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87574A - 一种堤防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堤防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87574A
CN115787574A CN202310007421.6A CN202310007421A CN115787574A CN 115787574 A CN115787574 A CN 115787574A CN 202310007421 A CN202310007421 A CN 202310007421A CN 115787574 A CN115787574 A CN 1157875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mponent
fixing plate
bear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074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国斌
石超
石伟成
孟贤
张逸群
吴国涛
韩健
马璇
周家鑫
王猛
方旭
张程浩
孟令军
李鑫
贺路忠
许潘东
张成筛
黄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Sihong County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Sihong County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Sihong County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enter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0742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875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87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75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堤防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涉及堤防加固技术领域。其包括堤防本体,堤防本体包括迎水面、背水面以及道路面,且迎水面和道路面上铺设有混凝土层,堤防本体上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一端插设至堤防本体的内部、另一端插设至土层内,固定板与堤防本体之间设置有加固机构;加固机构包括连通组件、插入组件、承载组件、扩张组件和下压组件,连通组件连接于迎水面上的混凝土层与固定板之间,插入组件和下压组件均设于固定板上,扩张组件设于插入组件与承载组件之间且下压组件与承载组件连接。本申请具有可以提高堤防本体的稳固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堤防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堤防加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堤防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水利堤防,指在江、海、湖、海沿岸或水库区和分蓄洪区周边修建的土堤或防洪墙等,沿江、河、湖和海的岸边修建的挡水建筑物称为堤,构建在河谷或者河流中拦截水流的水工建筑物称为坝,防水的堤坝合称为堤防。
相关技术中,堤防结构多为普通的泥沙或是砂石混合的结构,迎水面在长期的水流冲击下,堤防结构容易不稳固,且尤其是在水位较高时,水浪对河岸冲击较大,更加容易导致堤防本体坍塌,故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堤防结构容易不稳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堤防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堤防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堤防加固结构,包括堤防本体,堤防本体包括迎水面、背水面以及道路面,且迎水面和道路面上铺设有混凝土层,所述堤防本体上设置有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一端插设至所述堤防本体的内部、另一端插设至土层内,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堤防本体之间设置有加固机构;
所述加固机构包括连通组件、插入组件、承载组件、扩张组件和下压组件,所述连通组件连接于所述迎水面上的所述混凝土层与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插入组件和所述下压组件均设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扩张组件设于所述插入组件与所述承载组件之间且所述下压组件与所述承载组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入组件插入土层内后,插入组件会受到扩张组件对插入组件进行顶撑的力,以使得插入组件具有分叉的趋势,从而达到类似于大树生长时,树根进行分叉生长,以使得大树不易被吹倒而提高了大树的稳固性的效果,即提高了堤防本体的稳固性而不易被洪水冲垮;与此同时,若迎水面一侧的水位升高时,通过连通组件的设置,水将流动至固定板处,并对下压组件进行下压,下压组件也将对承载组件下压,此时插入组件所受的顶撑力将进一步增大,从而使得插入组件具有分叉的趋势进一步增强,以进一步提高堤防本体的稳固性而不易被洪水冲垮,即可根据水位来进行调节。
