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95621A - 一种手机壳加工的质量检测评估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机壳加工的质量检测评估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95621A
CN115695621A CN202211700360.3A CN202211700360A CN115695621A CN 115695621 A CN115695621 A CN 115695621A CN 202211700360 A CN202211700360 A CN 202211700360A CN 115695621 A CN115695621 A CN 1156956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ult
mobile phone
phone shell
evaluation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003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95621B (zh
Inventor
范光得
花安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Hengda Precision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Hengda Precision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Hengda Precision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Hengda Precision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0036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956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95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56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956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56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手机壳加工的质量检测评估方法及系统。通过确定手机壳压力测试点,根据手机壳设计信息和压力测试点进行手机壳的抗压测试,根据手机壳图像进行孔位准确度和表面质量评价,获得图像评价结果;根据手机壳设计信息进行三维模型构建,基于三维模型进行跌落拟合,获得落地拟合接触结果;根据抗压测试结果、图像评价结果和落地拟合接触结果生成质量检测评估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手机壳生产质量检测局限于壳体与手机的贴合度状况,对于手机壳的实际保护性能存在质量检测盲区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获知可较为科学的反应手机壳质量性能的测试结果,为生厂商进行手机壳生产优化提供参考指导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手机壳加工的质量检测评估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壳加工的质量检测评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更新迭代发展,智能手机作为移动电子设备的集大成者逐渐普及于千家万户,成为人们通信交流及休闲娱乐的重要工具,智能手机相较于老式手机存在防摔性较弱的缺陷,因而起到保护功能的手机壳应运而生。
现阶段手机壳往往采用根据机型直接开模并在四角设置防摔气囊的方式进行生产设计,并在壳体进行彩绘设计提高手机壳的美观程度,生产厂家判断生产设计的手机壳合格与否的方法较为粗暴简单,通常进行手机壳拆卸实验进行手机壳贴合度测试,往往忽视手机壳对于手机的防摔保护性能。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手机壳生产质量检测局限于壳体与手机的贴合度状况,对于手机壳的实际保护性能存在质量检测盲区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获知可较为科学的反应手机壳质量性能的测试结果,为生厂商进行手机壳生产优化提供参考指导的一种手机壳加工的质量检测评估方法及系统。
一种手机壳加工的质量检测评估方法,方法包括:采集获得加工手机壳的手机壳设计信息;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进行所述加工手机壳的特征评价,根据特征评价结果确定压力测试点;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和所述压力测试点生成分布测试压力,通过所述分布测试压力控制所述压力测试装置进行所述加工手机壳的抗压测试,输出抗压测试结果;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所述加工手机壳的图像采集,获得图像采集结果;根据所述图像采集结果对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孔位准确度和表面质量评价,获得图像评价结果;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进行三维模型构建,基于所述三维模型进行跌落拟合,获得落地拟合接触结果;根据所述抗压测试结果、所述图像评价结果和所述落地拟合接触结果生成质量检测评估结果。
