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18552A - 触控显示设备及触控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设备及触控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18552A
CN115718552A CN202110974365.4A CN202110974365A CN115718552A CN 115718552 A CN115718552 A CN 115718552A CN 202110974365 A CN202110974365 A CN 202110974365A CN 115718552 A CN115718552 A CN 1157185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mode
scene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 progr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743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武军
栾丕杰
赵振
吴勇
张连峰
陈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Commercial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Commercial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Commercial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Commercial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7436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185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18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185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及触控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本申请中,触控显示设备中预设有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中,触控模式包括至少两种,每种触控模式对应一种或多种触控场景,不同的触控模式的触控灵敏度不同。触控显示设备可以根据当前触控场景、以及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将触控模式切换至当前触控场景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本申请可以根据不同的触控场景为触控显示设备配置不同灵敏度的触控模式,以满足用户对触控显示设备的灵敏度需求。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设备及触控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及触控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触控显示设备是一种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设备。用户可以通过手指或手写笔等在触控显示设备上进行触控操作,触控显示设备可以响应于前述触控操作获取前述触控操作对应的触点信息,并根据触点信息执行相应的功能。例如,前述触控操作可以是点击操作、触摸操作、滑动操作、书写操作、长按操作等。触点信息可以是指前述触控操作在触控显示设备上的作用点(接触点)的坐标信息。
目前,针对所有的触控场景,触控显示设备在获取触点信息时的灵敏度(或称为敏感度)相同。
但是,对于不同的触控场景而言,用户对触控显示设备在获取触点信息时的灵敏度的需求可能不同,目前触控显示设备可能并不能满足用户对触控显示设备的灵敏度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及触控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触控场景为触控显示设备配置不同灵敏度的触控模式,以满足用户对触控显示设备的灵敏度需求。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设备,触控显示设备中预设有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触控模式包括至少两种,每种触控模式对应一种或多种触控场景,不同的触控模式对应不同的触控灵敏度;
触控显示设备被配置为,获取当前触控场景;根据当前触控场景、以及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触控场景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将触控模式切换至第一触控模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控显示设备还预设有应用程序和触控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触控显示设备具体被配置为根据当前显示的应用界面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以及应用程序和触控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触控场景为当前触控场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一种触控模式对应一种或多种应用程序;触控显示设备具体被配置为获取当前显示的应用界面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作为当前触控场景;根据第一应用程序、以及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触控模式为点击模式或书写模式。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控显示设备包括控制器和触控屏;控制器中预设有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控制器被配置为,获取当前触控场景;根据当前触控场景、以及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触控场景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向触控屏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指示触控屏将触控模式切换至第一触控模式;触控屏被配置为根据第一指令,将触控模式切换至第一触控模式。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器包括第一驱动。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控显示设备包括以下任意一种:矢量压力传感技术触控显示设备、电阻技术触控显示设备、电容技术触控显示设备、红外线技术触控显示设备、表面声波技术触控显示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设备中预设有多种触控场景、多种触控模式、以及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该触控显示设备被配置为获取当前触控场景,根据当前触控场景、以及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触控场景对应的第一(目标)触控模式,将触控模式切换至第一触控模式。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灵敏度需求,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系统,包括触控显示设备和第一设备,触控显示设备和第一设备连接。第一设备中预设有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触控模式包括至少两种,每种触控模式对应一种或多种触控场景,不同的触控模式对应不同的触控灵敏度。
