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06042B - 变体机翼及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变体机翼及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06042B
CN115806042B CN202310053703.XA CN202310053703A CN115806042B CN 115806042 B CN115806042 B CN 115806042B CN 202310053703 A CN202310053703 A CN 202310053703A CN 115806042 B CN115806042 B CN 1158060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skeleton
deformation
wing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537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06042A (zh
Inventor
李宏源
段慧玲
金江杰
吕鹏宇
谭湘葵
李超辉
李秉臻
成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king University
Pek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king University
Pek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king University, Pek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k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05370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060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06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060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060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060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体机翼及飞行器,其包括:柔性蒙皮和内部骨架,柔性蒙皮被覆于内部骨架设置,内部骨架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支撑单元中至少部分支撑单元为具有中空空间的壳体结构件,沿弦长方向依次包括前骨架段、形变段和弹性骨架段,前骨架段包括转动连接的上骨架与下骨架以及位于中空空间的联动驱动组件,联动驱动组件在中空空间沿弦长方向由前骨架段延伸至弹性骨架段,形变段在预设条件下产生沿弦长方向的变形力,变形力作用于弹性骨架段以使弯曲变形,弹性骨架段弯曲变形挤压联动驱动组件产生沿弦长方向上朝向前骨架段的驱动力,上骨架与下骨架在驱动力作用下向外转动扩张。因此,该变体机翼具有沿不同方向的变形的变体形式。

Description

变体机翼及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飞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体机翼及飞行器。
背景技术
随着飞机设计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飞机的性能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变体机翼则能够在飞行过程中根据飞行姿态调整机翼结构,从而提高飞机的飞行性能。但是,现有的变体机翼变体方向和变体形式单一。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体机翼及飞行器,能够沿多个方向进行变体,具有多种变体形式。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体机翼,其包括:柔性蒙皮以及内部骨架,柔性蒙皮被覆于内部骨架设置。内部骨架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多个支撑单元中的至少部分的支撑单元为具有中空空间的壳体结构件,沿变体机翼的弦长方向依次包括前骨架段、形变段以及弹性骨架段,前骨架段包括转动连接的上骨架与下骨架、以及位于中空空间的联动驱动组件,联动驱动组件在中空空间沿弦长方向由前骨架段延伸至弹性骨架段设置,其中,形变段在预设条件下产生沿弦长方向的变形力,变形力作用于弹性骨架段以使弯曲变形,弹性骨架段弯曲变形挤压联动驱动组件产生沿弦长方向上朝向前骨架段的驱动力,上骨架与下骨架在驱动力的作用下通过转动连接处转动向外扩张。
在一些实施例中,形变段包括第一形变段和第二形变段,第一形变段与上骨架连接,第二形变段与下骨架连接,第一形变段和第二形变段能够沿弦长方向变形,且第一形变段和第二形变段的变形趋势相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形变段包括第一介电弹性体,第二形变段包括第二介电弹性体,第一介电弹性体与第二介电弹性体中的一者被配置为被施加电信号时沿弦长方向伸长,另一者被配置为被施加电信号时沿弦长方向收缩。
在一些实施例中,联动驱动组件包括压电驱动单元、联动组件和张拉件,压电驱动单元连接于弹性骨架段,联动组件的一端与张拉件固定连接,压电驱动单元能够驱动联动组件沿变体机翼的弦长方向移动,张拉件的两端分别与上骨架和下骨架连接,且张拉件与联动组件远离压电驱动单元的一端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张拉件包括沿变体机翼的厚度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连接段、弧形连接段以及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与上骨架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段与下骨架固定连接,弧形连接段向联动组件凸出,且与联动组件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记忆合金丝,第一记忆合金丝的一端与压电驱动单元固定连接,第一记忆合金丝远离压电驱动单元的一端与张