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95841A - 一种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95841A
CN115695841A CN202310010919.8A CN202310010919A CN115695841A CN 115695841 A CN115695841 A CN 115695841A CN 202310010919 A CN202310010919 A CN 202310010919A CN 115695841 A CN115695841 A CN 1156958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ve broadcast
virtual scene
live
user
on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109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95841B (zh
Inventor
许重华
张占锋
刘正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tur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tur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tur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tur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1091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958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95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58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958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58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装置、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包括:获取在线直播的信号源;将所述信号源推流到直播平台,并在所述直播平台上建立与所述信号源相对应的基于HTTP协议的直播间地址;在服务管理端接收由所述直播平台发送的所述直播间地址,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直播间地址生成用于所述在线直播的超链接或者二维码;以及由所述服务管理端向客户端发送所述超链接或者二维码,并响应于用户在所述客户端上的操作动作,实现所述用户与所述在线直播之间的交互以及与所述虚拟场景之间的交互。

Description

一种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虚拟现实和在线直播的交叉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装置、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常见技术是:将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或3D(Three Dimension,即“三维”)虚拟场景内置(或称为“内嵌”)在平面的直播人机界面里(即内嵌虚拟场景的平面化直播模式)。一般的制作过程是:主播人员会在有绿布的直播间中进行直播,针对直播的视频信号,可以利用专门的工具软件,实时“抠图”,从而把人像捕捉出来,再与VR或3D虚拟场景进行实时渲染整合(此时虚拟场景作为直播的背景,是内嵌在直播人机界面或视频画面里面),最终输出一个二维平面的视频流,这种在线直播的视频流可以在微信、抖音、直播平台、客户端进行观看。
但以上将虚拟场景内嵌在直播画面中的常规技术存在如下缺点:第一,直播人员需要在特定时间去特定地点的直播间,直播会受到时间、空间、地点的限制。也即,做一场直播前,需要先搭建直播间,并对视频信号进行人物形象实时抠图,而且还要将抠图出来的人物视频信号与3D或VR虚拟场景实时融合渲染,这样会导致受到直播空间和地点的限制或局限,执行时间和人力成本都非常高。第二,从观众最终的体验来看,人机界面或直播画面其实还是平面的,与传统看电视、看电影类似,不管内置的虚拟场景做的多好,对观看者来说仅仅是作为主播的背景,人机界面还是两维的,表达内容有限。第三,观众在直播期间都是被动接受者,也即在平面的直播人机界面前,观众仅仅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无法与内嵌的虚拟场景进行交互,主动性低,直播效果差。第四,目前很多正式的直播活动中,实际上需要用户体验场景,因此用户有与一些相关资源进行交互和互动的需求,但目前的直播人机界面最多是在直播页面下出一个链接,交互能力有限。第五,直播中内嵌虚拟场景,从层次上只是两级嵌套,外层的人机界面是平面界面,内嵌的场景是虚拟场景,无法实现多层嵌套,表现力和灵活度有限。第六,目前正在发展中的在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技术,即使虚拟场景有一定的交互功能,但往往虚拟场景的快速改变和交互能力非常欠缺,而且通常都需要用户下载专用的APP或者客户端,不仅会占用空间,使用并不方便,而且场景更新周期长,并不方便应用和分享。
