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96359A - 一种信道信息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道信息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96359A
CN115696359A CN202110877172.7A CN202110877172A CN115696359A CN 115696359 A CN115696359 A CN 115696359A CN 202110877172 A CN202110877172 A CN 202110877172A CN 115696359 A CN115696359 A CN 1156963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information
analog beam
uplink reference
full
referenc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771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梅玉
高慧
陈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7717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9635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6763 priority patent/WO202301118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6963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63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信道信息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该信道信息测量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该m为一个射频通道对应的阵子单元数量;该网络设备基于该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在一个时域符号内或在m个连续时域符号内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参考信号;该网络设备基于该上行参考信号和该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得到全信道信息。本申请通过这种信道信息测量方法,提升网络设备基于正交模拟波束权值接收上行参考信号的速度,并且可以利用模拟波束权值正交的数学特性消除模拟波束权值的影响,获取射频通道对应的阵子单元的完整信道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信道信息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信息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增加基站的基带通道、中频射频通道数或天线数,可以达到更强的数字波束赋型效果,以提升天线覆盖能力,但基站硬件成本也会随着通道数增加而急剧增长。因此,在基带通道数(由于基带通道与射频通道一一映射,也可理解为射频通道数)小于实际天线阵子数目的场景下,可以采用混合波束赋形(hybrid beamforming,HBF)技术,即采用数字域和模拟域混合的波束成型技术,降低随通道数增加而增长的成本。
请参见图1,图1所示为HBF的子阵结构,该HBF的子阵结构包括基带通道(或称射频通道,即图1中TRx0、TRx1、TRx2和TRx3)、±45°极化的阵子单元、功分器和移相器。其中,每个基带通道(或射频通道)仅驱动部分阵子单元。HBF技术在保持基站的天线数与大量的(massive)多输入多输出通信场景(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相同的情况下,在模拟域利用移相器做波束赋型,从而减少基带通道数和中频通道数,降低随通道数增加而增长的成本。
但通过这样的HBF技术,会导致基带在每次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signal,SRS)信道测量时刻,只能获取经过移相器加权赋型后的空口信号,无法获取完整的信道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信息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使得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信道信息测量方法确定射频通道对应的阵子单元的完整信道信息。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信息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该m为一个射频通道对应的阵子单元数量;网络设备基于该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在一个时域符号内或在m个连续时域符号内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参考信号;网络设备基于该上行参考信号和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得到全信道信息。
基于该第一方面的信道信息测量方法,网络设备提升基于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接收上行参考信号的速度,并且可以利用模拟波束权值正交的数学特性消除模拟波束权值的影响,获取射频通道对应的阵子单元的完整信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基于该上行参考信号和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对应的逆矩阵,得到全信道信息。通过实施该可能的实施方式,网络设备通过移相器加权后的模拟波束接收上行参考信号,再根据该模拟波束权值对应的逆矩阵消除在获得全信道信息时模拟波束权值的不利影响,提升了射频通道对应的阵子单元的完整信道信息的精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基于该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在一个时域符号内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参考信号的情况下,该一个时域符号对应m个第一频域资源集合,该m个第一频域资源集合中除第二频域资源集合外均为不可用状态,该第二频域资源集合用于接收该上行参考信号,该第二频域资源集合内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的间隔为m。通过实施该可能的实施方式,网络设备可以在一个时域符号内便可快速遍历m个模拟波束接收上行参考信号,提升了通过该m个模拟波束接收上行参考信号的效率,进而提升了获取全信道信息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基于该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在m个连续时域符号内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参考信号的情况下,该m个连续时域符号对应的第三频域资源集合用于接收该上行参考信号,该第三频域资源集合中相邻频域资源之间可以是连续或不连续。通过实施该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与网络设备需要按一定的时间周期间隔调用依次调用各个模拟波束接收上行参考信号相比,采用m个连续时域符号可以提升通过该m个模拟波束接收上行参考信号的效率,进而提升了获取全信道信息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基于该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得到m个模拟波束,该模拟波束与该正交模拟波束权值一一对应;网络设备在一个时域符号内或在m个连续时域符号内,通过该m个模拟波束接收上行参考信号。