拉件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联动组件还包括扭转结构,扭转结构的一端与第一记忆合金丝远离压电驱动单元的一端固定连接,扭转结构的另一端与张拉件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扭转结构包括中间连接部和第一连接杆,中间连接部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以及连接柱,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沿连接柱的径向间隔设置于连接柱的柱面,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相对于连接柱的圆心中心对称设置,第一固定部与第一记忆合金丝远离压电驱动单元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与张拉件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变体机翼还包括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伸缩杆,多个支撑单元沿变体机翼的翼展方向间隔设置于伸缩杆,伸缩杆能够沿翼展方向伸长或者缩短以改变相邻的支撑单元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变体机翼沿翼展方向的最小长度为L1,变体机翼沿翼展方向的最大长度为L2,其中,L2-L1≤L1/2。
在一些实施例中,伸缩杆包括多个第二连接杆以及设置于第二连接杆内的第二记忆合金丝,第二记忆合金丝沿翼展方向延伸,且连接相邻两个第二连接杆,相邻两个第二连接杆滑动连接,每个第二连接杆与对应的支撑单元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板,多个支撑单元沿变体机翼的翼展方向间隔设置于连接板,且连接板与支撑单元滑动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飞行器,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变体机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体机翼,包括柔性蒙皮和内部骨架,柔性蒙皮被覆于内部骨架设置,其中内部骨架支撑单元沿变体机翼的弦长方向依次包括前骨架段、形变段以及弹性骨架段,由于形变段在预设条件下能够产生沿所述弦长方向的变形力,从而使得弹性骨架段在该变形力的作用下弯曲变形。由于位于支撑单元的中空空间内的联动驱动组件能够在弹性骨架段的挤压下产生沿弦长方向上朝向所述前骨架段的驱动力,且前骨架段的上骨架和下骨架为转动连接,因此,能够通过该驱动力使得上骨架和下骨架通过转动连接处向外转动,进而能够改变变体机翼的厚度。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变体机翼能够具有沿不同方向的变形的变体形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体机翼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体机翼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体机翼的第一种变体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体机翼的第二种变体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体机翼的第三种变体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00、变体机翼;
110、支撑单元;111、柔性蒙皮;112a、上骨架;112b、下骨架;113a、第一形变段;113b、第二形变段;114、弹性骨架段;115、压电驱动单元;116、第一记忆合金丝;117、中间连接部;118、第一连接杆;119、张拉件;117a、第一固定部;117b、连接柱;117c、第二固定部;
120、连接组件;121、伸缩杆;122、连接板;121a、第二连接杆;121b、第二记忆合金丝;121c、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申请,而不是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随着飞机设计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飞机的性能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而变体机翼则是在飞行过程中根据飞行姿态调整机翼结构进而达到提高飞机性能的目的。
经本申请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的变体机翼的变体方向和变体形式较为单一,通常情况下,一种变体机翼仅能够实现一个方向的变体形式,例如单独沿自身弦长方向进行弯曲变形或单独沿自身的翼展方向进行伸缩变形,并不具备沿多个方向变形的功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体机翼及飞行器,能够沿多个方向进行变体,具有多种变体形式。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介绍。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体机翼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体机翼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请参见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体机翼100,其包括:柔性蒙皮111以及内部骨架,柔性蒙皮111被覆于内部骨架设置。内部骨架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110,多个支撑单元110中的至少部分的支撑单元110为具有中空空间的壳体结构件,支撑单元110沿变体机翼100的弦长方向依次包括前骨架段、形变段以及弹性骨架段114,前骨架段包括转动连接的上骨架112a与下骨架112b、以及位于中空空间的联动驱动组件,联动驱动组件在中空空间沿弦长方向由前骨架段延伸至弹性骨架段114设置。其中,形变段在预设条件下产生沿弦长方向的变形力,变形力作用于弹性骨架段114以使弯曲变形,弹性骨架段114发生弯曲变形挤压联动驱动组件产生沿弦长方向上朝向前骨架段的驱动力,上骨架112a与下骨架112b在驱动力的作用下通过转动连接处转动向外扩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体机翼100,包括柔性蒙皮111和内部骨架,柔性蒙皮111被覆于内部骨架设置,其中内部骨架的支撑单元110沿变体机翼100的弦长方向依次包括前骨架段、形变段以及弹性骨架段114,由于形变段在预设条件下能够产生沿所述弦长方向的变形力,从而使得弹性骨架段114在该变形力的作用下弯曲变形。由于位于支撑单元110的中空空间内的联动驱动组件能够在弹性骨架段114的挤压下产生沿弦长方向上朝向所述前骨架段的驱动力,且前骨架段的上骨架112a和下骨架112b为转动连接,因此,能够通过该驱动力使得上骨架112a和下骨架112b通过转动连接处向外扩张,进而能够改变变体机翼100的厚度。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变体机翼100能够具有两种沿不同方向的变形的变体形式。