因此需要一种相对于以上传统技术而言,进一步改善的在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各示例性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装置、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以及其他潜在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公开各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包括:获取在线直播的信号源,所述信号源为用于所述在线直播的视频和/或音频信号;将所述信号源推流到直播平台,并在所述直播平台上建立与所述信号源相对应的基于HTTP协议的直播间地址;在服务管理端接收由所述直播平台发送的所述直播间地址,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直播间地址生成用于所述在线直播的超链接或者二维码;其中,在所述服务管理端上预先制作有运行外置式虚拟场景的H5页面,并在所述H5页面的所述虚拟场景中预设所述在线直播的画面播放位置和直播播放组件;以及由所述服务管理端向客户端发送所述超链接或者二维码,并响应于用户在所述客户端上的操作动作,实现所述用户与所述在线直播之间的交互以及与所述虚拟场景之间的交互;其中,所述操作动作包括所述用户基于所述超链接或者二维码的登陆动作、所述用户对所述在线直播的交互动作、以及所述用户对所述虚拟场景的交互动作。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获取在线直播的信号源包括:通过线下实拍或视频会议的方式,从直播人员处获取到所述视频和/或音频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将所述信号源推流到直播平台包括:利用推流软件推流;或者将所述信号源直接上传到所述直播平台;或者将所述信号源直接在所述直播平台上播放。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所述服务管理端为独立于所述直播平台的第三方平台;所述H5页面上的外置式虚拟场景为3D建模并渲染输出后的虚拟场景页面,以方便所述用户能够360度进行全景漫游。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在所述H5页面的所述虚拟场景中预设所述在线直播的画面播放位置和直播播放组件包括:在所述H5页面中建立窗体,通过对所述窗体的设置来控制所述虚拟场景中所述在线直播的画面播放位置和直播播放组件。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窗体的设置包括对以下各项中至少一项的设置:所述窗体相对于所述H5页面的大小、位置和景深;所述窗体中所述直播播放组件是否显示;所述直播播放组件相对于所述窗体的大小、位置和景深;所述直播播放组件的启动、停止、暂停、声音控制、以及视频控制。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用户基于所述超链接或者二维码的登陆动作包括:在所述客户端接收到所述超链接或者二维码之后,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客户端直接点击所述超链接或者识别所述二维码,由所述服务管理端控制所述用户在所述客户端能否直接登陆。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用户对所述在线直播的交互动作包括:响应于所述用户点击所述在线直播的画面或者直播播放组件,由所述服务管理端控制所述客户端是否对所述在线直播画面播放位置或者直播播放组件进行动作。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当所述用户在直播时间之外点击所述在线直播的画面或者直播播放组件时,由所述服务管理端控制所述客户端向所述用户提示无法直播;当有多个并发的用户点击所述在线直播的画面或者直播播放组件时,由所述服务管理端控制所述客户端向所述用户提示视频加载中。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用户对所述虚拟场景的交互动作包括:响应于所述用户点击所述虚拟场景,由所述服务管理端控制所述客户端是否对所述虚拟场景进行动作。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对所述虚拟场景进行动作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在被点击的所述虚拟场景处,播放语音和/或视频;在被点击的所述虚拟场景处,展示文字和/或图片;响应于点击动作,进入嵌套的另一虚拟场景之中。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还包括:由所述服务管理端记录所述用户在所述客户端上的操作动作、以及所述用户观看视频和/或收听音频的时间信息,以形成所述用户的行为记录数据。
本公开各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耦合至所述处理器并且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以上第一方面所述的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
本公开各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有形地存储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并且包括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在设备上被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根据以上第一方面所述的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
本公开各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存储在其上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用于执行根据以上第一方面所述的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示意性实施例的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中推流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示意性实施例的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中拉流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示意性实施例的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中信号源、直播平台、服务管理端与客户端之间的交互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中多层嵌套的功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包括以下推流过程100和拉流过程200。
参考图1和图3,推流过程100包括步骤102、步骤104等过程,具体步骤和内容介绍如下。
