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95543B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共享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共享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95543B
CN115795543B CN202211541858.XA CN202211541858A CN115795543B CN 115795543 B CN115795543 B CN 115795543B CN 202211541858 A CN202211541858 A CN 202211541858A CN 115795543 B CN115795543 B CN 1157955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data
mobile phone
user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4185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95543A (zh
Inventor
宁禹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ixin Strateg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ixin Strateg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ixin Strateg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ixin Strateg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4185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955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95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955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955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955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共享系统及方法,属于信息安全共享领域,该信息安全共享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库、数据分析模块和系统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基础数据信息和图像信息,数据库用于加密存储采集的基础数据信息和分析结果,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系统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能够读取共享信息的计算机,同时根据分析结果,对计算机的使用进行控制。本发明当通过摄像设备进行图像采集,根据采集的图像,对图像中的用户的手机轮廓进行提取处理,对用户的手机角度进行分析,当判断用户手机为拍摄状态时,自动关闭共享信息并对用户进行提醒,保障了共享信息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共享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共享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共享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计算机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开放共享公共信息资源是顺应时代与潮流的发展,信息资源在现如今发挥的作用已逐渐显现,信息共享能够打破信息传播壁垒,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引领着能源、金融、科技、医疗、气候等重要行业,信息的多寡也是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共享能够让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信息系统间,信息和信息产品的交流与共用,便于更加合理地达到资源配置,节约社会成本,创造更多的财富,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避免在信息采集、存贮和管理上重复浪费。
然而,许多企业内部的信息仅能在企业内部共享,不能泄露出去,例如企业最新未公开的研发技术等,一旦这些信息泄露,将会给企业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为了保证信息安全共享,企业采取了许多措施,例如反截屏技术、信息转发限制和信息水印等。但是,还有会有部分用户会通过拍摄的方式无意间将信息泄露出去,例如用户的朋友表示对企业内的信息表示好奇,用户通过照片发送给朋友,从而一传十十传百,造成信息泄露,对企业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计的。针对用户拍照导致信息泄密,现有技术是通过添加水印实现震慑,但是难以从根本上遏制信息的泄露,他人仍能获取信息,难以实现计算机信息安全共享。