需要说明的是,变体机翼100可以单独进行弯曲变形,也可以在弯曲变形的同时改变变体机翼100的厚度。例如,变体机翼100的形变段在产生沿弦长方向的变形力,在该变形力的作用下,使得变体机翼100的弹性骨架段114发生弯曲变形,此时变体机翼100仅进行了弯曲变形;当变体机翼100的形变段继续发生形变使得弹性骨架段114进一步弯曲时,弹性骨架段114将会挤压联动驱动组件,使得联动驱动组件产生沿弦长方向上朝向前骨架段驱动力,在该驱动力的作用下,转动连接的上骨架112a和下骨架112b将向外转动,进而改变了变体机翼100的厚度,此时,该变体机翼100同时进行了弯曲变形和厚度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形变段包括第一形变段113a和第二形变段113b,第一形变段113a与上骨架112a连接,第二形变段113b与下骨架112b连接,第一形变段113a和第二形变段113b能够沿弦长方向变形,且第一形变段113a和第二形变段113b的变形趋势相反。例如,第一形变段113a在预设条件下沿弦长方向伸长,第二形变段113b在预设条件下沿弦长方向缩短,通过第一形变段113a和第二形变段113b的共同作用,使得与第一形变段113a和第二形变段113b连接的弹性骨架段114能够产生弯曲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形变段113a包括第一介电弹性体,第二形变段113b包括第二介电弹性体,第一介电弹性体与第二介电弹性体中的一者被配置为被施加电信号时沿弦长方向伸长,另一者被配置为被施加电信号时沿弦长方向收缩。
为便于描述,下面均以第一介电弹性体被配置为被施加电信号时沿弦长方向伸长,第二介电弹性体被配置为被施加电信号时沿弦长方向收缩为例进行介绍。
通过对第一介电弹性体施加电信号使得第一形变段113a沿弦长方向伸长,对第二介电弹性体施加电信号使得第二形变段113b沿弦长方向收缩,进而通过第一形变段113a和第二形变段113b的作用,使变体机翼100产生弯曲变形。其中,第一介电弹性体沿弦长方向的伸长量以及第二介电弹性体沿弦长方向的收缩量能够通过其被施加电信号的强度进行控制,作为一种示例,第一介电弹性体被施加的电信号强度越大,第一介电弹性体的沿弦长方向的伸长量则随之增加;第二介电弹性体被施加的电信号强度越大,第二介电弹性体的沿弦长方向的收缩量则随之增加。由此,通过控制电信号的强度以控制第一形变段113a和第二形变段113b的变形程度进而控制弹性骨架段114的弯曲变形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联动驱动组件包括压电驱动单元115、联动组件和张拉件119,压电驱动单元115连接于弹性骨架段114,联动组件的一端与张拉件119固定连接,压电驱动单元115能够驱动联动组件沿变体机翼100的弦长方向移动,张拉件119的两端分别与上骨架112a和下骨架112b连接,且张拉件119与联动组件远离压电驱动单元115的一端固定连接。
当弹性骨架段114挤压压电驱动单元115,压电驱动单元115驱动联动组件沿弦长方向上朝向前骨架段移动,进而使得张拉件119向外张开,从而使上骨架112a和下骨架112b向外转动扩张,进而改变变体机翼100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张拉件119包括沿变体机翼100的厚度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连接段、弧形连接段以及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与上骨架112a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段与下骨架112b固定连接,弧形连接段向联动组件凸出,且与联动组件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记忆合金丝116,第一记忆合金丝116的一端与压电驱动单元115固定连接,第一记忆合金丝116远离压电驱动单元115的一端与张拉件119固定连接。当弹性骨架段114挤压压电驱动单元115时,压电驱动单元115将产生电信号,第一记忆合金丝116在该电信号的作用下,产生沿弦长方向上朝向前骨架段的驱动力,通过该驱动力使得张拉件119向外张开而使上骨架112a和下骨架112b向外扩张,进而改变变体机翼100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联动组件还包括扭转结构,扭转结构的一端与第一记忆合金丝116远离压电驱动单元115的一端固定连接,扭转结构的另一端与张拉件119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扭转结构,减小阻力,以便于改变变体机翼100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扭转结构包括中间连接部117和第一连接杆118,中间连接部117包括第一固定部117a、第二固定部117c以及连接柱117b,第一固定部117a和第二固定部117c沿连接柱117b的径向间隔设置于连接柱117b的柱面,第一固定部117a和第二固定部117c相对于连接柱117b的圆心中心对称设置,第一固定部117a与第一记忆合金丝116远离压电驱动单元115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117c与张拉件119固定连接。
