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96449B - 一种智慧城市门户搭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慧城市门户搭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96449B
CN115796449B CN202211478314.3A CN202211478314A CN115796449B CN 115796449 B CN115796449 B CN 115796449B CN 202211478314 A CN202211478314 A CN 202211478314A CN 115796449 B CN115796449 B CN 1157964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ortal
smart city
city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783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96449A (zh
Inventor
赵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47831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964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96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964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964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964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城市规划及智慧城市建设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城市门户搭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本发明通过获取城市数据,可从城市规划的角度介入智慧城市建设,利用以数据为驱动的城市规划过程中集成的数据和产生的数据预测模型,开发处指定智慧城市应用场景下的智慧城市门户,利于建立城市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紧密关系,便于深挖城市规划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数据资产和算法模型价值,增强智慧城市建设的空间生产力,具备推广应用的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智慧城市门户搭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规划及智慧城市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慧城市门户搭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城市规划是以空间为载体,统筹安排城市资源要素及环境配置的活动。以数据为驱动的城市规划,在城市资源及环境的空间配置安排过程中,集成了大量的基础地理信息、普查数据和各城市管理部门运行数据,产生了一系列揭示城市运行规律的算法模型,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
但是,在使用现有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主要由互联网技术引领,或致力于数字孪生城市构建,或从交通、医疗、环境等某种角度着手致力于智慧城市应用,而忽略与天生具有集成城市相关数据能力、以发现城市运行规律为研究内容的城市规划工作的结合,导致智慧城市建设存在应用场景片段化,缺乏统筹,以及对城市运行的空间生产规律理解不充分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慧城市门户搭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慧城市门户搭建方法,包括:
获取多源异构的城市数据,并将所述城市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数据,再将所述预处理后数据保存至预设的数据源数据库;
根据预设的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对所述数据源数据库中保存的指定预处理后数据进行数据重组,得到第二重组后数据,再根据所述第二重组后数据和预设的数据预测模型得到与所述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对应的智慧城市数据底座;
接收包括任一布局面板的门户布局构建指令,并根据所述门户布局构建指令,构建与当前布局面板匹配的智慧城市门户布局面板;其中,所述智慧城市门户布局面板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面框;
接收所述智慧城市门户布局面板上任一面框的指定功能置入指令,并根据所述指定功能置入指令,将与所述指定功能对应的组件插入当前面框内,直到将所述智慧城市门户布局面板上的所有面框都插入有组件时,得到智慧城市门户;其中,所述组件根据所述智慧城市数据底座得到。
本发明基于获取的城市数据搭建智慧城市门户,可提高智慧城市门户对城市运行规律的充分展现,利于增强智慧城市建设的空间生产力。具体地,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先获取多源异构的城市数据,并将预处理后的城市数据保存至预设的数据源数据库;然后根据预设的智慧城市应用场景,获取对指定预处理后数据进行数据重组得到的第二重组后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二重组后数据和预设的数据预测模型得到与所述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对应的智慧城市数据底座;随后,根据接收的门户布局构建指令,构建与当前布局面板匹配的智慧城市门户布局面板,并根据接收的智慧城市门户布局面板上任一面框的指定功能置入指令,将与所述指定功能对应的组件插入当前面框内,直到得到智慧城市门户。在此过程中,本发明通过获取城市数据,可从城市规划的角度介入智慧城市建设,利用以数据为驱动的城市规划过程中集成的数据和产生的数据预测模型,开发处指定智慧城市应用场景下的智慧城市门户,利于建立城市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紧密关系,便于深挖城市规划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数据资产和算法模型价值,增强智慧城市建设的空间生产力,具备推广应用的价值。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获取多源异构的城市数据,并将所述城市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数据,再将所述预处理后数据保存至预设的数据源数据库,包括:
