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20842A - 一种微喷灌和渗灌一体的灌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喷灌和渗灌一体的灌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20842A
CN115720842A CN202210583734.1A CN202210583734A CN115720842A CN 115720842 A CN115720842 A CN 115720842A CN 202210583734 A CN202210583734 A CN 202210583734A CN 115720842 A CN115720842 A CN 1157208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rigation
pressure
assembly
water
mic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837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20842B (zh
Inventor
王薇
黄乾
马海燕
于晓蕾
郭磊
孙力
薛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Original Assignee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filed Critical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221058373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208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20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208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208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208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喷灌和渗灌一体的灌溉装置,包括水源组件、管道组件、微喷灌组件、渗灌组件、第一调节结构以及第二调节结构。水源组件与管道组件连接,微喷灌组件通过第一调节结构与管道组件连通,渗灌组件通过第二调节结构与管道组件连通。渗灌组件部分设置在地面以上。当管道组件内的压力高于第一压力区间,第一调节结构打开,水流通过微喷灌组件进行微喷灌;当管道组件内的压力低于第一压力区间,第二调节结构打开,水流通过渗灌组件进行渗灌。本发明将微喷灌与渗灌功能集合于同一灌溉装置,通过调节水流压力弥补了不同根系深度的作物在灌溉时间上的差别,满足了不同作物的水分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微喷灌和渗灌一体的灌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林灌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喷灌和渗灌一体的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复合种植已经在大范围推广应用。以农-果复合种植为例,农-果复合林中,果树和农作物的结合,能够减少地表水蒸发,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进而大幅度提升土地的水资源利用率以及生产力。
在农-果复合林中,果树和农作物的根系所处的土层深度并不相同:农作物的根系较浅,主要吸收浅层土壤的水分,而果树的根系相对较深,主要吸收深层土壤的水分。另外,农作物和果树的根系的灌水量需求以及灌溉时间也存在较大差别。
对于农-果复合林的浅根农作物,一般采用微喷灌进行灌溉。微喷灌通过微型喷头将水均匀地喷洒到作物枝叶等区域,存在较大的水分蒸发和损失,湿润深度较小,因而适合灌溉农-果复合林的浅根农作物。但是,微喷灌的灌溉方式会导致水分蒸发迅速,难以为农-果复合林中的深根系果树提供所需的水量。
农-果复合林中的深根系果树需要采用渗灌技术进行灌溉。渗灌技术预先在果树根系活动层的土壤内铺设渗灌管,灌溉水源通过管道直接送到果树根系土壤,借助土壤毛细管吸水和水势的作用,水分缓慢而均匀地进入果树的根区,能够解决普通灌溉技术中的地表水蒸发和喷射造成的水土流失等问题,还能够使得土壤疏松,减少污染、促进作物生长,是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环保便捷的新型节水灌溉技术。然而,渗灌技术虽然能够满足深层果树根系的水分需求,却无法同时兼顾浅根农作物的水分需求。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满足深根系果树以及浅根系农作物水分需求的灌溉装置。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单一的灌溉方式无法同时满足不同深度根系植物的需要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喷灌和渗灌一体的灌溉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微喷灌和渗灌一体的灌溉装置,包括水源组件、管道组件、微喷灌组件、渗灌组件、第一调节结构以及第二调节结构;所述水源组件与所述管道组件连接;
