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01621A - 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01621A
CN115801621A CN202211490545.6A CN202211490545A CN115801621A CN 115801621 A CN115801621 A CN 115801621A CN 202211490545 A CN202211490545 A CN 202211490545A CN 115801621 A CN115801621 A CN 1158016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node
node
message
selfish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905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01621B (zh
Inventor
徐方
邓敏
刘振
赵小超
马驿
熊曾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49054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016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01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016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016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016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社会感知网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当前节点的剩余资源充足时,查询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是否存在中继消息历史记录;若不存在,则获取当前节点的信誉值;在当前节点的信誉值大于预设信誉值时,发送测试消息给当前节点;在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不存在测试消息时,判定当前节点为自私节点。由于本发明通过基于当前节点的剩余资源、本地缓存中是否存在中继消息记录、节点信誉值以及发送测试消息的不同情况对节点自私性进行判断,从而结合多种方式,精准快速地检测出社会感知网络中自私节点的存在以便在消息传输到目的节点的过程中避开自私节点发送。

Description

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社会感知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由于社会感知网络中资源是有限的,一些网络节点会拒绝牺牲自身资源为其它节点提供消息转发服务,这些节点被称为自私节点。然而自私节点的存在会导致消息在网络中的传递延迟、使得整个网络的性能下降,影响当前网络的表现。
现有技术中对于自私节点的检测对系统的开销较大、耗时过长,且对于社会感知网络中的自私节点,存在着对节点自私性判断不准确的情况。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相关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在社会感知网络中如何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自私节点以提高消息传递速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当前节点的剩余资源充足时,查询所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是否存在中继消息历史记录;
若不存在,则获取所述当前节点的信誉值;
在所述当前节点的信誉值大于预设信誉值时,发送测试消息给所述当前节点;
在所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不存在所述测试消息时,判定所述当前节点为自私节点。
可选地,所述在当前节点的剩余资源充足时,查询所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是否存在中继消息历史记录的步骤之前,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节点的剩余能量以及剩余缓存空间;
根据所述剩余能量与剩余缓存空间确定所述当前节点的客观转发能力值并与预设最低阈值进行对比;
在所述当前节点的客观转发能力值不大于所述预设最低阈值时,判定所述当前节点的剩余资源不足,所述当前节点为自私节点。
可选地,所述在当前节点的剩余资源充足时,查询所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是否存在中继消息历史记录,包括:
在所述当前节点的剩余资源充足时,查询所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消息历史记录总并记录消息总量;
获取所述本地缓存中中继消息历史记录并记录所述中继消息数量;
根据所述消息总量与所述中继消息数量判断所述当前节点本地缓存中是否存在中继消息历史记录。
可选地,所述若不存在,则获取所述当前节点的信誉值的步骤之前,包括:
在所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存在中继消息历史记录时,判定所述当前节点为非自私节点。
可选地,所述若不存在,则获取所述当前节点的信誉值,包括:
在所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存在中继消息历史记录时,查询所述当前节点的信誉值;
其中,所述当前节点设置有一个初始信誉值并通过自身对所述信誉值维护和更新。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当前节点的信誉值大于预设信誉值时,发送测试消息给所述当前节点的步骤之前,包括:
在所述当前节点的信誉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誉值时,判定所述当前节点为自私节点。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当前节点的信誉值大于预设信誉值时,发送测试消息给所述当前节点的步骤之后,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节点是否接收所述测试消息;
在所述当前节点接收所述测试消息时,根据所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判断所述当前节点是否将所述接收的测试消息丢弃。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当前节点是否接收所述测试消息的步骤之后,包括:
定位至所述测试消息的发送节点;
查询所述发送节点的本地缓存中是否存在来自所述当前节点基于所述测试消息的反馈消息;
若否,则判定所述当前节点拒绝接收所述测试消息,所述当前节点为自私节点。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不存在所述测试消息时,判定所述当前节点为自私节点的步骤之后,包括:
