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56175B -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数据的数据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数据的数据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56175B
CN115756175B CN202310016255.6A CN202310016255A CN115756175B CN 115756175 B CN115756175 B CN 115756175B CN 202310016255 A CN202310016255 A CN 202310016255A CN 115756175 B CN115756175 B CN 1157561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cture
data
adjustment
amplitud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162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56175A (zh
Inventor
刘振东
孟国民
李德政
徐妍
王冲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Weichuang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Weichuang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Weichuang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Weichuang Precisio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1625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561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56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561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56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561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数据的数据处理系统,涉及VR实景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未对此类拼接痕迹进行隐藏,会影响佩戴人员的使用体验以及虚拟场景中的画面变换与实际场景中的画面变换存在差异,从而造成体验人员的不适感,以及体验感不佳的技术问题,通过从画面数据库中提取对应的整体画面,通过改变幅度以及改变方向,对整体画面的调整参数进行分析调整,并生成调整数据包,并将调整数据包传输至画面调整单元内,画面调整单元再对调整数据包进行接收,并根据调整数据包内部的具体参数,对整体画面进行调整,在佩戴人员进行角度改变时,对目测前方的实景进行反向调整,便能有效增强实际的整体体验感,使观测效果更加真实。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数据的数据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VR实景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数据的数据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其基本实现方式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利用并综合三维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显示技术、伺服技术等多种高科技的最新发展成果,借助计算机等设备产生一个逼真的三维视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
专利公开号为CN115185374A的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数据处理系统,在检测到目标空间区域内的任一移动终端的ID被拨叫时,实现如下步骤:基于被拨叫的移动终端的ID,获取对应的目标空间区域、相关联的用户ID和定位器ID;基于定位器获取的定位信息,得到相关联用户所处的位置坐标,进而,在对应的目标空间区域内获取距离与相关联用户之间的距离最小的IOT设备,并控制该IOT设备与拨叫的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根据本申请,在给目标对象拨打电话时,即使目标对象的移动终端不在身边,只要目标对象的旁边设置有IOT设备,也可以进行通话,因此,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发生的事情出现。