第一设备被配置为,获取触控显示设备的当前触控场景;根据当前触控场景、以及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触控场景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将触控显示设备的触控模式切换至第一触控模式。
示例性地,第一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其他智能设备等。当第一设备与触控显示设备连接时,触控显示设备可以为第一设备提供显示功能。
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中还预设有应用程序和触控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一设备具体被配置为根据触控显示设备当前显示的应用界面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以及应用程序和触控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触控场景为当前触控场景。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一种触控模式对应一种或多种应用程序;第一设备具体被配置为获取触控显示设备当前显示的应用界面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作为当前触控场景;根据第一应用程序、以及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
可选地,第一触控模式为点击模式或书写模式。
可选地,第一设备具体被配置为向触控显示设备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指示触控显示设备将触控模式切换至第一触控模式;
触控显示设备被配置为根据第一指令,将触控模式切换至第一触控模式。
可选地,触控显示设备包括以下任意一种:矢量压力传感技术触控显示设备、电阻技术触控显示设备、电容技术触控显示设备、红外线技术触控显示设备、表面声波技术触控显示设备。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触控显示设备的当前触控场景;根据当前触控场景、以及预设的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触控场景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将触控显示设备的触控模式切换至第一触控模式;
其中,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触控模式包括至少两种,每种触控模式对应一种或多种触控场景,不同的触控模式对应不同的触控灵敏度。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触控显示设备的当前触控场景,包括:根据触控显示设备当前显示的应用界面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以及预设的应用程序和触控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触控场景为当前触控场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一种触控模式对应一种或多种应用程序。获取触控显示设备的当前触控场景,包括:获取触控显示设备当前显示的应用界面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作为当前触控场景。根据当前触控场景、以及预设的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触控场景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包括:根据第一应用程序、以及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触控模式为点击模式或书写模式。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控显示设备包括触控屏。将触控显示设备的触控模式切换至第一触控模式,包括:将触控屏的触控模式切换至第一触控模式。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控显示设备包括以下任意一种:矢量压力传感技术触控显示设备、电阻技术触控显示设备、电容技术触控显示设备、红外线技术触控显示设备、表面声波技术触控显示设备。
第四方面,虚拟装置,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设备的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触控显示设备的当前触控场景;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当前触控场景、以及预设的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触控场景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将触控显示设备的触控模式切换至第一触控模式;其中,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触控模式包括至少两种,每种触控模式对应一种或多种触控场景,不同的触控模式对应不同的触控灵敏度。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具体被配置为根据触控显示设备当前显示的应用界面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以及预设的应用程序和触控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触控场景为当前触控场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一种触控模式对应一种或多种应用程序;获取模块,具体被配置为获取触控显示设备当前显示的应用界面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作为当前触控场景;处理模块,具体被配置为根据第一应用程序、以及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触控模式为点击模式或书写模式。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控显示设备包括触控屏;处理模块,具体被配置为将触控屏的触控模式切换至第一触控模式。
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控显示设备包括以下任意一种:矢量压力传感技术触控显示设备、电阻技术触控显示设备、电容技术触控显示设备、红外线技术触控显示设备、表面声波技术触控显示设备。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时,使得电子设备实现如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指令被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上述第二至第六方面所具备的有益效果,可参考第一方面中所述,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图1B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另一种组成示意图;
图2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红外触控屏的组成示意图;
图4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点击操作抖动时红外触控屏的捕捉响应示意图;
图5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点击操作时红外触控屏多次捕捉响应示意图;
图6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点击操作多次抖动时红外触控屏的多次捕捉响应示意图;
图7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点击模式的实现方式示意图;
图8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红外触控屏在点击模式下的响应示意图;
