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89377A - 管路快速对接接头 - Google Patents

管路快速对接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89377A
CN115789377A CN202211592615.9A CN202211592615A CN115789377A CN 115789377 A CN115789377 A CN 115789377A CN 202211592615 A CN202211592615 A CN 202211592615A CN 115789377 A CN115789377 A CN 1157893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pe
plate
ring
butt joint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926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89377B (zh
Inventor
谭小娟
谭亚东
谭利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9261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893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89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9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89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93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管路快速对接接头,涉及管路接头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第一连接管以及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外周侧构造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端开设有插接环槽,所述第二连接管插设至所述插接环槽内,所述第一连接管外周侧阵列铰接有多个插接板,所述第二连接管外周侧圆形阵列构造有多个供所述插接板插设的插接套,所述第一连接管上滑动安装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作用于所述插接板,当所述滑动部滑动时,多个所述插接板插接端相互靠近或远离。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当第二连接管插设至第一连接管内后,工作人员只需要滑动滑动部使得多个插接板同步插设在对应的插接套内,且通过密封件保证密封性,安装与拆卸时更加的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管路快速对接接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管路接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管路快速对接接头。
背景技术
发动机中冷器的作用是降低发动机的进气温度,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的温度非常高,通过增压器的热传导会提高进气的温度,空气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密度会升高,从而导致周围空气温度的升高,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为了解决增压后的空气升温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加装中冷器来降低进气温度,中冷器是用来冷却经增压器出来的增压空气的,空气在经过增压器后,压力增加,温度升高,通过中冷器冷却可降低增压空气温度,从而提高空气密度,提高充气效率,以达到提升发动机功率和降低排放的目的。
现有中冷器中冷管与发动机之间安装是通过金属卡箍将中冷管安装在发动机上,当中冷管出现“炸管”时,需要对中冷管进行更换,现有的中冷管采用金属卡箍的方式在安装以及拆卸时较为不便,需要使用螺栓反复拧动调节螺栓来调节金属卡箍,操作较为不便,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管路快速对接接头来解决现有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所提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管路快速对接接头。
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管路快速对接接头,包括第一连接管以及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外周侧构造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端开设有插接环槽,所述第二连接管插设至所述插接环槽内,所述第一连接管外周侧阵列铰接有多个插接板,所述第二连接管外周侧圆形阵列构造有多个供所述插接板插设的插接套,所述第一连接管上滑动安装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作用于所述插接板,当所述滑动部滑动时,多个所述插接板插接端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安装有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部包括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上的调节环,所述插接板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调节环外周侧圆形阵列构造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构造有柱杆,所述柱杆位于所述滑槽内且与其滑动相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上套设有抵触弹簧,所述抵触弹簧的一端顶靠在所述调节环