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43000A - 车辆ecu唤醒电路、电子装置与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ecu唤醒电路、电子装置与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43000A
CN115743000A CN202211511493.6A CN202211511493A CN115743000A CN 115743000 A CN115743000 A CN 115743000A CN 202211511493 A CN202211511493 A CN 202211511493A CN 115743000 A CN115743000 A CN 1157430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voltage
vehicle ecu
w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1149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家伟
张宇
张旭
刘堂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it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Zhit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Zhit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Zhit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1149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430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43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430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ECU唤醒电路、电子装置与车辆,该唤醒电路包括:静电保护单元,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静电保护单元的第一端用于输入第一唤醒触发信号,静电保护单元的第二端接地;防地漂单元,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防地漂单元的第一端与静电保护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ECU电压生成单元,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ECU电压生成单元的第一端与防地漂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ECU电压生成单元第二端用于输出电压信号,ECU电压生成单元第二端用于与车辆ECU电连接,电压信号用于唤醒车辆ECU。该电路的静电保护设计和防地漂设计增多了车辆ECU的唤醒电路的适用场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ECU的唤醒电路适用场景受限的问题。

Description

车辆ECU唤醒电路、电子装置与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设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ECU唤醒电路、电子装置与车辆。
背景技术
智能车时代,车辆常用常新,各种场景下的车辆使用越来越多,唤醒需求层出不穷。
由于车辆大小和重量的限制,车辆蓄电池的容量也相对受到诸多约束,休眠唤醒功能被提上日程,面对各种恶劣场景,急需一个高效、简洁、适用性广的车辆ECU唤醒电路。
一些方案中,对整车线束及电气布置要求较高,遇到地漂相对较大或者环路阻抗较大的情况则无法识别。另外,一些休眠逻辑存在不合理场景,例如在实际使用时,在4S店修理车辆时忘记拔出OBD(On-Board Diagnostics,车载自动诊断系统)盒子,造成整车馈电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ECU唤醒电路、电子装置与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ECU的唤醒电路适用场景受限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ECU唤醒电路,包括:静电保护单元,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静电保护单元的第一端用于输入第一唤醒触发信号,所述静电保护单元的第二端接地;防地漂单元,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防地漂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静电保护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ECU电压生成单元,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ECU电压生成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防地漂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ECU电压生成单元第二端用于输出电压信号,所述ECU电压生成单元第二端用于与车辆ECU电连接,所述电压信号用于唤醒所述车辆ECU。
进一步地,所述防地漂单元包括: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静电保护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ECU电压生成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ECU电压生成单元,包括:第一稳压模块,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一稳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防地漂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稳压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电压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ECU电压生成单元,还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防地漂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稳压模块的输入电连接;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用于输入第二唤醒触发信号,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稳压模块的输入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ECU电压生成单元,还包括:第一分压模块,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分压模块的第一端用于输入MCU上电自锁信号;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分压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稳压模块的输入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ECU电压生成单元,包括:脉冲电压生成模块,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脉冲电压生成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防地漂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稳压模块,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脉冲电压生成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电压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脉冲电压生成模块包括:第二分压模块、第一电阻模块、第一电容模块和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分压模块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阻模块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防地漂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分压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模块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容模块