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88238A - 一种门扇及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门扇及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88238A
CN115788238A CN202211572748.XA CN202211572748A CN115788238A CN 115788238 A CN115788238 A CN 115788238A CN 202211572748 A CN202211572748 A CN 202211572748A CN 115788238 A CN115788238 A CN 115788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core
along
wall
limit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727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孝发
林孝山
张双全
余晓龙
黄开勇
邓小清
刘启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7274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882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88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82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门扇及门,门扇包括门芯、门体和推动件,门芯适于与门框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门体由门芯支撑,其设有第一外壁、限位壁,第一外壁设有平行于第一轴线的第一外表面和第一限位面、和第一操作孔;限位壁设有与第一限位面相对的第二限位面,第一限位面与第二限位面间形成第一间隙;门体还设有容置腔,容置腔容置门芯并允许门芯沿第一方向滑动,且门体与门芯止转配合以阻止门芯相对门体转动;推动件设有推动部和螺接部,螺接部贯穿限位壁与门芯沿第一方向螺接,推动部位于第一间隙内并适于与第一限位面或第二限位面抵接以推动门体相对门芯沿第一方向运动;推动部还显露于第一操作孔以便于被操作。该结构能够实现缝隙的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门扇及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具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扇及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在天地转轴式的门扇与门框安装完毕后,由于装配问题,门扇和门框之间或两对称设置的门扇间会存在缝隙,通常需要通过拆卸门扇进行间隙的调节,该种可调方式,不仅繁琐、且其调节量无法控制,易造成多次调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天地转轴式的门扇与门框安装完毕后,由于装配问题,门扇和门框之间或两对称设置的门扇间会存在缝隙,通常需要通过拆卸门扇进行间隙的调节,该种可调方式,不仅繁琐、且其调节量无法控制,易造成多次调节的问题,提供一种门扇及门。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方案一,一种门扇,其适于相对门框绕第一轴线转动,包括
门芯,其适于与所述门框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连接;
门体,其由所述门芯支撑,其设有沿垂直于第一轴线的第一方向依次布设的第一外壁、限位壁,所述第一外壁设有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并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一外表面和背离所述第一外表面的第一限位面、和沿第一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外壁的第一操作孔;所述限位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面相对的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门体还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容置所述门芯并允许所述门芯沿第一方向滑动,且所述门体与所述门芯止转配合以阻止所述门芯相对所述门体绕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和
推动件,其设有推动部和螺接部,所述螺接部贯穿所述限位壁与所述门芯沿第一方向螺接,所述推动部位于第一间隙内并适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面或所述第二限位面抵接以推动所述门体相对所述门芯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推动部还显露于所述第一操作孔以便于被操作。
方案二,基于方案一,还包括锁固件,所述门体设有锁固壁,所述锁固壁设有垂直于第二方向的第三限位面和沿第二方向贯通所述锁固壁并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通孔,其中,第二方向为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所述通孔于垂直于第二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为长条状,所述锁固件适于沿第二方向贯穿所述通孔与所述门芯螺接,并在抵于所述第三限位面时使所述门芯相对所述门体固定,且所述锁固件显露于所述门体以便于被操作。
