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06369A - 线束及线束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线束及线束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06369A
CN115706369A CN202210844188.2A CN202210844188A CN115706369A CN 115706369 A CN115706369 A CN 115706369A CN 202210844188 A CN202210844188 A CN 202210844188A CN 115706369 A CN115706369 A CN 1157063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 member
wire
electric wire
outer periphery
sh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441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鬼头佑辅
岩本胜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706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063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 H01B13/01254Flat-harness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 H01B13/01263Tying, wrapping, binding, lacing, strapping or sheathing harn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045Cable-harn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12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for shielded multiconductor c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2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shielded cable
    • H01R13/6593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shielded cable the shield being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62Tubings, i.e. having a closed section
    • H02G3/0487Tubings, i.e. having a closed section with a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电磁屏蔽性能的降低的线束及线束的制造方法。线束(1)具有:电线(10),能与搭载于车辆(V)的连接器(C1)电连接;电线(20、30),与电线(10)电连接;以及将电线(10)、电线(20)以及电线(30)相互电连接的连接部(40)。线束(1)具有:筒状的屏蔽构件(50),将连接部(40)的外周包围,并且将电线(10)的外周包围;和筒状的屏蔽构件(60),包围将连接部(40)的外周包围的部分的屏蔽构件(50)的外周,并且将电线(20)的外周包围。

Description

线束及线束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线束及线束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在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等车辆的内部布设的线束,已知具备将多条电线的外周一并包围的筒状屏蔽构件的线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屏蔽构件具有抑制来自电线的电磁波向线束的外部辐射的电磁屏蔽功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719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的线束中,期望抑制电磁屏蔽性能的降低,在这方面还有改善的余地。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电磁屏蔽性能的降低的线束。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线束具有:第1电线,能与搭载于车辆的第1连接器电连接;第2电线,与所述第1电线电连接;第3电线,与所述第1电线电连接;将所述第1电线、所述第2电线以及所述第3电线相互电连接的连接部;筒状的第1屏蔽构件,将所述连接部的外周包围,并且将所述第1电线的外周包围;以及筒状的第2屏蔽构件,包围将所述连接部的外周包围的部分的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外周,并且将所述第2电线的外周包围。
本公开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具有:形成电线组件的工序,所述电线组件具有第1电线、第2电线、第3电线、以及将所述第1电线、所述第2电线以及所述第3电线相互电连接的连接部;将所述电线组件整体收纳于筒状的第1屏蔽构件的内部的工序;在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轴方向的中间部形成第1开口部的工序;将所述第2电线中与和所述连接部连接的第2电线侧第1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2电线侧第2端部从所述第1开口部引出到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外部而形成第1结构体的工序;将所述第1结构体整体收纳于筒状的第2屏蔽构件的内部的工序;在所述第2屏蔽构件的轴方向的中间部形成第2开口部的工序;以及将所述第1结构体中将所述第3电线的外周包围的部分的所述第1屏蔽构件从所述第2开口部引出到所述第2屏蔽构件的外部的工序,所述连接部的外周被所述第1屏蔽构件包围,并且将所述连接部的外周包围的部分的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外周被所述第2屏蔽构件包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线束及线束的制造方法,起到能够抑制电磁屏蔽性能的降低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示意构成图。
图2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示意构成图。
图3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示意构成图。
图4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示意剖视图(图2及图3中的4-4线剖视图)。
图5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示意剖视图(图2及图3中的5-5线剖视图)。
图6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示意剖视图(图2及图3中的6-6线剖视图)。
图7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制造方法的示意构成图。
图8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制造方法的示意构成图。
图9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制造方法的示意构成图。
图10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制造方法的示意构成图。
图11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制造方法的示意构成图。
图12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制造方法的示意构成图。