在所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存在所述测试消息时,判定所述当前节点为非自私节点。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程序,所述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在当前节点的剩余资源充足时,查询所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是否存在中继消息历史记录,若不存在,则获取当前节点的信誉值,在当前节点的信誉值大于预设信誉值时,发送测试消息给当前节点,在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不存在测试消息时,判定当前节点为自私节点。由于本发明通过对当前节点的剩余资源进行考虑,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查询本地缓存中是否存在当前节点的中继消息历史记录,在查询到不存在中继历史消息记录时再考虑将当前节点的信誉值与预设的信誉值进行对比,获取对比结果为当前信誉值比预设信誉值大时给当前节点发送测试信号,再通过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是否存在先前发送的测试信号消息记录来判断当前节点的自私性,从而结合多种方式,精准快速地检测出社会感知网络中自私节点的存在以便在消息传输到目的节点的过程中避开自私节点发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的信誉表;
图5为本发明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基于消息确认机制对当前节点的行为监测流程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在当前节点的剩余资源充足时,查询所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是否存在中继消息历史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具有数据处理、网络通讯以及程序运行功能的计算服务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等,还可以是能够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其他电子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此处将以个人电脑为例对本发明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的各项实施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社会感知网络可以为存在用户社会交互关系的多种类型网络,例如机会网络、移动社交网络、延迟容忍网络、自组织网络,在上述网络中可以包含多个节点,当前节点可以为发送节点、接收节点或中继节点,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社会感知网络中节点的资源是有限的,当前节点在进行发送、接收消息以及作为中继为其他节点传递消息时,需要耗费分配给当前节点的资源,在对自身资源消耗到一定程度时,一些节点将会拒绝牺牲剩余的资源为其他节点转发消息,节点表现出来的此类特性被称为节点的自私性。
应理解的是,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存储有当前节点转发过的所有消息记录及记录总数,可以从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获取当前节点作为中继节点为其他节点传递的消息数量与记录。
步骤S20:若不存在,则获取所述当前节点的信誉值。
需要说明的是,社会感知网络中每个节点及节点的信誉值可以存储在一张信誉表中,并由节点自身对信誉值进行更新及维护。
步骤S30:在所述当前节点的信誉值大于预设信誉值时,发送测试消息给所述当前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社会感知网络中节点设置有初始信誉值,考虑到节点自身对信誉值的更新,可以设置一个预设信誉值作为对信誉值更新后节点的评价基准,查询到当前节点的信誉值并与预设信誉值进行对比,可以为对当前节点自私性的判断参考依据。
可以理解的是,测试消息可以为其它节点发送的用于检测当前节点作为中继节点的消息,在检测过程需要时间等待,存在数据传输过程,需要节点的开销。
在具体实现中,当上述当前节点的信誉值大于预先设置的预设信誉值阈值时,无法确定当前节点的自私性,则控制其它节点给上述当前节点发送一个测试消息以对上述节点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判断。
步骤S40:在所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不存在所述测试消息时,判定所述当前节点为自私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当前节点可以作为中继节点,上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保存当前节点作为中继节点转发的消息记录。
在具体实现中,查询到当前节点的消息记录中不存在上述发送的测试消息记录时,可认定当前节点将该测试消息丢弃即未将当前测试消息转发出去,可以直接判定当前节点为自私节点。
本实施例通过对当前节点的剩余资源进行考虑,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查询本地缓存中是否存在当前节点的中继消息历史记录,在查询到不存在中继历史消息记录时再考虑将当前节点的信誉值与预设的信誉值进行对比,获取对比结果为当前信誉值比预设信誉值大时给当前节点发送测试信号,再通过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是否存在先前发送的测试信号消息记录来判断当前节点的自私性,从而结合多种方式,精准快速地检测出社会感知网络中自私节点的存在。
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前,包括:
步骤S01:获取所述当前节点的剩余能量以及剩余缓存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节点的剩余能量以及剩余缓存空间可以反映节点的剩余资源充足与否,节点的剩余资源体现节点的客观转发能力。
步骤S02:根据所述剩余能量与剩余缓存空间确定所述当前节点的客观转发能力值并与预设最低阈值进行对比。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通过节点的剩余能量比值和剩余缓存空间比值将当前节点的客观转发能力量化,节点的剩余能量比值以及剩余缓存空间比值可通过如下公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964813710000061
Figure BDA0003964813710000062
其中,B表示节点的剩余缓存空间比值,Bres表示当前节点的剩余缓存空间大小,Bini表示节点的初始缓存空间大小,E表示节点的剩余能量比值,Eres表示节点当前的剩余能量,Eini表示节点的初始能量。
因此,节点的客观转发能力可通过如下公式表示为:
OFC=B×E
其中,OFC表示节点的客观转发能力。