上,所述抵触弹簧的另一端顶靠在所述连接块上,所述插接板插接段为弧形且圆心位于其铰接轴上,所述插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铰接点位于对应所述滑槽和插接段之间,且铰接点靠近对应所述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包括水平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管上的密封环板,所述插接环槽与所述第二连接管外径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连接管内径等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外径,所述密封环板插设在所述密封环板内且位于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之间,所述密封环板外周侧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套装有与所述插接环槽抵触的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环板包括滑动套设在第二连接管上的锥形套环,所述插接环槽位于连接块开口端边缘构造有与所述锥形套环斜面贴合的引导面,所述密封环板直径小的端面上构造有定位插环,所述环形槽开设在所述定位插环上,所述定位插环自由端呈锥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圆形阵列构造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内部滑动安装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的一端构造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筒与所述锥形套环连接,所述连接筒内部一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通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内安装有单向组件,所述连接筒上安装有泄压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孔内部呈锥形,所述单向组件包括构造在所述通气孔上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开设有通气槽,所述连接架朝向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侧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自由端安装有与所述通气孔内壁接触的球体。
进一步地,所述泄压组件包括构造在所述连接筒内周侧的环形板,所述连接筒内部安装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自由端安装有抵触在所述环形板靠近所述活塞块一侧的密封板,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安装有驱动所述密封板移动的调节件。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件包括水平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管上的调节环板,所述调节环板构造有套设在所述连接筒外侧的凸筒,所述凸筒内部一端构造有与所述密封板一侧连接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外径小于所述环形板内径,所述凸筒上开设有泄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环板为橡胶材质。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当第二连接管插设至第一连接管内后,工作人员只需要滑动滑动部使得多个插接板同步插设在对应的插接套内,且通过密封件保证密封性,安装与拆卸时更加的方便、快捷。
2、本申请定位插环锥形的设计方便定位插环插设至插接环槽内,而锥形套环的设计使得锥形套环滑动移动到插接环槽内时,锥形套环与引导面接触,从而提高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效果。
3、本申请密封环板橡胶材质,密封环板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从而使得密封环板可以弹性抵触在插接环槽内,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二连接管结构展示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一连接管结构展示图;
图4是本申请图1局部立体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图2中局部立体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图3中局部立体剖视图;
图7是本申请图4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8是本申请图5中B处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1、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3、插接环槽;4、调节件;401、调节环板;402、凸筒;403、连接轴;404、泄气孔;5、插接套;6、插接板;7、滑动部;701、调节环;702、滑槽;703、连接板;704、柱杆;8、密封件;801、密封环板;8011、锥形套环;8012、定位插环;802、环形槽;803、密封圈;9、抵触弹簧;10、连接筒;11、活塞块;12、活塞杆;13、通气孔;14、单向组件;1401、连接架;1402、通气槽;1403、复位弹簧;1404、球体;15、泄压组件;1501、环形板;1502、弹性片;1503、密封板;16、连接块;17、引导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8所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出的管路快速对接接头,包括第一连接管1以及第二连接管2,第一连接管1外周侧构造有连接块16,连接块16一端开设有插接环槽3,第二连接管2插设至插接环槽3内,第一连接管1外周侧阵