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31893A - 面板显示切换电路、面板显示切换方法及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面板显示切换电路、面板显示切换方法及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31893A
CN115731893A CN202211460679.3A CN202211460679A CN115731893A CN 115731893 A CN115731893 A CN 115731893A CN 202211460679 A CN202211460679 A CN 202211460679A CN 115731893 A CN115731893 A CN 1157318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requency
switching
signal
panel
driving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606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亚荣
傅晓立
王德闯
宛永琪
汤冬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6067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318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31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318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面板显示切换电路、面板显示切换方法及显示面板,所述面板显示切换电路包括:切换信号模块,用于响应于显示切换指令,向所述切换控制电路输出对应的帧频切换信号,其中,所述显示切换指令用于切换待显示面板的当前画面帧频;切换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帧频切换信号生成目标帧频信号,并向面板显示模块输出所述目标帧频信号;面板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帧频信号,生成显示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待显示面板将所述当前画面帧频切换为目标画面帧频进行显示。本申请解决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的切换灵活性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面板显示切换电路、面板显示切换方法及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面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板显示切换电路、面板显示切换方法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面板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面板PQ(Picture-Quality,画质)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搭载高刷新率的显示面板成为了行业趋势,目前,由于不同客户对于显示面板的质量要求不一,所以显示面板厂商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通常会将高刷新率面板与低刷新率进行兼容,也即,同一显示面板可兼容多种不同刷新率下的显示模式,进而当需要切换显示面板的工作模式时,通过人工切换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以提升面板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当高刷新率面板无法满足高规格客户需求时,通过手动返工降低面板的刷新率规格,以出货至低规格客户,但是,目前针对显示模式的切换通常需要人工介入,与此同时,切换后驱动显示面板进行显示的驱动硬件如源极驱动芯片和SOC(System on Chip,系统级芯片)等,将会固定处于切换后的显示模式下,所以,当前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的切换灵活性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板显示切换电路、面板显示切换方法及显示面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的切换灵活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面板显示切换电路,旨在需要切换显示面板的工作模式时,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的切换灵活性。
切换信号模块,用于响应于显示切换指令,向所述切换控制电路输出对应的帧频切换信号,其中,所述显示切换指令用于切换待显示面板的当前画面帧频;
切换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帧频切换信号生成目标帧频信号,并向面板显示模块输出所述目标帧频信号;
面板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帧频信号,生成显示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待显示面板将所述当前画面帧频切换为目标画面帧频进行显示。
可选地,所述切换控制电路包括:
屏驱动板,所述屏驱动板的输出端连接于帧频调整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根据所述帧频切换信号生成帧频控制信号,并向所述帧频调整电路输出所述帧频控制信号;
帧频调整电路,所述帧频调整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源极驱动板的输入端,用于对所述帧频控制信号进行调整,得到所述目标帧频信号,并向源极驱动板输出所述目标帧频信号;
