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20351A - 信令采集监测系统、方法、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令采集监测系统、方法、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20351A
CN115720351A CN202110968945.2A CN202110968945A CN115720351A CN 115720351 A CN115720351 A CN 115720351A CN 202110968945 A CN202110968945 A CN 202110968945A CN 115720351 A CN115720351 A CN 1157203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ignaling
data processing
access unit
process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689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96894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2035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2531 priority patent/WO202302495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720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203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令采集监测系统、方法、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主数据接入单元用于接入信令数据,并根据分流策略以及各数据处理单元的综合能力,将信令数据对应分发给各数据处理单元;至少两个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分发后的信令数据,并对信令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外部数据表示XDR;集群主控节点,用于监测并控制主数据接入单元和/或数据处理单元;在某些实施过程中,在设置主数据接入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的情况下,可以基于分流策略以及数据处理单元的综合能力,来实现信令数据在各数据处理单元的分流,有效的实现了对各数据处理单元的资源的合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流量均衡,从而降低了系统的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信令采集监测系统、方法、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但不限于信令采集监测系统、方法、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5G网络控制面大区集中化建设及网络流量日益增长,对5G DPI(Deep PacketInspection,深度报文监测)分析系统的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处理大流量,同时对设备成本和网络的健壮性方面都必须得到保障。而在相关技术中,5G通信网元实体不会与信令监测系统进行信令交互,也不会感知到它的存在,信令监测系统在配对路由器和业务汇聚交换机之间设置采集点进行采集,通过汇聚分流设备实现原始码流的接入分流,再分流至各采集解析设备;这种信令采集监测方式,每个采集解析设备都是相对独立的,从而无法确保分发到各采集解析设备上的流量均衡,从而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下,维护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令采集监测系统、方法、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相关技术中信令采集监测手段中,缺乏流量均衡手段,资源利用率低下,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令采集监测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主数据接入单元;所述主数据接入单元用于接入信令数据,并根据分流策略以及各数据处理单元的综合能力,将所述信令数据对应分发给各数据处理单元;
至少两个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分发后的所述信令数据,并对所述信令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外部数据表示XDR(eXternal Data Representation,也叫话单);
集群主控节点,用于监测并控制所述主数据接入单元和/或所述数据处理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令采集监测方法,应用于上述的信令采集监测系统中;所述信令采集监测方法包括:
主数据接入单元接入信令数据,并根据分流策略以及各数据处理单元的综合能力,将所述信令数据对应分发给各数据处理单元;
数据处理单元接收分发后的所述信令数据,并对所述信令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外部数据表示XDR。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通信总线;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的信令采集监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的信令采集监测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令采集监测系统、方法、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信令采集监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主数据接入单元;主数据接入单元用于接入信令数据,并根据分流策略以及各数据处理单元的综合能力,将信令数据对应分发给各数据处理单元;至少两个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分发后的信令数据,并对信令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外部数据表示XDR;集群主控节点,用于监测并控制数据接入单元和/或数据处理单元;在某些实施过程中,在设置主数据接入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的情况下,可以基于分流策略以及数据处理单元的综合能力,来实现信令数据在各数据处理单元的分流,有效的实现了对各数据处理单元的资源的合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流量均衡,从而降低了系统的维护成本。