列铰接有多个插接板6,第二连接管2外周侧圆形阵列构造有多个供插接板6插设的插接套5,第一连接管1上滑动安装有滑动部7,滑动部7作用于插接板6,当滑动部7滑动时,多个插接板6插接端相互靠近或远离,第二连接管2上安装有密封件8,第一连接管1与第二连接管2为一个完整接头,一个中冷管需要配套两个本申请接头,中冷管两端均安装第一连接管1,可采用焊接方式,当然需要根据中冷器材质来选择不同的连接方式,目前大部分的中冷管为铝合金材质,而本申请中冷管第一连接管1与第二连接管2均为不锈钢材质,可采用激光焊接、原子焊接等技术进行连接,其中两个第二连接管2安装在发动机的管路接口和中冷器管路接口上,具体采用法兰连接,可实现拆装,第二连接管则不需要焊接固定,当需要将中冷管与发动机进行对接连接时,只需要将中冷管两端的第一连接管1套设在对应两个第二连接管2内,具体操作如下,将插接环槽3套设在第二连接管2的端部,从而完成初步定位,然后移动滑动部7,滑动部7在移动时会使的多个插接板6的插接端相互靠近,从而使得多个插接板6分别插设在对应的插接套5内,从而完成第一连接管1与第二连接管2的连接,密封件8可以保证插接环槽3与第二连接管2插设对接时,保证其密封性,防止出现漏气的情况,与现有技术相比,当第二连接管2插设至第一连接管1内后,工作人员只需要滑动滑动部7使得多个插接板6同步插设在对应的插接套5内,且通过密封件8保证密封性,安装与拆卸时更加的方便、快捷。
如图1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部7包括滑动套设在第一连接管1上的调节环701,插接板6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702,调节环701外周侧圆形阵列构造有连接板703,连接板703上构造有柱杆704,柱杆704位于滑槽702内且与其滑动相切,需要说明的是,滑动相切指的是,柱杆704位外周侧与滑槽702长度向的两侧贴合,且柱杆704可以相对于插接板6沿自身轴线转动,也就是说,滑动调节环701时会间接的带动连接板703移动,从而使得与连接板703连接的柱杆704移动,以使得柱杆704绕着插接板6轴线方向移动,因为柱杆704与滑槽702滑动相切,所以在转动柱杆704的过程中会沿着滑槽702长度方向移动且沿自身轴线方向转动,从而插接板6会迎合柱杆704的移动而绕自身转动轴转动,因为连接板703与柱杆704均安装在调节环701上,所以当调节环701在移动时会使得多个插接板6转动,从而使得多个插接板6自由端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1上套设有抵触弹簧9,抵触弹簧9的一端顶靠在调节环701上,抵触弹簧9的另一端顶靠在连接块16上,插接板6插接段为弧形且圆心位于其铰接轴上,插接板6与第一连接管1的铰接点位于对应滑槽702和插接段之间,且铰接点靠近对应滑槽702,当插接板6插设在对应的插接套5内时,此时的抵触弹簧9处于半压缩状态,从而使得插接板6一端顶靠在插接套5内,使得车辆在行驶时不容易导致插接板6脱离对应的插接套5。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8包括水平套设在第二连接管2上的密封环板801,插接环槽3与第二连接管2外径之间留有间隙,第二连接管2内径等于第一连接管1外径,密封环板801插设在密封环板801内且位于第一连接管1与第二连接管2之间,密封环板801外周侧开设有环形槽802,环形槽802内套装有与插接环槽3抵触的密封圈803,也就是说,当第二连接管2插设在插接环槽3内后,然后滑动密封环板801,使得密封环板801移动到插接环槽3内,从而使得密封圈803抵触在密封环槽内,从而实现密封的作用。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环板801包括滑动套设在第二连接管2上的锥形套环8011,插接环槽3位于连接块16开口端边缘构造有与锥形套环8011斜面贴合的引导面17,密封环板801直径小的端面上构造有定位插环8012,环形槽802开设在定位插环8012上,定位插环8012自由端呈锥形,定位插环8012锥形的设计方便定位插环8012插设至插接环槽3内,而锥形套环8011的设计使得锥形套环8011滑动移动到插接环槽3内时,锥形套环8011与引导面17接触,从而提高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效果。
如图1、图3、图5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管2上圆形阵列构造有连接筒10,连接筒10内部滑动安装有活塞块11,活塞块11的一端构造有活塞杆12,活塞杆12的一端穿过连接筒10与锥形套环8011连接,连接筒10内部一侧开设有与第二连接管2连通的通气孔13,通气孔13内安装有单向组件14,连接筒10上安装有泄压组件15,当中冷管安装好后,中冷器的气体进入到中冷管内后,部分气体会穿过单向组件14进入到连接筒10内,从而推动活塞杆12移动,通过单向组件14可以防止进入到连接筒10内的气体重新进入到第二连接管2内,从而使得活塞杆12一种保持完全伸出的状态,因为活塞杆12的移动会带动锥形套环8011移动,从而使得锥形套环8011以及定位插环8012插设在插接环槽3内,使得锥形套环8011以及定位插环8012不容易脱离插接环槽3,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当需要拆卸中冷管时,首先通过泄压组件15可以将连接筒10内的气体排出到外部,从而可以移动密封环板801。
如图1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通气孔13内部呈锥形,单向组件14包括构造在通气孔13上的连接架1401,连接架1401上开设有通气槽1402,连接架1401朝向第二连接管2的一侧连接有复位弹簧1403,复位弹簧1403的自由端安装有与通气孔13内壁接触的球体1404,当气体穿过通气孔13内时,此时因为气压会将球体1404顶起,从而使得中冷管内的气体部分可以进入到连接筒10内,而当中冷管内的气体停止流动时,此时通过复位弹簧1403会使得球体1404重新抵触到通气孔13内,从而可以防止连接筒10内的气体流失。
如图1和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组件15包括构造在连接筒10内周侧的环形板1501,连接筒10内部安装有弹性片1502,弹性片1502自由端安装有抵触在环形板1501靠近活塞块11一侧的密封板1503,第二连接管2上安装有驱动密封板1503移动的调节件4,当需要将连接筒10内部气体释放时,只需要通过调节件4使得密封板1503移动,从而使得弹性片1502弹性形变,从而使得密封板1503与环形板1501之间留有间隙,从而使得连接筒10内部的气体可以从环形板1501以及密封板1503之间的间隙流出,从而实现将连接筒10内的气体从释放出。
