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69423A - 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69423A
CN115669423A CN202211403562.1A CN202211403562A CN115669423A CN 115669423 A CN115669423 A CN 115669423A CN 202211403562 A CN202211403562 A CN 202211403562A CN 115669423 A CN115669423 A CN 115669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ing
box body
rice seedling
seedling rai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0356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140356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694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69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694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包括:箱体、风道、半导体制冷装置、驱动装置。风道连接在箱体外侧,并与箱体内部空间连通;半导体制冷装置,活动安装在风道内,半导体制冷装置具有能对箱体内空气加热的第一位置和能对箱体内空气除湿的第二位置;驱动装置,连接在箱体外侧,用于驱动半导体制冷装置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本发明能够高效的对箱体内部加热和除湿,为水稻生长提供适宜的温湿度。

Description

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常年稻谷总产量约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32-35%。中国也是亚洲水稻单产最高的国家之一。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面积和单产都居世界首位。全国有6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它具有商品率、经济效率和营养价值及高产稳产等特性,深受农民的青睐。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体质的健康,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稻机械化插秧正在成为我国水稻种植的主要方式。特别是配合水稻机插秧技术发展和应用,大棚育秧和温室育秧设施为核心的工厂化育秧中心快速发展,提高水稻机插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水平、集中供秧能力、水稻育秧的标准化水平和水稻种植效率,降低传统农民分散育秧存在的风险。现有的水稻秧苗育秧装置大多使用电加热器直接加热,控制温度的能耗大,由于装置保温和密封性较好,湿度容易过大。由于矿质盐类(无机盐)要溶于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在体内运转,蒸腾作用是对水分吸收和流动的动力,矿物质也随水分的吸收和流动而被吸入和分布到植物体各部分中去。环境湿度大时会影响水稻的蒸腾作用,减少矿质盐类在水稻体内的运输,影响水稻发育。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能够高效的对箱体内部加热和除湿,为水稻提供适宜的温湿度。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包括:箱体、风道、半导体制冷装置、驱动装置。所述风道连接在所述箱体外侧,并与所述箱体内部空间连通;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活动安装在所述风道内,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具有能对所述箱体内空气加热的第一位置和能对所述箱体内空气除湿的第二位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箱体外侧,用于驱动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箱体起到容纳水稻秧苗的作用,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实现同一个半导体制冷装置起到对箱体内空气除湿和控温的双重作用,且使用半导体制冷装置用于加热箱体内空气与使用电加热器相比更加节能,半导体制冷装置体积也远小于普通压缩机制冷,能够高效的对箱体内部加热和除湿,为水稻生长提供适宜的温湿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前散热片、后散热片,所述前散热片连接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前侧以用于增强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前侧的换热效率,所述后散热片连接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后侧以用于增强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前侧的换热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散热片前端设有前密封板,所述前密封板用于密封所述前散热片前端与所述风道之间的间隙,所述后散热片后端设有后密封板,所述后密封板用于密封所述后散热片前端与所述风道之间的间隙,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上连接有中密封板,所述中密封板用于密封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边缘与所述风道之间的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靠近箱体的一侧设有第一插筒与第二插筒,所述第二插筒内设有第一风机,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前散热片与所述第一插筒对齐,且所述后散热片与所述第二插筒对齐,所述风道在远离所述箱体的一侧连接有U形风管,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前散热片与所述后散热片分别与所述U形风管两端对齐。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侧面连接有第一插口与第二插口,所述第一插筒安装在所述第一插口中,所述第二插筒安装在所述第二插口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远离箱体的一侧开设有外连口,所述外连口处安装有用于抽出所述风道内空气的第二风机,所述风道靠近所述箱体的一侧开设有过滤网口,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前散热片与所述第二插筒、U形风管对齐,且所述后散热片与所述过滤网口、所述外连口对齐。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内顶部安装有补光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前侧设有透明箱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顶部设有提手。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底部设有多个支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箱体起到容纳水稻秧苗的作用,驱动装置驱动半导体制冷装置在风道内活动,半导体制冷装置在第一位置时与风道连接的的第一插筒、第二插筒、U形风管匹配,实现对箱体内空气的除湿,半导体制冷装置在第二位置时,半导体制冷装置与第二插筒、U形风管、外连口、过滤网口匹配,实现对箱体内空气的加热和冷却,具有结构紧凑,加热效率高,除湿有效的特点,且半导体制冷装置与风道位于箱体外部,便于维护检修。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箱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风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风机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制冷装置位于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制冷装置位于第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制冷装置示意图。