源极驱动板,所述源极驱动板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面板显示模块的输入端,用于向所述面板显示模块输出所述目标帧频信号,其中,所述源极驱动板包括第一源极驱动板和第二源极驱动板。
可选地,所述帧频调整电路设置于所述屏驱动板,所述帧频调整电路的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源极驱动板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源极驱动板的输入端。
可选地,所述帧频调整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一源极驱动板或所述第二源极驱动板,所述帧频调整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源极驱动板的输入端或所述第二源极驱动板的输入端。
可选地,所述帧频调整电路包括第一帧频调整电路和第二帧频调整电路,所述第一帧频调整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一源极驱动板,所述第二帧频调整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二源极驱动板,所述屏驱动板的输出端包括第三输出端和第四输出端,所述第三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帧频调整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四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帧频调整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帧频调整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源极驱动板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帧频调整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源极驱动板的输入端。
可选地,所述帧频调整电路包括MOS管和限流电阻,所述MOS管包括N型MOS管和P型MOS管,所述限流电阻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可选地,所述帧频切换信号包括第一帧频切换信号和第二帧频切换信号,当所述帧频切换信号由所述第一帧频信号切换为所述第二帧频信号时,所述MOS管处于导通状态,当所述帧频切换信号由所述第二帧频信号切换为所述第一帧频信号时,所述MOS管处于截止状态。
可选地,所述目标帧频信号包括帧频GOA时序信号和帧频数据时序信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面板显示切换方法,所述面板显示切换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待显示面板对应的显示切换指令时,获取所述显示切换指令对应的帧频切换信号,其中,所述显示切换指令用于切换所述待显示面板的当前画面帧频;
根据所述帧频切换信号,生成目标帧频信号;
驱动所述待显示面板以所述目标帧频信号对应的目标画面帧频进行画面显示。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上述所述面板显示切换电路,具体参照上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切换信号模块、切换控制电路和面板显示模块组成了面板显示切换电路,该面板显示切换电路中切换信号模块用于响应于显示切换指令,向所述切换控制电路输出对应的帧频切换信号,其中,所述显示切换指令用于切换待显示面板的当前画面帧频;切换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帧频切换信号生成目标帧频信号,并向面板显示模块输出所述目标帧频信号;面板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帧频信号,生成显示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待显示面板将所述当前画面帧频切换为目标画面帧频进行显示,即可实现通过响应帧频切换信号自动控制显示面板切换工作模式的目的,无需在针对显示模式的切换时依赖于人工介入,所以切换后驱动显示面板进行显示的驱动硬件将灵活处于切换后的显示模式下,进而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的切换灵活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面板显示切换电路的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待显示面板在120Hz显示模式下屏驱动硬件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待显示面板在60Hz显示模式下屏驱动硬件的工作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帧频调整电路设置于屏驱动板的切换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帧频调整电路设置于左源极驱动板的切换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帧频调整电路设置于左源极驱动板和右源极驱动板的切换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面板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面板显示切换 VIN 理想电源
200 切换信号模块 R1 第一电阻
300 切换控制电路 R2 第二电阻
400 源极驱动芯片阵列 Q MOS管
500 待显示面板 L1 第一电缆
600 面板显示模块 L2 第二电缆