所述微喷灌组件包括多个,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调节结构与所述管道组件连通;
所述渗灌组件包括多个,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调节结构与所述管道组件连通;
所述渗灌组件设置在2组相邻的微喷灌组件之间;
所述渗灌组件设置在地面以下;所述微喷灌组件部分设置在地面以上;
当管道组件内的压力高于第一压力区间,所述第一调节结构处于打开状态,水流通过微喷灌组件进行微喷灌;当管道组件内的压力低于第一压力区间,所述第二调节结构处于打开状态,水流通过渗灌组件进行渗灌;
所述第一调节结构与所述管道组件之间还设置增压组件;当需要进行微喷灌时,所述增压组件将多个第一调节结构的进水口处的水流压力调节一致。
如上所述的灌溉装置,优选地,所述微喷管组件包括本体以及微喷灌喷头。
如上所述的灌溉装置,优选地,所述增压组件包括第一阀体、第二阀体、自动伸缩杆、膜片、连接件、处理器以及第一感应处理器;
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第二阀体固定连接,所述膜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阀体以及所述第二阀体之间;
所述第一阀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第一进水口以及第一出水口;
所述自动伸缩杆设置在所述第二阀体的内部,所述自动伸缩杆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沿所述第二阀体往复移动;
所述连接件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自动伸缩杆以及所述膜片连接;
所述第一压力感应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水口处,所述第一压力感应器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
如上所述的灌溉装置,优选地,最靠近水源组件的一组增压组件中还设置第二压力感应器,所述第二压力感应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水口处;所述第二压力感应器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
当第二压力感应器检测到水流压力高于第一压力区间,处理器控制伸缩杆移动,对第一出水口的水流压力进行调节,直到第一压力感应器检测到水流压力高于所述第一压力区间;
当第二压力感应器检测到水流压力处于第一压力区间,处理器控制伸缩杆移动,对第一出水口的水流压力进行调节,直到第一压力感应器检测到水流压力至处于第一压力区间内或者低于第一压力区间;
所述第一进水口以及所述第一出水口分别和所述管道组件以及所述第一调节结构连接。
如上所述的灌溉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结构包括调节基体以及连接基体;
所述调节基体与所述连接基体连接;
所述连接基体包括进水管路以及出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的进水口与所述增压组件连接,所述出水管路的出水口与所述本体的下端连接;
所述调节基体包括罩壳、压块以及第三弹性复位件;
所述压块以及所述第三弹性复位件设置在所述罩壳的内部,所述第三弹性复位件套设于所述压块;
所述压块的底部设置第一弹性垫片;所述第一弹性垫片的直径大于所述压块的直径;
所述第一弹性垫片同时覆盖于所述进水管路的出水口以及所述出水管路的进水口。
如上所述的灌溉装置,优选地,所述压块上开设凹槽,所述压块的中间设置压杆,所述第三弹性复位件设置在所述凹槽内部,所述压杆的外侧;
所述压杆包括杆体以及杆冒;
所述罩壳上开设封闭孔,所述杆体穿过所述封闭孔,所述杆冒的直径大于所述封闭孔的直径,所述封闭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杆体的直径。
如上所述的灌溉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二调节结构包括外壳、活动塞以及第二弹性垫片;
所述外壳为中空结构,其下端与所述管道组件连接;所述外壳的上端开设渗灌出水孔,并与所述渗灌组件连接;
所述活动塞以及所述第二弹性垫片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二弹性垫片设置在所述活动塞靠近所述渗灌出水孔的一端;
当管道组件内的压力低于第一压力,所述活动塞以及所述第二弹性垫片在重力作用下与所述渗灌出水孔分离,水流通过渗灌出水孔到达渗灌组件,进行渗灌;当管道组件内的压力高于第一压力,水流带动活动塞以及第二弹性垫片将所述渗灌出水孔密封。