可选的,所述连通组件包括连通管和过滤网,所述固定板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连通管一端贯穿所述迎水面上的所述混凝土层、另一端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过滤网固定于所述连通管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迎水面一侧的水位升高时,迎水面一侧的洪水可通过连通管流动至空腔内,从而对下压组件进行下压。
可选的,所述插入组件包括插入钉和一对插入板,所述插入板与所述固定板的底壁转动连接,所述插入钉固定于所述插入板的底壁上,所述扩张组件连接于所述插入板与所述承载组件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入钉可便于插入板破土而插入至土层内;在插入板向土层内插入时,先控制好扩张组件,以确保两个插入板能够相互平行直至插入土层内;随后,由于扩张组件对插入组件具有顶撑力,此时两个插入板将具有分叉的趋势,即两个插入板具有呈“八”字形的趋势,从而提高堤防本体的稳固性。
可选的,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筒和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固定于所述承载筒内,所述扩张组件连接于所述插入板与所述承载板之间,所述下压组件与所述承载筒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筒用于对扩张组件进行承载。
可选的,所述扩张组件包括滑块、伸缩杆、限位环和扩张弹簧,所述插入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插设并滑动于所述滑槽内,所述伸缩杆一端与所述滑块铰接、另一端插设并滑动于所述承载筒内,所述承载筒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环套设于所述伸缩杆位于所述承载筒内的一端且插设并滑动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扩张弹簧连接于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承载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入板插设至土层前,可先对扩张弹簧进行压缩,以确保两个插入板平行;在插入板插设至土层后,扩张弹簧对伸缩杆具有推力,从而对插入板具有顶撑力,以使得两个插入板具有分叉的趋势;且若分叉开,此时伸缩杆向承载筒外滑出,由于伸缩杆与滑块铰接,那么滑块也将沿着滑槽向下滑动。
可选的,所述下压组件包括滑动板、下压杆和滑动弹簧,所述空腔的内壁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板插设至所述空腔内且所述滑动板沿宽度方向的两端插设至所述滑动槽内,所述滑动弹簧连接于所述滑动板与所述滑动槽的内壁之间,所述下压杆一端与所述承载筒固定、另一端贯穿至所述空腔内且与所述滑动板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迎水面一侧的水位增高,那么流入至空腔内的水将增多,从而水的重力将增大;此时,滑动板在巨大的重力作用下,滑动板将压缩滑动弹簧,以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且同时带动下压杆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从而对承载筒进行下压。
可选的,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挡水组件,所述挡水组件包括挡水板、浮球和环板,所述挡水板的顶部开设有让位孔且所述让位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空腔的内壁开设有环槽,所述挡水板一端贯穿所述道路面上的所述混凝土层、另一端穿设于所述让位孔并延伸至所述空腔内,所述浮球与所述挡水板的底壁连接,所述环板套设于所述挡水板上且插设并滑动于所述环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迎水面一侧的水位高于最顶部的连通管时,浮球通过空腔内的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漂浮,从而将挡水板进行顶升,以提高堤防本体隔挡洪水的高度,从而迎水面一侧的洪水不易向背水面一侧流动。
可选的,所述挡水板设置为空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水板设置成空心,可以减小挡水板的重量。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迎水面上的所述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稳固组件,所述稳固组件包括第一板、第二板、连接钢筋和锚钩,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均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底壁也均固定设置有插入钉,所述第一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和所述第二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均填充有混凝土层,所述连通管贯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的所述混凝土层,所述连接钢筋一端插设至所述迎水面上的所述混凝土层内、另一端插设至所述第一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的所述混凝土层内,所述连接钢筋的两端均与所述锚钩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板、第二板和固定板三者形成骨架,不仅对堤防本体具有支撑的效果,而且在建造堤防本体时更为便捷;连接钢筋可提高整个堤防本体的强度而进一步提升堤防本体的稳固性。
