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11561A - 装饰件结构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装饰件结构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11561A
CN115811561A CN202111082270.8A CN202111082270A CN115811561A CN 115811561 A CN115811561 A CN 115811561A CN 202111082270 A CN202111082270 A CN 202111082270A CN 115811561 A CN115811561 A CN 1158115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magnet
state
light sensing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822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8227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115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115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15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装饰件结构和电子设备。装饰件结构包括:壳体组件;感光件,所述感光件包括感光部,所述感光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所述感光部用于获取外部光线;第一装饰件,所述第一装饰件与所述壳体组件滑动连接;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组装于所述第一装饰件,所述显示面板随所述第一装饰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组件往复移动,以覆盖所述感光部或者避让所述感光部。

Description

装饰件结构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饰件结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丰富电子设备的显示效果,通常会在电子设备的背面对应后置摄像头的凸出区域配置副屏,通过副屏来显示时间等信息,为了协调凸出的摄像头和副屏,避免背面突兀的视觉感受,该副屏会设置在摄像头的凸出区域并且小于凸出区域的尺寸,以此导致副屏的显示区域面积比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观感。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装饰件结构和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装饰件结构,包括:
壳体组件;
感光件,所述感光件包括感光部,所述感光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所述感光部用于获取外部光线;
第一装饰件,所述第一装饰件与所述壳体组件滑动连接;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组装于所述第一装饰件,所述显示面板随所述第一装饰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组件往复移动,以覆盖所述感光部或者避让所述感光部。
可选的,所述壳体组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开口,所述感光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或者是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感光部对应于所述第一开口;
第二装饰件,所述第二装饰件组装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装饰件与所述显示面板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装饰件包括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朝向所述感光部,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
所述第二装饰件与所述第一装饰件滑动连接;或者,所述第二装饰件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装饰件包括第一排线孔;
所述装饰件结构还包括显示排线,所述显示排线用于传输显示信号,所述显示排线依次穿设所述第一排线孔和所述第一装饰件连接至所述显示面板。
可选的,所述第一装饰件包括中空边框,所述中空边框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所述显示排线穿设所述中空边框的中空区域连接至所述显示面板。
可选的,所述第一装饰件包括中空边框和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中空边框的内侧连接,所述底板包括第二排线孔,所述显示排线依次穿设所述第一排线孔和所述第二排线孔连接至所述显示面板。
可选的,所述底板包括自所述第二排线孔沿所述显示面板的滑动方向凹陷的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敞口朝向所述第一排线孔。
可选的,在所述滑动方向上所述避让槽超过所述第一排线孔,且超过部分的尺寸与所述显示面板覆盖所述感光部时所述第一排线孔和所述第二排线孔在所述滑动方向上的距离呈正相关;
所述显示面板自覆盖所述感光部的状态朝避让所述感光部的状态切换时,所述第一排线孔和所述第二排线孔在滑动方向上的间隔距离减小,所述显示排线的一部分被折叠于所述避让槽超过所述第一排线孔的部分。
可选的,还包括:
卷绕部,所述卷绕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装饰件并相对于所述第二装饰件转动设置,所述显示面板自覆盖所述感光部的状态朝避让所述感光部的状态切换时,所述卷绕部沿第一旋转方向转动以收纳所述显示排线;所述显示面板自避让所述感光部的状态朝覆盖所述感光部的状态切换时,所述卷绕部沿第二旋转方向转动以释放所述显示排线。
可选的,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透光保护片,所述透光保护片组装于所述第二装饰件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透光保护片覆盖所述第二开口。
可选的,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粘接层,所述粘接层粘接于所述透光保护片和所述第二装饰件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装饰件和所述第二装饰件中的一方包括沿滑动方向设置的滑槽,另一个包括与所述滑槽配合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可选的,所述第一装饰件包括中空边框和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中空边框的内侧连接,所述底板包括滑槽;
