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46819B - 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46819B
CN115746819B CN202211362693.XA CN202211362693A CN115746819B CN 115746819 B CN115746819 B CN 115746819B CN 202211362693 A CN202211362693 A CN 202211362693A CN 115746819 B CN115746819 B CN 1157468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emulsion
emulsion system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salt
crosslin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626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46819A (zh
Inventor
贾振福
左承未
张文龙
殷杰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ongqing Lihong Fine Chemic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ongqing Lihong Fine 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ongqing Lihong Fine Chemic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136269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468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46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468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468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468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lloid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其包括400ml水,生酸剂为0.5‑3.0g;交联剂2‑4g;悬浮乳液2‑4g;所述缓冲溶液为乳酸、柠檬酸、NaOH溶液、甘氨酸、醋酸的混合物,所述乳酸、柠檬酸和醋酸组成的混合酸10‑20ml,NaOH溶液5‑15ml、甘氨酸1.5‑3g。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通过采用有生酸剂、缓冲溶液和交联剂组成的智能交联体系,使得该悬浮乳液体系能够根据不同地层温度、根据不同开采要求进行相适应调整,适用范围广;且本申请以及首次采用以植物胶为主剂进行复配,并设计出与其相匹配的添加剂配方,所得技术指标均达到或高于行业相关标准要求。

Description

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及其 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
背景技术
页岩气是指赋存于以富有机质页岩为主的储集岩系中的非常规天然气,是连续生成的生物化学成因气、热成因气或二者的混合,可以游离态存在于天然裂缝和孔隙中,以吸附态存在于干酪根、黏土颗粒表面,还有极少量以溶解状态储存于干酪根和沥青质中,游离气比例一般在20%-85%。以多分段水平井和滑溜水压裂液为代表的大规模体积压裂改造技术在中、美和其它一些国家或地区的页岩气开发中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滑溜水压裂液是水平井组压裂等大型压裂施工的关键工作液,通常压裂施工规模大、液量大、排量高,要求使用的滑溜水压裂液具有较低的泵注摩阻,使用成本低且可以循环使用。
现有技术中,在国内普遍使用的滑溜水体系中,主要添加低浓度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减阻剂降低液体的摩阻,而该高分子结构一般为线性高分子结构,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极易被金属离子压缩,导致其在高矿化度水环境中性能不佳,对清水需求量大;此外该高分子材料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分解,对储层造成严重破坏,且在返排后较难生物降解。另外传统配液模式需要提前配液、现场储液、残余液处理,存在施工不便、储存空间大、配液量把控难、运输成本高昂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旨在解决现有水基压裂液清水消耗量大、耐盐抗剪切性能差、返排水利用率低以及配液复杂、运输与储存成本偏高还有不能准确温控交联情况导致安全事故或能耗过高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一种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其包括如下组分:生酸剂、交联剂、缓冲溶液、悬浮乳液和水。
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其包括400ml水,生酸剂为0.5-3.0g;交联剂2-4g;悬浮乳液2-4g;所述缓冲溶液为乳酸、柠檬酸、NaOH溶液、甘氨酸、醋酸的混合物,所述乳酸、柠檬酸和醋酸组成的混合酸10-20ml,NaOH溶液5-15ml、甘氨酸1.5-3g。
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乳酸、柠檬酸和醋酸组成的混合酸的摩尔浓度为0.01mol/L,所述NaOH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01mol/L。
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生酸剂通过铵盐与甲醛或多聚甲醛反应制备而成,其中所述铵盐为NH4Cl、(NH4)2SO4中的一种。