图9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11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又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12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实施方式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此外,虽然本申请中公开内容按照示范性一个或几个实例来介绍,但应理解,可以就这些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也可以单独构成一个完整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于术语的简要说明,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接下来描述的实施方式,而不是意图限定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术语应当按照其普通和通常的含义理解。
本申请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被配置为区别类似或同类的对象或实体,而不必然意味着限定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除非另外注明(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用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例如能够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图示或描述中给出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件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
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模块”,是指任何已知或后来开发的硬件、软件、固件、人工智能、模糊逻辑或硬件或/和软件代码的组合,能够执行与该元件相关的功能。
触控显示设备是一种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设备。用户可以通过手指或手写笔等在触控显示设备上进行触控操作,触控显示设备可以响应于前述触控操作获取前述触控操作对应的触点信息,并根据触点信息执行相应的功能。
示例性地,触控操作可以是点击操作、触摸操作、滑动操作、书写操作、长按操作等。触点信息可以是指前述触控操作在触控显示设备上的作用点(接触点)的坐标信息。
目前,针对所用的触控场景,触控显示设备均是按照标准的人机接口设备(humaninterface device,HID)协议获取触点信息,在获取触点信息时的灵敏度(或称为敏感度)相同。
但是,对于不同的触控场景而言,用户对触控显示设备在获取触点信息时的灵敏度的需求可能不同,目前触控显示设备可能并不能满足用户对触控显示设备的灵敏度需求
例如,触控场景可以包括:书写场景、点击场景等。书写场景可以是指用户使用手指或手写笔在触控显示设备上进行写字、画画等场景;点击场景可以是指用户使用手指或手写笔在触控显示设备上进行单点点击、双击、长按等场景。对于书写场景,用户可能希望触控显示设备获取触点信息时的灵敏度较高,响应较快。对于点击场景,用户可能希望触控显示设备获取触点信息时的灵敏度较低,能够对点击的偏差和抖动进行容错。可以看到,书写场景和点击场景中,用户对触控显示设备在获取触点信息时的灵敏度的需求不同。
在此背景技术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设备,该触控显示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的触控场景设置不同的灵敏度,以满足不同的触控场景下用户对触控显示设备在获取触点信息时的灵敏度需求。
该触控显示设备中预设有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触控模式包括至少两种,每种触控模式对应一种或多种触控场景,不同的触控模式对应不同的触控灵敏度,触控灵敏度是指触控显示设备在获取触点信息时的灵敏度。
该触控显示设备可以被配置为,获取当前触控场景;根据当前触控场景、以及上述预设的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触控场景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将触控模式切换至第一触控模式(或称为目标触控模式)。
可以理解的,第一触控模式是上述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所包括的至少两种触控模式中的一种。
图1A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组成示意图。如图1A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设备10可以包括:触控屏11、触控接口12、以及控制器13。触控屏11和控制器13可以通过触控接口12连接。
其中,控制器13可以将显示画面发送到触控屏11进行显示。显示画面可以是触控显示设备上运行的某个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应用界面中可以包括各种UI元素。触控屏11可以接收用户的触控操作,并获得触控操作对应的触点信息。触控屏11可以通过触控接口12向控制器13发送前述触点信息。控制器13可以根据触点信息执行相应的功能。
可选地,触控接口12可以包括高清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interface,HDMI)、模拟或数据高清分量输入接口、复合视频输入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输入接口、红绿蓝(red green blue,RGB)端口等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接口,也可以是前述多个接口形成复合性的输入/输出接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屏11中可以预设有N种触控模式,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N种触控模式与触控显示设备中预设的上述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包括的触控模式的种类一一对应,即,触控显示设备中预设的上述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包括的触控模式也为N种。
示例性地,以N取2为例,触控模式可以包括点击模式和书写模式。
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预设在触控显示设备10的控制器13中。该对应关系中,触控场景的种类可以包括M种,M为大于或等于N的整数,也即,每种触控模式对应一种或多种触控场景。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触控显示设备10获取当前触控场景的功能,根据当前触控场景、以及预设的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触控场景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的功能,以及将触控模式切换至当前触控场景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目标触控模式)的功能,可以由触控显示设备10中的控制器13实现。
也即,控制器13可以被配置为,当触控屏11在显示画面时(如显示某个应用程序的界面时),获取当前触控场景(当前触控场景为上述N种触控场景中的一种),并根据当前触控场景、以及预设的触控场景与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触控场景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并将触控显示设备10的触控模式切换至当前触控场景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例如,控制器13可以向触控屏11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指示触控屏11将触控模式切换至第一触控模式。触控屏11接收到第一指令后,可以根据第一指令,将触控模式切换至第一触控模式。也即,触控屏11可以被配置为根据第一指令,将触控模式切换至第一触控模式。
示例性地,假设当前触控场景的种类为触控场景1,则控制器13可以确定触控场景1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为触控模式1。然后,控制器13可以向触控屏11发送一个命令或指令(该指令可以称为第一指令),指示触控屏11将触控模式切换为触控模式1。
