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89253A - 一种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的综合能源调度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的综合能源调度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89253A
CN115689253A CN202211712438.3A CN202211712438A CN115689253A CN 115689253 A CN115689253 A CN 115689253A CN 202211712438 A CN202211712438 A CN 202211712438A CN 115689253 A CN115689253 A CN 1156892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building
scheduling
module
carbon e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124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89253B (zh
Inventor
朱杰
李璟
张倍先
李静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telligent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telligent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telligent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telligent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1243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892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89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892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892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892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4Greenhouse gas [GHG]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的综合能源调度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建筑碳排指标;获取建筑属性信息和建筑结构信息,进行碳排指标分析,获取预设碳排指标生成能源调度指标;获取建筑储能系统的分布式能源模块;进行数据监测,获取分布式监测数据集,进行分析,获取能源调度特征,对能源调度指标进行分解,获取能源优化结果,解决了能源调度优化与能耗数据匹配度低,导致的建筑能源调度优化精度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充分利用能耗数据,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构成分布式虚拟蓄能系统,平衡电源侧供能与需求侧能耗,提高能源调度优化与能耗数据匹配度,高精度进行能源调度优化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的综合能源调度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的综合能源调度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煤炭、石油、天然气为存在碳排放的能源;水电、风电、核能和光伏为不产生碳排放的能源,建筑碳排总量满足绿色建筑对应的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即为绿色建筑,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降低存在碳排放的能源的使用比重,大力提升不产生碳排放的能源的使用比重,优化能耗结构,可以降低建筑碳排总量的同时,最大限度提升能源效率。
在大力推进建筑绿色节能普及化的时代背景下,南方城市采用空调供暖的方式替代暖气取暖的方式,采用电子文件代替传统纸质办公,但远远无法达到绿色建筑对应的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能源调度优化的精度低。
综上可知,亟需构建满足绿色建筑标准的综合能源调度优化系统,进行碳排监测,智能优化建筑内部的能源调度,同步进行剩余电量存储,为全面提升能源利用率,动态调动能源分布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能源调度优化与能耗数据匹配度低,导致的建筑能源调度优化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通过提供了一种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的综合能源调度优化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能源调度优化与能耗数据匹配度低,导致的建筑能源调度优化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的综合能源调度优化方法。