图13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制造方法的示意构成图。
图14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制造方法的示意构成图。
图15是示出变更例的线束的示意构成图。
图16是示出变更例的线束的示意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1]本公开的线束具有:第1电线,能与搭载于车辆的第1连接器电连接;第2电线,与所述第1电线电连接;第3电线,与所述第1电线电连接;将所述第1电线、所述第2电线以及所述第3电线相互电连接的连接部;筒状的第1屏蔽构件,将所述连接部的外周包围,并且将所述第1电线的外周包围;以及筒状的第2屏蔽构件,包围将所述连接部的外周包围的部分的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外周,并且将所述第2电线的外周包围。
根据该构成,设置有筒状的第1屏蔽构件,该第1屏蔽构件将第1电线、第2电线以及第3电线相互电连接的连接部的外周包围。进一步设置有筒状的第2屏蔽构件,所述第2屏蔽构件包围将连接部的外周包围的部分的第1屏蔽构件的外周。因此,连接部的外周被第1屏蔽构件包围,并且该第1屏蔽构件的外周被第2屏蔽构件包围。由此,连接部的外周被第1屏蔽构件及第2屏蔽构件双重包围。因此,即使是例如第1屏蔽构件及第2屏蔽构件的一方损伤的情况,也能够利用第1屏蔽构件及第2屏蔽构件的另一方对连接部进行电磁屏蔽。由此,能够适当抑制电磁屏蔽性能在连接部降低。其结果,能够适当抑制在连接部产生的电磁波(电磁噪声)向线束的外部辐射。
在此,第1屏蔽构件的轴方向是第1屏蔽构件的中心轴延伸的方向,第2屏蔽构件的轴方向是第2屏蔽构件的中心轴延伸的方向。另外,本说明书的说明中使用的“筒状”不仅是遍及周向全周连续地形成有周壁的筒状,也包括将多个部件组合而形成筒状的形状、如C字状那样在周向的一部分具有缺口等的形状。另外,“筒状”的形状包括圆形、椭圆形以及具有尖或圆角的多边形。
[2]优选的是,所述第1屏蔽构件将所述第2电线的一部分的外周包围,所述第1屏蔽构件具有第1开口部,所述第1开口部设置于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轴方向的中间部,所述第2电线具有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第2电线侧第1端部、和与所述第2电线侧第1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2电线侧第2端部,所述第2电线的所述第2电线侧第2端部从所述第1开口部引出到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外部,所述第2屏蔽构件包围将所述第2电线的外周包围的部分的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外周,并且将从所述第1屏蔽构件露出的所述第2电线的外周包围。根据该构成,第2电线的一部分的外周被第1屏蔽构件包围,并且将第2电线的外周包围的部分的第1屏蔽构件的外周被第2屏蔽构件包围。因此,第2电线的一部分的外周被第1屏蔽构件及第2屏蔽构件双重包围。由此,即使是例如第1屏蔽构件及第2屏蔽构件的一方损伤的情况,也能够利用第1屏蔽构件及第2屏蔽构件的另一方对第2电线进行电磁屏蔽。其结果,能够适当抑制针对第2电线的电磁屏蔽性能降低。另外,从第1屏蔽构件露出的第2电线的外周被第2屏蔽构件包围。因此,能够利用第2屏蔽构件对从第1开口部引出到第1屏蔽构件的外部的第2电线进行电磁屏蔽。由此,能够适当抑制电磁屏蔽性能在从第1屏蔽构件露出的部分降低。
[3]优选的是,所述第1屏蔽构件将所述第3电线的外周包围,所述第1屏蔽构件在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轴方向上具有将所述第1电线的外周包围的第1屏蔽侧第1端部、和与所述第1屏蔽侧第1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1屏蔽侧第2端部,所述第2屏蔽构件包围将所述第3电线的外周包围的部分的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一部分的外周,所述第2屏蔽构件具有第2开口部,所述第2开口部设置于所述第2屏蔽构件的轴方向的中间部,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所述第1屏蔽侧第2端部以将所述第3电线的外周包围的状态从所述第2开口部引出到所述第2屏蔽构件的外部。根据该构成,第3电线的外周被第1屏蔽构件包围,并且将第3电线的外周包围的部分的第1屏蔽构件的一部分的外周被第2屏蔽构件包围。因此,第3电线的一部分的外周被第1屏蔽构件及第2屏蔽构件双重包围。由此,即使是例如第1屏蔽构件及第2屏蔽构件的一方损伤的情况,也能够利用第1屏蔽构件及第2屏蔽构件的另一方对第3电线进行电磁屏蔽。其结果,能够适当抑制针对第3电线的电磁屏蔽性能降低。另外,第1屏蔽构件的第1屏蔽侧第2端部以将第3电线的外周包围的状态从第2开口部引出到第2屏蔽构件的外部。因此,第3电线中引出到第2屏蔽构件的外部的部分被第1屏蔽构件包围,从而被第1屏蔽构件电磁屏蔽。由此,能够适当抑制电磁屏蔽性能在从第2屏蔽构件露出的部分降低。
[4]优选的是,所述第2屏蔽构件包围将所述第1电线的外周包围的部分的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一部分的外周,所述第2屏蔽构件具有第3开口部,所述第3开口部设置于所述第2屏蔽构件的轴方向的中间部,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所述第1屏蔽侧第1端部以将所述第1电线的外周包围的状态从所述第3开口部引出到所述第2屏蔽构件的外部。根据该构成,第1电线的外周被第1屏蔽构件包围,并且将第1电线的外周包围的部分的第1屏蔽构件的一部分的外周被第2屏蔽构件包围。因此,第1电线的一部分的外周被第1屏蔽构件及第2屏蔽构件双重包围。由此,即使是例如第1屏蔽构件及第2屏蔽构件的一方损伤的情况,也能够利用第1屏蔽构件及第2屏蔽构件的另一方对第1电线进行电磁屏蔽。其结果,能够适当抑制针对第1电线的电磁屏蔽性能降低。另外,第1屏蔽构件的第1屏蔽侧第1端部以将第1电线的外周包围的状态从第3开口部引出到第2屏蔽构件的外部。因此,第1电线中引出到第2屏蔽构件的外部的部分被第1屏蔽构件包围,从而被第1屏蔽构件电磁屏蔽。由此,能够适当抑制电磁屏蔽性能在从第2屏蔽构件露出的部分降低。
[5]优选的是,所述第1电线是自身不具有电磁屏蔽结构的非屏蔽电线,所述第2电线是自身不具有电磁屏蔽结构的非屏蔽电线,所述第3电线是自身不具有电磁屏蔽结构的非屏蔽电线。根据该构成,作为非屏蔽电线的第1电线、第2电线以及第3电线的外周被第1屏蔽构件及第2屏蔽构件包围。因此,利用第1屏蔽构件及第2屏蔽构件能够对第1电线、第2电线以及第3电线适当地进行电磁屏蔽。换句话讲,即使是将第1电线、第2电线以及第3电线设为非屏蔽电线的情况,也能够利用第1屏蔽构件及第2屏蔽构件对那些第1电线、第2电线以及第3电线进行电磁屏蔽,因此在线束中能够适当抑制电磁屏蔽性能降低。
[6]优选的是,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所述第1屏蔽侧第1端部具有不将所述第1电线的外周包围,而是以离开所述第1电线的方式延伸的第1分离部,进一步具有接地构件,所述接地构件与所述第1分离部的顶端电连接,并且与设置于所述车辆的接地部位电连接。根据该构成,在设置于第1屏蔽构件的第1屏蔽侧第1端部的第1分离部的顶端电连接接地构件。另外,接地构件与设置于车辆的接地部位电连接。由此,能够将第1分离部的顶端通过接地构件与接地部位电连接。其结果,能够使第1屏蔽构件作为电磁屏蔽构件适当地执行功能。
[7]优选的是,所述第2屏蔽构件的轴方向的第2屏蔽侧第1端部具有不将所述第1电线的外周包围,而是以离开所述第1电线的方式延伸的第2分离部,所述第2分离部的顶端与所述接地构件电连接,所述接地构件将所述第1分离部的顶端和所述第2分离部的顶端集中并与所述接地部位电连接。根据该构成,第1屏蔽构件的第1分离部的顶端和第2屏蔽构件的第2分离部的顶端以集中的状态与接地部位电连接。因此,与将第1分离部的顶端和第2分离部的顶端分别与不同的接地部位电连接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与接地部位的连接部位、也就是接地部位。
[8]优选的是,所述第1连接器能与连接到外部电源的外部连接器电连接。根据该构成,与第1电线电连接的第1连接器与外部连接器及外部电源电连接。在该情况下的线束中,因为在与第1连接器电连接的第1电线中有大电流流动,所以在第1电线及连接部等中容易产生电磁噪声。对此,在本公开的线束中,通过利用第1屏蔽构件及第2屏蔽构件将连接部的外周双重包围,从而抑制电磁屏蔽性能在连接部降低。因此,即使是容易产生电磁噪声的情况,也能够适当抑制从连接部产生的电磁噪声向线束的外部辐射。