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设备中还预设有应用程序和触控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触控显示设备具体可以被配置为根据当前显示的应用界面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以及应用程序和触控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触控场景为当前触控场景。
示例性地,应用程序和触控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预设在控制器13中。控制器13可以获取触控屏11当前显示的应用界面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即第一应用称为用户正在使用的最前端的应用程序),并根据第一应用程序、以及所述应用程序和触控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触控场景为当前触控场景。
例如,以应用程序为“天气预报”为例,“天气预报”中的大部分操作为点击操作,对灵敏度的需求较低,所以,应用程序和触控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中,应用程序为“天气预报”对应的触控场景可以为点击场景;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点击场景对应的触控模式可以为触控灵敏度较低的点击模式。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当前触控屏11显示的最前端的应用程序为“天气预报”时,控制器13可以根据应用程序“天气预报”、以及应用程序和触控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触控场景为点击场景,并根据点击场景、以及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点击模式为目标触控模式。之后,控制器13可以向触控屏11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指示触控屏11将触控模式切换至点击模式。触控屏11接收到第一指令后,可以根据第一指令,将触控模式切换至点击模式。
又例如,以应用程序为“绘图”为例,“绘图”中的大部分操作为滑动操作,对灵敏度的需求较高,所以,应用程序和触控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中,应用程序为“绘图”对应的触控场景可以为书写场景;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书写场景对应的触控模式可以为触控灵敏度较高的书写模式。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当前触控屏11显示的最前端的应用程序为“绘图”时,控制器13可以根据应用程序“绘图”、以及应用程序和触控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触控场景为书写场景,并根据书写场景、以及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书写模式为目标触控模式。之后,控制器13可以向触控屏11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指示触控屏11将触控模式切换至书写模式。触控屏11接收到第一指令后,可以根据第一指令,将触控模式切换至书写模式。
可选地,以上是以一种触控场景可以对应一种应用程序为例进行了说明,在另外一些示例中,一种触控场景也可以对应多种应用程序。例如,应用程序和触控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中,点击场景对应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天气预报”、“相册”、以及“计算器”等多种。又例如,应用程序和触控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中,书写场景对应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书法”、以及“绘图”等多种。本申请对应用程序和触控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不作限制。
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可以为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一种触控模式对应一种或多种应用程序。触控显示设备具体可以被配置为获取当前显示的应用界面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作为当前触控场景;根据第一应用程序、以及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
示例性地,控制器13可以获取触控屏11当前显示的应用界面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作为触控显示设备的当前触控场景。
例如,同样以应用程序为“天气预报”为例,如上所述,“天气预报”中的大部分操作为点击操作,对灵敏度的需求较低,所以,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天气预报”对应的触控模式可以为触控灵敏度较低的点击模式。则,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当前触控屏11显示的最前端的应用程序为“天气预报”时,控制器13可以确定当前触控场景为“天气预报”,并根据“天气预报”、以及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点击模式为目标触控模式。之后,控制器13可以向触控屏11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指示触控屏11将触控模式切换至点击模式。触控屏11接收到第一指令后,可以根据第一指令,将触控模式切换至点击模式。
又例如,同样以应用程序为“绘图”为例,如上所述,“绘图”中的大部分操作为滑动操作,对灵敏度的需求较高,所以,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绘图”对应的触控模式可以为触控灵敏度较高的书写模式。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当前触控屏11显示的最前端的应用程序为“绘图”时,控制器13可以确定当前触控场景为“绘图”,并根据“绘图”、以及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书写模式为目标触控模式。之后,控制器13可以向触控屏11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指示触控屏11将触控模式切换至书写模式。触控屏11接收到第一指令后,可以根据第一指令,将触控模式切换至书写模式。
图1B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另一种组成示意图。如图1B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11可以包括触控框111和显示屏112。触控屏11和控制器13通过触控接口12连接,可以包括:触控屏11中的触控框111和控制器13通过触控接口12连接。
上述控制器13将显示画面发送到触控屏11进行显示,可以包括:控制器13将显示画面发送到触控屏11中的显示屏112进行显示。上述触控屏11接收用户的触控操作,可以包括:触控屏11中的显示屏112接收用户的触控操作。上述触控屏11获得触控操作对应的触点信息,可以包括:触控屏11中的触控框111获得触控操作对应的触点信息。上述触控屏11通过触控接口12向控制器13发送触点信息,可以包括:触控屏11中的触控框111通过触控接口12向控制器13发送触点信息。
上述触控屏11中预设有N种触控模式,可以包括:触控屏11中的触控框111中预设有N中触控模式。上述控制器13向触控屏11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指示触控屏11将触控模式切换至第一触控模式,可以包括:控制器13向触控屏11中的触控框111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指示触控屏11中的触控框111将触控模式切换至第一触控模式。上述触控屏11接收到第一指令后,根据第一指令,将触控模式切换至第一触控模式,可以包括:触控屏11中的触控框111接收到第一指令后,根据第一指令,将触控模式切换至第一触控模式。