如上所述的灌溉装置,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本体腔以及防晃动腔,所述防晃动腔的内径大于所述本体腔的内径;所述本体腔与所述管道组件连接,所述防晃动腔与所述渗灌组件连接;
所述活动塞包括本体段以及卡接段,所述卡接段的直径大于所述本体段的直径;所述卡接段设置在所述防晃动腔内,所述本体段全部或部分设置在所述本体腔内。
如上所述的灌溉装置,优选地,所述渗灌组件包括第一渗灌管以及第二渗灌管;
所述第一渗灌管与所述第二渗灌管连接;
所述第一渗灌管与所述第二调节结构连接;
所述第一渗灌管与地面垂直,所述第二渗灌管与地面平行。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将微喷灌与渗灌功能集合在同一灌溉装置中,农-果复合林的浅根农作物能够通过微喷灌进行灌溉,深根系果树需要采用渗灌技术进行灌溉,满足了不同作物的水分需求。
本发明还能够通过调节管道组件中的水流压力选择对浅根作物进行微喷灌,或者对深根果树进行渗灌,弥补了农作物和果树的根系在灌溉时间上的差别。当管道组件内的水流压力小于第一压力区间,第一调节结构关闭,第二调节结构打开,灌溉装置对深根果树进行渗灌;当管道组件内的水流压力大于第一压力区间,在增压组件的调节下,第一调节结构打开,第二调节结构关闭,灌溉装置对深根果树进行微喷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微喷灌和渗灌一体的灌溉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第二调节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一调节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增压组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管道组件;
2:微喷灌组件;21:本体;22:微喷灌喷头;
3:渗灌组件;31:第一渗灌管;32:第二渗灌管;
4:第一调节结构;41:调节基体;42:连接基体;421:进水管路;422:出水管路;411:罩壳;412:压块;413:第三弹性复位件;414:第一弹性垫片;415:凹槽;416:压杆;4161:杆体;4162:杆冒;417:封闭孔;
5:第二调节结构;51:外壳;511:本体腔;512:防晃动腔;52:活动塞;521:本体段;522:卡接段;53:第二弹性垫片;54:渗灌出水孔;
6:土壤;
7:增压组件;71:第一阀体;72:第二阀体;73:自动伸缩杆;74:膜片;75:连接件;76:处理器;77:第一感应处理器;78:第一进水口;79:第一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喷灌和渗灌一体的灌溉装置,包括水源组件、管道组件1、微喷灌组件2、渗灌组件3、第一调节结构4以及第二调节结构5。
水源组件与管道组件1连接,用于提供整个灌溉装置所需的水。在农-果复合林的土壤中,微喷灌组件2可以设置多组,每组微喷灌组件2分别通过第一调节结构4与管道组件1连通。微喷灌组件主要通过喷灌向浅根农作物提供生长所需用水。同样地,渗灌组件3也可以设置多组,每组渗灌组件3分别通过第二调节结构5与管道组件1连通。
如图1所示,渗灌组件3设置在2组相邻的微喷灌组件2之间。本实施例中,渗灌组件3完全设置在地面以下。微喷灌组件2为可伸缩结构,微喷灌组件2部分设置在地面以上,部分设置在地面以下。
当管道组件1内的水流速度较高,管内压力高于第一压力时,在水流压力的作用下,第一调节结构4处于打开状态,水流能够通过微喷灌组件2进行喷灌作业;此时与渗灌组件3连接的第二调节结构5处于关闭状态,水流无法通过第二调节结构到达渗灌组件,整个灌溉装置暂时无法进行渗灌作业。当管道组件1内的水流速度较低,管内压力低于第一压力时,第二调节结构5处于打开状态,水流能够通过渗灌组件3进行渗灌作业;此时第一调节结构4处于关闭状态,水流无法通过第一调节结构到达微喷灌组件,整个灌溉装置暂时无法进行喷灌作业。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管道组件上设置多组微喷管组件,在供水过程中,随着距离水源组件越来越远,距离水源组件较远的微喷管组件中的水流压力会有下降趋势,导致水流压力较低,可能无法使第一调节结构打开,无法进行微喷灌。
为解决上述水压下降的问题,本实施例还在第一调节结构4与管道组件1之间设置增压组件。当需要进行微喷灌时,增压组件将多个第一调节结构4的进水口处的水流压力调节一致,具体为对水压进行提高,即保证了每个微喷管组件都能够进行微喷灌,还能够通过增压进一步提高微喷灌效果。
本实施例将喷灌与渗灌功能集合在同一灌溉装置中,通过微喷灌组件对农-果复合林中的浅根农作物进行渗灌,通过渗灌组件对深根系果树进行渗灌,能够满足农-果复合林中不同作物的水分需求。
此外,本实施例还能够通过调节管道组件中的水流压力,进而选择对浅根作物进行微喷灌,或者对深根果树进行渗灌,弥补了农作物和果树的根系在灌溉时间上的差别。当管道组件内的水流压力小于第一压力,第一调节结构关闭,第二调节结构打开,灌溉装置对深根果树进行渗灌。当管道组件内的水流压力大于第一压力,第一调节结构打开,第二调节结构关闭,灌溉装置对深根果树进行微喷灌。
上述微喷管组件2包括本体21以及微喷灌喷头22,本体21为中空的外壳,微喷灌喷头22设置在本体21的上端。
