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81073B - 一种t型楔式离子液体压缩机及其液驱控制方式 - Google Patents

一种t型楔式离子液体压缩机及其液驱控制方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81073B
CN115681073B CN202211259207.1A CN202211259207A CN115681073B CN 115681073 B CN115681073 B CN 115681073B CN 202211259207 A CN202211259207 A CN 202211259207A CN 115681073 B CN115681073 B CN 1156810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hydraulic
shaped wedge
piston
hydraulic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592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81073A (zh
Inventor
郭怡
王齐
金漪
彭学院
贾晓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25920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810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81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810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810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810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T型楔式离子液体压缩机及其液驱控制方式,包括液压系统排油口、三个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多孔介质、离子液体等。通过三个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工作位置的变化,控制液压缸三个油腔进行进油、出油、堵死三种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快速压缩、减速压缩/排气、快速吸气、减速吸气四种工作过程。该压缩机下端采用T型楔式结构和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嵌套在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内的结构,具有在单杠内完成两级压缩,加强两相换热,零余隙容积,高效增压,结构简单,运动部件少,加工及维护方便,能耗低,不污染氢气,低成本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T型楔式离子液体压缩机及其液驱控制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T型楔式离子液体压缩机及其液驱控制方式。
背景技术
由于全球气候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各国对新能源的布局已经展开。氢气因其燃烧只生成水,且来源丰富,被誉为是本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氢气为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具有环保、高效、零污染、零排放等优点,受到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加氢站作为氢能产业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其数量及普及程度决定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进程。加氢站由卸氢系统、增压系统、储氢系统和加氢系统组成。其中,氢气压缩机作为实现氢气增压的设备,其性能和耐久性直接决定着加氢站的规模和后期维护成本。
目前加氢站使用的压缩机主要有往复活塞压缩机、隔膜式压缩机和离子液体压缩机三种。往复活塞压缩机主要通过曲柄联杆曲柄连杆带动活塞做往复运动来实现氢气压缩,其具有技术成熟、系统结构简单等优点,但其活塞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会对氢气会造成污染,导致运行及维护费用较高;隔膜式压缩机因无需润滑油润滑,从而能够获得满足燃料电池汽车纯度要求的高压氢气。但隔膜式压缩机在压缩过程中需要采用空气冷却或液体冷却的方式进行降温,其冷却系统较为复杂,技术难度高于常规压缩机。此外,隔膜式压缩机的容积流量较低,且用于氢气压缩的隔膜式压缩机对于膜片的质量要求高,导致了加工成本的升高。离子液体压缩机,兼具了传统活塞压缩机、隔膜压缩机的综合优势,可以满足大流量、高压力、频繁启停、低能耗。然而其机电控制比传统压缩机更为复杂,长期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有待评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型楔式离子液体压缩机及其液驱控制方式,能够实现在单缸内完成两级增压,多孔介质强化换热,T型楔式结构缓冲压缩的目标。且具有结构简单、部件不易磨损、加工方便、控制精度高、能耗低、零余隙容积、通用性强、不污染氢气、低成本等优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T型楔式离子液体压缩机,包括液压系统排油口1,液压系统排油口1上连接有第一液压管路2,第一液压管路2上分别连接有第二液压管路3、第三液压管路4和第四液压管路5。第二液压管路3上连接有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第三液压管路4上连接有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第四液压管路5上连接有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通过第五液压管路9和第六液压管路10连接在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下端的楔形罩111上;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通过第七液压管路12和第八液压管路13与液压油导流管112相连接,液压油导流管112与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下端的楔形罩111相固连,且液压油导流管112与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内部设置的Y型油道15相配合,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内部设置的Y型油道15能够在液压油导流管112上端自由往复运动;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通过第九液压管路16和第十液压管路17连接在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的大直径侧壁位置113处。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内部安装有配套的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内部配合安装有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且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与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之间形成液压缸中油腔19,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与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下端的楔形罩111之间形成液压缸下油腔20,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的中间部位与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之间形成液压缸上油腔21。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上端设置有进气阀22、排气阀23、多孔介质24,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的上端与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的上端装有离子液体25。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分别通过第十一液压管路26、第十二液压管路27、第十三液压管路28连接到液压系统回油口29上。
一种T型楔式离子液体压缩机液驱控制方式,包括以下方式:
1)该压缩机快速压缩过程的液驱控制方式:
当该离子液体压缩机的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与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处于位A状态时,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被控制开启中间控制位、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开启左侧控制位、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开启左侧控制位,液压系统排油口1中的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一液压管路2、第三液压管路4、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第七液压管路12、液压油导流管112、Y型油道15进入液压缸中油腔19,推动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向上运动,同时推动离子液体25向上运动。此时,由于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上端与离子液体25相接触的面积大于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上端与离子液体25相接触的面积,所以离子液体25向上运动时能够实现对氢气的快速压缩。在氢气快速压缩过程中,液压缸上油腔21的液压油经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的大直径侧壁位置113处依次流经第九液压管路16、第十液压管路17、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第十三液压管路28、第十二液压管路27进入液压系统回油口29。直至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达到上止点,则该离子液体压缩机系统的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与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处于位B状态。
2)该压缩机减速压缩/排气过程的液驱控制方式:
当该离子液体压缩机的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与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处于位B状态时,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被控制开启右侧控制位、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开启左侧控制位、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开启中间控制位,液压系统排油口1中的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一液压管路2、第二液压管路3、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第五液压管路9、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下端的楔形罩111进入液压缸下油腔20,推动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向上运动,同时推动离子液体25向上运动。此时,由于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上端与离子液体25相接触的面积小于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上端与离子液体25相接触的面积,所以离子液体25向上运动时能够实现对氢气的减速增压压缩。并且在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即将接触到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时,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的下端凸台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随着压缩的不断进行,当压力高于排气阀23的背压时,排气阀23打开进行排气。在氢气的减速增压压缩过程中,液压缸中油腔19中的液压油依次经Y型油道15、液压油导流管112、第七液压管路12、第八液压管路13、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第十二液压管路27进入液压系统回油口29。当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达到其上止点时,该离子液体压缩机系统的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与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处于位C状态。
3)该压缩机快速吸气过程的液驱控制方式:
当该离子液体压缩机的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与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处于位C状态时,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被控制开启右侧控制位、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开启中间控制位、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开启右侧控制位,液压系统排油口1中的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一液压管路2、第四液压管路5、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第九液压管路16、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的大直径侧壁位置113进入液压缸上油腔21,推动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和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下行直至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达到其下止点。此时,由于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上端与离子液体25相接触的面积大于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上端与离子液体25相接触的面积,所以离子液体25向下运动时能够实现快速吸气。在氢气的快速吸气过程中,液压缸下油腔20的液压油依次经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下端的楔形罩111、第五液压管路9、第六液压管路10、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第十一液压管路26、第十二液压管路27进入液压系统回油口29。当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达到其下止点时,该离子液体压缩机系统的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与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处于位D状态。
4)该压缩机减速吸气过程的液驱控制方式:
当离子液体压缩机的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与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处于位D状态时,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被控制开启右侧控制位、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开启左侧控制位、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开启中间控制位,液压系统排油口1中的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一液压管路2、第三液压管路4、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第七液压管路12、液压油导流管112、Y型油道15进入液压缸中油腔19,推动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下行。此时,由于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上端与离子液体25相接触的面积小于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上端与离子液体25相接触的面积,所以离子液体25向下运动时能够实现减速吸气。并且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和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的楔式结构在二者接触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在氢气的减速吸气过程中,液压缸下油腔20的液压油依次经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下端的楔形罩111、第五液压管路9、第六液压管路10、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第十一液压管路26、第十二液压管路27进入液压系统回油口29。当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达到其下止点时,该离子液体压缩机系统的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与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回到位A状态,完成一次循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该离子液体压缩机采用了单缸双活塞内出杆的结构,使其能够在单缸内完成两级增压。