步骤S03:在所述当前节点的客观转发能力值不大于所述预设最低阈值时,判定所述当前节点的剩余资源不足,所述当前节点为自私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预先设定一个最低阈值作为节点客观转发能力的比对标准,其中最低阈值设置值的选取可以根据当前节点所在的网络的资源总量或当前节点在整个消息网络中的位置进行考虑,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在具体实现中,当通过计算得到的当前节点的客观转发能力值不大于预先设定的节点客观转发能力的最低阈值时,表示上述当前节点剩余能量及剩余缓存空间所代表的节点的剩余资源不足,则上述当前节点不再有充足的能力去转发消息,体现出节点的自私性,可以判定上述当前节点为自私节点。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0包括:
步骤S101:在所述当前节点的剩余资源充足时,查询所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消息历史记录总并记录消息总量。
需要说明的是,节点的客观转发能力大于预设最低阈值时,表示节点的剩余资源充足,拥有足够转发能力的后备资源,此时采用主动转发概率对节点的自私与否进行判断,其中主动转发概率可以是中继节点是否转发过消息最初来源的源节点和最终到达的目的节点都不是自己的消息,节点的主动转发概率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964813710000071
其中,N表示节点为其他节点转发的消息数量即中继消息数量,Sum表示节点当前缓存空间中的所有消息数量。
在具体实现中,在上述当前节点的客观转发能力大于预设最低阈值时,查询上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空间中所有消息历史记录并获得本地缓存空间中的消息总数。
步骤S102:获取所述本地缓存中中继消息历史记录并记录所述中继消息数量。
应理解的是,中继消息可以为当前节点为其他节点转发的消息,在当前节点本地缓存的历史记录中存储有经由当前节点的全部消息,基于消息的不同类型可以查询到不同类型消息的数量。
步骤S103:根据所述消息总量与所述中继消息数量判断所述当前节点本地缓存中是否存在中继消息历史记录。
在具体实现中,通过上述当前节点的中继消息数量与消息总量的比值计算得到节点的主动转发概率,若上述当前节点的主动转发概率大于0,表示节点为其他节点转发过消息,具有主动转发能动性,因此可判定上述当前节点为非自私节点。
进一步地,若主动转发概率不大于0,表示上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空间中并不存在消息源节点和目的节点都并非自己的消息,考虑到节点的缓存空间中最初不存在中继消息历史记录,可进一步确定上述当前节点是否为自私节点。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节点转发意愿机制即通过对节点的客观转发能力与主动转发概率的两部分因素的考虑,将计算得到的客观转发能力与设定节点转发能力最低阈值进行对比,对节点的剩余资源进行判断并在剩余资源充足时基于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节点中继消息历史记录的情况判断节点的自私性,将对节点的自私行为的抽象化判断具体为数值的比对,提高了对社会网络节点自私节点的检测速率和精度。
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包括:
步骤S201:在所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存在中继消息历史记录时,查询所述当前节点的信誉值。
步骤S202:其中,所述当前节点设置有一个初始信誉值并通过自身对所述信誉值维护和更新。
可以理解的是,信誉值是节点在以往与其余节点交互的过程中积累的对节点自私行为的量化评价,社会感知网络中每个节点及他们的信誉值可以存储在一张信誉表中,这张表由节点自身进行更新和维护,在采用信誉机制对节点进行检测判断时可以直接调用。
例如,参考图4,图4为节点信誉表,其中节点为{N1,N2,......Ni,Nj,......},按照{1,2,......,i,j,......}进行编号,对应信誉值{V1,V2,......Vi,Vj,......}。
需要说明的是,为使初始信誉值以及预设信誉值本身能较准确地反映节点的转发意愿而不受或尽量少受路由决策的影响,节点可根据实测的自身信誉值自适应地设定初始信誉值以及预设信誉值,作为判断当前节点自私性的参考,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将社会感知网络中节点的初始信誉值设置为1,将预设信誉值设置为0,在上述当前节点基于初始信誉值更新自身信誉值后,可以查询信誉值表获取当前节点的信誉值,并将查询得到的信誉值与预设信誉值进行比对,若上述当前节点查表所得的信誉值小于或等于预设信誉值0,表示上述当前节点不可信,可判定上述当前节点为自私节点。
进一步地,若上述当前节点查表所得的信誉值大于预设信誉值0,考虑到节点的初始信誉值设置为1,可进一步确定上述当前节点是否为非自私节点。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信誉机制即在当前节点本地缓存中不存在中继消息历史记录时查询当前节点的信誉值并与预设信誉值进行比较,考虑到节点在社会感知网络的自身的转发意愿,减少了路由决策对节点自私性评价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对自私节点的检测速率。
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0之后包括:
步骤S31:判断所述当前节点是否接收所述测试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得其他节点发送测试消息给上述当前节点时,上述当前节点对上述测试消息可选择执行接收、拒绝接收或接收后丢弃的操作。
进一步地,步骤S31之后还包括:
步骤S311:定位至所述测试消息的发送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社会感知网络中节点配置可以相同,即每个节点都有相同的数据处理能力、收发攻略、通信范围等,上述测试消息的发送节点可以为和上述当前节点相同的同一社会感知网络中的节点。
步骤S312:查询所述发送节点的本地缓存中是否存在来自所述当前节点基于所述测试消息的反馈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节点在成功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消息后,会返回一个确认受到消息的信号给发送消息的节点,为了便于说明,将上述确认收到消息的信号称为第一反馈消息。
在具体实现中,上述当前节点在成功接收到测试消息后,会返回一个确认受到测试消息的信号即基于上述测试消息的第一反馈消息,查询上述发送节点的本地缓存中是否存在第一反馈消息,可以判断当前节点对测试消息的接收情况。
步骤S313:若否,则判定所述当前节点拒绝接收所述测试消息,所述当前节点为自私节点。
在具体实现中,若查询到上述发送节点的本地缓存中不存在来自当前节点基于上述测试消息的第一反馈消息,则说明当前节点拒绝接收来自发送节点发送的消息,此时当前节点的行为属于拒绝接收消息的自私行为,判定上述当前节点为自私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查询到上述发送节点的本地缓存中存在来自当前节点基于上述测试消息的第一反馈消息时,则说明此时上述当前节点接收了来自发送节点的测试消息,进一步地,步骤S31之后还包括:
步骤S32:在所述当前节点接收所述测试消息时,根据所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判断所述当前节点是否将所述接收的测试消息丢弃。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当前节点作为中继节点时,上述当前节点在接收到测试消息后对已接收的测试消息可以选择执行接收后丢弃或继续转发给下一目标节点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当前节点作为中继节点可以将上述测试消息转发给下一目标节点,下一目标节点在成功接收到测试消息后会返回一个确认收到消息的信号给上述当前节点,为了便于说明,将上述确认收到消息的信号称为第二反馈消息。