所述第二装饰件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柱沿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穿设所述滑槽,所述导向柱包括螺纹孔;
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锁紧件和限位片,所述锁紧件穿设所述限位片锁入所述螺纹孔内,所述限位片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锁紧件之间,所述限位片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限位所述第一装饰件。
可选的,还包括:
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
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饰件,所述第一磁体的极性排布方向和所述第二磁体的极性排布方向相反并分别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显示面板垂直;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处于覆盖所述感光部的状态时,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或者分离,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相斥且排斥力的分力指向第三方向以维持所述显示面板的状态;
所述显示面板自所述覆盖所述感光部的状态朝避让所述感光部的状态切换时,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投影的重合面积先增大后减小,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维持相斥状态,且排斥力的方向随所述显示面板的滑动而改变,直至所述显示面板切换至避让所述感光部的状态时,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或者分离,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相斥且排斥力的分力指向第四方向以维持所述显示面板的状态,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滑动方向上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相反。
可选的,还包括:
第二磁体和多个第一磁体,多个所述第一磁体沿所述滑动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一磁体中的一方设置于壳体组件,另一方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饰件,所述第二磁体的极性排布方向和多个所述第一磁体的极性排布方向分别沿第一方向设置或者是沿滑动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磁体的数量为所述第二磁体数量的整数倍,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显示面板垂直;
所述显示面板处于覆盖所述感光部的状态时,所述第二磁体与位于第一端的第一磁体相吸,以维持所述显示面板的状态,所述显示面板自所述覆盖所述感光部的状态朝避让所述感光部的状态切换时,所述第二磁体朝位于第二端的第一磁体移动,直至所述显示面板切换至避让所述感光部的状态时,所述第二磁体与位于第二端的第一磁体相吸,以维持所述显示面板的状态。
可选的,所述感光件包括摄像头,所述感光部包括镜头。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件结构,所述壳体组件形成所述电子设备的外表面,所述感光件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中对手机背部的副屏显示面板的结构进行改进,能够根据需要使显示面板相对于壳体组件滑动设置,这样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可以完整的占据第一装饰件的尺寸,有助于提升显示区域的面积,从而带来良好的视觉观感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相关技术中装饰件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装饰件结构处于第一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装饰件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图2中装饰件结构处于第二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5是图4中装饰件结构的侧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壳体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壳体组件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装饰件结构的局部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装饰件结构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装饰件结构的局部透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装饰件结构的另一种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装饰件结构的局部结构的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装饰件结构的局部结构的另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装饰件结构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一种位置示意透视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装饰件结构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另一种位置示意透视图。
图16是图15中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一种位置示意透视图。
图17是图16中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另一种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图1是相关技术中手机100的局部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手机背面的摄像头凸出于手机的背部表面形成了位于手机100背面的凸出部分,而且在凸出部分靠近摄像头的位置设置了副屏101,通过副屏101可以用于示出天气、时刻和提醒事项等信息,而且,将副屏101设置在凸出部分可以避免在装饰件结构的背面出现两种大规格尺寸的模组,造成视觉上的突兀。但是,在相关技术中,为了避免副屏101影响摄像头的采光,副屏101的尺寸只能设计的比较小,由于显示空间有限导致用户查看信息比较费力。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装饰件结构200的处于第一状态时的主视图,图3是图2中装饰件结构200的侧视图,图4是图2中装饰件结构200处于第二状态时的主视图,图5是图4中装饰件结构200的侧视图。如图2-图5所示,该装饰件结构200可以包括壳体组件1、第一装饰件2、显示面板3和感光件11,该感光件11可以设置于壳体组件1,并且该感光件11的感光部朝向壳体组件1的外部,具体该感光部可以朝向壳体组件1的背部外侧设置,从而获取壳体组件1背面的光线;感光件11设置于壳体组件1可以理解为该感光件11设置于壳体组件1内,或者是该感光件11可以设置于壳体组件1的表面,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进一步地,第一装饰件2可以与壳体组件1滑动连接,而且显示面板3组装于第一装饰件2,通过该第一装饰件2可以对感光件11的外周区域和显示面板3的四周边缘进行装饰,尤其在感光件11的外周区域凸出于壳体组件1的情况下,可以明显地提升视觉效果。
