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55451A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55451A
CN115755451A CN202211242462.5A CN202211242462A CN115755451A CN 115755451 A CN115755451 A CN 115755451A CN 202211242462 A CN202211242462 A CN 202211242462A CN 115755451 A CN115755451 A CN 1157554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area
pixel
connecting lines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424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敏
夏志强
马扬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4246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554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55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554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10K59/65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image sens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过渡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过渡区、第二显示区的子像素密度逐渐变大。第一子像素位于第一显示区,驱动第一子像素的至少部分第一像素电路位于过渡区;第一显示区包括延伸方向相互交叉的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至少部分连接线用于实现第一子像素与第一像素电路的电连接。第一显示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区,在第一子区内:n条第一连接线在第二方向上排列,m条第二连接线在第一方向上排列,m条第二连接线中的任意一条均与n条第一连接线绝缘交叉,n和m均为正整数。本发明能够提升第一显示区内至少部分区域透光率的均一性,提升屏下光学器件的光学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显示技术领域,高屏占已经成为各大厂商的研究热点。将一些光学器件设置在显示区的下方,以节省光学组件占据的边框的空间,从而能够减小边框宽度,提高屏占比。屏下光学器件方案能够应用在目前的主流的显示技术,比如液晶显示技术、有机发光显示技术中。当需要显示时,光学器件所在的位置能够正常显示;当需要使用光学器件时,光线穿透显示面板到达光学器件最终被光学器件利用。在应用中,光线穿透显示区的结构层之后才能被光学器件接收,实现光学器件的功能。对目前的屏下光学器件设置方案进行评估发现,屏下光学器件的成像质量较差,而如何提高屏下光学器件的成像质量是各大厂商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能够应用在屏下光学器件方案中,以解决光学器件的成像质量较差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过渡区和第二显示区,过渡区至少半围绕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至少半围绕过渡区,显示区包括多个子像素,第一显示区的子像素密度小于过渡区的子像素密度,过渡区的子像素密度小于第二显示区的子像素密度,其中,多个子像素包括多个第一子像素,第一子像素位于第一显示区;
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电路,多个像素电路包括多个第一像素电路,其中,第一子像素与第一像素电路电连接,至少部分第一像素电路位于过渡区;
显示面板包括多条连接线,多条连接线包括在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线和在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其中,至少部分第一连接线和至少部分第二连接线用于实现第一子像素的阳极与第一像素电路之间的电连接;
第一显示区内多个第一子像素排列成像素阵列,在像素阵列中,多个第一子像素在第一方向上排列成子像素行,且多个第一子像素在第二方向上排列成子像素列;其中,
第一显示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区,在第一子区内:n条第一连接线在第二方向上排列,m条第二连接线在第一方向上排列,且m条第二连接线中的任意一条均与n条第一连接线绝缘交叉,其中,n和m均为正整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应用在屏下光学器件方案中,能够增大光学器件接收的光量。同时本发明中在第一显示区内设置延伸方向相互交叉的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至少在第一子区内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交叉排布成网格状,能够有利于实现第一子区内透光区分布的均匀性,进而应用在屏下光学器件方案中,能够实现第一显示区内至少部分区域均匀透光,提升屏下光学器件的光学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一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区域Q位置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显示区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一种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示意图,图3为图1中区域Q位置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一种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显示区的局部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显示面板的显示区AA包括第一显示区AA1、过渡区AAG和第二显示区AA2,过渡区AAG至少半包围第一显示区AA1,第二显示区AA2至少半包围过渡区AAG。图1中示意第一显示区AA1的形状为圆形,图2中示意第一显示区AA1的形状为矩形。可选的,第一显示区AA1的形状也可以为三角形、椭圆形、以及任意多边形,在实际中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要进行选择。图1和图2仅以过渡区AAG包围第一显示区AA1,且第二显示区AA2包围过渡区AAG进行示意。
