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70118A - 一种适用于高角患者的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高角患者的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70118A
CN115770118A CN202211419666.1A CN202211419666A CN115770118A CN 115770118 A CN115770118 A CN 115770118A CN 202211419666 A CN202211419666 A CN 202211419666A CN 115770118 A CN115770118 A CN 1157701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eth
anterior
casting belt
upper jaw
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196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娟�
蒋宸
苏崇莹
张梅
全淑琪
梅宏翔
张冠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41966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701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70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01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口腔正畸领域,具体涉及提供一种适用于高角患者的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包括:铸造带环,分别设置在上下颌双侧后牙上;上颌TPA横腭杆,两端分别与上颌部位的铸造带环固定连接;前牙弹性支撑组件,设置于上颌前牙后侧,通过支架与铸造带环固定连接,用于对磨牙间的铸造带环起支撑作用;下颌唇弓,设置于下颌前牙的唇面,两端分别从下颌部位的铸造带环连接,使下颌维持于后退位置;牵引勾,一端与铸造带环固定连接,另一端呈游离状态,用于限制下颌骨生长发育,促进上颌骨生长发育。其目的在于,使低角、均角、高角患者均可适用于该矫治器,并可配合前牵引,用于治疗生长发育期替牙期至恒牙早期的骨性、牙性Ⅲ类错颌畸形。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高角患者的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口腔正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角患者的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以及该种功能矫治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安氏III类错颌畸形是最常见的一种错颌畸形,在我国青少年中发病率为12%,是指上下颌骨及牙弓的近、远中关系不调,下颌及下颌牙弓处于近中位置,磨牙为近中关系,可以表现为前牙对合、反合或开合、上颌后缩或下颌前突等。对患者的牙颌面发育、口腔健康、口腔功能和颜面美观等有严重影响,随着患者的生长发育,畸形往往表现更重,还可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精神障碍。因此安氏III类错颌畸形的早期矫治非常重要。
功能矫治器是一类利用肌功能(如肌力及咬合力)进行牙颌关系调整治疗的矫治装置,是生长发育早期治疗安氏III类错颌畸形的有效治疗手段。矫治器戴入口腔后,通过矫治器上的部件,利用肌的牵张力及咬合力为力源,传递到牙及颌骨,改变颌骨的位置、牵张口周肌及黏膜,或改变咀嚼肌的受力平衡,以达到调整异常的肌动力平衡,阻断不良的唇舌习惯、改变异常的颌骨生长,在生长发育期早期利用生长潜力引导颌面正常生长的目的。