由此看来,如何在用户读取共享信息时,防止用户对信息进行拍摄,从根本上保证企业内部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共享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需要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共享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共享系统及方法,采集基础数据,当用户打开企业共享信息时启动系统,通过摄像设备进行图像采集,根据采集的图像,对图像中的用户的手机轮廓进行提取处理,对用户的手机角度进行分析,判断用户读取共享信息时收集的使用状态,当判断用户手机为拍摄状态时,自动关闭共享信息并对用户进行提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共享系统,该信息安全共享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库、数据分析模块和系统控制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数据库相连接,数据库与数据分析模块相连接,数据分析模块与系统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基础数据信息和图像信息,所述数据库用于加密存储采集的基础数据信息和分析结果,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所述系统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能够读取共享信息的计算机,同时根据分析结果,对计算机的使用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基础数据采集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基础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设备的基础数据,例如计算机的设备编号、部门和使用者姓名等,便于对企业内部的计算机设备进行管理,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用于在打开企业共享信息时启动,通过摄像设备,例如电脑自带的摄像头等,对用户在读取共享信息时的状态进行实时采集,能够有效了解用户在读取企业内部共享信息时的状态,便于保证数据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库包括数据存储单元和数据加密单元,所述数据存储单元通过数据湖,对采集的数据和分析的结果进行存储,数据湖是一个以原始格式存储数据的存储库或系统,它按原样存储数据,而无需事先对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一个数据湖可以存储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和二进制数据,例如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表、日志、电子邮件、文档等,数据湖能够高效地进行大规模存储数据并随着产生的数据量不断扩展,提高了数据存储的效率,所述数据加密单元通过DH加密算法,对整个过程进行数据加密,能够有效保证数据的安全,防止数据信息泄露,DH加密算法是一种确保共享KEY安全穿越不安全网络的方法,也就是常说的密钥一致协议,简单的说就是允许两名用户在公开媒体上交换信息以生成一致的、可以共享的密钥吗,也就是由甲方产出一对密钥,乙方依照甲方公钥产生乙方密钥对,以此为基线作为数据传输保密基础,同时双方使用同一种对称加密算法构建本地密钥对数据加密。这样在互通了本地密钥算法后,甲乙双方公开自己的公钥,使用对方的公钥和刚才产生的私钥加密数据,同时可以使用对方的公钥和自己的私钥对数据解密,不单单是甲乙两方,可以扩展为多方共享数据通讯,这样就完成了网络交互数据的安全通讯。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包括轮廓分析单元和角度分析单元,所述轮廓分析单元用于根据采集的图像信息,对在读取共享信息时使用手机的轮廓进行提取,所述角度分析单元用于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分析,获取用户读取共享信息时手机的角度,判断读取共享信息时手机的使用情况,避免可能使用手机对共享信息进行拍照的情况,防止企业内部的共享信息被用户通过拍照的方式传输出去,保证了信息的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控制模块包括包括信息保护单元、提醒单元和清理单元,所述信息保护单元用于保护共享信息的安全,根据分析结果,当读取共享信息时,判断为手机拍照状态时,自动关闭该共享信息,直接避免用户对企业内部共享文档进行拍照的可能,保障了企业信息的安全;所述提醒单元用于根据分析结果,当读取共享信息的过程中,判断手机为拍照状态时,对用户进行提醒,例如在显示屏上通过弹窗显示当前行为存在信息泄露风险等,能够有效增强计算机用户在读取共享信息时的信息安全意识,所述清理单元用于对无用的数据进行清理,当读取共享信息的过程中,判断手机为未拍照状态时,在用户读取的共享信息关闭之后,自动对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清理,减少了无用数据的采集,提高了系统的使用效率。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
S1、采集基础数据,当打开企业共享信息时,通过摄像设备进行图像采集;
S2、根据采集的图像,对图像中的用户的手机轮廓进行提取处理;
S3、根据处理的图像,对用户的手机使用角度进行分析;
S4、根据分析结果,当判断用户手机为拍照状态时,自动关闭共享信息,并进行提醒,当判断手机为未拍照状态时,自动清理数据。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根据采集的图像采用Sobel边缘监测算子从采集的图像中提取一系列边缘像素点,通过像素点连接对图像中的手机轮廓进行提取,能有效分辨出用户在读取企业内共享数据信息时是否使用手机的情况;
同一轮廓上的许多连续点是在同一条直线上或者是接近于在一条直线上,形成多边形链,给定n个像素点形成一条多边形链A=(a1,a2,…,an),找到m个像素点形成另一条链B=(b1,b2,…,bm),其中m≤n,通过下列公式对多边形链A的偏离程度L1进行计算:
其中,表示为多边形链A上任意两像素点ax和ay之间全部像素点相连的长度,表示为像素点ax和ay之间线段的长度;若定义多边形链A上的任意一个像素点ai到多边形链B上的任意像素点bj和bk所连线段的实际最小距离为α,其中,j≤i≤k,设置阈值为α,则通过下列公式对多边形链A的偏离限度L2进行计算:
若L1>L2,则判定偏离限度大,重新进行计算;若L1≤L2,则α≤α,获取唯一有效的线段作为最优路径,经过循环重复过程,提取得到一系列图像中的路径,构成图像轮廓。
根据提取出轮廓的图像,对手机的轮廓进行筛选,对冗余轮廓进行去除,通过下列公式对手机轮廓的筛选指数β进行计算:
其中,S(l)表示为轮廓所围城的闭合区域的面积,l表示为由算法连接得到的闭合直线段序列,就是提取出的图像轮廓,l'表示为l中直线段间缺口长度的总和,σ(τ)表示为曲率,τ为l的弧长参数,γ、δ为参数。设置阈值为β,若β>β,则认为该提取的闭合轮廓不是需要的手机轮廓,若β≤β,则认为该轮廓为需要的手机轮廓,对该轮廓进行提取。
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当提取到手机轮廓时,根据提取轮廓后的图像进行分析,建立三维坐标,利用图像测距技术测量距离;
