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56219A - 内容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内容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56219A
CN115756219A CN202111031667.4A CN202111031667A CN115756219A CN 115756219 A CN115756219 A CN 115756219A CN 202111031667 A CN202111031667 A CN 202111031667A CN 115756219 A CN115756219 A CN 1157562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area
screen
target interface
display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316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凡秀
黎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3166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5621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6875 priority patent/WO202303050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756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562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6User authentication by graphic or iconic represent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内容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该方法用于折叠屏终端,折叠屏终端设置有第一屏幕区域和第二屏幕区域,第一屏幕区域的尺寸大于第二屏幕区域的尺寸。该方法包括:在折叠屏终端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在第一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响应于折叠屏终端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停止在第一屏幕区域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并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锁屏界面;响应于解锁操作,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实现折叠屏终端中不同屏幕区域间内容的接力显示,提高内容显示效率;且可避免切换后直接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而产生的误触情况。

Description

内容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容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终端可采用多个显示屏进行界面内容的显示。如采用折叠屏形式,当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时,可通过“小屏”方式进行显示,当显示屏处于展开状态时,可通过“大屏”方式进行显示。
比如,当采用“大屏”形式显示正在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时,若进行折叠操作,终端显示屏由“大屏”切换为“小屏”,正在运行的目标应用程序将停止显示,而若需重新显示目标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则需重新启动目标应用程序,操作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容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容显示方法,所述方法用于折叠屏终端,所述折叠屏终端设置有第一屏幕区域和第二屏幕区域,所述第一屏幕区域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尺寸;
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折叠屏终端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
响应于所述折叠屏终端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停止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中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并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锁屏界面;
响应于解锁操作,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容显示装置,所述装置用于折叠屏终端,所述折叠屏终端设置有第一屏幕区域和第二屏幕区域,所述第一屏幕区域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尺寸;
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折叠屏终端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折叠屏终端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停止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中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并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锁屏界面;
第三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解锁操作,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用于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内容显示方法。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用于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内容显示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方面提供的内容显示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折叠屏终端尺寸较大的第一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时,若终端被折叠,则首先显示锁屏界面,接收到解锁操作后,继续通过第二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一方面,第二屏幕区域继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可实现折叠屏终端中不同屏幕区域间内容的接力显示,提高内容显示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用户在折叠终端后可能暂停使用终端,若在第二屏幕区域直接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则容易产生误触情况。因此,在终端被折叠后,用户首先需进行解锁操作,终端才可继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避免产生误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方框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方框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外折叠屏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内折叠屏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内容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内容显示过程的界面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内容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内容显示过程的界面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内容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包含分屏区域的目标界面内容显示过程的界面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包含浮窗的目标界面内容显示过程的界面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内容显示过程的界面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内容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考图1和图2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100的结构方框图。