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交联剂为三乙醇胺乳酸锆或三乙醇胺锆。
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以质量分数计,所述悬浮乳液包括50-70%白油、1-3%稳定剂、25-45%稠化剂、0.5-2%极性激活剂、1-5%转相剂和0.5-2%破乳剂。
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稠化剂为植物胶与聚丙烯酰胺的混合物,所述植物胶与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3-4):(1-2)。
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稳定剂为有机膨润土;所述极性激活剂为乙醇和异丙醇中的一种或者其混合物;所述转相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者其混合物;所述破乳剂为天然盐水。
进一步,所述有机膨润土选用有FHD-130D;BP-138;FHGEL-979;BP-922;HFGEL-136C;168-A中的一款或任意两款以上的混合物。
第二方面,一种上述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悬浮乳液的配置:
将配方量的白油、稳定剂、稠化剂、极性激活剂、转相剂和破乳剂加入反应装置中,混合均匀即得悬浮乳液;
2)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的配置:
在反应装置中,加入400ml的水,然后加入NH4Cl和甲醛溶液,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混合酸、NaOH溶液和甘氨酸固体组成的缓冲溶液,交联剂,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步骤1)中的悬浮乳液,搅拌混合均匀,即得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所提供的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通过采用有生酸剂、缓冲溶液和交联剂组成的智能交联体系,使得该悬浮乳液体系能够根据不同地层温度、根据不同开采要求进行相适应调整,适用范围广;且本申请以及首次采用以植物胶为主剂进行复配,并设计出了与其相匹配的添加剂配方,且经过范式黏度剂、管路摩阻仪、安东尼帕流变仪和烧杯放置观察评价其减阻率、黏度、流变性、稳定性均达到或高于水基压裂液评价方法(SY/T 5107--2016)规定的技术指标。
2)本发明所提供的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只需经过现场微调即可作用于低渗致密油气田的开采工作。
3)本发明所提供的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的制备方法,所选材料简单易得,成本低廉,采用现有常用设备即可实现,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智能温控交联悬浮乳液体系的弹性模量和粘性模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的交联实验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以范围、优选范围、或者优选的数值上限以及下限的形式表述某个量、浓度或其它值或参数的时候,应当理解相当于具体揭示了通过将任意一对范围上限或优选数值与任意范围下限或优选数值结合起来的任何范围,而不考虑该范围是否具体揭示。除非另外指出,本文所列出的数值范围值在包括范围的端点,和该范围之内的所有整数和分数。
除非另外说明,本文中所有的百分比、份数、比值等均是按重量计。
本文的材料、方法和实施例均是示例性的,并且除非特别说明,不应理解为限制性的。本文所采用的原材料,制备和检测过程中所用的设备和/或装置未做特别说明,均理解为现有技术,其可以通过商业途径购买获得或者可以通过现有制备/组装方法获得。
下述实施例中,1倍生酸剂计量,是指0.133gNH4Cl,0.4gCHCHO为1倍计量;2倍生酸剂计量,是指0.266gNH4Cl,0.8gCHCHO为2倍计量;3倍生酸剂计量,是指0.399gNH4Cl,1.2gCHCHO为3倍计量;依此类推。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其包括如下组分:生酸剂、交联剂、缓冲溶液、悬浮乳液和水。
该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液体系,具体的为包括400ml水,生酸剂为0.5-3.0g;交联剂2-4g;悬浮乳液2-4g;所述缓冲溶液为乳酸、柠檬酸、NaOH溶液、甘氨酸、醋酸的混合物,所述乳酸、柠檬酸和醋酸组成的混合酸10-20ml,NaOH溶液5-15ml、甘氨酸1.5-3g。
其中乳酸、柠檬酸和醋酸组成的混合酸的摩尔浓度为0.01mol/L,下述实施例中,乳酸、柠檬酸和醋酸的质量比为1:2:1,所述NaOH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01mol/L。
其中所述生酸剂通过铵盐与甲醛或多聚甲醛反应制备而成,其中所述铵盐为NH4Cl、(NH4)2SO4中的一种。下述实施例中生酸剂的反应方程式为:
4NH4Cl+6HCHO==(CH2)6N4+4HCl+6H2O
其中所述交联剂为三乙醇胺乳酸锆或三乙醇胺锆,其中三乙醇胺乳酸锆的分子式为:
该三乙醇胺乳酸锆或三乙醇胺锆交联机理是交联剂本身是用金属离子(Zr4+)产生的络合物,当加入H+后,Zr4+得以置换出来,植物胶和聚丙烯酰胺类内含有的-OH和COO-形成稳定桥状结构,现有延迟交联技术一般是胶囊包裹或者温度控制PH剂释放而交联。本设计是采用生酸剂与缓冲溶液的协同配合作用,使得在预定温度时释放Zr4+,进而达到智能温控的作用。
其中,以质量分数计,所述悬浮乳液包括50-70%白油、1-3%稳定剂、25-45%稠化剂、0.5-2%极性激活剂、1-5%转相剂和0.5-2%破乳剂。
其中,本申请中的白油,通常是指白色矿物油。为液体类烃类的混合物,白油无色、无味、化学惰性、光安定性能好,主要成分为C16~C31的正异构烷烃的混合物,基本组成为饱和烃结构,芳香烃、含氮、氧、硫等物质近似于零。其具有芳香烃含量低,生物毒性小且易于降解,有利于后期废弃钻井液的处理,对环境污染小,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对温度的敏感性较低,同时白油对储层的损害相对较小;