(2)该离子液体压缩机采用多孔介质布置在压缩机气腔,可以引起绕流以加强两相换热,由于压缩时离子液体可以进入多孔介质,该离子液体压缩机依然可以达到零余隙容积。
(3)该离子液体压缩机,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和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下端均有楔式结构,能在二者接触时起缓冲作用,减少部件之间的磨损,且易于实现T型活塞下行运动时液压管路布置。
(4)该离子液体压缩机,T型活塞内出杆高于工字型活塞上端面时,一方面可起到绕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截面积变小,可以起到缓冲压缩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快速压缩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减速压缩/排气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快速吸气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减速吸气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液压系统排油口1,第一液压管路2,第二液压管路3,第三液压管路4,第四液压管路5,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第五液压管路9,第六液压管路10,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下端的楔形罩111,液压油导流管112,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的大直径侧壁位置113,第七液压管路12,第八液压管路13,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Y型油道15,第九液压管路16,第十液压管路17,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液压缸中油腔19,液压缸下油腔20,液压缸上油腔21,进气阀22,排气阀23,多孔介质24,离子液体25,第十一液压管路26,第十二液压管路27,第十三液压管路28,液压系统回油口2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图3及图4,一种T型楔式离子液体压缩机,包括液压系统排油口1,液压系统排油口1上连接有第一液压管路2,第一液压管路2上分别连接有第二液压管路3、第三液压管路4和第四液压管路5。第二液压管路3上连接有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第三液压管路4上连接有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第四液压管路5上连接有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通过第五液压管路9和第六液压管路10连接在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下端的楔形罩111上;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通过第七液压管路12和第八液压管路13与液压油导流管112相连接,液压油导流管112与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下端的楔形罩111相固连,且液压油导流管112与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内部设置的Y型油道15相配合,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内部设置的Y型油道15能够在液压油导流管112上端自由往复运动;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通过第九液压管路16和第十液压管路17连接在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的大直径侧壁位置113处。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内部安装有配套的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内部配合安装有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且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与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之间形成液压缸中油腔19,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与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下端的楔形罩111之间形成液压缸下油腔20,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的中间部位与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之间形成液压缸上油腔21。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上端设置有进气阀22、排气阀23、多孔介质24,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的上端与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的上端装有离子液体25。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分别通过第十一液压管路26、第十二液压管路27、第十三液压管路28连接到液压系统回油口29上。
参照图1、图5、图6、图7及图8,一种T型楔式离子液体压缩机液驱控制方式,包括以下方式:
1)该压缩机快速压缩过程的液驱控制方式:
参照图1及图5,当该离子液体压缩机的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与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处于位A状态时,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被控制开启中间控制位、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开启左侧控制位、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开启左侧控制位,液压系统排油口1中的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一液压管路2、第三液压管路4、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第七液压管路12、液压油导流管112、Y型油道15进入液压缸中油腔19,推动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向上运动,同时推动离子液体25向上运动。此时,由于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上端与离子液体25相接触的面积大于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上端与离子液体25相接触的面积,所以离子液体25向上运动时能够实现对氢气的快速压缩。在氢气快速压缩过程中,液压缸上油腔21的液压油经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的大直径侧壁位置113处依次流经第九液压管路16、第十液压管路17、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第十三液压管路28、第十二液压管路27进入液压系统回油口29。直至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达到上止点,则该离子液体压缩机系统的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与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处于位B状态。
2)该压缩机减速压缩/排气过程的液驱控制方式:
参照图1及图6,当该离子液体压缩机的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与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处于位B状态时,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被控制开启右侧控制位、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开启左侧控制位、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开启中间控制位,液压系统排油口1中的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一液压管路2、第二液压管路3、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第五液压管路9、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下端的楔形罩111进入液压缸下油腔20,推动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向上运动,同时推动离子液体25向上运动。此时,由于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上端与离子液体25相接触的面积小于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上端与离子液体25相接触的面积,所以离子液体25向上运动时能够实现对氢气的减速增压压缩。并且在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即将接触到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时,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的下端凸台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随着压缩的不断进行,当压力高于排气阀23的背压时,排气阀23打开进行排气。在氢气的减速增压压缩过程中,液压缸中油腔19中的液压油依次经Y型油道15、液压油导流管112、第七液压管路12、第八液压管路13、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第十二液压管路27进入液压系统回油口29。当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达到其上止点时,该离子液体压缩机系统的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与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处于位C状态。
3)该压缩机快速吸气过程的液驱控制方式:
参照图1及图7,当该离子液体压缩机的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与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处于位C状态时,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被控制开启右侧控制位、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开启中间控制位、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开启右侧控制位,液压系统排油口1中的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一液压管路2、第四液压管路5、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第九液压管路16、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的大直径侧壁位置113进入液压缸上油腔21,推动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和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下行直至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达到其下止点。此时,由于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上端与离子液体25相接触的面积大于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上端与离子液体25相接触的面积,所以离子液体25向下运动时能够实现快速吸气。在氢气的快速吸气过程中,液压缸下油腔20的液压油依次经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下端的楔形罩111、第五液压管路9、第六液压管路10、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第十一液压管路26、第十二液压管路27进入液压系统回油口29。当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达到其下止点时,该离子液体压缩机系统的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与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处于位D状态。
4)该压缩机减速吸气过程的液驱控制方式:
参照图1及图8,当离子液体压缩机的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与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处于位D状态时,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被控制开启右侧控制位、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开启左侧控制位、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开启中间控制位,液压系统排油口1中的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一液压管路2、第三液压管路4、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第七液压管路12、液压油导流管112、Y型油道15进入液压缸中油腔19,推动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下行。此时,由于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上端与离子液体25相接触的面积小于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上端与离子液体25相接触的面积,所以离子液体25向下运动时能够实现减速吸气。并且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和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的楔式结构在二者接触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在氢气的减速吸气过程中,液压缸下油腔20的液压油依次经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下端的楔形罩111、第五液压管路9、第六液压管路10、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第十一液压管路26、第十二液压管路27进入液压系统回油口29。当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达到其下止点时,该离子液体压缩机系统的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与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回到位A状态,完成一次循环。

Claims (2)

1.一种T型楔式离子液体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系统排油口(1),液压系统排油口(1)上连接有第一液压管路(2),第一液压管路(2)上分别连接有第二液压管路(3)、第三液压管路(4)和第四液压管路(5);第二液压管路(3)上连接有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第三液压管路(4)上连接有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第四液压管路(5)上连接有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通过第五液压管路(9)和第六液压管路(10)连接在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下端的楔形罩(111)上;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通过第七液压管路(12)和第八液压管路(13)与液压油导流管(112)相连接,液压油导流管(112)与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下端的楔形罩(111)相固连,且液压油导流管(112)与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内部设置的Y型油道(15)相配合,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内部设置的Y型油道(15)能够在液压油导流管(112)上端自由往复运动;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通过第九液压管路(16)和第十液压管路(17)连接在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的大直径侧壁位置(113)处;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内部安装有配套的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内部配合安装有