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04674A - 一种融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融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04674A
CN115804674A CN202111067197.7A CN202111067197A CN115804674A CN 115804674 A CN115804674 A CN 115804674A CN 202111067197 A CN202111067197 A CN 202111067197A CN 115804674 A CN115804674 A CN 1158046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cage
lattice structure
fusion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6719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靖
徐凯
文晓宇
孙陆
刘昊
马学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su Health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isu Health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su Health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isu Health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6719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0467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1247 priority patent/WO202303558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804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046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44Joints for the spine, e.g. vertebrae, spinal disc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Neur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融合器,所述融合器具有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用于贴合并支撑人体组织,所述第一端面上铺设有向所述融合器内部延伸的第一晶格结构;所述第一晶格结构用于贴合并支撑人体组织,且对所述融合器提供向内部发生骨长入的通道;所述融合器内部具有第二晶格结构,所述第二晶格结构用于降低整体产品的弹性模量并提供骨长入的空间。第一晶格结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供人体组织生长的空间,两个部位的晶格共同作用有助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同时满足匹配骨骼弹性模量和帮助人体组织生长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融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融合器。
背景技术
融合器是一种重要的医疗器械,比如其中的腰椎椎间融合器是治疗腰椎椎间盘源性腰痛、以及各种原因的腰椎滑脱,并需进行椎管减压及复位固定等疾病的骨科植入物,但是现有椎间融合器中多采用全实体结构或者侧面分布有晶格结构,弹性模量偏大,易发生应力遮蔽现象,且骨长入效果较差,而晶格结构的设置,可以增强骨长入效果。所以急需一种融合器,同时可以满足匹配骨骼弹性模量和帮助人体组织生长的双重目的,以有助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同时满足匹配骨骼弹性模量和帮助人体组织生长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融合器,所述融合器具有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用于贴合并支撑人体组织,所述第一端面上铺设有向所述融合器内部延伸的第一晶格结构;
所述第一晶格结构用于贴合并支撑人体组织,且对所述融合器提供弹性模量;
所述融合器内部具有第二晶格结构,所述第二晶格结构用于对所述融合器提供额定弹性模量。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坡面棱柱;
所述坡面棱柱为条状结构,且所述条状结构的两端横跨所述第一晶格结构并与所述第一端面连接。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融合器为柱状结构,所述柱状结构的一端为顶部向外突出的锥形结构;
所述第一端面设置于所述柱状结构的侧面,所述第一端面为具有弧度的拱形面或平面;
所述坡面棱柱具有坡面,所述坡面朝向所述锥形结构由高向低设置。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条坡面棱柱为多条;
多条所述坡面棱柱由所述柱状结构的所述一端向另一端间隔布置。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锥形结构顶部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通过弧面平滑相接。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融合器的侧面还具有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上铺设有向所述融合器内部延伸至少一个区域的所述第二晶格结构。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区域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间隔设置。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融合器两端之间的中部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长方体结构具有四个侧面,其中两个所述侧面为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相邻设置;
所述第一晶格结构与所述第二晶格结构相接。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面中心位置设置有植骨仓孔,所述植骨仓孔贯穿至所述第一端面的相对一侧。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融合器的另一端设置有器械螺纹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融合器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融合器结构侧视图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融合器结构俯视图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融合器结构后视图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 第一端面
12 第一晶格结构
13 第二晶格结构
131 第一区域
132 第二区域
14 坡面棱柱
141 坡面
15 锥形结构
151 弧面
16 第二端面
101 侧面
17 植骨仓孔