如图2和图4所示,随着第一装饰件2与壳体组件1之间的相对滑动,该显示面板3可以随第一装饰件2沿图2和图4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滑动,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该显示面板3可以覆盖感光件11的感光部,而在装饰件结构200切换至图4所示的状态时,该显示面板3可以感光件11的感光部,此时感光件11可以采集外部光线成像。基于此,通过对相关技术中凸出部分的副屏结构的改进,在本公开中提供的装饰件结构应用电子设备时,显示面板3可以随第一装饰件2相对于壳体组件1滑动,相对于相关技术,本公开中显示面板3的显示区域可以完整的占据第一装饰件2的尺寸,有助于提升显示区域的面积,从而带来良好的视觉观感效果。其中,该感光件11可以包括摄像头,感光部可以包括摄像头的镜头,该装饰件结构20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感光件11,比如该装饰件结构200可以包括多个相同的感光件11,或者是包括多个不同感光件11,比如该装饰件结构200可以包括摄像头、距离传感器和环境光传感器等,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在下述实施例中,均以感光件11包括摄像头,感光部包括镜头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该壳体组件1可以包括壳体12和第二装饰件13,该壳体12可以包括第一开口(未示出),摄像头可以设置于壳体12内部或者是位于壳体12的一侧,该摄像头可以对应于第一开口设置。基于当前装饰件结构200的轻薄化发展趋势,摄像头的镜头可以凸出于该第一开口,所以第二装饰件13可以组装于该第一开口的内周或者是外周,从而对摄像头的凸出部分进行装饰。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摄像头的镜头也可以不凸出于第一开口,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第二装饰件13与显示面板3可以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该第一方向如图3和图5中箭头B所示,该第一方向与显示面板3垂直设置,该第二装饰件13可以包括第二开口131,该第二开口131与镜头的位置对应,镜头可以通过该第二开口131采集外部光线。
在一些情况下,该第二装饰件13可以与第一装饰件2滑动连接,通过第一装饰件2与第二装饰件13之间的相对滑动,带动显示面板3切换至覆盖摄像头的状态或者是切换至避让摄像头的状态。在另一些情况下,该第一装饰件2也可以与壳体12滑动连接,通过第一装饰件2相对于壳体12的滑动,带动显示面板3切换至覆盖摄像头的状态或者是切换至避让摄像头的状态。
在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中,均以壳体组件1包括壳体12和第二装饰件13为例进行说明。实际上,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壳体组件1也可以不包括第二装饰件13,通过第一装饰件2来装饰摄像头的外周区域,而且该第一装饰件2可以与壳体组件1的壳体12滑动连接,同样可以带动显示面板3切换至覆盖摄像头的状态或者是切换至避让摄像头的状态,而且在结构上更加简单,符合装饰件结构200的轻薄化发展趋势。
在下述实施例中,以壳体组件1包括壳体12和第二装饰件13为例,对其他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6-图8所示,该壳体组件1还可以包括透光保护片14,该透光保护片14可以组装于第二装饰件13朝向显示面板3的一侧,且该透光保护片14可以覆盖第二装饰件13上的第二开口131,以此可以避免异物通过第二开口131堆积在镜头上,而且透光保护片14可以在保护镜头的同时避免影响镜头摄入光线。当然,为了避免周围杂散的光线后者是显示面板3露出的光线射入到摄像头,该透光保护片14可以是局部透光片,具体可以该透光保护片14对应于第二开口131设置区域为透光区域,而其他区域为遮光区域。该透光保护片14的透光区域的数量和面积可以根据第二开口131的数量和面积进行设计。为了实现透光保护片14的安装,该壳体组件1还可以包括粘接层15,该粘接层15可以粘接于透光保护片14和第二装饰件13之间,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透光保护片14,无需设计机械结构固定,有利于简化装饰件结构200的整体结构。
针对第一装饰件2和第二装饰件13之间的滑动连接,如图6-图8所示,该第一装饰件2可以包括沿第一装饰件2和第二装饰件13之间滑动连接方向设置的滑槽21,第二装饰件13可以包括导向柱132,导向柱13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同,该导向柱132可以朝向显示面板3的方向穿设滑槽21,以此可以实现第一装饰件2和第二装饰件13之间的滑动连接。进一步地,为了在第一方向上对第一装饰件2进行限位,避免第一装饰件2脱落,如图9所示,该第一装饰件2可以包括中空边框22和底板23,该底板23可以与中空边框22的内侧连接,底板23可以包括滑槽21,导向柱132可以包括螺纹孔。该壳体组件1还可以包括锁紧件16和限位片17,在导向柱132穿设滑槽21后,该锁紧件16具有螺纹,锁紧件16可以穿设限位片17而锁入螺纹孔,以此可以将限位片17的一部分锁紧在锁紧件16和底板23之间,通过限位片17可以在装饰件结构200的厚度方向上限位第一装饰件2,同时不影响第一装饰件2和第二装饰件13之间的滑动连接。其中,该限位片17可以包括压紧钢片,该锁紧件16可以包括螺钉等螺纹连接件。
在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中,以滑槽21的深度方向和导向柱132的延伸方向均沿装饰件结构200的厚度方向设置为例进行说明。实际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装饰件2和第二装饰件13的之间的滑动连接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比如第一装饰件2的四周表面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凹陷形成滑槽21,第二装饰件13形成与凹槽配合的导轨,以此在实现第一装饰件2和第二装饰件13之间滑动连接的同时,还可以在装饰件结构200的厚度方向上进行限位;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二装饰件13的四周表面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凹陷形成滑槽21,第一装饰件2形成与滑槽21配合的导轨。当然,在第二装饰件13包括滑槽21、第一装饰件2包括导向柱132,且滑槽21的深度方向和导向柱132的延伸方向均与装饰件结构200的厚度方向相同时,该导向柱132和滑槽21之间也可以设计阻尼,以在不影响第一装饰件2和第二装饰件13之间滑动的同时,在装饰件结构200的厚度方向上进行限位,具体可以按需设计,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如图7-图11所示,该装饰件结构200还包括显示排线4,第二装饰件13可以包括第一排线孔133,该显示排线4可以穿设第一排线孔133和第一装饰件2后连接至显示面板3,具体在该装饰件结构200应用于电子设备时,该显示排线4的另一端可以连接至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以此通过显示排线4可以将处理器发送的显示信号传输至显示面板3,进而控制显示面板3进行显示。