在步骤102中,获取在线直播的信号源1,所述信号源1为用于所述在线直播的视频和/或音频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获取在线直播的信号源1包括:通过线下实拍或视频会议的方式,从直播人员处获取到所述视频和/或音频信号。
例如,可以通过线下实拍或视频会议的方式,从直播人员处获取到视频和/或音频信号,作为后续在线直播的信号源(可以作为直播信号)。
例如,在视频会议的应用场景之下,直播人员可以利用终端设备(例如手机、PC电脑、笔记本电脑、PAD等)开启摄像头和音频(例如麦克风)进行直播(例如做讲座、拍人物/景色等),此时可以获取到实时的视频和/或音频信号作为信号源。作为示例,在录播的应用场景之下,可以提前通过各种设备(例如摄像机、手机等)录制好需要播放的视频和/或音频(例如直播人员的演讲、表演等),此时可以将录制好的视频和/或音频信号,作为后续实时在线播放的信号源。
在步骤104中,将所述信号源1推流到直播平台2,并在所述直播平台2上建立与所述信号源1相对应的基于HTTP协议的直播间地址。
例如,直播平台2设定的直播间地址,可以是利用直播平台2的直播间形成的固定地址,其代表信号源1(例如视频和/或音频数据流)的拉流地址。该直播间地址例如为基于HTTP协议的通用地址,可以发送到服务管理端3。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将所述信号源1推流到直播平台2包括:利用推流软件推流;或者将所述信号源直接上传到所述直播平台;或者将所述信号源直接在所述直播平台上播放。
例如,可以利用直播平台2作为中转直播间(将信号源1推流到直播平台2),直播平台2可以是第三方的直播平台的某个直播间,这里第三方的直播平台2比如可以是微吼、虎牙、保利威等直播平台。
例如,推流方式可以包括多种方式:利用推流软件推流,或者将线下音视频信号直接上传到直播平台(例如直播间),或者将提前做好(比如录制好)的音视频直接在直播平台(例如直播间)播放。
例如,在获取信号源1之后(例如线下视频和/或音频采集之后),可以利用无线或有线方式,将信号源1接入互联网,并利用常见的第三方直播平台(例如:微吼、虎牙、保利威等直播平台)的工具(例如视频输入、采集、编码等组件),将信号源接入到直播间,进行播放,从而实现将信号源1推流到直播平台2。
例如,推流软件可以采用OBS studio (Open Broadcaster Software studio)软件,将采集到的信号源1(例如多种视频和/或音频信号)推流到直播平台2。这里,在第三方直播平台,可以建立一个固定地址的直播间,比如这个固定地址可以是基于HTTP协议的通用地址。OBS studio软件可以设定将指定信号源(例如仅仅视频、或者仅仅音频、或者视频音频同时)进行推流,也可以设定推送的目标地址(例如某一具体的直播间),从而实现将信号源1在直播平台2上的固定直播间进行播放。
例如,还可以通过OBS studio软件和其他软件(例如直播平台的导播软件)将信号源(例如视频和/或音频数据流)选择性地推送到直播间,比如音视频同步推送,或者只推送音频,或者只推送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视频直播管理人员还可以利用OBS studio软件和其他软件(例如直播平台的导播软件)对信号源(例如视频和/或音频数据流)的编辑能力,实现对信号源的编辑功能,从而实现在VR虚拟场景中直播内容的不同,以达到不同的直播效果。
参考图2和图3,本专利示例性实施例中创新性地设计了一种改进的拉流技术,其中,拉流过程200包括步骤202、步骤204等过程,具体步骤和内容介绍如下。
在步骤202中,在服务管理端3接收由所述直播平台2发送的所述直播间地址,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直播间地址生成用于所述在线直播的超链接或者二维码;其中,在所述服务管理端3上预先制作有运行外置式虚拟场景的H5页面,并在所述H5页面的所述虚拟场景中预设所述在线直播的画面播放位置和直播播放组件。
例如,可以将直播平台2设定的直播间地址发送到服务管理端3,其中在所述服务管理端3上预先制作有运行虚拟场景的H5页面,在所述H5页面的虚拟场景中预设在线直播的画面播放位置和直播播放组件。
例如,根据在服务管理端3接收到的直播平台2设定的直播间地址,可以确定信号源1(例如视频和/或音频数据流)的拉流地址来自于直播平台2的某个具体的直播间。这样以来,就可以将直播平台2(例如第三方的直播平台)的直播间地址和服务管理端3上建立的虚拟场景(例如VR虚拟场景)相互关联在一起。
例如,在H5页面的虚拟场景中,可以预设在线直播的画面播放位置和直播播放组件。作为示例,在编辑H5页面时,服务管理端3的直播管理人员可以在虚拟场景中预设在线直播的画面播放位置和直播播放组件。根据在服务管理端3接收到的直播平台2设定的直播间地址,可以确定信号源1(例如视频和/或音频数据流)的拉流地址来自于直播平台2的某个具体的直播间。这样以来,就可以将直播平台2(例如第三方的直播平台)的直播间地址和虚拟场景(包括画面播放位置和直播播放组件)相互关联在一起。
例如,在服务管理端3,管理人员可以提前制作有运行虚拟场景的H5页面,这里的虚拟场景为一次性3D建模,以后可以在不同项目中重复使用,不再需要搭建线下实景直播间,也不需要主播因为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去直播间而安排档期。这样以来,可以使基于虚拟场景的在线活动(包含直播),整体运营成本更低,组织也更灵活,受限因素少。
可以理解,H5是指第5代HTML(互联网超文本标记语言),也指用H5语言制作的一切数字产品。其主要的目标是将互联网语义化,以便更好地被人类和机器阅读,并同时提供更好地支持各种媒体的嵌入。HTML5技术可以实现一次开发可跨平台多端使用,即一次发布网站,可以同时在PC、手机、微信、IPAD等各个终端有良好的浏览体验。HTML5是构建Web内容的一种语言描述方式,是构建以及呈现互联网内容的一种语言方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服务管理端3为独立于所述直播平台2的第三方平台;所述H5页面上的外置式虚拟场景为3D建模并渲染输出后的虚拟场景页面,以方便所述用户能够360度进行全景漫游。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H5页面上的外置式虚拟场景可以为3D建模并渲染输出后图片拼接而成的VR全景虚拟场景页面,以方便所述用户能够360度进行全景漫游。也即,虚拟场景可以为一次性3D建模输出的图片拼接而成,以后可以在不同项目中重复使用,不再需要搭建线下实景直播间,也不需要主播因为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去直播间而安排档期。这样以来,可以使基于虚拟场景的在线活动(包含直播),整体运营成本更低,组织也更灵活,受限因素少。同时,因为虚拟场景是图片拼接而成,而不是直接使用3D模型,因此可以减少页面渲染的时间,降低了对客户端硬件的要求,以保证最终用户更方便,更快速的使用。