其中,所述稠化剂为植物胶与聚丙烯酰胺的混合物,所述植物胶与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3-4):(1-2);植物胶可以为瓜胶类衍生物、纤维素类衍生物,田箐胶类衍生物中的一种或者任意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聚丙烯酰胺英文名称为Poly(acrylamide),CAS号为9003-05-8,分子式为(C3H5NO)n,聚丙烯酰胺是一种线状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同时也是一种高分子水处理絮凝剂产品,专门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在颗粒之间起链接架桥作用,使细颗粒形成比较大的絮团,并且加快了沉淀的速度。
所述稳定剂为有机膨润土;该有机膨润土含有>85%的蒙脱石。该蒙脱石是一种性能独特的铝硅酸盐矿物,分子式(Al,Mg)2[Si4O10],由两层SiO四面体片中间夹一层AIO(OH)八面体片组成的层片状矿物;蒙脱石结构单元层中的Si4+可被Al3+置换,八面体层内的Al3+常被Mg2+、Fe3+、Zn2+等多价离子置换,从而使晶格中电荷不平衡,产生剩余负电荷,使其具有吸附阳离子和交换性阴离子的能力,有较高的水化能,在C轴(层片叠置方向)的晶层间的氧层与氧层的作用力较小,可形成良好的离解面,层间易于浸入水分子或其他极性分子,引起C轴方向的膨胀。由于这种性能,使蒙脱石层间充满nH:O层间水及可交换性阳离子,它们是引起蒙脱石膨胀的动力。层间高价阳离子(Ca2+、Mg2+等)蒙脱石双电层水化膜薄,膨胀倍数低;低价阳离子(Na+、K+等)水化膜厚,膨胀倍数高。
所述极性激活剂为乙醇和异丙醇中的一种或者其混合物;该极性激活剂的加入能够更好地使有机膨润土中蒙脱土层间的季铵碳氢链由氢键桥连接,让有机膨润土在白油中有效的溶剂化,从而使层间膨胀分散,并且形成触变性凝胶体。
所述转相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者其混合物;转相剂的作用为让W/O变成O/W。
所述破乳剂为可以选用天然盐水,该天然盐水为地层水,地层水是指油藏边部和底部的边水和底水、层间水以及与原油同层的束缚水的总称。本申请中特指储层里反排出来的水。
一种上述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悬浮乳液的配置:
将配方量的白油、稳定剂、稠化剂、极性激活剂、转相剂和破乳剂加入反应装置中,混合均匀即得悬浮乳液;
2)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的配置:
在反应装置中,加入400ml的水,然后加入NH4Cl和甲醛溶液,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混合酸、NaOH溶液和甘氨酸固体组成的缓冲溶液,交联剂,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步骤1)中的悬浮乳液,搅拌混合均匀,即得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
实施例1:
本发明所提供的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其包括如下步骤:
1)悬浮乳液的配置:
将配方量的50%白油、2%稳定剂、42%稠化剂、1%极性激活剂、3%转相剂和2%破乳剂加入反应装置中,混合均匀即得悬浮乳液;
其中,所述稠化剂为质量比为3:2瓜胶类衍生物与聚丙烯酰胺的混合物;所述稳定剂为有机膨润土(BP-138);所述极性激活剂为乙醇和异丙醇的混合物;所述转相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所述破乳剂为地层水。
2)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的配置:
在反应装置中,加入400ml的水,然后加入1倍量生酸剂(即0.133gNH4Cl+0.4gCHCHO溶液),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15ml由质量比为1:2:1乳酸、柠檬酸和醋酸的混合酸(0.01mol/L)、10mlNaOH溶液(0.01mol/L)和2.0g甘氨酸固体组成的缓冲溶液,2g交联剂(三乙醇胺乳酸锆),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步骤1)中的2g悬浮乳液,搅拌混合均匀,即得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
实施例2:
本发明所提供的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其包括如下步骤:
1)悬浮乳液的配置:
将配方量的60%白油、3%稳定剂、32%稠化剂、2%极性激活剂、2%转相剂和1%破乳剂加入反应装置中,混合均匀即得悬浮乳液;
其中,所述稠化剂为质量比为4:1纤维素类衍生物与聚丙烯酰胺的混合物;所述稳定剂为有机膨润土(BP-138);所述极性激活剂为乙醇和异丙醇的混合物;所述转相剂为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所述破乳剂为地层水。
2)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的配置:
在反应装置中,加入400ml的水,然后加入1倍量生酸剂(即0.133gNH4Cl+0.4gCHCHO溶液),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15ml由质量比为1:2:1乳酸、柠檬酸和醋酸的混合酸(0.01mol/L)、10mlNaOH溶液(0.01mol/L)和2.5g甘氨酸固体组成的缓冲溶液,3g交联剂(三乙醇胺乳酸锆),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步骤1)中的3g悬浮乳液,搅拌混合均匀,即得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
实施例3:
本发明所提供的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其包括如下步骤:
1)悬浮乳液的配置:
将配方量的70%白油、2%稳定剂、25%稠化剂、1%极性激活剂、1%转相剂和1%破乳剂加入反应装置中,混合均匀即得悬浮乳液;