基于第一装饰件2的不同结构,显示排线4穿设第一装饰件2的方式不同。该第一装饰件2可以包括中空边框22和底板23,该底板23连接于中空边框22的内侧,显示面板3组装于中空边框22,并且为了对显示面板3进行缓冲,显示面板3和中空边框22之间还设置有缓冲件7,比如该缓冲件7可以呈闭环结构设置,该呈闭环结构设置的缓冲件7设置于中空边框22的周向,在显示面板3组装之后,该缓冲件7位于中空边框22和显示面板3的四周边缘之间,通过该缓冲件7可以在安装过程中吸收组装作用力,避免刚性结构与显示面板3的接触,造成显示面板3的破损;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不慎跌落或者撞击时,通过缓冲件7同样可以吸收作用力,降低显示面板3的破损风险。
该底板23可以包括第二排线孔231,该第二排线孔231靠近第二装饰件13在滑动方向上的端部设置,显示排线4可以穿设第一排线孔133后再穿设第二排线孔231,以此连接至显示面板3。可以理解的是,在显示面板3随第一装饰件2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排线孔231的位置会发生改变,显示排线4也需要进行相应的伸缩。所以,在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中,该底板23还包括自第二排线孔231沿滑动方向凹陷的避让槽232,该避让槽232在第一方向上的敞口朝向第一排线孔133,以此显示排线4可以穿设第一排线孔133后经过该第二排线孔231连接至显示面板3,而在显示面板3随第一装饰件2滑动的滑动中,通过该避让槽232可以收纳显示排线4。
而且,在滑动方向上,该避让槽232的空间可以超过第一排线孔133,并且避让槽232超过第一排线孔133的部分的尺寸、与显示面板3处于覆盖镜头的状态时在滑动方向上第一排线孔133和第二排线孔231之间的距离呈正相关。即,滑动方向上第一排线孔133和第二排线孔231之间的距离越大,避让槽232超过第一排线孔133的部分的尺寸越大,滑动方向上第一排线孔133和第二排线孔231之间的距离越小,避让槽232超过第一排线孔133的部分的尺寸越小。以此,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显示面板3覆盖镜头时,该第一排线孔133和第二排线孔231在滑动方向上的间隔距离最大,在显示面板3自覆盖镜头的状态朝避让镜头的状态切换时,该第一排线孔133和第二排线孔231在滑动方向上的间隔距离逐渐减小,显示排线4在第一排线孔133的外周和底板23的共同作用下,可以被折叠于避让槽232超过第一排线孔133的部分;而在显示面板3自避让镜头的状态朝覆盖镜头的状态切换时,被折叠于避让槽232内的显示排线4展开,以适应第一排线孔133和第二排线孔231之间距离的变化。
在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中,以第一装饰件2包括中空边框22和底板23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装饰件2也可以是仅包括中空边框22,该中空边框22与第二装饰件13或者是壳体12滑动连接,显示排线4穿设第一排线孔133后可以穿设中空边框22的中部区域连接至显示面板3。
在上述实施例中,除了通过避让槽232来收纳折叠显示排线4以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收纳显示排线4。举例而言,该装饰件结构200还可以包括卷绕部(未示出),该卷绕部可以设置于第二装饰件13,并且该卷绕部可以相对于第二装饰件13转动设置,显示排线4可以在卷绕部上设置初始圈数。后续显示面板3自覆盖镜头的状态朝避让镜头的状态切换时,卷绕部可以沿第一旋转方向转动以收纳显示排线4;在显示面板3自避让镜头的状态朝覆盖镜头的状态切换时,卷绕部可以沿第二旋转方向转动以释放显示排线4。其中,该第一旋转方向和第二旋转方向中的一方逆时针方向,另一方则可以为顺时针方向。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在显示面板3切换至覆盖镜头的状态或者是避让镜头的状态时,需要对第一装饰件2进行限位,避免在用户没有操作的情况下,第一装饰件2滑动进而导致显示面板3滑动。所以,如图14和图15所示,该装饰件结构200还可以包括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6,该第一磁体5可以设置于壳体组件1,在壳体组件1包括第二装饰件13时,该第一磁体5可以设置于第二装饰件13。比如,如图7所示,该第二装饰件13可以包括第一凹陷槽134,装饰件结构200还可以包括第一胶层8,该第一胶层8可以粘接于第一凹陷槽134的底面和第一磁体5之间,以此可以将第一磁体5可以粘接于该第一凹陷槽134内;第二磁体6可以设置于第一装饰件2朝向第二装饰件13的一侧,具体该第二磁体6可以设置于第一装饰件2的底板23,比如,如图9所示,第一装饰件2可以包括自底板23向内凹陷的第二凹陷槽233,且该第二凹陷槽233的敞口朝向第一凹陷槽134,装饰件结构200可以包括第二胶层9,该第二胶层9可以粘接于第二凹陷槽233和第二磁体6之间,以此可以将第二磁体6可以粘接于该第二凹陷槽233内。
其中,该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6的极性排布方向相反,且均沿第一方向设置。如此,在显示面板3处于覆盖镜头的状态时,在装饰件结构200的厚度方向上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6分离,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6的极性相同的方向相对,因而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6之间可以产生排斥力,且该排斥力的分力可以指向第三方向,即图14中箭头C所示的方向,通过该分力可以将显示面板3维持在覆盖镜头的状态,显示面板3处于覆盖镜头的状态下时,该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6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可以分离,即两者投影的重合面积为零;后续在用户的外力作用下,在显示面板3自覆盖镜头的状态朝避让镜头的状态切换时,该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6在第一方向上投影的重合面积会先增大后减小,而且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6之间始终维持相斥的状态,排斥力的方向会随显示面板3的滑动而改变,直至显示面板3切换至避让镜头的状态时,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6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可以分离,即两者投影的重合面积为零。