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且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与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之间形成液压缸中油腔(19),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与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下端的楔形罩(111)之间形成液压缸下油腔(20),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的中间部位与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之间形成液压缸上油腔(21);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上端设置有进气阀(22)、排气阀(23)、多孔介质(24),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的上端与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的上端装有离子液体(25);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分别通过第十一液压管路(26)、第十二液压管路(27)、第十三液压管路(28)连接到液压系统回油口(2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型楔式离子液体压缩机的液驱控制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式:
1)该压缩机快速压缩过程的液驱控制方式:
当该离子液体压缩机的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与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处于位A状态时,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被控制开启中间控制位、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开启左侧控制位、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开启左侧控制位,液压系统排油口(1)中的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一液压管路(2)、第三液压管路(4)、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第七液压管路(12)、液压油导流管(112)、Y型油道(15)进入液压缸中油腔(19),推动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向上运动,同时推动离子液体(25)向上运动;此时,由于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上端与离子液体(25)相接触的面积大于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上端与离子液体(25)相接触的面积,所以离子液体(25)向上运动时能够实现对氢气的快速压缩;在氢气快速压缩过程中,液压缸上油腔(21)的液压油经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的大直径侧壁位置(113)处依次流经第九液压管路(16)、第十液压管路(17)、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第十三液压管路(28)、第十二液压管路(27)进入液压系统回油口(29);直至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达到上止点,则该离子液体压缩机系统的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与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处于位B状态;
2)该压缩机减速压缩/排气过程的液驱控制方式:
当该离子液体压缩机的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与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处于位B状态时,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被控制开启右侧控制位、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开启左侧控制位、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开启中间控制位,液压系统排油口(1)中的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一液压管路(2)、第二液压管路(3)、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第五液压管路(9)、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下端的楔形罩(111)进入液压缸下油腔(20),推动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向上运动,同时推动离子液体(25)向上运动;此时,由于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上端与离子液体(25)相接触的面积小于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上端与离子液体(25)相接触的面积,所以离子液体(25)向上运动时能够实现对氢气的减速增压压缩;并且在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即将接触到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时,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的下端凸台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随着压缩的不断进行,当压力高于排气阀(23)的背压时,排气阀(23)打开进行排气;在氢气的减速增压压缩过程中,液压缸中油腔(19)中的液压油依次经Y型油道(15)、液压油导流管(112)、第七液压管路(12)、第八液压管路(13)、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第十二液压管路(27)进入液压系统回油口(29);当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达到其上止点时,该离子液体压缩机系统的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与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处于位C状态;
3)该压缩机快速吸气过程的液驱控制方式:
当该离子液体压缩机的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与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处于位C状态时,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被控制开启右侧控制位、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开启中间控制位、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开启右侧控制位,液压系统排油口(1)中的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一液压管路(2)、第四液压管路(5)、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第九液压管路(16)、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的大直径侧壁位置(113)进入液压缸上油腔(21),推动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和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下行直至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达到其下止点;此时,由于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上端与离子液体(25)相接触的面积大于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上端与离子液体(25)相接触的面积,所以离子液体(25)向下运动时能够实现快速吸气;在氢气的快速吸气过程中,液压缸下油腔(20)的液压油依次经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下端的楔形罩(111)、第五液压管路(9)、第六液压管路(10)、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第十一液压管路(26)、第十二液压管路(27)进入液压系统回油口(29);当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达到其下止点时,该离子液体压缩机系统的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与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处于位D状态;