[9]本公开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具有:形成电线组件的工序,所述电线组件具有第1电线、第2电线、第3电线、以及将所述第1电线、所述第2电线以及所述第3电线相互电连接的连接部;将所述电线组件整体收纳于筒状的第1屏蔽构件的内部的工序;在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轴方向的中间部形成第1开口部的工序;将所述第2电线中与和所述连接部连接的第2电线侧第1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2电线侧第2端部从所述第1开口部引出到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外部而形成第1结构体的工序;将所述第1结构体整体收纳于筒状的第2屏蔽构件的内部的工序;在所述第2屏蔽构件的轴方向的中间部形成第2开口部的工序;以及将所述第1结构体中将所述第3电线的外周包围的部分的所述第1屏蔽构件从所述第2开口部引出到所述第2屏蔽构件的外部的工序,所述连接部的外周被所述第1屏蔽构件包围,并且将所述连接部的外周包围的部分的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外周被所述第2屏蔽构件包围。
根据该构成,连接部的外周被第1屏蔽构件及第2屏蔽构件双重包围。因此,即使是例如第1屏蔽构件及第2屏蔽构件的一方损伤的情况,也能够利用第1屏蔽构件及第2屏蔽构件的另一方对连接部进行电磁屏蔽。由此,能够适当抑制电磁屏蔽性能在连接部降低。
[10]优选的是,所述电线组件具有多条所述第1电线、多条所述第2电线、多条所述第3电线以及多个所述连接部,在形成所述电线组件的工序中,在多条所述第2电线的所述第2电线侧第2端部共用地装配一个密封构件。根据该构成,针对多条第2电线的第2电线侧第2端部共用地装配一个密封构件。因此,在利用一个密封构件将多条第2电线集中的状态下,多条第2电线的第2电线侧第2端部从第1开口部引出到第1屏蔽构件的外部。由此,与多条第2电线以没有集中成一个的状态从第1开口部引出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线束的组装作业性。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公开的线束的具体例。在各附图中,说明便利起见,有时将构成的一部分放大或简化示出。另外,关于各部分的尺寸比率,有时在各附图中不同。本说明书中的“正交”不仅包括严格为正交的情况,也包括在起到本实施方式中的作用效果的范围内大致正交的情况。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意欲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线束1的整体构成)
图1所示的线束1例如搭载于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等车辆V。线束1将三个以上车载设备电连接。车载设备是搭载于车辆V的电气设备。本实施方式的线束1将充电插座M1和多个车载设备M2、M3电连接。线束1例如以在车辆V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为长尺寸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便利起见,将线束1的长度方向中离充电插座M1近的一侧称为后方,将线束1的长度方向中离车载设备M2、M3近的一侧称为前方。另外,将位于充电插座M1侧的各构件的端部称为后端部,将位于车载设备M2、M3侧的各构件的端部称为前端部。
线束1例如具有电线10、与电线10电连接的电线20及电线30、以及电线10和电线20、30相互连接的连接部40。线束1具有将连接部40的外周及电线10的外周包围的筒状的屏蔽构件50、和将连接部40的外周及电线20的外周包围的筒状的屏蔽构件60。线束1例如具有装配于电线10的后端部的连接器C1、装配于电线20的前端部的连接器C2、以及装配于电线30的前端部的连接器C3。
连接器C1例如设置于充电插座M1。连接器C1例如构成充电插座M1的一部分。换句话讲,充电插座M1具有连接器C1。构成充电插座M1的连接器C1能与连接到外部电源100的外部连接器101电连接。连接器C2与车载设备M2电连接。连接器C3与车载设备M3电连接。车载设备M2、M3例如是电池。电池例如是锂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例如,通过在充电插座M1的连接器C1连接外部连接器101,从而能从外部电源100对电池充电。此时,通过针对充电插座M1连接多个电池,从而能够使车辆V中的电池容量增大。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线束1是将充电插座M1和作为电池的车载设备M2、M3连接的充电用的线束。
在线束1中,在线束1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由一条电线10分支成两条电线20、30。在本实施方式的线束1中,从充电插座M1供应的电力分配给电线20、30,通过电线20、30向作为电池的车载设备M2、M3供应。在线束1中,例如,电线10作为干电线执行功能,电线20、30作为分支电线执行功能。此外,电线10、20、30例如是能与高电压、大电流对应的高压电线。
(电线10的构成)
如图2及图3所示,电线10例如具有正极侧的电线10A和负极侧的电线10B。
(电线10A、10B的构成)
如图3所示,各电线10A、10B具有芯线11和绝缘包覆部12,芯线11具有导电性,绝缘包覆部12将芯线11的外周包围并且具有绝缘性。各电线10A、10B例如是自身不具有电磁屏蔽结构的非屏蔽电线。各电线10A、10B例如以在车辆V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为长尺寸状。
作为芯线11,例如能使用将多根金属线材绞合而成的绞线或由单一的导体构成的单芯线等。作为单芯线,例如能使用由内部构成实心结构的柱状的一根金属棒构成的柱状导体或内部构成中空结构的筒状导体等。作为芯线11,也可以将绞线、柱状导体、筒状导体组合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芯线11是绞线。作为芯线11的材料,例如能使用铜系、铝系等金属材料。
如图4所示,绝缘包覆部12例如将芯线11的外周面遍及周向全周包覆。绝缘包覆部12例如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构成。
利用与各电线10A、10B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平面将电线10A、10B切断的截面形状、也就是各电线10A、10B的横截面形状能够设为任意的形状。本实施方式的电线10A、10B的横截面形状形成为圆形。
(电线10A、10B的长度方向的端部的结构)
如图3所示,在各电线10A、10B的前端部,芯线11的前端部从绝缘包覆部12露出。在各电线10A、10B的前端部,从电线10A、10B的末端剥掉预定长度量的绝缘包覆部12,芯线11的前端部露出。
各电线10A、10B的后端部例如收纳于连接器C1的内部。在各电线10A、10B的后端部,省略详细的图示,但是从绝缘包覆部12露出的芯线11的后端部与金属制的端子13电连接。端子13例如与外部连接器101(参照图1)具有的端子电连接。在各电线10A、10B的后端部,在绝缘包覆部12的后端部的外周面装配有环状的密封构件14,并且装配有进行密封构件14从连接器C1的防脱的止动体15。密封构件14例如针对两条电线10A、10B共用地设置。即,针对两条电线10A、10B装配有一个密封构件14。密封构件14将电线10A、10B的外周面与连接器C1的内周面之间密封。密封构件14例如为橡胶制。止动体15例如针对两条电线10A、10B共用地设置。
(电线20的构成)
电线20例如具有与车载设备M2的正极端子连接的正极侧的电线20A、和与车载设备M2的负极端子连接的负极侧的电线20B。
(电线20A、20B的构成)
各电线20A、20B具有芯线21和绝缘包覆部22,芯线21具有导电性,绝缘包覆部22将芯线21的外周包围并且具有绝缘性。各电线20A、20B例如是非屏蔽电线。各电线20A、20B例如以在车辆V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为长尺寸状。
作为芯线21,例如能使用绞线、柱状导体、筒状导体。作为芯线21,也可以将绞线、柱状导体、筒状导体组合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芯线21是绞线。组为芯线21的材料,例如能使用铜系、铝系等金属材料。
如图5及图6所示,绝缘包覆部22例如将芯线21的外周面遍及周向全周而包覆。绝缘包覆部22例如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构成。
各电线20A、20B的横截面形状能够设为任意的形状。本实施方式的各电线20A、20B的横截面形状形成为圆形。