本申请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首先,应当理解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超薄智能设备越来越受到市场上用户的青睐,对于显示面板厂商而言,通过降低显示面板厚度以更具竞争力成为了技术攻克的重要方向,以智能电视为例,目前智能电视受限于显示面板到背板之间的复杂元器件高度的影响难以轻薄化,但是,由于不同客户对显示面板的刷新率需求不同,进而显示面板通常兼容多种刷新率,例如60Hz和120Hz等,并且为了满足用户对于画质效果的需求,通常还会通过HSR或DLG等倍屏技术在原有刷新率上进行进一步倍增,例如由60Hz倍增至120Hz,当显示面板的刷新率越高时,系统级芯片SOC的负载将会相应增大,与此同时,SOC散热贴的厚度也会随之增厚,而这也成为了显示面板的厚度难以随着画质效果的提升而减薄的原因之一,例如,搭载60Hz刷新率的显示面板驱动的SOC散热贴通常为70mm*90mm*7mm,搭载120Hz刷新率的显示面板驱动的SOC散热贴通常为135mm*90mm*12.5mm,所以对于兼容不同刷新率下的显示模式的显示面板以高刷新率的SOC散热贴尺寸为制作标准,而倘若显示模式确定后硬件状态将相对固定,只能人工介入进行返工操作,例如显示面板的刷新率由120Hz降至60Hz,需要人工在源极驱动板上增加降压电阻,整个切换过程除了耗费时间及人力成本,还将会使得切换后驱动显示面板进行显示的驱动硬件处于固定的显示模式下,例如,当显示面板在由120Hz降至60Hz(降频)的过程中,系统级芯片仍处于120Hz对应的显示模式下,只是由于分压电阻的存在,导致液晶面板端进行显示时显示60Hz,也就是说,这种显示模式的切换方式下无法改变显示面板驱动硬件的硬件状态,自然也就无法做到解决散热贴高度的限制,以降低显示面板厚度,所以,目前亟需一种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的切换灵活性的方法。
针对于目前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的切换灵活性差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面板显示切换电路100,参照图1,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面板显示切换电路100包括切换信号模块200、切换控制电路300和面板显示模块600,其中,面板显示模块600包括待显示面板500和源极驱动芯片阵列400,切换控制电路300分别通过柔性扁平电缆L1和柔性扁平电缆L2连接切换信号模块200和面板显示模块600,其中,切换信号模块200设置有系统级芯片,可用于检测待显示面板500对应的显示切换指令,其中,显示切换指令用于切换待显示面板的当前画面帧频。
在本实施例中,应当理解的是,待显示面板为等待进行画面显示的显示面板,待显示面板设置有两种及以上的刷新率工作模式,不同的刷新率工作模式对应着不同的显示模式,待显示面板的当前画面帧频为所述待显示画面对应的显示画面在预设当前时间段内的显示的画面帧数量,其中,所述预设时间段可以为1S、2S或3S等,所述画面帧数量可以为60、80、120或240等,显示切换指令用于将待显示面板的当前画面帧频切换为目标画面帧频,其中,目标画面帧频可以为根据预先设置好的切换规律所对应的画面帧频,显示切换指令可由用户通过在设置待显示面板的智能设备上输入语音或按键等指令后触发,帧频切换信号用于通过显示切换电路实现帧频切换,显示切换电路用于在交互传输所帧频切换信号时生成目标帧频信号,目标帧频信号用于控制驱动待显示面板进行画面显示的画面时序,例如,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假设所述待显示面板设置于智能电视,则显示切换指令为将待显示面板的当前画面帧频由120Hz(每秒在智能电视的LCD显示面板上显示120张画面)切换至60Hz(每秒在智能电视的LCD显示面板上显示60张画面)的切换指令,则所述帧频切换信号用于通过所述时序控制链路实现将所述待显示画面的画面帧由的120Hz切换至60Hz。
在本实施例中,切换控制电路300包括理想电源VIN、MOS管Q、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第一电缆L1的一端为切换控制电路300的输入端,第一电缆L1的另一端为切换信号模块200的输出端,切换控制电路300通过切换控制电路300的输入端接收切换信号模块200由切换信号模块200的输出端输出的帧频切换信号,进而切换控制电路300根据帧频切换信号生成目标帧频信号,第二电缆L2的一端为切换控制电路300的输出端,第二电缆L2的另一端为面板显示模块600的输入端,进而面板显示模块600通过面板显示模块600的输入端接收切换控制电路300由切换控制电路300的输出端输出的目标帧频信号,进而面板显示模块600的源极驱动芯片阵列400根据目标帧频信号生成显示驱动信号,以驱动面板显示模块600中的待显示面板500将当前画面帧频切换为目标画面帧频进行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应当理解的是,在现有显示模式切换方案中,兼容不同刷新率的显示模式的显示面板共用同一颗COF(Chip On Film,覆晶薄膜),通过改变硬件状态可实现切换不同刷新率的显示模式的目的,例如,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参照图2和图3,图2为表示在120Hz显示模式下屏驱动硬件的工作示意图,图3为表示在60Hz显示模式下屏驱动硬件的工作示意图,其中,TOCN板(屏驱动板)、S-PCBA(源极驱动板)和系统级芯片主板两两之间均通过FFC(Flexible Flat Cable,柔性扁平电缆)连接,覆晶薄膜包括覆晶薄膜胶片与Source driver(源极驱动芯片),每一源极驱动芯片均通过芯片控制引脚连接源极驱动板,系统级芯片主板设置有系统级芯片和散热片,源极驱动板包括左源极驱动板和右源极驱动板,左源极驱动板x和右源极驱动板y分别设置有R1、R2、R3和R4,其中,R1和R3用于供电3.3V,R2和R4用于接地,假设需以120Hz驱动待显示面板进行画面显示,则需通过系统级芯片发送帧频切换信号使Source driver(源极驱动芯片)工作在2-port mode(差分信号经常会分A/B端口,1-port表征进一组差分信号,2-port表征进两组差分信号),进而将源极驱动芯片的芯片控制引脚拉至3.3V供电,假设需以60Hz显示所述待显示画面,则需通过系统级芯片发送控制信号使Source driver(源极驱动芯片)工作在1-port mode,进而将源极驱动芯片的芯片控制引脚拉至0V,很显然的是,目前切换显示模式的方式过于固定,所以通过面板显示切换电路实时生成动态的目标帧频信号,可实现灵活性地对系统级芯片发送的控制信号进行拉高拉低的目的,所以提升显示模式切换的灵活性。