获取多源异构的城市数据,并将所述城市数据进行对齐处理,得到格式统一后数据;
对所述格式统一后数据进行符号化处理,得到符号配置后数据;
将所述符号配置后数据进行关联重组,得到第一重组后数据,然后将所述第一重组后数据作为预处理后数据保存至预设的数据源数据库。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将所述符号配置后数据进行关联重组时,还获取并删除所述符号配置后数据中的冗余字段;其中,将所述符号配置后数据进行关联重组,以及删除所述符号配置后数据中的冗余字段均采用拖拽的方式实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城市数据包括本地数据、数据库数据、社会数据和地图服务数据;对应地,获取城市数据,包括:
通过预设的本地数据接入单元,获取所述本地数据;
通过预设的数据库接入单元,获取所述数据库数据;
通过预设的社会数据接入单元,获取所述社会数据;
通过预设的地图服务接入单元,获取所述地图服务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根据所述第二重组后数据和预设的数据预测模型得到与所述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对应的智慧城市数据底座,包括:
将所述第二重组后数据进行关联融合处理,得到关联融合结果;
提取预设的数据预测模型,以便根据所述数据预测模型得到与所述预处理后数据、所述第二重组后数据和/或所述关联融合结果对应的预测结果;
根据所述预处理后数据、所述第二重组后数据和所述数据预测模型进行数据库搭建,得到与所述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对应的智慧城市数据底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接收门户布局管理指令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包括任一屏幕模式的模式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述模式选择指令,输出与当前屏幕模式匹配的屏幕显示界面,以便根据所述屏幕显示界面接收门户布局管理指令;其中,所述屏幕模式设置有三种,对应的屏幕显示界面包括大屏门户、中屏门户和小屏门户;
所述大屏门户,用于进行智慧城市运行场景的全局性展示;
所述中屏门户,用于进行智慧城市运行场景的管理流程节点展示,以便于管理用户基于中屏门户对相应的智慧城市应用场景进行管理;
所述小屏门户,用于进行智慧城市运行场景的服务节点展示,以便于终端客户基于小屏门户提起服务请求。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得到智慧城市门户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场景操作管理指令,并根据所述场景操作管理指令对不同智慧城市应用场景的智慧城市门户进行管理;其中,所述场景操作管理指令包括场景增加指令、场景删除指令、场景编辑指令、场景查询指令、场景预览指令、场景重命名指令和/或分享指令。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慧城市门户搭建系统,用于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智慧城市门户搭建方法;所述智慧城市门户搭建系统包括城市数据载入模块、数据底座构建模块和城市门户搭建模块;
所述城市数据载入模块,用于获取多源异构的城市数据,并将所述城市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数据,再将所述预处理后数据保存至预设的数据源数据库;
所述数据底座构建模块,与所述城市数据载入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根据预设的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对所述数据源数据库中保存的指定预处理后数据进行数据重组,得到第二重组后数据,再根据所述第二重组后数据和预设的数据预测模型得到与所述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对应的智慧城市数据底座;
所述城市门户搭建模块,与所述数据底座构建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包括任一布局面板的门户布局构建指令,并根据所述门户布局构建指令,构建与当前布局面板匹配的智慧城市门户布局面板;其中,所述智慧城市门户布局面板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面框;
所述城市门户搭建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智慧城市门户布局面板上任一面框的指定功能置入指令,并根据所述指定功能置入指令,将与所述指定功能对应的组件插入当前面框内,直到将所述智慧城市门户布局面板上的所有面框都插入有组件时,得到智慧城市门户;其中,所述组件根据所述智慧城市数据底座得到。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及,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从而完成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智慧城市门户搭建方法的操作。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取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配置为运行时执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智慧城市门户搭建方法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一种智慧城市门户搭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实施例中一种智慧城市门户搭建系统的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发明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慧城市门户搭建方法,可以但不限于由具有一定计算资源的计算机设备或虚拟机执行,例如由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或可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执行,或者由虚拟机执行。
如图1所示,一种智慧城市门户搭建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有如下步骤:
S1.获取多源异构的城市数据,并将所述城市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数据,再将所述预处理后数据保存至预设的数据源数据库;多源异构的城市数据分为3种: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对其进行预处理,可便于统一处理为后续流程能够通用的格式。
本实施例中,获取多源异构的城市数据,并将所述城市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数据,再将所述预处理后数据保存至预设的数据源数据库,包括:
S101.获取多源异构的城市数据,并将所述城市数据进行对齐处理,得到格式统一后数据;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城市数据包括本地数据、数据库数据、社会数据和地图服务数据;对应地,获取城市数据,包括:
通过预设的本地数据接入单元,获取所述本地数据;其中,所述本地数据包括非空间数据和/或空间数据;具体地,本地数据包括Excel(一款电子表格软件)格式的传统非空间数据,CSV(Comma-Separated Values,字符分隔值)格式的传统非空间数据,和/或ESRIShapefile(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公司(ESRI)开发的一种空间数据开放格式)格式、GeoDatabase(一种采用标准关系数据库技术来表现地理信息的数据模型)格式、KML(Keyhole Markup Language,Keyhole标记语言)格式、AutoCAD格式(AutoCAD,AutodeskComputer Aided Design,是Autodesk(欧特克)公司开发的自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图形格式)和/或GeoJson格式(一种对各种地理数据结构进行编码的格式)的空间数据;
通过预设的数据库接入单元,获取所述数据库数据;其中,所述数据库数据来源于空间数据库和/或图数据库;具体地,所述数据库数据来源于Microsoft SQL server(Microsoft公司推出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PostgreSQL(一种特性非常齐全的自由软件的对象-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Postgis(对象关系型数据库系统PostgreSQL的一个扩展数据库,其提供如下空间信息服务功能:空间对象、空间索引、空间操作函数和空间操作符)、Spatialite(一个添加了空间函数的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由微软发布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空间数据库,和/或Neo4j(一个高性能的、非关系型的图形数据库)的图数据库;
通过预设的社会数据接入单元,获取所述社会数据;其中,所述社会数据包括政府统计数据、气象预报数据、环境监测数据和/或遥感监测数据;社会数据接入单元用于接入互联网开放数据API;
通过预设的地图服务接入单元,获取所述地图服务数据。具体地,所述地图服务数据包括Arcgis server(是ESRI发布的提供面向Web空间数据服务的一个企业级GIS软件平台,提供创建和配置GIS应用程序和服务的框架)服务数据、WMS(Warehouse ManagementSystem,仓库管理系统)服务数据、WMTS(Web Map Tile Service,Web地图瓦片服务)数据和/或三维场景地图服务数据。
S102.对所述格式统一后数据进行符号化处理,得到符号配置后数据;需要说明的是,符号化处理常用于地图设计中,本实施例中,格式统一后数据以地图数据为例,对地图数据进行符号化处理,指利用符号将连续的地图数据进行分类分级、概括化、抽象化的过程,具体为将已处理好的矢量地图数据恢复成连续图形,并符之以不同的符号表示的过程。本实施例中,符号配置后数据可同时适配桌面端、网页端的空间数据主题符号库。
S103.将所述符号配置后数据进行关联重组,得到第一重组后数据,然后将所述第一重组后数据作为预处理后数据保存至预设的数据源数据库。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重组后数据可关联可视化输出。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对符号配置后数据进行关联重组,可提高数据之间的关联性,便于在进行如地图展示时,同时显示与地图中地点、区域等数据相关联的其他数据,利于用户统一查看,用户体验更好。
为进一步便于用户对第一重组后数据进行属性筛选,本实施例中,将第一重组后数据以属性表的形式作为预处理后数据保存至预设的数据源数据库,还可将第一重组后数据以可视化地图的形式输出,以便用户对其进行预览。
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符号配置后数据进行关联重组时,还获取并删除所述符号配置后数据中的冗余字段;其中,将所述符号配置后数据进行关联重组,以及删除所述符号配置后数据中的冗余字段均采用拖拽的方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拖拽的方式可提高用户将所述符号配置后数据进行关联重组,以及删除所述符号配置后数据中的冗余字段操作过程中的便捷性。
S2.根据预设的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对所述数据源数据库中保存的指定预处理后数据进行数据重组,得到第二重组后数据,再根据所述第二重组后数据和预设的数据预测模型得到与所述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对应的智慧城市数据底座;
需要说明的是,对所述数据源数据库中保存的指定预处理后数据进行数据重组时,以统一坐标系集聚如基础地理信息、普查数据、各城市管理部门运行数据和规划数据等与所述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对应的指定预处理后数据;本实施例中,为提高数据重组操作的便捷性,还以拖拽的方式对所述数据源数据库中保存的预处理后数据进行数据重组,如建立数据重分组、数据叠置顺序调整、数据冗余字段清除、数据关联产生新数据等,以便与处理数据能够适应不同的智慧城市应用场景。
其中,数据预测模型用于进行城市体征画像、实施监督预测、风险预警等城市运行规律的预测,由此便于结合用于表征社会运行规律的城市数据,以持续揭示城市运行规律,并进一步发现城市运行问题和城市发展机会。
本实施例中,还预留有进行数据预测模型优化的接口,以便保证智慧城市应用场景搭建过程中,对数据预测模型进行持续更新。
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二重组后数据和预设的数据预测模型得到与所述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对应的智慧城市数据底座,包括:
S201.将所述第二重组后数据进行关联融合处理,得到关联融合结果;本实施例中,通过空间关联、名称关联等不同的关联方式,将接入的社会数据与城市规划过程中集聚和产生的第二重组后数据进行关联融合处理,赋予第二重组后数据空间化融合的能力,便于进一步增强指定预处理后数据的增量价值。