而且,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6之间相互排斥,排斥力的分力指向第四方向,即图15中箭头D所示的方向,该第四方向与第三方向相反设置,通过该分力可以以将显示面板3维持在避让镜头的状态下,后续需要通过用户的外部作用力才能再次移动显示面板3。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显示面板3所处平面上与滑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可以并排设置多组相互配合的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6,以提高对显示面板3和第一装饰件2进行限位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中以显示面板3处于覆盖镜头的状态或者避让镜头的状态时,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6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分离为例进行说明。实际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面板3处于覆盖镜头的状态或者避让镜头的状态时,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6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也可以部分重合,或者是,显示面板3处于覆盖镜头的状态时,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6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分离,显示面板3处于避让镜头的状态时,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6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合;再或者,显示面板3处于覆盖镜头的状态时,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6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显示面板3处于避让镜头的状态时,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6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分离,具体可以按需设计,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在还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和图17所示,该装饰件结构200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磁体5,该多个第一磁体5沿滑动方向并排设置于壳体组件1,具体可以是沿滑动方向并排设置于第二装饰件13,该第二磁体6和多个第一磁体5的极性排布方向均是沿第一方向设置,而且第一磁体5的数量是第二磁体6数量的整数倍。基于此,在显示面板3处于覆盖镜头的状态时,如图16所示,以左侧为第一端、右侧为第二端为例,第二磁体6可以与位于第一端的第一磁体5相吸,以维持显示面板3维持在覆盖镜头的状态,在外力作用下,显示面板3自覆盖镜头的状态朝避让镜头的状态切换时,第二磁体6可以朝着位于第二端的第一磁体5运动,直至显示面板3切换至避让镜头的状态时,如图17所示,第二磁体6与位于第二端的第一磁体5相吸,以维持显示面板3避让镜头的状态。其中,在图16和图17的实施中,以位于第一端的第一磁体5和位于第二端的第一磁体5之间为空隙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图16和图17中左右两侧第一磁体5之间还可以设置其他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第一磁体5,该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第一磁体5的进行排布方向可以与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磁体5的极性排布方向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第一磁体5的进行排布方向可以与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磁体5的极性排布方向不同时,第二磁体6可以与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磁体5相互排斥,可以达到省力的目的;而在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第一磁体5的进行排布方向可以与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磁体5的极性排布方向相同时,可以实现第一装饰件2在多个位置的悬停。
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第一磁体5可以相互紧密排布也可以间隔排布,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第一磁体5与位于第一端的第一磁体5和位于第二端的第一磁体5之间,可以紧密排布也可以间隔排布,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每一第一磁体5的磁性强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计,多个第一磁体5的磁性强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能够实现位于第一端的第一磁体5与第二磁体6相吸时可以维持显示面板3的状态、位于第二端的第一磁体5与第二磁体6相吸时可以维持显示面板3的状态的目的即可。
在图16和图17所示的实施例中,以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6的极性排布方向均沿第一方向设置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体5和第二磁体6的极性排布方向也可以是沿第一装饰件2的滑动方向设置。相类似地,在显示面板3处于覆盖镜头的状态时,第二磁体6可以与位于第一端的第一磁体5相吸,以维持显示面板3维持在覆盖镜头的状态,在外力作用下,显示面板3自覆盖镜头的状态朝避让镜头的状态切换时,第二磁体6可以朝着位于第二端的第一磁体5运动,直至显示面板3切换至避让镜头的状态时,第二磁体6与位于第二端的第一磁体5相吸,以维持显示面板3避让镜头的状态。在该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磁体5的排布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中,以多个第一磁体5设置于壳体组件1、第二磁体6设置于第一装饰件2为例进行说明,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多个第一磁体5设置于第一装饰件2,第二磁体6设置于壳体组件1。
基于本公开提供的装饰件结构200,本公开还可以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装饰件结构200,装饰件结构200的感光件11和显示面板3均可以连接至电子设备的处理器,该装饰件结构200的壳体组件1可以形成电子设备的一部分外表面,比如该壳体组件可以作为电子设备的外壳,或者,该壳体组件1可以与电子设备的外壳层叠设置,感光件11可以位于电子设备的内部,第一装饰件2和显示面板3均位于电子设备的外部。具体,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平板电脑和手机等,本公开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6)