Frankle III矫治器、肌激动器、前方牵引矫治器、合垫舌簧矫治器和反式Twin-block矫治器等功能性矫治器可用于安氏III类错颌畸形的早期矫治,但都具有一定的应用缺陷。比如前方牵引矫治器可能会造成磨牙前移、前牙拥挤;常用的Frankle III矫治器,其具有功效好,对患者依从性要求低,佩戴简单,便于清洁,不影响牙根发育等优点,但是Frankle III矫治器通过诱导和限制口腔软组织的功能改变,促使后牙伸长,下颌发生顺时针旋转,导致高角患者后牙伸长、下面高增大,面下1/3正貌及侧貌美观及协调度下降,因此不可用于高角患者;肌激动器体积较大,戴入后会影响患者的咀嚼和发音,有时会引起疼痛反应;合垫舌簧矫治器和反式Twin-block矫治器等功能性矫治器主要是通过调节口周肌力平衡、改建牙弓及颌骨关系,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对颌骨发育的促进及抑制作用,不能改变前牙的倾斜度。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方便可行且有效的适用于安氏III类高角患者的功能性矫治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角、均角、高角患者均可使用的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以及制造方法,并可配合前牵引,用于治疗生长发育期替牙期至恒牙早期的骨性、牙性Ⅲ类错颌畸形。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高角患者的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包括:
铸造带环,分别设置在上下颌双侧后牙上;
上颌TPA横腭杆,设置在上颌双侧的后牙之间,两端分别与上颌部位的铸造带环固定连接,对磨牙间的铸造带环起支撑作用,保持磨牙间宽度;
前牙弹性支撑组件,设置于上颌前牙后侧,通过支架与铸造带环固定连接,对前牙左侧至右侧的尖牙进行弹性支撑;
下颌唇弓,设置于下颌前牙的唇面,两端分别从下颌部位的铸造带环连接,使下颌维持于后退位置;
牵引勾,一端与铸造带环固定连接,另一端呈游离状态,矫治时与橡皮筋结合,对铸造施加牵引力,用于限制下颌骨生长发育,促进上颌骨生长发育。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颌TPA横腭杆为不锈钢丝弯制而成,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上颌第一磨牙处的铸造带环上,中部为向前凸出的U形结构。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前牙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前牙腭侧基托及双曲舌簧,所述前牙腭侧基托通过支架分别与上颌两侧第一前磨牙处的铸造带环相连,所述双曲舌簧的一端包埋在前牙腭侧基托中,另一端分别固定在上颌尖牙及切牙后侧。
进一步的,所述前牙腭侧基托采用自凝树脂材质制成,所述双曲舌簧采用0.018-0.020mm澳丝或0.4-0.6mm普通不锈钢丝弯制而成。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下颌唇弓用1.0-1.2mm的不锈钢丝弯制而成,形状为下颌前牙形状相匹配的弧形,紧贴下前牙龈缘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勾包括设置在不同位置的第一牵引勾、第二牵引勾以及第三牵引勾,所述第一牵引勾分别设置在上颌两侧第一前磨牙处的铸造带环上,所述第二牵引勾分别设置在上颌两侧第一磨牙处的铸造带环上,所述第三牵引勾分别设置在下颌两侧第一前磨牙处的铸造带环上。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覆盖包裹在上颌后牙铸造带环处的牙合垫,牙合垫采用自凝树脂制作而成,所述牙合垫将上腭基托范围延伸至反
Figure BDA0003942359660000031
牙的舌面,且舌侧基托与反
Figure BDA0003942359660000032
牙舌面呈面接触。
一种适用于高角患者的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的制造方法,包括:
取模:通过印模托盘以及印模材料对患者的原始牙模进行取样,使用超硬石膏灌注工作模型,将安氏Ⅲ类错
Figure BDA0003942359660000033
石膏模型用水浸透,按照上、下颌蜡
Figure BDA0003942359660000034
记录的关系对好,调和石膏,将模型固定于简单
Figure BDA0003942359660000035
架上;
模型修整:去除石膏模型工作面凸起的小结节,用蜡将小孔或需基托缓冲的倒凹填平将模型底面修整至与
Figure BDA0003942359660000036
平面平行,沿牙弓走形将模型修整为鞍形,再将需放置固位体的石膏基牙进行修整,在模型上画出钢丝及基托的位置、范围,涂布分离剂,填倒凹,缓冲处理并翻制耐火模型;
铸造带环制作:按照设计线烫蜡形成外冠形态,蜡型要与颊舌侧形态一致,近远中游离端要与舌侧蜡型连接,颊舌侧
Figure BDA0003942359660000041
外展隙用蜡连接,连续金属铸造带环分别包裹上下颌双侧后牙上,双侧铸造带环通过下颌唇弓相连,蜡型完成后取下,检查蜡型完整度,常规包埋铸造,铸件完成后喷砂处理切割铸道,修整代入模型,修整外观形态,打磨抛光;