显示区AA包括多个子像素,如图3所示,第一显示区AA1的子像素密度小于过渡区AAG的子像素密度,过渡区AAG的子像素密度小于第二显示区AA2的子像素密度,其中,多个子像素sp包括多个第一子像素sp1,第一子像素sp1位于第一显示区AA1。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电路,多个像素电路包括多个第一像素电路DL1,其中,第一子像素sp1与第一像素电路DL1电连接,至少部分第一像素电路DL1位于过渡区AAG。图3中还示意出了第一子像素sp1和第一像素电路DL1之间的连接线X。本发明实施例附图中以及连接线与第一子像素阳极的连接均以黑色实心圆点进行表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能够应用在屏下光学器件方案中,在显示面板组装成显示装置时,将光学器件设置在第一显示区AA1的下方。在显示时第一显示区AA1所在的位置能够正常的显示,在启用光学器件时,光线能够穿透第一显示区AA1后被光学器件所利用。同时通过设置过渡区AAG,过渡区AAG的子像素密度大小介于第一显示区AA1的子像素密度大小与第二显示区AA2的子像素密度大小之间,也即由第二显示区AA2指向第一显示区AA1的方向上,子像素密度逐渐变小。在显示时过渡区AAG能够起到过渡的作用,减轻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由于子像素密度不同造成的视觉差异。另外,过渡区AAG内子像素密度小于第二显示区AA2内子像素密度,能够在过渡区AAG内预留出空间来设置第一像素电路DL1。
显示面板包括多条连接线,多条连接线包括在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连接线X1和在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二连接线X2,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交叉,其中,至少部分第一连接线X1和至少部分第二连接线X2用于实现第一子像素sp1的阳极与第一像素电路DL1之间的电连接;如图4所示,示意出了第一子像素与位于过渡区AAG的第一像素电路DL1之间的连接方式,第一子像素sp1包括依次堆叠的阳极a、发光层b和阴极c,仅示意出了第一像素电路DL1中的一个晶体管T,第一子像素的阳极a通过连接线X与晶体管T(可以是晶体管的漏极,图中未标示)电连接。本发明对于连接线所在的膜层位置不做限定,显示面板包括栅极金属线、源漏金属层、以及电容金属层,连接线可以位于上述任一膜层中,或者在显示面板中额外增加金属层用于制作连接线。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至少部分连接线用于连接子像素和第一像素电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线包括虚设连接线,虚设连接线不与第一子像素的阳极电连接。虚设连接线的设置至少能够实现在虚设连接线所在的局部区域内连接线均匀排布,以保证局部区域透光均一。对于包括虚设连接线的方案,将在下述实施例中具体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AA1内多个第一子像素sp1排列成像素阵列,在像素阵列中,多个第一子像素sp1在第一方向x上排列成子像素行spH,且多个第一子像素sp1在第二方向y上排列成子像素列spL。
第一显示区AA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区Z1,如图5所示,在第一子区Z1内:n条第一连接线X1在第二方向y上排列,m条第二连接线X2在第一方向x上排列,且m条第二连接线X2中的任意一条均与n条第一连接线X1绝缘交叉,其中,n和m均为正整数,图5中仅以n=10,m=15进行示意。在第一子区Z1内,n条第一连接线X1中,每一条第一连接线X1均与m条第二连接线X2绝缘交叉;且,m条第二连接线X2中,每一条第二连接线X2均与n条第一连接线X1绝缘交叉。也即在第一子区内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交叉排布成网格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应用在屏下光学器件方案中,能够增大光学器件接收的光量。同时本发明中在第一显示区内设置延伸方向相互交叉的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至少在第一子区内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交叉排布成网格状,能够有利于实现第一子区内透光区分布的均匀性,进而应用在屏下光学器件方案中,能够实现第一子区内均匀透光,提升屏下光学器件的光学性能。
具体的,在一种实施例中,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第一子区Z1内的一个子像素行spH或者一个子像素列spL中:部分第一子像素sp1的阳极通过第一连接线X1与第一像素电路DL1电连接,剩余部分第一子像素sp1的阳极通过第二连接线X2与第一像素电路DL1电连接。并且每条第一连接线与第一子区内的所有的第二连接线绝缘交叉,且每条第二连接线也与第一子区内所有的第一连接线绝缘交叉。如图6中可以看出,为了保证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交叉排布成网格状,部分第一连接线在延伸到与其电连接的第一子像素所在的位置后,继续在其延伸方向上延伸,以保证能够与第一子区内的所有的第二连接线绝缘交叉;同样的,部分第二连接线在延伸到与其电连接的第一子像素所在的位置后,继续在其延伸方向上延伸以保证能够与第一子区内的所有的第一连接线绝缘交叉。通过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的配合来实现对一个子像素行或者一个子像素列中的多个第一子像素的控制,并且保证在第一子区内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交叉排布成网格状,有利于实现第一子区内透光区分布的均匀性,进而实现第一子区内均匀透光,提升屏下光学器件的光学性能。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第一子区内:一个子像素行对应p条第一连接线,p条第一连接线中至少一条与第一子像素的阳极电连接;一个子像素列对应q条第二连接线,q条第二连接线中至少一条与第一子像素的阳极电连接;p和q均为正整数;其中,每个子像素行对应的第一连接线的数量相同,和/或,每个子像素列对应的第二连接线的数量相同。该实施方式中,一个子像素行对应p条第一连接线,p条第一连接线可以分别与该子像素行中的第一子像素电连接,或者至少有一条第一连接线与该子像素行中的第一子像素电连接,而其余第一连接线为虚设连接线。或者,一个子像素列对应q条第二连接线,q条第二连接线可以分别与该子像素列中的第一子像素电连接,或者至少有一条第二连接线与该子像素列中的第一子像素电连接,而其余第二连接线为虚设连接线。