虚拟现实数据在实际处理过程中,一般会根据佩戴人员的角度变换,按照具体变换方向,对虚拟现实场景进行调整,但在具体调整过程中,多组画面之间存在对应的拼接痕迹,因未对此类拼接痕迹进行隐藏,会影响佩戴人员的使用体验,同时,在进行场景变换时,因场景未根据对应的角度变换进行反向移动,会使虚拟场景中的画面变换与实际场景中的画面变换存在差异,从而造成体验人员的不适感,以及体验感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数据的数据处理系统,用于解决未对此类拼接痕迹进行隐藏,会影响佩戴人员的使用体验以及虚拟场景中的画面变换与实际场景中的画面变换存在差异,从而造成体验人员的不适感,以及体验感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数据的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数据获取端、处理中心、数据输出端以及画面数据输入端;
所述处理中心包括幅度数据分析单元、辐射面积确定单元、画面数据库、画面调整单元以及画面糅合单元;
所述画面数据输入端,用于将虚拟数据中所用到的画面数据进行输入,将所输入的画面数据传输至处理中心内;
所述画面糅合单元,对所输入的画面数据进行接收,并对需要拼接糅合的画面进行糅合处理,整合为虚拟数据中的整体画面,并将整体画面传输至画面数据库内进行存储;
所述数据获取端,用于对虚拟现实外部佩戴设备的实际操作数据进行获取,并将所获取的实际操作数据传输至处理中心内;
所述处理中心内部的幅度数据分析单元,对所获取的实际操作数据进行接收,并对实际操作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以此判定佩戴设备的实际转动幅度,并将处理得到的实际转动幅度传输至辐射面积确定单元内;
所述辐射面积确定单元,对实时记录的改变幅度以及改变方向进行接收,并从画面数据库中提取对应的整体画面,通过改变幅度以及改变方向,对整体画面的调整参数进行分析调整,并生成调整数据包,并将调整数据包传输至画面调整单元内;
所述画面调整单元,对调整数据包进行接收,并根据调整数据包内部的具体参数,对整体画面进行调整,并生成实时调整参数,通过数据输出端输出至对应的VR虚拟现实佩戴设备内。
优选的,所述画面糅合单元,对需要拼接糅合的画面进行糅合处理的具体方式为:
获取对应单组画面数据的边缘轮廓路径,单组画面的边缘轮廓路径确认完毕后,并确定单组画面的中心位置,获取对应的中心点;
从边缘轮廓路径向中心点位置方向行迹X1,以此行迹区域作为糅合区域,其中X1的具体取值由操作人员根据经验拟定;
根据所输入的画面数据,对多组画面之间的拼接位置进行确认,再根据所确定的糅合区域,将多组画面依次进行糅合处理,得到整体画面,并将得到的整体画面传输至画面数据库内进行存储。
优选的,所述幅度数据分析单元,对实际操作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的具体方式为:
从实际操作数据中确定定点位置,其中定点位置的具体参数由操作人员自行拟定,从实际操作数据中获取目测位置的改变幅度以及改变方向;
并对改变幅度以及改变方向进行实时记录,将实时记录的改变幅度以及改变方向传输至辐射面积确定单元内。
优选的,所述辐射面积确定单元,对整体画面的调整参数进行分析调整的具体方式为:
对实时记录的改变幅度以及改变方向进行接收,并获取定点位置与整体画面之间的距离参数;
以距离参数作为辐射直线,并将此辐射直线向整体画面方向进行延伸,并根据对应的改变幅度以及改变方向,确定整体画面与辐射直线的交叉点,将初始交叉点与末端交叉点的具体位置参数进行提取;
将实时记录的改变方向、初始交叉点与末端交叉点的具体位置参数以及整体画面整合为调整数据包,并将调整数据包传输至画面调整单元内。
优选的,所述画面调整单元,对整体画面进行调整的具体方式为:
从调整数据包内对改变方向进行提取,并将改变方向的反方向作为移动方向;
再根据所确定的初始交叉点以及末端交叉点,对整体画面进行旋转调整,按照移动方向使末端交叉点移动至初始交叉点的具体位置处,完成整体画面的幅度调整;
将进行幅度调整的数据生成实时调整参数,并将实时调整参数通过数据输出端传输至VR虚拟现实佩戴设备内,供VR虚拟现实佩戴设备进行识别调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预先将虚拟数据中所用到的画面数据进行输入,再通过画面糅合单元对所输入的画面数据进行接收,并对需要拼接糅合的画面进行糅合处理,整合为虚拟数据中所需要用到的整体画面,并将整体画面传输至画面数据库内进行存储画面糅合单元,对所输入的画面数据进行接收,并对需要拼接糅合的画面进行糅合处理,整合为虚拟数据中所需要用到的整体画面,并将整体画面传输至画面数据库内进行存储,采用此种画面糅合的方式,便可对多组画面之间的拼接点进行隐藏,从而增强佩戴人员的实时体验效果,不会因画面之间的拼接点而影响个人体验;
再通过对所获取的实际操作数据进行接收,并对实际操作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以此判定佩戴设备的实际转动幅度,并将处理得到的实际转动幅度传输至辐射面积确定单元内,对实时记录的改变幅度以及改变方向进行接收,并从画面数据库中提取对应的整体画面,通过改变幅度以及改变方向,对整体画面的调整参数进行分析调整,并生成调整数据包,并将调整数据包传输至画面调整单元内,画面调整单元再对调整数据包进行接收,并根据调整数据包内部的具体参数,对整体画面进行调整,在佩戴人员进行角度改变时,对目测前方的实景进行反向调整,便能有效增强实际的整体体验感,使观测效果更加真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原理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数据的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数据获取端、处理中心、数据输出端以及画面数据输入端;