绕x轴的旋转角度表示手机的俯仰角度θ,由于手机需要对计算机显示屏进行拍照时,必须改变手机俯仰角度,因此只需分析该俯仰角度即可,用d1表示手机竖直视图时轮廓的投影长度,d2表示在角度90°-θ下轮廓的投影长度,q为摄像设备的焦距,则通过下列公式对手机的俯仰角度θ进行计算:
θ=90°-arcsinP;
对俯仰角度设置阈值θ,当θ≥θ时,判定用户在使用手机对计算机显示屏进行拍照。通过分析手机的俯仰程度,能够有效了解用户在读取企业内部的共享信息时,是否正在用手机对该信息进行拍摄操作,快速进行判断,避免企业信息被用户泄露,保障了数据安全性。
进一步的,在步骤S4中,根据分析结果,当提取到手机轮廓时,判断用户手机为拍照状态,此时自动关闭共享信息,并对用户进行提醒,直至监测用户手机为未拍照状态时,自动恢复用户读取时的状态,例如通过弹窗信息对用户进行提醒或语音提醒等,能够提高用户的数据安全意识,保障了企业内部共享信息的数据安全,避免了数据泄露造成企业的损失;当未提取到手机轮廓时,判断手机为未拍照状态,在用户关闭该共享信息时,自动对整个过程中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清理,能够有效节省数据存储资源,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采集基础数据,当用户打开企业共享信息时启动系统,通过摄像设备对用户进行图像采集,保证用户在浏览其他信息时的隐私安全,根据采集的图像,对图像中的用户的手机轮廓进行提取处理,常用的图像轮廓提取方式为二值图像提取,算法复杂度更高,准确率低,并且极容易受到干扰,本发明能够精确提取图像轮廓,准确率高,提升了系统的效率。通过手机的俯仰角对用户的手机角度进行分析,判断用户读取共享信息时收集的使用状态,计算方式简单,速度快,当判断用户手机为拍摄状态时,自动关闭共享信息并对用户进行提醒,即使用户仅仅是举起手机,并不是拍照,自动关闭共享信息也不会对用户的工作造成影响。本发明能够有效保证用户无法用手机对企业内部的共享信息进行拍摄,从根本上防止了信息被拍摄泄露的情况,保证了企业隐私信息安全,同时对用户进行提醒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的信息安全意识,自动清理冗余数据便于节省数据存储资源,提高了系统的使用效率,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共享系统的模块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共享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共享系统,该信息安全共享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库、数据分析模块和系统控制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数据库相连接,数据库与数据分析模块相连接,数据分析模块与系统控制模块相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基础数据信息和图像信息,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基础数据采集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基础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设备的基础数据,例如计算机的设备编号、部门和使用者姓名等,便于对企业内部的计算机设备进行管理,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用于在打开企业共享信息时启动,通过摄像设备,例如电脑自带的摄像头等,对用户在读取共享信息时的状态进行实时采集,能够有效了解用户在读取企业内部共享信息时的状态,便于保证数据安全。
所述数据库用于加密存储采集的基础数据信息和分析结果,数据库包括数据存储单元和数据加密单元,所述数据存储单元通过数据湖,对采集的数据和分析的结果进行存储,数据湖是一个以原始格式存储数据的存储库或系统,它按原样存储数据,而无需事先对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一个数据湖可以存储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和二进制数据,例如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表、日志、电子邮件、文档等,数据湖能够高效地进行大规模存储数据并随着产生的数据量不断扩展,提高了数据存储的效率,所述数据加密单元通过DH加密算法,对整个过程进行数据加密,能够有效保证数据的安全,防止数据信息泄露,DH加密算法是一种确保共享KEY安全穿越不安全网络的方法,也就是常说的密钥一致协议,简单的说就是允许两名用户在公开媒体上交换信息以生成一致的、可以共享的密钥吗,也就是由甲方产出一对密钥,乙方依照甲方公钥产生乙方密钥对,以此为基线作为数据传输保密基础,同时双方使用同一种对称加密算法构建本地密钥对数据加密。这样在互通了本地密钥算法后,甲乙双方公开自己的公钥,使用对方的公钥和刚才产生的私钥加密数据,同时可以使用对方的公钥和自己的私钥对数据解密,不单单是甲乙两方,可以扩展为多方共享数据通讯,这样就完成了网络交互数据的安全通讯。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数据分析模块包括轮廓分析单元和角度分析单元,所述轮廓分析单元用于根据采集的图像信息,对在读取共享信息时使用手机的轮廓进行提取,所述角度分析单元用于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分析,获取用户读取共享信息时手机的角度,判断读取共享信息时手机的使用情况,避免可能使用手机对共享信息进行拍照的情况,防止企业内部的共享信息被用户通过拍照的方式传输出去,保证了信息的安全。
所述系统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能够读取共享信息的计算机,同时根据分析结果,对计算机的使用进行控制,系统控制模块包括包括信息保护单元、提醒单元和清理单元,所述信息保护单元用于保护共享信息的安全,根据分析结果,当读取共享信息时,判断为手机拍照状态时,自动关闭该共享信息,直接避免用户对企业内部共享文档进行拍照的可能,保障了企业信息的安全;所述提醒单元用于根据分析结果,当读取共享信息的过程中,判断手机为拍照状态时,对用户进行提醒,例如在显示屏上通过弹窗显示当前行为存在信息泄露风险等,能够有效增强计算机用户在读取共享信息时的信息安全意识,所述清理单元用于对无用的数据进行清理,当读取共享信息的过程中,判断手机为未拍照状态时,在用户读取的共享信息关闭之后,自动对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清理,减少了无用数据的采集,提高了系统的使用效率。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