一种手机壳加工的质量检测评估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设计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获得加工手机壳的手机壳设计信息;特征评价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进行所述加工手机壳的特征评价,根据特征评价结果确定压力测试点;抗压测试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和所述压力测试点生成分布测试压力,通过所述分布测试压力控制压力测试装置进行所述加工手机壳的抗压测试,输出抗压测试结果;图像采集执行模块,用于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所述加工手机壳的图像采集,获得图像采集结果;采集结果评价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采集结果对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孔位准确度和表面质量评价,获得图像评价结果;跌落接触拟合模块,用于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进行三维模型构建,基于所述三维模型进行跌落拟合,获得落地拟合接触结果;评估结果获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抗压测试结果、所述图像评价结果和所述落地拟合接触结果生成质量检测评估结果。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采集获得加工手机壳的手机壳设计信息;
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进行所述加工手机壳的特征评价,根据特征评价结果确定压力测试点;
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和所述压力测试点生成分布测试压力,通过所述分布测试压力控制所述压力测试装置进行所述加工手机壳的抗压测试,输出抗压测试结果;
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所述加工手机壳的图像采集,获得图像采集结果;
根据所述图像采集结果对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孔位准确度和表面质量评价,获得图像评价结果;
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进行三维模型构建,基于所述三维模型进行跌落拟合,获得落地拟合接触结果;
根据所述抗压测试结果、所述图像评价结果和所述落地拟合接触结果生成质量检测评估结果。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采集获得加工手机壳的手机壳设计信息;
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进行所述加工手机壳的特征评价,根据特征评价结果确定压力测试点;
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和所述压力测试点生成分布测试压力,通过所述分布测试压力控制所述压力测试装置进行所述加工手机壳的抗压测试,输出抗压测试结果;
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所述加工手机壳的图像采集,获得图像采集结果;
根据所述图像采集结果对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孔位准确度和表面质量评价,获得图像评价结果;
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进行三维模型构建,基于所述三维模型进行跌落拟合,获得落地拟合接触结果;
根据所述抗压测试结果、所述图像评价结果和所述落地拟合接触结果生成质量检测评估结果。
上述一种手机壳加工的质量检测评估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手机壳生产质量检测局限于壳体与手机的贴合度状况,对于手机壳的实际保护性能存在质量检测盲区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获知可较为科学的反应手机壳质量性能的测试结果,为生厂商进行手机壳生产优化提供参考指导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手机壳加工的质量检测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手机壳加工的质量检测评估方法中获得图像评价结果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手机壳加工的质量检测评估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设计信息采集模块1,特征评价执行模块2,抗压测试执行模块3,图像采集执行模块4,采集结果评价模块5,跌落接触拟合模块6,评估结果获得模块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机壳加工的质量检测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质量检测评估系统,所述质量检测评估系统与图像采集装置、压力测试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S100:采集获得加工手机壳的手机壳设计信息;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工手机壳为针对某一型号手机设计生产的,用于提供手机保护功能以及装饰功能的柔性壳体,采集获得所述加工手机壳的手机壳设计信息,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包括对应手机型号信息,加工手机壳材料信息,尺寸、厚度数据以及扬声器、充电口、摄像头等贯穿孔位开凿位置数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为后续执行较为准确的加工手机壳抗压性能测试的测试方案生成提供参考数据。
S200: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进行所述加工手机壳的特征评价,根据特征评价结果确定压力测试点;
具体而言,应理解的,对于特征具有一致性的手机壳多个位置可通过对其中一个位置进行压力测试获得测试结果,以表征多个特征相同位置的抗压性能,例如手机壳上部两个角的形状尺寸、厚度及材料特征都具有一致性时,则择其一角作为压力测试点进行压力测试即可获得反映手机壳上部两角抗压性能的测试结果。
因而,在本实施例中,对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按照0.5cm2精度进行壳体区域划分,将加工手机壳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提取获得所述加工手机壳各个区域的厚度以及形状特征数据,按照壳体厚度以及形状特征一致性的划分原则,进行若干个区域的同特征归类划分,获得多组手机壳体形状、厚度具有一致性区域,从同组区域提取任意区域作为该类形状厚度特征壳体的压力测试点设置位置,从而获得在所述加工手机壳壳体上多个压力测试点。基于所述多个压力测试点执行抗压测试,即可获得所述加工手机壳整体抗压性能的抗压测试结果。