方案三,基于方案二,所述门体沿第二方向依次设有第二外壁、所述锁固壁,所述第二外壁设有垂直于第二方向的第二外表面和背离所述第二外表面的第四限位面、和沿第二方向贯通所述第二外壁第二操作孔;所述第二操作孔于垂直于第二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为长条状;所述第四限位面与所述第三限位面相对,所述第三限位面与所述第四限位面间形成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间隙;所述锁固件设有操作部和锁固部,所述锁固部沿第二方向贯穿所述通孔并与所述门芯螺接,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第二间隙内并适于沿第一方向滑动,所述操作部适于顶抵于所述第三限位面以使所述门芯相对所述门体固定,所述操作部还适于顶抵于所述第四限位面以防止脱出,且所述操作部显露于所述第二操作孔以便于被操作。
方案四,基于方案一,所述门芯设有相固接的转动部和滑动部,所述容置腔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布设并相互连通的滑孔和滑槽,其中,第二方向为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所述滑孔和所述滑槽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滑动部置于所述滑槽内并与所述螺接部螺接;所述转动部伸入所述滑孔内并与所述门框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连接。
方案五,基于方案四,所述门芯包括轴套和芯体,所述轴套和所述芯体沿第二方向插接配合,所述轴套形成所述转动部,所述芯体形成所述滑动部。
方案六,基于方案一,所述门体包括横梁、侧材和连接件,所述横梁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侧材沿第二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横梁相抵,其中,第二方向为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所述连接件包括分别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固接于所述横梁和所述侧材,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所述限位壁,所述侧材设有所述第一外壁;所述横梁、所述侧材和所述连接件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
方案七,基于方案一,所述容置腔与所述门芯非回转面配合以阻止所述门芯相对所述门体绕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
方案八,一种门,其适于安装于墙体,包括门框和方案一至方案七任一项的一种门扇,所述门框固接于所述墙体,且所述门框与所述门芯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
方案九,基于方案八,所述门框设有沿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延伸的转动轴,所述门芯设有与所述转动轴转动配合的转动孔。
方案十,基于方案八或方案九,所述门扇数量为两个,且两所述门扇的第一外表面于两所述门扇闭合时相互背离。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方案一,门芯适于与门框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且门芯支撑门体,从而实现门扇可相对门框转动的同时,门体不相对门芯掉落;
由于门体与门芯止转配合以阻止门体相对门芯绕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因此当螺接部与门芯沿第一方向螺接时,门芯并不会相对门体转动,并且由于门芯与门框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因此门芯也不会相对门框沿第一方向运动,因此螺接部的进牙和退牙,均导致推动件相对门芯沿第一方向滑动,而由于推动部位于由第一限位面与第二限位面间形成的第一间隙内,并且容置腔允许门芯沿第一方向滑动,即是门体也允许相对门芯沿第一方向滑动(运动关系是相对的),因此当推动部抵于第一限位面或第二限位面,推动部将推动门体相对门芯沿第一方向运动。
第一操作孔贯通第一外壁,推动部还显露于第一操作孔以便于被操作,从而用户通过转动门扇使得门体与侧边的门框呈一定角度时(如果第一外表面朝向侧边的门框,则门体与侧边的门框间间隙较小,不方便操作),即可对门体进行操作,从而使得门体相对门芯沿第一方向滑动,即门体相对门框沿第一方向运动,从而调节门体与门框之间的缝隙或两门扇之间的缝隙,当以抵于第一限位面的状态退牙时,门体与门框之间的缝隙减小,当以抵于第二限位面的状态进牙时,门体与门框之间的缝隙变大;当有两门扇时,门体与门框之间的缝隙减小,则两门扇之间的缝隙将增大,反之,则减小,通过缝隙的调节使得更加美观。
2、方案二,锁固壁设有垂直于第二方向的第三限位面和贯通锁固壁的通孔,锁固件适于沿第二方向贯穿通孔与门芯螺接,并在抵于第三限位面时使门芯相对门体固定,从而使得门芯与门体之间止转配合,并且通孔沿第一方向延伸,使得在具有锁固件的情况下门体仍然能够相对门芯沿第一方向滑动,相比于沿第一方向布设若干通孔,该方式能实现无极调节缝隙,更方便,若在调节过程中,由于锁固件紧抵第三限位面导致摩擦力更大,则可通过锁固件的退牙,使得锁固件脱离与第三限位面紧抵,从而方便推动件进行调节,同理,调节时,用户通过转动门扇使得门体与上边的门框呈一定角度时,可方便调节。
3、方案三,由于锁固件通过锁固部与门芯螺接实现固定,因此,锁固件相对门框沿第一方向也是不动的,而通孔为长条状,第二间隙沿第一方向延伸,从而使得门体相对门芯在通孔和第二间隙的长度范围内滑动时,不会与锁固件形成干涉,使得在具有锁固件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缝隙调节;