如图1-图3和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件4包括水平滑动套设在第二连接管2上的调节环板401,调节环板401构造有套设在连接筒10外侧的凸筒402,凸筒402内部一端构造有与密封板1503一侧连接的连接轴403,连接轴403外径小于环形板1501内径,凸筒402上开设有泄气孔404,也就是说,只需要移动调节环板401,调节环板401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多个连接轴403移动,因为连接轴403与密封板1503的一端连接,所以调节环板401会使得多个密封板1503同时移动,移动密封板1503时更加的方便,连接筒10气体会穿过环形板1501从泄气孔404中流出。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环板801为橡胶材质,密封环板801在移动的过程中,密封环板801橡胶材质,密封环板801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从而使得密封环板801可以弹性抵触在插接环槽3内,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管路快速对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管(1)以及第二连接管(2),所述第一连接管(1)外周侧构造有连接块(16),所述连接块(16)一端开设有插接环槽(3),所述第二连接管(2)插设至所述插接环槽(3)内,所述第一连接管(1)外周侧阵列铰接有多个插接板(6),所述第二连接管(2)外周侧圆形阵列构造有多个供所述插接板(6)插设的插接套(5),所述第一连接管(1)上滑动安装有滑动部(7),所述滑动部(7)作用于所述插接板(6),当所述滑动部(7)滑动时,多个所述插接板(6)插接端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管(2)上安装有密封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快速对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7)包括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管(1)上的调节环(701),所述插接板(6)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702),所述调节环(701)外周侧圆形阵列构造有连接板(703),所述连接板(703)上构造有柱杆(704),所述柱杆(704)位于所述滑槽(702)内且与其滑动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快速对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上套设有抵触弹簧(9),所述抵触弹簧(9)的一端顶靠在所述调节环(701)上,所述抵触弹簧(9)的另一端顶靠在所述连接块(16)上,所述插接板(6)插接段为弧形且圆心位于其铰接轴上,所述插接板(6)与所述第一连接管(1)的铰接点位于对应所述滑槽(702)和插接段之间,且铰接点靠近对应所述滑槽(7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快速对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8)包括水平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管(2)上的密封环板(801),所述插接环槽(3)与所述第二连接管(2)外径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连接管(2)内径等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外径,所述密封环板(801)插设在所述密封环板(801)内且位于第一连接管(1)与第二连接管(2)之间,所述密封环板(801)外周侧开设有环形槽(802),所述环形槽(802)内套装有与所述插接环槽(3)抵触的密封圈(8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路快速对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板(801)包括滑动套设在第二连接管(2)上的锥形套环(8011),所述插接环槽(3)位于连接块(16)开口端边缘构造有与所述锥形套环(8011)斜面贴合的引导面(17),所述密封环板(801)直径小的端面上构造有定位插环(8012),所述环形槽(802)开设在所述定位插环(8012)上,所述定位插环(8012)自由端呈锥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路快速对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2)上圆形阵列构造有连接筒(10),所述连接筒(10)内部滑动安装有活塞块(11),所述活塞块(11)的一端构造有活塞杆(12),所述活塞杆(12)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筒(10)与所述锥形套环(8011)连接,所述连接筒(10)内部一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管(2)连通的通气孔(13),所述通气孔(13)内安装有单向组件(14),所述连接筒(10)上安装有泄压组件(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路快速对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13)内部呈锥形,所述单向组件(14)包括构造在所述通气孔(13)上的连接架(1401),所述连接架(1401)上开设有通气槽(1402),所述连接架(1401)朝向所述第二连接管(2)的一侧连接有复位弹簧(1403),所述复位弹簧(1403)的自由端安装有与所述通气孔(13)内壁接触的球体(140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路快速对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组件(15)包括构造在所述连接筒(10)内周侧的环形板(1501),所述连接筒(10)内部安装有弹性片(1502),所述弹性片(1502)自由端安装有抵触在所述环形板(1501)靠近所述活塞块(11)一侧的密封板(1503),所述第二连接管(2)上安装有驱动所述密封板(1503)移动的调节件(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路快速对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4)包括水平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管(2)上的调节环板(401),所述调节环板(401)构造有套设在所述连接筒(10)外侧的凸筒(402),所述凸筒(402)内部一端构造有与所述密封板(1503)一侧连接的连接轴(403),所述连接轴(403)外径小于所述环形板(1501)内径,所述凸筒(402)上开设有泄气孔(404)。