S202.提取预设的数据预测模型,以便根据所述数据预测模型得到与所述预处理后数据、所述第二重组后数据和/或所述关联融合结果对应的预测结果;
S203.根据所述预处理后数据、所述第二重组后数据和所述数据预测模型进行数据库搭建,得到与所述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对应的智慧城市数据底座。
S3.接收包括任一屏幕模式的模式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述模式选择指令,输出与当前屏幕模式匹配的屏幕显示界面,以便根据所述屏幕显示界面接收门户布局管理指令;其中,所述屏幕模式设置有三种,对应的屏幕显示界面包括大屏门户、中屏门户和小屏门户;
所述大屏门户,用于进行智慧城市运行场景的全局性展示;
所述中屏门户,用于进行智慧城市运行场景的管理流程节点展示,以便于管理用户基于中屏门户对相应的智慧城市应用场景进行管理;
所述小屏门户,用于进行智慧城市运行场景的服务节点展示,以便于终端客户基于小屏门户提起服务请求。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大屏门户是进入智慧城市的主门户,其用于展现全局性的、关键的智慧城市运行场景,一般用于展览馆式大屏展现。中屏门户用于进入智慧城市主门户后的各类智慧城市应用场景的分门户管理,中屏门户展示管理流程中的关键节点,便于即时反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用户可根据城市各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对相应的智慧城市应用场景进行管理,本实施例中,采取“台式电脑屏+平板电脑屏”自适应切换的形式搭建中屏门户。小屏门户用于面向智慧城市应用场景中被管理、被服务的公众端,其适用于终端客户使用,以便于终端客户享受相应的服务内容、完成相应的事务申请事宜,本实施例中,采取“台式电脑屏+手机屏”自适应切换的形式搭建小屏门户。
本实施例中,同一账号下的不同屏幕模式显示内容不同,但功能联动,以便于同一用户在不同屏幕模式下查阅智慧城市门户。本实施例中,同一账号下的不同屏幕模式功能联动,可实现智慧城市门户的多屏联动,同时适用于从事管理、提供服务、公众受用等不同城市活动参与者使用、进入相应智慧城市应用场景的智慧城市门户。
本实施例中,屏幕显示界面通过拖拽式拉动设计面板布局的方式预先构建而成,以形成图、图表、文字、表格等可视化表达占位布局;本实施例中,拖拽数据,可形成屏幕显示界面中的图、图表及表格等;拖拽组件,可形成屏幕显示界面中的门户界面操作按钮。由此便于快速构不同建智慧城市应用场景的屏幕显示界面。
S4.接收包括任一布局面板的门户布局构建指令,并根据所述门户布局构建指令,构建与当前布局面板匹配的智慧城市门户布局面板;其中,所述智慧城市门户布局面板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面框;
S5.接收所述智慧城市门户布局面板上任一面框的指定功能置入指令,并根据所述指定功能置入指令,将与所述指定功能对应的组件插入当前面框内,直到将所述智慧城市门户布局面板上的所有面框都插入有组件时,得到智慧城市门户;其中,所述组件根据所述智慧城市数据底座得到。
本实施例中,得到智慧城市门户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S6.获取场景操作管理指令,并根据所述场景操作管理指令对不同智慧城市应用场景的智慧城市门户进行管理;其中,所述场景操作管理指令包括场景增加指令、场景删除指令、场景编辑指令、场景查询指令、场景预览指令、场景重命名指令和/或分享指令。
S7.将所述智慧城市门户进行交互推演操作和/或发布操作;
其中,交互推演操作包括:获取终端客户发送的行为数据,并将所述行为数据在所述智慧城市门户中进行交互效果展示,其中,行为数据可在智慧城市门户的面框及组件等处进行如悬停、点击、双击、鼠标进入、鼠标离开所触发的筛选、高亮等交互效果展示。
发布操作包括:将所述智慧城市门户对外发布到互联网或保密网内,同时支持“所有人可以查看”和“指定用户查看”两种权限控制方式。
本实施例中,布局面板上可采用拖拽的方式置入各种功能组件,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组件包括核心组件、功能组件、地图组件和/或个人组件;
所述核心组件,用于布局核心应用功能,包括地图、仪表盘、表格、知识图谱、3D场景和/或算法模型;
所述功能组件,用于页面要素交互和控制,包括开关、功能按钮、选项卡、单选复选框、下拉选项框、输入框、滑块、过滤器和/或时间选择器;
所述地图组件,用于地图相关控制,包括图层控制、意见反馈、书签插入、比例尺、指北针、图例、底图配置、数据加载、截图、测距、面积测量、定位和/或图纸导出控制;
所述个人组件,是将应用设计面板上的元素、内容、组件存为新组件,便于重复使用和分享。
本实施例基于获取的城市数据搭建智慧城市门户,可提高智慧城市门户对城市运行规律的充分展现,利于增强智慧城市建设的空间生产力。具体地,本实施例在实施过程中,先获取多源异构的城市数据,并将预处理后的城市数据保存至预设的数据源数据库;然后根据预设的智慧城市应用场景,获取对指定预处理后数据进行数据重组得到的第二重组后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二重组后数据和预设的数据预测模型得到与所述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对应的智慧城市数据底座;随后,根据接收的门户布局构建指令,构建与当前布局面板匹配的智慧城市门户布局面板,并根据接收的智慧城市门户布局面板上任一面框的指定功能置入指令,将与所述指定功能对应的组件插入当前面框内,直到得到智慧城市门户。在此过程中,本实施例通过获取城市数据,可从城市规划的角度介入智慧城市建设,利用以数据为驱动的城市规划过程中集成的数据和产生的数据预测模型,开发处指定智慧城市应用场景下的智慧城市门户,利于建立城市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紧密关系,便于深挖城市规划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数据资产和算法模型价值,增强智慧城市建设的空间生产力,具备推广应用的价值。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慧城市门户搭建系统,用于实现实施例1中智慧城市门户搭建方法;如图2所示,所述智慧城市门户搭建系统包括城市数据载入模块、数据底座构建模块和城市门户搭建模块;
所述城市数据载入模块,用于获取多源异构的城市数据,并将所述城市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数据,再将所述预处理后数据保存至预设的数据源数据库;
所述数据底座构建模块,与所述城市数据载入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根据预设的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对所述数据源数据库中保存的指定预处理后数据进行数据重组,得到第二重组后数据,再根据所述第二重组后数据和预设的数据预测模型得到与所述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对应的智慧城市数据底座;