(电线20A、20B的长度方向的端部的结构)
如图3所示,在各电线20A、20B的后端部,芯线21的后端部从绝缘包覆部22露出。在各电线20A、20B的后端部,从电线20A、20B的末端剥掉预定长度量的绝缘包覆部22,芯线21的后端部露出。
各电线20A、20B的前端部例如收纳于连接器C2的内部。在各电线20A、20B的前端部,省略详细的图示,但是从绝缘包覆部22露出的芯线21的前端部与金属制的端子23电连接。在各电线20A、20B的前端部,在绝缘包覆部22的前端部的外周面装配有环状的密封构件24,并且装配有进行密封构件24从连接器C2的防脱的止动体25。密封构件24例如针对两条电线20A、20B共用地设置。即,针对两条电线20A、20B装配有一个密封构件24。密封构件24将电线20A、20B的外周面与连接器C2的内周面之间密封。密封构件24例如为橡胶制。止动体25例如针对两条电线20A、20B共用地设置。
(电线30的构成)
电线30例如具有与车载设备M3的正极端子连接的正极侧的电线30A、和与车载设备M3的负极端子连接的负极侧的电线30B。
(电线30A、30B的构成)
各电线30A、30B具有芯线31和绝缘包覆部32,芯线31具有导电性,绝缘包覆部32将芯线31的外周包围并且具有绝缘性。本实施方式的各电线30A、30B例如是非屏蔽电线。各电线30A、30B例如以在车辆V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为长尺寸状。
作为芯线31,例如能使用绞线、柱状导体、筒状导体。作为芯线31,也可以将绞线、柱状导体、筒状导体组合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芯线31是绞线。作为芯线31的材料,例如能使用铜系、铝系等金属材料。
如图5及图6所示,绝缘包覆部32例如将芯线31的外周面遍及周向全周包覆。绝缘包覆部32例如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构成。
各电线30A、30B的横截面形状能设为任意的形状。本实施方式的各电线30A、30B的横截面形状形成为圆形。
(电线30A、30B的长度方向的端部的结构)
如图3所示,在各电线30A、30B的后端部,芯线31的后端部从绝缘包覆部32露出。在各电线30A、30B的后端部,从电线30A、30B的末端剥掉预定长度量的绝缘包覆部32,芯线31的后端部露出。
各电线30A、30B的前端部例如收纳于连接器C3的内部。在各电线30A、30B的前端部,省略详细的图示,但是从绝缘包覆部32露出的芯线31的前端部与金属制的端子33电连接。在各电线30A、30B的前端部,在绝缘包覆部32的前端部的外周面装配有环状的密封构件34,并且装配有进行密封构件34从连接器C3的防脱的止动体35。密封构件34例如针对两条电线30A、30B共用地设置。即,针对两条电线30A、30B装配有一个密封构件34。密封构件34将电线30A、30B的外周面与连接器C3的内周面之间密封。密封构件34例如为橡胶制。止动体35例如针对两条电线30A、30B共用地设置。
(连接部40的构成)
连接部40例如具有正极侧的电线10A和正极侧的电线20A、30A相互连接的连接部40A、和负极侧的电线10B和负极侧的电线20B、30B相互连接的连接部40B。在此,连接部40A和连接部40B具有同样的结构,因此,以下将连接部40A和连接部40B统称为连接部40进行说明。同样,将电线10A和电线10B统称为电线10,将电线20A和电线20B统称为电线20,将电线30A和电线30B统称为电线30进行说明。
在各连接部40,各电线10的芯线11、各电线20的芯线21以及各电线30的芯线31相互电连接。在各连接部40,从绝缘包覆部12露出的芯线11的前端部、从绝缘包覆部22露出的芯线21的后端部、以及从绝缘包覆部32露出的芯线31的后端部相互接合。这些芯线11、21、31的接合方法不作特别限定。例如,作为芯线11、21、31的接合方法,能采用使用压接端子的压接、超声波熔敷、激光熔敷等熔敷、其他的公知的接合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压接端子41的压接,芯线11、21、31相互接合。
(包覆构件42的构成)
线束1例如具有将连接部40A的外周及连接部40B的外周单独地包覆的多个包覆构件42。
各包覆构件42例如形成为长尺寸的筒状。各包覆构件42例如将压接端子41的外周包覆,并且将从绝缘包覆部12露出的芯线11、从绝缘包覆部22露出的芯线21、以及从绝缘包覆部32露出的芯线31包覆。各包覆构件42以架设在绝缘包覆部12的前端部与绝缘包覆部22、32的后端部之间的方式形成。例如,包覆构件42的后端部将绝缘包覆部12的前端部的外周面包覆,包覆构件42的前端部将绝缘包覆部22、32的后端部的外周面包覆。包覆构件42将电线10的外周、电线20的外周、电线30的外周以及压接端子41的外周遍及周向全周而包围。包覆构件42例如具有维持连接部40和从绝缘包覆部12、22、32露出的芯线11、21、31中的电绝缘性的功能。
作为包覆构件42,例如能使用收缩管、橡胶管、树脂模制件、热熔粘接剂、胶带构件。本实施方式的包覆构件42是热收缩管。作为包覆构件42的材料,例如能使用交联聚乙烯、交联聚丙烯等以聚烯烃系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树脂。
(屏蔽构件50的构成)
屏蔽构件50例如形成为长尺寸的筒状。屏蔽构件50例如具有可挠性。作为屏蔽构件50,例如能使用多根金属线材编织成筒状的编织线、金属箔。本实施方式的屏蔽构件50是编织线。作为屏蔽构件50的材料,例如能使用铜系、铝系等金属材料。
屏蔽构件50以将连接部40的外周包围的方式设置。屏蔽构件50以将连接部40A及连接部40B的外周一并包围的方式设置。屏蔽构件50例如将多个包覆构件42的外周遍及周向全周而包围。
在此,在本说明书中,“将A构件及B构件一并包围”例如是指在A构件与B构件之间不设置壁,而是利用一个筒状构件将A构件和B构件一起包围。
如图3及图4所示,屏蔽构件50例如将多条电线10、也就是电线10A及电线10B的外周一并包围。屏蔽构件50例如将电线10A、10B的外周遍及周向全周而包围。如图3所示,屏蔽构件50例如将电线10A、10B的外周遍及电线10A、10B的长度方向的全长而包围。此外,本说明书中的“全长”不仅包括严格为全长的情况,也包括在起到本实施方式中的作用效果的范围内大致为全长的情况。
如图3及图6所示,屏蔽构件50例如将多条电线30、也就是电线30A及电线30B的外周一并包围。屏蔽构件50例如将电线30A、30B的外周遍及周向全周而包围。如图3所示,屏蔽构件50将电线30A、30B的外周遍及电线30A、30B的长度方向的全长包围。屏蔽构件50例如将从包覆构件42露出的绝缘包覆部32的外周包围。
屏蔽构件50例如将电线20A、20B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的外周包围。屏蔽构件50例如将电线20A、20B的后端部的外周包围。例如,屏蔽构件50将从包覆构件42露出的绝缘包覆部22的后端部的外周包围。屏蔽构件50例如将从包覆构件42露出的四条电线20A、20B、30A、30B的后端部的外周一并包围。如图5所示,屏蔽构件50例如将四条电线20A、20B、30A、30B的后端部的外周遍及周向全周而包围。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屏蔽构件50以在线束1的长度方向上从电线10A、10B的后端部包围到电线30A、30B的前端部的方式形成。
(屏蔽构件50的接地结构)
屏蔽构件50与车辆V的接地部位、例如设置于车身面板等的接地部位电连接。即,屏蔽构件50相对于接地部位接地。屏蔽构件50例如将屏蔽构件50的轴方向(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接地。以下,对屏蔽构件50的接地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
屏蔽构件50的后端部具有不将电线10的外周包围,而是以离开电线10的方式延伸的分离部51。分离部51例如向与电线10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图中为上方)延伸。分离部51的顶端例如与金属制的接地端子70电连接。接地端子70例如与设置于车身面板等的接地部位G1电连接。分离部51的顶端例如通过接地端子70与接地部位G1接地。在此,分离部51的顶端是分离部51的轴方向的端部中离电线10最远的端部。此外,作为分离部51和接地端子70的接合方法,能使用压接、超声波熔敷、激光熔敷等熔敷、其他的公知的接合方法。
屏蔽构件50的前端部具有不将电线30的外周包围,而是以离开电线30的方式延伸的分离部52。分离部52例如向与电线30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图中为下方)。分离部52的顶端例如与金属制的接地端子71电连接。分离部52的顶端例如通过接地端子71与设置于车身面板等的接地部位G2接地。在此,分离部52的顶端是分离部52的轴方向的端部中离电线30最远的端部。此外,作为分离部52和接地端子71的接合方法,能使用压接、超声波熔敷、激光熔敷等熔敷、其他的公知的接合方法。