设置在第一子区内每个子像素行对应的第一连接线的数量相同,能够实现第一连接线在第二方向上均匀排布,进一步保证在第一子区内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交叉排布成均匀的网格状。每个子像素列对应的第二连接线的数量相同,能够实现第二连接线在第一方向上均匀排布,进一步保证在第一子区内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交叉排布成均匀的网格状。该实施方式能够进一步确保第一子区内透光区分布的均匀性,进一步提升屏下光学器件的光学性能。
具体的,如上述图6所示的,p=2,q=2,在第一子区Z1内:每一个像素行spH均分别对应两条第一连接线X1,且每条第一连接线X1均与第一子像素的阳极电连接;每一个像素列spL均分别对应两条第二连接线X2,且每条第二连接线X2均与第一子像素的阳极电连接。该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子区,每一条第一连接线均用于连接第一子像素的阳极和第一像素电路,且每一条第二连接线均用于连接第一子像素的阳极和第一像素电路,在第一子区内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交叉呈网格状,在显示时,能够确保每条第一连接线上耦合电容大致相同,且每条第二连接线上耦合电容大致相同。从而有利于第一子区在显示时的显示均一性。
上述图6实施例中示意在第一子区内,一个子像素行对应的p条第一连接线分别于该子像素行的第一子像素的阳极电连接,且一个子像素列对应的q条第二连接线分别于该子像素行的第一子像素的阳极电连接。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子区内的第一连接线分包括虚设连接线,和/或,第一子区内的第二连接线分包括虚设连接线,其中,虚设连接线不与第一子像素电连接。
具体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第一子区内:n条第一连接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虚设连接线,第一虚设连接线不与第一子像素电连接。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示意图。如图7所示,n=8,在第一子区Z1内包括8条第一连接线X1,其中包括一条第一虚设连接线X1x,该第一虚设连接线X1x不与第一子像素sp1电连接。也即第一虚设连接线X1x不与第一子像素sp1的阳极电连接。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一虚设连接线,以保证在第一子区内,与每个子像素行对应的第一连接线的数目相等,确保第一连接线排布的均匀性,从而进一步确保第一子区内透光区分布的均匀性,提升屏下光学器件的光学性能。
在另一种实施中,在第一子区内:m条第二连接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二虚设连接线,第二虚设连接线不与第一子像素电连接。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示意图。如图8所示,m=8,在第一子区Z1内包括8条第二连接线X2,其中包括两条第二虚设连接线X2x,该第二虚设连接线X2x不与第一子像素sp1电连接。也即第二虚设连接线X2x不与第一子像素sp1的阳极电连接。通过设置第二虚设连接线,以保证在第一子区内,与每个子像素列对应的第二连接线的数目相等,确保第二连接线排布的均匀性,从而进一步确保第一子区内透光区分布的均匀性,提升屏下光学器件的光学性能。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在第一子区内第一子像素呈阵列排布,设置在第一子区内:n条第一连接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虚设连接线,第一虚设连接线不与第一子像素电连接,且m条第二连接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二虚设连接线,第二虚设连接线不与第一子像素电连接。通过设置虚设连接线以保证,在第一子区内: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交叉排布成网格状,第一连接线与第一子区内的所有的第二连接线绝缘交叉,第二连接线与第一子区内的所有的第一连接线绝缘交叉;且每个子像素行对应的第一连接线的数量相同,和/或,每个子像素列对应的第二连接线的数量相同。从而进一步确保第一子区内透光区分布的均匀性,进一步提升屏下光学器件的光学性能。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像素电路还包括虚设像素电路,虚设像素电路位于过渡区。参考上图7所示的,第一虚设连接线X1x的一端与虚设像素电路DLx电连接,也即第一虚设连接线虽然不与第一子像素的阳极电连接,但是第一虚设连接线连接到虚设像素电路DLx上。在显示面板显示时,虚设像素电路DLx能够为第一虚设连接线X1x提供电压信号。参考上述图8所示的,第二虚设连接线X2x的一端与虚设像素电路DLx电连接。也即第二虚设连接线虽然不与第一子像素的阳极电连接,但是第二虚设连接线连接到虚设像素电路DLx上。在显示面板显示时,虚设像素电路DLx能够为第二虚设连接线X2x提供电压信号。该实施方式通过第一虚设连接线的设置能够实现在第一子区内第一连接线均匀排布,通过第二虚设连接线的设置能够实现在第一子区内第二连接线均匀排布,并且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绝缘交叉排布成网格状,以确保第一子区内透光区分布的均匀性,提升屏下光学器件的光学性能。同时,通过设置虚设连接线与虚设像素电路电连接,在显示时通过虚设像素电路给虚设连接线上提供电压信号,能够确保每条第一连接线上耦合电容大致相同,且每条第二连接线上耦合电容大致相同。从而有利于第一子区在显示时的显示均一性。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示意图。如图9所示,n=8,在第一子区Z1内包括8条第一连接线X1,其中包括一条第一虚设连接线X1x,该第一虚设连接线X1x不与第一子像素sp1电连接。且第一虚设连接线X1x不与像素电路电连接。该实施方式通过第一虚设连接线的设置能够实现在第一子区内第一连接线均匀排布,有利于第一子区内透光区分布的均匀性,提升屏下光学器件的光学性能。虚设连接线不需要与像素电路电连接,能够节省第一显示区以及过渡区的空间,为第一像素电路的设置增加自由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与n条第一连接线对应的像素电路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一子区的同一侧;与m条第二连接线对应的像素电路在第二方向上位于第一子区的同一侧。其中,在不包括虚设连接线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子区内,n条第一连接线对应n个第一像素电路,m条第二连接线对应m个第一像素电路。在包括第一虚设连接线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子区内,n条第一连接线对应的第一像素电路和虚设像素电路。在包括第二虚设连接线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子区内,m条第二连接线对应的第一像素电路和虚设像素电路。