S1、采集基础数据,当打开企业共享信息时,通过摄像设备进行图像采集;
S2、根据采集的图像,对图像中的用户的手机轮廓进行提取处理;
在步骤S2中,根据采集的图像采用Sobel边缘监测算子从采集的图像中提取一系列边缘像素点,通过像素点连接对图像中的手机轮廓进行提取,能有效分辨出用户在读取企业内共享数据信息时是否使用手机的情况;
同一轮廓上的许多连续点是在同一条直线上或者是接近于在一条直线上,形成多边形链,给定n个像素点形成一条多边形链A=(a1,a2,…,an),找到m个像素点形成另一条链B=(b1,b2,…,bm),其中m≤n,通过下列公式对多边形链A的偏离程度L1进行计算:
其中,表示为多边形链A上任意两像素点ax和ay之间全部像素点相连的长度,表示为像素点ax和ay之间线段的长度;若定义多边形链A上的任意一个像素点ai到多边形链B上的任意像素点bj和bk所连线段的实际最小距离为α,其中,j≤i≤k,设置阈值为α,则通过下列公式对多边形链A的偏离限度L2进行计算:
若L1>L2,则判定偏离限度大,重新进行计算;若L1≤L2,则α≤α,获取唯一有效的线段作为最优路径,经过循环重复过程,提取得到一系列图像中的路径,构成图像轮廓。
根据提取出轮廓的图像,对手机的轮廓进行筛选,对冗余轮廓进行去除,通过下列公式对手机轮廓的筛选指数β进行计算:
其中,S(l)表示为轮廓所围城的闭合区域的面积,l表示为由算法连接得到的闭合直线段序列,就是提取出的图像轮廓,l'表示为l中直线段间缺口长度的总和,σ(τ)表示为曲率,τ为l的弧长参数,γ、δ为参数。设置阈值为β,若β>β,则认为该提取的闭合轮廓不是需要的手机轮廓,若β≤β,则认为该轮廓为需要的手机轮廓,对该轮廓进行提取。
S3、根据处理的图像,对用户的手机使用角度进行分析;
在步骤S3中,当提取到手机轮廓时,根据提取轮廓后的图像进行分析,建立三维坐标,利用图像测距技术测量距离;
绕x轴的旋转角度表示手机的俯仰角度θ,由于手机需要对计算机显示屏进行拍照时,必须改变手机俯仰角度,因此只需分析该俯仰角度即可,用d1表示手机竖直视图时轮廓的投影长度,d2表示在角度90°-θ下轮廓的投影长度,q为摄像设备的焦距,则通过下列公式对手机的俯仰角度θ进行计算:
θ=90°-arcsinP;
对俯仰角度设置阈值θ,当θ≥θ时,判定用户在使用手机对计算机显示屏进行拍照。通过分析手机的俯仰程度,能够有效了解用户在读取企业内部的共享信息时,是否正在用手机对该信息进行拍摄操作,快速进行判断,避免企业信息被用户泄露,保障了数据安全性。
S4、根据分析结果,当判断用户手机为拍照状态时,自动关闭共享信息,并进行提醒,当判断手机为未拍照状态时,自动清理数据。
在步骤S4中,根据分析结果,当提取到手机轮廓时,判断用户手机为拍照状态,此时自动关闭共享信息,并对用户进行提醒,直至监测用户手机为未拍照状态时,自动恢复用户读取时的状态,例如通过弹窗信息对用户进行提醒或语音提醒等,能够提高用户的数据安全意识,保障了企业内部共享信息的数据安全,避免了数据泄露造成企业的损失;当未提取到手机轮廓时,判断手机为未拍照状态,在用户关闭该共享信息时,自动对整个过程中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清理,能够有效节省数据存储资源,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
实施例一:
多边形链A上任意两像素点ax和ay之间全部像素点相连的长度为10,像素点ax和ay之间线段的长度为8,通过下列公式对多边形链A的偏离程度L1进行计算:设置α=4,则/>此时α≤α,获取唯一有效的线段作为最优路径,经过循环重复过程,提取得到一系列图像中的路径,构成图像轮廓。设置β=1,若通过下列公式对手机轮廓的筛选指数β进行计算:此时删除该冗余轮廓,若/>此时进行提取。设置θ=15°,若经过计算/> θ=90°-arcsinP=45°>θ;此时系统自动关闭共享文档信息,并对用户进行提醒。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
S1、采集基础数据,当打开企业共享信息时,通过摄像设备进行图像采集;
S2、根据采集的图像,对图像中的用户的手机轮廓进行提取处理;
S3、根据处理的图像,对用户的手机使用角度进行分析;
S4、根据分析结果,当判断用户手机为拍照状态时,自动关闭共享信息,并进行提醒,当判断手机为未拍照状态时,自动清理数据;
在步骤S3中,当提取到手机轮廓时,根据提取轮廓后的图像进行分析,建立三维坐标,利用图像测距技术测量距离;
绕x轴的旋转角度表示手机的俯仰角度θ,用d1表示手机竖直视图时轮廓的投影长度,d2表示在角度90°-θ下轮廓的投影长度,q为摄像设备的焦距,则通过下列公式对手机的俯仰角度θ进行计算:
θ=90°-arcsinP;
对俯仰角度设置阈值θ,当θ≥θ时,判定用户在使用手机对计算机显示屏进行拍照,自动关闭共享信息,并对用户进行提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根据采集的图像采用Sobel边缘监测算子从采集的图像中提取一系列边缘像素点,通过像素点连接对图像中的手机轮廓进行提取;
给定n个像素点形成一条多边形链A=a1,a2,…,an,找到m个像素点形成另一条链B=b1,b2,…,bm,其中m≤n,通过下列公式对多边形链A的偏离程度L1进行计算:
其中,表示为多边形链A上任意两像素点ax和ay之间全部像素点相连的长度,/>表示为像素点ax和ay之间线段的长度;若定义多边形链A上的任意一个像素点ai到多边形链B上的任意像素点bj和bk所连线段的实际最小距离为α,其中,j≤i≤k,设置阈值为α,则通过下列公式对多边形链A的偏离限度L2进行计算:
若L1>L2,则判定偏离限度大,重新进行计算;若L1≤L2,则α≤α,获取唯一有效的线段作为最优路径,经过循环重复过程,提取得到一系列图像中的路径,构成图像轮廓;
根据提取出轮廓的图像,对手机的轮廓进行筛选,对冗余轮廓进行去除,通过下列公式对手机轮廓的筛选指数β进行计算:
其中,S(l)表示为轮廓所围城的闭合区域的面积,l表示为由算法连接得到的闭合直线段序列,l'表示为l中直线段间缺口长度的总和,σ(τ)表示为曲率,τ为l的弧长参数,γ、δ为参数;设置阈值为β,若β>β,则认为该提取的闭合轮廓不是需要的手机轮廓,若β≤β,则认为该轮廓为需要的手机轮廓,对该轮廓进行提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根据分析结果,当提取到手机轮廓时,判断用户手机为拍照状态,此时自动关闭共享信息,并对用户进行提醒;当未提取到手机轮廓时,判断手机为未拍照状态,在用户关闭该共享信息时,自动对整个过程中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清理。