根据示例,在服务管理端3,管理人员可以提前制作有运行虚拟场景的H5页面,这些场景页面都是3D建模并渲染输出后的虚拟场景页面,用户访问时,可以实现VR360度全景漫游,并可以作为一组静态页面,在不同项目中重复使用。例如,虚拟场景的建立方法和建模技术可以采用多照片拼接生成虚拟场景页面技术,建立逼真度还原非常高的VR全景,此外,也可以开发单独的VR场景内容编辑平台进行VR全景场景的拼接制作和编辑。
与现有技术不同,本专利示例性实施例中引入了服务管理端3,其为独立于直播平台2的第三方平台或服务管理方。由于在服务管理端3上可以建立外置式的虚拟场景,因此可以设置更加复杂和完备的功能,方便与用户进行交互。例如,这里的服务管理端3除了可以设置直播播放的拉流地址参数外,还可以在服务管理端3对建立好的外置式VR虚拟场景,进行多种参数的设置和互动响应设置,从而实现客户端VR虚拟场景中复杂和完备的交互和功能,方便与用户进行交互响应。
以传统的视频会议为例,现有的视频会议需要在客户端安装APP,占用空间,安装复杂,而且视频会议进行过程之中,至多可以更换虚拟背景,而无法对虚拟背景进行交互,其主要功能仍然是在线直播(例如视频直播讲座等),因此其虚拟背景是内嵌在前端的在线直播中的,作为在线直播的内嵌、内置背景使用,交互性能非常差。相较之下,本专利中由于创新性地引入了服务管理端3,而且在服务管理端3上预先制作有运行外置式虚拟场景的H5页面,并在所述H5页面的所述虚拟场景中预设所述在线直播的画面播放位置和直播播放组件,因此可以专门为方便用户与在线直播和虚拟场景之间的交互,而设计更加复杂和完备的交互功能,使得虚拟场景成为外置式的场景,用户可以在虚拟场景中360度漫游,并在感兴趣的位置点击操作,打开文字、图片等材料;而在需要与虚拟场景中嵌入的在线直播进行交互时,可以点击直播视频进行观看。此时,作为用户来讲,其是沉浸在外置式的虚拟场景之中的,而在线直播是嵌入(内嵌)到虚拟场景之中的,因此本专利与现有技术中虚拟场景作为背景、虚拟场景内嵌在在线直播中的技术完全不同,给用户的感受(特别是交互感受)也完全不同,交互性能更好,功能更强,用户的自主性更强。外置式虚拟场景另一个优势是虚拟场景更新非常方便迅速,这对在线场景变更要求比较频繁的某些在线直播活动非常有帮助。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在所述H5页面的所述虚拟场景中预设所述在线直播的画面播放位置和直播播放组件包括:在所述H5页面中建立窗体,通过对所述窗体的设置来控制所述虚拟场景中所述在线直播的画面播放位置和直播播放组件。
作为示例,直播管理人员可以建立一个VR 360全景交互的虚拟场景,其为H5页面。然后,可以在H5页面中建立一个窗体(可以称为frame),该窗体可以含有直播播放组件。
作为示例,可以利用对窗体的设置来控制虚拟场景中在线直播的画面播放位置、以及直播播放组件。例如,通过设置窗体在H5页面中的属性或者参数,可以设置虚拟场景中在线直播的画面播放位置。又例如,通过设置窗体的属性或者参数,可以设置直播播放组件是否显示、以及直播播放组件在虚拟场景中的相对大小和位置等。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窗体的设置包括对以下各项中至少一项的设置:所述窗体相对于所述H5页面的大小、位置和景深;所述窗体中所述直播播放组件是否显示;所述直播播放组件相对于所述窗体的大小、位置和景深;所述直播播放组件的启动、停止、暂停、声音控制、以及视频控制。
例如,直播播放组件的设置,主要包括:直播播放组件在虚拟场景中的位置、大小、远近(景深);直播播放器的控制条和控制菜单,比如是否开始播放、声音控制、最大化、启动/暂停键等。比如,在编辑VR虚拟场景时候,可以改变窗体的大小和在VR虚拟场景中景深,并设定直播播放组件100%填充窗体,从而实现播放组件在虚拟场景中的位置,大小和远近(景深)的控制。
作为示例,服务管理端的直播管理人员还可以配置和管理客户端的虚拟场景中的播放组件是否可见,客户端的播放组件被点击后是否可以开始播放直播视频和/或音频数据流。
例如,在服务管理端,视频直播管理人员可以设置VR虚拟场景中frame是否出现,以及播放组件是否自动开始拉流,来实现用户访问界面中播放组件是否显示,以及是否可以开始播放直播视频/或音频数据流。
在步骤204中,由所述服务管理端3向客户端4发送所述超链接或者二维码,并响应于用户在所述客户端4上的操作动作,实现所述用户与所述在线直播之间的交互以及与所述虚拟场景之间的交互;其中,所述操作动作包括所述用户基于所述超链接或者二维码的登陆动作、所述用户对所述在线直播的交互动作、以及所述用户对所述虚拟场景的交互动作。
例如,由服务管理端向客户端发送在线直播的超链接或者二维码,以方便用户在客户端直接登陆,并实现客户端与服务管理端之间的交互。此时客户端不用下载专用的APP,占用空间少,使用非常方便。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用户基于所述超链接或者二维码的登陆动作包括:在所述客户端接收到所述超链接或者二维码之后,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客户端直接点击所述超链接或者识别所述二维码,由所述服务管理端控制所述用户在所述客户端能否直接登陆。
例如,用户在登录VR虚拟场景后,可以在虚拟场景中自主漫游,看到显性的播放组件后(服务管理端设置播放组件为可显示,可播放),可以手动点击播放按钮,就可以在VR虚拟场景中看到指定大小、指定位置的视频数据流,从而实现了用户在虚拟场景中一边漫游交互,一边观看视频直播的效果。
例如,在所述服务管理端上,还可以设置客户端是用何种方式获得服务管理端的播放指令。比如在客户端点击某具体按钮后,获得服务管理端的播放指令;或者也可以是通过刷新页面,一进入VR虚拟场景就开始自动播放直播视频。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用户对所述在线直播的交互动作包括:响应于所述用户点击所述在线直播的画面或者直播播放组件,由所述服务管理端控制所述客户端是否对所述在线直播画面播放位置或者直播播放组件进行动作。
例如,服务管理端可以向用户发送“开启直播画面”指令,而用户在接收到“开启直播画面”指令时,其客户端的H5页面(其中包括虚拟场景)会在虚拟场景中预设的位置开启在线直播。
例如,服务管理端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时间、或者根据用户的操作动作来发出“开启直播画面”指令。比如,在视频会议的场景之下,在会议开始的时间节点,服务管理端可以自动发送控制指令,以便开启客户端处的直播画面,方便用户在线看直播。又例如,在用户对客户端处显示的H5页面中的虚拟场景进行操作(例如点击动作)时,服务管理端可以接收到客户端的动作反馈信号,并且进行实时响应,以便开始播放直播画面。