本申请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的综合能源调度优化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建筑能源调度优化系统,所述能源调度优化系统与建筑储能系统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目标建筑的碳排监测系统,获取建筑碳排指标;获取所述目标建筑的建筑属性信息和建筑结构信息;根据所述建筑属性信息和所述建筑结构信息进行碳排指标分析,获取预设碳排指标,通过比对所述预设碳排指标和所述建筑碳排指标,生成能源调度指标;获取所述建筑储能系统的分布式能源模块,其中,所述分布式能源模块中的每个能源模块均包括对应的储能模块和能耗模块;通过对所述储能模块和所述能耗模块进行数据监测,获取分布式监测数据集;以所述分布式监测数据集,对所述分布式能源模块进行分析,获取能源调度特征;基于所述能源调度特征,对所述能源调度指标进行分解,获取能源优化结果。
本申请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的综合能源调度优化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碳排指标获取模块,用于基于目标建筑的碳排监测系统,获取建筑碳排指标;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建筑的建筑属性信息和建筑结构信息;调度指标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建筑属性信息和所述建筑结构信息进行碳排指标分析,获取预设碳排指标,通过比对所述预设碳排指标和所述建筑碳排指标,生成能源调度指标;能源模块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建筑储能系统的分布式能源模块,其中,所述分布式能源模块中的每个能源模块均包括对应的储能模块和能耗模块;数据监测模块,用于通过对所述储能模块和所述能耗模块进行数据监测,获取分布式监测数据集;调度特征获取模块,用于以所述分布式监测数据集,对所述分布式能源模块进行分析,获取能源调度特征;调度指标分解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能源调度特征,对所述能源调度指标进行分解,获取能源优化结果。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获取建筑碳排指标;获取建筑属性信息和建筑结构信息,进行碳排指标分析,获取预设碳排指标,通过比对预设碳排指标和建筑碳排指标,生成能源调度指标;获取建筑储能系统的分布式能源模块;通过对储能模块和能耗模块进行数据监测,获取分布式监测数据集,对分布式能源模块进行分析,获取能源调度特征,对能源调度指标进行分解,获取能源优化结果,实现了充分利用能耗数据,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构成分布式虚拟蓄能系统,平衡电源侧供能与需求侧能耗,提高能源调度优化与能耗数据匹配度,高精度进行能源调度优化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的综合能源调度优化方法可能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的综合能源调度优化方法中获取能源稳态特征可能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的综合能源调度优化方法中获取系数转化结果可能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的综合能源调度优化系统可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碳排指标获取模块100,信息获取模块200,调度指标生成模块300,能源模块获取模块400,数据监测模块500,调度特征获取模块600,调度指标分解模块7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已知的,远距离输电,存在大量的电力损耗(从发电站到用户端,电力损耗与距离成正比),以建筑为整体,构成分布式蓄能系统,将建筑布设的发电装置产生的能量直接用于建筑内需的能耗设备,并存储剩余电力,可以最大限度提升能源利用率。
在介绍了本申请基本原理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的综合能源调度优化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建筑能源调度优化系统,所述能源调度优化系统与建筑储能系统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S10:基于目标建筑的碳排监测系统,获取建筑碳排指标;
S20:获取所述目标建筑的建筑属性信息和建筑结构信息;
S30:根据所述建筑属性信息和所述建筑结构信息进行碳排指标分析,获取预设碳排指标,通过比对所述预设碳排指标和所述建筑碳排指标,生成能源调度指标;
具体而言,所述目标建筑即需要进行综合能源调度优化的建筑,所述碳排监测系统包括多个含碳气体检测仪(含碳气体常见如CO、CO2),所述多个含碳气体检测仪布设于目标建筑,所述建筑碳排指标包括CO2浓度指标、CO浓度指标、甲烷浓度指标等其他存在碳元素污染物,特别的,建筑碳排指标不止包括气体碳排放,还包括有机污染物,具体需要结合目标建筑实际的碳排放,对应确定所述建筑碳排指标类型;所述建筑属性信息包括商用办公属性信息、住宅居住属性信息、商业活动属性信息、工业制造属性信息,与目标建筑的场景相对应,所述建筑结构信息包括建筑高度信息、建筑布局信息、建筑面积信息等相关建筑信息,所述预设碳排指标即目标建筑满足绿色建筑的碳排指标限定(绿色建筑即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4版)中环境指标对应的碳排量相关限定);