在具体实现中,在上述当前节点接收来自发送节点的消息时,根据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第二反馈消息的记录的存在情况可以判断上述当前目标节点对已接收的测试消息的后续操作即是否将上述接收的测试消息丢弃。
进一步的,步骤S40之后包括:
步骤S41:在所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存在所述测试消息时,判定所述当前节点为非自私节点。
在具体实现中,查询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存在上述发送的测试消息记录时,可认定当前节点未将测试消息丢弃即当前节点后续会将当前测试消息转发至下一目标节点。
进一步地,在下一目标节点接收到上述经由当前节点中继的测试消息时,查询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可得第二反馈消息的记录,可认定上述当前节点已将测试消息转发至下一目标节点,即可判定当前节点为非自私节点。
此处结合图6对本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中基于消息确认机制对当前节点的行为监测流程图,其中发送节点为节点A,当前节点为节点B,下一目标节点为节点C,测试消息为消息M。如图6所示:
节点B拒绝接收的场景可以为:节点A首先将消息M发送给节点B,节点B接收到消息后会返回一个确认收到消息的M信号给节点A,如果节点A未收到节点B返回的信号,则说明节点B拒绝接收节点A发送过来的消息。此时节点B的行为属于拒绝接收消息的自私行为,那么就将节点B记为自私节点。
节点B接收后丢弃的场景可以为:首先节点A将消息M转发给节点B,而节点B接收到消息后依然能检查到节点B的缓存中存在消息M,这说明不久后节点B会将消息转发给节点C。节点C接收消息M后将会返回一个确认收到消息M的信号给节点B,并且还会告诉节点并且还会告诉节点A节点B已经转发了消息M,从而判定节点B不是自私节点。而如果节点B的缓存空间中不存在消息M,则说明节点B接收消息M后直接将它丢弃了,即节点B将不会收到节点C返回的信号。此时节点B的行为属于接收后丢弃的自私行为,那么就将节点B记为自私节点。
本实施例通过在当前节点通过查询所得的信誉值大于预设信誉值时,采用消息确认机制即由其他节点对当前节点发送测试消息的方法,基于当前节点本地缓存判断当前节点对测试消息的接收情况进而判断节点的自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社会感知网络中节点自私性判断的精准度。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程序,所述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当前节点的剩余资源充足时,查询所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是否存在中继消息历史记录;
若不存在,则获取所述当前节点的信誉值;
在所述当前节点的信誉值大于预设信誉值时,发送测试消息给所述当前节点;
在所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不存在所述测试消息时,判定所述当前节点为自私节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当前节点的剩余资源充足时,查询所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是否存在中继消息历史记录的步骤之前,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节点的剩余能量以及剩余缓存空间;
根据所述剩余能量与剩余缓存空间确定所述当前节点的客观转发能力值并与预设最低阈值进行对比;
在所述当前节点的客观转发能力值不大于所述预设最低阈值时,判定所述当前节点的剩余资源不足,所述当前节点为自私节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当前节点的剩余资源充足时,查询所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是否存在中继消息历史记录,包括:
在所述当前节点的剩余资源充足时,查询所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消息历史记录总并记录消息总量;
获取所述本地缓存中中继消息历史记录并记录所述中继消息数量;
根据所述消息总量与所述中继消息数量判断所述当前节点本地缓存中是否存在中继消息历史记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不存在,则获取所述当前节点的信誉值的步骤之前,包括:
在所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存在中继消息历史记录时,判定所述当前节点为非自私节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不存在,则获取所述当前节点的信誉值,包括:
在所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存在中继消息历史记录时,查询所述当前节点的信誉值;
其中,所述当前节点设置有一个初始信誉值并通过自身对所述信誉值维护和更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当前节点的信誉值大于预设信誉值时,发送测试消息给所述当前节点的步骤之前,包括:
在所述当前节点的信誉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誉值时,判定所述当前节点为自私节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当前节点的信誉值大于预设信誉值时,发送测试消息给所述当前节点的步骤之后,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节点是否接收所述测试消息;
在所述当前节点接收所述测试消息时,根据所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判断所述当前节点是否将所述接收的测试消息丢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当前节点是否接收所述测试消息的步骤之后,包括:
定位至所述测试消息的发送节点;
查询所述发送节点的本地缓存中是否存在来自所述当前节点基于所述测试消息的反馈消息;
若否,则判定所述当前节点拒绝接收所述测试消息,所述当前节点为自私节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不存在所述测试消息时,判定所述当前节点为自私节点的步骤之后,包括:
在所述当前节点的本地缓存中存在所述测试消息时,判定所述当前节点为非自私节点。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程序,所述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的步骤。