该终端1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书等等。本申请中的终端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110、存储器120和显示屏130。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110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1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1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10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触摸显示屏130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中,单独通过一块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选地,该存储器120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下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1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
以操作系统为安卓(Android)系统为例,存储器120中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如图1所示,存储器120中存储有Linux内核层220、系统运行库层240、应用框架层260和应用层280。Linux内核层220为终端100的各种硬件提供了底层的驱动,如显示驱动、音频驱动、摄像头驱动、蓝牙驱动、Wi-Fi驱动、电源管理等。系统运行库层240通过一些C/C++库来为Android系统提供了主要的特性支持。如SQLite库提供了数据库的支持,OpenGL/ES库提供了3D绘图的支持,Webkit库提供了浏览器内核的支持等。在系统运行库层240中还提供有安卓运行时库(Android Runtime),它主要提供了一些核心库,能够允许开发者使用Java语言来编写Android应用。应用框架层260提供了构建应用程序时可能用到的各种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开发者也可以通过使用这些API来构建自己的应用程序,比如活动管理、窗口管理、视图管理、通知管理、内容提供者、包管理、通话管理、资源管理、定位管理。应用层280中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以是操作系统自带的联系人程序、短信程序、时钟程序、相机应用等;也可以是第三方开发者所开发的应用程序,比如即时通信程序、相片美化程序等。
以操作系统为IOS系统为例,存储器120中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如图2所示,IOS系统包括:核心操作系统层320(Core OS layer)、核心服务层340(Core Services layer)、媒体层360(Media layer)、可触摸层380(Cocoa Touch Layer)。核心操作系统层320包括了操作系统内核、驱动程序以及底层程序框架,这些底层程序框架提供更接近硬件的功能,以供位于核心服务层340的程序框架所使用。核心服务层340提供给应用程序所需要的系统服务和/或程序框架,比如基础(Foundation)框架、账户框架、广告框架、数据存储框架、网络连接框架、地理位置框架、运动框架等等。媒体层360为应用程序提供有关视听方面的接口,如图形图像相关的接口、音频技术相关的接口、视频技术相关的接口、音视频传输技术的无线播放(AirPlay)接口等。可触摸层380为应用程序开发提供了各种常用的界面相关的框架,可触摸层380负责用户在终端100上的触摸交互操作。比如本地通知服务、远程推送服务、广告框架、游戏工具框架、消息用户界面接口(User Interface,UI)框架、用户界面UIKit框架、地图框架等等。
在图2所示出的框架中,与大部分应用程序有关的框架包括但不限于:核心服务层340中的基础框架和可触摸层380中的UIKit框架。基础框架提供许多基本的对象类和数据类型,为所有应用程序提供最基本的系统服务,和UI无关。而UIKit框架提供的类是基础的UI类库,用于创建基于触摸的用户界面,iOS应用程序可以基于UIKit框架来提供UI,所以它提供了应用程序的基础架构,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绘图、处理和用户交互事件,响应手势等等。
显示屏130用于显示各个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当显示屏130还具有触控功能时,其还用于接收用户使用手指、触摸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
可选的,显示屏130包括第一屏幕区域和第二屏幕区域。且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为内折叠屏终端也可为外折叠屏终端,当终端为外折叠屏终端时,第一屏幕区域与第二屏幕区域属于同一屏幕,且第一屏幕区域为屏幕的完整屏幕区域,第二屏幕区域为屏幕的部分屏幕区域。示意性的,如图3所示,当外折叠终端在展开状态下时,第一屏幕区域301处于平面状态,且包含第一显示区域303与第二显示区域304;而当外折叠屏终端折叠后,显示区域为第二屏幕区域302,其可为第一显示区域303也可为第二显示区域304。
当终端为内折叠屏终端时,第一屏幕区域与第二屏幕区域为独立屏幕,第一屏幕区域支持向内折叠;内折叠屏终端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屏幕区域和第二屏幕区域均外露,内折叠屏终端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二屏幕区域外露。示意性的,如图4所示,当内折叠屏终端在展开状态下时,第一屏幕区域401处于平面状态,且第一屏幕区域401与第二屏幕区域402均处于外露状态,第二屏幕区域402位于第一屏幕区域401的背面区域,当内折叠屏终端在折叠状态下时,第一屏幕区域401处于折叠状态且不外露,而第二屏幕区域402处于外露状态。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使可折叠屏幕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例如,当用户不存在终端的使用需求时,可以使终端处于折叠状态,使得终端更加便携。再例如,当用户需要观看视频时,可以使终端处于展开状态。
为了实现显示屏折叠,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终端为外折叠屏终端时,屏幕采用柔性材料(具有一定的伸缩延展性)制成,或者,屏幕的弯折区域采用柔性材料制成;而当终端为内折叠屏终端时,第一屏幕区域对应的屏幕采用柔性材料(具有一定的伸缩延展性)制成,或者,弯折区域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图3和图4中,仅以显示屏130包含两个屏幕为例进行说明,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显示屏130可以包含n(n≥3)个屏幕,从而实现n-1折结构的终端,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可选的,终端100中还设置有至少一种其他部件,该至少一种其他部件包括:摄像头、指纹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种其他部件设置在终端100的正面、侧边或背面,比如将指纹传感器设置在背盖或侧边、将摄像头设置在显示屏130的一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种其他部件可以集成在显示屏130的内部或下层。在一些实施例中,将骨传导式的听筒设置在终端100的内部;将传统终端的前面板上的其他部件集成在显示屏130的全部区域或部分区域中,比如将摄像头中的感光元件拆分为多个感光像素后,将每个感光像素集成在显示屏130中每个显示像素中的黑色区域中,使得显示屏130具备图像采集功能。由于将至少一种其他部件集成在了显示屏130的内部或下层,因此终端100具有更高的屏占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终端100的中框的单个侧边,或两个侧边(比如左、右两个侧边),或四个侧边(比如上、下、左、右四个侧边)上设置有边缘触控传感器,该边缘触控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在中框上的触摸操作、点击操作、按压操作和滑动操作等中的至少一种操作。该边缘触控传感器可以是触摸传感器、热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中的任意一种。用户可以在边缘触控传感器上施加操作,对终端100中的应用程序进行控制。