优选地,如图3所示,第一调节结构4具体包括螺纹连接的调节基体41以及连接基体42。连接基体42上开设进水管路421以及出水管路422,进水管路421的进水口与增压组件7连接,出水管路422的出水口与本体21的下端连接。
调节基体41包括罩壳411、压块412以及第三弹性复位件413,罩壳411以及压块412可以是金属材质,第三弹性复位件413优选为弹簧。压块412以及第三弹性复位件413均设置在罩壳411的内部,第三弹性复位件413套设于压块412。压块412的底部设置第一弹性垫片414,第一弹性垫片414的直径大于压块412的直径。并且,第一弹性垫片414同时覆盖于进水管路421的出水口以及出水管路422的进水口。
进一步地,压块412上开设凹槽415,如图3所示,开设凹槽415的压块412的剖视图整体呈现“山”字形。压块412的中间为压杆416,第三弹性复位件413设置在凹槽415内部,压杆416的外侧。压杆416包括杆体4161以及杆冒4162,罩壳411上开设封闭孔417,杆体4161穿过封闭孔417,杆冒4162的直径大于封闭孔417的直径,封闭孔417的直径大于杆体4161的直径。
以下为第一调节结构4对微喷灌组件2的调节过程:
当管道组件内的压力较低,低于第一压力时,进水管道421内的水流压力不足以将第一弹性垫片414冲开,此时第一弹性垫片414仍然封堵或者部分封堵于凹槽415,水流不能或者很少能够到达出水管道422,也就不能或者只能部分到达微喷灌组件2内,水流压力不足以使第一伸缩管、第二伸缩管伸出地面,也不足以使微喷灌喷头进行喷洒。
如图4所示,增压组件包括第一阀体71、第二阀体72、自动伸缩杆73、膜片74、连接件75、处理器76以及第一感应处理器77。
第一阀体71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第一进水口78以及第一出水口79。其中,第一阀体71与第二阀体72固定连接,膜片74设置在第一阀体71以及第二阀体72之间。
自动伸缩杆73设置在第二阀体72的内部,自动伸缩杆73在处理器76的控制下沿第二阀体72往复移动。本实施例中,自动伸缩杆还可以与驱动结构连接,驱动结构在处理器的控制下为自动伸缩杆提供往复移动的动力。连接件75的两侧分别与自动伸缩杆73以及膜片74连接。
第一压力感应器77设置在第一出水口处,用于检测第一出水口处的水流压力,第一压力感应器与处理器76信号连接,能够将水流压力实时反馈至处理器76。
此外,最靠近水源组件的一组增压组件中还设置第二压力感应器,第二压力感应器设置在第一进水口处,并与处理器78信号连接。第二压力感应器的作用是,检测管道组件中水流压力损耗最少位置的水压,并将水压信号反馈至各个处理器,通过处理器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微喷灌,是否需要通过增压组件对管道组件各处水流同时增压至相同数值或者相同的数值范围内。
具体地,第一进水口78与管道组件连接,第一出水口79与第一调节结构4的下端,即进水管路421连接。
当管道组件内的压力较高,第二压力感应器检测到水压高于第一压力区间时,处理器判断需要通过增压组件进行升压,具体地,处理器控制伸缩杆移动朝着第一阀体的方向移动,对第一出水口的水压进行调节,直到第一压力感应器检测到水压高于第一压力区间,此时第一调节结构的进水口处的水压较高,进水管道421内的水流推动第一弹性垫片414远离进水管道421的出水口,并推动第一弹性垫片414变形,进而推动压块412以及第三弹性复位件413远离进水管道421的出水口,高压水流通过进水管道421的出水口后,通过出水管道422到达微喷灌组件2,通过微喷管喷头进行喷洒。
当喷灌结束后,随着管道组件内的水流压力的降低至第一压力区间并被第二压力感应器检测到,处理器判断停止升压,具体地,处理器控制自动伸缩杆朝着第二阀体的方向移动,对第一出水口的水压进行调节,直到第一压力感应器检测到水压至处于第一压力区间内或者低于第一压力区间,此时第一调节结构的进水口处的水压较低,第三弹性复位件413逐渐恢复形变,推动压块412以及第一弹性垫片414复位,第一弹性垫片逐渐覆盖进水管道421的出水口以及出水管道422的进水口,到达微喷灌组件的水流被切断,或者水压不足以进行喷灌。
优选地,第二调节结构5包括外壳51、活动塞52以及第二弹性垫片53。
其中,外壳51为中空金属结构,其下端与管道组件1螺纹连接,上端与渗灌组件3螺纹连接。如图2所示,活动塞52以及第二弹性垫片53设置在外壳51的内部,第二弹性垫片53设置在活动塞52靠近渗灌出水孔54的一端。
具体地,外壳51分为本体腔511以及防晃动腔512,防晃动腔的内径大于本体腔511的内径,防晃动腔512上还开设渗灌出水孔54。其中本体腔511与管道组件1连接,防晃动腔与渗灌组件3连接。活动塞52包括一体成型的本体段521以及卡接段522,卡接段522的直径大于本体段521的直径,且卡接段522的直径还大于本体腔511的内径。卡接段522设置在防晃动腔512内,本体段521全部或部分设置在本体腔511内。
以下为第二调节结构5对渗灌组件3的调节过程:
当管道组件1内的压力较低,低于第一压力时,由于水流对活动塞52以及第二弹性垫片53的推动力小于二者的重力,在重力作用下,活动塞52以及第二弹性垫片53与渗灌出水孔54分离,水流能够通过渗灌出水孔54到达渗灌组件3,进行渗灌。
当管道组件1内的压力高于第一压力,水流对活动塞52以及第二弹性垫片53的推动力明显大于二者的重力,水流推动活动塞52以及第二弹性垫片53将渗灌出水孔54密封,此时水流无法通过渗灌出水孔54,渗灌终止。