4.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共享方法的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信息安全共享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库、数据分析模块和系统控制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数据库相连接,数据库与数据分析模块相连接,数据分析模块与系统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基础数据信息和图像信息,所述数据库用于加密存储采集的基础数据信息和分析结果,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所述系统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能够读取共享信息的计算机,同时根据分析结果,对计算机的使用进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基础数据采集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基础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设备的基础数据,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用于在打开企业共享信息时启动,通过摄像设备对用户在读取共享信息时的状态进行实时采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包括数据存储单元和数据加密单元,所述数据存储单元通过数据湖,对采集的数据和分析的结果进行存储,所述数据加密单元通过DH加密算法,对整个过程进行数据加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包括轮廓分析单元和角度分析单元,所述轮廓分析单元用于根据采集的图像信息,对在读取共享信息时使用手机的轮廓进行提取,所述角度分析单元用于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分析,获取用户读取共享信息时手机的角度,判断读取共享信息时手机的使用情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控制模块包括信息保护单元、提醒单元和清理单元,所述信息保护单元用于保护共享信息的安全,根据分析结果,当读取共享信息时,判断为手机拍照状态时,自动关闭该共享信息;所述提醒单元用于根据分析结果,当读取共享信息的过程中,判断手机为拍照状态时,对用户进行提醒,所述清理单元用于对无用的数据进行清理,当读取共享信息的过程中,判断手机为未拍照状态时,在用户读取的共享信息关闭之后,自动对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清理。
CN202211541858.XA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共享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57955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41858.XA CN115795543B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共享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41858.XA CN115795543B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共享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95543A CN115795543A (zh) 2023-03-14
CN115795543B true CN115795543B (zh) 2024-02-02

Family

ID=85445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41858.XA Active CN115795543B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共享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9554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57894A (ja) * 2002-11-08 2004-06-03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カメラ姿勢取得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こ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10163100A (zh) * 2019-04-17 2019-08-23 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一种防拍照显示器
CN110807405A (zh) * 2019-10-29 2020-02-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偷拍装置检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11266993U (zh) * 2019-11-29 2020-08-14 西安科芮智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带防窃照功能的显卡及防窃照设备
CN111552984A (zh) * 2020-04-30 2020-08-18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信息的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05786A (zh) * 2022-07-26 2022-10-18 东南大学 手机盗拍行为在线自动识别告警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57894A (ja) * 2002-11-08 2004-06-03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カメラ姿勢取得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こ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10163100A (zh) * 2019-04-17 2019-08-23 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一种防拍照显示器