所述数据获取端和画面数据输出端均与处理中心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中心与数据输出端电性连接;
所述处理中心包括幅度数据分析单元、辐射面积确定单元、画面数据库、画面调整单元以及画面糅合单元;
所述幅度数据分析单元与辐射面积确定单元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辐射面积确定单元与画面数据库之间双向连接,所述辐射面积确定单元与画面调整单元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画面数据库与画面糅合单元之间双向连接;
所述画面数据输入端,用于将虚拟数据中所用到的画面数据进行输入,其中输入方式由外部操作人员自行执行,将所输入的画面数据传输至处理中心内;
所述画面糅合单元,对所输入的画面数据进行接收,并对需要拼接糅合的画面进行糅合处理,整合为虚拟数据中所需要用到的整体画面,并将整体画面传输至画面数据库内进行存储,其中进行糅合处理的具体方式为:
获取对应单组画面数据的边缘轮廓路径,单组画面的边缘轮廓路径确认完毕后,并确定单组画面的中心位置,获取对应的中心点;
从边缘轮廓路径向中心点位置方向行迹X1,以此行迹区域作为糅合区域,其中X1的具体取值由操作人员根据经验拟定,且X1一般取值0.5mm;
根据所输入的画面数据,对多组画面之间的拼接位置进行确认,再根据所确定的糅合区域,将多组画面依次进行糅合处理,得到整体画面,并将得到的整体画面传输至画面数据库内进行存储;
所述数据获取端,用于对虚拟现实外部佩戴设备的实际操作数据进行获取,并将所获取的实际操作数据传输至处理中心内;
所述处理中心内部的幅度数据分析单元,对所获取的实际操作数据进行接收,并对实际操作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以此判定佩戴设备的实际转动幅度,并将处理得到的实际转动幅度传输至辐射面积确定单元内,其中进行实时分析的具体方式为:
从实际操作数据中确定定点位置,其中定点位置的具体参数由操作人员自行拟定,从实际操作数据中获取目测位置的改变幅度以及改变方向(目测位置便是VR设备正对应的位置);
并对改变幅度以及改变方向进行实时记录,将实时记录的改变幅度以及改变方向传输至辐射面积确定单元内。
所述辐射面积确定单元,对实时记录的改变幅度以及改变方向进行接收,并从画面数据库中提取对应的整体画面,通过改变幅度以及改变方向,对整体画面的调整参数进行分析调整,并生成调整数据包,并将调整数据包传输至画面调整单元内,其中进行分析调整的具体方式为:
对实时记录的改变幅度以及改变方向进行接收,并获取定点位置与整体画面之间的距离参数;
以距离参数作为辐射直线,并将此辐射直线向整体画面方向进行延伸,并根据对应的改变幅度以及改变方向,确定整体画面与辐射直线的交叉点,将初始交叉点与末端交叉点的具体位置参数进行提取;
将实时记录的改变方向、初始交叉点与末端交叉点的具体位置参数以及整体画面整合为调整数据包,并将调整数据包传输至画面调整单元内。
所述画面调整单元,对调整数据包进行接收,并根据调整数据包内部的具体参数,对整体画面进行调整,并生成实时调整参数,通过数据输出端输出至对应的VR虚拟现实佩戴设备内,其中进行调整的具体方式为:
从调整数据包内对改变方向进行提取,并将改变方向的反方向作为移动方向;
再根据所确定的初始交叉点以及末端交叉点,对整体画面进行旋转调整,按照移动方向使末端交叉点移动至初始交叉点的具体位置处,完成整体画面的幅度调整;
将进行幅度调整的数据生成实时调整参数,并将实时调整参数通过数据输出端传输至VR虚拟现实佩戴设备内,供VR虚拟现实佩戴设备进行识别调整,增强用户使用过程中的虚拟现实体验。
上述公式中的部分数据均是去除量纲取其数值计算,公式是由采集的大量数据经过软件模拟得到最接近真实情况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预设参数和预设阈值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或者通过大量数据模拟获得。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预先将虚拟数据中所用到的画面数据进行输入,再通过画面糅合单元对所输入的画面数据进行接收,并对需要拼接糅合的画面进行糅合处理,整合为虚拟数据中所需要用到的整体画面,并将整体画面传输至画面数据库内进行存储画面糅合单元,对所输入的画面数据进行接收,并对需要拼接糅合的画面进行糅合处理,整合为虚拟数据中所需要用到的整体画面,并将整体画面传输至画面数据库内进行存储,采用此种画面糅合的方式,便可对多组画面之间的拼接点进行隐藏,从而增强佩戴人员的实时体验效果,不会因画面之间的拼接点而影响个人体验;
再通过对所获取的实际操作数据进行接收,并对实际操作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以此判定佩戴设备的实际转动幅度,并将处理得到的实际转动幅度传输至辐射面积确定单元内,对实时记录的改变幅度以及改变方向进行接收,并从画面数据库中提取对应的整体画面,通过改变幅度以及改变方向,对整体画面的调整参数进行分析调整,并生成调整数据包,并将调整数据包传输至画面调整单元内,画面调整单元再对调整数据包进行接收,并根据调整数据包内部的具体参数,对整体画面进行调整,在佩戴人员进行角度改变时,对目测前方的实景进行反向调整,便能有效增强实际的整体体验感,使观测效果更加真实。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法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