其中,所述稠化剂为质量比为3:1田箐胶类衍生物与聚丙烯酰胺的混合物;所述稳定剂为有机膨润土(BP-138);所述极性激活剂为乙醇和异丙醇的混合物;所述转相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所述破乳剂为地层水;
2)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的配置:
在反应装置中,加入400ml的水,然后加入1倍量生酸剂(即0.133gNH4Cl+0.4gCHCHO溶液),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15ml由质量比为1:2:1乳酸、柠檬酸和醋酸的混合酸(0.01mol/L)、10mlNaOH溶液(0.01mol/L)和2.5g甘氨酸固体组成的缓冲溶液,4g交联剂(三乙醇胺锆),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步骤1)中的4g悬浮乳液,搅拌混合均匀,即得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
实施例4:
实施例4所提供的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其组分和含量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生酸剂的使用量为2倍量生酸剂,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实施例5所提供的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其组分和含量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生酸剂的使用量为3倍量生酸剂,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实施例6所提供的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其组分和含量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加入4g悬浮乳液,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实施例7所提供的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其组分和含量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生酸剂的使用量为2倍量生酸剂,以及加入4g悬浮乳液,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8:
实施例8所提供的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其组分和含量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生酸剂的使用量为3倍量生酸剂,以及加入4g悬浮乳液,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性能测试:
对申请中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进行性能测试;
1)悬浮乳液的摩阻性能测试
本申请以实施例2为例,将实施例2制备所得的悬浮乳液配置成质量浓度为0.03%的乳液,然后对其摩阻进行测试,具体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以及,将实施例2制备所得的悬浮乳液配置成质量浓度为0.05%的乳液,然后对其摩阻进行测试,具体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1和表2可知,本申请中的悬浮乳液在浓度0.03%时减阻率在较高流速时可达70%以上,浓度0.05%时减阻率可稳定在70%以上,符合复合压裂液通用技术条件的标准,说明其具有优异的减阻性能。
2)稳定性测试
将上述实施例1-8制备所得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在室温下放置30天后,其悬浮乳液均匀,无分层,说明其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3)弹性模量和粘性模量的检测方法
测试方法为:将实施例2制备所得的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配成0.5%浓度的压裂液基液,加热升温至45℃左右发生交联,再冷却至室温,用安东帕流变仪测量出的弹性模量和粘性模量,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本申请所一体化乳液溶于水与有机锆交联剂发生交联后(G’)弹性模量随角速度增加而基本趋于稳定,粘性模量呈上升趋势,但在该范围内尚未相交,对比现行聚丙烯酰胺类压裂液(G”)的粘弹性有极大提升,冻胶性能更佳稳定,这说明本申请的携砂性和耐剪切性远高于市面的上的滑溜水压裂液类型。
4)不同倍数生酸剂对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的影响
本测试项目与实施例2为例,同时还设置了2倍、3倍、4倍、5倍和10倍生酸剂计量下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同时测试其在不同温度的粘度变化,交联完全性和交联时间等,具体如表3所示:
生酸剂倍数 温度(℃) 粘度(mpas) 交联完全性(%) 时间(s)
1 40 102 弱交联,有轻微挂条 152
2 40 165 交联不完全 123
3 40 195 交联不完全 79
4 40 225 交联不完全 45
5 40 263 交联完全 20
1 60 153 50-60% 180
1 80 288-333 90%以上 163
从表3可知,本申请中的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加入1倍生酸剂量时40℃和60℃难以交联而80℃时则交联效果良好。当计量达到2倍时40℃交联仍不完全,但随着升温可达到较好效果,因此可知本申请所提供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可以通过加入不同倍数生酸剂量来控制交联速度、交联程度以及在不同温度地层的交联使用。
5)不同悬浮乳液含量以及不同倍数生酸剂在不同温度下的交联情况