其中,该m个模拟波束中每个模拟波束对应的时间值相同。通过实施该可能的实施方式,网络设备通过每个模拟波束接收到的上行参考信号保持一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通过该m个模拟波束接收的上行参考信号,得到m个信道信息,每个信道信息与模拟波束一一对应。进一步地,网络设备基于该m个信道信息和该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计算全信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全信道信息、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和m个信道信息之间的关系满足:Hc=[H0…Hi…Hm-1][w0…wi…wm-1]-1,其中,Hc为全信道信息,wi为第i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Hi为所述wi对应模拟波束的信道信息,所述i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m-1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根据该全信道信息,确定目标模拟波束权值,该目标模拟波束权值用于对物理下行数据信道PDSCH的数据加权,和/或,用于接收物理上行数据信道PUSCH的数据。与网络设备根据各个模拟波束接收的上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大小,确定目标模拟波束权值的方式相比,通过实施该可能的实施方式,可以提升目标模拟波束权值的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根据全信道信息确定全带协方差,该全带协方差和全信道信息之间的关系满足:全带协方差=∑kHc HHc;其中,Hc为全信道信息,Hc H为全信道信息的共轭矩阵,k为用于传输上行参考信号的频域资源的序号;网络设备将全带协方差的特征向量,确定为目标模拟波束权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网络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还可以为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可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的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该单元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该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以及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网络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接口耦合,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执行时,使得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被实现。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括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使得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被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HBF的子阵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通过多个模拟波束接收上行参考信号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道信息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频域资源梳分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两个(项)”是指两个或三个及三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系统架构进行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类通信系统中,例如,可以是机器对机器(machine-to-machine,M2M)通信系统、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系统、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也可以是第五代(5th-generation,5G)通信系统,还可以是LTE与5G混合架构、也可以是5G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以及未来通信发展中出现的新的通信系统等。
请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架构20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架构20包括网络设备201和终端设备202,其中,网络设备201和终端设备202之间通信连接。需要知晓的是,图2所示的网络设备201的数量和终端设备202的数量仅为示意性的,并不能视为对本申请应用场景的限定。下面再对本申请所涉及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进行详细介绍。
一、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终端设备,是用户侧的一种用于接收或发射信号的实体。终端设备可以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终端设备可以与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进行通信。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无线终端设备、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设备(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设备(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设备(user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等等。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设备,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终端设备还可以是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常见的终端设备例如包括:汽车、无人机、机械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device,MID)、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二、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网络设备(或称接入网设备),是网络侧的一种用于发射或接收信号的实体,可以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以包括IP网络等。接入网设备还可以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接入网设备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新无线控制器(newradio controller,NR controller),还可以是ng-eNB,还可以是5G系统中的gNode B(gNB),还可以是集中式网元(centralized unit),还可以是新无线基站,还可以是射频拉远模块,还可以是微基站,还可以是中继(relay),还可以是分布式网元(distributedunit),还可以是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或还传输点(transmissionpoint,TP)或者任何其它无线接入设备,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为了方便理解本方案的内容,下面再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tion multiplexing,OFDM)