优选地,如图1所示,渗灌组件3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渗灌管31以及第二渗灌管32。其中,第一渗灌管31与防晃动腔5125连接。第一渗灌管31与地面垂直,第二渗灌管32与地面平行,以尽可能地增加渗灌组件的覆盖的灌溉土壤范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实施例1中的渗灌组件,具体为第一渗灌管以及第二渗灌管。
目前地下铺设的渗灌管一般采用陶土管和橡胶管,并通过对压力和机械孔道的协同调控渗灌管的供水速率,导致渗灌管的出水速率不能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自动调节。此外,现有的渗灌管的出水量一般大于1L/h,远大于需水量不高的作物的用水需求。
为此,本实施例对渗灌管的材质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节水型复合渗灌管,具体包括中空的渗灌管壳以及渗灌膜。
上述渗灌膜包覆在渗灌管壳的外侧,渗灌管壳中间为供水流动的管孔。渗灌管壳的本体上分布若干毛细孔,多条毛细孔从渗灌管壳的内部一直延伸至渗灌管壳的内表面以及外表面,并与外界连通。渗灌管壳的作用是使水从渗灌管壳的内部通过毛细作用沿着网络状的毛细孔渗出至渗灌管壳的外部,到达渗灌膜。
上述渗灌膜通过导水纤维与膜层基体复合而成,其中导水纤维的两端分别暴露在膜层基体的两面,以保证渗灌膜的吸水以及释水能力。导水纤维包括纤维丝以及涂覆在纤维丝表面的聚丙烯酰胺-蒙脱土复合导水材料。纤维丝为聚丙烯酰胺-蒙脱土复合导水材料的载体。聚丙烯酰胺-蒙脱土复合导水材料中,蒙脱土颗粒附着在聚丙烯酰胺的表面。
聚丙烯酰胺-蒙脱土复合导水材料涂覆在纤维丝表面,目的是增强渗灌膜的吸水和释水性能。聚丙烯酰胺对水的束缚能力较强,而蒙脱土的保水性能较弱,因此,水分子容易在蒙脱土颗粒之间传输。导水纤维的两端处于不同环境下,靠近渗灌管壳的一端处于吸水饱和状态,而靠近土壤的一端的含水率随着土壤湿度而发生变化,本实施例主要通过靠近土壤的一端的导水纤维影响土壤湿度。
当土壤湿度较低,较为干燥时,聚丙烯酰胺的高分子链会产生收缩,附着在聚丙烯酰胺中的蒙脱土颗粒由于范德华力团聚粘结在一起,互相桥连,构成水分输送通道,水分能够通过蒙脱土快速传递,渗灌膜整体的导水速率较快,使得渗灌管内的水分快速地从内部渗出至土壤中,为作物提供所需水分。
随着聚丙烯酰胺逐渐吸水膨胀,土壤具有一定湿度,粘附在聚丙烯酰胺上的蒙脱土随着聚丙烯酰胺的膨胀而部分分散,蒙脱土的导水通道被部分切断,此时水分通过蒙脱石通道和聚丙烯酰胺通道共同传递,导水速率会逐渐下降。
当土壤湿度较高时,聚丙烯酰胺充分与水结合,使得高分子链吸水充分膨胀,黏附在聚丙烯酰胺上的蒙脱土被分开,很难进行团聚桥连,蒙脱土的导水通道被切断,水分基本通过聚丙烯酰胺传输,因此导水速率很慢。
本实施例的节水型复合渗灌管,包括内层的渗灌管壳以及设置在渗灌管壳外侧的渗灌膜,渗灌管壳内具有多条互相连通的毛细孔。本实施例利用渗灌管壳中的网络状的毛细孔的毛细作用,即可主动将管道内的水分通过毛细孔传递至渗灌膜,无需通过外部压力设备使得渗灌管壳透水。渗灌管壳外侧的水分通过渗灌膜运输至土壤中后,由于形成水分的负压,渗灌管壳会不断地在通过毛细作用主动进行水分的向外运输。而渗灌膜能够根据土壤湿度自动调节出水速率,不必依靠压力和机械孔道进行被动调节,能够节省水源,避免浪费。
因此,本实施例的渗灌管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和植物生长需要自动调节导水速率,使植物根部土壤始终保持在适宜的湿度范围内,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均属于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Claims (9)

1.一种微喷灌和渗灌一体的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源组件、管道组件(1)、微喷灌组件(2)、渗灌组件(3)、第一调节结构(4)以及第二调节结构(5);所述水源组件与所述管道组件(1)连接;
所述微喷灌组件(2)包括多个,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调节结构(4)与所述管道组件(1)连通;
所述渗灌组件(3)包括多个,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调节结构(5)与所述管道组件(1)连通;
所述渗灌组件(3)设置在2组相邻的微喷灌组件(2)之间;
所述渗灌组件(3)设置在地面以下;所述微喷灌组件(2)部分设置在地面以上;
当管道组件(1)内的压力高于第一压力区间,所述第一调节结构(4)处于打开状态,水流通过微喷灌组件(2)进行微喷灌;当管道组件(1)内的压力低于第一压力区间,所述第二调节结构(5)处于打开状态,水流通过渗灌组件(3)进行渗灌;
所述第一调节结构(4)与所述管道组件(1)之间还设置增压组件;当需要进行微喷灌时,所述增压组件将多个第一调节结构(4)的进水口处的水流压力调节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喷管组件(2)包括本体(21)以及微喷灌喷头(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组件包括第一阀体(71)、第二阀体(72)、自动伸缩杆(73)、膜片(74)、连接件(75)、处理器(76)以及第一感应处理器(77);