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模块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脉冲电压生成模块还包括第二电阻模块,所述第二电阻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模块的第二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稳压模块包括:第三电阻模块、第四电阻模块、第五电阻模块、三极管和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三电阻模块第一端和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脉冲电压生成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模块第二端和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四电阻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模块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模块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模块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分别与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用于输出所述电压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稳压模块还包括:第二电容模块,所述第二电容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模块的第二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静电保护单元包括:TVS二极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TVS二极管的第一端用于输入所述第一唤醒触发信号,所述TVS二极管的第二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静电保护单元包括:ESD电容,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ESD电容的第一端用于输入所述第一唤醒触发信号,所述ESD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任意一种所述的车辆ECU唤醒电路;车辆ECU,与所述车辆ECU唤醒电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ECU包括:MCU;电源芯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电源芯片的第一端与所述车辆ECU唤醒电路电连接,所述电源芯片的第二端与所述MCU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任意一种所述的车辆ECU唤醒电路;车辆ECU,与所述车辆ECU唤醒电路电连接;车辆本体,具有容纳腔,所述车辆ECU唤醒电路和所述车辆ECU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
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上述唤醒电路包括:静电保护单元,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静电保护单元的第一端用于输入第一唤醒触发信号,静电保护单元的第二端接地;防地漂单元,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防地漂单元的第一端与静电保护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ECU电压生成单元,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ECU电压生成单元的第一端与防地漂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ECU电压生成单元第二端用于输出电压信号,ECU电压生成单元第二端用于与车辆ECU电连接,电压信号用于唤醒车辆ECU。该电路的静电保护设计和防地漂设计增多了车辆ECU的唤醒电路的适用场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ECU的唤醒电路适用场景受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一种车辆ECU唤醒电路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另一种车辆ECU唤醒电路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另一种车辆ECU唤醒电路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另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1、车辆ECU唤醒电路;02、车辆ECU;03、电源芯片;04、MCU;10、静电保护单元;11、TVS二极管;12、ESD电容;20、防地漂单元;21、稳压二极管;30、ECU电压生成单元;31、第一稳压模块;32、脉冲电压生成模块;321、第二分压模块;322、第一电阻模块;323、第一电容模块;324、第一场效应管;325、第二电阻模块;33、第二稳压模块;331、第三电阻模块;332、第四电阻模块;333、第五电阻模块;334、三极管;335、第二场效应管;336、第二电容模块;40、第一二极管;50、第二二极管;60、第一分压模块;70、第三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应该理解的是,当元件(诸如层、膜、区域、或衬底)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直接在该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存在中间元件。而且,在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当描述有元件“连接”至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连接”至该另一元件,或者通过第三元件“连接”至该另一元件。
为了便于描述,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部分名词或术语进行说明:
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
MCU:Microcontroller Unit,单片微型计算机;
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释放;
TVS: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ion diode,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
OBD:On-Board Diagnostics,车载自动诊断系统;
地漂:由于部件电流回流路径阻抗问题,导致的地电位漂移现象。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的方案中车辆ECU的唤醒电路适用场景受限,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ECU的唤醒电路适用场景受限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车辆ECU唤醒电路、电子装置与车辆。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ECU唤醒电路,该车辆ECU唤醒电路可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传统汽油汽车或者柴油车。其中,唤醒源唤醒时有效电平为高电平,无效为高阻或者低电平。该唤醒电路用于处理任一种高有效唤醒源,处理后发送至电源芯片,该电源芯片供给控制器电源,或者根据产生电源唤醒控制器其他电源。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车辆ECU唤醒电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唤醒电路包括:静电保护单元1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上述静电保护单元10的第一端用于输入第一唤醒触发信号,上述静电保护单元10的第二端接地;防地漂单元2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上述防地漂单元20的第一端与上述静电保护单元10的第一端电连接;ECU电压生成单元3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上述ECU电压生成单元30的第一端与上述防地漂单元20的第二端电连接,上述ECU电压生成单元30第二端用于输出电压信号,上述ECU电压生成单元30第二端用于与车辆ECU电连接,上述电压信号用于唤醒上述车辆ECU。其中,静电保护单元利用ESD防护管或ESD电容进行静电防护。所用器件满足空气放电15KV,接触放电8KV要求。本模块包括高速接口和低速接口两种设计,高速接口使用ESD管,低速接口使用ESD电容。静电保护单元处理后,电压相对稳定。