本申请还提供的一种堤防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堤防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固定板和插入板通过插入钉插入至土层内;
S2、将第一板和第二板的一端与固定板进行焊接、另一端通过插入钉插设至土层内,以对固定板形成支撑;
S3、将连接钢筋的一端插入至第一板与固定板之间,并在第一板与固定板之间和第二板与固定板之间灌注混凝土浆,以形成混凝土层;
S4、在固定板、第一板和第二板上堆砌砂石和泥土,以形成迎水面、道路面和背水面;
S5、在迎水面和道路面上灌注混凝土浆,以形成混凝土层,从而完成对堤防本体的施工,且该堤防本体稳固性更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提高堤防本体的稳固性,以使得堤防本体不易被冲垮。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在插入组件插入土层内后,插入组件会受到扩张组件对插入组件进行顶撑的力,以使得插入组件具有分叉的趋势,从而达到类似于大树生长时,树根进行分叉生长,以使得大树不易被吹倒而提高了大树的稳固性的效果,即提高了堤防本体的稳固性而不易被洪水冲垮。
2、挡水板设置成空心,可以减小挡水板的重量。
3、若迎水面一侧的水位高于最顶部的连通管时,浮球通过空腔内的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漂浮,从而将挡水板进行顶升,以提高堤防本体隔挡洪水的高度,从而迎水面一侧的洪水不易向背水面一侧流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加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稳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堤防本体;11、迎水面;111、混凝土层;12、道路面;13、背水面;2、固定板;21、空腔;211、滑动槽;212、环槽;22、让位孔;3、连通组件;31、连通管;32、过滤网;4、插入组件;41、插入板;411、滑槽;42、插入钉;5、承载组件;51、承载筒;511、限位槽;52、承载板;6、扩张组件;61、滑块;62、伸缩杆;63、限位环;64、扩张弹簧;7、下压组件;71、滑动板;72、下压杆;73、滑动弹簧;8、挡水组件;81、挡水板;82、浮球;83、环板;9、稳固组件;91、第一板;92、第二板;93、连接钢筋;94、锚钩;10、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堤防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参照图1,一种堤防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堤防本体1,堤防本体1包括迎水面11、背水面13和道路面12,迎水面11与背水面13分别位于堤防本体1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道路面12位于堤防本体1的顶部且用于路人或车辆进行通行。位于迎水面11的一侧可对洪水进行储蓄,背水面13上可以种植绿植,以使得堤防本体1不易水土流失。迎水面11和道路面12上均铺设有混凝土层111,混凝土层111可以提高堤防本体1表面的硬度。
参照图1,堤防本体1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板2,固定板2为钢板且竖直设置,固定板2的一端插设至堤防本体1底部的土层内、另一端插设至堤防本体1的内部,固定板2具有一定的防渗水效果,以便迎水面11侧的洪水不易渗入至背水面13侧。固定板2与堤防本体1之间设置有加固机构。
参照图2、图3和图4,加固机构包括连通组件3、插入组件4、承载组件5、扩张组件6和下压组件7,插入组件4与固定板2的底壁连接,连通组件3连接于迎水面11上的混凝土层111与固定板2之间,下压组件7设于固定板2上且与承载组件5连接,扩张组件6连接于承载组件5与插入组件4之间。在插入组件4插入土层内后,插入组件4会受到扩张组件6对插入组件4进行顶撑的力,以使得插入组件4具有分叉的趋势,从而达到类似于大树生长时,树根进行分叉生长,以使得大树不易被吹倒而提高了大树的稳固性的效果;与此同时,若迎水面11一侧的水位升高时,通过连通组件3的设置,水将流动至固定板2处,并对下压组件7进行下压,下压组件7也将对承载组件5下压,此时插入组件4所受的顶撑力将进一步增大,从而使得插入组件4具有分叉的趋势进一步增强,以进一步提高堤防本体1的稳固性而不易被洪水冲垮。
参照图2,连通组件3包括连通管31和过滤网32,固定板2的内部且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空腔21,本申请实施例中连通管31沿堤防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三组,且一组中设置有四根连通管31,四根连通管31沿固定板2的竖直方向均匀排布。连通管31的一端与空腔21连通、另一端贯穿迎水面11上的混凝土层111,连通管31用于将迎水面11一侧的洪水输送至空腔21内。过滤网32固定安装于连通管31内,过滤网32可在洪水向空腔21内输入时对洪水进行过滤,以使得空腔21内不易沉积过多的淤泥。在迎水面11一侧的水位升高时,可根据相应的连通管31,水将通过该连通管31流动至空腔21内,从而对下压组件7进行下压。