本发明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发明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信令采集监测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信令采集监测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信令采集监测系统工作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信令采集监测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信令采集监测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网络设备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相关技术中,5G通信网元实体不会与信令监测系统进行信令交互,也不会感知到它的存在,信令监测系统在配对路由器和业务汇聚交换机之间分采集,通过分光设备对现网实时信令数据进行复制,其采集的可以是整个5G通信各网元全部信令的总和。数据通过汇聚分流设备完成原始码流接入分流,到达采集解析设备的数据接入层,完成排序、重组、过滤等基础操作,并进行二次分流后再进行数据处理,生成外部数据表示XDR,从而实现信令的采集监测流程。请参考图1,在相关技术中,各采集解析设备之间是相对独立的,汇聚分流设备无法确保分发到每台采集解析设备上的流量均衡,存在利用率低的问题,在管理维护方面需要逐台监测和升级维护等操作,导致维护成本高昂;而且,每台采集解析设备都存在单点故障风险,如果采集解析设备1出现故障(参考图1中的阴影部分),汇聚分发给它的码流在整个系统中就丢失导致采集不完整。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为了提升资源利用率,实现流量均衡,降低系统的维护成本,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信令采集监测系统,在某些实施过程中可以实现信令数据的分流,该分流过程可以有效的提升数据处理单元的资源利用率,改善流量不均的情况。
请参见图2,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令采集监测系统组成示意图,该信令采集监测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主数据接入单元11;主数据接入单元11用于接入信令数据,并根据分流策略以及各数据处理单元12的综合能力,将信令数据对应分发给各数据处理单元12;
至少两个数据处理单元12,数据处理单元12用于接收分发后的信令数据,并对信令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外部数据表示XDR;
集群主控节点13,用于监测并控制主数据接入单元11和/或数据处理单元12。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令采集检测系统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用于信令接收和分发的主数据接入单元11,用于信令处理的数据处理单元12,以及用于监控的集群主控节点13。
其中,主数据接收单元,可以接收对应发送给其的信令数据;而针对该信令数据,其往往是大量且杂乱的,主数据接收单元可以基于分流策略,将该信令数据,以各下游的数据处理单元12匹配的方式,将信令数据拆分发送,也就是分流处理。值得一提的是,该分流策略所对应的信令数据的分流处理,不同于信令数据在发送至主数据接收单元之前的也可以进行的分流操作;在信令数据发送给主数据接收单元之前,更为原始的数据——即原始信令,其可以是采集整个5G通信全部网元的信令之和,再经过分流,分别发送给各主数据接入单元11实现。
对于主数据接收单元将信令数据,分发给各数据处理单元12的过程中,主数据接收单元对信令数据分流所参考的是分流策略。其中,分流策略是主数据接收单元在集群主控节点13的控制之下,基于信令数据的数量、类型,基于数据处理单元12的综合能力所确定的分流方式;设置分流策略对信令数据进行分流,相比于无再分流的方案,可以提升各数据处理单元12的资源利用率,实现流量均衡,从而降低了系统维护成本。
数据处理单元12则用于接收主数据接入单元11分流后发送的信令数据,该信令数据是参考了数据处理单元12的综合能力进行分发的,因此数据处理单元12可以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正常的对该信令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话单XDR。对信令数据的处理过程,包括但不限于HTTP2(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解压、NAS(Non-accessstratum,非接入层)解密、信令解码等等,来对应生成话单。
其中,外部数据表示XDR是一个标准,用来对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调用报文和应答报文中的值进行编码。这些值包括RPC首部字段(XID、程序号、接受状态等)、过程参数和过程结果。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对这些值进行编码使得一个系统中的客户可以调用另一个不同架构的系统中的一个过程。XDR定义了很多数据类型以及它们如何在一个RPC报文中传输的具体形式(如比特顺序,字节顺序等)。发送者采用XDR格式构造一个RPC报文,然后接收者将XDR格式的报文转换为本机的表示形式。XDR支持的其他数据类型包括无符号整数、布尔类型、浮点数、定长数组、可变长数组和结构等等。
此外,数据处理单元12还可以对应生成信令回溯,根据心灵回溯的内容以及对应的话单XDR,可以确定该话单对应的原始信令,便于基于该话单和信令,实现后续的网络管理。