OFDM技术具有频分特性,即OFDM技术中将载波分裂成许多子载波(可以理解为将宽的频率分裂成许多小频率),并将待传输数据映射在各个子载波上。OFDM技术具有复用特性,即在OFDM系统中每个子载波上的数据都是同时传输的,则称为在时间的复用。OFDM系统多个子载波具有正交特性,即在OFDM系统中多个子载波共存,并且每个子载波相互独立(可以理解为不会相互影响)。
OFDM符号周期和子载波带宽成反比,在一定的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长度下,子载波宽度越小,则符号周期越大,频谱效率也越高。
2、波束赋形
波束赋形是一种基于天线阵列的信号预处理技术,波束赋形通过调整天线阵列中每个阵元的加权系数产生具有指向性的波束,从而能够获得明显的阵列增益。因此,波束赋形技术在扩大覆盖范围、改善边缘吞吐量以及干扰抑止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简单地可以将波束赋形理解为在天线阵列中改变每根发送天线的幅度与相位,使得所有天线发射信号的能量可以集中于部分方向,在其他方向接近于0。
3、模拟波束
一个多天线阵列中多个天线共享一个数字链路通道,但每根天线均具有独立的射频链路通道,因此需要每条射频链路对该射频链路上传输信号进行独立的幅度和相位的调整,模拟波束赋形信号(后文也称为模拟波束)即在射频通道对天线发出信号的相位和幅度调整后的波束。
4、混合模拟波束赋形(hybrid beamforming,HBF)
HBF即是采用数字域和模拟域混合的波束成型技术。HBF在模拟域利用移相器对信号进行加权,从而减少基带通道数和中频通道数。具体地,网络设备通过预定义的模拟权值集合B={b0,…,bi,…,bn-1}对信号进行加权,得到各个模拟权值对应的模拟波束。其中,每个模拟权值与n个移相器的相位相对应,例如b0可以理解为在n个移相器在某一个相位上的值。进一步地,网络设备可以周期性地依次通过各个模拟波束接收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 signal,SRS),并分别计算各个模拟波束所接收的SRS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从而网络设备可以将最大RSRP对应的模拟波束确定为最优模拟波束,并以该模拟波束接收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PUSCH)传输的数据。
示例性地,模拟权值集合B={b0,b1,b2,b3},网络设备基于该模拟权值集合依次得到波束b0、波束b1、波束b2和波束b3,若以20ms为一个轮询周期,则网络设备轮询各个模拟波束接收SRS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0ms-20ms内通过波束b0接收SRS,在20ms-40ms内通过波束b1接收SRS,在40ms-60ms内通过波束b2接收SRS,在60ms-80ms内通过波束b3接收SRS。进一步地,网络设备计算波束b0接收SRS的RSRP为RSRP0,波束b1接收SRS的RSRP为RSRP1,波束b2接收SRS的RSRP为RSRP2,波束b3接收SRS的RSRP为RSRP3。若RSRP2为RSRP0、RSRP1、RSRP2、RSRP3中的最大值,则将波束b2确定为最优模拟波束,并以波束b2接收PUSCH传输的数据。
可见,若模拟权值集合B中的模拟权值个数较少,则可能存在部分区域无法获得最优模拟波束赋形效果;若是模拟波束个数较多,则会延长网络设备扫描轮询周期,导致无法快速获取终端设备的最优模拟波束。并且,每次利用模拟波束接收SRS进行信道测量时,只能获取经过移相器加权赋型后的空口信号,无法获取全信道信息,有可能导致确定出的最优模拟波束不准确的问题。
本申请根据射频通道驱动阵子单元的数量确定模拟波束权值的个数,并通过正交模拟波束权值的正交特性,消除模拟波束权值在获取全信道信息时的影响,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可以获取空口信号的全信道信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信道信息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进行进一步介绍:
请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信息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信道信息测量方法包括如下401~403,图4所示的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中的芯片。图4以网络设备为执行主体为例进行说明。其中:
401、网络设备确定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该m为一个射频通道对应的阵子单元数量。
换言之,网络设备根据一个射频通道对应阵子单元的数量,确定正交模拟波束权值的数量。需要知道的是,一个射频通道对应阵子单元的数量可以理解为该射频通道连接阵子单元的数量,或者,该射频通道驱动阵子单元的数量。在一个网络设备对应的多个射频通道中每个射频通道对应阵子单元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并且,在本申请中仅以一个射频通道进行示意性的说明,并不能视为对本申请的一个具体限定。
402、网络设备基于该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在一个时域符号内或在m个连续时域符号内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参考信号。
可以理解为,网络设备基于该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在一个时域单元内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参考信号。其中,该上行参考信号包括但不限于SRS;该一个时域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时域符号(即OFDM符号)。下面以该一个时域单元包括一个OFDM符号的情形和该一个时域单元包括m个OFDM符号的情形进行示意性说明。
情形一:该一个时域单元包括一个时域符号。
网络设备基于该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在一个时域符号内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参考信号。其中,该一个时域符号对应m个第一频域资源集合,该m个第一频域资源集合中除第二频域资源集合外均为不可用状态,该第二频域资源集合用于接收该上行参考信号,该第二频域资源集合内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的间隔为m。
换言之,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上行参考信号对应的资源,该配置信息配置了一个时域符号以及m个第一频域资源集合,并且指示终端设备根据该m个第一频域资源集合中的某一个第一频域资源集合(即第二频域资源集合)上发送上行参考信号。除该第二频域资源集合外的其他第一频域资源集合为不可用状态,即不能用于发送数据(可以理解为不仅该终端设备不能使用,除该终端设备之外的其他终端设备也不能使用)。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该频域资源为子载波,网络设备根据数据m对该一个时域符号对应的子载波进行梳分,得到m个第一频域资源集合。进一步地,网络设备从该m个第一频域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二频域资源集合,并将除第二频域资源集合外的第一频域资源集合确定为不可用状态。