所述城市门户搭建模块,与所述数据底座构建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包括任一布局面板的门户布局构建指令,并根据所述门户布局构建指令,构建与当前布局面板匹配的智慧城市门户布局面板;其中,所述智慧城市门户布局面板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面框;
所述城市门户搭建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智慧城市门户布局面板上任一面框的指定功能置入指令,并根据所述指定功能置入指令,将与所述指定功能对应的组件插入当前面框内,直到将所述智慧城市门户布局面板上的所有面框都插入有组件时,得到智慧城市门户;其中,所述组件根据所述智慧城市数据底座得到。
所述城市门户搭建模块,还用于接收包括任一屏幕模式的模式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述模式选择指令,输出与当前屏幕模式匹配的屏幕显示界面,以便根据所述屏幕显示界面接收门户布局管理指令。
所述系统还包括推演及发布模块,与所述城市门户搭建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将所述智慧城市门户进行交互推演操作和/或发布操作。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该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者台式电脑等。电子设备可能被称为用于终端、便携式终端、台式终端等,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及,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从而完成如实施例1中任一所述的智慧城市门户搭建方法的操作。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至3任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取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配置为运行时执行如实施例1所述的智慧城市门户搭建方法的操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智慧城市门户搭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多源异构的城市数据,并将所述城市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数据,再将所述预处理后数据保存至预设的数据源数据库;
根据预设的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对所述数据源数据库中保存的指定预处理后数据进行数据重组,得到第二重组后数据,再根据所述第二重组后数据和预设的数据预测模型得到与所述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对应的智慧城市数据底座;
接收包括任一布局面板的门户布局构建指令,并根据所述门户布局构建指令,构建与当前布局面板匹配的智慧城市门户布局面板;其中,所述智慧城市门户布局面板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面框;
接收所述智慧城市门户布局面板上任一面框的指定功能置入指令,并根据所述指定功能置入指令,将与所述指定功能对应的组件插入当前面框内,直到将所述智慧城市门户布局面板上的所有面框都插入有组件时,得到智慧城市门户;其中,所述组件根据所述智慧城市数据底座得到;
获取多源异构的城市数据,并将所述城市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数据,再将所述预处理后数据保存至预设的数据源数据库,包括:
获取多源异构的城市数据,并将所述城市数据进行对齐处理,得到格式统一后数据;
对所述格式统一后数据进行符号化处理,得到符号配置后数据;
将所述符号配置后数据进行关联重组,得到第一重组后数据,然后将所述第一重组后数据作为预处理后数据保存至预设的数据源数据库;
将所述符号配置后数据进行关联重组时,还获取并删除所述符号配置后数据中的冗余字段;其中,将所述符号配置后数据进行关联重组,以及删除所述符号配置后数据中的冗余字段均采用拖拽的方式实现;
根据所述第二重组后数据和预设的数据预测模型得到与所述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对应的智慧城市数据底座,包括:
将所述第二重组后数据进行关联融合处理,得到关联融合结果;
提取预设的数据预测模型,以便根据所述数据预测模型得到与所述预处理后数据、所述第二重组后数据和/或所述关联融合结果对应的预测结果;
根据所述预处理后数据、所述第二重组后数据和所述数据预测模型进行数据库搭建,得到与所述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对应的智慧城市数据底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门户搭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数据包括本地数据、数据库数据、社会数据和地图服务数据;对应地,获取城市数据,包括:
通过预设的本地数据接入单元,获取所述本地数据;
通过预设的数据库接入单元,获取所述数据库数据;
通过预设的社会数据接入单元,获取所述社会数据;
通过预设的地图服务接入单元,获取所述地图服务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门户搭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门户布局管理指令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包括任一屏幕模式的模式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述模式选择指令,输出与当前屏幕模式匹配的屏幕显示界面,以便根据所述屏幕显示界面接收门户布局管理指令;其中,所述屏幕模式设置有三种,对应的屏幕显示界面包括大屏门户、中屏门户和小屏门户;
所述大屏门户,用于进行智慧城市运行场景的全局性展示;
所述中屏门户,用于进行智慧城市运行场景的管理流程节点展示,以便于管理用户基于中屏门户对相应的智慧城市应用场景进行管理;
所述小屏门户,用于进行智慧城市运行场景的服务节点展示,以便于终端客户基于小屏门户提起服务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门户搭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智慧城市门户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场景操作管理指令,并根据所述场景操作管理指令对不同智慧城市应用场景的智慧城市门户进行管理;其中,所述场景操作管理指令包括场景增加指令、场景删除指令、场景编辑指令、场景查询指令、场景预览指令、场景重命名指令和/或分享指令。