上颌TPA横腭杆弯制:使用1.2-1.5mm不锈钢丝弯制而成,离开腭穹窿黏膜2mm左右,中部U形曲凸向前方近中,两端与磨牙带环腭侧面焊接为一体;
上颌及下颌牵引钩弯制及焊接:上颌从尖牙远中发出的弯向远中的牵引钩使用的是1.2-1.5mm不锈钢丝弯制而成,末端焊接于金属铸造带环尖牙远中颊侧,弯向远中,上颌第一磨牙处发出的弯向远中的牵引钩、下颌尖牙远中发出的弯向近中的牵引钩使用的是1.2-1.5mm不锈钢丝弯制而成,上颌牵引钩末端焊接于金属铸造带环第一磨牙颊侧并弯向远中,下颌牵引钩末端焊接于金属铸造带环尖牙远中颊侧并弯向近中;
下颌唇弓制作及焊接:用1.0-1.2mm的不锈钢丝弯制而成,放置在下前牙的唇面,从双侧磨牙铸造带环伸出后做U形曲,尽量接近下前牙龈缘,以免下切牙向舌侧倾斜;
双曲舌簧弯制及前牙腭侧基托制作:使用0.018mm澳丝或0.5mm普通不锈钢丝弯制前牙左侧至右侧的尖牙的6根双曲舌簧,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增减;在前牙腭侧硬腭区制作自凝树脂基托包埋双曲舌簧远中端,通过不锈钢丝弯制的支架与两侧后牙铸造带环相连;
上颌后牙合垫制作:采用自凝树脂制作上颌颌垫分别覆盖包裹上颌后牙铸造带环,厚度1-3mm,前厚后薄,以打开前牙咬合为宜,咬合面接触面形成光滑平面,自凝树脂凝固后,取下矫治器,打磨抛光。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适应症范围扩大,可用于III类牵引不适用的高角患者:本发明应用上颌TPA横腭杆连接两侧磨牙带环,增强了后牙支抗;防止上下颌后牙伸长,对于高角患者垂直向控制较好,使颅骨、合、颌、面三维结构向正常型生长;同时,能保持磨牙间宽度,防止III类牵引时的牙弓宽度发生变化。减轻了III类牵引带来的上磨牙转矩失控所致的冠腭向倾斜,上磨牙近中倾斜和上磨牙升高。防止患者后牙伸长造成的下颌前下顺时针旋转,对面高控制较好,有利于开
Figure BDA0003942359660000051
的治疗。
2)适应症范围扩大,恒牙早期及替牙期的患者均可佩戴:患有安氏III类错颌畸形的儿童一般最佳矫正年龄为3-5的乳牙阶段,此时乳牙根已经发育完成,骨骼弹性好,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功能矫治器多适用于乳牙期和替牙期患者,比如上颌前方牵引矫治的最佳年龄一般为4-8岁,临床上常见的Frankle III矫治器的适用年龄主要为3-12岁,为恒牙期的正畸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方案。
3)固定矫治器使用玻璃离子粘接,对患者依从性要求更低,降低儿童因不配合摘下矫治器导致效果不佳的风险,可提高矫治效率;同时固定矫治器固位良好,支抗充足,体积小佩戴较为舒适,不影响患者的发音和口语训练,复诊间隔时间长,不影响患者的生活。
4)可在同时进行上颌前牵引、下颌生长发育引导、及上颌前牙的排列。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中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上颌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下颌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构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铸造带环-1;上颌TPA横腭杆-2;支架-3;下颌唇弓-4;第一牵引勾-5;第二牵引勾-6;第三牵引勾-7;第一前磨牙-8;铸造带环-1;双曲舌簧-15;尖牙-9;切牙-10;下颌前牙-11;第一磨牙-12;牙合垫-13;前牙腭侧基托-14;双曲舌簧-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结合图1~图5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适用于高角患者的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包括:
铸造带环1,所述铸造带环1包括上颌双侧后牙连续铸造带环1、下颌双侧后牙连续铸造带环1,其分别设置在上下颌双侧后牙上;具体的,连续金属铸造带环1分别包裹上颌双侧后牙,第一前磨牙8至第一磨牙12,或双侧第一乳磨牙至第一磨牙12,由于替牙期不同可能具体牙名发生变化,双侧铸造带环1通过上颌TPA横腭杆2、前牙腭侧基托14相连;同理,连续金属铸造带环1分别包裹下颌双侧后牙,下颌第一前磨牙8至第一磨牙12,或双侧下颌第一乳磨牙至第一磨牙12,由于替牙期不同可能具体牙名发生变化,双侧铸造带环1通过下颌唇弓4相连。通过将后牙整体通过铸造带环1连接,增强后牙支抗,促进牙齿整体平行移动,防止个别牙扭转、舌倾、颊倾、近远中移动等,促进矫治作用中的骨性改建。