除此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附图所示出的终端1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100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比如,终端100中还包括射频电路、输入单元、音频电路、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模块、电源、蓝牙模块等部件,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示出的内容显示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折叠屏终端,折叠屏终端设置有第一屏幕区域和第二屏幕区域,第一屏幕区域的尺寸大于第二屏幕区域的尺寸。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在折叠屏终端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在第一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展开状态是指第一屏幕区域处于平面的状态,终端可通过检测第一屏幕区域是否位于同一平面,进而确定终端是否处于展开状态,如图3所示,第一屏幕区域301包含第一显示区域303与第二显示区域304,当第一显示区域303与第二显示区域304间夹角为180°时,确定折叠屏终端处于展开状态。相应的,如图4所示,当第一屏幕区域401位于同一平面时,确定终端处于展开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折叠屏终端处于展开状态时,通过第一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其中,目标界面内容为当前终端显示的界面内容,其可为任一功能或任一应用对应的显示界面,比如,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终端主界面、终端状态通知界面以及系统多任务界面等。
示意性的,如图6所示,目标界面内容为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在终端处于展开状态下时,通过第一屏幕区域601显示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602。
步骤502,响应于折叠屏终端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停止在第一屏幕区域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并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锁屏界面。
本申请实施例中,折叠状态是指第一屏幕区域的屏幕夹角小于第一角度的状态。可选的,第一角度可为终端默认角度,也可为用户自定义角度。比如,第一角度为90°。示意性的,如图3所示,当折叠终端时,第一屏幕区域中的第一显示区域303与第二显示区域304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当夹角小于90°时,确定终端处于折叠状态。当终端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后,表明用户可能不再继续使用终端或需使用尺寸较小的第二屏幕区域进行界面内容的显示。而当停止在第一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后,若直接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用户若不再继续使用终端,则可能造成目标界面内容的持续显示,且容易造成误触。因此,在折叠屏终端切换为折叠状态后,首先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锁屏界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折叠屏终端由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其屏幕显示内容以及内容显示区域随第一屏幕区域的屏幕夹角变化。当第一屏幕区域的屏幕夹角小于第一角度时,确定处于折叠状态,因此,在当屏幕夹角大于第一角度时,保持在第一屏幕区域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而当屏幕夹角变化至第一角度时,则停止在第一屏幕区域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并在第二屏幕区域中显示锁屏界面,即当屏幕夹角变化至第一角度时,第一屏幕区域熄灭,而第二屏幕区域亮起。且在屏幕夹角小于第一角度的期间,在第二屏幕区域中进行内容显示。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角度较小时,若当屏幕夹角变化至第一角度再停止在第一屏幕区域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则可能影响观看部分目标界面内容。因此,可预设第二角度,且第二角度大于第一角度。当屏幕夹角在大于第二角度时,保持在第一屏幕区域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当屏幕夹角小于第二角度后,则停止在第一屏幕区域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并熄灭第一屏幕区域;当屏幕夹角变化至第一角度时,则开启第二屏幕区域,并在第二屏幕区域中显示锁屏界面。
示意性的,第二角度为150°,第一角度为90°,在终端由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当第一屏幕区域的屏幕夹角在150°-180°的范围内时,在第一屏幕区域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而当屏幕夹角小于150°后,停止在第一屏幕区域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当屏幕夹角变化至90°时,则开启第二屏幕区域,并在第二屏幕区域中显示锁屏界面。
可选的,锁屏界面可为终端默认锁屏界面,也可为用户自定义界面。
示意性的,如图6所示,当终端切换为折叠状态后,将在第二屏幕区域603显示锁屏界面604。
步骤503,响应于解锁操作,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
当用户在锁屏界面执行解锁操作后,终端将在第二屏幕区域继续显示原先在第一屏幕区域中所显示的目标界面内容,实现内容的接力显示,无需用户重新打开目标界面内容。
比如,当目标界面内容为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时,终端接收到解锁操作后,继续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原先在第一屏幕区域中显示的应用界面;或当目标界面内容为系统设置界面时,终端接收到解锁操作后,继续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原先在第一屏幕区域中显示的系统设置界面。
结合上述示例,如图6所示,终端接收到解锁操作后,在第二屏幕区域603中继续显示应用界面602。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折叠屏终端尺寸较大的第一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时,若终端被折叠,则首先显示锁屏界面,接收到解锁操作后,继续通过第二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一方面,第二屏幕区域继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可实现折叠屏终端中不同屏幕区域间内容的接力显示,提高内容显示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用户在折叠终端后可能暂停使用终端,若在第二屏幕区域直接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则容易产生误触情况。因此,在终端被折叠后,用户首先需进行解锁操作,终端才可继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避免产生误触。
当目标界面内容由在第一屏幕区域显示切换为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时,可能需对显示界面尺寸等进行相应调整,使其与第二屏幕区域相适应。下面将以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示出的内容显示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折叠屏终端,折叠屏终端设置有第一屏幕区域和第二屏幕区域,第一屏幕区域的尺寸大于第二屏幕区域的尺寸。该方法包括:
步骤701,在折叠屏终端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基于第一配置在第一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其中,基于第一配置显示的目标界面内容适配第一屏幕区域的尺寸。
当终端处于展开状态时,在第一屏幕区域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基于第一配置在第一屏幕区域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其中,第一配置包括对目标界面内容中各个显示内容的显示方式进行配置,使其适配第一屏幕区域的尺寸。比如,其中,显示方式包括对显示尺寸以及显示布局的配置。
可选的,目标界面内容包括主界面和应用界面。其中,主界面中可能包括应用图标以及其他控件如时间控件、天气控件等,因此,第一配置包括对应用图标以及其他控件显示尺寸以及布局位置的配置。除此之外,目标界面内容可能为各个桌面页面,即为包含不同应用图标的界面。示意性的,如图8所示,在第一屏幕区域801中包含应用图标802。
而当目标界面内容为应用界面时,可对应用界面中各个显示内容的显示尺寸以及布局位置进行配置。比如,当目标界面内容为浏览器搜索界面时,可对其中图片、文字以及搜索栏的显示尺寸以及布局位置进行配置。
可选的,可根据第一屏幕区域尺寸对目标界面内容的显示尺寸以及显示布局设置第一配置。