以n=8,m=8为例,参考上述图6所示的,在第一子区Z1内,包括8条第一连接线X1、8条第二连接线X2,且8条第一连接线X1均分别与第一像素电路DL1电连接,8条第二连接线X2均分别与第一像素电路DL1电连接。如图中示意的,在第一子区Z1内,与第一连接线X1电连接第一像素电路DL1均位于第一子区Z1的同一侧,且与第二连接线X2电连接第一像素电路DL1均位于第一子区Z1的同一侧。也即驱动第一子区内的第一子像素的第一像素电路设置在第一子区的两侧,第一子区可以配合第一显示区内的其他区域,将驱动第一显示区内第一子像素的像素电路设置在第一显示区的第一方向的两侧以及第一显示区的第二方向的两侧。从而有利于实现整体的第一显示区内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绝缘交叉排布成网格状,以提升第一显示区整体的透光区分布的均匀性,提升屏下光学器件的光学性能。
进一步的,继续参考图6所示的,第一显示区AA1和过渡区AAG之间具有虚拟边界Y;与同一个子像素行spH对应的第一连接线X1包括第一甲连接线X1a和第一乙连接线X1b,在第一方向x上,与第一甲连接线X1a电连接的第一子像素sp1-1距虚拟边界Y的距离大于与第一乙连接线X1b电连接的第一子像素sp1-2距虚拟边界Y的距离;其中,在第一方向x上,与第一甲连接线X1a电连接的第一像素电路DL1距虚拟边界Y的距离小于与第一乙连接线X1b电连接的第一像素电路DL1距虚拟边界Y的距离。该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设置同一个像素行中,第一子像素距虚拟边界越远,则与其电连接的第一像素电路距虚拟边界距离越近,能够减小同一像素行与不同第一子像素连接的第一连接线之间的长度差异。在显示时,能够降低第一连接线上的压降差异,从而同一像素行中各个第一子像素的亮度大致相同,有利于第一显示区的显示亮度均一。
进一步的,继续参考图6所示的,第一显示区AA1和过渡区AAG之间具有虚拟边界Y;与同一个子像素列spL对应的第二连接线X2包括第二甲连接线X2a和第二乙连接线X2b,在第二方向y上,与第二甲连接线X2a电连接的第一子像素sp1-3距虚拟边界Y的距离大于与第二乙连接线X2b电连接的第一子像素sp1-4距虚拟边界Y的距离;其中,在第二方向y上,与第二甲连接线X2a电连接的第一像素电路DL1距虚拟边界Y的距离小于与第二乙连接线X2b电连接的第一像素电路DL1距虚拟边界Y的距离。该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设置同一个像素列中,第一子像素距虚拟边界越远,则与其电连接的第一像素电路距虚拟边界距离越近,能够减小同一像素列与不同第一子像素连接的第二连接线之间的长度差异。在显示时,能够降低第二连接线上的压降差异,从而同一像素列中各个第一子像素的亮度大致相同,有利于第一显示区的显示亮度均一。
具体的,在一种实施例中,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一种示意图。如图10所示,第一显示区AA1至少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子区Z1,该两个第一子区Z1内的子像素行(未标示)的数目相等。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子区Z1内的两条第一连接线X1在两个第一子区Z1的边界处断开。也就是说在第一方向x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子区Z1之间具有边界,图中示出了边界所在区域B1,属于一个第一子区Z1的第一连接线X1在边界所在区域B1截止。其中,第一子像素sp1在第一方向x排列成子像素行,也就是说子像素行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则从第一显示区AA1这个整体来看,在第一显示区AA1内包括多个子像素行。相邻的两个第一子区Z1相当于是将第一显示区AA1的部分区域进行了划分,划分出了在第一方向x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子区Z1,由于这两个第一子区Z1在第一方向x上相邻,则对于在第一显示区AA1内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子像素行来说,相当于将子像素行进行划分,部分子像素行位于一个第一子区,部分子像素行位于另一个第一子区。如图中示意的子像素行spH-1和子像素行spH-2从第一显示区AA1整体角度来看,子像素行spH-1和子像素行spH-2属于第一显示区AA1内同一个子像素行。如图中示意的与子像素行spH-1对应的第一连接线X1和与子像素行spH-2对应的第一连接线X1在边界区B1位置处断开。该实施方式中,设置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子区内的第一连接线均在边界处断开。属于一个第一子区内的所有的第一连接线均延伸到边界处截止,也即,第一连接线在第一方向上贯穿第一子区,从而能够保证该第一子区内的每一条第二连接线均与该第一子区内的所有的第一连接线绝缘交叉。从而在第一子区内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交叉排布成网格状,实现第一子区内透光区分布的均匀性,进而应用在屏下光学器件方案中,能够实现第一子区内均匀透光,提升屏下光学器件的光学性能。同时设置第一子区内的所有的第一连接线均延伸到边界处截止,保证了属于两个第一子内的第一连接线之间的相互绝缘。
继续参考图10所示的,第一显示区AA1至少包括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子区Z1,该两个第一子区内Z1的子像素列的数目相等;其中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子区内Z1内的两条第二连接线X2在两个第一子区内Z1的边界处断开。图中示意了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子区Z1之间的边界所在区域B2,属于一个第一子区Z1的第二连接线X2在边界所在区域B1截止。其中,第一子像素sp1在第二方向y排列成子像素列,也就是说子像素列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则从第一显示区AA1这个整体来看,在第一显示区AA1内包括多个子像素列。该实施方式中相当于是将第一显示区AA1的部分区域进行了划分,划分出了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子区Z1,由于这两个第一子区Z1在第二方向y上相邻,则对于在第一显示区AA1内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子像素列来说,相当于将子像素列进行划分,部分子像素列位于一个第一子区,部分子像素列位于另一个第一子区。如图中示意的子像素列spL-1和子像素列spL-2,从第一显示区AA1整体角度来看,子像素列spL-1和子像素列spL-2属于第一显示区AA1内同一个子像素列。如图中示意的与子像素列spL-1对应的第二连接线X2和与子像素列spL-2对应的第二连接线X2在边界区B2位置处断开。该实施方式中,设置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子区内的第二连接线均在边界处断开。属于一个第一子区内的所有的第二连接线均延伸到边界处截止,也即,第二连接线在第二方向上贯穿第一子区。从而能够保证该第一子区内的每一条第一连接线均与该第一子区内的所有的第二连接线绝缘交叉。从而在第一子区内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交叉排布成网格状,实现第一子区内透光区分布的均匀性,进而应用在屏下光学器件方案中,能够实现第一子区内均匀透光,提升屏下光学器件的光学性能。同时设置第一子区内的所有的第二连接线均延伸到边界处截止,保证了属于两个第一子内的第二连接线之间的相互绝缘。