集群主控节点13用于监测和控制主数据接入单元11和数据处理单元12,以及可选的备数据接入单元14等等。集群主控节点13可以负责管理各单元的在线/离线状态、服务能力分布、容灾管理控制、分流策略调整、配置管理等等。主数据接入单元11,通常需要集群主控节点13提供支撑,来实现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分流策略,实现信令数据的分发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数据接入单元11还用于采集并上报自身的工作状态至集群主控节点13。主数据接入单元11所收集并上报的工作状态,包括本单元的服务能力、资源消耗状态、健康指标状况等信息。每个主数据接入单元11都可以根据需要部署对应的业务组件;而随着业务量的变化,主数据接入单元11的数量可以根据业务量的需要来对应的增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与主数据接入单元11对应的备数据接入单元14;其中,备数据接入单元14接入与主数据接入单元11接入相同的信令数据,并在主数据接入单元11工作异常时,接替主数据接入单元11,根据分流策略以及各数据处理单元12的综合能力,将信令数据对应分发给各数据处理单元12。主数据接入单元11和备数据接入单元14互为主备倒换,当其中主数据接入单元11,接入信令数据并执行分发时,备数据接入单元14也同样接入同样的信令数据,但是不进行后续的分发操作;而当主数据接入单元11出现工作异常,该异常可能是硬件异常或者是软件异常,如异常下电等,作为备份的备数据接入单元14则可以接过主数据接入单元11的工作,进行信令数据的接收、分流等操作。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数据接入单元11和备数据接入单元14只是根据两者的实时工作状态来确定的,两者的角色是可以随时互换的,主数据接入单元11因为故障而结束工作状态,再故障排除后,即相应的变为了备数据接入单元14,作为备份使用。采用主备倒换的数据接入单元,可以极大的提升系统容灾能力。此外,主数据接入单元11对应的备数据接入单元14的数量并不是唯一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1至多个备数据接入单元14。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处理单元12还可以用于通过主数据接入单元11,向集群主控节点13进行注册;主数据接入单元11还用于从集群主控节点13获取数据处理单元12的综合能力。在数据处理单元12注册之后,其对应的综合能力就被集群主控节点13所获知;而主数据接入单元11在处理信令数据过程中,可以从集群主控节点13获知相应的数据处理单元12的综合能力,从而可以根据其综合能力,相应的实现信令数据的分发。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汇聚分流单元,用于汇聚各信令采集点采集得到的原始信令数据,并将原始信令数据分流后分发到各主数据接入单元11。汇聚分流单元通过相应设置的信令采集点,可以汇聚一定范围内,5G通信全部网元的信令之和,然后再进行信令的分流,这个分流过程先于主数据接入单元11的分流处理,可以预先实现外层的负载均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任一数据处理单元12工作异常时,主数据接入单元11还可以用于根据剩余的数据处理单元12的综合能力,将数据分流至其他数据处理单元12处理。设置多个数据处理单元12的目的,除了可以实现负载均衡之外,还可以基于各个数据处理单元12的设置,在出现故障时,可以由其他数据处理单元12来接任故障的数据处理单元12的工作,接收信令数据,并对信令数据进行处理。请参考图3,其中示出了某个数据处理单元12出现了故障(参考图3中的阴影部分),主数据接收单元可以基于其他正常工作的数据处理单元12,进行信令数据的分发。当然,如果异常的数据处理单元12,在故障排除之后,可以基于故障排除之后的数据处理单元12,通知主数据接入单元11,使其恢复向该数据处理单元12的信令数据的分发。这种设置方式可以避免出现对一些信令数据的遗漏,保证对信令数据处理的完整性。
具体的,当任一数据处理单元12工作异常时,集群控制节点用于控制主数据接入单元11,调整分流策略,在禁用工作异常的数据处理单元12的前提下进行信令数据的分发。对于数据处理单元12的工作异常,主数据接入单元11对应的分流策略可以根据禁用了工作异常的数据处理单元12之后的其他数据处理单元12来重新制定,重新制定的结果相当于是,对于主数据接入单元11而言,视为只有当前可用的这些数据处理单元12来进行信令数据的分发。
为了系统的容灾性,在制定分流策略时,对应于各数据处理单元12而言,基于其综合能力可以设置一定的冗余量,以便在某数据处理单元12出现故障时,可以顺利的将原本归属于故障的数据处理单元12的业务正常的分配给其他数据处理单元12。
其中,集群主控节点13,可以通过心跳检测功能,来确定主数据接入单元11,和/或数据处理单元12的故障,包括设备非正常下线,或者是其他异常。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数据接入单元11,以及备数据接入单元14具体可以是SLB(Server Load Balancer,服务器负载均衡);而数据处理单元12,具体可以是PDC(ProtocolDecode Compose,业务解码编码协议机模块)。
本实施例提供的信令采集监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主数据接入单元11;主数据接入单元11用于接入信令数据,并根据分流策略以及各数据处理单元12的综合能力,将信令数据对应分发给各数据处理单元12;至少两个数据处理单元12,数据处理单元12用于接收分发后的信令数据,并对信令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外部数据表示XDR;集群主控节点13,用于监测并控制数据接入单元和/或数据处理单元12;在某些实施过程中,在设置主数据接入单元11和数据处理单元12的情况下,可以基于分流策略以及数据处理单元12的综合能力,来实现信令数据在各数据处理单元12的分流,有效的实现了对各数据处理单元12的资源的合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流量均衡,从而降低了系统的维护成本。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4,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令采集监测方法流程图,该信令采集监测方法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令采集监测系统中;该信令采集监测方法包括:
S401、主数据接入单元11接入信令数据,并根据分流策略以及各数据处理单元12的综合能力,将信令数据对应分发给各数据处理单元12;
S402、数据处理单元12接收分发后的信令数据,并对信令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外部数据表示XDR。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令采集检测系统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用于信令接收和分发的主数据接入单元11,用于信令处理的数据处理单元12,以及用于监控的集群主控节点13。