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设备10中预设有多种触控场景、多种触控模式、以及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触控显示设备10被配置为获取当前触控场景,根据当前触控场景、以及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触控场景对应的第一(目标)触控模式,将触控模式切换至第一触控模式。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灵敏度需求,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设备10上可以安装有第一系统,第一系统可以是安卓TM系统、IOSTM系统、MACTM系统等,本申请对第一系统的类型不作限制。
图2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第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系统可以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applications,APP)层(简称“应用层”),应用程序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层(简称“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层(简称“系统运行库层”),以及内核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程序层中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以是操作系统自带的“相册”、“计算器”等;也可以是第三方开发者所开发的应用程序,比如“天气预报”、“绘图”、“书法”等。在具体实施时,应用程序层中的应用程序包括但不限于以上举例,实际还可以包括其它应用程序包,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应用程序框架层相当于一个处理中心,这个中心决定让应用层中的应用程序做出动作。应用程序通过API接口,可在执行中访问系统中的资源和取得系统的服务。
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管理器(managers),内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等,其中管理器包括以下模块中的至少一个:活动管理器(activity manager)用与和系统中正在运行的所有活动进行交互;位置管理器(location manager)用于给系统服务或应用提供了系统位置服务的访问;文件包管理器(package manager)用于检索当前安装在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包相关的各种信息;通知管理器(notification manager)用于控制通知消息的显示和清除;窗口管理器(window manager)用于管理用户界面上的括图标、窗口、工具栏、壁纸和桌面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管理器用于:管理各个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以及通常的导航回退功能,比如控制应用程序的退出(包括将显示窗口中当前显示的用户界面切换到系统桌面)、打开、后退(包括将显示窗口中当前显示的用户界面切换到当前显示的用户界面的上一级用户界面)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所有的窗口程序,比如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控制显示窗口变化(例如将显示窗口缩小显示、抖动显示、扭曲变形显示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运行库层为上层即框架层提供支撑,当框架层被使用时,安卓操作系统会运行系统运行库层中包含的C/C++库以实现框架层要实现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核层还包括用于进行电源管理的电源驱动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应用程序可以为图2所示的应用层中的任意一个应用程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上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控制器13可以基于上述图2所示的内核层中的任意一个驱动实现。或者说,上述图2所示的内核层中的任意一个驱动可以用于实现以上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控制器13的功能。例如,控制器13可以包括第一驱动,第一驱动可以是上述图2所示的内核层中的任意一个驱动,第一驱动中写有用于实现上述控制器13的功能的程序代码,当第一驱动执行该程序代码时,可以使得控制器13实现上述功能。
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设备10可以包括矢量压力传感技术触控显示设备、电阻技术触控显示设备、电容技术触控显示设备、红外线技术触控显示设备(也称红外触控显示设备)、表面声波技术触控显示设备等。以下以红外触控显示设备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设备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首先,对红外触控显示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行示例性说明。
一些实施例中,红外触控显示设备可以包括红外触控屏。图3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红外触控屏的组成示意图。如图3所示,红外触控屏300是一个矩形结构,该矩形结构由一个长接收边310、一个短发射边320、一个长发射边330、以及一个短接收边340组成。在长发射边330和短发射边320上有多个红外发射器321,相对应地,在长接收边310和短接收边340上有多个红外接收器311,一个红外发射器321向对面的多个红外接收器211发射红外光线350,对面多个红外接收器311同时接收一个红外发射器321发射的红外光线350,由此形成红外光网。当用户对红外触控显示设备中的红外触控屏进行触控操作时,红外触控屏300可以检测到红外光网中的红外光线350被阻挡,从而捕捉到对应的触点,获取前述触控操作在触控显示设备上的触点信息。其中,红外发射器321可以是红外发射管(灯),红外接收器311可以是红外接收管(灯)。
其次,对用户在点击操作中存在抖动的情况进行示例性说明。
图4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点击操作抖动时红外触控屏的捕捉响应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与上述图3相同的红外触控屏300中,用户首先触摸到的红外触控屏300的点记为d1,之后用户的手发生了抖动,对应到红外触控屏300上,抖动之后触点记为d2。红外触控屏300分别捕捉到触点d1和d2,上传d1和d2的触点信息。
图5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点击操作时红外触控屏多次捕捉响应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不同的捕捉周期T1、T2、…、Tp中,红外触控屏300可以对一次点击操作对应进行多次捕捉响应。其中,p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图6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点击操作多次抖动时红外触控屏的多次捕捉响应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与上述图3相同的红外触控屏300中,用户首先触摸到的红外触控屏300的点记为d1,之后用户的手发生了四次抖动,对应到红外触控屏300上,抖动之后的触点记为d2、d3、d4、以及d5,在不同的捕捉周期T1、T2、T3、T4、T5内,红外触控屏300分别捕捉到触点d1、d2、d3、d4、以及d5,获取到d1、d2、d3、d4、以及d5的触点信息,上传d1、d2、d3、d4、以及d5的触点信息。