在一个示例中,一个OFDM符号对应的频域资源为子载波0~子载波127。若m为2,则网络设备根据数量2对子载波0~子载波127进行梳分,得到两个第一频域资源集合,请参见图5所示,m为2时该两个第一频域资源集合包括:{子载波0、子载波2、子载波4、…、子载波126},{子载波1、子载波3、子载波5、…、子载波127}。进一步地,网络设备可以将{子载波0、子载波2、子载波4、…、子载波126}确定为第二频域资源集合,该第二频域资源集合中相邻频域资源的序号之间的差值为m(可理解为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的间隔为m),例如在第二频域资源集合中子载波0和子载波2相邻,子载波2和子载波0之间的序号差值为2(即m)。网络设备将{子载波1、子载波3、子载波5、…、子载波127}确定为不可用状态。
在另一个示例中,一个OFDM符号对应的频域资源为子载波0~子载波127。若m为4,则网络设备根据数量4对子载波0~子载波127进行梳分,得到4个第一频域资源集合,请参见图5所示,m为4时该4个第一频域资源集合包括:{子载波0、子载波4、…、子载波124}、{子载波1、子载波5、…、子载波125}、{子载波2、子载波6、…、子载波126}、{子载波3、子载波7、…、子载波127}。进一步地,网络设备可以将{子载波0、子载波4、…、子载波124}确定为第二频域资源集合,该第二频域资源集合中相邻频域资源的序号之间的差值为m(可理解为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的间隔为m),例如在第二频域资源集合中子载波0和子载波4相邻,子载波4和子载波0之间的序号差值为4(即m)。网络设备将除第二频域资源集合外的第一频域资源集合:{子载波1、子载波5、…、子载波125}、{子载波2、子载波6、…、子载波126}、{子载波3、子载波7、…、子载波127}确定为不可用状态。
情形二:该一个时域单元包括m个连续时域符号。
网络设备基于该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在m个连续时域符号内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参考信号。其中,该m个连续时域符号对应的第三频域资源集合用于接收该上行参考信号,该第三频域资源集合中相邻频域资源之间可以连续或不连续。即可以理解为,在一种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预设梳分数对该m个连续时域符号对应的频域资源进行梳分,得到多个第四频域资源集合,网络设备从该多个第四频域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三频域资源集合用于接收上行参考信号,此种情况下,该第三频域资源集合中相邻频域资源之间不连续,且该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的间隔与梳分数相关。在另一种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将该m个连续时域符号对应的频域资源用于接收上行参考信号,此种情况下,该m个连续时域符号对应的频域资源组成第三频域资源集合,该第三频域资源集合中相邻频域资源连续。
例如,以第三频域资源集合中相邻频域资源之间连续为例,当m为2时网络设备为上行参考信号配置2个时域符号和该2个时域符号对应的频域资源(即第三频域资源集合)。当m为4时,网络设备为上行参考信号配置4个时域符号和该4个时域符号对应的频域资源(即第三频域资源集合)。
在叙述了网络设备具体在一个时域单元内的哪些频域资源位置上接收该上行参考信号之后,下面对网络设备在该一个时域单元上接收上行参考信号的方式进行说明。
网络设备基于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得到m个模拟波束,该模拟波束与该正交模拟波束权值一一对应。进一步地,网络设备在一个时域单元内,通过该m个模拟波束接收上行信号,其中,在该时域单元内每个模拟波束对应的时间值相同。下面以该一个时域单元包括一个OFDM符号的情形和该一个时域单元包括m个OFDM符号的情形进行示意性说明。
情形一:该一个时域单元包括一个时域符号。
网络设备通过该m个模拟波束接收上行参考信号,每个模拟波束对应的时间值均为该时域符号的
Figure BDA0003190769140000081
示例性地,m为4,正交模拟波束权值集合为W={w0,w1,w2,w3},网络设备基于该模拟波束权值集合依次得到模拟波束w0、模拟波束w1、模拟波束w2和模拟波束w3。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设备将该一个时域符号等分为4份:
Figure BDA0003190769140000082
符号
Figure BDA0003190769140000083
符号、
Figure BDA0003190769140000084
Figure BDA0003190769140000085
符号
Figure BDA0003190769140000086
符号、
Figure BDA0003190769140000087
符号
Figure BDA0003190769140000088
符号、
Figure BDA0003190769140000089
符号
Figure BDA00031907691400000810
符号。进一步地,网络设备在
Figure BDA00031907691400000811
符号
Figure BDA00031907691400000812
符号通过模拟波束w0接收该上行参考信号,网络设备在
Figure BDA00031907691400000813
符号
Figure BDA00031907691400000814
符号通过模拟波束w1接收该上行参考信号,网络设备在
Figure BDA00031907691400000815
符号
Figure BDA00031907691400000816
符号通过模拟波束w2接收该上行参考信号,网络设备在
Figure BDA00031907691400000817
符号
Figure BDA00031907691400000818
符号通过模拟波束w3接收该上行参考信号。
在此种情形下,网络设备在一个时域符号内便可快速遍历m个模拟波束接收上行参考信号,提升了通过该m个模拟波束接收上行参考信号的效率,进而提升了获取全信道信息的效率。
需要知晓的是,网络设备对该一个时域符号对应的频域资源进行梳分后,在该一个时域符号内,网络设备以1/m时域符号为间隔快速切换m个模拟波束接收上行参考信号并不需要终端设备感知这一过程,具体原因如下。
由于时域信号和频域信号之间的关系满足公式(1)所示。
Figure BDA00031907691400000819
其中,f(n)为在一个时域符号内时域采样点值,N为在一个时域符号内采样点数,n为在一个时域符号内采样点序号,n的取值范围为0、1、2、3、...、N-1。F(k)为频域信号,k为频域资源的子载波序号,k的取值范围为0、1、2、3、...、N-1。
当网络设备在一个时域符号内根据数量m对频域资源进行梳分之后,网络设备在该时域符号对应的m个第一时域资源集合中的第二频域资源集合上接收上行参考信号。请参见图5,以m=4为例,在该一个时域符号对应频域资源中用于接收上行参考信号的频域资源之间间隔为4,而其他频域资源为不可用状态。即对于频域信号F(k)而言,当k不为4的整数倍时,F(k)=0,仅当k为4的整数倍时,F(k)≠0。换言之,F(k=4i)≠0的关系式成立,其中,i为频域资源根据m=4梳分之后用于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的子载波序号,i的取值范围为0、1、2、3、...、
Figure BDA00031907691400000820
将k=4i带入公式(1)中,网络设备在一个时域符号内接收上行参考信号的时域信号和频域信号之间的关系满足公式(2)所示。
Figure BDA00031907691400000821
其中,f(n)为网络设备在一个时域符号内时域采样点值,N为上行参考信号在一个时域符号内采样点数,n为上行参考信号在一个时域符号内采样点序号,n的取值范围为0、1、2、3、...、N-1。F(4i)为上行参考信号的频域信号,i为频域资源根据m=4梳分之后用于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的子载波序号,i的取值范围为0、1、2、3、...、