例如,用户在客户端的虚拟场景中漫游时,可以通过点击事件或刷新页面的方式,向服务管理端发出观看直播的请求,服务管理端会响应请求,视情况(例如相关触发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发出“开启直播画面”的指令,并发送到客户端。
例如,服务管理端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判断逻辑进行判断后,给与回应,包括:客户端的播放组件是否可见。比如,只有播放组件可见的情况,才能进行直播。反之,播放组件不可见的情况下,不具备直播条件,用户端的直播请求会被拒绝(此时客户端会提示无法直播)。
可以理解,在客户端观看视频播放的前提是服务管理端已经设置允许播放组件进行播放。如果服务管理端的设置是不允许播放组件进行播放,则在客户端提示播放失败信号。例如,在服务管理端设置播放组件不可见的情况下,用户在虚拟场景漫游时,无法看到播放组件,也没有可以点击的播放按钮。又例如,在服务管理端设置播放组件不可播放的情况下,用户在虚拟场景漫游时,可以看到播放组件,也可以看到并点击播放按钮,但会在显示界面提示视频数据流加载中或加载失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所述用户在直播时间之外点击所述在线直播的画面或者直播播放组件时,由所述服务管理端控制所述客户端向所述用户提示无法直播;当有多个并发的用户点击所述在线直播的画面或者直播播放组件时,由所述服务管理端控制所述客户端向所述用户提示视频加载中。
例如,用户可以手动点击客户端的播放组件的播放直播按钮,只有点击播放按钮后,才可以开始直播。又例如,可以设置刷新场景就开始直播,或者一进入场景就开始直播。又例如,还可以设置直播开启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从而实现只有在指定的时间段内,可以直播(若在直播时间之外,则客户端会提示无法直播)。又例如,如果多个并发的客户端请求观看直播,则可以采用轮询分时处理的算法,向不同的客户端发送直播指令和配置参数(此时客户端提示信息为视频加载中)。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用户对所述虚拟场景的交互动作包括:响应于所述用户点击所述虚拟场景,由所述服务管理端控制所述客户端是否对所述虚拟场景进行动作。
例如,用户还可以在虚拟场景中进行漫游,当漫游到指定位置时,可以通过交互(例如点击动作)观看此处的在线直播画面,从而实现与虚拟场景之间的交互、以及不同位置处观看嵌入的在线直播。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对所述虚拟场景进行动作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在被点击的所述虚拟场景处,播放语音和/或视频;在被点击的所述虚拟场景处,展示文字、图片、或视频(包括动画);响应于点击动作,进入嵌套的另一虚拟场景之中。
例如,可以在被点击的所述虚拟场景处,展示文字、图片、或视频(包括动画),所有这些在虚拟场景中呈现的内容元素,都可以在服务管理端(例如其内容管理系统CMS)上,进行快速的编辑、更新,替换,从而实现客户端VR虚拟场景的快速更新。
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与现有技术不同,本公开的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虚拟场景中的某处位置(例如热点),进入到另一虚拟场景之中,并可以依次循环,实现虚拟场景的多层嵌套和逐层切换。作为替换,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虚拟场景中的多处位置(例如热点),进入到并行的多个其他虚拟场景之中,并可以依次循环,实现虚拟场景的多层嵌套和逐层切换。
如图4所示,可以在VR虚拟场景A中嵌入直播(例如在线直播、或者视频、文字、图片材料),用户可以在VR虚拟场景A中漫游,并在某处点击,此时可以进入VR虚拟场景B(嵌套在VR虚拟场景A中)中,相应地,VR虚拟场景B中也有嵌入直播(例如在线直播、或者视频、文字、图片材料)。以此类推,继续在VR虚拟场景B中漫游,并在某处点击,此时可以进入VR虚拟场景C(嵌套在VR虚拟场景B中)中,相应地,VR虚拟场景C中也有嵌入直播(例如在线直播、或者视频、文字、图片材料)。这样以来,可以实现多层循环、逐层嵌套,直至VR虚拟场景N,此时交互资源更加丰富,表现力更好。作为替换,VR虚拟场景A中也可以嵌入多个VR虚拟场景,例如VR虚拟场景B和VR虚拟场景C是并行的,都嵌入VR虚拟场景A中。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还包括:由所述服务管理端记录所述用户在所述客户端上的操作动作、以及所述用户观看视频和/或收听音频的时间信息,以形成所述用户的行为记录数据。
例如,在客户端处,各类可以访问VR虚拟场景页面的设备包括:用户手机设备,用户笔记本设备,用户台式机(PC)设备,用户平板(PAD)设备等。
例如,用户在虚拟空间中的各种动作(包括停留时间、交互动作、观看内容等信息)都可以被记录下来,从而方便对用户的行为习惯进行分析。在与虚拟场景、在线直播交互的过程中,服务管理端会自动记录每个用户的登录信息和观看视频和/或音频播放的时间信息。例如,用户登录到客户端VR虚拟场景中的信息、发送观看直播的请求、直播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等信息,都会被服务管理端自动记录,形成用户观看VR虚拟场景中的行为记录数据。
综上所述,本专利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外置式的虚拟场景(VR),并且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由于可以设置与直播主题配套的外置虚拟场景,因此可以无需主播人员到线下直播间直播。主播人员可以直接在微信、浏览器、视频会议等软件上直接进行直播,然后可以利用推流工具软件,将视频信号推流到中转直播平台的直播间。此时,可以从VR虚拟场景的H5网页上,将视频信号拉流到预先设定好的视频播放区域,这样就可以让用户一边在VR虚拟场景中漫游交互,一边看视频直播,从而给用户带来不一样的用户体验。
相对于传统技术而言,本专利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技术,其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第一,综合运营成本低,更灵活:VR虚拟场景为一次性3D建模,以后可以在不同项目中重复使用,不再需要搭建线下实景直播间,也不需要主播因为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去直播间而安排档期。这样以来,可以使基于虚拟场景的在线活动(包含直播),整体运营成本更低,组织也更灵活,受限因素少。