由于操作部位于第三限位面和第四限位面间形成的第二间隙内,因此当操作部顶抵于第四限位面以防止脱出,防止在使用过程中,锁固件脱离。
第二操作孔沿第二方向贯通第二外壁,操作部显露于第二操作孔以便于被操作,方便用户操作。
4、方案四,由于滑孔和滑槽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滑动部置于滑槽内,转动部伸入滑孔内,因此,在滑孔和滑槽的长度范围内,门体相对门芯沿第一方向滑动时,不会与滑动部和转动部形成干涉,使得缝隙能够进行调节。
5、方案五,门芯包括轴套和芯体,轴套和芯体沿第二方向插接配合,轴套形成转动部,芯体形成滑动部,从而可以分体加工,方便成型。
6、方案六,横梁沿第一方向延伸,侧材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并与横梁相抵,并通过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固接于横梁和侧材,从而完成三者的相对固定,并且第二连接部设有限位壁,侧材设有第一外壁;横梁、侧材和连接件共同围合形成容置腔,从而方便门芯、推动件的安装。
7、方案七,容置腔与门芯非回转面配合以阻止门芯相对门体绕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如门芯轮廓为非圆形,且与容置腔适配,从而实现止转。
8、方案八,门包括门框和上述的一种门扇,门框固接于墙体,且门框与门芯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该门能够方便调节门框与门扇间的缝隙。
9、方案九,门框设有沿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延伸的转动轴,门芯设有与转动轴转动配合的转动孔,从而完成转动连接,该连接方式使得门芯相对门框沿第一方向相对固定的同时,又允许门体相对门框沿第一方向滑动,从而进行缝隙调节。
10、方案十,门扇数量为两个,且两门扇的第一外表面于两门扇闭合时相互背离,该门具有两门扇,用户也可进行两门扇间的缝隙调节,防止两门扇间存在缝隙,不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中门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门芯的爆炸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门扇的爆炸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门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门扇的装配步骤一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门扇的装配步骤二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中门扇的装配步骤三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一中门扇的装配步骤四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一中门扇与门框缝隙调节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一中门扇与门框的转动连接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一中门扇与门框缝隙操作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二中门的立体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门扇1;
门芯11;轴套111;插轴1111;转动孔1112;芯体112;插孔1121;第一螺纹孔1122;第二螺纹孔1123;
门体12;横梁121;第二外壁1211;第二外表面12111;第四限位面12112;第二操作孔12113;第一孔12114;第一内壁1212;侧材122;第一外壁1221;第一外表面12211;第一限位面12212;第一操作孔12213;第二内壁1222;
连接件123;锁固壁1231;第三限位面12311;通孔12312;第二孔1232;限位壁1233;第二限位面12331;
门板124;
推动件13;推动部131;螺接部132;锁固件14;操作部141;锁固部142;
第二间隙15;第一间隙16;容置腔17;滑孔171;滑槽172;
门框2;转动轴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参考图1-图11,一种门,包括门扇1和门框2。
门扇1适于相对门框2绕第一轴线转动,门扇1包括门芯11、门体12、推动件13和锁固件14。
参考图2、图4,门芯11数量为两个并分别对应上侧的门框2和下侧的门框2设置,门芯11适于与门框2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门芯11设有转动孔1112,转动孔1112的中心轴为第一轴线。具体的,门芯11包括轴套111和芯体112,轴套111和芯体112沿第二方向插接配合,第二方向为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第二方向为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轴套111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插轴1111和沿第二方向贯穿插轴1111的转动孔1112,轴套111形成转动部;芯体112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并与插轴1111过盈地插接配合的插孔1121,芯体112还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螺纹孔1122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螺纹孔1123,芯体112形成滑动部,转动部和滑动部间通过插轴1111和插孔1121过盈地插接配合实现相固接;其中,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即垂直于第一轴线的方向),第一方向为左右方向。