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需根据帧频切换信号不同实现切换待显示面板500的目的,所以,切换控制电路300包括屏驱动板、帧频调整电路和源极驱动板,屏驱动板的输出端连接于帧频调整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根据帧频切换信号生成帧频控制信号,并通过屏驱动板的输出端向帧频调整电路输出帧频控制信号,进而帧频调整电路通过帧频调整电路的输入端接收帧频控制信号后,对帧频控制信号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帧频信号,之后,由于帧频调整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源极驱动板的输入端,进而帧频调整电路通过帧频调整电路的输出端向源极驱动板输出目标帧频信号,由于源极驱动板的输出端连接于面板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进而源极驱动板通过源极驱动板的输出端向面板显示模块输出目标帧频信号,其中,帧频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生成显示驱动信号,所述源极驱动板包括第一源极驱动板和第二源极驱动板,所述第一源极驱动板为左源极驱动板,所述第二源极驱动板为右源极驱动板。
作为一种示例,参照图4,图4为表示帧频调整电路设置于屏驱动板的切换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切换控制电路300包括屏驱动板3003、帧频调整电路3004、第一源极驱动板3001和第二源极驱动板3002,屏驱动板3003用于根据时序控制器生成帧频控制信号,进而通过帧频调整电路3004对帧频控制信号进行调整,以得到目标帧频信号,进而通过源极驱动板中的第一源极驱动板3001和第二源极驱动板3002将目标帧频信号发送至面板显示模块600的源极驱动芯片阵列400,源极驱动芯片阵列400在接收到目标帧频信号后,生成显示驱动信号,以驱动待显示面板500以目标帧频信号对应的目标画面帧频进行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时序控制器设置于屏驱动板3003的电源驱动子板上,帧频调整电路3004的输入端连接于时序控制器的时序控制引脚,帧频调整电路3004设置于屏驱动板3003,帧频调整电路3004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一输出端连接于第一源极驱动板3001的输入端,第二输出端连接于第二源极驱动板3002的输入端。
在本实施例中,帧频调整电路包括MOS(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氧半场效晶体)管和限流电阻,MOS管包括N型MOS管和P型MOS管,限流电阻包括第一限流电阻R1和第二限流电阻R2,MOS管可通过接收不同类型的帧频切换信号使帧频调整电路处于导通或截止状态,例如,当需要将待显示面板500的显示模式的刷新率由高刷新率至低刷新率时,输入第一帧频切换信号,进而控制帧频调整电路处于导通状态,由于限流电阻的分压导致源极驱动芯片阵列400对待显示面板500进行充电的电压降低,所以设置待显示面板的智能设备的显示模式将会自动切换,所以显示模式的切换灵活性得到提高,进而在自动切换方式下可改变显示面板驱动硬件的硬件状态,自然也就使得散热贴的高度不再限制,当散热贴的高度不再受限于复杂元器件高度的影响,那么设置待显示面板500的智能设备的厚度即可减薄,进而提升了用户使用该智能设备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帧频切换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显示模式刷新率由高刷新率至低刷新率,所述第二帧频切换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显示模式刷新率由低刷新率至高刷新率,当帧频切换信号由第一帧频信号切换至第二帧频信号时,MOS管处于导通状态,帧频调整电路3004进行帧频控制信号调整,得到目标帧频信号,以输出至源极驱动芯片阵列400,当帧频切换信号由第二帧频信号切换至第一帧频信号时,MOS管处于截止状态,帧频调整电路3004不对生成的帧频控制信号进行调整,也即,帧频控制信号即为目标帧频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帧频信号包括帧频GOA时序信号和帧频数据时序信号,帧频GOA时序信号用于控制GOA时序,帧频数据时序信号用于控制数据时序。
本实施例通过将帧频调整电路3004设置于屏驱动板3003,进而在屏驱动板3003的时序控制器根据帧频切换信号,生成相应的帧频控制信号后,经由帧频调整电路3004对帧频控制信号进行调整,得到目标帧频信号,进而将目标帧频信号输出至源极驱动芯片阵列400,源极驱动芯片阵列400生成显示驱动信号,以实现自动切换待显示面板500的工作模式,无需在针对显示模式的切换时依赖于人工介入,所以切换后驱动显示面板进行显示的驱动硬件将灵活处于切换后的显示模式下,进而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的切换灵活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5,图5为表示帧频调整电路设置于左源极驱动板的切换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切换控制电路300包括屏驱动板3003、第二帧频调整电路3004、第一源极驱动板3005和第二源极驱动板3006,屏驱动板3003用于根据时序控制器生成帧频控制信号,进而通过帧频调整电路3004对帧频控制信号进行调整,以得到目标帧频信号,进而通过源极驱动板中的第一源极驱动板3001和第二源极驱动板3002将目标帧频信号发送至面板显示模块600的源极驱动芯片阵列400,源极驱动芯片阵列400在接收到目标帧频信号后,生成显示驱动信号,以驱动待显示面板500以目标帧频信号对应的目标画面帧频进行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帧频调整电路3004可设置于第一源极驱动板3001,也可以设置于第二源极驱动板3002,若帧频调整电路3004设置于第一源极驱动板3001上,则帧频调整电路3004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源极驱动板3001的输入端,若帧频调整电路3004设置于第二源极驱动板3002上,则帧频调整电路3004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二源极驱动板3002的输入端,其中,无论帧频调整电路3004是设置于第一源极驱动板3001还是设置于第二源极驱动板3002,帧频调整电路3004的输入端均连接于屏驱动板3003的时序控制器的时序控制输出引脚。