基于目标建筑的碳排监测系统,进行碳排放实时监测,获取建筑碳排指标;通过目标建筑的开发商公开信息,获取所述目标建筑的建筑属性信息和建筑结构信息;根据所述建筑属性信息和所述建筑结构信息进行碳排指标分析,获取预设碳排指标;对所述预设碳排指标和所述建筑碳排指标进行比对,提取所述建筑碳排指标中不满足所述预设碳排指标的指标,将所述建筑碳排指标中不满足所述预设碳排指标的指标设定为所述能源调度指标,为进行针对性能源调度优化管理提供支持;
根据所述建筑属性信息和所述建筑结构信息进行碳排指标分析,获取预设碳排指标,所述预设碳排指标包括第一预设碳排指标与第二预设碳排指标,具体说明,从建筑属性信息角度进行碳排指标分析,工业制造属性信息,若目标建筑内部布设化工产品生产线,将判定目标建筑为绿色建筑的碳排量限定参数设定为第一碳排量限定参数(判定均依照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4版)执行);住宅居住属性信息,若目标建筑用于住宅居住,将判定目标建筑为绿色建筑的碳排量限定参数设定为第二碳排量限定参数;遍历上述步骤,获取第一碳排量限定参数、第二碳排量限定参数、…、第N碳排量限定参数,将所述第一碳排量限定参数、第二碳排量限定参数、…、第N碳排量限定参数设定为第一预设碳排指标;
从建筑属性信息角度进行碳排指标分析,获取预设建筑规模标准(预设建筑规模标准为预设参数指标,从建筑体积、建筑面积、建筑高度角度,进行建筑规模限定),从建筑结构信息角度进行碳排指标分析,若目标建筑的建筑结构信息处于预设建筑规模标准的一级建筑规模,将判定目标建筑为绿色建筑的碳排量限定参数设定为一级碳排量限定参数(判定均依照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4版)执行);若目标建筑的建筑结构信息处于预设建筑规模标准的二级建筑规模,将判定目标建筑为绿色建筑的碳排量限定参数设定为二级碳排量限定参数;遍历上述步骤,获取一级碳排量限定参数、二级碳排量限定参数、…、N级碳排量限定参数,将所述一级碳排量限定参数、二级碳排量限定参数、…、N级碳排量限定参数设定为第二预设碳排指标。
S40:获取所述建筑储能系统的分布式能源模块,其中,所述分布式能源模块中的每个能源模块均包括对应的储能模块和能耗模块;
S50:通过对所述储能模块和所述能耗模块进行数据监测,获取分布式监测数据集;
S60:以所述分布式监测数据集,对所述分布式能源模块进行分析,获取能源调度特征;
具体而言,所述分布式能源模块中的每个能源模块均包括对应的储能模块(一般为电力存储,如储能电池)和能耗模块(目标建筑中的耗能设备,如目标建筑照明系统能耗、目标建筑电梯系统能耗等),所述分布式监测数据集的各个元素即每个能源模块的储能模块监测数据和能耗模块监测数据,所述能源调度特征包括能源产出数据(在目标建筑布设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进行采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所得到能源数据即所述能源产出数据)、消耗能源数据(目标建筑中的耗能设备所消耗的电力能源数据)、供能数据(所述供能数据包括储能模块供能数据与发电装置供能数据)、供能质量(电源侧与需求侧之间的维持平衡,供能质量达到最佳,计算电源侧的供能数据与需求侧的消耗能源的差值,通过预设差值等级限制,确定供能质量,所述预设差值等级限制为预设参数指标);
通过所述建筑属性信息和所述建筑结构信息布设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采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在目标建筑内部建立能源循环体系,通过所述建筑能源调度优化系统的设备布局(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与目标建筑中的耗能设备的布局),确定所述建筑储能系统的分布式能源模块,所述分布式能源模块中的每个能源模块均包括对应的储能模块和能耗模块;在所述每组储能模块和能耗模块工作状态中,对所述储能模块和所述能耗模块分组进行数据监测,将分组监测所得数据进行分组整理,获取分布式监测数据集;以所述分布式监测数据集,对所述分布式能源模块进行分析(通过检测数据中的能源产出数据、消耗能源数据与供能数据,计算供能质量,示例性的:能源产出数据=5、消耗能源数据=5、储能模块供能数据=5-5=0、发电装置供能数据=5,供能质量可以是100%;能源产出数据=5、消耗能源数据=8、储能模块供能数据=8-5=3、发电装置供能数据=5,供能质量可以是70%),获取能源调度特征,为后续进行数据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如图2所示,步骤S60还包括步骤:
S61:根据所述分布式监测数据集,获取分布式储能监测数据集和分布式能耗监测数据集;
S62:对所述分布式储能监测数据集和所述分布式能耗监测数据集进行稳态分析,得到分布式能源稳态指标;
S63:基于所述分布式能源稳态指标,获取能源稳态特征,将所述能源稳态特征作为辅助特征添加至所述能源调度特征。
具体而言,根据所述分布式监测数据集,提出能源产出数据,获取分布式储能监测数据集;根据所述分布式监测数据集,提出消耗能源数据,获取分布式能耗监测数据集(分布式监测数据集、分布式储能监测数据集和分布式能耗监测数据集的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对所述分布式储能监测数据集和所述分布式能耗监测数据集进行稳态分析,得到分布式能源稳态指标;将所述能源稳态特征作为辅助特征添加至所述能源调度特征,基于所述分布式能源稳态指标,筛选获取能源稳态特征(区别于暂态数据,能源稳态特征可以在建筑能源调度优化系统进行全局动态调整,所述能源稳态特征为分布式能源稳态指标中需要进行能源调度优化的指标,即供能质量满足预设能源调度阈值,预设能源调度阈值可以设定为80%,若供能质量为70%,在分布式能源稳态指标中筛选提取对应的能源稳态特征),为保证针对性的进行能源调度优化提供支持。
步骤S62包括步骤:
S621:通过对所述分布式储能监测数据集进行数据稳态分析,获取储能稳态校验系数;
S622:通过对所述分布式能耗监测数据集进行数据稳态分析,获取能耗稳态校验系数;