门体12由门芯11支撑,其设有沿垂直于第一轴线的第一方向依次布设(从右至左或从左至右)的第一外壁1221、限位壁1233和容置腔17,门体12沿第二方向依次设有第二外壁1211、锁固壁1231。
参考图3、图4,具体的,门体12包括横梁121、侧材122、连接件123和门板124,横梁121、侧材122、连接件123围合形成容置腔17。在本实施例中,横梁121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上下侧,横梁121内部中空并沿第一方向延伸,横梁121设有第二外壁1211,第二外壁1211设有垂直于第二方向的第二外表面12111和背离第二外表面12111的第四限位面12112,以及沿第二方向贯穿第二外壁1211的第二操作孔12113和第一孔12114,其中,第二操作孔12113两端开口分别于第二外表面12111和第四限位面12112。
侧材122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左右两侧,侧材122内部中空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侧材122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两横梁121相抵,具体的,二者相抵处为斜面,并最终围合成方框,方框内用于容置门板124,门板124四周与侧材122、横梁121通过胶水固接。侧材122设有第一外壁1221,第一外壁1221设有在门体12相对门框2关闭时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一外表面12211和背离第一外表面12211的第一限位面12212,和沿第一方向贯穿第一外壁1221的第一操作孔12213,第一操作孔12213两端开口分别于第一外表面12211和第一限位面12212。
参考图4、图5,连接件123数量为四个,并分别用于连接相邻的横梁121和侧材122,连接件123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连接部与横梁121通过螺钉固接,第一连接部设有与第一孔12114对应的第二孔1232。
第一连接部还设有锁固壁1231,锁固壁1231设有第三限位面12311和通孔12312,第三限位面12311垂直于第二方向并与第四限位面12112相对,且与第四限位面12112间形成第二间隙15,第二间隙15沿第一方向延伸;通孔12312一端开口于第三限位面12311,另一端与容置腔17连通,通孔12312于垂直于第二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为长条状。第二连接部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连接部与侧材122通过螺钉固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通过螺钉固接于横梁121和侧材122,结构简单,成本低,该连接方式已是现有技术,不作过多赘述。第二连接部设有限位壁1233,限位壁1233设有与第一限位面12212相对的第二限位面12331,第一限位面12212与第二限位面12331间形成第一间隙16。
参考图4,安装时,第一连接部位于横梁121内,第二连接部位于侧材122内,并通过螺钉实现固定,且第一孔12114和第二孔1232连通围合形成滑孔171,第一连接部与横梁121的第二外壁1211间隔设置的第一内壁1212之间、第二连接部与侧材122的第一外壁1221间隔设置的第二内壁1222之间共同围合形成滑槽172,滑孔171和滑槽172沿第二方向依次布设(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并相互连通形成容置腔17。门芯11的滑动部置于滑槽172内,转动部伸入滑孔171内并与门框2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且滑孔171和滑槽172均沿第一方向延伸,从而允许门芯11沿第一方向滑动,并且门芯11的上表面与锁固壁1231相抵从而支撑门体12。
参考图3、图4,锁固件14为螺钉,锁固件14显露于门体12以便于被操作。锁固件14适于沿第二方向贯穿通孔12312并与门芯11的第二螺纹孔1123螺接,并在抵于第三限位面12311时使门芯11相对门体12固定,从而使得门体12与门芯11止转配合以阻止门芯11相对门体12绕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应当了解的是,止转配合还可以其他方式,如容置腔17与门芯11非回转面配合以阻止门芯11相对门体12绕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如门芯11轮廓为非圆形,且与容置腔17适配,从而实现止转。
具体的,锁固件14设有彼此固接的操作部141和锁固部142,在本实施例中,锁固件14为螺钉;锁固部142沿第二方向贯穿通孔12312并与门芯11的第二螺纹孔1123螺接,操作部141位于第二间隙15内并适于沿第一方向滑动,操作部141适于顶抵于第三限位面12311以使门芯11相对门体12固定,操作部141还适于顶抵于第四限位面12112以防止脱出,从而防止使用过程中脱离,且操作部141显露于所述第二操作孔12113以便于被操作,第二操作孔12113也在垂直于第二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为长条状,从而能够始终使得操作部141显露,即螺钉的十字孔或六角孔对应第二操作孔12113,由于锁固件14位于横梁121内部,当第二操作孔12113处设置装饰盖后即可实现锁固件14的隐藏,使门扇1更美观。