在一种实施中,第一显示区还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子区相邻的第二子区,第二子区内的子像素行的数目与第一子区内子像素行的数目相等;第一子区内的部分第一连接线延伸到第二子区内、在第二子区内与其他的第一连接线断开,且与第二子区内的部分第二连接线绝缘交叉;第一子区内的剩余部分第一连接线、以及第二子区内的部分第一连接线均在第一子区和第二子区的边界处断开。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示意图。如图11所示,示出了在第一方向x上与第一子区Z1相邻的第二子区Z2,第二子区Z2内的子像素行的数目与第一子区Z1内子像素行的数目相等。图中示意出了第一子区Z1和第二子区Z2的边界所在区域B3。如图中所示的第一子区Z2内的部分第一连接线X1-1延伸到第二子区Z2内、在第二子区Z2内与其他的第一连接线X1断开,且与第二子区Z2内的部分第二连接线X2绝缘交叉;第一子区Z1内的剩余部分第一连接线(如图中示意的第一连接线X1-2)、以及第二子区Z2内的部分第一连接线(如图中示意的第一连接线X1-3)均在第一子区Z1和第二子区Z2的边界处断开。图11中还示出了虚设像素电路DLx,可参照上述图7或图8实施例进行理解。
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子区内的部分第一连接线延伸到第二子区内与第二子区内的部分第二连接线交叠,从而保证第二子区内每条第二连接线均与相同数量的第一连接线绝缘交叉,保证第二子区内透光区域的均匀性。同时由第一子区延伸到第二子区内的第一连接线与第二子区内的其他第一连接线断开,以保证不同的连接线之间相互绝缘,避免显示异常。另外,第一子区内的剩余部分第一连接线在第一子区和第二子区的边界位置处截止,保证所有的第一连接线均在第一方向上贯穿第一子区,从而能够保证第一子区内的每一条第一连接线均与该第一子区内的所有的第二连接线绝缘交叉,保证第一子区内透光区域的均匀性。该实施方式能够同时确保第一子区和第二子区的透光区的均匀性,能够提升屏下光学器件的光学性能。
继续参考图11所示的,由第一子区Z1延伸到第二子区Z2内的第一连接线(如图中标示的第一连接线X1-1)为第一子连接线,在第一子区Z1和第二子区Z2的边界处断开的第一连接线(如图中标示的第一连接线X1-2)为第二子连接线,其中,在第一显示区内:第一子连接线的长度大于第二子连接线的长度。第一子连接线和第二子连接线在第二方向y上交替排列。该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方向上,第一子连接线和第二子连接线规律性排布,能够进一步确保第一子区和第二子区透光区域的均匀性,从而应用在屏下光学器件方案中,能够进一步保证第一子区和第二子区的均匀透光,提升屏下光学器件的光学性能。
进一步的,第一显示区还包括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一子区相邻的第三子区,第三子区内的子像素列的数目与第一子区内的子像素列的数目相等;第一子区内的部分第二连接线延伸到第三子区内、在第三子区内与其他的第二连接线断开,且与第三子区内的部分第一连接线绝缘交叉;第一子区内的剩余部分第二连接线、以及第三子区内的部分第二连接线均在第一子区和第三子区的边界处断开。具体的,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示意图。如图12所示,示出了在第二方向y上与第一子区Z1相邻的第三子区Z3,第三子区Z3内的子像素列的数目与第一子区Z1内的子像素列的数目相等;图中示意出了第一子区Z1和第三子区Z3的边界所在区域B4。第一子区Z1内的部分第二连接线X2-1延伸到第三子区Z3内、在第三子区Z3内与其他的第二连接线X2断开,且与第三子区Z3内的部分第一连接线X1绝缘交叉;第一子区Z1内的剩余部分第二连接线(如图中示意的第二连接线X2-2)、以及第三子区Z3内的部分第二连接线(如图中示意的第二连接线X2-3)均在第一子区Z1和第三子区Z3的边界处断开。图12中还示出了虚设像素电路DLx,可参照上述图7或图8实施例进行理解。
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子区内的部分第二连接线延伸到第三子区内与第三子区内的部分第一连接线交叠,从而保证第三子区内每条第一连接线均与相同数量的第二连接线绝缘交叉,保证第三子区内透光区域的均匀性。同时由第一子区延伸到第三子区内的第二连接线与第三子区内的其他第二连接线断开,以保证不同的连接线之间相互绝缘,避免显示异常。另外,第一子区内的剩余部分第一连接线在第一子区和第三子区的边界位置处截止,保证所有的第二连接线均在第二方向上贯穿第一子区,从而能够保证第一子区内的每一条第二连接线均与该第一子区内的所有的第一连接线绝缘交叉,保证第一子区内透光区域的均匀性。该实施方式能够同时确保第一子区和第三子区的透光区的均匀性,能够提升屏下光学器件的光学性能。
图12中还示出了在第一方向x与第一子区Z1相邻的第二子区Z2,对于第二子区内连接线的设置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图11实施例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考图12所示的,由第一子区Z1延伸到第三子区Z3内的第二连接线(如图中标示的第二连接线X2-1)为第三子连接线,在第一子区Z1和第三子区Z3的边界处断开的第二连接线(如图中标示的第二连接线X2-2)为第四子连接线,其中,第三子连接线和第四子连接线在第一方向x上交替排列。该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方向上,第三子连接线和第四子连接线规律性排布,能够进一步确保第一子区和第三子区透光区域的均匀性,从而应用在屏下光学器件方案中,能够进一步保证第一子区和第三子区的均匀透光,提升屏下光学器件的光学性能。