18 器械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融合器的弹性模量和骨长入效果一直产品研发的关键,在现有技术中所述融合器包括很多种类,比如腰椎椎间融合器。以下我们以腰椎椎间融合器为例进行举例说明,需要指出的是腰椎椎间融合器只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并非是对本申请的具体限定。腰椎椎间融合器在植入人体后,其中必然会有至少一个面与人体接触,一般会是两个面与人体组织接触,以支撑人体组织并与人体组织接触的面往往会设置一些结构帮助人体结构生长。除了上述的问题外,融合器中还会布置一些晶格结构,晶格结构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融合器弹性模量,以克服应力遮挡等临床问题。现有技术中的椎间融合器,多采用全实体结构或者侧面分布有晶格结构,弹性模量偏大,易发生应力遮蔽现象,且骨长入效果较差。现急需一种融合器,有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融合器无法同时满足匹配骨骼弹性模量和帮助人体组织生长二者的技术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融合器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融合器结构侧视图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融合器结构俯视图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以及图3所示,在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融合器,所述融合器具有第一端面11,第一端面11用于贴合并支撑人体组织,第一端面11上铺设有向融合器1内部延伸的第一晶格结构12。第一晶格结构12采用随机晶格或者规律晶格。
第一晶格结构12用于贴合并支撑人体组织,且对所述融合器提供弹性模量。第一晶格结构12的特点在于可以提供一个弹性模量匹配人骨的结构。另外,在使用过程中,第一端面11贴合在人体组织上,第一晶体结构12还用于提供一个人体组织生产的空间,也就是说他提供一个弹性模量匹配骨骼的结构,又通过第一晶格结构12让人体组织进行生长,有助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同时满足匹配骨骼弹性模量和帮助人体组织生长的技术问题。
所述融合器内部具有第二晶格结构13,第二晶格结构13用于对所述融合器提供额定弹性模量。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第一晶格结构,还是第二晶格结构,都可以采用多孔隙结构,所述多孔隙结构为通过连杆构建的具有空间孔隙的桁架结构,其中,孔隙率的优选范围为60-90%,孔径尺寸为250-1000μm,杆径尺寸100-1000um。不同的孔隙率、孔径,以及杆径可以组合成不同的骨弹性模量。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端面11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坡面棱柱14;
坡面棱柱14为条状结构,且所述条状结构的两端横跨第一晶格结构12并与第一端面1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第一晶格结构12的强度,因为第一端面11还需要支撑人体组织,所以需要一定的强度保证,所以第一端面11上应当设置有坡面棱柱14,坡面棱柱14的作用类似于加强筋。坡面棱柱14可以一体成型设置于第一端面11上,以提高第一晶格结构12区域的整体强度,并且由于第一端面11还用于支撑人体组织,所以坡面棱柱14也可以用于顶起腰椎,防止所述融合器安装后产生移动。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融合器为柱状结构,所述柱状结构的一端为顶部向外突出的锥形结构15。
第一端面11设置于所述柱状结构的侧面,且第一端面11为具有弧度的拱形面或平面。
坡面棱柱14具有坡面141,坡面141朝向锥形结构14由高向低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提供了坡面棱柱14的结构,所述融合器整体为所述柱体结构,其一端为锥形结构15,锥形结构15是为了在临床使用时,使所述融合器插入两节椎骨之间,而坡面棱柱14的坡面141朝向锥形结构15一端,当锥形结构15推入两节椎骨之间后,所述融合器会继续向两节椎骨之间滑动,当坡面棱柱14进入两节椎骨之间时,由于有坡形逐渐抬高,所以两节椎骨在与坡面棱柱14移动接触时,可以让椎骨顺利滑入两节椎骨之间。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条坡面棱柱14为多条。
多条所述坡面棱柱14由所述柱状结构的所述一端向另一端间隔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坡面棱柱14为多条的具体结构,因为第一晶格结构12在所述融合器两端之间可能会具有一个比较长的长度,所以可以通过多条坡面棱柱14进行补强。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锥形结构15顶部与第一端面11之间通过弧面151平滑相接。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锥形结构15与第一端面11之间的具体结构,第一端面11慢慢滑入上下椎骨之间,所以需要通过一个比较平滑的弧面151实现,以便所述融合器更好整体滑入。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融合器的侧面还具有第二端面16,第二端面16上铺设有向所述融合器内部延伸至少一个区域的第二晶格结构13。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第二晶格结构13如何在所述融合器上设置的具体结构。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区域包括第一区域131和第二区域132;
第一区域131和第二区域132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第二晶格结构13如何布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于第一区域131和第二区域132间隔设置,所以两者之间的部分还是实体结构,以提高强度。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融合器两端之间的中部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长方体结构具有四个侧面101,其中两个侧面101为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6相邻设置;
第一晶格结构12与第二晶格结构13相接。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所述融合器的具体整体结构,所述融合器的中部是所述长方体结构,所以所述长方体结构具有四个侧面101,其中,一个侧面101为第一端面11,另一个侧面101为第二端面16,且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6相邻,在第一端面11相对的侧面101与第一端面11的结构可以完全对称,相应地,第二端面16相对侧面101的结构与第二端面16也可以完全对称。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端面11中心位置设置有植骨仓孔17,植骨仓孔17贯穿至第一端面11的相对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有植骨仓孔17的具体结构,植骨仓孔17同样是用于提供人体组织生长的空间。同时,所述融合器也可以不设置植骨仓17,第一晶格12和第二晶格13填充延申到所述融合器中心区域,坡面棱柱14贯穿所述融合器两端。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融合器结构后视图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融合器的另一端设置有器械螺纹孔18。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所述融合器设置有器械螺纹孔18的具体结构,器械螺纹孔18用于插入工具后进行临床手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申请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申请公开的范围。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路,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依据本发明的思路、精神和原则,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进行改变,其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具有第一端面(11),所述第一端面(11)用于贴合并支撑人体组织,所述第一端面(11)上铺设有向所述融合器内部延伸的第一晶格结构(12);
所述第一晶格结构(12)用于贴合并支撑人体组织,且对所述融合器提供向内部发生骨长入的通道;