参考图3、图4,推动件13为螺钉,推动件13设有彼此固接的推动部131和螺接部132,螺接部132贯穿限位壁1233并与门芯11的螺接部132的第一螺纹孔1122沿第一方向螺接,推动部131位于第一间隙16内并适于与第一限位面12212或第二限位面12331抵接以推动门体12相对门芯11沿第一方向运动;推动部131还显露于第一操作孔12213以便于被操作,即螺钉的十字孔或六角孔对应第一操作孔12213。当第一操作孔12213处设置装饰盖后即可实现推动件13的隐藏,使门扇1更美观。
门框2固接于墙体,门框2有四个,分别位于两侧边和上下两边,参考图10,上下两边的门框2均设有转动轴21,两转动轴21分别与两转动孔1112转动配合。
参考图4-图8,门扇1安装时,首先先通过锁固件14、推动件13分别贯穿连接件123的锁固壁1231和限位壁1233后与芯体112螺接,然后将上述零件沿第二方向插入侧材122内,并使得推动件13显露于第一操作孔12213;再而,将安装有门板124的横梁121沿第一方向套设于连接件123并与侧材122相抵,使得第二孔1232与第一孔12114对应,锁固件14显露于第二操作孔12113;然后将轴套111由第一孔12114处伸入并与芯体112插接配合;最后通过螺钉将连接件123与横梁121和侧材122固定完成安装。再将门扇1的转动孔1112与门框2的转动轴21进行转动连接即完成安装。
使用时,门芯11适于与门框2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且门芯11支撑门体12,从而实现门扇1可相对门框2转动的同时,门体12不相对门芯11掉落。
由于门体12与门芯11止转配合以阻止门体12相对门芯11绕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因此当螺接部132与门芯11沿第一方向螺接时,门芯11并不会相对门体12转动,并且由于门芯11与门框2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因此门芯11也不会相对门框2沿第一方向运动,因此螺接部132的进牙和退牙,均导致推动件13相对门芯11沿第一方向进行左右滑动,而由于推动部131位于由第一限位面12212与第二限位面12331间形成的第一间隙16内,并且容置腔17允许门芯11沿第一方向滑动,即是门体12也允许相对门芯11沿第一方向滑动(运动关系是相对的),因此当推动部131使得螺接部132向左进牙时,推动部131抵于第二限位面12331,并随着继续向左移动时通过推动第二限位面12331让门体12向左滑动,当推动部131使得螺接部132向右退牙时,推动部131抵于第一限位面12212,并随着继续向右移动时通过推动第一限位面12212让门体12向右滑动。
第一操作孔12213两端开口分别于第一外表面12211和第一限位面12212的第一操作孔12213,推动部131还显露于第一操作孔12213以便于被操作,从而用户通过转动门扇1使得门体12与侧边的门框2呈一定角度时,如图11所示(如果第一外表面12211朝向侧边的门框2,则门体12与侧边的门框2间间隙较小,不方便操作),即可对门体12进行操作,从而使得门体12相对门芯11沿第一方向滑动,即门体12相对门框2沿第一方向运动,从而调节门体12与门框2之间的缝隙或两门扇1之间的缝隙,当以抵于第一限位面12212的状态退牙时,门体12与门框2之间的缝隙减小,当以抵于第二限位面12331的状态进牙时,门体12与门框2之间的缝隙变大;当有两门扇1时,门体12与门框2之间的缝隙减小,则两门扇1之间的缝隙将增大,反之,则减小,通过缝隙的调节使得更加美观。
由于锁固件14通过锁固部142与门芯11螺接实现固定,因此,锁固件14相对门框2沿第一方向也是不动的,通孔12312和第二间隙15均沿第一方向延伸,使得在具有锁固件14的情况下门体12仍然能够相对门芯11沿第一方向滑动,且门体12相对门芯11在通孔12312和第二间隙15的长度范围内滑动时,不会与锁固件14形成干涉,使得在具有锁固件14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缝隙调节。相比于沿第一方向布设若干通孔12312,该方式能实现无极调节缝隙,更方便,若在调节过程中,由于锁固件14紧抵第三限位面12311导致摩擦力更大,则可通过锁固件14的退牙,使得锁固件14脱离与第三限位面12311紧抵,从而方便推动件13进行调节,同理,调节时,用户通过转动门扇1使得门体12与上边的门框2呈一定角度时,可方便调节。
由于滑孔171和滑槽172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滑动部置于滑槽172内,转动部伸入滑孔171内,因此,在滑孔171和滑槽172的长度范围内,门体12相对门芯11沿第一方向滑动时,不会与滑动部和转动部形成干涉,使得缝隙能够进行调节。
转动轴21和转动孔1112连接方式使得门芯11相对门框2沿第一方向相对固定的同时,又允许门体12相对门框2沿第一方向滑动,从而进行缝隙调节。
实施例二:
参考图12,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该门具有两个门扇1,且两门扇1的第一外表面12211于两门扇1闭合时相互背离,该门具有两门扇1,用户也可进行两门扇1间的缝隙调节,防止两门扇1间存在缝隙,不美观。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发明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发明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发明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门扇,其适于相对门框(2)绕第一轴线转动,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芯(11),其适于与所述门框(2)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连接;