在实际使用时,某些4S店修理汽车时回忘记拔出OBD盒子,造成整车馈电等问题。上述车辆ECU唤醒电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类问题,适用于多种场景。
由于现有技术中,对整车线束及电气布置要求较高,遇到地漂相对较大或者环路阻抗较大的情况则无法识别,为了解决车辆地漂问题,如图2所示,上述防地漂单元20包括:稳压二极管21,上述稳压二极管21的负极与上述静电保护单元10的第一端电连接,上述稳压二极管21的正极与上述ECU电压生成单元30的第一端电连接。其中,稳压二极管可以选择5.1V的稳压管,可以极好的消除地漂,防止误触。稳压管当前选型为调研后的通用选择,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需求改选其他击穿电压的稳压管。无唤醒信号情况下,地漂实测最大为4V左右,因为稳压管的存在,电压被隔断,无法传递到后续电路上。而唤醒开关正常导通时,会产生24V唤醒信号,超过稳压管的最大反向击穿电压,稳压管反向导通,后续模块开始工作。
为了方便将各个不稳定电压转换为稳定电压,隔绝外部影响,如图2所示,上述ECU电压生成单元30,包括:第一稳压模块31,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上述第一稳压模块31的输入端与上述防地漂单元20的第二端电连接,上述第一稳压模块31的输出端用于输出上述电压信号。
在存在多个唤醒源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上述ECU电压生成单元30,还包括:第一二极管40,上述第一二极管40的正极与上述防地漂单元20的第二端电连接,上述第一二极管40的负极与上述第一稳压模块31的输入电连接;第二二极管50,上述第二二极管50的正极用于输入第二唤醒触发信号,上述第二二极管50的负极与上述第一稳压模块31的输入电连接。其中,第二二极管可以将多路唤醒源做合并。
与此同时,因为电平转脉冲的缘故,输入到第二二极管的唤醒信号没有持续高电平,无法保障系统正常工作,可通过第一分压模块和第三二极管,加入上电自锁。上电自锁即MCU拉出一根控制线,控制电源芯片的WAKE引脚,让单板可在任意时刻下电,实现上电自锁和下电延迟等功能。如图2所示,上述ECU电压生成单元30,还包括:第一分压模块6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上述第一分压模块60的第一端用于输入MCU上电自锁信号;第三二极管70,上述第三二极管70的正极与上述第一分压模块60的第二端电连接,上述第三二极管70的负极与上述第一稳压模块31的输入电连接。
上述第一稳压模块、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分压模块和第三二极管的结构,复用了电压转换模块,使得多唤醒源的电路得到极大简化,大大节省了器件,减小了PCB布局面积。
在应用到如OBD和充电枪内的一些唤醒信号等,如图3所示,上述ECU电压生成单元30,包括:脉冲电压生成模块32,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上述脉冲电压生成模块32的输入端与上述防地漂单元20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稳压模块33,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上述第二稳压模块33的输入端与上述脉冲电压生成模块32的输出端电连接,上述第二稳压模块33的输出端用于输出上述电压信号。其中脉冲电压生成模块主要用于唤醒信号在的情况下能够休眠的场景,将持续高电平的唤醒信号转为单脉冲信号,第二稳压模块为方便后级识别和隔断外部电压噪声的影响。如果一些唤醒信号没有电压转脉冲需求,可以选择性添加脉冲电压生成模块中的元件,如KL15发动机点火信号等,
一种可选的实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脉冲电压生成模块32包括:第二分压模块321、第一电阻模块322、第一电容模块323和第一场效应管324,上述第二分压模块321的第一端和上述第一电阻模块322的第一端分别与上述防地漂单元20的第二端电连接,上述第二分压模块321的第二端与上述第一场效应管324的漏极电连接,上述第一场效应管324的漏极与上述第二稳压模块33的输入端电连接,上述第一电阻模块322的第二端和上述第一电容模块323的第一端分别与上述第一场效应管324的栅极电连接,上述第一电容模块323的第二端和上述第一场效应管324的源极接地。其中,第一场效应管的选型需要保证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在第二分压模块和第一电阻模块的分压范围内,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电压能承受唤醒信号最大电压。通过改变第一电阻模块和第一电容模块的值,可以实现脉冲宽度的调整,防止脉冲过短而MCU未采集到。以唤醒电压为24V、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开启电压2V为例,MOS管寄生电容和开启时间都较小,这里忽略不计,脉冲宽度t计算如公式1和公式2所示:
Figure BDA0003971021970000061
Figure BDA0003971021970000062
其中,R为第一电阻模块的阻值,R=1MΩ;C为第一电容模块的电容值,C=1μF;E为稳压二极管第二端的电压,E=24-5.1=18.9V;Vt为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开启电压,Vt=2V;计算可得:
Figure BDA0003971021970000063
具体地,如图3所示,上述脉冲电压生成模块32还包括第二电阻模块325,上述第二电阻模块325的第一端与上述第一电阻模块322的第二端电连接,上述第二电阻模块325的第二端接地。
其中,如图3所示,上述第二稳压模块33包括:第三电阻模块331、第四电阻模块332、第五电阻模块333、三极管334和第二场效应管335,上述第三电阻模块331第一端和上述三极管334的基极分别与上述脉冲电压生成模块32的输出端电连接,上述第三电阻模块331第二端和上述三极管334的发射极接地,上述三极管334的集电极与上述第四电阻模块332的第一端电连接,上述第四电阻模块332的第二端分别与上述第五电阻模块333第一端和上述第二场效应管335的栅极电连接,上述第五电阻模块333的第二端和上述第二场效应管335的源极分别与电源端电连接,上述第二场效应管335的漏极用于输出上述电压信号。其中,第三电阻模块的作用是避免三极管的基极悬空,三极管的选型需要考虑Vbe和Vce最大耐受电压的问题,第二场效应管需要考虑VGS和VDS的最大耐受电压。
一种可选的实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第二稳压模块33还包括:第二电容模块336,上述第二电容模块336的第一端与上述第二场效应管335的漏极电连接,上述第二电容模块336的第二端接地。其中,第二电容模块用于滤波。
一种方案中,如图3所示,上述静电保护单元10包括:TVS二极管1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上述TVS二极管11的第一端用于输入上述第一唤醒触发信号,上述TVS二极管11的第二端接地。其中,外部信号首先进静电保护单元,如果该信号为PWM,或者对总线容值有要求,则选用专业的TVS二极管。
具体地,如图3所示,上述静电保护单元10包括:ESD电容12,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上述ESD电容12的第一端用于输入上述第一唤醒触发信号,上述ESD电容12的第二端接地。其中,如果外部信号为低速信号,优选ESD电容的方式,价格便宜,体积更小。具体地,上述TVS二极管和ESD电容的选择根据实际需求二选一即可。
本申请的上述唤醒电路包括:静电保护单元,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静电保护单元的第一端用于输入第一唤醒触发信号,静电保护单元的第二端接地;防地漂单元,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防地漂单元的第一端与静电保护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ECU电压生成单元,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ECU电压生成单元的第一端与防地漂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ECU电压生成单元第二端用于输出电压信号,ECU电压生成单元第二端用于与车辆ECU电连接,电压信号用于唤醒车辆ECU。该电路的静电保护设计和防地漂设计增多了车辆ECU的唤醒电路的适用场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ECU的唤醒电路适用场景受限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种典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任意一种上述的车辆ECU唤醒电路01;车辆ECU02,与上述车辆ECU唤醒电路01电连接。
具体地,如图4所示,上述车辆ECU02包括:MCU04;电源芯片03,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上述电源芯片03的第一端与上述车辆ECU唤醒电路01电连接,上述电源芯片03的第二端与上述MCU04电连接。