本测试项目与实施例1、实施例4-8中制备所得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同时测试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变化,交联完全性和交联时间等,具体如表4所示:
从表4可知,本申请中的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低倍数生酸剂量在常温或低温下不易交联,高温下可发生交联,而高倍数生酸剂量则可在中低温更快达成交联;说明该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可通过控制不同倍数生酸剂量达到延迟交联性能的目的,进而达到预期交联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其特征在于,其包括400ml水、生酸剂0.5-3.0g、交联剂2-4g、悬浮乳液2-4g、还包括缓冲溶液;
所述缓冲溶液为乳酸、柠檬酸、NaOH溶液、甘氨酸、醋酸的混合物,其中所述乳酸、柠檬酸和醋酸为10-20ml,NaOH溶液为5-15ml,甘氨酸为1.5-3g,所述生酸剂通过铵盐与甲醛反应制备而成,其中所述铵盐为NH4Cl、(NH4)2SO4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NaOH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01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三乙醇胺乳酸锆或三乙醇胺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其特征在于,以质量分数计,所述悬浮乳液包括50-70%白油、1-3%稳定剂、25-45%稠化剂、0.5-2%极性激活剂、1-5%转相剂和0.5-2%破乳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稠化剂为植物胶与聚丙烯酰胺的混合物,所述植物胶与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3-4):(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有机膨润土;所述极性激活剂为乙醇和异丙醇中的一种或者其混合物;所述转相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者其混合物;所述破乳剂为天然盐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膨润土选用有FHD-130D;BP-138;FHGEL-979;BP-922;HFGEL-136C;168-A中的一款或任意两款以上的混合物。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悬浮乳液的配置:
将配方量的白油、稳定剂、稠化剂、极性激活剂、转相剂和破乳剂加入反应装置中,混合均匀即得悬浮乳液;
2)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的配置:
在反应装置中,加入400ml的水,然后加入NH4Cl和甲醛溶液,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由乳酸、柠檬酸、醋酸、NaOH溶液和甘氨酸固体组成的缓冲溶液、交联剂,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步骤1)中的悬浮乳液,搅拌混合均匀,即得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
CN202211362693.XA 2022-11-02 2022-11-02 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7468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62693.XA CN115746819B (zh) 2022-11-02 2022-11-02 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62693.XA CN115746819B (zh) 2022-11-02 2022-11-02 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46819A CN115746819A (zh) 2023-03-07
CN115746819B true CN115746819B (zh) 2024-04-19

Family

ID=85355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62693.XA Active CN115746819B (zh) 2022-11-02 2022-11-02 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4681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4529A (zh) * 2018-05-08 2018-08-10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油包水乳状液流体、制备方法及石油开采方法
CN109880610A (zh) * 2019-04-10 2019-06-14 北京大德广源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油气田酸化、压裂用自生酸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40707A (zh) * 2020-12-30 2021-06-11 北京瓜尔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的储层改造液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13337268A (zh) * 2021-06-03 2021-09-03 西南石油大学 压裂酸化复合增产工作液及其使用方法
CN113755149A (zh) * 2020-06-01 2021-12-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生酸交联压裂液及其应用