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路快速对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板(801)为橡胶材质。
CN202211592615.9A 2022-12-13 2022-12-13 管路快速对接接头 Active CN1157893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92615.9A CN115789377B (zh) 2022-12-13 2022-12-13 管路快速对接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92615.9A CN115789377B (zh) 2022-12-13 2022-12-13 管路快速对接接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9377A true CN115789377A (zh) 2023-03-14
CN115789377B CN115789377B (zh) 2023-07-04

Family

ID=85419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92615.9A Active CN115789377B (zh) 2022-12-13 2022-12-13 管路快速对接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8937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8297A (zh) * 2013-03-04 2013-06-12 江苏长隆石化装备有限公司 用于连接鹤管和罐车的连接器
CN104061385A (zh) * 2014-06-16 2014-09-24 山东球墨铸铁管有限公司 一种球墨铸铁管的防脱接口结构
US9562639B1 (en) * 2016-03-19 2017-02-07 Jeffrey Hartman Method for cam lock fitting
CN206769953U (zh) * 2017-05-19 2017-12-19 山东省田庄煤矿 一种煤矿采空区的排水装置
CN113217722A (zh) * 2021-06-04 2021-08-06 北京海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管道的安装结构
CN214146974U (zh) * 2020-12-16 2021-09-07 温雪弟 一种自来净水管用快速安装接头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8297A (zh) * 2013-03-04 2013-06-12 江苏长隆石化装备有限公司 用于连接鹤管和罐车的连接器
CN104061385A (zh) * 2014-06-16 2014-09-24 山东球墨铸铁管有限公司 一种球墨铸铁管的防脱接口结构
US9562639B1 (en) * 2016-03-19 2017-02-07 Jeffrey Hartman Method for cam lock fitting
CN206769953U (zh) * 2017-05-19 2017-12-19 山东省田庄煤矿 一种煤矿采空区的排水装置
CN214146974U (zh) * 2020-12-16 2021-09-07 温雪弟 一种自来净水管用快速安装接头
CN113217722A (zh) * 2021-06-04 2021-08-06 北京海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管道的安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9377B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94733B1 (en) Turbocharger with sliding blades having combined dynamic surfaces and heat screen and uncoupled axial actuating device
KR102075603B1 (ko) 터보차저를 위한 샤프트 밀봉 시스템
CN105953008A (zh) 母接头及使用该母接头的快速接头组件
CN115789377A (zh) 管路快速对接接头
CN208303693U (zh) 一种油管密封帽涨铆压装装置
CN106608152B (zh) 液封衬套组装装置
CN212350146U (zh) 一种新型压涨式管口涨径模具
CN209294524U (zh) 一种新型增压器用电磁泄压阀
CN209725552U (zh) 一种冷却系统快插装置
CN207991760U (zh) 一种气密性测试堵头
CN219510367U (zh) 一种快速连接器
CN216951750U (zh) 一种上装式超低温固定球阀
CN219841102U (zh) 艉输软管拉断阀
CN218408966U (zh) 一种用于管路的快速接头
CN219912170U (zh) 一种带排气阀的三通转接头
CN108311598A (zh) 一种油管密封帽涨铆压装装置
CN211423668U (zh) 涡轮增压中冷系统管路连接结构
CN214093241U (zh) 电磁阀
CN216911766U (zh) 密封槽模具
CN210389068U (zh) 一种可靠固定压气机消音罩的压装头
CN218992452U (zh) 一种单向阀
CN211259760U (zh) 双止逆阀
CN217898017U (zh) 一种新型排气制动装置
CN216152242U (zh) 一种密封圈压装装置
CN220980298U (zh) 一种密封元件及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