步骤702,响应于折叠屏终端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停止在第一屏幕区域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并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锁屏界面。
本步骤实施方式可参考上述步骤502,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步骤703,响应于在切换至折叠状态后的第一时长内接收到解锁操作,基于第二配置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其中,基于第二配置显示的目标界面内容适配第二屏幕区域的尺寸。
可选的,响应于解锁操作,基于第二配置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由于目标界面内容切换至第二屏幕区域进行显示,因此,需对目标界面内容显示配置进行调整,即将第一配置调整为第二配置,使目标界面内容与第二屏幕区域相适配,相应的,第二配置包括对目标界面内容中各个显示内容显示方式的配置。
可选的,基于第二配置显示的目标界面内容的显示尺寸小于基于第一配置显示的目标界面内容的显示尺寸。而对于显示布局,目标界面内容中各个内容显示相对屏幕区域的位置可保持不变,或,也可根据屏幕区域的尺寸进行调整,但需要说明的是,目标界面内容显示内容保持不变。
示意性的,如图8所示,当对终端解锁后,则在第二屏幕区域803中继续显示应用图标802,在此过程中,对应用图标的尺寸以及各应用图标间的间隔进行调整,使其适配第二屏幕区域803的尺寸,显示在第二屏幕区域803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在终端切换为折叠状态后,若接收到解锁操作,则将继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而若在终端切换为折叠状态之后的较长时间内,才接收到解锁操作,表明用于可能无需继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因此,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仅在第一时长内接收到解锁操作时,才继续基于第二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示意性的,第一时长可为5分钟,当终端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锁屏界面后,开始计时,当检测到在5分钟内接收到解锁操作时,可继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
且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锁屏界面避免误触的情况,而当在终端切换为折叠状态后,立刻或在短暂时间内接收到解锁操作时,表明用户需尽快基于第二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此时,若解锁操作较为复杂时,可能影响任务的进行。因此,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短暂时间内可对解锁方式进行简化,便于用户进行解锁。
可选的,响应于在第二时长内接收到第一解锁操作,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第二时长小于第一时长。即在终端显示锁屏界面后的第二时长内,用户可通过第一解锁操作对终端进行解锁,终端接收到第一解锁操作后,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
而在达到第二时长后,若未接收到第一解锁操作,可能存在终端由他人使用的情况,需对终端使用者的身份进行验证。可选的,响应于在第二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一解锁操作,且在第一时长内接收到第二解锁操作,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其中,第一解锁操作的安全级别低于第二解锁操作的安全级别,且第一解锁操作的解锁效率高于第二解锁操作的解锁效率。
即在第二时长内,用户可通过较为简单的操作对终端进行解锁,而当达到第二时长后,则需通过较为复杂的解锁操作对终端进行解锁,进行身份验证。且在达到第二时长后,若终端接收到第一解锁操作,则可在锁屏界面显示切换操作提示,用于提醒用户当前需使用第二解锁操作对终端进行解锁。
可选的,第一解锁操作可为终端默认设置操作,也可为用户自定义的简单操作,而第二解锁操作可为用户设定的进行身份验证的操作。
可选的,第一解锁操作为滑动解锁操作,第二解锁操作为生物特征解锁操作或密钥解锁操作。其中,生物特征解锁操作可包括指纹解锁操作、人脸识别解锁操作或语音解锁操作中的至少一种;而密钥解锁操作可为图案解锁操作或数字解锁操作等。
示意性的,第二时长为1分钟,当在终端切换为折叠状态后的1分钟内,终端接收到对锁屏界面的滑动操作时,则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而若在1分钟内未接收到滑动解锁操作,而在1分钟后5分钟内接收到滑动解锁操作时,终端继续显示锁屏界面,而若接收到生物特征解锁操作时,则将显示目标界面内容。
步骤704,响应于在切换至折叠状态后的第一时长外接收到解锁操作,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主界面。
由于可能存在用户在将终端折叠后较长时间进行解锁,而无需继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的情况,因此,当在第一时长之外接收到解锁操作后,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主界面,不再显示目标界面内容。且在达到第一时长后,可关闭目标界面内容相应任务的运行状态,避免造成功耗的浪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在终端中显示主界面后,用户可能仍需打开目标界面内容,此时,可在主界面中显示快捷图标,进而触发快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
可选的,响应于在切换至折叠状态后的第一时长外接收到解锁操作,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包含快捷图标的主界面,快捷图标用于触发显示目标界面内容。
其中,快捷图标可为任意形式的图标,其可由终端默认设置,也可由用户自定义设置。且不同类型的目标界面内容可对应不同形式的快捷图标,比如,可为目标界面内容对应的缩略图,且当目标界面内容为应用界面时,快捷图标还可为应用程序对应的快捷应用图标,其与该应用程序对应的默认应用图标不同。或者,不同目标界面内容可对应相同的快捷图标,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705,响应于折叠屏终端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停止在第二屏幕区域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并在第一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下,终端可由折叠状态切换回展开状态,在该种场景下,由于终端由较小屏幕区域切换为较大屏幕区域进行显示,表明用户需继续使用终端,因此,当终端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时,可在第二屏幕区域中停止显示当前正在显示的目标界面内容,直接切换由第一屏幕区域进行显示。
示意性的,如图8所示,当终端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后,停止在第二屏幕区域803中显示应用图标802,而继续在第一屏幕区域801中显示应用图标802。
可选的,当切换由第一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时,可基于第一配置显示目标界面内容,使目标界面内容与第一屏幕区域尺寸相适配。
本实施例中,当终端由第一屏幕区域切换为第二屏幕区域进行目标界面内容的显示时,将第一配置切换为第二配置,使显示目标界面内容与第二屏幕区域相适配,避免目标界面内容的无法显示。
且本实施例中,在终端切换为折叠状态后的不同时长内可通过不同解锁操作对终端进行解锁,当在第二时长内,通过简单的第一解锁操作即可完成解锁,从而提高解锁效率,有助于提高目标界面内容的显示效率。而在达到第二时长未达到第一时长的时间内,可通过较为安全的第二解锁操作进行解锁,提高目标界面内容显示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下,当前目标界面内容包括分屏区域或浮窗,当终端切换为折叠状态后,在第二屏幕区域中继续显示包含分屏区域或浮窗的目标界面内容,从而实现目标界面内容的接力显示。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时,将根据第一屏幕区域中目标界面内容的布局进行显示,下面将以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9,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示出的内容显示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折叠屏终端,折叠屏终端设置有第一屏幕区域和第二屏幕区域,第一屏幕区域的尺寸大于第二屏幕区域的尺寸。该方法包括:
步骤901,在折叠屏终端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在第一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