S623:根据所述储能稳态校验系数和所述能耗稳态校验系数进行权重均值计算,得到所述分布式能源稳态指标。
具体而言,对所述分布式储能监测数据集和所述分布式能耗监测数据集进行稳态分析,得到分布式能源稳态指标,具体包括:通过对所述分布式储能监测数据集进行数据稳态分析(获取历史分布式储能监测数据集,以历史时刻信息与对应的历史分布式储能监测数据为横坐标与纵坐标,搭建分布式储能监测数据集的时态函数,所述时态函数的编号与分布式储能监测数据集的元素排序对应,以多个时态函数中的多个众数、均值作为参考数据,分别对所述分布式储能监测数据集进行数据稳态分析,若分布式储能监测数据处于对应的时态函数的众数与均值所称区间内部,即储能稳态校验系数可以是10)(若众数与均值不相等,分布式储能监测数处于对应的时态函数的众数与均值所称区间内部;若众数与均值相等,通过分布式储能监测数据/众数,将计算结果以十分制表达,获取储能稳态校验系数),获取储能稳态校验系数;
通过对所述分布式能耗监测数据集进行数据稳态分析(计算步骤参考分布式储能监测数据集的数据稳态分析过程),获取能耗稳态校验系数;对所述储能稳态校验系数与所述能耗稳态校验系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变异系数法对标准化处理得到的各个结果进行加权计算,所述变异系数法为一种客观赋权的方法,直接利用所述标准化处理得到的各个结果所包含的信息,通过计算得到所述标准化处理得到的各个结果的权重,确定权重后,对所述储能稳态校验系数与所述能耗稳态校验系数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所述分布式能源稳态指标,为均衡参数指标差异,保证分布式能源稳态指标的稳定性。
S70:基于所述能源调度特征,对所述能源调度指标进行分解,获取能源优化结果。
步骤S70包括步骤:
S71:基于所述能源调度特征,对所述分布式能源模块中的各个能源模块进行系数转化,获取系数转化结果;
S72:以所述系数转化结果作为所述各个能源模块的定量因子,以所述各个能源模块作为变量因子,以所述能源调度指标为目标,生成分解函数;
S73:根据所述分解函数,获取响应结果,其中,所述响应结果为基于所述各个能源模块的调度比率;
S74:基于所述调度比率,获取所述能源优化结果。
具体而言,基于所述能源调度特征,对所述能源调度指标进行动态分解,获取能源优化结果,从能源调度角度,分解为多个调度信息,为进行综合能源调度优化提供数据基础。
具体而言,基于所述能源调度特征,对所述能源调度指标进行动态分解,获取能源优化结果,具体包括:基于所述能源调度特征,对所述分布式能源模块中的各个能源模块进行系数转化,获取系数转化结果,从能源转化率角度,进行能源调度分析(储能模块中的蓄电池等相关设备,在进行电能存储过程中,存在损耗);以所述系数转化结果作为所述各个能源模块的定量因子(分解函数中的y1形如y1=kx+b,定量因子即k,b为常数),以所述各个能源模块作为变量因子(分解函数中的y1形如y1=kx+b,变量因子即x),以所述能源调度指标为目标(分解函数中的y2=能源调度指标),生成分解函数(分解函数包括调度优化函数y1与目标函数y2);所述响应结果为基于所述各个能源模块的调度比率,在调度优化函数y1与目标函数y2,提取分解函数中y1大于y2的部分,分解函数中y1大于y2的部分即响应结果;基于所述各个能源模块的调度比率(能源调度的多,对应的调度比率大,如:第一能耗模块的能耗远大于第一储能模块,需要从第二储能模块、第三储能模块等其他多个储能模块分解进行能量进行能源调度,所述各个能源模块的调度比率简单来说就是第二储能模块、第三储能模块等其他多个储能模块的调度比率),获取所述能源优化结果,为进行能源高精度调动提供支持。
须知的,储能模块中的蓄电池等相关设备,在进行电能存储过程中,存在损耗,一般情况来说,电池电量为理论值,一方面,在放电的时候,不可能完全放干净,即不能把理论上的电量全部应用;另一方面,充电电池,因所用充电器性能问题,导致充电不彻底,如充电过快等原因,导致电池产生一定的虚电,同时,虚电的增加,导致电池的实际可用电量逐渐下降,电池电量的实际电量大多低于输入电池的电量,市面上的电池的能源转化率大多不超过50%(50%表示:在蓄电池电量耗尽状态,蓄电池充1度电,在充电结束后,蓄电池释放出不足0.5度电)。
如图3所示,步骤S71包括步骤:
S711:获取所述能源调度特征,其中,所述能源调度特征为储能-能耗特征;
S712:基于所述储能-能耗特征对所述各个能源模块进行等损耗储能比例转化,获取多个转化储能量;
S713:根据所述多个转化储能量进行系数分析,获取所述系数转化结果。
具体而言,基于所述能源调度特征,对所述分布式能源模块中的各个能源模块进行系数转化,获取系数转化结果,具体包括:所述能源调度特征为储能-能耗特征,基于所述储能模块的技术参数,进行储能-能耗计算(基于发电装置、储能模块和能耗模块,如蓄电池的充入电量与输出电量能耗模块的能耗电量与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能源产出数据,优先的,将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能源产出数据传送至能耗模块,进行供能,若能耗不足,即需要蓄电池的输出电量进行供能;若能耗平衡,即发电装置与能耗模块电量持平,能源利用率达到最高;若能耗剩余,将发电装置的剩余能源充入至储能模块中的可以执行储能任务的设备,的数据信息),获取所述能源调度特征(所述能源调度特征包括发电能源调度、储能能源调度)(发电能源调度即优先将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能源产出数据传送至能耗模块)(储能能源调度即包括能耗不足调度、能耗平衡、能耗剩余调度,特别的,能耗平衡无需执行储能能源调度);
所述分布式能源模块中的每个能源模块的损耗储能存在差异,基于所述储能-能耗特征,进行标准化处理(现有技术,进行标准化处理后,数据具有可比性),对所述各个能源模块进行等损耗储能比例转化,获取多个转化储能量;对所述多个转化储能量进行系数分析提取,获取所述系数转化结果,所述系数转化结果包括所述多个转化储能量,为进行高精度能源调度提供数据基础。
步骤S713还包括步骤:
S7131:获取处于等损耗条件下所述各个能源模块对应的多个实时储能量;
S7132:根据所述多个实时储能量与所述多个转化储能量进行损失分析,获取损失数据;
S7133:基于所述损失数据,生成系数调节信息,基于所述系数调节信息对所述系数转化结果进行调节。
具体而言,所述系数转化结果还包括系数调节信息,基于所述储能-能耗特征,对所述各个能源模块的实时监测数据进行更新,获取处于等损耗条件下(具有可比性)所述各个能源模块对应的多个实时储能量;根据所述多个实时储能量与所述多个转化储能量,进行损失分析,所述损失分析即所述实时储能量减去所述转化储能量等于损失能量,遍历上述步骤,获取损失数据,所述损失数据包括多个损失能量;基于所述损失数据,将所述损失数据作为系数调节信息,通过所述系数调节信息对所述系数转化结果进行调节,为实时进行能源调度更新提供支持,保证了能源调度优化的完整性。
步骤S70还包括步骤:
S75:搭建能源平衡模型,其中,所述能源平衡模型用于对供给能源和需求能源进行平衡分析;
S76:将所述能源优化结果输入所述能源平衡模型中,根据所述能源平衡模型进行分析,获取平衡指数;
S77:若所述平衡指数不处于预设平衡指数中,获得调度调整指令;
S78:根据所述调度调整指令对所述调度优化结果进行调整,输出二次调度优化结果。
具体而言,所述能源平衡模型用于对供给能源和需求能源进行平衡分析,以BP模型为模型基础,基于发电装置、储能模块和能耗模块,获取历史发电数据集、历史分布式储能监测数据集、历史分布式能耗监测数据集,对所述历史发电数据集、历史分布式储能监测数据集、历史分布式能耗监测数据集进行分组,其中,每组数据的历史时刻点对应,每组数据均包括历史发电数据、历史分布式储能监测数据与历史分布式能耗监测数据,将分组所得数据作为训练集,从BP模型的电源侧数据输入端(输入历史发电数据与历史分布式储能监测数据)与需求侧数据输入端(输入历史分布式储能监测数据与历史分布式能耗监测数据),在模型趋于稳定状态后,确定能源平衡模型;
将所述能源优化结果作为输入数据,输入所述能源平衡模型中,根据所述能源平衡模型进行分析输出平衡指数;若所述平衡指数不处于预设平衡指数(预设平衡指数为预设参数指标)中,获得调度调整指令(所述调度调整指令为能源调度控制调整指令,所述调度调整指令与预设平衡指数对应的平衡调整规则相对应,在获取能源优化结果之后,需要对能源优化结果进行能源平衡分析,若所述平衡指数处于预设平衡指数中,直接将所述能源优化结果作为建筑能源调度优化系统的能源调度优化控制指令;若所述平衡指数不处于预设平衡指数中,即需要对调度优化结果进行二次调整);所述平衡调整规则为用户定义设定,采用平衡调整规则,根据所述调度调整指令,对所述调度优化结果进行调整,输出二次调度优化结果,为保证能源调度优化方向的合理性提供基础。
根据所述调度调整指令,对所述调度优化结果进行调整,输出二次调度优化结果,示例性的,可以建设建筑周边停车场的光伏直流充电桩,通过电动汽车采用慢充方式消纳风电和/或光电。当风电光电多时,能耗模块使用风电光电,并储存多余电力;在发电少或不发电的情况下,则靠储能模块(蓄电装置、电动汽车的电池),同时进行负载调节(二次调度优化结果即包括负载调节),构成一个容量巨大的分布式虚拟蓄能系统,以达到电源侧与需求侧之间的平衡。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的综合能源调度优化方法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由于采用了获取建筑碳排指标;获取建筑属性信息和建筑结构信息,进行碳排指标分析,获取预设碳排指标,通过比对预设碳排指标和建筑碳排指标,生成能源调度指标;获取建筑储能系统的分布式能源模块;通过对储能模块和能耗模块进行数据监测,获取分布式监测数据集,对分布式能源模块进行分析,获取能源调度特征,对能源调度指标进行分解,获取能源优化结果,本申请通过提供了一种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的综合能源调度优化方法,实现了充分利用能耗数据,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构成分布式虚拟蓄能系统,平衡电源侧供能与需求侧能耗,提高能源调度优化与能耗数据匹配度,高精度进行能源调度优化的技术效果。
2.由于采用了获取处于等损耗条件下各个能源模块对应的多个实时储能量;结合多个转化储能量进行损失分析,获取损失数据,生成系数调节信息,基于系数调节信息对系数转化结果进行调节,为实时进行能源调度更新提供支持,保证了能源调度优化的完整性。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的综合能源调度优化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的综合能源调度优化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
碳排指标获取模块100,用于基于目标建筑的碳排监测系统,获取建筑碳排指标;
信息获取模块200,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建筑的建筑属性信息和建筑结构信息;
调度指标生成模块300,用于根据所述建筑属性信息和所述建筑结构信息进行碳排指标分析,获取预设碳排指标,通过比对所述预设碳排指标和所述建筑碳排指标,生成能源调度指标;
能源模块获取模块400,用于获取建筑储能系统的分布式能源模块,其中,所述分布式能源模块中的每个能源模块均包括对应的储能模块和能耗模块;
数据监测模块500,用于通过对所述储能模块和所述能耗模块进行数据监测,获取分布式监测数据集;
调度特征获取模块600,用于以所述分布式监测数据集,对所述分布式能源模块进行分析,获取能源调度特征;
调度指标分解模块700,用于基于所述能源调度特征,对所述能源调度指标进行分解,获取能源优化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包括:
系数转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能源调度特征,对所述分布式能源模块中的各个能源模块进行系数转化,获取系数转化结果;