在一种实施例中,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示意图,如图13所示,示意出了第一子区Z1内第一连接线X1和第二连接线X2的数量不相等的情况。该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实现至少在第一子区内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绝缘交叉排布成网格状,以至少保证在第一子区内透光区的均匀分布。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的设置,将驱动第一显示区内第一子像素的第一像素电路设置在第一显示区的沿第一方向的两个和第一显示区的沿第二方向上的两侧。也即如图7、图8、图10至图13示意的,将第一像素电路设置在第一显示区的上、下、左、右四侧,通过对第一显示区内的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的交叉排布设计,以保证第一显示区内至少部分区域的透光区的均匀分布。从而应用在屏下光学器件方案中,能够保证第一显示区内至少部分区域透光率均匀,提升屏下光学器件的光学性能。
在一种实施例中,一个第一像素电路与一个第一子像素电连接。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一个第一像素电路与两个第一子像素电连接,能够减少第一像素电路的设置个数,节省过渡区的空间。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如图14所示,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其中,显示面板100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图14所示的显示装置仅仅为示意说明,该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过渡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过渡区至少半围绕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至少半围绕所述过渡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子像素,所述多个子像素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多个第一子像素;
所述过渡区包括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像素电路,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所述过渡区的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第一像素电路和虚设像素电路,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阳极通过连接线电连接;
在所述过渡区内,相邻两行所述像素电路中,所述虚设像素电路的数量不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两侧的所述过渡区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两侧的所述过渡区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过渡区内,相邻两列所述像素电路中,所述虚设像素电路的数量不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虚设连接线,所述虚设连接线不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虚设连接线与所述虚设像素电路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线包括第一子连接线和第二子连接线,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阳极通过所述第一子连接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子连接线与所述第一子连接线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连接线和所述第二子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阳极的相对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第二方向,与同一行中多个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对应电连接的多条所述连接线中,至少两条所述连接线的长度不同;和/或,
沿所述第一方向,与同一列中多个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对应电连接的多条所述连接线中,至少两条所述连接线的长度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线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线和在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阳极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线或所述第二连接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区内多个所述第一子像素排列成像素阵列,在所述像素阵列中,多个所述第一子像素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成子像素行,且多个所述第一子像素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列成子像素列;其中,
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区,在所述第一子区内:n条所述第一连接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列,m条所述第二连接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且m条所述第二连接线中的任意一条均与n条所述第一连接线绝缘交叉,其中,n和m均为正整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子区内:
一个所述子像素行对应p条所述第一连接线,所述p条第一连接线中至少一条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阳极电连接;一个所述子像素列对应q条所述第二连接线,所述q条第二连接线中至少一条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阳极电连接;p和q均为正整数;其中,
每个所述子像素行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线的数量相同,和/或,每个所述子像素列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线的数量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n条第一连接线对应的所述像素电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子区的同一侧;