参照图2,插入组件4包括插入钉42和一对插入板41,插入板41与固定板2的底壁转动连接,且两个插入板41分别位于固定板2底壁沿宽度方向的两侧,且扩张组件6设置有两组,一组扩张组件6连接于任一插入板41与承载组件5靠近该插入板41的一端之间、另一组扩张组件6连接于另一插入板41与承载组件5靠近该插入板41的一端之间。插入钉42与插入板41的底壁焊接,插入钉42可便于插入板41破土而插入至土层内。
在插入板41向土层内插入时,可先挖设好坑,然后将插入板41向坑内插入,且由于插入板41与坑的内壁相贴,因此两个插入板41能够相互平行直至插入坑底的土层内,但由于即将插入土层内的过程中,若洪水位较高,则洪水将过多的进入空腔21内,此时水的重力将很大,因此,下压组件7将对扩张组件6造成很大的下压力,此时两个插入板41可呈“八”字形趋势插入土层内,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水位较低,并未倾斜插设至土层内作为示例;随后,由于扩张组件6自身对插入组件4具有顶撑力以及水的重力对扩张组件6的下压,此时两个插入板41将始终存在具有分叉的趋势,即两个插入板41具有呈“八”字形的趋势,以便固定板2不易轻易滑出,从而提高堤防本体1的稳固性。
参照图3,承载组件5包括承载筒51和承载板52,承载筒51位于两个插入板41之间,承载筒51用于对扩张组件6进行承载。承载板52固定于承载筒51的内部且位于承载筒51的中心处。一组扩张组件6连接于任一插入板41与承载筒51靠近该插入板41的一端之间、另一组扩张组件6连接于另一插入板41与承载筒51靠近该插入板41的一端之间。
参照图3,扩张组件6包括滑块61、伸缩杆62、限位环63和扩张弹簧64,插入板41靠近承载筒51的一侧且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槽411,滑槽411为T形槽,滑块61插设至滑槽411内且可在滑槽411内进行滑动。伸缩杆62的一端与滑块61铰接、另一端贯穿至承载筒51内且可在承载筒51内进行滑动。扩张弹簧64的一端与承载板52的侧壁固定、另一端与相对应的伸缩杆62的端壁固定,在插入板41插设至土层前,可先对扩张弹簧64进行压缩,以确保两个插入板41平行;在插入板41插设至土层后,扩张弹簧64对伸缩杆62具有推力,从而对插入板41具有顶撑力,以使得两个插入板41具有分叉的趋势;且若分叉开,此时伸缩杆62向承载筒51外滑出,由于伸缩杆62与滑块61铰接,那么滑块61也将沿着滑槽411向下滑动。
参照图3,承载筒51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511,限位环63固定套设于伸缩杆62位于承载筒51内的一端,限位环63插设至限位槽511内且可在限位槽511内进行滑动,限位环63的作用在于可防止伸缩杆62完全滑出承载筒51。限位环63的周壁上固定套设有橡胶套10,橡胶套10可提高承载筒51的密封性,以使得扩张弹簧64在潮湿的环境下不易老化过快。
参照图4,下压组件7包括滑动板71、下压杆72和滑动弹簧73,空腔21的内壁且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动槽211,滑动板71插设至空腔21内且滑动板71沿宽度方向上的两端插设至滑动槽211内,滑动板71可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滑动板71的周壁上固定套设有橡胶套10,以提高滑动板71与滑动槽211内壁之间的密封性。下压杆72的一端与承载筒51的外顶壁固定、另一端贯穿至空腔21内且与滑动板71的底壁固定,下压杆72可沿竖直方向滑动。若迎水面11一侧的水位增高,那么流入至空腔21内的水将增多,从而水的重力将增大;此时,滑动板71在巨大的重力作用下,滑动板71将压缩滑动弹簧73,以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且同时带动下压杆72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从而对承载筒51进行下压;此时,滑块61沿滑槽411向下滑动,并且伸缩杆62也将向承载筒51外滑出,从而维持对插入板41的顶撑,且插入板41所受的顶撑力将进一步增大,从而使得两个插入板41件的分叉趋势进一步增强,以进一步提高堤防本体1的稳固性而不易被洪水冲垮而坍塌。
参照图2,空腔21内设置有挡水组件8,挡水组件8包括挡水板81、浮球82和环板83,空腔21靠近顶部的一端的内壁开设有环槽212且位于最顶部连通管31的上方,固定板2的顶壁开设有让位孔22且让位孔22与空腔21连通。挡水板81的一端贯穿道路面12上的混凝土层111且挡水板81的顶壁与混凝土层111的顶壁齐平,以不影响道路面12的使用;另一端穿设于让位孔22并延伸至空腔21内,挡水板81为较轻的木质材质制成,以便更容易漂浮。环板83固定套设于挡水板81位于空腔21内的一端,环板83插设至环槽212内且可沿竖直方向滑动,环板83的周壁上固定套设有橡胶套10,以提高环板83与环槽212内壁之间的密封性,从而空腔21内的水不易从让位孔22流出。
参照图2,浮球82与挡水板81的底壁固定,且沿挡水板8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若迎水面11一侧的水位高于最顶部的连通管31时,浮球82通过空腔21内的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漂浮,从而将挡水板81进行顶升,以提高堤防本体1隔挡洪水的高度,从而迎水面11一侧的洪水不易向背水面13一侧流动。
具体地,挡水板81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挡水板81设置为空心,以减小挡水板81的重量。