1.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数据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获取端、处理中心、数据输出端以及画面数据输入端;
所述处理中心包括幅度数据分析单元、辐射面积确定单元、画面数据库、画面调整单元以及画面糅合单元;
所述画面数据输入端,用于将虚拟数据中所用到的画面数据进行输入,将所输入的画面数据传输至处理中心内;
所述画面糅合单元,对所输入的画面数据进行接收,并对需要拼接糅合的画面进行糅合处理,整合为虚拟数据中的整体画面,并将整体画面传输至画面数据库内进行存储;
所述数据获取端,用于对虚拟现实外部佩戴设备的实际操作数据进行获取,并将所获取的实际操作数据传输至处理中心内;
所述处理中心内部的幅度数据分析单元,对所获取的实际操作数据进行接收,并对实际操作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以此判定佩戴设备的实际转动幅度,并将处理得到的实际转动幅度传输至辐射面积确定单元内;
所述辐射面积确定单元,对实时记录的改变幅度以及改变方向进行接收,并从画面数据库中提取对应的整体画面,通过改变幅度以及改变方向,对整体画面的调整参数进行分析调整,并生成调整数据包,并将调整数据包传输至画面调整单元内;
所述画面调整单元,对调整数据包进行接收,并根据调整数据包内部的具体参数,对整体画面进行调整,并生成实时调整参数,通过数据输出端输出至对应的VR虚拟现实佩戴设备内;
所述画面糅合单元,对需要拼接糅合的画面进行糅合处理的具体方式为:
获取对应单组画面数据的边缘轮廓路径,单组画面的边缘轮廓路径确认完毕后,并确定单组画面的中心位置,获取对应的中心点;
从边缘轮廓路径向中心点位置方向行迹X1,以此行迹区域作为糅合区域,其中X1的具体取值由操作人员根据经验拟定;
根据所输入的画面数据,对多组画面之间的拼接位置进行确认,再根据所确定的糅合区域,将多组画面依次进行糅合处理,得到整体画面,并将得到的整体画面传输至画面数据库内进行存储;
所述幅度数据分析单元,对实际操作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的具体方式为:
从实际操作数据中确定定点位置,其中定点位置的具体参数由操作人员自行拟定,从实际操作数据中获取目测位置的改变幅度以及改变方向;
并对改变幅度以及改变方向进行实时记录,将实时记录的改变幅度以及改变方向传输至辐射面积确定单元内;
所述辐射面积确定单元,对整体画面的调整参数进行分析调整的具体方式为:
对实时记录的改变幅度以及改变方向进行接收,并获取定点位置与整体画面之间的距离参数;
以距离参数作为辐射直线,并将此辐射直线向整体画面方向进行延伸,并根据对应的改变幅度以及改变方向,确定整体画面与辐射直线的交叉点,将初始交叉点与末端交叉点的具体位置参数进行提取;
将实时记录的改变方向、初始交叉点与末端交叉点的具体位置参数以及整体画面整合为调整数据包,并将调整数据包传输至画面调整单元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数据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画面调整单元,对整体画面进行调整的具体方式为:
从调整数据包内对改变方向进行提取,并将改变方向的反方向作为移动方向;
再根据所确定的初始交叉点以及末端交叉点,对整体画面进行旋转调整,按照移动方向使末端交叉点移动至初始交叉点的具体位置处,完成整体画面的幅度调整;
将进行幅度调整的数据生成实时调整参数,并将实时调整参数通过数据输出端传输至VR虚拟现实佩戴设备内,供VR虚拟现实佩戴设备进行识别调整。
CN202310016255.6A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数据的数据处理系统 Active CN1157561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16255.6A CN115756175B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数据的数据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16255.6A CN115756175B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数据的数据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56175A CN115756175A (zh) 2023-03-07
CN115756175B true CN115756175B (zh) 2023-05-16

Family

ID=85348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16255.6A Active CN115756175B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数据的数据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56175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6319A (zh) * 2021-06-16 2021-11-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基于画中画的图像处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0369B (zh) * 2018-04-04 2020-04-14 南京阿凡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绘图方法及系统