分解函数生成模块,用于以所述系数转化结果作为所述各个能源模块的定量因子,以所述各个能源模块作为变量因子,以所述能源调度指标为目标,生成分解函数;
响应结果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解函数,获取响应结果,其中,所述响应结果为基于所述各个能源模块的调度比率;
能源优化结果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调度比率,获取所述能源优化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包括:
能源调度特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能源调度特征,其中,所述能源调度特征为储能-能耗特征;
损耗储能比例转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储能-能耗特征对所述各个能源模块进行等损耗储能比例转化,获取多个转化储能量;
系数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转化储能量进行系数分析,获取所述系数转化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包括:
实时储能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处于等损耗条件下所述各个能源模块对应的多个实时储能量;
损失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实时储能量与所述多个转化储能量进行损失分析,获取损失数据;
系数调节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损失数据,生成系数调节信息,基于所述系数调节信息对所述系数转化结果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包括:
能源平衡模型搭建模块,用于搭建能源平衡模型,其中,所述能源平衡模型用于对供给能源和需求能源进行平衡分析;
能源平衡模型分析模块,用于将所述能源优化结果输入所述能源平衡模型中,根据所述能源平衡模型进行分析,获取平衡指数;
调度调整指令获得模块,用于若所述平衡指数不处于预设平衡指数中,获得调度调整指令;
二次调度优化结果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度调整指令对所述调度优化结果进行调整,输出二次调度优化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包括:
监测数据集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布式监测数据集,获取分布式储能监测数据集和分布式能耗监测数据集;
稳态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分布式储能监测数据集和所述分布式能耗监测数据集进行稳态分析,得到分布式能源稳态指标;
能源稳态特征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分布式能源稳态指标,获取能源稳态特征,将所述能源稳态特征作为辅助特征添加至所述能源调度特征。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数据稳态分析模块,用于通过对所述分布式储能监测数据集进行数据稳态分析,获取储能稳态校验系数;
第二数据稳态分析模块,用于通过对所述分布式能耗监测数据集进行数据稳态分析,获取能耗稳态校验系数;
权重均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储能稳态校验系数和所述能耗稳态校验系数进行权重均值计算,得到所述分布式能源稳态指标。
综上所述的方法的任意步骤都可作为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存储在不设限制的计算机存储器中,并可以被不设限制的计算机处理器调用识别用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一项方法,在此不做多余限制。
进一步的,综上所述的第一或第二可能不止代表次序关系,也可能代表某项特指概念,和/或指的是多个元素之间可单独或全部选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的综合能源调度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建筑能源调度优化系统,所述能源调度优化系统与建筑储能系统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目标建筑的碳排监测系统,获取建筑碳排指标;
获取所述目标建筑的建筑属性信息和建筑结构信息;
根据所述建筑属性信息和所述建筑结构信息进行碳排指标分析,获取预设碳排指标,通过比对所述预设碳排指标和所述建筑碳排指标,生成能源调度指标;
获取所述建筑储能系统的分布式能源模块,其中,所述分布式能源模块中的每个能源模块均包括对应的储能模块和能耗模块;
通过对所述储能模块和所述能耗模块进行数据监测,获取分布式监测数据集;
以所述分布式监测数据集,对所述分布式能源模块进行分析,获取能源调度特征;
基于所述能源调度特征,对所述能源调度指标进行分解,获取能源优化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能源调度特征,对所述分布式能源模块中的各个能源模块进行系数转化,获取系数转化结果;
以所述系数转化结果作为所述各个能源模块的定量因子,以所述各个能源模块作为变量因子,以所述能源调度指标为目标,生成分解函数;
根据所述分解函数,获取响应结果,其中,所述响应结果为基于所述各个能源模块的调度比率;
基于所述调度比率,获取所述能源优化结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能源调度特征,对所述分布式能源模块中的各个能源模块进行系数转化,包括:
获取所述能源调度特征,其中,所述能源调度特征为储能-能耗特征;
基于所述储能-能耗特征对所述各个能源模块进行等损耗储能比例转化,获取多个转化储能量;
根据所述多个转化储能量进行系数分析,获取所述系数转化结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处于等损耗条件下所述各个能源模块对应的多个实时储能量;
根据所述多个实时储能量与所述多个转化储能量进行损失分析,获取损失数据;
基于所述损失数据,生成系数调节信息,基于所述系数调节信息对所述系数转化结果进行调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能源调度特征,对所述能源调度指标进行分解,获取能源优化结果之后,还包括:
搭建能源平衡模型,其中,所述能源平衡模型用于对供给能源和需求能源进行平衡分析;
将所述能源优化结果输入所述能源平衡模型中,根据所述能源平衡模型进行分析,获取平衡指数;
若所述平衡指数不处于预设平衡指数中,获得调度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调度调整指令对所述调度优化结果进行调整,输出二次调度优化结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分布式监测数据集,获取分布式储能监测数据集和分布式能耗监测数据集;
对所述分布式储能监测数据集和所述分布式能耗监测数据集进行稳态分析,得到分布式能源稳态指标;
基于所述分布式能源稳态指标,获取能源稳态特征,将所述能源稳态特征作为辅助特征添加至所述能源调度特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分布式储能监测数据集和所述分布式能耗监测数据集进行稳态分析,包括:
通过对所述分布式储能监测数据集进行数据稳态分析,获取储能稳态校验系数;
通过对所述分布式能耗监测数据集进行数据稳态分析,获取能耗稳态校验系数;
根据所述储能稳态校验系数和所述能耗稳态校验系数进行权重均值计算,得到所述分布式能源稳态指标。
8.一种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的综合能源调度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的综合能源调度优化方法,包括:
碳排指标获取模块,用于基于目标建筑的碳排监测系统,获取建筑碳排指标;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建筑的建筑属性信息和建筑结构信息;
调度指标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建筑属性信息和所述建筑结构信息进行碳排指标分析,获取预设碳排指标,通过比对所述预设碳排指标和所述建筑碳排指标,生成能源调度指标;
能源模块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建筑储能系统的分布式能源模块,其中,所述分布式能源模块中的每个能源模块均包括对应的储能模块和能耗模块;
数据监测模块,用于通过对所述储能模块和所述能耗模块进行数据监测,获取分布式监测数据集;
调度特征获取模块,用于以所述分布式监测数据集,对所述分布式能源模块进行分析,获取能源调度特征;
调度指标分解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能源调度特征,对所述能源调度指标进行分解,获取能源优化结果。
CN202211712438.3A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的综合能源调度优化方法 Active CN1156892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2438.3A CN115689253B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的综合能源调度优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2438.3A CN115689253B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的综合能源调度优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89253A true CN115689253A (zh) 2023-02-03
CN115689253B CN115689253B (zh) 2023-07-25

Family

ID=85055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12438.3A Active CN115689253B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的综合能源调度优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8925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67551A (zh) * 2023-04-26 2023-05-26 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总站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物碳排放的智能核算方法及系统
CN116340850A (zh) * 2023-05-29 2023-06-27 北京智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过程中碳排放监测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2953A (zh) * 2018-10-08 2019-05-14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集成电制冷机的楼宇供能系统模型预测调控方法