其中,主数据接收单元,可以接收对应发送给其的信令数据;而针对该信令数据,其往往是大量且杂乱的,主数据接收单元可以基于分流策略,将该信令数据,以各下游的数据处理单元12匹配的方式,将信令数据拆分发送,也就是分流处理。值得一提的是,该分流策略所对应的信令数据的分流处理,不同于信令数据在发送至主数据接收单元之前的也可以进行的分流操作;在信令数据发送给主数据接收单元之前,更为原始的数据——即原始信令,其可以是采集整个5G通信全部网元的信令之和,再经过分流,分别发送给各主数据接入单元11实现。
对于主数据接收单元将信令数据,分发给各数据处理单元12的过程中,主数据接收单元对信令数据分流所参考的是分流策略。其中,分流策略是主数据接收单元在集群主控节点13的控制之下,基于信令数据的数量、类型,基于数据处理单元12的综合能力所确定的分流方式;设置分流策略对信令数据进行分流,相比于无再分流的方案,可以提升各数据处理单元12的资源利用率,实现流量均衡,从而降低了系统维护成本。
数据处理单元12则用于接收主数据接入单元11分流后发送的信令数据,该信令数据是参考了数据处理单元12的综合能力进行分发的,因此数据处理单元12可以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正常的对该信令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话单XDR。对信令数据的处理过程,包括但不限于HTTP2解压、NAS解密、信令解码等等,来对应生成话单。
此外,数据处理单元12还可以对应生成信令回溯,根据心灵回溯的内容以及对应的话单XDR,可以确定该话单对应的原始信令,便于基于该话单和信令,实现后续的网络管理。
集群主控节点13用于监测和控制主数据接入单元11和数据处理单元12,以及可选的备数据接入单元14等等。集群主控节点13可以负责管理各单元的在线/离线状态、服务能力分布、容灾管理控制、分流策略调整、配置管理等等。主数据接入单元11,通常需要集群主控节点13提供支撑,来实现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分流策略,实现信令数据的分发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主数据接入单元11工作异常时,还可以包括:
备数据接入单元14接替主数据接入单元11,根据分流策略以及各数据处理单元12的综合能力,将信令数据对应分发给各数据处理单元12。
主数据接入单元11和备数据接入单元14互为主备倒换,当其中主数据接入单元11,接入信令数据并执行分发时,备数据接入单元14也同样接入同样的信令数据,但是不进行后续的分发操作;而当主数据接入单元11出现工作异常,该异常可能是硬件异常或者是软件异常,如异常下电等,作为备份的备数据接入单元14则可以接过主数据接入单元11的工作,进行信令数据的接收、分流等操作。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数据接入单元11和备数据接入单元14只是根据两者的实时工作状态来确定的,两者的角色是可以随时互换的,主数据接入单元11因为故障而结束工作状态,再故障排除后,即相应的变为了备数据接入单元14,作为备份使用。采用主备倒换的数据接入单元,可以极大的提升系统容灾能力。此外,主数据接入单元11对应的备数据接入单元14的数量并不是唯一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1至多个备数据接入单元14。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任一数据处理单元12工作异常时,还包括:
主数据接入单元11根据剩余的数据处理单元12的综合能力,将数据分流至其他数据处理单元12处理。
设置多个数据处理单元12的目的,除了可以实现负载均衡之外,还可以基于各个数据处理单元12的设置,在出现故障时,可以由其他数据处理单元12来接任故障的数据处理单元12的工作,接收信令数据,并对信令数据进行处理。请参考图3,其中示出了某个数据处理单元12出现了故障,主数据接收单元可以基于其他正常工作的数据处理单元12,进行信令数据的分发。当然,如果异常的数据处理单元12,在故障排除之后,可以基于故障排除之后的数据处理单元12,通知主数据接入单元11,使其恢复向该数据处理单元12的信令数据的分发。这种设置方式可以避免出现对一些信令数据的遗漏,保证对信令数据处理的完整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信令采集监测方法,主数据接入单元11接入信令数据,并根据分流策略以及各数据处理单元12的综合能力,将信令数据对应分发给各数据处理单元12;数据处理单元12接收分发后的信令数据,并对信令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外部数据表示XDR;在某些实施过程中,在设置主数据接入单元11和数据处理单元12的情况下,可以基于分流策略以及数据处理单元12的综合能力,来实现信令数据在各数据处理单元12的分流,有效的实现了对各数据处理单元12的资源的合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流量均衡,从而降低了系统的维护成本。
实施例三:
请参见图5,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令采集监测方法流程图,该信令采集监测方法包括:
S501、数据接入单元(SLB)采用"1+1主备"方式。数据接入单元的上游设备是汇聚分流设备,由于汇聚分流设备不具备感知控制面采集解析设备实时状态的能力,因此,采用"1+1主备"方式实现数据接入的容灾。主、备数据接入单元(SLB)同时与汇聚分流设备连接,相互间进行周期心跳检测;
S502、仅主数据接入单元处于工作态,可处理信令数据,包括接入信令数据和队信令数据进行分发;当检查到主数据接入单元异常时,将备数据接入单元切换为主用,进入工作态,开始信令处理;原主数据接入单元迁入备用状态,进行故障修复。
S503、数据处理单元(PDC)的上游是数据接入单元(SLB),主数据接入单元可以从集群主控节点获取各数据处理单元的实时状态,因此,采用各数据处理单元以共摊负荷的方式实现容灾。初始阶段,所有数据处理单元(PDC)都处于工作态,但保留一定处理能力冗余。
S504、当集群主控节点检测到某数据处理单元状态异常时,将其标记为“不可用”状态;
S505、主数据接入单元开始将分发至该数据处理单元的数据,重新分流至其它可用的数据处理单元;
S506、异常的数据处理单元完成故障修复后,通知集群主控节点将状态修改为“可用”;主数据接入单元恢复向该数据处理单元的数据分发。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参见图6所示,其包括处理器61、存储器62及通信总线63,其中:
通信总线63用于实现处理器61和存储器62之间的连接通信;
处理器61用于执行存储器62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各实施例中的信令采集监测方法中的至少一个步骤。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计算机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可移除或不可移除的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光盘只读存储器),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