由此,屏蔽构件50发挥抑制来自电线10、20、30及连接部40的电磁波向线束1的外部辐射的电磁屏蔽功能。
(开口部53的构成)
屏蔽构件50具有开口部53,开口部53设置于屏蔽构件50的轴方向的中间部。开口部53例如以将屏蔽构件50在屏蔽构件50的径向贯穿的方式形成。开口部53例如通过将作为编织线的屏蔽构件50的网眼扩大而形成。例如,开口部53通过将屏蔽构件50的一个网眼扩大而形成。开口部53例如形成为两条电线20A、20B能贯穿。在此,开口部53的数量能够设定成任意的数量。开口部53的数量例如能够如图示的例子那样设为一个。在该情况下,两条电线20A、20B贯穿于一个开口部53。此外,也可以将开口部53的数量变更为两个以上。例如,在设置两个开口部53的情况下,两条电线20A、20B单独地贯穿于两个开口部53。
两条电线20A、20B的前端部通过贯穿开口部53,从而引出到屏蔽构件50的外部。引出到屏蔽构件50的外部的电线20A、20B的前端部从屏蔽构件50露出。因此,电线20A、20B的前端部没有被屏蔽构件50电磁屏蔽。
(屏蔽构件60的构成)
屏蔽构件60例如形成为长尺寸的筒状。屏蔽构件60例如具有可挠性。作为屏蔽构件60,例如能使用编织线、金属箔。本实施方式的屏蔽构件60是编织线。作为屏蔽构件60的材料,例如能使用铜系、铝系等金属材料。
如图3所示,屏蔽构件60以将连接部40的外周包围的方式设置。屏蔽构件60以将两个连接部40A及连接部40B的外周一并包围的方式设置。屏蔽构件60例如将连接部40A、40B及包覆构件42的外周遍及周向全周而包围。屏蔽构件60包围将多个连接部40的外周包围的部分的屏蔽构件50的外周。屏蔽构件60例如包围将多个包覆构件42的外周包围的部分的屏蔽构件50的外周。由此,连接部40及包覆构件42的外周被屏蔽构件50和屏蔽构件60双重包围。
屏蔽构件60将多条电线20、也就是电线20A及电线20B的外周一并包围。屏蔽构件60例如将电线20A、20B的外周遍及周向全周而包围。屏蔽构件60例如将电线20A、20B的外周遍及电线20A、20B的长度方向的全长而包围。屏蔽构件60例如将从开口部53引出到屏蔽构件50的外部的电线20A、20B的前端部的外周一并包围。如图3及图6所示,电线20A、20B的前端部的外周仅被屏蔽构件50、60中的屏蔽构件60包围。
如图3所示,屏蔽构件60例如将多条电线30、也就是电线30A、30B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的外周一并包围。屏蔽构件60例如将电线30A、30B的后端部的外周包围。屏蔽构件60例如将从包覆构件42露出的四条电线20A、20B、30A、30B的后端部的外周一并包围。如图5所示,屏蔽构件60例如将四条电线20A、20B、30A、30B的后端部的外周遍及周向全周而包围。屏蔽构件60例如包围将电线20、30的后端部的外周包围的部分的屏蔽构件50的外周。由此,电线20、30的后端部的外周被屏蔽构件50和屏蔽构件60双重包围。
如图3所示,屏蔽构件60例如将多条电线10、也就是电线10A、10B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的外周一并包围。屏蔽构件60例如将电线10A、10B的前端部的外周遍及周向全周而包围。如图3及图4所示,屏蔽构件60包围将电线10的前端部的外周包围的部分的屏蔽构件50的外周。由此,电线10的前端部的外周被屏蔽构件50和屏蔽构件60双重包围。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屏蔽构件60以在线束1的长度方向上从电线20A、20B的前端部包围到电线10A、10B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的方式形成。另外,屏蔽构件60将屏蔽构件50的轴方向的一部分的外周包围。屏蔽构件60例如将屏蔽构件50的外周遍及周向全周而包围。在屏蔽构件50的外周被屏蔽构件60包围的区域中,电线10、20、30及连接部40等被屏蔽构件50和屏蔽构件60双重包围。
(屏蔽构件60的接地结构)
如图2及图3所示,屏蔽构件60相对于车辆V的接地部位接地。屏蔽构件60例如使屏蔽构件60的轴方向(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接地。以下,对屏蔽构件60的接地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
屏蔽构件60的后端部具有不将电线10的外周及屏蔽构件50的外周包围,而是以离开电线10的方式延伸的分离部61。分离部61例如向与电线10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分离部61的顶端例如与接地端子70电连接。在接地端子70一起连接有分离部61的顶端和分离部51的顶端。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70将分离部51的顶端和分离部61的顶端一起压接。接地端子70将分离部61的顶端和分离部51的顶端一起与接地部位G1电连接。分离部61的顶端通过接地端子70相对于接地部位G1接地。在此,分离部61的顶端是分离部61的轴方向的端部中离电线10最远的端部。此外,作为分离部61和接地端子70的接合方法,能使用压接、超声波熔敷、激光熔敷等熔敷、其他的公知的接合方法。
屏蔽构件60的前端部具有不将电线20的外周包围,而是以离开电线20的方式延伸的分离部62。分离部62例如向与电线20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图中为下方)延伸。分离部62的顶端例如与金属制的接地端子72电连接。接地端子72例如与设置于车身面板等的接地部位G3电连接。分离部62的顶端例如通过接地端子72相对于接地部位G3接地。在此,分离部62的顶端是分离部62的轴方向的端部中离电线20最远的端部。此外,作为分离部62和接地端子72的接合方法,能使用压接、超声波熔敷、激光熔敷等熔敷、其他的公知的接合方法。
由此,屏蔽构件60发挥抑制来自电线10、20、30及连接部40的电磁波向线束1的外部辐射的电磁屏蔽功能。
(开口部63、64的构成)
屏蔽构件60具有开口部63、64,开口部63、64设置于屏蔽构件60的轴方向的中间部。开口部63、64在屏蔽构件60的轴方向上相互分离地设置。开口部63、64例如以将屏蔽构件60在屏蔽构件60的径向贯穿的方式形成。开口部63、64例如通过将作为编织线的屏蔽构件60的网眼扩大而形成。开口部63、64例如通过将屏蔽构件60的一个网眼扩大而形成。
开口部63例如形成为两条电线30A、30B及将那些电线30A、30B的外周包围的屏蔽构件50能贯穿。屏蔽构件50的前端部例如以将电线30A、30B的前端部的外周包围的状态贯穿开口部63。并且,屏蔽构件50的前端部通过贯穿开口部63,从而以将电线30A、30B的前端部的外周包围的状态引出到屏蔽构件60的外部。因此,引出到屏蔽构件60的外部的电线30A、30B的前端部的外周仅被屏蔽构件50、60中的屏蔽构件50包围。
开口部64例如形成为两条电线10A、10B及将那些电线10A、10B的外周包围的屏蔽构件50能贯穿。屏蔽构件50的后端部例如以将电线10A、10B的后端部的外周包围的状态贯穿开口部64。并且,屏蔽构件50的后端部通过贯穿开口部64,从而以将电线10A、10B的后端部的外周包围的状态引出到屏蔽构件60的外部。因此,引出到屏蔽构件60的外部的电线10A、10B的后端部的外周仅被屏蔽构件50、60中的屏蔽构件50包围。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线10是第1电线的一例,电线20是第2电线的一例,电线30是第3电线的一例,电线20的后端部是第2电线侧第1端部的一例,电线20的前端部是第2电线侧第2端部的一例。另外,屏蔽构件50是第1屏蔽构件的一例,屏蔽构件50的后端部是第1屏蔽侧第1端部的一例,屏蔽构件50的前端部是第1屏蔽侧第2端部的一例。另外,屏蔽构件60是第2屏蔽构件的一例,屏蔽构件60的后端部是第2屏蔽侧第1端部的一例。
(线束1的制造方法)
接着,对线束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7所示的工序中,准备被屏蔽构件50、60包围前的电线组件2。在电线组件2中,例如在电线10A、10B的后端部分别电连接端子13,在电线10A、10B的后端部的绝缘包覆部12的外周装配有密封构件14及止动体15。在电线组件2中,例如在电线20A、20B的前端部分别电连接端子23,在电线20A、20B的前端部的绝缘包覆部22的外周装配有密封构件24及止动体25。在电线组件2中,例如在电线30A、30B的前端部分别电连接端子33,在电线30A、30B的前端部的绝缘包覆部32的外周装配有密封构件34及止动体35。在电线组件2中,各芯线11的前端部、各芯线21的后端部以及各芯线31的后端部利用压接端子41电连接。在电线组件2中,各压接端子41的外周被包覆构件42包覆。
接着,在图8所示的工序中,将电线组件2整体收纳于筒状的屏蔽构件50的内部。即,利用筒状的屏蔽构件50将电线组件2整体包围。屏蔽构件50将电线组件2的外周遍及周向全周而包围。屏蔽构件50将电线组件2的外周遍及电线组件2的长度方向的全长而包围。