然后,以上述N和M都取2,也即红外触控屏300的触控模式包括触控模式1和触控模式2,触控场景包括触控场景1和触控场景2为例,假设触控模式1为点击模式,触控模式2为书写模式,触控场景1为点击场景,触控场景2为书写场景,点击模式对应点击场景,书写模式对应书写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点击模式的实现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图7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点击模式的实现方式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与上述图3相同的红外触控屏300中,在红外触控屏300进入点击模式之后,用户首先触摸到的红外触控屏300的点记为d1,则在d1周围一定范围内(容错圈)的并且保持时间大于t的所有触点的触点信息都可以认为是d1的触点信息。从而满足用户的低灵敏度(容错)需求。
图8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红外触控屏在点击模式下的响应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与上述图3相同的红外触控屏300中,在红外触控屏300进入点击模式之后,用户首先触摸到的红外触控屏300的点记为d1,之后用户的手发生了七次抖动,对应到红外触控屏300上,抖动之后的触控点记为d2、d3、d4、d5、d6、以及d7,其中,d2、d3、d4、d6、以及d7在容错圈内,d5在容错圈外,则以点击模式获取触点信息,红外触控屏300捕捉到的触点为d1、d2、d3、d4、d5、d6、以及d7,红外触控屏300获取d1、d2、d3、d4、d5、d6、以及d7的触点信息,上传d1和d5的触点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以上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10或者触控显示设备10中的控制器13。
图9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901至S903。
S901、获取触控显示设备的当前触控场景。
S902、根据当前触控场景、以及预设的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触控场景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
其中,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触控模式包括至少两种,每种所述触控模式对应一种或多种所述触控场景,不同的所述触控模式对应不同的触控灵敏度。
S903、将触控显示设备的触控模式切换至第一触控模式。
如上所述,触控显示设备可以包括触控屏。将触控显示设备的触控模式切换至第一触控模式,可以包括:将触控屏的触控模式切换至第一触控模式。
图10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如图10所示,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901可以包括S1001。
S1001、根据触控显示设备当前显示的应用界面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以及预设的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触控场景为当前触控场景。
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一种触控模式对应一种或多种应用程序。图11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又一种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上述S901可以包括:S1101,上述S902可以包括:S1102。
S1101、获取触控显示设备当前显示的应用界面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作为当前触控场景。
S1102、根据第一应用程序、以及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
以上图9至图11所示的触控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具体实现原理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中是以触控显示设备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可以实现获取触控显示设备的当前触控场景,根据当前触控场景、以及预设的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触控场景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将触控显示设备的触控模式切换至第一触控模式等功能为例进行了说明。可选地,在本申请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以上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中的控制器的功能,也可以由与触控显示设备连接的第一设备或者第一设备中的控制器来实现。例如,第一设备与触控显示设备之间可以通过触控接口连接,触控接口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与触控显示设备可以组成一个显示系统。
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系统。图12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显示系统,可以包括触控显示设备1201和第一设备1202,触控显示设备1201和第一设备1202通过触控接口1203连接(触控接口1203与上述触控接口12可以相同)。第一设备1202中预设有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触控模式包括至少两种,每种触控模式对应一种或多种触控场景,不同的触控模式对应不同的触控灵敏度。在该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设备1201相当于触控屏11,或者,触控屏11可以是触控显示设备1201中的一个组件。
第一设备1202被配置为,获取触控显示设备1201的当前触控场景;根据当前触控场景、以及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触控场景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将触控显示设备1201的触控模式切换至第一触控模式。
示例性地,第一设备1202可以是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其他智能设备等。当第一设备1202与触控显示设备1201连接时,触控显示设备1201可以为第一设备1202提供显示功能。例如,第一设备1202可以通过触控显示设备1201显示第一设备1202提供的用户图形界面,如用户图形界面可以是第一设备1202上运行的某个应用程序的应用界面,应用界面中可以包括各种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元素。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还预设有应用程序和触控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一设备具体被配置为根据触控显示设备当前显示的应用界面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以及所述应用程序和触控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触控场景为当前触控场景。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一种触控模式对应一种或多种应用程序;第一设备具体被配置为获取所述触控显示设备当前显示的应用界面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作为当前触控场景;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以及所述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