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其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各实施例中的信令采集监测方法中的至少一个步骤。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或称计算机软件),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由可计算装置来执行,以实现上述各实施例中的信令采集监测方法中的至少一个步骤;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用不同于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至少一个步骤。
应当理解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用不同于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至少一个步骤。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装置,该计算机可读装置上存储有如上所示的计算机程序。本实施例中该计算机可读装置可包括如上所示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可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来实现)、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计算机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所以,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信令采集监测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主数据接入单元;所述主数据接入单元用于接入信令数据,并根据分流策略以及各数据处理单元的综合能力,将所述信令数据对应分发给各数据处理单元;
至少两个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分发后的所述信令数据,并对所述信令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外部数据表示XDR;
集群主控节点,用于监测并控制所述主数据接入单元和/或所述数据处理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令采集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数据接入单元还用于采集并上报自身的工作状态至所述集群主控节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令采集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主数据接入单元,向所述集群主控节点进行注册;所述主数据接入单元还用于从所述集群主控节点获取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的综合能力。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信令采集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主数据接入单元对应的备数据接入单元;其中,所述备数据接入单元接入与所述主数据接入单元接入相同的所述信令数据,并在所述主数据接入单元工作异常时,接替所述主数据接入单元,根据分流策略以及各数据处理单元的综合能力,将所述信令数据对应分发给各所述数据处理单元。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信令采集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汇聚分流单元,用于汇聚各信令采集点采集得到的原始信令数据,并将所述原始信令数据分流后分发到各所述主数据接入单元。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信令采集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任一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工作异常时,所述主数据接入单元还用于根据剩余的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的综合能力,将数据分流至其他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处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令采集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任一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工作异常时,所述集群控制节点用于控制所述主数据接入单元,调整所述分流策略,在禁用工作异常的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的前提下进行信令数据的分发。
8.一种信令采集监测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信令采集监测系统中;所述信令采集监测方法包括:
主数据接入单元接入信令数据,并根据分流策略以及各数据处理单元的综合能力,将所述信令数据对应分发给各数据处理单元;
数据处理单元接收分发后的所述信令数据,并对所述信令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外部数据表示XDR。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令采集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主数据接入单元工作异常时,还包括:
所述备数据接入单元接替所述主数据接入单元,根据分流策略以及各数据处理单元的综合能力,将所述信令数据对应分发给各所述数据处理单元。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令采集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任一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工作异常时,还包括:
所述主数据接入单元根据剩余的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的综合能力,将数据分流至其他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处理。