所述第一阀体(71)与所述第二阀体(72)固定连接,所述膜片(74)设置在所述第一阀体(71)以及所述第二阀体(72)之间;
所述第一阀体(71)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第一进水口(78)以及第一出水口(79);
所述自动伸缩杆(73)设置在所述第二阀体(72)的内部,所述自动伸缩杆(73)在所述处理器(76)的控制下沿所述第二阀体(72)往复移动;
所述连接件(75)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自动伸缩杆(73)以及所述膜片(74)连接;
所述第一压力感应器(77)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水口处,所述第一压力感应器与所述处理器(76)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最靠近水源组件的一组增压组件中还设置第二压力感应器,所述第二压力感应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水口处;所述第二压力感应器与所述处理器(78)信号连接;
当第二压力感应器检测到水流压力高于第一压力区间,处理器控制伸缩杆移动,对第一出水口的水流压力进行调节,直到第一压力感应器检测到水流压力高于所述第一压力区间;
当第二压力感应器检测到水流压力处于第一压力区间,处理器控制伸缩杆移动,对第一出水口的水流压力进行调节,直到第一压力感应器检测到水流压力至处于第一压力区间内或者低于第一压力区间;
所述第一进水口(78)以及所述第一出水口(79)分别和所述管道组件以及所述第一调节结构(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结构(4)包括调节基体(41)以及连接基体(42);
所述调节基体(41)与所述连接基体(42)连接;
所述连接基体(42)包括进水管路(421)以及出水管路(422);所述进水管路(421)的进水口与所述增压组件(7)连接,所述出水管路(422)的出水口与所述本体(21)的下端连接;
所述调节基体(41)包括罩壳(411)、压块(412)以及第三弹性复位件(413);
所述压块(412)以及所述第三弹性复位件(413)设置在所述罩壳(411)的内部,所述第三弹性复位件(413)套设于所述压块(412);
所述压块(412)的底部设置第一弹性垫片(414);所述第一弹性垫片(414)的直径大于所述压块(412)的直径;
所述第一弹性垫片(414)同时覆盖于所述进水管路(421)的出水口以及所述出水管路(422)的进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412)上开设凹槽(415),所述压块(412)的中间设置压杆(416),所述第三弹性复位件(413)设置在所述凹槽(415)内部,所述压杆(416)的外侧;
所述压杆(416)包括杆体(4161)以及杆冒(4162);
所述罩壳(411)上开设封闭孔(417),所述杆体(4161)穿过所述封闭孔(417),所述杆冒(4162)的直径大于所述封闭孔(417)的直径,所述封闭孔(417)的直径大于所述杆体(4161)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结构(5)包括外壳(51)、活动塞(52)以及第二弹性垫片(53);
所述外壳(51)为中空结构,其下端与所述管道组件(1)连接;所述外壳(51)的上端开设渗灌出水孔(54),并与所述渗灌组件(3)连接;
所述活动塞(52)以及所述第二弹性垫片(53)设置在所述外壳(51)的内部,所述第二弹性垫片(53)设置在所述活动塞(52)靠近所述渗灌出水孔(54)的一端;
当管道组件(1)内的压力低于第一压力,所述活动塞(52)以及所述第二弹性垫片(53)在重力作用下与所述渗灌出水孔(54)分离,水流通过渗灌出水孔(54)到达渗灌组件(3),进行渗灌;当管道组件(1)内的压力高于第一压力,水流带动活动塞(52)以及第二弹性垫片(53)将所述渗灌出水孔(54)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1)包括本体腔(511)以及防晃动腔(512),所述防晃动腔的内径大于所述本体腔(511)的内径;所述本体腔(511)与所述管道组件(1)连接,所述防晃动腔与所述渗灌组件(3)连接;
所述活动塞(52)包括本体段(521)以及卡接段(522),所述卡接段(522)的直径大于所述本体段(521)的直径;所述卡接段(522)设置在所述防晃动腔(512)内,所述本体段(521)全部或部分设置在所述本体腔(511)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灌组件(3)包括第一渗灌管(31)以及第二渗灌管(32);
所述第一渗灌管(31)与所述第二渗灌管(32)连接;
所述第一渗灌管(31)与所述第二调节结构(5)连接;
所述第一渗灌管(31)与地面垂直,所述第二渗灌管(32)与地面平行。