为便于理解,下面对变体机翼100厚度改变的具体过程进行介绍。当弹性骨架段114弯曲变形挤压压电驱动单元115,压电驱动单元115将产生电信号,第一记忆合金丝116在该电信号的作用下沿弦长方向收缩,再通过中间连接部117将第一记忆合金丝116形变产生的力转换为沿弦长方向上朝向前骨架段的驱动力,第一连接杆118向前骨架段移动进而使张拉件119向外张开,在张拉件119的作用下,转动连接的上骨架112a和下骨架112b将向外扩张,从而实现变体机翼100的厚度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变体机翼100还包括连接组件120,连接组件120包括伸缩杆121,多个支撑单元110沿变体机翼100的翼展方向间隔设置于伸缩杆121,伸缩杆121能够沿翼展方向伸长或者缩短以改变相邻的支撑单元110之间的距离。通过伸缩杆121对相邻支撑单元110的间距进行调节,进而实现改变变体机翼100沿翼展方向的长度,从而提高飞机的飞行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减小柔性蒙皮111的形变压力,同时保证变体机翼100外表面整体的连续性,变体机翼100沿翼展方向的最小长度为L1,变体机翼100沿翼展方向的最大长度为L2,其中,L2-L1≤L1/2。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伸缩杆121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伸缩杆121包括多个第二连接杆121a以及设置于第二连接杆121a内的第二记忆合金丝121b,第二记忆合金丝121b沿翼展方向延伸,且连接相邻两个第二连接杆121a,相邻两个第二连接杆121a滑动连接,每个第二连接杆121a与对应的支撑单元110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伸缩杆121还可以包括滑块121c,相邻两个第二连接杆121a中的一者与滑块121c固定连接,相邻两个第二连接杆121a中的另一者与滑块121c滑动连接,第二记忆合金丝121b的一端与滑块121c连接,第二记忆合金丝121b的另一端与相邻两个第二连接杆121a中的另一者连接。
通过第二记忆合金丝121b的变形产生沿翼展方向的驱动力使第二连接杆121a沿翼展方向滑动,从而使设置于第二连接杆121a上的支撑单元110随之移动,从而改变相邻的支撑单元110的间距,进而实现改变变体机翼100沿翼展方向的长度,改变机翼面积,从而提高飞机的飞行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提高变体机翼100的可靠性,连接组件120还包括连接板122,多个支撑单元110沿变体机翼100的翼展方向间隔设置于连接板122,且连接板122与支撑单元110滑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变体机翼100具有多种变体形式,下面结合图5至图7进行描述。
请参见图5,当变体机翼100仅需要进行弯曲变形时,第一形变段113a被施加电信号后伸长,第二形变段113b被施加电信号后收缩,弹性骨架段114在第一形变段113a和第二形变段113b的共同作用下向下弯曲变形,此时,联动驱动组件未被挤压。
请参见图6,当在降落过程中需要增大阻力时,此时,需要增加变体机翼100的厚度,第一形变段113a和第二形变段113b被施加电信号,通过控制电信号的强弱以控制第一形变段113a和第二形变段113b的变形量,使得弹性骨架段114向下弯曲变形挤压联动驱动组件,联动驱动组件中的压电驱动单元115被挤压时将产生电信号,第一记忆合金丝116在压电驱动单元115产生的电信号的作用下收缩,再通过扭转结构将第一记忆合金丝116形变产生的力转换为沿弦长方向上朝向前骨架段的驱动力,第一连接杆118向前骨架段移动进而使张拉件119向外张开,在张拉件119的作用下,转动连接的上骨架112a和下骨架112b将向外扩张,从而实现变体机翼100的厚度变化。
请参见图7,当需要增大升力时,通过第二记忆合金丝121b变形产生沿翼展方向的驱动力使第二连接杆121a沿翼展方向滑动,从而使设置于第二连接杆121a上的支撑单元110随之移动,从而使变体机翼沿翼展方向伸长,增大机翼面积,进而增大机翼升力。需要注意的是,相邻支撑单元110间的柔性蒙皮111也会随支撑单元110的移动而发生形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飞行器,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变体机翼100。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变体机翼,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蒙皮以及内部骨架,所述柔性蒙皮被覆于所述内部骨架设置;
所述内部骨架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中的至少部分的支撑单元为具有中空空间的壳体结构件,沿所述变体机翼的弦长方向依次包括前骨架段、形变段以及弹性骨架段,所述前骨架段包括转动连接的上骨架与下骨架、以及位于所述中空空间的联动驱动组件,所述联动驱动组件在所述中空空间沿所述弦长方向由所述前骨架段延伸至所述弹性骨架段设置,
其中,所述形变段在预设条件下产生沿所述弦长方向的变形力,所述变形力作用于所述弹性骨架段以使其弯曲变形,所述弹性骨架段弯曲变形挤压所述联动驱动组件产生沿弦长方向上朝向所述前骨架段的驱动力,所述上骨架与下骨架在所述驱动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转动连接处转动向外扩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体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段包括第一形变段和第二形变段,所述第一形变段与所述上骨架连接,所述第二形变段与所述下骨架连接,所述第一形变段和所述第二形变段能够沿所述弦长方向变形,且所述第一形变段和所述第二形变段的变形趋势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体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形变段包括第一介电弹性体,第二形变段包括第二介电弹性体,所述第一介电弹性体与所述第二介电弹性体中的一者被配置为被施加电信号时沿所述弦长方向伸长,另一者被配置为被施加电信号时沿所述弦长方向收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体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驱动组件包括压电驱动单元、联动组件和张拉件,所述压电驱动单元连接于所述弹性骨架段,所述联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张拉件固定连接,所述压电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所述联动组件沿所述变体机翼的弦长方向移动,所述张拉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