4)该压缩机减速吸气过程的液驱控制方式:
当离子液体压缩机的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与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处于位D状态时,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被控制开启右侧控制位、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开启左侧控制位、第三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开启中间控制位,液压系统排油口(1)中的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一液压管路(2)、第三液压管路(4)、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第七液压管路(12)、液压油导流管(112)、Y型油道(15)进入液压缸中油腔(19),推动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下行;此时,由于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上端与离子液体(25)相接触的面积小于工字中空下端带凸台型活塞(18)上端与离子液体(25)相接触的面积,所以离子液体(25)向下运动时能够实现减速吸气;并且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和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的楔式结构在二者接触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在氢气的减速吸气过程中,液压缸下油腔(20)的液压油依次经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下端的楔形罩(111)、第五液压管路(9)、第六液压管路(10)、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第十一液压管路(26)、第十二液压管路(27)进入液压系统回油口(29);当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达到其下止点时,该离子液体压缩机系统的T型楔式活塞内出杆(14)与T型楔式气液复合缸(11)回到位A状态,完成一次循环。
CN202211259207.1A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t型楔式离子液体压缩机及其液驱控制方式 Active CN1156810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59207.1A CN115681073B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t型楔式离子液体压缩机及其液驱控制方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59207.1A CN115681073B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t型楔式离子液体压缩机及其液驱控制方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81073A CN115681073A (zh) 2023-02-03
CN115681073B true CN115681073B (zh) 2023-11-14

Family

ID=85065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59207.1A Active CN115681073B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t型楔式离子液体压缩机及其液驱控制方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8107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79341A (ja) * 2010-02-26 2011-09-15 Chuo Giken Kogyo:Kk 2段圧縮式異径ピストンコンプレッサー
CN105697289A (zh) * 2014-12-11 2016-06-22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压缩机
CN111365212A (zh) * 2020-03-06 2020-07-03 西安交通大学 相位差实时可调型三级增压零余隙式离子液体压缩机
CN111365210A (zh) * 2020-03-06 2020-07-03 西安交通大学 活塞行程精准可调的高效增压零余隙式离子液体压缩机
CN111512044A (zh) * 2017-11-22 2020-08-07 林德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操作活塞式压缩机的方法及活塞式压缩机
CN112814868A (zh) * 2021-02-03 2021-05-18 北京派瑞华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两级活塞式气体压缩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23628B2 (en) * 2013-11-07 2019-06-18 Gas Technology Institute Free piston linear motor compressor and associated systems of opera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79341A (ja) * 2010-02-26 2011-09-15 Chuo Giken Kogyo:Kk 2段圧縮式異径ピストンコンプレッサー
CN105697289A (zh) * 2014-12-11 2016-06-22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压缩机
CN111512044A (zh) * 2017-11-22 2020-08-07 林德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操作活塞式压缩机的方法及活塞式压缩机
CN111365212A (zh) * 2020-03-06 2020-07-03 西安交通大学 相位差实时可调型三级增压零余隙式离子液体压缩机
CN111365210A (zh) * 2020-03-06 2020-07-03 西安交通大学 活塞行程精准可调的高效增压零余隙式离子液体压缩机
CN112814868A (zh) * 2021-02-03 2021-05-18 北京派瑞华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两级活塞式气体压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81073A (zh) 2023-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1008A (zh) 加氢站用液压活塞式氢气压缩机
CN111365210A (zh) 活塞行程精准可调的高效增压零余隙式离子液体压缩机
US8499728B2 (en) Cylinder linkage method for a multi-cylinde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and a multicylinder linkage compound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CN102392810A (zh) 液压驱动的气体压缩机
CN115681073B (zh) 一种t型楔式离子液体压缩机及其液驱控制方式
CN206017110U (zh) 一种多级压缩换向阀式隔膜压缩机
CN105507860B (zh) 一种橇装式气田单井等熵增压一体化集成装置
CN201155440Y (zh) 变径双作用活塞式压缩机
CN111365212B (zh) 相位差实时可调型三级增压零余隙式离子液体压缩机
CN104329165B (zh) 一种两缸四冲程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
CN115681074B (zh) 双活塞两级增压多孔介质高效换热式离子液体压缩机
CN209637955U (zh) 一种换向阀式隔膜压缩机的曲轴连杆十字头同步机构
CN202221181U (zh) 变排量压缩膨胀机
CN208474066U (zh) 加氢站用液压活塞式氢气压缩机
CN2198409Y (zh) 气体增压缸
CN111706558B (zh) 一种连续变压的大变压范围高速阀控液压缸液压变压器
CN201368004Y (zh) 液压空压机
CN204175431U (zh) 一种两缸四冲程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
CN208858542U (zh) 一种换向阀式隔膜压缩机
CN209838651U (zh) 流体交换机
CN2740802Y (zh) 弹簧储能换向气压驱动的往复式注液泵装置
CN219774288U (zh) 一种往复式压缩机
CN212389486U (zh) 一种气动油压泵浦
CN202141246U (zh) 全膨胀制冷压缩膨胀机
CN217538943U (zh) 一种便携式三级空气增压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