门体(12),其由所述门芯(11)支撑,其设有沿垂直于第一轴线的第一方向依次布设的第一外壁(1221)、限位壁(1233),所述第一外壁(1221)设有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并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一外表面(12211)和背离所述第一外表面(12211)的第一限位面(12212)、和沿第一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外壁(1221)的第一操作孔(12213);所述限位壁(1233)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面(12212)相对的第二限位面(12331),所述第一限位面(12212)与所述第二限位面(12331)间形成第一间隙(16);所述门体还设有容置腔(17),所述容置腔(17)容置所述门芯(11)并允许所述门芯(11)沿第一方向滑动,且所述门体(12)与所述门芯(11)止转配合以阻止所述门芯(11)相对所述门体(12)绕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和
推动件(13),其设有推动部(131)和螺接部(132),所述螺接部(132)贯穿所述限位壁(1233)与所述门芯(11)沿第一方向螺接,所述推动部(131)位于第一间隙(16)内并适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面(12212)或所述第二限位面(12331)抵接以推动所述门体(12)相对所述门芯(11)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推动部(131)还显露于所述第一操作孔(12213)以便于被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固件(14),所述门体(12)设有锁固壁(1231),所述锁固壁(1231)设有垂直于第二方向的第三限位面(12311)和沿第二方向贯通所述锁固壁(1231)并与所述容置腔(17)连通的通孔(12312),其中,第二方向为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所述通孔(12312)于垂直于第二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为长条状,所述锁固件(14)适于沿第二方向贯穿所述通孔(12312)与所述门芯(11)螺接,并在抵于所述第三限位面(12311)时使所述门芯(11)相对所述门体(12)固定,且所述锁固件(14)显露于所述门体(12)以便于被操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12)沿第二方向依次设有第二外壁(1211)、所述锁固壁(1231),所述第二外壁(1211)设有垂直于第二方向的第二外表面(12111)和背离所述第二外表面(12111)的第四限位面(12112)、和沿第二方向贯通所述第二外壁(1211)的第二操作孔(12113);所述第二操作孔(12113)于垂直于第二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为长条状;所述第四限位面(12112)与所述第三限位面(12311)相对,所述第三限位面(12311)与所述第四限位面(12112)间形成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间隙(15);所述锁固件(14)设有操作部(141)和锁固部(142),所述锁固部(142)沿第二方向贯穿所述通孔(12312)并与所述门芯(11)螺接,所述操作部(141)位于所述第二间隙(15)内并适于沿第一方向滑动,所述操作部(141)适于顶抵于所述第三限位面(12311)以使所述门芯(11)相对所述门体(12)固定,所述操作部(141)还适于顶抵于所述第四限位面(12112)以防止脱出,且所述操作部(141)显露于所述第二操作孔(12113)以便于被操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门芯(11)设有相固接的转动部和滑动部,所述容置腔(17)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布设并相互连通的滑孔(171)和滑槽(172),其中,第二方向为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所述滑孔(171)和所述滑槽(172)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滑动部置于所述滑槽(172)内并与所述螺接部(132)螺接;所述转动部伸入所述滑孔(171)内并与所述门框(2)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门芯(11)包括轴套(111)和芯体(112),所述轴套(111)和所述芯体(112)沿第二方向插接配合,所述轴套(111)形成所述转动部,所述芯体(112)形成所述滑动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12)包括横梁(121)、侧材(122)和连接件(123),所述横梁(121)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侧材(122)沿第二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横梁(121)相抵,其中,第二方向为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所述连接件(123)包括分别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固接于所述横梁(121)和所述侧材(122),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所述限位壁(1233),所述侧材(122)设有所述第一外壁(1221);所述横梁(121)、所述侧材(122)和所述连接件(123)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1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17)与所述门芯(11)非回转面配合以阻止所述门芯(11)相对所述门体(12)绕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