CN202211490545.6A 2022-11-25 2022-11-25 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8016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90545.6A CN115801621B (zh) 2022-11-25 2022-11-25 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90545.6A CN115801621B (zh) 2022-11-25 2022-11-25 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01621A true CN115801621A (zh) 2023-03-14
CN115801621B CN115801621B (zh) 2023-10-17

Family

ID=85441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90545.6A Active CN115801621B (zh) 2022-11-25 2022-11-25 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01621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08852A (ja) * 2004-10-01 2006-04-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ノードおよび利己的なノードの検出方法
JP2007088818A (ja) * 2005-09-22 2007-04-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利己的ノード検出ノー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利己的ノード検出方法
US20080084294A1 (en) * 2006-10-05 2008-04-1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and adaptive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security thereof
US20100180113A1 (en) * 2007-09-06 2010-07-1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misbehaviour detection in secure wireless mesh networks
KR20100094265A (ko) * 2009-02-18 2010-08-26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모바일 애드혹 네트워크에서의 이기성 노드 검출 장치 및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데이터 복제본 할당 방법
CN102026173A (zh) * 2010-12-03 2011-04-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抗节点自私行为的合作增强方法
US20130297552A1 (en) * 2012-05-02 2013-11-07 Whistle Talk Technologies Private Limited Method of extracting knowledge relating to a node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KR20130129408A (ko) * 2011-01-13 2013-11-28 타타 컨설턴시 서비시즈 리미티드 분산 컴퓨팅 시스템에서 신뢰 관리를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170195826A1 (en) * 2016-01-06 2017-07-06 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 Trust evaluation wireless network for routing data packets
CN108092759A (zh) * 2017-12-05 2018-05-29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信任机制的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安全状态评估方法
CN108650655A (zh) * 2018-05-10 2018-10-12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车辆节点检测和惩罚机制的路由协议算法
CN109618385A (zh) * 2019-01-08 2019-04-12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可靠高效的机会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
CN109890060A (zh) * 2019-03-03 2019-06-14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车载机会网络中基于节点合作度的rsu辅助信息传输方法
KR20200044363A (ko) * 2018-10-19 2020-04-29 빅픽처랩 주식회사 블록체인 기반 신뢰도 정보 관리방법
CN111885545A (zh) * 2020-07-24 2020-11-03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v2v协作传输认证的自私节点的追踪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08852A (ja) * 2004-10-01 2006-04-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ノードおよび利己的なノードの検出方法
JP2007088818A (ja) * 2005-09-22 2007-04-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利己的ノード検出ノー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利己的ノード検出方法
US20080084294A1 (en) * 2006-10-05 2008-04-1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and adaptive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security thereof
US20100180113A1 (en) * 2007-09-06 2010-07-1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misbehaviour detection in secure wireless mesh networks
KR20100094265A (ko) * 2009-02-18 2010-08-26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모바일 애드혹 네트워크에서의 이기성 노드 검출 장치 및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데이터 복제본 할당 방법
CN102026173A (zh) * 2010-12-03 2011-04-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抗节点自私行为的合作增强方法