步骤902,响应于折叠屏终端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停止在第一屏幕区域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并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锁屏界面。
步骤901与步骤902的实施方式可参考上述步骤501与步骤502,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步骤903,响应于解锁操作,确定目标界面内容在第一屏幕区域内的目标界面布局。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目标界面内容可能包含分屏区域,或者浮窗,该种情况下,在第二屏幕区域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时,需根据目标界面内容在第一屏幕区域中的界面布局确定在第二屏幕区域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时的布局方式。
当目标界面内容包含分屏区域时,首先确定在第一屏幕区域中的目标界面布局。可选的,确定各个分屏区域在第一屏幕区域内的分屏占比,以及各个分屏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其中,目标界面内容包含至少两个区域,且各个分屏区域独立显示,显示内容互不遮挡。在各个分屏区域中可显示不同界面内容,比如,不同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或分别显示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主界面等。由于用户可对各个分屏区域的显示尺寸以及显示位置进行调整,因此,确定包含目标界面内容的目标界面布局时,需确定各个分屏区域在第一屏幕区域中的分屏占比,从而使终端根据第一屏幕区域中的分屏占比在第二屏幕区域中显示。
且为使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分屏区域时,其显示位置与在第一屏幕区域显示位置相对应,确定各个分屏区域的分屏占比时,同样需确定各个分屏区域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示意性的,如图10所示,目标界面内容包含第一分屏区域1001、第二分屏区域1002以及第三分屏区域1003。其中,第一分屏区域1001的分屏占比为50%,第二分屏区域1002以及第三分屏区域1003的分屏占比为25%。而第一分屏区域1001相对于第二分屏区域1002以及第三分屏区域1003显示在左侧,第二分屏区域1002相对于第三分屏区域1003显示在上侧。
在另一种可能的场景下,当目标界面内容包括浮窗时,同样确定目标界面内容在第一屏幕区域中的目标界面布局。可选的,确定浮窗在第一屏幕区域内的第一浮窗尺寸,以及浮窗在第一屏幕区域内的相对显示位置。
其中,目标界面内容包含至少一个浮窗,各个浮窗对主界面显示内容可能存在部分遮挡情况。由于用户可对各个浮窗在第一屏幕区域中显示位置以及显示尺寸进行调整,因此,同样需确定浮窗的第一浮窗尺寸以及其相对显示位置。
可选的,确定第一浮窗尺寸时,具体可根据浮窗形状确定具体的尺寸参数。当浮窗为圆形时,则确定浮窗半径,而当浮窗为方形时,确定浮窗各边长对应尺寸。
示意性的,如图11所示,目标界面内容中包含浮窗1101,其显示在第一屏幕区域1102的右上角位置。
步骤904,基于目标界面布局,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
确定目标界面内容在第一屏幕区域的目标界面布局后,终端根据目标界面布局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
可选的,当目标界面内容包含至少两个分屏区域时,基于目标界面布局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基于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各个分屏区域在第二屏幕区域内的目标显示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中预先存储在第一屏幕区域中相对显示位置与第二屏幕区域中相对显示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根据对应关系确定各个分屏区域在第二屏幕区域中的相对位置关系,终端再根据相对位置关系确定目标显示位置。可选的,其在第一屏幕区域中相对位置与在第二屏幕区域中相对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可由终端默认设置,也可由用户自定义设置。且在第一屏幕区域中同一相对位置关系可对应多种第二屏幕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终端进行随机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示意性的,其对应关系可如表1所示:
表1
第一屏幕区域 第二屏幕区域
左右显示 上下显示
上下显示 上下显示或左右显示
如表1所示,当分屏区域相对左右显示时,则对应分屏区域可在第二屏幕区域中上下显示;而当分屏区域相对上下显示时,则对应分屏区域在第二屏幕区域上下显示或左右显示。
示意性的,如图10所示,在第一屏幕区域显示时,第一分屏区域1001相对第二分屏区域1002以及第三分屏区域1003显示在左侧,则在第二屏幕区域中显示时,第一分屏区域1001相对第二分屏区域1002以及第三分屏区域1003显示在上侧。而第二分屏区域1002相较第三分屏区域1003显示在上侧,因此,当第二分屏区域1002与第三分屏区域1003在第二屏幕区域中显示时,第二分屏区域1002可显示在第三分屏区域1003上侧。
步骤二、基于分屏占比以及目标显示位置,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各个分屏区域。
可选的,确定分屏占比以及目标显示位置后,终端在第二屏幕区域中显示各个分屏区域。其中,各个分屏区域的分屏占比保持不变,而各分屏区域中显示内容可为在第一屏幕区域对应分屏区域中显示内容的部分内容或全部内容。比如,在第一屏幕区域中分屏区域的分屏占比为50%,相应的,在第二屏幕区域中该分屏区域的分屏占比同样为50%。
结合上述示例,如图10所示,当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第一分屏区域1001、第二分屏区域1002以及第三分屏区域1003时,第一分屏区域1001的分屏占比为50%,其显示在屏幕上侧,分屏占比仍为50%,而第二分屏区域1002分屏占比为25%,其显示在屏幕下侧上半部分,第三分屏区域1003分屏占比为25%,其显示在屏幕下侧下半部分,分屏占比均为25%。
可选的,当目标界面内容包含浮窗时,基于目标界面布局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基于第一浮窗尺寸以及第一屏幕区域与第二屏幕区域的屏幕比例,确定浮窗在第二屏幕区域内的第二浮窗尺寸。
由于将切换尺寸较小的第二屏幕区域进行浮窗显示,而第一浮窗尺寸仅适配第一屏幕区域,无法与第二屏幕区域的尺寸相适配,因此,需根据第一浮窗尺寸以及第一屏幕区域的屏幕比例,确定浮窗的窗口占比,终端再根据窗口占比以及第二屏幕区域的屏幕比例,确定浮窗在第二屏幕区域内的第二浮窗尺寸。
示意性的,如图11所示,第一屏幕区域1102中的浮窗1101窗口占比为30%。
步骤二、基于相对显示位置确定浮窗在第二屏幕区域内的目标显示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确定浮窗对于第一屏幕区域的相对显示位置后,即可确定在第二屏幕区域中的目标显示位置。比如,当浮窗相对显示位置为右上角时,则确定目标显示位置为右上角。当浮窗相对显示位置为中央区域时,确定目标显示位置为中央区域。
步骤三、在第二屏幕区域的目标显示位置处显示第二浮窗尺寸的浮窗。
可选的,确定显示位置以及显示尺寸后,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浮窗。
示意性的,如图11所示,在第二屏幕区域1103的右上角位置显示第二浮窗尺寸的浮窗1101,且第二浮窗尺寸的窗口占比同样为30%。
本实施例中,当目标界面内容包含分屏区域或浮窗时,根据分屏区域或浮窗在第一屏幕区域中的布局当时确定在第二屏幕区域中的目标界面布局,避免布局混乱,有助于提高对目标界面内容操作的便捷性。
在一种可能的场景下,用户当前可能在进行音视频通话任务的过程中将终端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该种情形下,若进行解锁操作,再显示对应的目标界面内容,可能影响音视频通话任务的进行,因此,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确定音视频通话功能处于运行状态时,则无需进行解锁操作。
可选的,响应于折叠屏终端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且目标功能未处于运行状态,停止在第一屏幕区域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并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锁屏界面,目标功能包括音视频通话功能。
当终端切换为折叠状态时,对目标功能是否运行进行检测,当未检测到音视频通话功能时,则表明用户当前正在执行其他任务,因此,终端可在第二屏幕区域中显示锁屏界面,后续接收到解锁操作时,再显示目标界面内容。
可选的,响应于折叠屏终端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且目标功能处于运行状态,停止在第一屏幕区域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并在第二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
当终端切换为折叠状态后,检测到当前正在进行音视频通话功能时,若显示锁屏界面,则将影响音视频通话,因此,本实施例中,若终端当前正在执行音视频通话功能时,切换为折叠状态,则停止在第一屏幕区域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在第二屏幕区域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