接着,在图9所示的工序中,在屏蔽构件50的轴方向的中间部形成开口部53。开口部53例如通过将作为编织线的屏蔽构件50的网眼扩大而形成。
接着,在图10所示的工序中,将电线20A、20B的前端部通过开口部53引出到屏蔽构件50的外部。由此,形成图10所示的结构体(第1结构体)。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密封构件24将两条电线20A、20B集中为一个。因此,能够以两条电线20A、20B集中的状态将电线20A、20B从开口部53引出。由此,与将两条电线20A、20B单独地从开口部53引出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将电线20A、20B引出时的作业性。
接着,在图11所示的工序中,将图10所示的结构体(第1结构体)整体收纳于筒状的屏蔽构件60的内部。即,利用筒状的屏蔽构件60,将图10所示的结构体整体包围。屏蔽构件60包围将电线组件2的一部分的外周包围的部分的屏蔽构件50的外周,并且将从屏蔽构件50露出的电线组件2的外周包围。屏蔽构件60将屏蔽构件50的外周遍及周向全周而包围,并且将从屏蔽构件50露出的电线组件2、也就是电线20A、20B的前端部的外周遍及周向全周而包围。屏蔽构件60例如将端子23、密封构件24以及止动体25的外周遍及周向全周而包围。
接着,在图12所示的工序中,在屏蔽构件60的轴方向的中间部形成开口部63、64。开口部63、64在屏蔽构件60的轴方向上相互分离地形成。开口部63、64例如通过将作为编织线的屏蔽构件60的网眼扩大而形成。
接着,在图13所示的工序中,将电线30A、30B的前端部及将那些电线30A、30B的外周包围的屏蔽构件50通过开口部63引出到屏蔽构件60的外部。由此,屏蔽构件50以将电线30A、30B的外周包围的状态贯穿开口部63。另外,在图13所示的工序中,将电线10A、10B的后端部及将那些电线10A、10B的外周包围的屏蔽构件50通过开口部64引出到屏蔽构件60的外部。由此,屏蔽构件50以将电线10A、10B的外周包围的状态贯穿开口部64。在本工序中,利用密封构件14将两条电线10A、10B集中为一个,并利用密封构件34将两条电线30A、30B集中为一个。因此,能够以两条电线10A、10B集中的状态将电线10A、10B从开口部64引出,并能够以两条电线30A、30B集中的状态将电线30A、30B从开口部63引出。由此,与电线10A、10B及电线30A、30B没有集中为一个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将电线10A、10B、30A、30B引出时的作业性。
接着,在图14所示的工序中,在屏蔽构件50的后端部形成分离部51,并且在屏蔽构件50的前端部形成分离部52。另外,在屏蔽构件60的后端部形成分离部61,并且在屏蔽构件60的前端部形成分离部62。
然后,如图3所示,在分离部51、61的顶端连接接地端子70,在分离部52的顶端连接接地端子71,在分离部62的顶端连接接地端子72。另外,在电线10的后端部连接连接器C1,在电线20的前端部连接连接器C2,在电线30的前端部连接连接器C3。通过以上制造工序,能够制造本实施方式的线束1。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1)使得设置将电线10、电线20以及电线30相互电连接的连接部40的外周包围的筒状的屏蔽构件50,并设置包围将连接部40的外周包围的部分的屏蔽构件50的外周的筒状的屏蔽构件60。根据该构成,连接部40的外周被屏蔽构件50包围,并且该屏蔽构件50的外周被屏蔽构件60包围。因此,连接部40的外周被屏蔽构件50及屏蔽构件60双重包围。由此,即使是例如屏蔽构件50及屏蔽构件60的一方损伤的情况,也能够利用屏蔽构件50及屏蔽构件60的另一方对连接部40进行电磁屏蔽。由此,能够适当抑制电磁屏蔽性能在连接部40降低。
例如,在连接部40,电线10的芯线11、电线20的芯线21以及电线30的芯线31利用压接端子41连接,因此有时外形比其他部分变大。在该情况下,连接部40容易接触屏蔽构件50,考虑到由于该接触的原因,屏蔽构件50会损伤、例如构成编织线的金属线材断线。另外,在连接部40具有头尖锐的边缘的情况下,考虑到屏蔽构件50由于与该边缘的接触而损伤。即使是屏蔽构件50这样损伤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的线束1中也能够利用屏蔽构件60对连接部40进行电磁屏蔽。由此,能够适当抑制电磁屏蔽性能在连接部40降低。
(2)使得利用屏蔽构件50将电线20的后端部的外周包围,并利用屏蔽构件60包围将电线20的后端部的外周包围的部分的屏蔽构件50的外周。根据该构成,电线20的后端部的外周被屏蔽构件50及屏蔽构件60双重包围。由此,即使是例如屏蔽构件50及屏蔽构件60的一方损伤的情况,也能够利用屏蔽构件50及屏蔽构件60的另一方对电线20的后端部进行电磁屏蔽。因此,能够适当抑制电磁屏蔽性能在电线20的后端部降低。
(3)使得利用屏蔽构件60将从屏蔽构件50露出的电线20的外周包围。根据该构成,引出到屏蔽构件50的外部的部分中的电线20的外周被屏蔽构件60包围,从而被屏蔽构件60电磁屏蔽。由此,能够适当抑制电磁屏蔽性能在从屏蔽构件50露出的部分降低。
(4)使得利用屏蔽构件50将电线30的外周包围,并利用屏蔽构件60包围将电线30的后端部的外周包围的部分的屏蔽构件50的外周。根据该构成,电线30的后端部的外周被屏蔽构件50及屏蔽构件60双重包围。由此,即使是例如屏蔽构件50及屏蔽构件60的一方损伤的情况,也能利用屏蔽构件50及屏蔽构件60的另一方对电线30的后端部进行电磁屏蔽。因此,能够适当抑制电磁屏蔽性能在电线30的后端部降低。
(5)使得将屏蔽构件50的前端部以将电线30的外周包围的状态从开口部63引出到屏蔽构件60的外部。因此,引出到屏蔽构件60的外部的部分中的电线30的外周被屏蔽构件50包围,从而被屏蔽构件50电磁屏蔽。由此,能够适当抑制电磁屏蔽性能在从屏蔽构件60露出的部分降低。
(6)使得将屏蔽构件50的后端部以将电线10的外周包围的状态从开口部64引出到屏蔽构件60的外部。因此,引出到屏蔽构件60的外部的部分中的电线10的外周被屏蔽构件50包围,从而被屏蔽构件50电磁屏蔽。由此,能够适当抑制电磁屏蔽性能在从屏蔽构件60露出的部分降低。
(7)使得将屏蔽构件50的分离部51的顶端和屏蔽构件60的分离部61的顶端以集中的状态与接地部位G1电连接。因此,与将分离部51的顶端和分离部61的顶端分别与不同的接地部位电连接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接地部位。由此,能够削减例如用于将接地端子70等接地构件与接地部位G1等接地部位连结的连结点。
(8)将连接器C1设为能与连接到外部电源100的外部连接器101电连接的连接器。在该情况下,在与连接器C1电连接的电线10中有大电流流动,因此在电线10及连接部40容易产生电磁噪声。对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线束1中,通过利用屏蔽构件50及屏蔽构件60将连接部40的外周双重包围,从而能够抑制在连接部40电磁屏蔽性能降低。因此,即使是容易产生电磁噪声的情况,也能够适当抑制从连接部40产生的电磁噪声向线束1的外部辐射。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能够按如下变更而实施。上述实施方式及以下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而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得将屏蔽构件50的分离部51的顶端及屏蔽构件60的分离部61的顶端与一个接地端子70(接地构件)电连接。但是,不限于此。
例如图15所示,也可以使屏蔽构件50的分离部51的顶端与接地端子70电连接,并使屏蔽构件60的分离部61的顶端与和接地端子70不同的接地端子73电连接。接地端子70例如与接地部位G1电连接。由此,分离部51的顶端通过接地端子70相对于接地部位G1接地。接地端子73例如与设置于车身面板等的接地部位G4电连接。由此,分离部61的顶端通过接地端子73相对于接地部位G4接地。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得在屏蔽构件50的后端部设置分离部51,并在分离部51的顶端电连接接地端子70。但是,用于将屏蔽构件50的后端部相对于接地部位G1接地的接地结构不限于此。
例如图16所示,也可以使得在连接器C1设置金属制的筒状构件80,并且在该筒状构件80的外周面电连接屏蔽构件50的后端部。电线10的后端部收纳于筒状构件80的内部。屏蔽构件50的后端部将筒状构件80的外周包围。屏蔽构件50的后端部例如将筒状构件80的外周遍及周向全周而包围。本变更例的线束1具有将屏蔽构件50固定于筒状构件80的固定构件81。固定构件81例如以屏蔽构件50的后端部与筒状构件80接触的状态将屏蔽构件50固定于筒状构件80的外周面。通过固定构件81向筒状构件80的径向内侧紧固,从而屏蔽构件50的后端部以与筒状构件80的外周面直接接触的状态被固定。由此,屏蔽构件50与筒状构件80电气和机械连接。并且,本变更例的屏蔽构件50通过筒状构件80相对于接地部位G1接地。作为固定构件81,例如能使用敛紧环、捆束带、胶带构件。作为敛紧环的材料,例如能使用铁系、铝系、铜系金属材料。