第二, 用户体验提升:因为用户是在沉浸互动式VR虚拟场景中一边漫游交互,一边看直播,也不需要再安装其他第三方客户端软件或APP,因此在虚拟场景中,用户有了自我探索的主动性,可以自行在场景中探索感兴趣的内容,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这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第三,虚拟场景和直播的整合性更好:VR虚拟场景+嵌入直播的组合,不再仅仅是满足在线直播活动,由于虚拟场景的互动性和用户的自主探索性,因此,可以作为企业用户线上活动的整体解决方案,适应性更宽泛。
第四,虚拟场景中包括的内容元素,包括图片,文字,音乐,视频(包括动画)等,都可以在服务管理端(例如其内容管理系统CSM)中进行统一的快速编辑和更新,从而实现客户端虚拟场景的快速更新和改变,满足虚拟场景的快速改变需求,更方便地进行应用与分享。
第五,多级嵌套的场景模式,表现力也更丰富:有别于传统直播仅仅是两级嵌套,新的外置式虚拟场景嵌入直播模式,可以形成多级嵌套。例如,可以在VR虚拟场景A中嵌入另一个VR虚拟场景B,并且在VR虚拟场景B中再嵌入VR虚拟场景C和直播D。理论上可以无限多级嵌套,从而组合成不同效果的线上活动虚拟空间。
第六,硬件要求低:目前的技术方案,不需要额外的VR眼镜等硬件支撑,也不需要安装单独的客户端软件或APP,可以直接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PAD或手机等设备上,用微信或者浏览器等途径方便运行,因此硬件要求低,更容易推广和分享。
第七,可以对用户在VR虚拟场景中的行为数据进行量化统计,例如,可以统计用户观看直播的时间、点击虚拟场景中某个交互热点的次数、发生时间、累计停留时长等行为数据,这样可以为后续的用户行为分析、用户画像等功能提供数据基础。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装置(或称为“设备”或“系统”),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耦合至所述处理器并且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发明以上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有形地存储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并且包括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在设备上被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根据本发明以上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存储在其上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以上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
可以理解,本专利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可以理解,本专利中所描述的方法和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组件来执行。例如但不限于,可以使用的硬件逻辑组件的示意性类型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等。
可以理解,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它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它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这里参照根据本专利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专利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它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专利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应当理解为要求这样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或者要求所有图示的操作应被执行以取得期望的结果。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专利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现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现中。相反地,在单个实现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现中。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来实现,本发明的特征并不局限于上述较佳的实施例。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领域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在线直播的信号源,所述信号源为用于所述在线直播的视频和/或音频信号;
将所述信号源推流到直播平台,并在所述直播平台上建立与所述信号源相对应的基于HTTP协议的直播间地址;
在服务管理端接收由所述直播平台发送的所述直播间地址,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直播间地址生成用于所述在线直播的超链接或者二维码;其中,在所述服务管理端上预先制作有运行外置式虚拟场景的H5页面,并在所述H5页面的所述虚拟场景中预设所述在线直播的画面播放位置和直播播放组件;以及