1.一种装饰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
感光件,所述感光件包括感光部,所述感光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所述感光部用于获取外部光线;
第一装饰件,所述第一装饰件与所述壳体组件滑动连接;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组装于所述第一装饰件,所述显示面板随所述第一装饰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组件往复移动,以覆盖所述感光部或者避让所述感光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开口,所述感光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或者是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感光部对应于所述第一开口;
第二装饰件,所述第二装饰件组装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装饰件与所述显示面板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装饰件包括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朝向所述感光部,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
所述第二装饰件与所述第一装饰件滑动连接;或者,所述第二装饰件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饰件包括第一排线孔;
所述装饰件结构还包括显示排线,所述显示排线用于传输显示信号,所述显示排线依次穿设所述第一排线孔和所述第一装饰件连接至所述显示面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饰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饰件包括中空边框,所述中空边框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所述显示排线穿设所述中空边框的中空区域连接至所述显示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饰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饰件包括中空边框和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中空边框的内侧连接,所述底板包括第二排线孔,所述显示排线依次穿设所述第一排线孔和所述第二排线孔连接至所述显示面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饰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自所述第二排线孔沿所述显示面板的滑动方向凹陷的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敞口朝向所述第一排线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饰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动方向上所述避让槽超过所述第一排线孔,且超过部分的尺寸与所述显示面板覆盖所述感光部时所述第一排线孔和所述第二排线孔在所述滑动方向上的距离呈正相关;
所述显示面板自覆盖所述感光部的状态朝避让所述感光部的状态切换时,所述第一排线孔和所述第二排线孔在滑动方向上的间隔距离减小,所述显示排线的一部分被折叠于所述避让槽超过所述第一排线孔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饰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卷绕部,所述卷绕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装饰件并相对于所述第二装饰件转动设置,所述显示面板自覆盖所述感光部的状态朝避让所述感光部的状态切换时,所述卷绕部沿第一旋转方向转动以收纳所述显示排线;所述显示面板自避让所述感光部的状态朝覆盖所述感光部的状态切换时,所述卷绕部沿第二旋转方向转动以释放所述显示排线。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透光保护片,所述透光保护片组装于所述第二装饰件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透光保护片覆盖所述第二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饰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粘接层,所述粘接层粘接于所述透光保护片和所述第二装饰件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饰件和所述第二装饰件中的一个包括沿滑动方向设置的滑槽,另一个包括与所述滑槽配合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饰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饰件包括中空边框和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中空边框的内侧连接,所述底板包括滑槽;
所述第二装饰件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柱沿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穿设所述滑槽,所述导向柱包括螺纹孔;
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锁紧件和限位片,所述锁紧件穿设所述限位片锁入所述螺纹孔内,所述限位片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锁紧件之间,所述限位片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限位所述第一装饰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装饰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
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饰件,所述第一磁体的极性排布方向和所述第二磁体的极性排布方向相反并分别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显示面板垂直;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处于覆盖所述感光部的状态时,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或者分离,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相斥且排斥力的分力指向第三方向以维持所述显示面板的状态;