S300: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和所述压力测试点生成分布测试压力,通过所述分布测试压力控制所述压力测试装置进行所述加工手机壳的抗压测试,输出抗压测试结果;
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获得所述压力测试点对应区域在所述加工手机壳的壳体位置,从而基于多个压力测试点在加工手机壳上进行定位获得进行分布测试压力的施力位点,基于所述分布测试压力信息控制压力测试装置对所述加工手机壳执行抗压测试,具体的,对于橡胶、硅胶等柔性材质执行揉捏形变等类型的抗压测试,对于玻璃、碳纤维材质手机壳执行冲击挤压等类型的抗压测试。通过所述分布测试压力控制所述压力测试装置进行所述加工手机壳的抗压测试,输出抗压测试结果,所述抗压测试结果为各个压力测试点发生范性形变或破碎时的作用力数据,所述抗压测试结果反映了加工手机壳壳体各个位置对于外界压力冲击的承受能力。
S400: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所述加工手机壳的图像采集,获得图像采集结果;
具体而言,应理解的,所述加工手机壳整体形状近似于无盖长方体,包括壳体正面以及与正面衔接的左右上下四个侧边五个组成部分,因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对所述加工手机壳的五个组成部分壳进行“正视图”图像采集,获得所述图像采集结果,基于所述图像采集结果进行图像放大缩小操作即可测得图内孔位的位置数据以及尺寸数据。
所述图像采集结果用于比对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判断实际生产的加工手机壳的耳机、充电孔、相机镜头孔位置是否与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相一致,从而评价加工手机壳实际生产加工准确度。
S500:根据所述图像采集结果对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孔位准确度和表面质量评价,获得图像评价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的方法步骤还包括:
S510: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进行孔位特征提取,获得孔位特征提取结果;
S520:通过所述孔位特征提取结果进行所述图像采集结果的特征匹配识别,获得特征匹配识别结果;
S530:根据所述孔位特征提取结果设定孔位基础特征值;
S540:根据所述特征匹配识别结果中的识别偏离值和所述孔位基础特征值进行孔位准确度加权计算,根据加权计算结果获得所述图像评价结果。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进行孔位特征提取,获得孔位特征提取结果,所述孔位特征提取结果包括耳机孔、扬声器孔、充电孔以及镜头孔的孔位位置特征以及孔位尺寸特征。示例性的,耳机孔的孔位特征提取结果为,孔位位置特征:下侧边,距离下侧边左边缘3.5cm,距离下侧边上边缘0.1cm,孔位尺寸特征:直径0.3cm。
通过所述孔位特征提取结果中的多个孔位位置特征逐一遍历所述图像采集结果进行孔位位置特征匹配识别,获得特征匹配识别结果,所述特征匹配识别结果为多组具有孔位位置特征映射关系的孔位特征提取结果-图像采集结果,对所述图像采集结果执行孔位数据采集,获得图像采集结果中各个孔位的实际孔位位置特征以及孔位尺寸特征,将各个孔位的实际孔位位置特征以及孔位尺寸特征与孔位具有对应关系的所述孔位特征提取结果进行孔位尺寸和位置偏离度计算,获得反映实际孔位位置尺寸与设计孔位位置尺寸之间偏离度的所述识别偏离值。
所述孔位基础特征值为多个孔位开设偏离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对于手机正常使用的影响权重分配特征。所述孔位基础特征值的获得方法为通过信函联系或已公开信息,获得多位手机领域专家基于孔位偏离对于手机正常使用影响程度大小对多个孔位提出的权重分配关系。
以手机领域专家为单位,一位专家对应一个权重分配通道,将每位手机领域专家基于孔位偏离对于手机正常使用影响程度大小对多个孔位提出的权重分配关系,分别放入对应专家的权重分配通道内,进行信息隔离。
基于信息隔离通道,提取获得多位专家对同一孔位偏离对于手机正常使用影响的权重分配结果,求出均值作为该孔位的权重值,如法炮制计算获得多个孔位的权重分配结果,获得所述孔位基础特征值。
根据所述特征匹配识别结果中的识别偏离值和所述孔位基础特征值进行孔位准确度加权计算,根据加权计算结果获得所述图像评价结果。
本实施例通过采集获取实际生产的加工手机壳多个角度的图像计算加工手机壳孔位开设位置特征,从而与设计孔位位置特征进行位置尺寸偏离程度比对计算,结果各个孔位发生偏离对于手机实际使用性能的影响程度进行权重赋值和加权计算处理,实现了获得可以准确科学评估加工手机壳实物孔位准确度的图像评估结果的技术效果。
S600: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进行三维模型构建,基于所述三维模型进行跌落拟合,获得落地拟合接触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质量检测评估系统与受力测试传感器通信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方法步骤S600还包括:
S610:对安装模型机后的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跌落测试,通过所述受力测试传感器进行受力数据采集,获得受力数据采集结果,其中,所述受力数据采集结果包括触地特征标识;
S620:对所述安装模型机进行跌落测试,并通过所述受力传感器进行受力数据采集,获得初始受力数据采集结果;
S630:根据所述受力数据采集结果和所述初始受力数据采集结果进行防护评价,生成防护评价结果;
S640:通过所述落地拟合接触结果进行所述防护评价结果的加权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获得所述质量检测评估结果。
具体而言,应理解的,给手机佩戴手机壳的目的在于提高手机的防摔性能以及手机的耐磨性能。因而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获得保护对象手机型号,基于手机型号获取模型机来佩戴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跌落测试,测试加工手机壳的防摔性能。
对安装模型机后的所述加工手机壳添加受力测试传感器,模拟手机常见跌落场景进行跌落测试,通过所述受力测试传感器进行受力数据采集,获得受力数据采集结果,所述受力数据采集结果包括触地特征标识,所述触地特征标识用于佩戴加工手机壳的模型机在跌落测试中与地面接触的手机壳位置特征。所述受力数据采集结果为每次佩戴加工手机壳的模型机跌落后的受力数据以及标识加工手机壳受力位置的所述触地特征标识。