与所述m条第二连接线对应的所述像素电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子区的同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过渡区之间具有虚拟边界;
与同一个所述子像素行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线包括第一甲连接线和第一乙连接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甲连接线电连接的所述第一子像素距所述虚拟边界的距离大于与所述第一乙连接线电连接的所述第一子像素距所述虚拟边界的距离;其中,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甲连接线电连接的所述第一像素电路距所述虚拟边界的距离小于与所述第一乙连接线电连接的所述第一像素电路距所述虚拟边界的距离;和/或,
与同一个所述子像素列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线包括第二甲连接线和第二乙连接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二甲连接线电连接的所述第一子像素距所述虚拟边界的距离大于与所述第二乙连接线电连接的所述第一子像素距所述虚拟边界的距离;其中,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二甲连接线电连接的所述第一像素电路距所述虚拟边界的距离小于与所述第二乙连接线电连接的所述第一像素电流距所述虚拟边界的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显示区至少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子区,该所述两个第一子区内的所述子像素行的数目相等,其中,
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子区内的两条所述第一连接线在两个所述第一子区的边界处断开;和/或,
所述第一显示区至少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子区,该所述两个第一子区内的所述子像素列的数目相等;其中,
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子区内的两条所述第二连接线在两个所述第一子区的边界处断开。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显示区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子区相邻的第二子区,所述第二子区内的所述子像素行的数目与所述第一子区内所述子像素行的数目相等;
所述第一子区内的部分所述第一连接线延伸到所述第二子区内、在所述第二子区内与其他的所述第一连接线断开,且与所述第二子区内的部分所述第二连接线绝缘交叉;
所述第一子区内的剩余部分所述第一连接线、以及所述第二子区内的部分所述第一连接线均在所述第一子区和所述第二子区的边界处断开。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第一子区延伸到所述第二子区内的所述第一连接线为第一子连接线,在所述第一子区和所述第二子区的边界处断开的所述第一连接线为第二子连接线,其中,所述第一子连接线和所述第二子连接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交替排列。
17.根据权利要求10或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显示区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子区相邻的第三子区,所述第三子区内的所述子像素列的数目与所述第一子区内的所述子像素列的数目相等;
所述第一子区内的部分所述第二连接线延伸到所述第三子区内、在所述第三子区内与其他的所述第二连接线断开,且与所述第三子区内的部分所述第一连接线绝缘交叉;
所述第一子区内的剩余部分所述第二连接线、以及所述第三子区内的部分所述第二连接线均在所述第一子区和所述第三子区的边界处断开。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第一子区延伸到所述第三子区内的所述第二连接线为第三子连接线,在所述第一子区和所述第三子区的边界处断开的所述第二连接线为第四子连接线,其中,所述第三子连接线和所述第四子连接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交替排列。
1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211242462.5A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7554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42462.5A CN115755451A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5870.7A CN111708199B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2211242462.5A CN115755451A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05870.7A Division CN111708199B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55451A true CN115755451A (zh) 2023-03-07

Family

ID=7254452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42462.5A Pending CN115755451A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2010605870.7A Active CN111708199B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05870.7A Active CN111708199B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575545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7320B (zh) * 2020-09-30 2022-08-0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566522A (zh) 2020-11-27 2022-05-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4566520A (zh) 2020-11-27 2022-05-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4550652B (zh) 2020-11-27 2023-10-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US20230025386A1 (en) * 2020-12-25 2023-01-26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30169900A1 (en) * 2021-02-03 2023-06-0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539175B (zh) 2021-07-23 2022-10-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707092B (zh) * 2021-09-10 2022-09-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4067696B (zh) * 2021-11-04 2023-02-28 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00419B2 (ja) * 2007-04-20 2010-12-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0060578B (zh) * 2018-01-19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和显示方法
CN108732841A (zh) * 2018-05-31 2018-11-0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8919580A (zh) * 2018-06-29 2018-11-3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707281B2 (en) * 2018-08-10 2020-07-07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Display apparatus
CN110767139B (zh) * 2019-03-29 2020-12-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504289B (zh) * 2019-08-27 2022-08-1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550604A (zh) * 2019-12-02 2022-05-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5117140A (zh) * 2019-12-30 2022-09-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180494B (zh) * 2020-01-03 2023-05-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048005B (zh) * 2020-01-06 2021-06-2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326560B (zh) * 2020-01-23 2023-08-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08199B (zh) 2022-11-01
CN111708199A (zh) 2020-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0819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02869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87499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445686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CN11147475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51524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767717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732752B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632443B (zh)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1329662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12068371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
CN11420378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854178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31207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363254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87071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29857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082975A (zh) 阵列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US11982892B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216217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690490A (zh) 阵列基板及其显示面板
CN11383840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23550580A (ja) 表示基板、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CN108681139B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17784483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