所述融合器内部具有第二晶格结构(13),所述第二晶格结构(13)用于对所述融合器降低整体产品的弹性模量并提供骨长入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的侧面还具有第二端面(16),所述第二端面(16)上铺设有向所述融合器内部延伸至少一个区域的所述第二晶格结构(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区域包括第一区域(131)和第二区域(132);
所述第一区域(131)和所述第二区域(132)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11)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坡面棱柱(14);
所述坡面棱柱(14)为条状结构,且所述条状结构的两端横跨所述第一晶格结构(12)并与所述第一端面(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为柱状结构,所述柱状结构的一端为顶部向外突出的锥形结构(15);
所述第一端面(11)设置于所述柱状结构的侧面,所述第一端面(11)为具有弧度的拱形面或平面;
所述坡面棱柱(14)具有坡面(141),所述坡面(141)朝向所述锥形结构(14)由高向低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条坡面棱柱(14)为多条;
多条所述坡面棱柱(14)由所述柱状结构的所述一端向另一端间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结构(15)顶部与所述第一端面(11)之间通过弧面(151)平滑相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两端之间的中部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长方体结构具有四个侧面(101),其中两个所述侧面(101)为所述第一端面(11)和所述第二端面(16)相邻设置;
所述第一晶格结构(12)与所述第二晶格结构(13)相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11)中心位置设置有植骨仓孔(17),所述植骨仓孔(17)贯穿至所述第一端面(11)的相对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的另一端设置有器械螺纹孔(18)。
CN202111067197.7A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融合器 Pending CN1158046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7197.7A CN115804674A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融合器
PCT/CN2022/081247 WO2023035581A1 (zh) 2021-09-13 2022-03-16 一种融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7197.7A CN115804674A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融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04674A true CN115804674A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80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7197.7A Pending CN115804674A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融合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04674A (zh)
WO (1) WO202303558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515049U (zh) * 2016-02-03 2016-08-31 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融合器
WO2018053403A1 (en) * 2016-09-16 2018-03-22 Mirus Llc Interbody fusion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CN112402065A (zh) * 2019-08-23 2021-02-26 北京智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器的制造方法、系统、装置及其存储介质
EP4034050A4 (en) * 2019-09-24 2024-02-07 Corelink Llc INTERBODY SPACER FOR SPINAL COLUMN FUSION
CN212592579U (zh) * 2020-04-24 2021-02-26 王文军 一种侧入路椎间融合器
CN215606601U (zh) * 2021-06-30 2022-01-25 智塑健康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椎间融合器
CN113749830A (zh) * 2021-10-21 2021-12-07 湖南华翔增量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多孔型椎间融合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35581A1 (zh) 2023-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6366191B2 (en) Porous interbody spacer
US11944552B2 (en) Stand-alone interbody fusion
US7815681B2 (en) Orthopedic support locating or centering feature and method
US6224631B1 (en) Intervertebral implant with reduced contact area and method
US9238319B2 (en) Hybrid intervertebral disc space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715351B1 (en) Expandable interbody fusion device with graft chambers
US6402785B1 (en) Artificial disc implant
US20020128652A1 (en) Version with markings to show changes made
US20090088765A1 (en) Spinal Interbody Distractor
US20030009225A1 (en) Radiolucent bone graft
US20070156240A1 (en) Spinal fusion device
US2010028678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inal interbody fusion
JP2016538073A (ja) 脊椎融合ケージのためのインサート支持構造体
CN217219290U (zh) 一种融合器
CN115804674A (zh) 一种融合器
US20220133500A1 (en) Intervertebral cage for fusion
CN208785000U (zh) 骨水泥型椎间融合装置
US20210085470A1 (en) Spinal implant with surface projections
CN209899671U (zh) 一种颈前路自固定人工椎体
WO2020097613A3 (en) Intervertebral spinal implant and surgical methods
JP2004089326A (ja) 人工椎弓用部材および人工椎体用部材
US11744713B2 (en) Intervertebral spacer that dynamically promotes bone growth
US11464647B2 (en) Devices for bone integration
US20210338452A1 (en) Interosseous cage
JP6871709B2 (ja) スペー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