CN114806536A (zh) * 2022-05-10 2022-07-29 重庆科技学院 增强低温油藏聚合物类压裂液破胶返排的流体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4529A (zh) * 2018-05-08 2018-08-10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油包水乳状液流体、制备方法及石油开采方法
CN109880610A (zh) * 2019-04-10 2019-06-14 北京大德广源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油气田酸化、压裂用自生酸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55149A (zh) * 2020-06-01 2021-12-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生酸交联压裂液及其应用
CN112940707A (zh) * 2020-12-30 2021-06-11 北京瓜尔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的储层改造液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13337268A (zh) * 2021-06-03 2021-09-03 西南石油大学 压裂酸化复合增产工作液及其使用方法
CN114806536A (zh) * 2022-05-10 2022-07-29 重庆科技学院 增强低温油藏聚合物类压裂液破胶返排的流体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46819A (zh) 202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90324B2 (en) Fiber suspending agent for lost-circulation materials
Gbadamosi et al. Synergistic application of aluminium oxide nanoparticles and oilfield polyacrylamide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AU2014249329B2 (en) Methods of designing a drilling fluid having suspendable loss circulation material
WO2015109917A1 (zh) 页岩气压裂液用稠化剂、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U2014299255B2 (en) High-temperature crosslinked polymer for use in a well
CN102587858B (zh) 对缝洞型油藏进行堵水的方法
CN108559479B (zh) 一种可在线施工的反相微乳液聚合物压裂液体系
Molnes et al. Investigation of a new application for cellulose nanocrystals: a study of the enhanced oil recovery potential by use of a green additive
Yang et al. Effect of alkyl chain length on shale hydration inhibitive performance of vinylimidazolium-based ionic liquids
CN108531153B (zh) 一种耐高温石油树脂分散体堵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127415A (zh) 低伤害超级胍胶压裂液
CN111410949B (zh) 一种一体化变粘耐盐降阻剂及其制备方法
Huang et al. Prepar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a low-initial-viscosity gel plugging agent
Bai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 mechanism and effect of citric acid-based deep eutectic solvents inhibiting hydration and expansion of gas shale clay minerals
Chen et al. Synergism of polyvinyl alcohol fiber to hydrogel for profile modification
CN104927005B (zh) 一种预交联凝胶体膨颗粒耐碱调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15746819B (zh) 适用耐盐型生物胶的智能温控交联一体化悬浮乳液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Deng et al. Nano-Film-Forming Plugging Drilling Fluid and Bridging Cross-Linking Plugging Agent Are Used to Strengthen Wellbores in Complex Formations
CN102618232B (zh) 用于缝洞型油藏的堵剂
Li et al. Synthesis of the Oil-Based Nanoblocker Poly (MMA–BMA–BA–St) and the Study of the Blocking Mechanism
CA3139114C (en) Cationic and anionic shale inhibitors and clay stabilizers
CN113773820B (zh) 一种承压堵漏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352224A (zh) 一种高效率驱油剂
RU2271444C1 (ru) Способ изоляции водопроницаемого пласта
CN112552885A (zh) 一种抗超高温180℃增粘型完井液与修井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