骨架和所述下骨架连接,且所述张拉件与所述联动组件远离所述压电驱动单元的一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体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件包括沿所述变体机翼的厚度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连接段、弧形连接段以及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上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下骨架固定连接,所述弧形连接段向所述联动组件凸出,且与所述联动组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体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记忆合金丝,所述第一记忆合金丝的一端与所述压电驱动单元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记忆合金丝远离所述压电驱动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张拉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体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还包括扭转结构,所述扭转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记忆合金丝远离所述压电驱动单元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扭转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张拉件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体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结构包括中间连接部和第一连接杆,所述中间连接部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以及连接柱,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沿所述连接柱的径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柱的柱面,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相对于所述连接柱的圆心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记忆合金丝远离所述压电驱动单元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张拉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体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变体机翼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伸缩杆,多个所述支撑单元沿所述变体机翼的翼展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能够沿所述翼展方向伸长或者缩短以改变相邻的所述支撑单元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体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变体机翼沿所述翼展方向的最小长度为L1,所述变体机翼沿所述翼展方向的最大长度为L2,其中,L2-L1≤L1/2。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体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包括多个第二连接杆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杆内的第二记忆合金丝,所述第二记忆合金丝沿所述翼展方向延伸,且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滑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与对应的所述支撑单元固定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体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板,多个所述支撑单元沿所述变体机翼的翼展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单元滑动连接。
13.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变体机翼。
CN202310053703.XA 2023-02-03 2023-02-03 变体机翼及飞行器 Active CN1158060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53703.XA CN115806042B (zh) 2023-02-03 2023-02-03 变体机翼及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53703.XA CN115806042B (zh) 2023-02-03 2023-02-03 变体机翼及飞行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06042A CN115806042A (zh) 2023-03-17
CN115806042B true CN115806042B (zh) 2023-04-28

Family

ID=85487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53703.XA Active CN115806042B (zh) 2023-02-03 2023-02-03 变体机翼及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060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27964B (zh) * 2023-11-14 2024-01-23 北京大学 多连杆可变结构机翼及航行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4796A (zh) * 2007-03-16 2008-09-17 欧洲直升机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以旋翼桨叶为例的翼型变形