由所述服务管理端向客户端发送所述超链接或者二维码,并响应于用户在所述客户端上的操作动作,实现所述用户与所述在线直播之间的交互以及与所述虚拟场景之间的交互;其中,所述操作动作包括所述用户基于所述超链接或者二维码的登陆动作、所述用户对所述在线直播的交互动作、以及所述用户对所述虚拟场景的交互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在线直播的信号源包括:通过线下实拍或视频会议的方式,从直播人员处获取到所述视频和/或音频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信号源推流到直播平台包括:利用推流软件推流;或者将所述信号源直接上传到所述直播平台;或者将所述信号源直接在所述直播平台上播放。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服务管理端为独立于所述直播平台的第三方平台;所述H5页面上的外置式虚拟场景为3D建模并渲染输出后的虚拟场景页面,以方便所述用户能够360度进行全景漫游。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H5页面的所述虚拟场景中预设所述在线直播的画面播放位置和直播播放组件包括:在所述H5页面中建立窗体,通过对所述窗体的设置来控制所述虚拟场景中所述在线直播的画面播放位置和直播播放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窗体的设置包括对以下各项中至少一项的设置:所述窗体相对于所述H5页面的大小、位置和景深;所述窗体中所述直播播放组件是否显示;所述直播播放组件相对于所述窗体的大小、位置和景深;所述直播播放组件的启动、停止、暂停、声音控制、以及视频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基于所述超链接或者二维码的登陆动作包括:在所述客户端接收到所述超链接或者二维码之后,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客户端直接点击所述超链接或者识别所述二维码,由所述服务管理端控制所述用户在所述客户端能否直接登陆。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对所述在线直播的交互动作包括:响应于所述用户点击所述在线直播的画面或者直播播放组件,由所述服务管理端控制所述客户端是否对所述在线直播画面播放位置或者直播播放组件进行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用户在直播时间之外点击所述在线直播的画面或者直播播放组件时,由所述服务管理端控制所述客户端向所述用户提示无法直播;当有多个并发的用户点击所述在线直播的画面或者直播播放组件时,由所述服务管理端控制所述客户端向所述用户提示视频加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对所述虚拟场景的交互动作包括:响应于所述用户点击所述虚拟场景,由所述服务管理端控制所述客户端是否对所述虚拟场景进行动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虚拟场景进行动作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在被点击的所述虚拟场景处,播放语音和/或视频;在被点击的所述虚拟场景处,展示文字和/或图片;响应于点击动作,进入嵌套的另一虚拟场景之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所述服务管理端记录所述用户在所述客户端上的操作动作、以及所述用户观看视频和/或收听音频的时间信息,以形成所述用户的行为记录数据。
13.一种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耦合至所述处理器并且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有形地存储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并且包括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在设备上被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存储在其上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
CN202310010919.8A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56958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10919.8A CN115695841B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10919.8A CN115695841B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5841A true CN115695841A (zh) 2023-02-03
CN115695841B CN115695841B (zh) 2023-03-10

Family

ID=85056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10919.8A Active CN115695841B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9584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2214A (zh) * 2016-12-12 2017-05-31 福建凯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视听场所的直播互动方法和系统
CN107835436A (zh) * 2017-09-25 2018-03-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WebGL的实时虚实融合直播系统及方法
US20200404217A1 (en) * 2019-06-18 2020-12-24 Tmrw Foundation Ip & Holding S. À R.L. Virtual presence system and method through merged reality
CN114257875A (zh) * 2021-12-16 2022-03-29 广州博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01414A (zh) * 2021-12-27 2022-04-26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沉浸式直播的信息显示方法及系统、信息推送方法