示意性的,如图12所示,第一屏幕区域1201中显示视频通话界面1202,当终端被折叠后,直接在第二屏幕区域1203中显示视频通话界面1202,避免造成通话功能的中断。
本实施例中,当终端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时,若音视频通话功能处于运行状态,则无需在第二屏幕区域中显示锁屏界面,可直接显示目标界面内容,避免对音视频通话功能的影响。
请参考图13,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界面的显示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终端的全部或一部分。该装置用于折叠屏终端,所述折叠屏终端设置有第一屏幕区域和第二屏幕区域,所述第一屏幕区域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尺寸。该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1301,用于在所述折叠屏终端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
第二显示模块1302,用于响应于所述折叠屏终端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停止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中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并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锁屏界面。
第三显示模块1303,用于响应于解锁操作,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
可选的,所述第三显示模块1303,包括:
布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内的目标界面布局;
显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界面布局,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
可选的,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包括至少两个分屏区域;
所述布局确定单元,还用于:
确定各个所述分屏区域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内的分屏占比,以及各个所述分屏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所述显示单元,还用于:
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各个所述分屏区域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内的目标显示位置;
基于所述分屏占比以及所述目标显示位置,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各个所述分屏区域。
可选的,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包括浮窗;
所述布局确定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浮窗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内的第一浮窗尺寸,以及所述浮窗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内的相对显示位置;
所述显示单元,还用于:
基于第一浮窗尺寸以及所述第一屏幕区域与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屏幕比例,确定所述浮窗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内的第二浮窗尺寸;
基于所述相对显示位置确定所述浮窗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内的目标显示位置;
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所述目标显示位置处显示所述第二浮窗尺寸的所述浮窗。
可选的,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包括主界面和应用界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显示模块1301,还用于:
基于第一配置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其中,基于所述第一配置显示的所述目标界面内容适配所述第一屏幕区域的尺寸;
所述第三显示模块1303,还用于:
基于第二配置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其中,基于所述第二配置显示的所述目标界面内容适配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尺寸。
可选的,第二显示模块1302,还用于:
响应于所述折叠屏终端由所述展开状态切换为所述折叠状态,且目标功能处于运行状态,停止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中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并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所述锁屏界面,所述目标功能包括音视频通话功能;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折叠屏终端由所述展开状态切换为所述折叠状态,且目标功能未处于运行状态,停止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中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并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
可选的,所述第三显示模块1303,还用于:
响应于在切换至所述折叠状态后的第一时长内接收到所述解锁操作,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五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在切换至所述折叠状态后的第一时长外接收到所述解锁操作,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主界面。
可选的,所述第三显示模块1303,还包括:
第二显示单元,用于响应于在第二时长内接收到第一解锁操作,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所述第二时长小于所述第一时长;
第三显示单元,用于响应于在所述第二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一解锁操作,且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接收到第二解锁操作,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
其中,所述第一解锁操作的安全级别低于所述第二解锁操作的安全级别,且所述第一解锁操作的解锁效率高于所述第二解锁操作的解锁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解锁操作为滑动解锁操作,所述第二解锁操作为生物特征解锁操作或密钥解锁操作。
可选的,所述第五显示模块,还用于:
响应于在切换至所述折叠状态后的第一时长外接收到所述解锁操作,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包含快捷图标的主界面,所述快捷图标用于触发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六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折叠屏终端由所述折叠状态切换为所述展开状态,停止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中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并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
可选的,所述折叠屏终端为内折叠屏终端,所述第一屏幕区域和所述第二屏幕区域为独立屏幕,所述第一屏幕区域支持向内折叠;所述内折叠屏终端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屏幕区域和所述第二屏幕区域均外露,所述内折叠屏终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屏幕区域外露;
或,