DE102012112991A1 (de) * 2012-12-21 2014-06-26 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e.V. Strömungskörper
CN109515683A (zh) * 2018-11-07 2019-03-26 上海大学 一种可变弦长和弯度的变形机翼
CN110329491A (zh) * 2019-07-29 2019-10-15 吉林大学 基于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可变形机翼及其变形控制方法
CN112550664A (zh) * 2020-12-09 2021-03-2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可变弯度机翼结构
CN114476022A (zh) * 2022-03-04 2022-05-13 上海力鸿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记忆金属的变厚度机翼
CN115583333A (zh) * 2021-07-05 2023-01-10 空中客车西班牙有限责任公司 气动表面的翼型件以及气动表面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91262B1 (en) * 1999-01-15 2002-12-10 Sridhar Kota System for varying a surface contou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4796A (zh) * 2007-03-16 2008-09-17 欧洲直升机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以旋翼桨叶为例的翼型变形
DE102012112991A1 (de) * 2012-12-21 2014-06-26 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e.V. Strömungskörper
CN109515683A (zh) * 2018-11-07 2019-03-26 上海大学 一种可变弦长和弯度的变形机翼
CN110329491A (zh) * 2019-07-29 2019-10-15 吉林大学 基于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可变形机翼及其变形控制方法
CN112550664A (zh) * 2020-12-09 2021-03-2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可变弯度机翼结构
CN115583333A (zh) * 2021-07-05 2023-01-10 空中客车西班牙有限责任公司 气动表面的翼型件以及气动表面
CN114476022A (zh) * 2022-03-04 2022-05-13 上海力鸿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记忆金属的变厚度机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06042A (zh) 2023-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806042B (zh) 变体机翼及飞行器
US8016249B2 (en) Shape-changing structure member with embedded spring
CN107628229B (zh) 一种桁架式机翼前缘连续变弯度结构
JP6199920B2 (ja) 翼、翼を構成する方法及び翼の形状を変化させる方法
CN210258812U (zh) 一种基于主动变形负泊松比蜂窝结构的变体机翼
US7015624B1 (en) Non-uniform thickness electroactive device
WO2001031716A1 (en) Membrane tension control
CN112027062B (zh) 一种sma驱动的伸缩机翼结构
CN112550663B (zh) 一种基于智能驱动装置的变形机翼
US20190003024A1 (en) Shape memory actuator structures and control thereof
Carpi et al. Contractile folded dielectric elastomer actuators
KR101903454B1 (ko) 키리가미 패턴을 이용한 형상기억 모핑 부재
US20070138341A1 (en) Transformable skin
CN108674633A (zh) 舵面控制机构和航模
DE10155119B4 (de) Aktuator
US11459083B2 (en) Deforming foil structure for bridging curved fluid-dynamic surface
CN117227964B (zh) 多连杆可变结构机翼及航行器
CN113428345B (zh) 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蒙皮的压电大位移变形翼及其方法
US20230399847A1 (en) Light Weight, Low Stowed Volume, Space Deployable Batten-less Truss
KR102343337B1 (ko) 제로 포아송 비를 갖는 신축성 형상기억 폴리머 복합재 스킨
CN113602476A (zh) 一种机翼后缘连续变形结构及变形方法
CN215007293U (zh) 电子设备
Burgess et al. Development of a novel Electro Active Polymer (EAP) actuator for driving the wings of flapping micro air vehicle
US11879497B2 (en) Morphable sheet structure
EP4050205A1 (en) Rotor blade with controllable aerodynamic device for a wind turb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