参照图5,固定板2与迎水面11上的混凝土层111之间设置有进一步稳固堤防本体1的稳固组件9,稳固组件9包括第一板91、第二板92、连接钢筋93和锚钩94,第一板91和第二板92均与固定板2焊接且倾斜设置,第一板91和第二板92远离固定板2的一端倾斜向下设置且第一板91与第二板92以固定板2为中心轴对称设置,以对固定板2进行支撑。第一板91与固定板2之间和第二板92与固定板2之间均填充有混凝土层111,以提高第一板91、第二板92和固定板2之间的强度,且第一板91、第二板92和固定板2三者形成骨架,不仅对堤防本体1具有支撑的效果,而且在建造堤防本体1时更为便捷。第一板91和第二板92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插入钉42,以提高第一板91和第二板92对固定板2 的支撑稳定性。
参照图5,连接钢筋93的一端插入至第一板91与固定板2之间的混凝土层111内、另一端插入至迎水面11上的混凝土层111内,连接钢筋93可提高整个堤防本体1的强度而进一步提升堤防本体1的稳固性。连接钢筋93的两端均与锚钩94固定连接,锚钩94可以进一步提高连接钢筋93连接迎水面11上的混凝土层111与第一板91和固定板2之间的混凝土层111之间的稳固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堤防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的实施原理为:在插入板41插入土层内后,插入板41会受到扩张弹簧64对插入板41进行顶撑的力,以使得两个插入板41具有分叉的趋势,从而达到类似于大树生长时,树根进行分叉生长,以使得大树不易被吹倒而提高了大树的稳定性的效果;与此同时,若迎水面11一侧的水位升高时,通过连通管31的设置,水将流动至空腔21内,此时,滑动板71在巨大的重力作用下,滑动板71将压缩滑动弹簧73,以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且同时带动下压杆72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从而对承载筒51进行下压;此时,滑块61沿滑槽411向下滑动,并且伸缩杆62也将向承载筒51外滑出,从而维持对插入板41的顶撑,且插入板41所受的顶撑力将进一步增大,从而使得两个插入板41件的分叉趋势进一步增强,以进一步提高堤防本体1的稳定性而不易被洪水冲垮。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堤防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
一种堤防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固定板2和插入板41通过插入钉42插入至土层内;
S2、将第一板91和第二板92的一端与固定板2进行焊接、另一端通过插入钉42插设至土层内,以对固定板2形成支撑;
S3、将连接钢筋93的一端插入至第一板91与固定板2之间,并在第一板91与固定板2之间和第二板92与固定板2之间灌注混凝土浆,以形成混凝土层111;
S4、在固定板2、第一板91和第二板92上堆砌砂石和泥土,以形成迎水面11、道路面12和背水面13;
S5、在迎水面11和道路面12上灌注混凝土浆,以形成混凝土层111,从而完成对堤防本体1的施工,且该堤防本体1稳固性更高。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堤防加固结构,包括堤防本体(1),堤防本体(1)包括迎水面(11)、背水面(13)以及道路面(12),且迎水面(11)和道路面(12)上铺设有混凝土层(111),其特征在于:所述堤防本体(1)上设置有固定板(2)且所述固定板(2)一端插设至所述堤防本体(1)的内部、另一端插设至土层内,所述固定板(2)与所述堤防本体(1)之间设置有加固机构;
所述加固机构包括连通组件(3)、插入组件(4)、承载组件(5)、扩张组件(6)和下压组件(7),所述连通组件(3)连接于所述迎水面(11)上的所述混凝土层(111)与所述固定板(2)之间,所述插入组件(4)和所述下压组件(7)均设于所述固定板(2)上,所述扩张组件(6)设于所述插入组件(4)与所述承载组件(5)之间且所述下压组件(7)与所述承载组件(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堤防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组件(3)包括连通管(31)和过滤网(32),所述固定板(2)内部开设有空腔(21),所述连通管(31)一端贯穿所述迎水面(11)上的所述混凝土层(111)、另一端与所述空腔(21)连通,所述过滤网(32)固定于所述连通管(3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堤防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组件(4)包括插入钉(42)和一对插入板(41),所述插入板(41)与所述固定板(2)的底壁转动连接,所述插入钉(42)固定于所述插入板(41)的底壁上,所述扩张组件(6)连接于所述插入板(41)与所述承载组件(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堤防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5)包括承载筒(51)和承载板(52),所述承载板(52)固定于所述承载筒(51)内,所述扩张组件(6)连接于所述插入板(41)与所述承载板(52)之间,所述下压组件(7)与所述承载筒(5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堤防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组件(6)包括滑块(61)、伸缩杆(62)、限位环(63)和扩张弹簧(64),所述插入板