上颌TPA横腭杆2,使用1.2-1.5mm不锈钢丝弯制而成,离开腭穹窿黏膜2mm左右,中部U形曲凸向前方近中,两端与磨牙带环腭侧面焊接为一体。通过连接两侧磨牙带环,作用主要为增强后牙支抗;防止上下颌后牙伸长,对于高角患者垂直向控制较好,使颅骨、合、颌、面三维结构向正常型生长;同时,能保持磨牙间宽度,防止III类牵引时的牙弓宽度发生变化。
牙合垫13:所述牙合垫将上腭基托范围延伸至反
Figure BDA0003942359660000071
牙的舌面,且舌侧基托与反
Figure BDA0003942359660000072
牙舌面呈面接触,采用自凝树脂制作,分别覆盖包裹上颌后牙铸造带环1,厚度1-3mm,以打开前牙咬合为宜,咬合面接触面形成光滑平面,利于上下颌间相对运动。
前牙弹性支撑组件,设置于上颌前牙后侧,通过支架3与铸造带环1固定连接,对前牙左侧至右侧的尖牙9进行弹性支撑;具体的,所述前牙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前牙腭侧基托14及双曲舌簧15,所述前牙腭侧基托14通过支架3分别与上颌两侧第一前磨牙8处的铸造带环1相连,所述双曲舌簧15的一端包埋在前牙腭侧基托14中,另一端分别固定在上颌尖牙9及切牙10后侧,双曲舌簧15可配合III类牵引快速纠正前牙反合,矫正前牙转矩,推上颌前牙3-3向颊侧,解除反颌;同时可有一定排齐前牙的作用。
下颌唇弓4,采用1.0-1.2mm的不锈钢丝弯制而成,形状为下颌前牙11形状相匹配的弧形,紧贴下前牙龈缘设置,两端分别从下颌部位的铸造带环1连接,使下颌维持于后退位置。
牵引勾,一端与铸造带环1固定连接,另一端呈游离状态,矫治时与橡皮筋结合,对铸造施加牵引力,用于限制下颌骨生长发育,促进上颌骨生长发育。具体的,所述牵引勾包括设置在不同位置的第一牵引勾5、第二牵引勾6以及第三牵引勾7,所述第一牵引勾5分别设置在上颌两侧第一前磨牙8处的铸造带环1上,弯向远中,配合面弓前牵引,用于治疗骨性III类上颌骨发育不足,牵引上颌骨上前生长,并限制了下颌骨向下旋转防止下面高增加;所述第二牵引勾6分别设置在上颌两侧第一磨牙12处的铸造带环1上,所述第三牵引勾7分别设置在下颌两侧第一前磨牙8处的铸造带环1上,第二牵引勾6末端焊接于金属铸造带环1第一磨牙12颊侧并弯向远中,第三牵引勾7末端焊接于金属铸造带环1第一前磨牙8远中颊侧并弯向近中。用于配合口内III类牵引,限制下颌骨生长发育,促进上颌骨生长发育,改善患者骨性、牙性III类关系。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颌TPA横腭杆2为不锈钢丝弯制而成,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上颌第一磨牙12处的铸造带环1上,中部为向前凸出的U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牙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前牙腭侧基托14及双曲舌簧15,所述前牙腭侧基托14通过支架3分别与上颌两侧第一前磨牙8处的铸造带环1相连,所述双曲舌簧15的一端包埋在前牙腭侧基托14中,另一端分别固定在上颌尖牙9及切牙10后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牙腭侧基托14采用自凝树脂材质制成,所述双曲舌簧15采用0.018-0.020mm澳丝或0.4-0.6mm普通不锈钢丝弯制而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牵引钩使用1.2-1.5mm不锈钢丝弯制而成,末端焊接于金属铸造带环尖牙9远中颊侧。
实施例二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适用于高角患者的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的制造方法,具体包括:
取模:模型要求清晰准确,印模深度要包括整个牙槽嵴及上颌结节区且深达前庭沟。印模托盘要适当延伸且托盘边缘应离开牙齿和牙槽嵴表面2-3mm,取印模时,轻轻牵拉病人唇部和口周肌肉,多于印模材料要压入前庭沟。使用超硬石膏灌注工作模型。
Figure BDA0003942359660000091
重建时,要求下颌处于最舒适的后退位。一般应使下颌后退至髁突居于关节窝的最后位置。垂直打开的高度,按照覆
Figure BDA0003942359660000092
的程度决定,只要脱离锁结即可,一般以上下颌磨牙牙合间间隙l~2mm能够放置
Figure BDA0003942359660000093
支托为宜。将安氏Ⅲ类错
Figure BDA0003942359660000094
石膏模型用水浸透,按照上、下颌蜡
Figure BDA0003942359660000095
记录的关系对好,调和石膏,将模型固定于简单
Figure BDA0003942359660000096
架上。
模型修整:去除石膏模型工作面凸起的小结节,必要时用蜡将小孔或需基托缓冲的倒凹填平将模型底面修整至与
Figure BDA0003942359660000097