所述折叠屏终端为外折叠屏终端,所述第一屏幕区域和所述第二屏幕区域属于同一屏幕,所述第一屏幕区域为所述屏幕的完整屏幕区域,所述第二屏幕区域为所述屏幕的部分屏幕区域。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折叠屏终端尺寸较大的第一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时,若终端被折叠,则首先显示锁屏界面,接收到解锁操作后,继续通过第二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一方面,第二屏幕区域继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可实现折叠屏终端中不同屏幕区域间内容的接力显示,提高内容显示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用户在折叠终端后可能暂停使用终端,若在第二屏幕区域直接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则容易产生误触情况。因此,在终端被折叠后,用户首先需进行解锁操作,终端才可继续显示目标界面内容,避免产生误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内容显示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方面提供的内容显示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内容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折叠屏终端,所述折叠屏终端设置有第一屏幕区域和第二屏幕区域,所述第一屏幕区域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尺寸;
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折叠屏终端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
响应于所述折叠屏终端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停止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中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并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锁屏界面;
响应于解锁操作,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内的目标界面布局;
基于所述目标界面布局,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包括至少两个分屏区域;
所述确定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内的目标界面布局,包括:
确定各个所述分屏区域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内的分屏占比,以及各个所述分屏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界面布局,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包括:
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各个所述分屏区域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内的目标显示位置;
基于所述分屏占比以及所述目标显示位置,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各个所述分屏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包括浮窗;
所述确定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内的目标界面布局,包括:
确定所述浮窗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内的第一浮窗尺寸,以及所述浮窗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内的相对显示位置;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界面布局,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包括:
基于第一浮窗尺寸以及所述第一屏幕区域与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屏幕比例,确定所述浮窗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内的第二浮窗尺寸;
基于所述相对显示位置确定所述浮窗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内的目标显示位置;
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所述目标显示位置处显示所述第二浮窗尺寸的所述浮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包括主界面和应用界面;
所述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包括:
基于第一配置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其中,基于所述第一配置显示的所述目标界面内容适配所述第一屏幕区域的尺寸;
所述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包括:
基于第二配置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其中,基于所述第二配置显示的所述目标界面内容适配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折叠屏终端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停止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中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并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锁屏界面,包括:
响应于所述折叠屏终端由所述展开状态切换为所述折叠状态,且目标功能未处于运行状态,停止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中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并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所述锁屏界面,所述目标功能包括音视频通话功能;
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折叠屏终端由所述展开状态切换为所述折叠状态,且目标功能处于运行状态,停止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中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并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解锁操作,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包括:
响应于在切换至所述折叠状态后的第一时长内接收到所述解锁操作,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
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在切换至所述折叠状态后的第一时长外接收到所述解锁操作,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主界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在切换至所述折叠状态后的第一时长内接收到所述解锁操作,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包括:
响应于在第二时长内接收到第一解锁操作,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所述第二时长小于所述第一时长;
响应于在所述第二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一解锁操作,且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接收到第二解锁操作,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
其中,所述第一解锁操作的安全级别低于所述第二解锁操作的安全级别,且所述第一解锁操作的解锁效率高于所述第二解锁操作的解锁效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锁操作为滑动解锁操作,所述第二解锁操作为生物特征解锁操作或密钥解锁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在切换至所述折叠状态后的第一时长外接收到所述解锁操作,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主界面,包括:
响应于在切换至所述折叠状态后的第一时长外接收到所述解锁操作,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包含快捷图标的主界面,所述快捷图标用于触发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解锁操作,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折叠屏终端由所述折叠状态切换为所述展开状态,停止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中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并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叠屏终端为内折叠屏终端,所述第一屏幕区域和所述第二屏幕区域为独立屏幕,所述第一屏幕区域支持向内折叠;所述内折叠屏终端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屏幕区域和所述第二屏幕区域均外露,所述内折叠屏终端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屏幕区域外露;