采用对安装模型机后的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跌落测试相同的测试方法以及受力数据采集结果数据获取方法和标识方法,对所述安装模型机进行跌落测试,并通过所述受力传感器进行受力数据采集,获得初始受力数据采集结果,所述初始受力采集结果包括触地特征标识。
基于所述触地特征标识对所述受力数据采集结果和所述初始受力数据采集结果进行数据分类提取获得按照触地特征标识一致性分类的多组所述受力数据采集结果和所述初始受力数据采集结果,计算每一触地特征标识位置的受力数初始受力数据差值,进行该位点加工手机壳对于手机的防护评价,生成防护评价结果,所述防护评价结果为加工手机壳对于手机多个位点的跌落碰撞缓冲值。
基于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对安装模型机后的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三维模型构建,基于所述三维模型采用ANSYS实现跌落模拟进行跌落拟合,获得落地拟合接触结果,所述落地拟合接触结果为加工手机壳各个位置在发生跌落时,各个所述触地特征标识与地面的接触频率。所述逻辑拟合接触结果为根据所述触地特征标识与地面的接触频率对各个所述触地特征标识进行权重赋值的权重分配结果。根据所述触地特征标识对所述落地拟合接触结果进行所述防护评价结果的加权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获得所述质量检测评估结果,实现了获得反映加工手机壳对于手机防摔性能改善程度的所述质量监测结果的技术效果。
S700:根据所述抗压测试结果、所述图像评价结果和所述落地拟合接触结果生成质量检测评估结果。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抗压测试结果、所述图像评价结果和所述落地拟合接触结果综合输出,生成反映加工手机壳加工合格性以及加工手机壳对手机防摔保护性能的所述质量检测评估结果,所述质量检测结果可用于指导手机壳设计人员进行手机壳设计的优化。达到了可较为真实准确的反应加工手机壳对于手机壳设计信息的还原程度以及对于手机的防摔保护性能的技术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方法步骤还包括:
S550: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构建表面异常特征识别数据库;
S560:通过所述表面异常特征识别数据库进行所述图像采集结果的特征匹配,获得异常特征匹配结果,其中,所述异常特征匹配结果包括异常特征类型和异常特征大小;
S570:根据所述异常特征匹配结果和所述加权计算结果获得所述图像评价结果。
具体而言,应理解的,手机壳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表面异常品控缺陷,例如壳体粗糙凸起,毛边毛刺等。因而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提取获得手机壳材料信息,根据该材料在手机壳加工生产中常见的表面异常品控缺陷,基于大数据采集获取表面异常品控缺陷图像构建所述表面异常特征识别数据库。
通过所述表面异常特征识别数据库与所述图像采集结果进行遍历比对特征匹配,获得包括异常特征类型以及异常特征在加工手机壳表面积占比大小的所述异常特征匹配结果,所述异常特征匹配结果包括异常特征类型和异常特征在加工手机壳表面积占比大小的所述异常特征大小。将所述异常特征匹配结果添加进所述图像评价结果,提高所述图像评价结果的数据丰富度,实现了基于所述图像评价结果可获知实际生产的加工手机壳的开孔状况与手机壳设计信息的偏离度以及实际生产的加工手机壳存在的表面缺陷严重程度的技术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方法步骤还包括:
S710:对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模型机的安装摘除测试,获得安装摘除阻尼测试结果;
S720: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安装模型机后的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图像采集,获得安装图像;
S730:对所述安装图像进行屏幕防护特征评价,获得屏幕防护特征评价结果;
S740:根据安装摘除阻尼测试结果和所述屏幕防护特征评价结果获得所述质量检测评估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安装图像进行屏幕防护特征评价,本申请提供的方法步骤S730还包括:
S731:对所述安装图像进行防护高度识别,获得防护高度识别结果;
S732:对所述防护高度识别结果进行防护效果评价,基于防护效果评价结果生成第一评价数据;
S733:对所述防护高度识别结果进行触摸影响评价,根据触摸影响评价结果生成第二评价数据;
S734:根据所述第一评价数据和所述第二评价数据获得所述屏幕防护特征评价结果。
具体而言,应理解的,手机壳与手机本体的贴合度越高,则手机跌落后发生手机壳脱离手机的可能性越低,因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模型机的安装摘除测试,获得安装摘除阻尼测试结果,用于评估加工手机壳与手机的贴合程度。
应理解的,手机壳设计上下侧边与左右侧边平齐,且在手机后的所述加工手机壳侧边仍高于手机屏幕,以实现加工手机壳对于手机屏幕一面的防护作用,因而本实施例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安装模型机后的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图像采集,获得安装图像,基于所述安装图像可获知安装模型机后,加工手机壳侧边高出模型机屏幕高度信息。
基于所述安装图像结合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进行侧边突出壳体高度比例数据计算实现所述防护高度识别,获得反应安装模型机后加工手机壳侧边高出模型机屏幕高度信息的所述防护高度识别结果。
预设防护高度阈值,若所述防护高度识别结果落入防护高度阈值,表明该防护高度满足保护手机屏幕的需求,反之表明该防护高度不满足保护手机屏幕的需求。基于防护高度阈值对所述防护高度识别结果进行防护效果评价,基于防护效果评价结果生成第一评价数据,当所述防护高度识别结果落入防护高度阈值时,所述第一评价数据标记为1,反之标记为0。
预设触摸影响阈值,若所述防护高度识别结果落入触摸影响阈值,表明该防护高度满足不影响用户使用屏幕触摸体验,反之表明该防护高度影响用户屏幕触摸使用体验。基于触摸影响阈值对所述防护高度识别结果进行触摸影响评价,根据触摸影响评价结果生成第二评价数据,当所述防护高度识别结果落入触摸影响阈值时,所述第二评价数据标记为1,反之标记为0。