CN110807405A (zh) * 2019-10-29 2020-02-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偷拍装置检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11266993U (zh) * 2019-11-29 2020-08-14 西安科芮智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带防窃照功能的显卡及防窃照设备
CN111552984A (zh) * 2020-04-30 2020-08-18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信息的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05786A (zh) * 2022-07-26 2022-10-18 东南大学 手机盗拍行为在线自动识别告警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95543A (zh) 202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akkad et al.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and image encryption for image security in cloud framework
Joseph et al. RETRACTED ARTICLE: A multimodal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scheme based on feature fusion for improving security in cloud environment
US9331856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alidating digital signatures
CN108040230B (zh) 一种保护隐私的监控方法及装置
US8712047B2 (en) Visual universal decryp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10795753B (zh) 文件安全保护系统、文件安全分享方法及安全阅读方法
CN101001305B (zh)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WO2016188154A1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636764B (zh) 一种图像隐写分析方法以及其装置
US20160182464A1 (en) Techniques for securing delivery of an audio message
CN103020504A (zh) 基于指纹认证的图片管理系统及图片管理方法
US9749299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age-based encryption of cloud data
WO2020087877A1 (zh) 一种隐私信息溯源取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oriano et al. Forensic Investigation on WhatsApp Web Using Framework Integrated Digital Forensic Investigation Framework Version 2
Dharangan et al. Secure cloud-based E-health system using 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
CN108111709A (zh) 一种原生照片鉴定方法及系统
CN105912946A (zh) 一种文件检测的方法与设备
Lee et al. Here is your fingerprint! Actual risk versus user perception of latent fingerprints and smudges remaining on smartphones
Zhao et al. Heterogeneous and customized cost-efficient reversible image degradation for green IoT
Rajput et al. -Score-Based Secure Biomedical Model for Effective Skin Lesion Segmentation Over eHealth Cloud
CN115795543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共享系统及方法
Ara et al. An efficient privacy-preserving user authentication scheme using image processing and blockchain technologies
Leonardo et al. The Comparison Performance of Digital Forensic Tools Using Additional Root Access Options
WO201806086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vering private data
Nakouri et al. Chaotic construction of cryptographic keys based on biometric da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0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2101, Sunsh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Phase I, Nanshan Community, Nansh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Zhixin Strateg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18, Office Building, No. 20, Nanhai Road, Harbi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0000

Applicant before: Harbin Warm Cup Tea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