Figure BDA0003190769140000091
公式(2)的f(n)序列具有公式(3)的特征:
Figure BDA0003190769140000092
其中n'=0,1,2,...,
Figure BDA0003190769140000093
可见终端设备在该时域符号内的时域发送信号f(n)天然满足每1/4符号间隔重复的特征。
情形二:该一个时域单元包括m个连续时域符号。
网络设备在m个连续时域符号内,通过该m个模拟波束接收上行参考信号,每个模拟波束对应的时间值为1个时域符号。示例性地,m为4,正交模拟波束权值集合为W={w0,w1,w2,w3},网络设备基于该模拟波束权值集合依次得到模拟波束w0、模拟波束w1、模拟波束w2和模拟波束w3,该4个连续时域符号为OFDM符号0、OFDM符号1、OFDM符号2和OFDM符号3。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设备在OFDM符号0内通过模拟波束w0接收上行参考信号,网络设备在OFDM符号1内通过模拟波束w1接收上行参考信号,网络设备在OFDM符号2内通过模拟波束w2接收上行参考信号,网络设备在OFDM符号3内通过模拟波束w3接收上行参考信号。
403、网络设备基于该上行参考信号和该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得到全信道信息。
网络设备基于该上行参考信号和该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对应的逆矩阵,得到全信道信息。换言之网络设备基于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得到m个模拟波束,进一步地网络设备通过该m个模拟波束接收上行参考信号,即可以理解为上行参考信号的信道信息乘了一次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对应的矩阵,再乘一次该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对应的逆矩阵,根据正交矩阵的特性—正交矩阵与该正交矩阵对应的逆矩阵的乘积为E,从而消除了模拟波束权值对信道信息的影响。其中,全信道信息可以理解为射频通道连接的(或称对应的,或称驱动的)每个阵子单元的信道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网络设备通过该m个模拟波束接收的上行参考信号,得到m个信道信息,每个信道信息与模拟波束一一对应。进一步地,网络设备根据该m个信道信息和该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计算全信道信息。
具体地,网络设备通过该m个模拟波束接收上行参考信号之后,针对每个模拟波束而言,网络设备根据该模拟波束接收的上行参考信号,计算该模拟波束对应的信道信息,进一步地,网络设备根据各个模拟波束对应的信道信息和该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计算全信道信息。其中,该模拟波束接收的上行参考信号和该模拟波束对应的信道信息之间满足如公式(4)所示的关系。
Hi=Fi(k)×S* (4)
其中,Hi为第i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对应模拟波束的信道信息,Fi(k)为第i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对应模拟波束接收的上行参考信号,i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m-1的整数,S*为导频序列S的共轭。
例如,m为4,正交模拟波束权值集合为W={w0,w1,w2,w3},网络设备基于该模拟波束权值集合依次得到模拟波束w0、模拟波束w1、模拟波束w2和模拟波束w3。网络设备通过模拟波束w0、模拟波束w1、模拟波束w2和模拟波束w3接收上行参考信号,并且网络设备根据前述公式(4),得到模拟波束w0对应的信道信息H0、模拟波束w1对应的信道信息H1、模拟波束w2对应的信道信息H2和模拟波束w3对应的信道信息H3。进一步地,网络设备根据信道信息H0、信道信息H1、信道信息H2和信道信息H3,以及该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计算全信道信息。
具体地,该全信道信息、m个信道信息和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之间的关系满足公式(5)所示。
Hc=[H0…Hi…Hm-1][w0…wi…wm-1]-1 (5)
其中,Hc为全信道信息,wi为第i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Hi为wi对应模拟波束的信道信息,i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m-1的整数。
通过这样的方法,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正交模拟波束权值的正交特性,消除模拟波束权值在获取全信道信息时的影响,获得射频通道对应的阵子单元的信道信息。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网络设备通过移相器基于正交模拟波束权值接收上行参考信号,并根据该上行参考信号和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得到全信道信息,进一步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全信道信息,确定目标模拟波束权值,该目标模拟波束权值用于对PDSCH的数据加权,和/或,用于接收PUSCH的数据。可以理解为,在此种应用场景下,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全信道信息确定目标模拟波束权值,用于接收PUSCH的数据。并且由于上行信道与下行信道采用相同的频段,因此网络设备还可以根据上下行信道的互异性(即PUSCH信道与PDSCH信道之间的互异性),将该目标模拟波束权值用于发送PDSCH的数据。
具体地,网络设备先根据公式(6)所示,根据该全信道信息得到全带协方差。
全带协方差=∑kHc HHc (6)
其中,Hc为全信道信息,Hc H为全信道信息的共轭矩阵,k为用于传输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频域资源(例如子载波)的序号。
进一步地,网络设备计算该全带协方差的特征向量,并将该特征向量确定为,目标模拟波束权值。
可见,通过此种方法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射频通道对应的每个阵子单元的完整信道信息,并根据该完整信道信息确定出最优模拟波束权值,提升了模拟波束权值的精准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选择附图中的部分步骤进行实施,还可以调整图示中步骤的顺序进行实施,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应理解,执行图示中的部分步骤或调整步骤的顺序进行具体实施,均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见图6,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装置600的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的通信装置可用于实现上述信道信息测量方法对应的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部分或全部功能。该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和网络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转置还可以为芯片系统。图6所示的通信装置可以包括传输模块601和处理模块602。其中:
处理模块602,用于确定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该m为一个射频通道对应的阵子单元数量;传输模块601,用于基于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在一个时域符号内或在m个连续时域符号内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参考信号;处理模块602,还用于基于上行参考信号和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得到全信道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处理模块602,用于基于上行参考信号和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对应的逆矩阵,得到全信道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传输模块601,在用于基于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在一个时域符号内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参考信号的情况下;该一个时域符号对应m个第一频域资源集合,m个第一频域资源集合中除第二频域资源集合外均为不可用状态,第二频域资源集合用于接收上行参考信号,第二频域资源集合内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的间隔为m。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传输模块601,在用于基于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在m个连续时域符号内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参考信号的情况下;该m个连续时域符号对应的第三频域资源集合中接收上行参考信号,第三频域资源集合中相邻频域资源之间连续。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处理模块602,用于基于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得到m个模拟波束;模拟波束与正交模拟波束权值一一对应;传输模块601,用于在一个时域符号或在m个连续时域符号内,通过m个模拟波束接收上行参考信号;其中,m个模拟波束中每个模拟波束对应的时间值相同。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处理模块602,用于基于通过m个模拟波束接收的上行参考信号,得到m个信道信息,每个信道信息与模拟波束一一对应;处理模块,用于基于m个信道信息和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计算全信道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全信道信息、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和m个信道信息之间的关系满足:Hc=[H0…Hi…Hm-1][w0…wi…wm-1]-1,其中,Hc为全信道信息,wi为第i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Hi为所述wi对应模拟波束的信道信息,所述i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m-1的整数。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处理模块602,还用于根据全信道信息,确定目标模拟波束权值,目标模拟波束权值用于对物理下行数据信道PDSCH的数据加权,和/或,用于接收物理上行数据信道PUSCH的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处理模块602,用于根据全信道信息确定全带协方差,该全带协方差和全信道信息之间的关系满足:全带协方差=∑kHc HHc;其中,Hc为全信道信息,Hc H为全信道信息的共轭矩阵,k为用于传输上行参考信号的频域资源的序号;处理模块602,用于将全带协方差的特征向量,确定为目标模拟波束权值。
关于上述传输模块601和处理模块602更详细的描述,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说明。
请参见图7,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70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700包括处理器710、接口电路720。处理器710和接口电路720之间相互耦合。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720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可选的,通信装置7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730,用于存储处理器710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710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710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
当通信装置7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时,处理器710用于执行上述处理模块602的功能,接口电路720用于执行上述传输模块601的功能。
当上述通信装置为应用于网络设备的芯片时,该网络设备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该网络设备芯片从网络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的;或者,该网络设备芯片向网络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接入网设备或终端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接入网设备或终端设备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如,DVD;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执行时,使得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被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使得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被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其中,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本申请提供的各实施例的描述可以相互参照,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例如关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各装置、设备的功能以及执行的步骤可以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各方法实施例之间、各装置实施例之间也可以互相参考、结合或引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信道信息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所述m为一个射频通道对应的阵子单元数量;
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在一个时域符号内或在m个连续时域符号内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参考信号;