CN202210583734.1A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微喷灌和渗灌一体的灌溉装置 Active CN1157208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83734.1A CN115720842B (zh)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微喷灌和渗灌一体的灌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83734.1A CN115720842B (zh)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微喷灌和渗灌一体的灌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20842A true CN115720842A (zh) 2023-03-03
CN115720842B CN115720842B (zh) 2023-09-22

Family

ID=85292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83734.1A Active CN115720842B (zh)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微喷灌和渗灌一体的灌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20842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L57119A0 (en) * 1979-04-23 1979-07-25 Rosenberg P Ressure regultor
EP0071176A2 (en) * 1981-07-27 1983-02-09 Naan Irrigation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rrigation
US6309185B1 (en) * 1999-10-06 2001-10-30 Der-Fan Shen Flow regulator for water pump
JP3243563B1 (ja) * 2000-08-15 2002-01-07 淳 谷本 果樹等への潅水用装置
US20050211608A1 (en) * 2004-03-29 2005-09-29 Rain Bird Corporation Pressure regulator and filter for irrigation systems
US20100163651A1 (en) * 2008-12-31 2010-07-01 Feith Raymond P Low Flow Irrigation Emitter
JP2013204614A (ja) * 2012-03-27 2013-10-07 Denso Corp ダイヤフラム装置
CN205213647U (zh) * 2015-12-27 2016-05-11 辛娟 一种园林用喷灌滴灌一体装置
CN205914296U (zh) * 2016-06-22 2017-02-01 福建大丰收灌溉科技有限公司 防滴器
CN108353705A (zh) * 2018-01-31 2018-08-03 江苏大学 一种温室大棚灌溉系统
CN109566360A (zh) * 2018-12-11 2019-04-05 湖南景怡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式可自主控制的多功能集成式喷灌系统
CN109937850A (zh) * 2019-03-28 2019-06-28 新疆农垦科学院 灌溉装置
JP2019154415A (ja) * 2018-03-16 2019-09-19 Jfe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植物栽培の潅水方法及び装置
CN111919725A (zh) * 2020-08-28 2020-11-13 河西学院 适应西北干旱区的低压重力渗灌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3080026A (zh) * 2021-05-19 2021-07-09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长畦田后退式节水灌溉装置及方法
CN215188589U (zh) * 2021-02-01 2021-12-17 河北农业大学 一种适应作物全生育期的新型节水灌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L57119A0 (en) * 1979-04-23 1979-07-25 Rosenberg P Ressure regultor
EP0071176A2 (en) * 1981-07-27 1983-02-09 Naan Irrigation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rrigation
US6309185B1 (en) * 1999-10-06 2001-10-30 Der-Fan Shen Flow regulator for water pump
JP3243563B1 (ja) * 2000-08-15 2002-01-07 淳 谷本 果樹等への潅水用装置