KR20130129408A (ko) * 2011-01-13 2013-11-28 타타 컨설턴시 서비시즈 리미티드 분산 컴퓨팅 시스템에서 신뢰 관리를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130297552A1 (en) * 2012-05-02 2013-11-07 Whistle Talk Technologies Private Limited Method of extracting knowledge relating to a node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US20170195826A1 (en) * 2016-01-06 2017-07-06 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 Trust evaluation wireless network for routing data packets
CN108092759A (zh) * 2017-12-05 2018-05-29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信任机制的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安全状态评估方法
CN108650655A (zh) * 2018-05-10 2018-10-12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车辆节点检测和惩罚机制的路由协议算法
KR20200044363A (ko) * 2018-10-19 2020-04-29 빅픽처랩 주식회사 블록체인 기반 신뢰도 정보 관리방법
CN109618385A (zh) * 2019-01-08 2019-04-12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可靠高效的机会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
CN109890060A (zh) * 2019-03-03 2019-06-14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车载机会网络中基于节点合作度的rsu辅助信息传输方法
CN111885545A (zh) * 2020-07-24 2020-11-03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v2v协作传输认证的自私节点的追踪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军;: "无线传感网络自私节点检测的软件设计与仿真", 计算机仿真, no. 06 *
肖楠.等: "机会网络中自私节点的激励机制研究",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vol. 40, no. 6, pages 1 - 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01621B (zh) 2023-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05458B1 (ko) 분석 기능 발견 방법 및 장치
EP2975820B1 (en) Reputation-based strategy for forwarding and responding to interests over a content centric network
KR102100710B1 (ko) 컨텐츠 중심 네트워크에서 컨텐츠 소유자 및 노드의 패킷 전송 방법
EP281305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forwarding strategies in content-centric networking
US8601499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routing requests from an application
US8428556B2 (en)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program
Magaia et al. ReFIoV: A novel reputation 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centric vehicular applications
US20100106781A1 (en) Automatic update of contact information in messaging
US20100290347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diagnosing whether nodes are abnormal in p2p network
CN105101456A (zh) 一种用于物联网设备触发的方法、设备与系统
CN109874159A (zh) 基于信息熵的移动机会网络节点社会关系度量、簇建立与更新及路由方法
US9842140B2 (en) Dynamic input streams handling in DSMS
WO2023221452A1 (zh) 报文处理系统、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Mansour et al. Load balancing in the presence of services in named-data networking
CN112737940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8401040B (zh) 用于ndn的内容接收方法、内容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482558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nterest messages
US20170126542A1 (en) ICN Based Distributed Resource Directory for IoT Resource Discovery and Routing
CN115801621B (zh) 社会感知网络自私节点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9617920B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装置、路由器及防火墙设备
US1000395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ve mobility management
EP3422674A1 (en) A method of resolving a domain name by a dns server to a plurality of ip addresses based on location information of the user equipment
US8111635B2 (en) Server,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mobility
US9621401B1 (en) Performing dynamic data analysis within a dynamic network
JP6555627B2 (ja) 情報配信装置、プッシュ通知送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