo et al. Development of Korean head forms for respirator performance testing
CN107607492B (zh) 机动车尾气标准的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11307375B (zh) 一种烟支漏气检测器剔除功能的判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TW201905405A (zh) 燒結台車漏風預警系統及其預警方法
CA1133139A (en) Method for classification of signals by comparison with an automatically determined threshold
CN107934712B (zh) 基于统计学模型的电梯健康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Cheng et al. Intercomparison of activity size distributions of thoron progeny by alpha-and gamma-counting metho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