US20050211608A1 (en) * 2004-03-29 2005-09-29 Rain Bird Corporation Pressure regulator and filter for irrigation systems
US20100163651A1 (en) * 2008-12-31 2010-07-01 Feith Raymond P Low Flow Irrigation Emitter
JP2013204614A (ja) * 2012-03-27 2013-10-07 Denso Corp ダイヤフラム装置
CN205213647U (zh) * 2015-12-27 2016-05-11 辛娟 一种园林用喷灌滴灌一体装置
CN205914296U (zh) * 2016-06-22 2017-02-01 福建大丰收灌溉科技有限公司 防滴器
CN108353705A (zh) * 2018-01-31 2018-08-03 江苏大学 一种温室大棚灌溉系统
JP2019154415A (ja) * 2018-03-16 2019-09-19 Jfe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植物栽培の潅水方法及び装置
CN109566360A (zh) * 2018-12-11 2019-04-05 湖南景怡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式可自主控制的多功能集成式喷灌系统
CN109937850A (zh) * 2019-03-28 2019-06-28 新疆农垦科学院 灌溉装置
CN111919725A (zh) * 2020-08-28 2020-11-13 河西学院 适应西北干旱区的低压重力渗灌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5188589U (zh) * 2021-02-01 2021-12-17 河北农业大学 一种适应作物全生育期的新型节水灌溉装置
CN113080026A (zh) * 2021-05-19 2021-07-09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长畦田后退式节水灌溉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于珍珍;李海亮;汪春;王宏轩;孙海天;: "地下固定式渗灌系统的设计", 农机化研究, no. 02, pages 136 - 140 *
王薇;孙力;马海燕;于晓蕾;吕宁江;黄乾;: "浅析山东省灌区农业灌溉水价与运行管理", 水利发展研究, no. 05, pages 64 - 70 *
袁寿其;李久生;李红;钱一超;: "精确喷灌技术与产品2014年度课题技术总结报告", 科技创新导报, no. 07, pages 161 - 162 *
陈骏;: ""互联网+微喷滴灌"技术集成应用与思考", 江苏农机化, no. 04, pages 17 - 2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20842B (zh) 2023-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94849A (en) Pulsed irrigation control valve with pressure relief
US5113888A (en) Pneumatic moisture sensitive valve
CN109566360B (zh) 一种区块式可自主控制的多功能集成式喷灌系统
US10638676B2 (en) Controlling valve operation using pressure
CN207543893U (zh) 一种大田种植灌溉装置
CN115720842A (zh) 一种微喷灌和渗灌一体的灌溉装置
CN103053384A (zh) 一种压力可调式地下渗灌系统
CN102657063A (zh) 机械移动式苜蓿根冠微喷灌装置
CN115289273B (zh) 精细化种植用滴灌阀
CN205379996U (zh) 用于花卉灌溉的流量可调式喷头
CN115500251B (zh) 一种果树节水灌溉装置
CN113944760B (zh) 一种水肥一体化液肥控制阀
CN214015360U (zh) 一种基于恒定土壤湿度的自动滴灌系统
CN212464386U (zh) 一种园林绿化灌溉装置
CN211379019U (zh) 一种高压喷雾大棚降温系统
CN209390798U (zh) 一种农业生产用果树幼苗喷灌装置
CN210054126U (zh) 一种水果种植中的灌浇喷头设备
KR100330961B1 (ko) 농예용 살수 및 농약 살포장치
CN111990222A (zh) 一种园林绿化灌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2493092A (zh) 一种节水型灌溉装置
CN214413732U (zh) 灌溉用内镶压力补偿式灌水器
CN216254484U (zh) 一种根际环形多点源滴装置
CN205308620U (zh) 节能型喷头
CN219961558U (zh) 一种灌溉高度可调的浇灌器
CN215012333U (zh) 一种供水可调式森林幼苗培育用喷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