CN112434787A (zh) * 2020-10-28 2021-03-02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楼宇总能耗的末端空间能耗预测方法、介质及设备
CN114048955A (zh) * 2021-10-15 2022-02-15 深圳安志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碳排放监管系统
CN115115089A (zh) * 2022-05-17 2022-09-27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建筑碳排放量预测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2953A (zh) * 2018-10-08 2019-05-14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集成电制冷机的楼宇供能系统模型预测调控方法
CN112434787A (zh) * 2020-10-28 2021-03-02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楼宇总能耗的末端空间能耗预测方法、介质及设备
CN114048955A (zh) * 2021-10-15 2022-02-15 深圳安志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碳排放监管系统
CN115115089A (zh) * 2022-05-17 2022-09-27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建筑碳排放量预测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67551A (zh) * 2023-04-26 2023-05-26 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总站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物碳排放的智能核算方法及系统
CN116340850A (zh) * 2023-05-29 2023-06-27 北京智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过程中碳排放监测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89253B (zh) 2023-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689253B (zh) 一种以建筑碳排总量为目标的综合能源调度优化方法
CN110048420B (zh) 一种配电网随机优化调度的方法、装置和介质
CN110119888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有源网格化规划方法
CN110635518A (zh) 一种基于光伏高渗透率的源网荷储优化方法
CN115081721A (zh) 一种碳排放因子的电力系统优化系统
CN108306346A (zh) 一种配电网无功补偿节能方法
CN114611842B (zh) 一种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方法
CN110969478A (zh) 一种新能源高渗透背景下多维提升储能价值的方法
CN113629775B (zh) 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氢储能系统集群出力决策方法
CN113298407B (zh) 一种工业园区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建立方法
CN114285090A (zh) 基于单站-分区-全网的新能源极限消纳能力评估方法
CN113240330A (zh) 一种需求侧虚拟电厂多维价值评估方法和调度策略
CN117183803A (zh) 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9546647B (zh) 一种用于含风光水储的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评估方法
CN114330938B (zh) 一种配电网分布式储能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07590211B (zh) 智能电网信息系统
CN113673141B (zh) 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能量路由器建模及优化控制方法
CN113488990B (zh) 基于改进的蝙蝠算法的微电网优化调度方法
CN115619159A (zh) 一种智慧园区能源消耗分析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15689620A (zh) 基于物理模型和数据驱动的煤价与电价传导模型构建方法
CN114552634A (zh) 一种分布式电源规模化并网多目标动态集群划分方法及装置
CN112069676A (zh) 一种含清洁能源的微电网能量管理方法
CN117374946B (zh) 一种基于消纳能力评估的配电网调度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2103987B (zh) 一种风电接入电网的无功电压两级分区及控制方法
CN117374999B (zh) 一种配电网的电压调节资源双层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