其中,通用设计为DI_WAKE/SBC连接到电源芯片的WAKE管脚,唤醒电源芯片,实际使用需关注电源芯片管脚耐压值,确定是否需求分压等设计。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是DI_WAKE/SBC信号,经过加串阻和分压后连接到MCU的常电小核,如TC397的SCR小核,利用小核识别信号,再发出控制信号唤醒电源芯片,即从唤醒电路到MCU SCR小核到电源最后到MCU。此种设计使用较少,并且该设计中小核与MCU其他内核供电分开,小核采用常电供电,休眠时不下电,静态电流小于0.5mA。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车辆ECU02包括车辆ECU唤醒电路01。
本申请上述电子装置,采用上述唤醒电路,包括:静电保护单元,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静电保护单元的第一端用于输入第一唤醒触发信号,静电保护单元的第二端接地;防地漂单元,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防地漂单元的第一端与静电保护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ECU电压生成单元,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ECU电压生成单元的第一端与防地漂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ECU电压生成单元第二端用于输出电压信号,ECU电压生成单元第二端用于与车辆ECU电连接,电压信号用于唤醒车辆ECU。该电路的静电保护设计和防地漂设计增多了车辆ECU的唤醒电路的适用场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ECU的唤醒电路适用场景受限的问题。使得电源芯片给MCU供电。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种典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任意一种上述的车辆ECU唤醒电路;车辆ECU,与上述车辆ECU唤醒电路电连接;车辆本体,具有容纳腔,上述车辆ECU唤醒电路和上述车辆ECU安装在上述容纳腔内。
本申请的上述车辆,采用上述唤醒电路,包括:静电保护单元,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静电保护单元的第一端用于输入第一唤醒触发信号,静电保护单元的第二端接地;防地漂单元,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防地漂单元的第一端与静电保护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ECU电压生成单元,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ECU电压生成单元的第一端与防地漂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ECU电压生成单元第二端用于输出电压信号,ECU电压生成单元第二端用于与车辆ECU电连接,电压信号用于唤醒车辆ECU。该电路的静电保护设计和防地漂设计增多了车辆ECU的唤醒电路的适用场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ECU的唤醒电路适用场景受限的问题。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上述唤醒电路包括:静电保护单元,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静电保护单元的第一端用于输入第一唤醒触发信号,静电保护单元的第二端接地;防地漂单元,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防地漂单元的第一端与静电保护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ECU电压生成单元,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ECU电压生成单元的第一端与防地漂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ECU电压生成单元第二端用于输出电压信号,ECU电压生成单元第二端用于与车辆ECU电连接,电压信号用于唤醒车辆ECU。该电路的静电保护设计和防地漂设计增多了车辆ECU的唤醒电路的适用场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ECU的唤醒电路适用场景受限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车辆ECU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静电保护单元,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静电保护单元的第一端用于输入第一唤醒触发信号,所述静电保护单元的第二端接地;
防地漂单元,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防地漂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静电保护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
ECU电压生成单元,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ECU电压生成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防地漂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ECU电压生成单元第二端用于输出电压信号,所述ECU电压生成单元第二端用于与车辆ECU电连接,所述电压信号用于唤醒所述车辆ECU。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ECU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地漂单元包括:
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静电保护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ECU电压生成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ECU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ECU电压生成单元,包括:
第一稳压模块,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一稳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防地漂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稳压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电压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ECU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ECU电压生成单元,还包括:
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防地漂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稳压模块的输入电连接;
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用于输入第二唤醒触发信号,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稳压模块的输入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ECU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ECU电压生成单元,还包括:
第一分压模块,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分压模块的第一端用于输入MCU上电自锁信号;
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分压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稳压模块的输入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ECU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ECU电压生成单元,包括:
脉冲电压生成模块,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脉冲电压生成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防地漂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