8.一种门,其适于安装于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2)和权利要求1-7任一项的一种门扇(1),所述门框(2)固接于所述墙体,且所述门框(2)与所述门芯(11)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2)设有沿第一轴线的延伸方向延伸的转动轴(21),所述门芯(11)设有与所述转动轴(21)转动配合的转动孔(1112)。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1)数量为两个,且两所述门扇(1)的第一外表面(12211)于两所述门扇(1)闭合时相互背离。
CN202211572748.XA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门扇及门 Pending CN1157882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2748.XA CN115788238A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门扇及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2748.XA CN115788238A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门扇及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8238A true CN115788238A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18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72748.XA Pending CN115788238A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门扇及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8823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03202A (en) Inserted leg adjustable cabinet handle
US6145251A (en) Adjustable shutter assembly and slat control mechanism using a control gear and gear engaging positioner
AU2013202517B1 (en) Adjustable hinge
GB2376266A (en) An adjustable carrier hinge
CN110520014A (zh) 家具主体的壁、用于生产这种壁的方法及包括这种壁的家具主体或家具件
US4864688A (en) Hinge having varied height offset leafs
EP0941680A1 (de) Tragstangenanordnung für Handels- und Dienstleistungseinrichtungen
RU2570368C2 (ru) Скрыт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тенной сборки конструктивного элемента предмета мебели с боковой регулировкой
US20050067923A1 (en) Drive bay cover and eject bracket
JP2007136192A (ja) 額縁フレーム
RU2435919C2 (ru) Дверная или оконная шарнирная петля
CN115788238A (zh) 一种门扇及门
DE102004009183A1 (de) Anzeigerahmen für eine Flachbildschirmvorrichtung
EP0300292A1 (en) Hinge with three-axis adjustment particularly for window and door frames
US7228597B2 (en) Partition apparatus and hinge apparatus
CN219412320U (zh) 一种门扇及门
US20050034273A1 (en) Pinless hinge
US7051404B2 (en) Self-locking hinge
EP3064088B1 (en) Hidden hanging bracket for the wall assembly of a structural component of a piece of furniture, with regulation from above
EP3274535B1 (en) Operating device for a tilt and turn door or window
EP3274534B1 (en) Operating device for a tilt and turn door or window
CN105672816B (zh) 具有可调节的夹紧区域的包覆件
US20070284063A1 (en) Table utility bay door assembly
EP2510835B1 (en) Device for making an integrated handle in a portion of a movable panel of a furniture and movable panel comprising said device
CN1123359A (zh) 固定门扇的配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