根据该构成,因为屏蔽构件50的后端部将连接器C1的筒状构件80的外周包围,所以能够抑制电线10的后端部从屏蔽构件50露出。由此,在线束1中,能够适当抑制电磁屏蔽性能降低。
·例如图16所示,也可以使得在连接器C2设置金属制的筒状构件82,并且在该筒状构件82的外周面电连接屏蔽构件60的前端部。屏蔽构件60的前端部将筒状构件82的外周包围。屏蔽构件60的前端部利用与固定构件81同样的固定构件83固定于筒状构件82的外周面。本变更例的屏蔽构件60通过筒状构件82相对于接地部位G3接地。
·例如图16所示,也可以使得在连接器C3设置金属制的筒状构件84,并且在该筒状构件84的外周面电连接屏蔽构件50的前端部。屏蔽构件50的前端部将筒状构件84的外周包围。屏蔽构件50的前端部利用与固定构件81同样的固定构件85固定于筒状构件84的外周面。本变更例的屏蔽构件50通过筒状构件84相对于接地部位G2接地。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利用屏蔽构件60遍及电线10的长度方向的全长将电线10的外周包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得在电线20的前端部装配端子23、密封构件24以及止动体25后,将该电线20的前端部从开口部53引出,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得在利用屏蔽构件50、60包围电线10、20、30后,在电线20的前端部装配端子23、密封构件24以及止动体25。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线束1中,使得由作为干电线的电线10分支成作为分支电线的两条电线20、30,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由作为干电线的电线10分支成三条以上分支电线。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电线10具体化为非屏蔽电线,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电线10具体化为自身具有电磁屏蔽结构的屏蔽电线。在该情况下,例如也可以使电线10的后端部从屏蔽构件50、60露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电线20具体化为非屏蔽电线,但是也可以将电线20具体化为屏蔽电线。在该情况下,例如也可以使电线20的前端部从屏蔽构件50、60露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电线30具体化为非屏蔽电线,但是也可以将电线30具体化为屏蔽电线。在该情况下,例如也可以使电线30的前端部从屏蔽构件50、60露出。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线束1中,使得设置将电线10、20、30的外周包围的外装构件。作为外装构件,例如能使用金属制或树脂制的管、波纹管、橡胶制的防水盖、或者将这些组合使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得利用两条电线10A、10B构成电线10,利用两条电线20A、20B构成电线20,利用两条电线30A、30B构成电线30,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根据车辆V的规格变更构成电线10、20、30的电线的条数。例如,构成电线10、20、30的电线的条数可以是三条以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车载设备M2、M3两方具体化为电池,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车载设备M2、M3的一方具体化为电池,将车载设备M2、M3的另一方具体化为向充电插座M1供应电力的电源装置。作为电源装置,例如能使用DC-DC转换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车载设备M2、M3具体化为电池,但是不限于此。车载设备M2、M3只要是搭载于车辆V的电气设备,就不作特别限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连接器C1具体化为构成充电插座M1的连接器(充电连接器),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连接器C1具体化为除充电插座M1以外的设置于车载设备的连接器。另外,也可以将连接器C1具体化为除充电插座M1以外的与车载设备电连接的连接器。
·车辆V中的充电插座M1及车载设备M2、M3的配置关系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根据车辆V的构成适当变更。
·应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方面是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是上述的意思,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意欲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 线束
2 电线组件
10、10A、10B 电线(第1电线)
20、20A、20B 电线(第2电线)
30、30A、30B 电线(第3电线)
11、21、31 芯线
12、22、32 绝缘包覆部
13、23,33 端子
14、24、34 密封构件
15、25、35 止动体
40、40A、40B 连接部
41 压接端子
42 包覆构件
50 屏蔽构件(第1屏蔽构件)
51 分离部(第1分离部)
52 分离部
53 开口部(第1开口部)
60 屏蔽构件(第2屏蔽构件)
61 分离部(第2分离部)
62 分离部
63 开口部(第2开口部)
64 开口部(第3开口部)
70~73 接地端子
80、82、84 筒状构件
81、83、85 固定构件
100 外部电源
101 外部连接器
C1 连接器(第1连接器)
C2、C3 连接器
G1~G4 接地部位
M1 充电插座
M2、M3 车载设备
V 车辆

Claims (10)

1.一种线束,具有:
第1电线,能与搭载于车辆的第1连接器电连接;
第2电线,与所述第1电线电连接;
第3电线,与所述第1电线电连接;
将所述第1电线、所述第2电线以及所述第3电线相互电连接的连接部;
筒状的第1屏蔽构件,将所述连接部的外周包围,并且将所述第1电线的外周包围;以及
筒状的第2屏蔽构件,将包围所述连接部的外周的部分的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外周包围,并且将所述第2电线的外周包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中,所述第1屏蔽构件将所述第2电线的一部分的外周包围,
所述第1屏蔽构件具有第1开口部,所述第1开口部设置于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轴方向的中间部,
所述第2电线具有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第2电线侧第1端部、和与所述第2电线侧第1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2电线侧第2端部,
所述第2电线的所述第2电线侧第2端部从所述第1开口部引出到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外部,
所述第2屏蔽构件将包围所述第2电线的外周的部分的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外周包围,并且将从所述第1屏蔽构件露出的所述第2电线的外周包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其中,所述第1屏蔽构件将所述第3电线的外周包围,
所述第1屏蔽构件在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轴方向上具有将所述第1电线的外周包围的第1屏蔽侧第1端部、和与所述第1屏蔽侧第1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1屏蔽侧第2端部,
所述第2屏蔽构件将包围所述第3电线的外周的部分的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一部分的外周包围,