对所述第一评价数据和所述第二评价数据进行加和处理获得所述屏幕防护特征评价结果,当所述屏幕防护特征评价结果为0时,表明加工手机壳不满足屏幕防护需求,当所述屏幕防护特征评价结果为1时,表明加工手机壳不满足屏幕防护需求或影响用户触屏体验,当所述屏幕防护特征评价结果为2时,表明加工手机壳满足屏幕防护需求且满足用户使用触屏体验。
将安装摘除阻尼测试结果和所述屏幕防护特征评价结果添加入所述质量检测评估结果,实现了科学评估加工手机壳与欲保护机型贴合度以及加工手机壳对于手机屏幕保护性能的技术效果,间接实现了提高加工手机壳性能评估全面性的技术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方法步骤还包括:
S810:对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耐腐蚀测试,获得耐腐蚀测试结果;
S820:对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耐磨测试,获得耐磨测试结果;
S830:将所述耐腐蚀测试结果、所述耐磨测试结果添加至所述质量检测评估结果;
S840:对所述质量检测评估结果进行取样加权反馈计算,生成优化质量检测评估结果。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人体汗液PH调配耐腐蚀测试溶液,使耐腐蚀测试溶液维持人体恒温对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耐腐蚀测试,获得耐腐蚀测试结果,所述耐腐蚀测试结果为加工手机壳发生颜色、形状变化时的测试时间节点。
采用夹持装置夹持所述加工手机壳在800目磨砂纸进行耐磨测试,获得耐磨测试结果,所述耐磨测试结果为夹持装置施加于所述加工手机壳后,所述加工手机壳与磨砂纸接触作用力数据以及加工手机壳发生形变时的测试时间节点。
将所述耐腐蚀测试结果、所述耐磨测试结果添加至所述质量检测评估结果,采用步骤S500专家评价法,对于质量检测评估结果中各个项目的在消费者进行手机壳选取购买时的性能侧重程度进行权重赋值,对所述质量检测评估结果中各个项数据进行取样加权反馈计算,生成优化质量检测评估结果,达到了提高质量检查评估结果对于进行加工手机壳生产性能优化调整的参考价值的的技术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手机壳加工的质量检测评估系统,包括:设计信息采集模块1,特征评价执行模块2,抗压测试执行模块3,图像采集执行模块4,采集结果评价模块5,跌落接触拟合模块6,评估结果获得模块7,其中:
设计信息采集模块1,用于采集获得加工手机壳的手机壳设计信息;
特征评价执行模块2,用于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进行所述加工手机壳的特征评价,根据特征评价结果确定压力测试点;
抗压测试执行模块3,用于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和所述压力测试点生成分布测试压力,通过所述分布测试压力控制压力测试装置进行所述加工手机壳的抗压测试,输出抗压测试结果;
图像采集执行模块4,用于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所述加工手机壳的图像采集,获得图像采集结果;
采集结果评价模块5,用于根据所述图像采集结果对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孔位准确度和表面质量评价,获得图像评价结果;
跌落接触拟合模块6,用于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进行三维模型构建,基于所述三维模型进行跌落拟合,获得落地拟合接触结果;
评估结果获得模块7,用于根据所述抗压测试结果、所述图像评价结果和所述落地拟合接触结果生成质量检测评估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集结果评价模块5还包括:
孔位特征提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进行孔位特征提取,获得孔位特征提取结果;
特征匹配识别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孔位特征提取结果进行所述图像采集结果的特征匹配识别,获得特征匹配识别结果;
基础特征值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孔位特征提取结果设定孔位基础特征值;
评价结果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特征匹配识别结果中的识别偏离值和所述孔位基础特征值进行孔位准确度加权计算,根据加权计算结果获得所述图像评价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集结果评价模块5还包括:
数据库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构建表面异常特征识别数据库;
异常特征获得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表面异常特征识别数据库进行所述图像采集结果的特征匹配,获得异常特征匹配结果,其中,所述异常特征匹配结果包括异常特征类型和异常特征大小;
评价结果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异常特征匹配结果和所述加权计算结果获得所述图像评价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评估结果获得模块7还包括:
拆装测试执行单元,用于对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模型机的安装摘除测试,获得安装摘除阻尼测试结果;
安装图像采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安装模型机后的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图像采集,获得安装图像;
屏幕防护评价单元,用于对所述安装图像进行屏幕防护特征评价,获得屏幕防护特征评价结果;
质量检测评估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安装摘除阻尼测试结果和所述屏幕防护特征评价结果获得所述质量检测评估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幕防护评价单元还包括:
防护高度识别单元,用于对所述安装图像进行防护高度识别,获得防护高度识别结果;
防护效果评价单元,用于对所述防护高度识别结果进行防护效果评价,基于防护效果评价结果生成第一评价数据;
触摸影响评价单元,用于对所述防护高度识别结果进行触摸影响评价,根据触摸影响评价结果生成第二评价数据;