或,
所述折叠屏终端为外折叠屏终端,所述第一屏幕区域和所述第二屏幕区域属于同一屏幕,所述第一屏幕区域为所述屏幕的完整屏幕区域,所述第二屏幕区域为所述屏幕的部分屏幕区域。
13.一种内容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折叠屏终端,所述折叠屏终端设置有第一屏幕区域和第二屏幕区域,所述第一屏幕区域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屏幕区域的尺寸;
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折叠屏终端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显示目标界面内容;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折叠屏终端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停止在所述第一屏幕区域中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并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锁屏界面;
第三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解锁操作,在所述第二屏幕区域显示所述目标界面内容。
14.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用于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所述的内容显示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用于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所述的内容显示方法。
CN202111031667.4A 2021-09-03 2021-09-03 内容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7562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31667.4A CN115756219A (zh) 2021-09-03 2021-09-03 内容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116875 WO2023030506A1 (zh) 2021-09-03 2022-09-02 内容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31667.4A CN115756219A (zh) 2021-09-03 2021-09-03 内容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56219A true CN115756219A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32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31667.4A Pending CN115756219A (zh) 2021-09-03 2021-09-03 内容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56219A (zh)
WO (1) WO202303050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48827A (zh) * 2023-09-19 2024-01-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显示模式切换时的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5683B (zh) * 2018-12-27 2021-01-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程序显示控制方法和折叠屏终端
CN111435277B (zh) * 2019-01-15 2022-04-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内容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286972A (zh) * 2019-05-14 2019-09-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屏显示应用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579231A (zh) * 2020-12-08 2021-03-3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屏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15202773A (zh) * 2021-04-12 2022-10-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界面的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48827A (zh) * 2023-09-19 2024-01-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显示模式切换时的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30506A1 (zh) 2023-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4228B (zh) 消息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704177B (zh)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766053B (zh)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870716B (zh) 调用后台应用程序的方法和装置
US11868586B2 (en) Floating window user interface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7728901B (zh)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765959B (zh) 后台应用程序显示方法和终端
CN108804190B (zh)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491127B (zh) 输入法界面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870724B (zh) 显示屏展开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563174B (zh) 一种指纹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CN109062475B (zh) 图标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728885B (zh) 多任务的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678826B (zh)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871121B (zh) 一种指纹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CN107807773B (zh) 一种应用分身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EP3680764B1 (en) Icon moving method and device
EP3640827A1 (en)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ethod and device, mobil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435277B (zh) 显示内容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566579B (zh) 拍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117060B (zh) 下拉通知栏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728810B (zh)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19047738A1 (zh) 消息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202773A (zh) 应用界面的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656792B (zh)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