平面平行,沿牙弓走形将模型修整为鞍形,修整后模型底面距预备体龈缘至少10mm。再将需放置固位体的石膏基牙进行修整,在模型上画出钢丝及基托的位置、范围,涂布分离剂。填倒凹,缓冲处理并翻制耐火模型。
铸造带环1制作:按照设计线烫蜡形成外冠形态,蜡型要与颊舌侧形态一致,厚度为0.3mm,近远中游离端要与舌侧蜡型连接,颊舌侧
Figure BDA0003942359660000101
外展隙用蜡连接。连续金属铸造带环1分别包裹上颌双侧后牙,第一前磨牙8至第一磨牙12,或双侧第一乳磨牙至第一磨牙12,双侧铸造带环1通过上颌TPA横腭杆2、前牙腭侧基托14相连;同理,连续金属铸造带环1分别包裹下颌双侧后牙,下颌第一前磨牙8至第一磨牙12,或双侧下颌第一乳磨牙至第一磨牙12,双侧铸造带环1通过下颌唇弓4相连。蜡型完成后取下,检查蜡型完整度。常规包埋铸造,铸件完成后喷砂处理切割铸道,修整代入模型。修整外观形态,打磨抛光。
上颌TPA横腭杆2弯制:使用1.2-1.5mm不锈钢丝弯制而成,离开腭穹窿黏膜2mm左右,中部U形曲凸向前方近中,两端与磨牙带环腭侧面焊接为一体。
上颌及下颌牵引钩弯制及焊接:上颌从尖牙9远中发出的弯向远中的牵引钩使用的是1.2-1.5mm不锈钢丝弯制而成,末端焊接于金属铸造带环尖牙9远中颊侧,弯向远中。上颌第一磨牙12处发出的弯向远中的牵引钩、下颌尖牙9远中发出的弯向近中的牵引钩使用的是1.2-1.5mm不锈钢丝弯制而成,上颌牵引钩末端焊接于金属铸造带环1第一磨牙12颊侧并弯向远中,下颌牵引钩末端焊接于金属铸造带环尖牙9远中颊侧并弯向近中。
下颌唇弓4制作及焊接:用1.0-1.2mm的不锈钢丝弯制而成,放置在下前牙的唇面,从双侧磨牙铸造带环1伸出后做U形曲,尽量接近下前牙龈缘,以免下切牙10向舌侧倾斜。
双曲舌簧15弯制及前牙腭侧基托14制作:使用0.018澳丝或0.5mm普通不锈钢丝弯制前牙左侧至右侧的尖牙9的6根双曲舌簧15,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增减;在前牙腭侧硬腭区制作自凝树脂基托包埋双曲舌簧15远中端,通过不锈钢丝弯制的支架3与两侧后牙铸造带环1相连
上颌后牙合垫13制作:采用自凝树脂制作上颌颌垫分别覆盖包裹上颌后牙铸造带环1,厚度1-3mm,前厚后薄,以打开前牙咬合为宜,咬合面接触面形成光滑平面,自凝树脂凝固后,取下矫治器,打磨抛光。
本发明提供的功能矫治器的制作方法相较于现有技术也做出了改进:
牵引钩采取弯制后焊接:传统铸造式牵引钩刚性大,形态、角度及高度为固定,铸造成形后不可调整;该发明采用弯制牵引钩后焊接,可根据患者前庭沟高度、唇颊系带位置等软硬组织情况进行避让调节。
双曲舌簧采用澳丝弯制:澳丝相较于传统不锈钢丝具有以下优点,既能精细调又能制作曲还能起到相应的弹力作用,对牙齿移动有很好的控制,对个别牙的转矩也能进行有效的调整,可调节范围更大。
使用铸造带环:铸造带环可将修复工艺的铸造技术与标准带环的制作方法相结合,有效提高了带环的固位力.这种制作方法对于混合牙列中的乳牙较为适合,不仅可以克服基牙的倒凹欠缺,也可以轻松实现多个基牙制作连续带环。
使用改良式合垫:传统矫治器通过将双曲舌簧打开加力,不易控制力值大小,且随着舌簧形变,加力方向及其位置也会发生改变;在加力过程中,舌簧易发生变形,存在折断和误服的可能。该发明中合垫采用改良合垫,反合牙舌面与舌侧基托呈面接触,施力持久稳定,基托不易变形,折断的可能性很低。
实施例三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上述功能矫治器的使用方法:
(1)矫治器佩戴:
口腔检查:检查牙齿排列和咬合情况,有无龋损、牙结石等;
牙齿表面清洁:除去牙齿表面软垢和食物残渣;
隔湿:使用三用枪头轻吹牙齿表面,并用棉卷进行隔湿;
佩戴矫治器:玻璃离子分别粘接上下颌矫治器,一般选择先从后牙牙位先行戴入,用双手将矫治器平放入口腔,矫治器与相应牙齿对齐后,慢慢戴入,用拇指(上颌)或食指(下颌)推压矫治器切端和咬合面,直至矫治器完全就位;后牙错位明显时,可选择错位明显的一侧后牙先行戴入,然后从后往前使矫治器逐步就位,另一侧后牙区用拇指和食指推拉矫治器完全就位。上下矫治器就位后,上下颌咬紧,使矫治器完全就位,与牙面充分贴合。也可让患者咬医用棉卷,辅助矫治器固位。使用口镜检查矫治器颊舌向、合向完全就位后,嘱患者咬棉卷10min等待玻璃离子粘接剂固化。
(2)III类牵引:
用皮筋连接上颌后牙的牵引钩与同侧下颌前牙的牵引钩,皮筋施加的牵引力约100g;需要每天至少挂橡皮圈牵引22小时,皮筋每天更换2根,左右侧对称。为防止或减小上磨牙近中倾斜、升高等副作用,早期的Ⅲ类牵引宜进行短距离的牵引,即皮圈不直接放在上颌磨牙上,而是上颌前磨牙上,牵引力宜轻,每侧矫治力大小约为50~60g。
适用于安氏Ⅲ类错颌矫治,主要用来唇展上前牙,内收下前牙及后移下牙列,牵引下颌骨向后,促进上颌骨向前生长发育,以辅助纠正前牙反牙合以及后牙近中咬合关系。解除前牙反合,辅助内收下前牙,防止下前牙唇倾。
(3)面弓前牵引:
口内装置使用该发明专利中的矫治装置,无需其他额外装置。橡皮筋一侧挂在上颌前牙处牵引钩,一侧连接商品面弓前牵引装置;牵引力的方向通常为与合平面成30度,向下,力值为250~500g每侧。戴用时间每日不少于12h。皮筋每天更换2根,左右侧对称。
所述面弓前牵引适用于上颌骨发育不足、骨性III类、处于生长发育期的患者;需要上颌磨牙前移,而前牙支抗不足时也可采用前方牵引;该发明不同于传统前牵引装置,可适用于高角长面型患者。一般不用于上颌发育基本正常,以下颌发育过度为主的前牙反颌患者。
可结合商品面弓,牵引上颌骨向前生长发育,促进上颌骨生长,矫治上下颌骨关系不调所致的骨性错合。刺激上颌骨骨沉积生长,上颌前移伴有少量的逆时针旋转,改变下颌骨生长方向。生长发育期前方牵引对上颌骨的作用已得到广泛研究及临床专家认可。
从尖牙处斜向下-37°牵引时,两者将沿牵引线平移,经研究证明通过该角度矫形力发挥最大的效率;前牵力值随年龄相应变化:乳牙列:300~400g/侧;混合牙列:400~600g/侧;恒牙列早期:600~800g/侧;年轻成人800~1000g/侧,甚至超过1000g。
(4)结束治疗:
使用去带环钳去除带环,用拇指或食指扣住对侧矫治器的后牙腭侧边缘,向下轻拉,两侧交替进行,慢慢从后往前,使矫治器逐步脱位,摘除上颌矫治器;用拇指把矫治器后牙颊侧边缘向上推起,两侧交替进行,慢慢从后往前,使矫治器逐步脱位,摘除下颌矫治器;脱位困难时也可以尝试用食指扣住同侧矫治器的后牙舌侧边缘向上向外提拉,两侧交替进行。结束后1、3、6、12个月复诊,之后每年复诊一次,必要时行II期治疗。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适用于高角患者的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铸造带环(1),分别设置在上下颌双侧后牙上;
上颌TPA横腭杆(2),设置在上颌双侧的后牙之间,两端分别与上颌部位的铸造带环(1)固定连接,对磨牙间的铸造带环(1)起支撑作用,保持磨牙间宽度;
前牙弹性支撑组件,设置于上颌前牙后侧,通过支架(3)与铸造带环(1)固定连接,对前牙左侧至右侧的尖牙(9)进行弹性支撑;
下颌唇弓(4),设置于下颌前牙(11)的唇面,两端分别从下颌部位的铸造带环(1)连接,使下颌维持于后退位置;
牵引勾,一端与铸造带环(1)固定连接,另一端呈游离状态,矫治时与橡皮筋结合,对铸造施加牵引力,用于限制下颌骨生长发育,促进上颌骨生长发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角患者的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TPA横腭杆(2)为不锈钢丝弯制而成,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上颌第一磨牙(12)处的铸造带环(1)上,中部为向前凸出的U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角患者的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牙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前牙腭侧基托(14)及双曲舌簧(15),所述前牙腭侧基托(14)通过支架(3)分别与上颌两侧第一前磨牙(8)处的铸造带环(1)相连,所述双曲舌簧(15)的一端包埋在前牙腭侧基托(14)中,另一端分别固定在上颌尖牙(9)及切牙(10)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角患者的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牙腭侧基托(14)采用自凝树脂材质制成,所述双曲舌簧(15)采用0.018-0.020mm澳丝或0.4-0.6mm不锈钢丝弯制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角患者的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唇弓(4)用1.0-1.2mm的不锈钢丝弯制而成,形状为下颌前牙(11)形状相匹配的弧形,紧贴下前牙龈缘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角患者的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勾包括设置在不同位置的第一牵引勾(5)、第二牵引勾(6)以及第三牵引勾(7),所述第一牵引勾(5)分别设置在上颌两侧第一前磨牙(8)处的铸造带环(1)上,所述第二牵引勾(6)分别设置在上颌两侧第一磨牙(12)处的铸造带环(1)上,所述第三牵引勾(7)分别设置在下颌两侧第一前磨牙(8)处的铸造带环(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角患者的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包裹在上颌后牙铸造带环(1)处的牙合垫(13),牙合垫(13)采用自凝树脂制作而成。