评价结果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评价数据和所述第二评价数据获得所述屏幕防护特征评价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跌落接触拟合模块6还包括:
跌落测试执行单元,用于对安装模型机后的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跌落测试,通过所述受力测试传感器进行受力数据采集,获得受力数据采集结果,其中,所述受力数据采集结果包括触地特征标识;
受力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对所述安装模型机进行跌落测试,并通过所述受力传感器进行受力数据采集,获得初始受力数据采集结果;
防护评价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受力数据采集结果和所述初始受力数据采集结果进行防护评价,生成防护评价结果;
加权计算执行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落地拟合接触结果进行所述防护评价结果的加权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获得所述质量检测评估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系统还包括:
腐蚀测试执行单元,用于对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耐腐蚀测试,获得耐腐蚀测试结果;
耐磨测试执行单元,用于对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耐磨测试,获得耐磨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耐腐蚀测试结果、所述耐磨测试结果添加至所述质量检测评估结果;
反馈计算执行单元,用于对所述质量检测评估结果进行取样加权反馈计算,生成优化质量检测评估结果。
关于一种手机壳加工的质量检测评估系统的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一种手机壳加工的质量检测评估方法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一种手机壳加工的质量检测评估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4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新闻数据以及时间衰减因子等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手机壳加工的质量检测评估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采集获得加工手机壳的手机壳设计信息;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进行所述加工手机壳的特征评价,根据特征评价结果确定压力测试点;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和所述压力测试点生成分布测试压力,通过所述分布测试压力控制所述压力测试装置进行所述加工手机壳的抗压测试,输出抗压测试结果;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所述加工手机壳的图像采集,获得图像采集结果;根据所述图像采集结果对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孔位准确度和表面质量评价,获得图像评价结果;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进行三维模型构建,基于所述三维模型进行跌落拟合,获得落地拟合接触结果;根据所述抗压测试结果、所述图像评价结果和所述落地拟合接触结果生成质量检测评估结果。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手机壳加工的质量检测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质量检测评估系统,所述质量检测评估系统与图像采集装置、压力测试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获得加工手机壳的手机壳设计信息;
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进行所述加工手机壳的特征评价,根据特征评价结果确定压力测试点;
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和所述压力测试点生成分布测试压力,通过所述分布测试压力控制所述压力测试装置进行所述加工手机壳的抗压测试,输出抗压测试结果;
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所述加工手机壳的图像采集,获得图像采集结果;
根据所述图像采集结果对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孔位准确度和表面质量评价,获得图像评价结果;
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进行三维模型构建,基于所述三维模型进行跌落拟合,获得落地拟合接触结果;
根据所述抗压测试结果、所述图像评价结果和所述落地拟合接触结果生成质量检测评估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进行孔位特征提取,获得孔位特征提取结果;
通过所述孔位特征提取结果进行所述图像采集结果的特征匹配识别,获得特征匹配识别结果;
根据所述孔位特征提取结果设定孔位基础特征值;
根据所述特征匹配识别结果中的识别偏离值和所述孔位基础特征值进行孔位准确度加权计算,根据加权计算结果获得所述图像评价结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构建表面异常特征识别数据库;
通过所述表面异常特征识别数据库进行所述图像采集结果的特征匹配,获得异常特征匹配结果,其中,所述异常特征匹配结果包括异常特征类型和异常特征大小;
根据所述异常特征匹配结果和所述加权计算结果获得所述图像评价结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模型机的安装摘除测试,获得安装摘除阻尼测试结果;
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安装模型机后的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图像采集,获得安装图像;
对所述安装图像进行屏幕防护特征评价,获得屏幕防护特征评价结果;
根据安装摘除阻尼测试结果和所述屏幕防护特征评价结果获得所述质量检测评估结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安装图像进行屏幕防护特征评价,还包括:
对所述安装图像进行防护高度识别,获得防护高度识别结果;
对所述防护高度识别结果进行防护效果评价,基于防护效果评价结果生成第一评价数据;
对所述防护高度识别结果进行触摸影响评价,根据触摸影响评价结果生成第二评价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评价数据和所述第二评价数据获得所述屏幕防护特征评价结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检测评估系统与受力测试传感器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对安装模型机后的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跌落测试,通过所述受力测试传感器进行受力数据采集,获得受力数据采集结果,其中,所述受力数据采集结果包括触地特征标识;
对所述安装模型机进行跌落测试,并通过所述受力传感器进行受力数据采集,获得初始受力数据采集结果;
根据所述受力数据采集结果和所述初始受力数据采集结果进行防护评价,生成防护评价结果;
通过所述落地拟合接触结果进行所述防护评价结果的加权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获得所述质量检测评估结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耐腐蚀测试,获得耐腐蚀测试结果;
对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耐磨测试,获得耐磨测试结果;
将所述耐腐蚀测试结果、所述耐磨测试结果添加至所述质量检测评估结果;
对所述质量检测评估结果进行取样加权反馈计算,生成优化质量检测评估结果。
8.一种手机壳加工的质量检测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设计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获得加工手机壳的手机壳设计信息;
特征评价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进行所述加工手机壳的特征评价,根据特征评价结果确定压力测试点;
抗压测试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和所述压力测试点生成分布测试压力,通过所述分布测试压力控制压力测试装置进行所述加工手机壳的抗压测试,输出抗压测试结果;
图像采集执行模块,用于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所述加工手机壳的图像采集,获得图像采集结果;
采集结果评价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采集结果对所述加工手机壳进行孔位准确度和表面质量评价,获得图像评价结果;
跌落接触拟合模块,用于据所述手机壳设计信息进行三维模型构建,基于所述三维模型进行跌落拟合,获得落地拟合接触结果;
评估结果获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抗压测试结果、所述图像评价结果和所述落地拟合接触结果生成质量检测评估结果。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1700360.3A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手机壳加工的质量检测评估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56956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00360.3A CN115695621B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手机壳加工的质量检测评估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00360.3A CN115695621B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手机壳加工的质量检测评估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5621A true CN115695621A (zh) 2023-02-03
CN115695621B CN115695621B (zh) 2023-05-23

Family

ID=85056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00360.3A Active CN115695621B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手机壳加工的质量检测评估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95621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25767A1 (en) * 2014-07-24 2016-01-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that enables identification of impact applied thereto
CN205725925U (zh) * 2016-06-03 2016-11-23 深圳市大族视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后盖全功能检测设备
CN107734122A (zh) * 2017-10-31 2018-02-23 芜湖辉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外壳耐摔检测试验装置
CN108435583A (zh) * 2018-03-02 2018-08-24 深圳灵虎至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手机壳孔位检测装置
US20190199388A1 (en) * 2017-12-21 2019-06-27 Randy Mark Cunningham Device and method of verifying protective case usage
CN209945894U (zh) * 2019-05-22 2020-01-14 江西小辣椒通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手机壳抗压性能的检测装置
CN211830885U (zh) * 2020-05-22 2020-10-30 杜桂香 一种手机使用场景模拟测试装置