可选地,第一设备具体被配置为向触控显示设备发送第一指令,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触控显示设备将触控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触控模式;触控显示设备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指令,将触控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触控模式。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包括控制器,上述第一设备的功能也可以全部由第一设备中的控制器来实现。
以上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第一设备1202的各种功能的具体实现原理,与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相同或相似,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所述,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图12所示的实施例,还有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图9至图11所示的触控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上述图12中所示的第一设备1202,或者,第一设备1202中的控制器,本申请对触控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不作限制。
对应于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设备的控制装置。图13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获取模块1301和处理模块1302,获取模块1301和处理模块1302连接。
获取模块1301,被配置为获取触控显示设备的当前触控场景;处理模块1302,被配置为根据当前触控场景、以及预设的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触控场景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将触控显示设备的触控模式切换至第一触控模式;其中,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触控模式包括至少两种,每种触控模式对应一种或多种触控场景,不同的触控模式对应不同的触控灵敏度。
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302,具体被配置为根据触控显示设备当前显示的应用界面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以及预设的应用程序和触控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触控场景为当前触控场景。
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一种触控模式对应一种或多种应用程序;获取模块1301,具体被配置为获取触控显示设备当前显示的应用界面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作为当前触控场景;处理模块1302,具体被配置为根据第一应用程序、以及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
又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触控模式为点击模式或书写模式。
又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设备包括触控屏;处理模块1302,具体被配置为将触控屏的触控模式切换至第一触控模式。
又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设备包括以下任意一种:矢量压力传感技术触控显示设备、电阻技术触控显示设备、电容技术触控显示设备、红外线技术触控显示设备、表面声波技术触控显示设备。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图14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1401和存储器1402;存储器1402存储有处理器1401可执行的指令;处理器1401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时,使得该电子设备实现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
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是触控显示设备、或者触控显示设备中的控制器、又或者与触控显示设备连接的第一设备、又或者第一设备中的控制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控制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实现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直接加载到存储器中,并含有软件代码,该计算机程序经由计算机载入并执行后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为了方便解释,已经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上述说明。但是,上述示例性的讨论不是意图穷尽或者将实施方式限定到上述公开的具体形式。根据上述的教导,可以得到多种修改和变形。上述实施方式的选择和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原理以及实际的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使用所述实施方式以及适于具体使用考虑的各种不同的变形的实施方式。

Claims (11)

1.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设备中预设有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触控模式包括至少两种,每种所述触控模式对应一种或多种所述触控场景,不同的所述触控模式对应不同的触控灵敏度;
所述触控显示设备被配置为,获取当前触控场景;根据所述当前触控场景、以及所述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触控场景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将触控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触控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设备还预设有应用程序和触控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触控显示设备具体被配置为根据当前显示的应用界面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以及所述应用程序和触控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触控场景为当前触控场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一种触控模式对应一种或多种应用程序;
所述触控显示设备具体被配置为,获取当前显示的应用界面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作为当前触控场景;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以及所述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模式为点击模式或书写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设备包括控制器和触控屏;
所述控制器中预设有所述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获取当前触控场景;根据所述当前触控场景、以及所述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触控场景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向所述触控屏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触控屏将触控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触控模式;