所述显示面板自所述覆盖所述感光部的状态朝避让所述感光部的状态切换时,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投影的重合面积先增大后减小,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维持相斥状态,且排斥力的方向随所述显示面板的滑动而改变,直至所述显示面板切换至避让所述感光部的状态时,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或者分离,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相斥且排斥力的分力指向第四方向以维持所述显示面板的状态,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滑动方向上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相反。
14.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装饰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磁体和多个第一磁体,多个所述第一磁体沿所述滑动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一磁体中的一方设置于壳体组件,另一方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饰件,所述第二磁体的极性排布方向和多个所述第一磁体的极性排布方向分别沿第一方向设置或者是沿滑动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磁体的数量为所述第二磁体数量的整数倍,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显示面板垂直;
所述显示面板处于覆盖所述感光部的状态时,所述第二磁体与位于第一端的第一磁体相吸,以维持所述显示面板的状态,所述显示面板自所述覆盖所述感光部的状态朝避让所述感光部的状态切换时,所述第二磁体朝位于第二端的第一磁体移动,直至所述显示面板切换至避让所述感光部的状态时,所述第二磁体与位于第二端的第一磁体相吸,以维持所述显示面板的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装饰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件包括摄像头,所述感光部包括镜头。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件结构,所述壳体组件形成所述电子设备的外表面,所述感光件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
CN202111082270.8A 2021-09-15 2021-09-15 装饰件结构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8115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2270.8A CN115811561A (zh) 2021-09-15 2021-09-15 装饰件结构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2270.8A CN115811561A (zh) 2021-09-15 2021-09-15 装饰件结构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1561A true CN115811561A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81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82270.8A Pending CN115811561A (zh) 2021-09-15 2021-09-15 装饰件结构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1156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95270A (zh) * 2023-09-25 2023-12-2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装饰件、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95270A (zh) * 2023-09-25 2023-12-2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装饰件、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73562B1 (en) Terminal having camera module
CN106850897B (zh) 终端
CN110798594B (zh) 电子设备及控制装饰件镜片的方法
US10459483B2 (en) Functional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US20090109558A1 (en) Lens And Display Accessory For Portable Imaging Device
EP2894649B1 (en) Frameless display device
EP3618408B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11863694B2 (en) Mobile terminal
CN114726977B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8337336B (zh) 电子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9151098A (zh) 电子设备
WO2023078248A1 (zh) 光圈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5811561A (zh) 装饰件结构和电子设备
KR20140134163A (ko) 표시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이동단말기
WO2016056730A1 (en) Mobile terminal
CN109862242B (zh) 一种电子装置
EP3582062A1 (en) Terminal
CN203786738U (zh) 移动装置保护壳
CN213937997U (zh)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US2004015149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concerning a passive multi-indicia visual position indicator
CN110446135B (zh) 带摄像头的音箱集成件及电子设备
CN210247244U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3586556U (zh) 背板及终端设备
CN220400465U (zh) 摄像头开关模组及电子设备
US20230384651A1 (en) Blade driving device, imag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