在本实施例中,应当理解的是,当帧频调整电路3004设置于第一源极驱动板3001或第二源极驱动板3002时,帧频调整电路3004同样通过设置于屏驱动板3003的时序控制器生成帧频控制信号,进而经由帧频调整电路3004对帧频控制信号进行调整,以得到目标帧频信号,进而通过第一源极驱动板3001和第二源极驱动板3002将目标帧频信号发送至面板显示模块600的源极驱动芯片阵列400,最终通过源极驱动芯片阵列400生成显示驱动信号,以驱动待显示面板500以目标帧频信号对应的目标画面帧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通过将帧频调整电路3004设置于源极驱动板3003,进而在屏驱动板3003的时序控制器根据帧频切换信号,生成相应的帧频控制信号后,经由帧频调整电路3004对帧频控制信号进行调整,生成目标帧频信号,进而将目标帧频信号输出至源极驱动芯片阵列400,源极驱动芯片阵列400生成显示驱动信号,以实现自动切换待显示面板500的工作模式,无需在切换显示模式时依赖于人工介入,所以切换后驱动显示面板进行显示的驱动硬件将灵活处于切换后的显示模式下,进而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的切换灵活性,与此同时,由于帧频调整电路设置于源极驱动板而非设置于屏驱动板,进而屏驱动板的运行负载降低,所以,降低了屏驱动板的运行负载。
进一步地,参照图6,图6为表示帧频调整电路设置于左源极驱动板和右源极驱动板的切换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第一帧频调整电路3004可设置于第一源极驱动板3001,第二帧频调整电路3005可设置于第二源极驱动板3002,第一帧频调整电路3004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源极驱动板3001的输入端,第二帧频调整电路3005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二源极驱动板3002的输入端,屏驱动板3003的输出端包括第三输出端和第四输出端,第三输出端连接于第一帧频调整电路3004的输入端,第四输出端连接于第二帧频调整电路3005的输入端。
在本实施例中,应当理解的是,当第一帧频调整电路3004设置于第一源极驱动板3001,第二帧频调整电路3005设置于第二源极驱动板3002时,第一帧频调整电路3004和第二帧频调整电路3005均通过设置于屏驱动板3003的时序控制器生成帧频控制信号,进而经由帧频调整电路3004对帧频控制信号进行调整,以得到目标帧频信号,进而通过第一源极驱动板3001和第二源极驱动板3002将目标帧频信号发送至至面板显示模块600的源极驱动芯片阵列400,最终通过源极驱动芯片阵列400生成显示驱动信号,以驱动待显示面板500以目标帧频信号对应的目标画面帧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帧频调整电路3001设置于第一源极驱动板3003,以及将第二帧频调整电路3002设置于第二源极驱动板3002,进而在屏驱动板3003的时序控制器根据帧频切换信号,生成相应的帧频控制信号后,经由帧频调整电路3004对帧频控制信号进行调整,生成目标帧频信号,进而将目标帧频信号输出至源极驱动芯片阵列400,源极驱动芯片阵列400生成显示驱动信号,以实现自动切换待显示面板500的工作模式,无需在切换显示模式时依赖于人工介入,所以切换后驱动显示面板进行显示的驱动硬件将灵活处于切换后的显示模式下,进而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的切换灵活性,与此同时,由于左右源极驱动板均设置有帧频调整电路,进而可分别对左右源极驱动芯片阵列进行控制,所以,提升了自动切换的切换针对性,并且,由于帧频调整电路均设置于源极驱动板而非设置于屏驱动板,进而降低了屏驱动板的运行负载。
基于上述面板显示切换电路,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面板显示切换方法。
参照图7,且结合图1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面板显示切换方法包括:
步骤S10,响应于显示切换指令,获取所述显示切换指令对应的帧频切换信号,其中,所述显示切换指令用于切换待显示面板的当前画面帧频;
步骤S20,根据所述帧频切换信号,生成目标帧频信号;
步骤S30,驱动所述待显示面板以所述目标帧频信号对应的目标画面帧频进行画面显示。
作为一种示例,步骤S10至步骤S30包括:通过切换信号模块响应于显示切换指令生成帧频切换信号,并将所述帧频切换信号发送至切换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显示切换指令可由用户在设置所述待显示面板对应的智能设备上进行的显示切换操作而触发;切换控制电路的屏驱动板在接收到帧频切换信号后,生成帧频控制信号,并通过的屏驱动板的电源驱动子板的电源输出引脚,将帧频控制信号输入至帧频调整电路,帧频调整电路在接收到帧频控制信号后,通过控制帧频调整电路中的MOS处于导通或截止状态,对所述帧频控制信号进行调整,进而输出目标帧频信号,之后,帧频切换电路通过目标帧频信号输出端向面板显示模块输出目标帧频信号;通过面板显示模块驱动待显示面板以目标帧频信号对应的目标画面帧频进行画面显示。由于在检测到当前画面帧频对应的显示切换指令后会生成对应的帧频切换信号,进而在面板显示切换电路上通过屏驱动板可生成帧频控制信号,并对帧频控制信号进行调整后输出目标帧频信号,进而可通过目标帧频信号控制帧频时序同步切换,以显示待显示画面,也即,在显示模式进行切换时可实现通过帧频切换信号自动切换驱动显示面板进行显示的驱动硬件的目的,而非当需要切换显示面板的工作模式时,通过人工切换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所以克服了人工介入切换显示模式的切换效率低,并且切换后驱动硬件将会固定处于切换后的显示模式下的技术缺陷,所以,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的切换灵活性。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面板显示切换电路,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显示面板中使用了上述面板显示切换电路,因此,该显示面板的实施例包括上述面板显示切换电路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申请的申请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面板显示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显示切换电路包括:
切换信号模块,用于响应于显示切换指令,向所述切换控制电路输出对应的帧频切换信号,其中,所述显示切换指令用于切换待显示面板的当前画面帧频;
切换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帧频切换信号生成目标帧频信号,并向面板显示模块输出所述目标帧频信号;
面板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帧频信号,生成显示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待显示面板将所述当前画面帧频切换为目标画面帧频进行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面板显示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控制电路包括:
屏驱动板,所述屏驱动板的输出端连接于帧频调整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根据所述帧频切换信号生成帧频控制信号,并向所述帧频调整电路输出所述帧频控制信号;
帧频调整电路,所述帧频调整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源极驱动板的输入端,用于对所述帧频控制信号进行调整,得到所述目标帧频信号,并向源极驱动板输出所述目标帧频信号;
源极驱动板,所述源极驱动板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面板显示模块的输入端,用于向所述面板显示模块输出所述目标帧频信号,其中,所述源极驱动板包括第一源极驱动板和第二源极驱动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面板显示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帧频调整电路设置于所述屏驱动板,所述帧频调整电路的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源极驱动板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源极驱动板的输入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面板显示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帧频调整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一源极驱动板或所述第二源极驱动板,所述帧频调整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源极驱动板的输入端或所述第二源极驱动板的输入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面板显示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帧频调整电路包括第一帧频调整电路和第二帧频调整电路,所述第一帧频调整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一源极驱动板,所述第二帧频调整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二源极驱动板,所述屏驱动板的输出端包括第三输出端和第四输出端,所述第三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帧频调整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四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帧频调整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帧频调整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源极驱动板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帧频调整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源极驱动板的输入端。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面板显示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帧频调整电路包括MOS管和限流电阻,所述MOS管包括N型MOS管和P型MOS管,所述限流电阻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面板显示切换电路,所述帧频切换信号包括第一帧频切换信号和第二帧频切换信号,当所述帧频切换信号由所述第一帧频信号切换为所述第二帧频信号时,所述MOS管处于导通状态,当所述帧频切换信号由所述第二帧频信号切换为所述第一帧频信号时,所述MOS管处于截止状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面板显示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帧频信号包括帧频GOA时序信号和帧频数据时序信号。
9.一种面板显示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显示切换方法包括:
响应于显示切换指令,获取所述显示切换指令对应的帧频切换信号,其中,所述显示切换指令用于切换待显示面板的当前画面帧频;
根据所述帧频切换信号,生成目标帧频信号;
根据所述目标帧频信号,生成显示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待显示面板将所述当前画面帧频切换为目标画面帧频进行显示。
10.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面板显示切换电路。
CN202211460679.3A 2022-11-17 2022-11-17 面板显示切换电路、面板显示切换方法及显示面板 Pending CN1157318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60679.3A CN115731893A (zh) 2022-11-17 2022-11-17 面板显示切换电路、面板显示切换方法及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60679.3A CN115731893A (zh) 2022-11-17 2022-11-17 面板显示切换电路、面板显示切换方法及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31893A true CN115731893A (zh) 2023-03-03

Family

ID=85297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60679.3A Pending CN115731893A (zh) 2022-11-17 2022-11-17 面板显示切换电路、面板显示切换方法及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3189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98376A (zh) * 2023-08-02 2023-09-22 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98376A (zh) * 2023-08-02 2023-09-22 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16798376B (zh) * 2023-08-02 2023-11-28 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53682B2 (en) Backlight driving circuit capable of adjusting brightness of a lamp not only according to an adjustment of user, but also according to gray level voltages of a display image
CN107481689B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WO2017012307A1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和驱动模块
US20100097370A1 (en) Driving System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7342063B (zh) 公共电压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13299251B (zh) 一种处理器的控制方法及处理器
US20170116933A1 (en) Driving Circuit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Switching Frame Rates of Display Panel
CN100423071C (zh) 平板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12992069A (zh)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装置、记录介质及控制方法
JP2004318072A (ja) 表示用の黒画像挿入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21238361A1 (zh) 显示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CN102685422B (zh) 具有改进的电源及信号连接结构的电视终端
WO2022141567A1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WO2020133646A1 (zh) 显示装置驱动系统及显示装置驱动方法
CN115731893A (zh) 面板显示切换电路、面板显示切换方法及显示面板
CN102214450B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US947215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a display device
CN101520578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影像显示方法
CN109584825A (zh) 显示驱动组件和显示装置
CN109961753B (zh) 画面调节装置
CN100412938C (zh) 插入黑画面的显示方式与装置
CN216388723U (zh) 背光驱动电路、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023273B (zh) 局域调光驱动电路、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9767732B (zh) 减少影像延迟的显示方法及显示系统
US8659530B2 (en) Timing controller counts clock signals to produce a control signal only after a number of clock pulses are counte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