8.一种适用于高角患者的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为:取模、模型修整、铸造带环(1)制作、上颌TPA横腭杆(2)弯制、上颌及下颌牵引钩弯制及焊接、下颌唇弓(4)制作及焊接、双曲舌簧(15)弯制及前牙腭侧基托(14)制作以及上颌后牙合垫(13)制作。
CN202211419666.1A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适用于高角患者的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及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57701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19666.1A CN115770118A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适用于高角患者的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及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19666.1A CN115770118A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适用于高角患者的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及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0118A true CN115770118A (zh) 2023-03-10

Family

ID=85389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19666.1A Pending CN115770118A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适用于高角患者的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及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7011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Oesterle et al. Maxillary midline diastemas: a look at the causes
CN110063801B (zh) 一种隐形矫治器
US4773853A (en) Oral orthopedic appliance
CN111588490B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牙科矫治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制作方法
CN114145864A (zh) 一种多维度牵引埋伏牙的个性化矫治装置
CN108371561B (zh) 一种扩弓式咬合垫
CN113413223B (zh) 一种基于柔性电子系统的可动态监测矫治力值的功能矫治器及其制备方法
CN215458810U (zh) 齿列矫正牙套
CN113893046B (zh) 齿列矫正套件及其制造方法
TWM618026U (zh) 牙齒矯治器、牙科器械、牙齒矯治套組和牙齒矯治系統
CN108294837B (zh) 一种矫治开牙合畸形的矫治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217448047U (zh) 一种口腔正畸用多功能矫正装置
CN215937742U (zh) 舌侧磨牙推后矫治器
CN110680526B (zh) 个性化拉磨牙向远中矫治器
CN209984332U (zh) 一种三力合一活动矫治器
CN213941011U (zh) 一种加强型牙套
CN208693483U (zh) 基于后牙固定式牙合垫矫治器
CN210095952U (zh) 一种猫形辅弓隐形矫治器
CN115770118A (zh) 一种适用于高角患者的安氏iii类功能矫治器及制造方法
CN207041584U (zh) 改良固定式尖牙远移器
CN218960972U (zh) 牙齿矫正装置
CN207270395U (zh) 替牙期上颌牙合垫式磨牙远移器
CN219184214U (zh) 一种矫治器
CN217066631U (zh) 向远中直立和移动第一磨牙的活动矫治器
CN219846879U (zh) 一种舌侧推杆整体远移后牙列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