(41)上开设有滑槽(411),所述滑块(61)插设并滑动于所述滑槽(411)内,所述伸缩杆(62)一端与所述滑块(61)铰接、另一端插设并滑动于所述承载筒(51)内,所述承载筒(51)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511),所述限位环(63)套设于所述伸缩杆(62)位于所述承载筒(51)内的一端且插设并滑动于所述限位槽(511)内,所述扩张弹簧(64)连接于所述伸缩杆(62)与所述承载板(5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堤防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7)包括滑动板(71)、下压杆(72)和滑动弹簧(73),所述空腔(21)的内壁开设有滑动槽(211),所述滑动板(71)插设至所述空腔(21)内且所述滑动板(71)沿宽度方向的两端插设至所述滑动槽(211)内,所述滑动弹簧(73)连接于所述滑动板(71)与所述滑动槽(211)的内壁之间,所述下压杆(72)一端与所述承载筒(51)固定、另一端贯穿至所述空腔(21)内且与所述滑动板(71)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堤防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21)内设置有挡水组件(8),所述挡水组件(8)包括挡水板(81)、浮球(82)和环板(83),所述挡水板(81)的顶部开设有让位孔(22)且所述让位孔(22)与所述空腔(21)连通,所述空腔(21)的内壁开设有环槽(212),所述挡水板(81)一端贯穿所述道路面(12)上的所述混凝土层(111)、另一端穿设于所述让位孔(22)并延伸至所述空腔(21)内,所述浮球(82)与所述挡水板(81)的底壁连接,所述环板(83)套设于所述挡水板(81)上且插设并滑动于所述环槽(21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堤防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81)设置为空心。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堤防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与所述迎水面(11)上的所述混凝土层(111)之间设置有稳固组件(9),所述稳固组件(9)包括第一板(91)、第二板(92)、连接钢筋(93)和锚钩(94),所述第一板(91)和所述第二板(92)均与所述固定板(2)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板(91)和第二板(92)的底壁也均固定设置有插入钉(42),所述第一板(91)与所述固定板(2)之间和所述第二板(92)与所述固定板(2)之间均填充有混凝土层(111),所述连通管(31)贯穿所述第一板(91)与所述固定板(2)之间的所述混凝土层(111),所述连接钢筋(93)一端插设至所述迎水面(11)上的所述混凝土层(111)内、另一端插设至所述第一板(91)与所述固定板(2)之间的所述混凝土层(111)内,所述连接钢筋(93)的两端均与所述锚钩(94)固定。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堤防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固定板(2)和插入板(41)通过插入钉(42)插入至土层内;
S2、将第一板(91)和第二板(92)的一端与固定板(2)进行焊接、另一端通过插入钉(42)插设至土层内,以对固定板(2)形成支撑;
S3、将连接钢筋(93)的一端插入至第一板(91)与固定板(2)之间,并在第一板(91)与固定板(2)之间和第二板(92)与固定板(2)之间灌注混凝土浆,以形成混凝土层(111);
S4、在固定板(2)、第一板(91)和第二板(92)上堆砌砂石和泥土,以形成迎水面(11)、道路面(12)和背水面(13);
S5、在迎水面(11)和道路面(12)上灌注混凝土浆,以形成混凝土层(111),从而完成对堤防本体(1)的施工,且该堤防本体(1)稳固性更高。
CN202310007421.6A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堤防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57875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07421.6A CN115787574A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堤防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07421.6A CN115787574A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堤防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7574A true CN115787574A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28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07421.6A Pending CN115787574A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堤防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8757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88396A (zh) * 2023-10-13 2023-12-08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堆石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37658A2 (de) * 2004-07-15 2006-03-22 Hans-Joachim Dipl.-Ing. Zeidler Bauverfahren zur Sanierung und Sicherung von bestehenden Deichbauwerken