CN115147409A (zh) * 2022-08-30 2022-10-04 深圳市欣冠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机器视觉的手机壳生产品质检测方法
CN115290440A (zh) * 2022-06-14 2022-11-0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基于表面压力和位置精度测试的贴装设备测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25767A1 (en) * 2014-07-24 2016-01-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that enables identification of impact applied thereto
CN205725925U (zh) * 2016-06-03 2016-11-23 深圳市大族视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后盖全功能检测设备
CN107734122A (zh) * 2017-10-31 2018-02-23 芜湖辉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外壳耐摔检测试验装置
US20190199388A1 (en) * 2017-12-21 2019-06-27 Randy Mark Cunningham Device and method of verifying protective case usage
CN108435583A (zh) * 2018-03-02 2018-08-24 深圳灵虎至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手机壳孔位检测装置
CN209945894U (zh) * 2019-05-22 2020-01-14 江西小辣椒通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手机壳抗压性能的检测装置
CN211830885U (zh) * 2020-05-22 2020-10-30 杜桂香 一种手机使用场景模拟测试装置
CN115290440A (zh) * 2022-06-14 2022-11-0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基于表面压力和位置精度测试的贴装设备测试方法
CN115147409A (zh) * 2022-08-30 2022-10-04 深圳市欣冠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机器视觉的手机壳生产品质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5621B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59199B1 (ko) 배터리 관리 방법 및 배터리 관리 장치
CN108090567B (zh) 电力通信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
CN107819945B (zh) 综合多种因素的手持设备浏览行为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8920921B (zh) 一种针对智能手机敏感app的可持续身份认证方法
EP3179671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CN111815577A (zh) 安全帽佩戴检测模型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797868A (zh) 资源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1131954A (zh) 无线耳机充电盒及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
CN108872780B (zh) 带电勘查的带电作业检测、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9633448A (zh) 识别电池健康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3075381A (zh) 一种模拟岩溶地区地铁振动引发岩溶覆土塌陷的试验系统
CN115035475A (zh) 供水管线实时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5848031A (zh) 一种耳机的声道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3280265A (zh) 工况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5695621A (zh) 一种手机壳加工的质量检测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7112336B (zh) 智能通信设备异常检测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US20220383625A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 protective product on the screen of electronic devices
CN112633583A (zh) 发电机组振动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81798A (zh) 一种输电线路缺陷识别方法和终端
CN114444333B (zh) 生态水位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337371B (zh) 电子装置、跌落保护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27755B (zh) 智能终端工厂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07542B (zh) 电梯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EP383755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mage classification
CN115248394A (zh) 电池动态分选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