第二稳压模块,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脉冲电压生成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电压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ECU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压生成模块包括:第二分压模块、第一电阻模块、第一电容模块和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分压模块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阻模块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防地漂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分压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模块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容模块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模块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ECU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压生成模块还包括第二电阻模块,所述第二电阻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模块的第二端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ECU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稳压模块包括:第三电阻模块、第四电阻模块、第五电阻模块、三极管和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三电阻模块第一端和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脉冲电压生成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模块第二端和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四电阻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模块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模块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模块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分别与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用于输出所述电压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ECU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稳压模块还包括:第二电容模块,所述第二电容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模块的第二端接地。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ECU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保护单元包括:
TVS二极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TVS二极管的第一端用于输入所述第一唤醒触发信号,所述TVS二极管的第二端接地。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ECU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保护单元包括:
ESD电容,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ESD电容的第一端用于输入所述第一唤醒触发信号,所述ESD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13.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ECU唤醒电路;
车辆ECU,与所述车辆ECU唤醒电路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ECU包括:
MCU;
电源芯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电源芯片的第一端与所述车辆ECU唤醒电路电连接,所述电源芯片的第二端与所述MCU电连接。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ECU唤醒电路;
车辆ECU,与所述车辆ECU唤醒电路电连接;
车辆本体,具有容纳腔,所述车辆ECU唤醒电路和所述车辆ECU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
CN202211511493.6A 2022-11-29 2022-11-29 车辆ecu唤醒电路、电子装置与车辆 Pending CN1157430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11493.6A CN115743000A (zh) 2022-11-29 2022-11-29 车辆ecu唤醒电路、电子装置与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11493.6A CN115743000A (zh) 2022-11-29 2022-11-29 车辆ecu唤醒电路、电子装置与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43000A true CN115743000A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40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11493.6A Pending CN115743000A (zh) 2022-11-29 2022-11-29 车辆ecu唤醒电路、电子装置与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4300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53196A (en) Power source system for vehicular electronic device
US20210034134A1 (en) Sleep-wake control circuit for battery powere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969577A (zh) 一种车用低功耗反接保护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US8350404B2 (en) Regulating device of general automobile performance
CN208053267U (zh) 一种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电源预降压电路
CN115743000A (zh) 车辆ecu唤醒电路、电子装置与车辆
CN210041308U (zh) 一种电源输出接口防护电路
CN214427972U (zh) 一种应用于行车记录仪的acc自动开关机控制电路
CN212627837U (zh) 一种车载延时电路、车载延时系统及汽车
CN113119732A (zh) 供电控制方法、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US20200366280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11164844B (zh) 电子计算机的馈电装置
US7224561B2 (en) Protective circuit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id protective circuit, in particular for overvoltage protection for an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CN217282214U (zh) 一种车载防反接电路
CN215284683U (zh) 一种汽车电子芯片及低压模块的供电电路
CN112564848A (zh) 一种干扰信号滤除装置、汽车及其干扰信号滤除方法
CN110539641B (zh) 一种车载电瓶的低压预警及自动断电保护电路
CN110843531A (zh) 一种控制evcc休眠的装置、方法、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10297546U (zh) 一种升压电源电磁兼容电路及电动汽车
CN209821782U (zh) 一种车载处理器系统供电电路
CN220492674U (zh) 车规级电池唤醒电路以及高压电摩电池
CN211166463U (zh) 一种零静态功耗的汽车模块供电电路
CN210027203U (zh) 一种车载设备按键灯控制电路
CN216981537U (zh) 电路结构、电源设备
CN216056393U (zh) 一种充电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