5.一种智慧城市门户搭建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智慧城市门户搭建方法;所述智慧城市门户搭建系统包括城市数据载入模块、数据底座构建模块和城市门户搭建模块;
所述城市数据载入模块,用于获取多源异构的城市数据,并将所述城市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数据,再将所述预处理后数据保存至预设的数据源数据库;
所述数据底座构建模块,与所述城市数据载入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根据预设的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对所述数据源数据库中保存的指定预处理后数据进行数据重组,得到第二重组后数据,再根据所述第二重组后数据和预设的数据预测模型得到与所述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对应的智慧城市数据底座;
所述城市门户搭建模块,与所述数据底座构建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包括任一布局面板的门户布局构建指令,并根据所述门户布局构建指令,构建与当前布局面板匹配的智慧城市门户布局面板;其中,所述智慧城市门户布局面板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面框;
所述城市门户搭建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智慧城市门户布局面板上任一面框的指定功能置入指令,并根据所述指定功能置入指令,将与所述指定功能对应的组件插入当前面框内,直到将所述智慧城市门户布局面板上的所有面框都插入有组件时,得到智慧城市门户;其中,所述组件根据所述智慧城市数据底座得到。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及,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从而完成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智慧城市门户搭建方法的操作。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取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配置为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智慧城市门户搭建方法的操作。
CN202211478314.3A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智慧城市门户搭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57964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78314.3A CN115796449B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智慧城市门户搭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78314.3A CN115796449B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智慧城市门户搭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96449A CN115796449A (zh) 2023-03-14
CN115796449B true CN115796449B (zh) 2023-12-05

Family

ID=85440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78314.3A Active CN115796449B (zh) 2022-11-23 2022-11-23 一种智慧城市门户搭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9644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9766A (zh) * 2015-12-17 2016-03-09 北京中科云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城市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5989505A (zh) * 2015-02-09 2016-10-05 上海鸿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综合门户平台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11523777A (zh) * 2020-04-09 2020-08-11 辽宁百思特达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智慧城市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12685385A (zh) * 2020-12-31 2021-04-20 广西中科曙光云计算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数据平台
CN113988677A (zh) * 2021-11-03 2022-01-28 吉林建筑大学 一种基于智慧城市规划一体化城市规划决策支持系统
CN114356328A (zh) * 2021-12-30 2022-04-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进行企业门户快速适配的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863054A (zh) * 2022-05-30 2022-08-05 山西省城市规划和发展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仿真动态技术的智慧城市规划系统
CN115221452A (zh) * 2022-09-19 2022-10-21 广东省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可视化配置的门户构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9505A (zh) * 2015-02-09 2016-10-05 上海鸿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综合门户平台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05389766A (zh) * 2015-12-17 2016-03-09 北京中科云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城市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1523777A (zh) * 2020-04-09 2020-08-11 辽宁百思特达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智慧城市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12685385A (zh) * 2020-12-31 2021-04-20 广西中科曙光云计算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数据平台