CN108833822A (zh) * 2018-08-01 2018-11-16 南京精智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全景摄像功能的虚拟现实设备
CN112714298B (zh) * 2019-10-25 2023-06-30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系统及其调整投影画面的方法
CN112702522B (zh) * 2020-12-25 2022-07-12 李灯 一种基于vr直播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播放方法
CN115509360B (zh) * 2022-10-11 2023-10-20 云宝宝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元宇宙虚拟现实vr交互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6319A (zh) * 2021-06-16 2021-11-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基于画中画的图像处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56175A (zh) 202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30443B (zh) 视频镜头剪切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776773B (zh) 一种基于深度图像的三维手势识别方法及交互系统
EP3251090A1 (en) Occlusion handling for computer vision
CN105426827A (zh) 活体验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229375A (zh) 用于检测人脸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CN110458126A (zh) 一种受电弓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WO2018129318A2 (en) Virtual slide stage (vss) method for viewing whole slide images
CN105701496B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围棋盘面识别方法
KR102442637B1 (ko) 증강현실 추적 알고리즘을 위한 카메라 움직임 추정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115756175B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数据的数据处理系统
CN111222537A (zh) 可快速制作并传播增强现实系统及方法
CN113752266A (zh) 基于协作化驱控一体机器人的人机协作方法、系统和介质
KR102366396B1 (ko) Rgb-d 데이터와 딥러닝을 이용한 3d객체영역분할 방법과 그 시스템
CN114067172A (zh) 一种仿真图像生成方法、仿真图像生成装置及电子设备
KR20020028578A (ko) 모션 게임 장치의 모션 데이터 디스플레이 방법 및 평가방법
CN113110733A (zh) 一种基于远程双工的虚拟现场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17333644A (zh) 一种虚拟现实的显示画面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831135B (zh) 鼠标光标影像侦测比对与回馈状态判断方法
CN112348112B (zh) 图像识别模型的训练方法、训练装置及终端设备
KR20110136040A (ko) 사용자 시선 기반 증강현실 기능이 구비된 단말
CN114972598A (zh) 三维场景中相机可视区域渲染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CN112860060B (zh) 一种图像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82345A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口腔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8525304B (zh) 一种图像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9408053B (zh) 一种查找影响手游性能的场景对象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