所述第2屏蔽构件具有第2开口部,所述第2开口部设置于所述第2屏蔽构件的轴方向的中间部,
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所述第1屏蔽侧第2端部以将所述第3电线的外周包围的状态从所述第2开口部引出到所述第2屏蔽构件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其中,所述第2屏蔽构件将包围所述第1电线的外周的部分的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一部分的外周包围,
所述第2屏蔽构件具有第3开口部,所述第3开口部设置于所述第2屏蔽构件的轴方向的中间部,
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所述第1屏蔽侧第1端部以将所述第1电线的外周包围的状态从所述第3开口部引出到所述第2屏蔽构件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其中,所述第1电线是自身不具有电磁屏蔽结构的非屏蔽电线,
所述第2电线是自身不具有电磁屏蔽结构的非屏蔽电线,
所述第3电线是自身不具有电磁屏蔽结构的非屏蔽电线。
6.根据权利要求3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其中,
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所述第1屏蔽侧第1端部具有不将所述第1电线的外周包围,而是以离开所述第1电线的方式延伸的第1分离部,
进一步具有接地构件,所述接地构件与所述第1分离部的顶端电连接,并且与设置于所述车辆的接地部位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其中,所述第2屏蔽构件的轴方向的第2屏蔽侧第1端部具有不将所述第1电线的外周包围,而是以离开所述第1电线的方式延伸的第2分离部,
所述第2分离部的顶端与所述接地构件电连接,
所述接地构件将所述第1分离部的顶端和所述第2分离部的顶端集中并与所述接地部位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其中,所述第1连接器能与连接到外部电源的外部连接器电连接。
9.一种线束的制造方法,具有:
形成电线组件的工序,所述电线组件具有第1电线、第2电线、第3电线、以及将所述第1电线、所述第2电线以及所述第3电线相互电连接的连接部;
将所述电线组件整体收纳于筒状的第1屏蔽构件的内部的工序;
在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轴方向的中间部形成第1开口部的工序;
将所述第2电线中与和所述连接部连接的第2电线侧第1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2电线侧第2端部从所述第1开口部引出到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外部而形成第1结构体的工序;
将所述第1结构体整体收纳于筒状的第2屏蔽构件的内部的工序;
在所述第2屏蔽构件的轴方向的中间部形成第2开口部的工序;以及
将所述第1结构体中将所述第3电线的外周包围的部分的所述第1屏蔽构件从所述第2开口部引出到所述第2屏蔽构件的外部的工序,
所述连接部的外周被所述第1屏蔽构件包围,并且将所述连接部的外周包围的部分的所述第1屏蔽构件的外周被所述第2屏蔽构件包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电线组件具有多条所述第1电线、多条所述第2电线、多条所述第3电线以及多个所述连接部,
在形成所述电线组件的工序中,在多条所述第2电线的所述第2电线侧第2端部共用地装配一个密封构件。
CN202210844188.2A 2021-08-05 2022-07-18 线束及线束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57063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29147 2021-08-05
JP2021129147A JP2023023540A (ja) 2021-08-05 2021-08-05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06369A true CN115706369A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52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44188.2A Pending CN115706369A (zh) 2021-08-05 2022-07-18 线束及线束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39799A1 (zh)
JP (1) JP2023023540A (zh)
CN (1) CN11570636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182659A1 (en) * 2021-12-10 2023-06-15 TE Connectivity Services Gmbh High voltage wire harness having an inline disconnec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17434B2 (en) * 2012-10-31 2018-03-13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Device and method for splicing shielded wire cables
US20180294629A1 (en) * 2017-04-06 2018-10-11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Device and method for splicing shielded wire cabl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39799A1 (en) 2023-02-09
JP2023023540A (ja) 2023-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02153B2 (en) Wire harness with coaxial composite conductive path
US8167653B2 (en) Shield shell
CN103636080B (zh) 屏蔽电缆固定结构
JP5884134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US9345180B2 (en) Shielding construction and wiring harness
EP2761705B1 (en) Wire harness
US9490051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wire harness
US20180233893A1 (en) Structure of Inter-Conducting Path Connecting Portion and Wire Harness
US10008305B2 (en) Wire harness
EP2738775B1 (en) High-voltage conduction path and wiring harness
US9888618B2 (en) Shielded harnes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15706369A (zh) 线束及线束的制造方法
JP2020155306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US20200036107A1 (en) Conductive wire
JP7256456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15706370A (zh) 线束
EP3823098B1 (en) Connection device and electric wire connection structure
WO2022185947A1 (ja) 第1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複合ワイヤハーネス
WO2022185948A1 (ja) 複合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04119058A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