CN113988677A (zh) * 2021-11-03 2022-01-28 吉林建筑大学 一种基于智慧城市规划一体化城市规划决策支持系统
CN114356328A (zh) * 2021-12-30 2022-04-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进行企业门户快速适配的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863054A (zh) * 2022-05-30 2022-08-05 山西省城市规划和发展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仿真动态技术的智慧城市规划系统
CN115221452A (zh) * 2022-09-19 2022-10-21 广东省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可视化配置的门户构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从数字广西建设看电信公司战略布局;任奇;;通信企业管理(第10期);全文 *
探索以水营城的TOD开发模式――粤港澳大湾区新城"中山翠亨科学城"城市设计;杨春侠;顾卓行;耿慧志;周华;;城市建筑(13);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96449A (zh) 202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77182B (zh) 一种基于cim的城市信息系统
CN103390039A (zh) 基于网络信息的城市灾害专题图实时生成的方法
CN103650013A (zh) 用于浏览异构地图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09753546A (zh) 矢量地图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计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9792292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network mapping service
WO201608162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ggregating and analyzing data and creating a spatial and/or non-spatial graphical display based on the aggregated data
Yang et al. A comprehensive and up-to-date web-based interactive 3D emergency response and visualization system using Cesium Digital Earth: taking landslide disaster as an example
CN110309239B (zh) 一种可视化地图编辑方法和装置
CN105740385A (zh) 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的整合方法
CN106227514B (zh) 一种支持多行业的WebGIS中间件
CN115796449B (zh) 一种智慧城市门户搭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3326345A (zh) 基于动态本体的知识图谱分析、应用方法、平台及设备
CN111078782B (zh) 工业大数据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Therias et al. City digital twins for urban resilience
CN116257599A (zh) 电子地图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06254A (zh) 基于数字孪生的防震减灾数据治理系统
CN115471582A (zh) 地图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ascaul et al. An architecture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on the web-WebGIS
Li et al. Research on visual logistics big data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Von Reumont et al. Visualization of geologic geospatial datasets through X3D in the frame of WebGIS
Styliaras Towards a web-based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platform for smartphones: review and potentials
Yang et al. A meme-based approach for knowledge mining, organiz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ettlement culture
Li et al. The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Urban Pollution Source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ArcGIS Server Web ADF
Zhai et al. Database Construction and Integrated Display of 3d City Modeling Data
Bai et a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map digital publis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i nancial med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