JP2015121024A (ja) * 2013-12-20 2015-07-02 株式会社 林物産発明研究所 堤防
CN113550264A (zh) * 2021-08-26 2021-10-26 金华市成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防洪堤
CN214939820U (zh) * 2021-04-27 2021-11-30 中铧正鑫路桥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用堤坝
CN214939817U (zh) * 2021-04-04 2021-11-30 谢明勇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洪堤
CN215105054U (zh) * 2021-04-20 2021-12-10 曹雪莉 一种基于防洪堤坝的加固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37658A2 (de) * 2004-07-15 2006-03-22 Hans-Joachim Dipl.-Ing. Zeidler Bauverfahren zur Sanierung und Sicherung von bestehenden Deichbauwerken
JP2015121024A (ja) * 2013-12-20 2015-07-02 株式会社 林物産発明研究所 堤防
CN214939817U (zh) * 2021-04-04 2021-11-30 谢明勇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洪堤
CN215105054U (zh) * 2021-04-20 2021-12-10 曹雪莉 一种基于防洪堤坝的加固结构
CN214939820U (zh) * 2021-04-27 2021-11-30 中铧正鑫路桥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用堤坝
CN113550264A (zh) * 2021-08-26 2021-10-26 金华市成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防洪堤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88396A (zh) * 2023-10-13 2023-12-08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堆石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7188396B (zh) * 2023-10-13 2024-04-05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堆石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405889U (zh) 一种水利工程防护装置
CN115787574A (zh) 一种堤防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5669631U (zh) 一种深厚覆盖层地基结构
CN214219551U (zh) 一种柔性堤坝
CN213897002U (zh) 一种新型水利生态护坡
CN205653751U (zh) 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岸
CN110894714B (zh) 一种水利工程防护河堤及其防护方法
CN214993514U (zh) 一种景观河堤加固挡墙
CN215801392U (zh) 生态仿松木桩景观护岸
CN216108324U (zh) 一种滨海生态护岸结构
CN102071665A (zh) 全向互锁型护坡砌块及其搭接互锁方法
CN213358505U (zh) 既有病害河堤防渗加固加高结构
CN210194645U (zh) 一种应用于明洞洞顶的新型回填结构
CN113789755A (zh) 一种生态石笼格室护岸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1498714U (zh) 一种多级防冲堤塘
CN108286240B (zh) 适用于软土地基的防波堤的施工方法
KR100461664B1 (ko) 식생 호안블록의 설치구조 및 시공방법.
CN219825080U (zh) 一种河岸挡墙体系
CN211665706U (zh) 一种河道边坡支护结构
CN220335838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挡水坝
CN220888497U (zh) 一种抗径流抗侵蚀生态防护毯
CN217678877U (zh) 一种沿海城市排涝河道疏浚装配式支护结构
CN21710493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坡体支撑结构
CN215252668U (zh) 一种新型水库大坝防渗结构
CN221072477U (zh) 水位变幅区覆盖层边坡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