11.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通信总线;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信令采集监测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信令采集监测方法的步骤。
CN202110968945.2A 2021-08-23 2021-08-23 信令采集监测系统、方法、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7203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68945.2A CN115720351A (zh) 2021-08-23 2021-08-23 信令采集监测系统、方法、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PCT/CN2022/112531 WO2023024951A1 (zh) 2021-08-23 2022-08-15 信令采集监测系统、方法、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68945.2A CN115720351A (zh) 2021-08-23 2021-08-23 信令采集监测系统、方法、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20351A true CN115720351A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53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68945.2A Pending CN115720351A (zh) 2021-08-23 2021-08-23 信令采集监测系统、方法、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20351A (zh)
WO (1) WO202302495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8618B (zh) * 2013-12-31 2021-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704755B (zh) * 2014-11-24 2021-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5704708A (zh) * 2014-11-25 2016-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网络内容分发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172665A (zh) * 2016-03-08 2017-09-15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259371A (zh) * 2016-12-28 2018-07-06 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流处理的网络流量数据解析方法和装置
CN110855424B (zh) * 2019-10-12 2023-04-07 武汉绿色网络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DPI领域非对称流量xDR合成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24951A1 (zh) 2023-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18983B2 (en) Proxy response apparatus
DE102004052270B4 (de) Verarbeitungsvorrichtungs-Managementsystem
US9537747B2 (en) Publish/subscribe overlay network control system
CN110830283B (zh) 故障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CN112272291B (zh) 视频存储方法、装置、管理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37368B (zh) 分布式工业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CN103259832A (zh) 实现动态负载平衡、故障诊断与转移的群集资源控制方法
CN107508694B (zh) 一种集群内的节点管理方法及节点设备
CN112491700A (zh) 网络路径调整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07164264A (ja) 負荷分散プログラム、負荷分散装置、サービスシステム
KR101586354B1 (ko) 병렬 연결식 서버시스템의 통신 장애 복구방법
CN104580502A (zh) 一种实现负载均衡双机热备的方法
CN108156040A (zh) 一种分布式云存储系统中的中央控制节点
CN117061512A (zh) 基于大数据的分布式信息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5224550A (zh) 分布式流计算系统和方法
US20160164719A1 (en) Fault tolerance method for distributed stream processing system
US20160197766A1 (en) Soft redundancy protocol
CN115720351A (zh) 信令采集监测系统、方法、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023698A (zh) 基于以太网链路级oam优化lacp协议链路聚合的方法及装置
KR20200113995A (ko) 엣지 인공지능 서비스에 대한 고가용성 보장을 위한 삼중화 이상 다중화 구조 및 방법
CN102185720A (zh) 一种北向通知管理接口装置及其管理方法
EP3934133B1 (en) Service path switch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US9172596B2 (en) Cross-network listening agent for network entity monitoring
CN107710698A (zh) 一种业务恢复方法和控制器
CN112564968B (zh) 故障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