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和所述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得到全信道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和所述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得到全信道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和所述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对应的逆矩阵,得到全信道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在所述一个时域符号内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所述一个时域符号对应m个第一频域资源集合,所述m个第一频域资源集合中除第二频域资源集合外均为不可用状态,所述第二频域资源集合用于接收所述上行参考信号,所述第二频域资源集合内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的间隔为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在所述m个连续时域符号内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所述m个连续时域符号对应的第三频域资源集合用于接收所述上行参考信号,所述第三频域资源集合中相邻频域资源是连续或不连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在一个时域符号内或在m个连续时域符号内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参考信号,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得到m个模拟波束;所述模拟波束与所述正交模拟波束权值一一对应;
所述网络设备在一个时域符号内或在m个连续时域符号内,通过所述m个模拟波束接收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m个模拟波束中每个模拟波束对应的时间值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和所述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得到全信道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m个模拟波束接收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得到m个信道信息,每个信道信息与模拟波束一一对应;
基于所述m个信道信息和所述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计算全信道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信道信息、所述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和所述m个信道信息之间的关系满足:
Hc=[H0…Hi…Hm-1][w0…wi…wm-1]-1,其中,Hc为全信道信息,wi为第i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Hi为所述wi对应模拟波束的信道信息,所述i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m-1的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全信道信息,确定目标模拟波束权值,所述目标模拟波束权值用于对物理下行数据信道PDSCH的数据加权,和/或,用于接收物理上行数据信道PUSCH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全信道信息,确定目标模拟波束权值,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全信道信息确定全带协方差;所述全信道信息和所述全带协方差之间的关系满足:全带协方差=∑kHc HHc;其中,Hc为全信道信息,Hc H为全信道信息的共轭矩阵,k为用于传输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频域资源的序号;
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全带协方差的特征向量,确定为所述目标模拟波束权值。
1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所述m为一个射频通道对应的阵子单元数量;
传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在一个时域符号内或在m个连续时域符号内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和所述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得到全信道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和所述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对应的逆矩阵,得到全信道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在用于基于所述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在一个时域符号内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所述一个时域符号对应m个第一频域资源集合,所述m个第一频域资源集合中除第二频域资源集合外均为不可用状态,所述第二频域资源集合用于接收所述上行参考信号,所述第二频域资源集合内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的间隔为m。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在用于基于所述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在m个连续时域符号内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上行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所述m个连续时域符号对应的第三频域资源集合中接收所述上行参考信号,所述第三频域资源集合中相邻频域资源之间是连续或不连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得到m个模拟波束;所述模拟波束与所述正交模拟波束权值一一对应;
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在一个时域符号内或在m个连续时域符号内,通过所述m个模拟波束接收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m个模拟波束中每个模拟波束对应的时间值相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和所述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得到全信道信息,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m个模拟波束接收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得到m个信道信息,每个信道信息与模拟波束一一对应;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m个信道信息和所述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计算全信道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信道信息、所述m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和所述m个信道信息之间的关系满足:
Hc=[H0…Hi…Hm-1][w0…wi…wm-1]-1,其中,Hc为全信道信息,wi为第i个正交模拟波束权值,Hi为所述wi对应模拟波束的信道信息,所述i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m-1的整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0-16中任一项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全信道信息,确定目标模拟波束权值,所述目标模拟波束权值用于对物理下行数据信道PDSCH的数据加权,和/或,用于接收物理上行数据信道PUSCH的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全信道信息确定全带协方差;所述全信道信息和所述全带协方差之间的关系满足:全带协方差=∑kHc HHc;其中,Hc为全信道信息,Hc H为全信道信息的共轭矩阵,k为用于传输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频域资源的序号;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全带协方差的特征向量,确定为所述目标模拟波束权值。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877172.7A 2021-07-31 2021-07-31 一种信道信息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 Pending CN1156963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7172.7A CN115696359A (zh) 2021-07-31 2021-07-31 一种信道信息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
PCT/CN2022/106763 WO2023011185A1 (zh) 2021-07-31 2022-07-20 一种信道信息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7172.7A CN115696359A (zh) 2021-07-31 2021-07-31 一种信道信息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6359A true CN115696359A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59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77172.7A Pending CN115696359A (zh) 2021-07-31 2021-07-31 一种信道信息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96359A (zh)
WO (1) WO202301118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0582A (zh) * 2009-02-09 2010-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波束成形方法及装置
CN101902298B (zh) * 2010-07-22 2014-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质量指示补偿方法、系统及基站
CN108430090B (zh) * 2017-02-15 2020-07-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和用于确定doa的方法以及接入网设备和终端
CN113114389B (zh) * 2021-04-01 2022-02-0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综合感知的收发器相位模糊的检测和校正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11185A1 (zh) 2023-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52129A1 (en) Measurement repor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6809748B2 (ja) 無線通信装置
CN109150272A (zh) 通信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7733513B (zh) 一种下行接收波束训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0227859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adio beam determination
US11622362B2 (en) Parallel scheduler architecture
JP2020512748A (ja) アップリンク送信ビーム特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1586736B (zh) 用于测量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4286330A (zh) 一种定位参考信号prs的关联方法及设备通信装置
CN111865370A (zh) 一种确定信号到达角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230379035A1 (en) Multi-level beam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ircuit, particularly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cs)
US20230208485A1 (en) Improvements for beamformed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JP2020502831A (ja) 信号送信方法、端末機器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CN114286444A (zh) 一种上行参考信号的关联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4731658A (zh)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11490950B (zh) 信道构建方法及通信设备
US20230283337A1 (en) Beam Tra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8149346A1 (zh) 确定和用于确定doa的方法以及接入网设备和终端
US11956039B2 (en)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for beam vector selection
CN111698715A (zh) 一种参考信号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230036683A1 (en) Multi-Beam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Evaluation
CN115696359A (zh) 一种信道信息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4020951A1 (en) Beamforming scheme
WO202122694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hase noise reduction in very high frequency spectrum
WO2023024943A1 (zh) 一种通信方法以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