所述触控屏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指令,将触控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触控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驱动。
7.一种触控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触控显示设备的当前触控场景;
根据所述当前触控场景、以及预设的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触控场景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
将所述触控显示设备的触控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触控模式;
其中,所述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触控模式包括至少两种,每种所述触控模式对应一种或多种所述触控场景,不同的所述触控模式对应不同的触控灵敏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触控显示设备的当前触控场景,包括:
根据所述触控显示设备当前显示的应用界面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以及预设的应用程序和触控场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触控场景为当前触控场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一种触控模式对应一种或多种应用程序;
所述获取触控显示设备的当前触控场景,包括:
获取所述触控显示设备当前显示的应用界面对应的第一应用程序作为当前触控场景;
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触控场景、以及预设的触控场景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触控场景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以及所述应用程序和触控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一触控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模式为点击模式或书写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设备包括触控屏;
所述将所述触控显示设备的触控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触控模式,包括:
将所述触控屏的触控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触控模式。
CN202110974365.4A 2021-08-24 2021-08-24 触控显示设备及触控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57185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4365.4A CN115718552A (zh) 2021-08-24 2021-08-24 触控显示设备及触控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4365.4A CN115718552A (zh) 2021-08-24 2021-08-24 触控显示设备及触控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18552A true CN115718552A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54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74365.4A Pending CN115718552A (zh) 2021-08-24 2021-08-24 触控显示设备及触控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1855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377128A1 (en) File transfer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rresponding terminal
US1085397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screen thereof
CN109164964B (zh) 内容分享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1132101B2 (en) Icon moving method,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US10353661B2 (en) Method for sharing screen between devices and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5389040B (zh) 包括触敏显示器的电子装置及操作该电子装置的方法
CN109074276B (zh) 系统任务切换器中的选项卡
CN106201171B (zh) 一种分屏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826067A (zh) 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EP2565769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nging an icon in a portable terminal
CN105988860B (zh) 执行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移动装置
CN104238896A (zh) 功能菜单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WO2018040943A1 (zh) 显示数据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50301730A1 (en) Object Suspension Realizing Method and Device
US20160004425A1 (en) Method of displaying graphic user interfa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mplementing same
CN105320417B (zh) 页面切换方法及客户端
WO2019041779A1 (zh) 终端界面切换、移动、手势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618793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8719727B2 (en) Managing an immersive environment
WO2019233307A1 (zh)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263175A (zh) 直播平台的交互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160216929A1 (en) Processing application interface
EP2696261A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20160124599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ulti display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07329721A (zh) 显示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