CN114615556A (zh) * 2022-03-18 2022-06-10 广州博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直播增强互动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5442658A (zh) * 2022-08-04 2022-12-06 珠海普罗米修斯视觉技术有限公司 直播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产品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2214A (zh) * 2016-12-12 2017-05-31 福建凯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视听场所的直播互动方法和系统
CN107835436A (zh) * 2017-09-25 2018-03-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WebGL的实时虚实融合直播系统及方法
US20200404217A1 (en) * 2019-06-18 2020-12-24 Tmrw Foundation Ip & Holding S. À R.L. Virtual presence system and method through merged reality
CN114257875A (zh) * 2021-12-16 2022-03-29 广州博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01414A (zh) * 2021-12-27 2022-04-26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沉浸式直播的信息显示方法及系统、信息推送方法
CN114615556A (zh) * 2022-03-18 2022-06-10 广州博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直播增强互动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5442658A (zh) * 2022-08-04 2022-12-06 珠海普罗米修斯视觉技术有限公司 直播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5841B (zh) 2023-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80335B (zh) 一种WebRTC P2P音视频通话的方法及装置
US20170034237A1 (en) Interactive Content Streaming Over Live Media Content
US815458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user communication from a location
US1131046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coordinated presentations
US2012018577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deo generation
CN107920274B (zh)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客户端及服务器
CN111901674A (zh) 一种视频播放控制及装置
JP7426496B2 (ja) ビデオインタラクション方法、装置、電子デバイス、記憶媒体、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製品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2261416A (zh) 基于云的视频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WO2022000983A1 (zh)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45717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coordinated presentations
CN108810580B (zh) 媒体内容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13038236A (zh)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TW202325030A (zh) 用於基於視訊的串流同步之平台
CN115002359A (zh)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40146863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13473165A (zh) 直播控制系统、直播控制方法、装置、介质与设备
CN115695841B (zh) 一种在外置式虚拟场景中嵌入在线直播的方法和装置
JP2022145503A (ja) ライブ配信情報処理方法、装置、電子デバイス、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885345B (zh) 远程会议实现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91108A (zh) 字幕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170085781A (ko) 유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 기반 가상 현실 영상 제공 및 이를 위한 예매 시스템
KR102051985B1 (ko) 이질적인 네트워킹 환경들에서 미디어 렌더링의 동기화
US12003882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s, method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perform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o output video content using video from multiple video sources including one or more pan-tilt-zoom (PTZ)-enabled network cameras
US12010161B1 (en) Browser-based video produ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