附图标号:
箱体100、安装板110、第一插口120、第二插口130、补光灯140、透明箱门150、提手160、支腿170;
风道200、过水孔201、直排孔202、接水盒210、排水阀211、第一插筒220、第二插筒230、第一风机231、U形风管240、外连口250、第二风机251、过滤网口260;
半导体制冷装置300、半导体制冷片310、中密封板311、前散热片320、电线孔322、前密封板321、后散热片330、后密封板331;
驱动装置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5、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包括:箱体100、风道200、半导体制冷装置300、驱动装置400,箱体100由不锈钢方管和双层不锈钢板焊接而成,两层不锈钢板之间夹设有发泡聚氨酯等保温材料,以提高箱体100的保温性能。风道200由不锈钢板焊接成型,风道200焊接在箱体100外侧,并与箱体100内部空间连通;风道200沿箱体100外侧水平延伸。半导体制冷装置300活动安装在风道200内,半导体制冷装置300能沿风道200的延伸方向水平活动。半导体制冷装置300具有能对箱体100内空气除湿的第一位置和能对箱体100内空气加热和降温的第二位置;驱动装置400连接在箱体100外侧,用于驱动半导体制冷装置30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由于半导体制冷片制冷端和制热端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故对位于第二位置时的半导体制冷片通以不同方向的电流,半导体制冷装置300即可在制热与制冷之间切换。箱体100外侧焊接有安装板110,驱动装置400螺栓连接在安装板110上,驱动装置400选用成本较低的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固定端螺栓连接在安装板110上,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螺栓连接在半导体制冷装置300上,电动伸缩杆相比于齿轮齿条等其他传动形式,具有维护方便,故障率低的优点。
参照图7所示,可理解的是,半导体制冷装置300包括半导体制冷片310、前散热片320、后散热片330,半导体制冷片310的功率规格由箱体100尺寸确定,箱体100尺寸越大,选用的半导体制冷片310的功率越大,前散热片320与后散热片330均为带散热鳍片结构的铝合金板。铝合金材质成本较低但是换热效率不如铜合金,为提高半导体制冷装置300的工作效率,前散热片320与后散热片330可选用纯铜或者铜合金材质。前散热片320螺栓连接在半导体制冷片310前侧以用于增强半导体制冷片310前侧的换热效率,前散热片320与半导体制冷片310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脂以提高换热效率。后散热片330螺栓连接在半导体制冷片310后侧以用于增强半导体制冷片310前侧的换热效率,后散热片330与半导体制冷片310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脂以提高换热效率。
参照图3和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为使前散热片320或者后散热片330上的冷凝水能顺利流下,风道200下端开设有4个过水孔201,风道200下方还焊接有接水盒210,风道200中的冷凝水能从过水孔201中流入接水盒210内,接水盒210下端连接有排水阀211,冷凝水被接水盒210收集后,通过排水阀211放出,重新收集冷凝水,可重复利用,有利于节约用水。可以预见的是,为回收利用冷凝水,排水阀211可以与箱体100底部空间相连通,打开排水阀211,冷凝水即可流入箱体100内对水稻进行灌溉。
参照图5、图6和图7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前散热片320前端螺栓连接有前密封板321,前密封板321用于密封前散热片320前端与风道200之间的间隙,由于前散热片320与驱动装置400相连,故风道200前端设置有供驱动装置400通过的开口,为防止漏风影响除湿效率和加热效率,前散热片320将前散热片320前端与风道200之间的间隙密封,使风道200外的空气无法从前散热片320前端通过前散热片320接触。后散热片330后端螺栓连接有后密封板331,后密封板331用于密封后散热片330前端与风道200之间的间隙,半导体制冷片310上连接有中密封板311,中密封板311用于密封半导体制冷片310边缘与风道200之间的间隙。前密封板321、中密封板311、后密封板331的边缘均为橡胶材质并与风道200内侧壁相抵,以提高密封性能。
参照图3至图6所示,可以理解的是,风道200靠近箱体100的一侧设有第一插筒220与第二插筒230,第一插筒220与第二插筒230均与风道200内部空间连通,第二插筒230处设有第一风机231,第一风机231用于将风道200内的空气抽出,半导体制冷装置300位于第一位置时,前散热片320与第一插筒220对齐,且后散热片330与第二插筒230对齐,风道200在远离箱体100的一侧连接有U形风管240,半导体制冷装置300位于第一位置时,前散热片320与后散热片330分别与U形风管240两端对齐。半导体制冷装置300位于第一位置时,半导体制冷片310对前散热片320降温,对后散热片330加热,第一风机231工作能使空气从第一插筒220进入风道200,流经前散热片320,空气在前散热片320中降温,相对湿度增大,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然后从U形风管240进入后散热片330,空气在后散热片330中被加热,然后从第二插筒230排出。空气在除湿过程中先冷却后加热,温度不会降低,有利于水稻生长。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箱体100侧面焊接有第一插口120与第二插口130,第一插口120与第二插口130均与箱体100内部空间连通,第二插筒230安装在第一插口120中,第二插筒230安装在第二插口130中,第一插口120上穿设有用于固定第一插口120的螺钉,第二插口130上穿设有用于固定第二插口130的螺钉,将第一插筒220与第二插筒230分别插入第一插口120第二插口130,拧紧螺栓即可完成固定,便于拆装和更换风道200。
参照图4至图6所示,可以理解的是,风道200远离箱体100的一侧开设有外连口250,外连口250位于U形风管240后侧。外连口250处螺栓连接有用于抽出风道200内空气的第二风机251,风道200靠近箱体100的一侧开设有过滤网口260,半导体制冷装置300位于第二位置时,前散热片320与第二插筒230、U形风管240对齐,且后散热片330与过滤网口260、外连口250对齐。由于后密封板331将后散热片330前端与风道200之间的间隙密封,故半导体制冷装置300位于第一位置时,空气不能从外连口250与过滤网口260进入后散热片330中。当半导体制冷装置300位于第二位置时,启动第二风机251,空气从过滤网口260进入后散热片330中,空气与后散热片330换热,然后从外连口250被第二风机251排出。过滤网口260对外界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能防止杂物进入风道中堵塞风道。
此外,第一风机231与第二风机251选用12v直流散热风扇,降低成本,便于维护。
参照图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箱体100内顶部安装有补光灯140,补光灯140选用红光与蓝光组合的LED植物补光灯140。补光灯140为水稻的光合作用提高必要的光照。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箱体100前侧设有透明箱门150,透明箱门150便于使用者观察箱体100内水稻的生长情况,透明箱门150边框材质为铝合金,透明箱门150主体为双层真空玻璃,增强隔热性能。
参照图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箱体100顶部设有提手160,便于运输和安装箱体100。
参照图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箱体100底部对称的设有4个支腿170,支腿170起到支撑防滑作用。
参照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风道200底部开设有直排孔202,直排孔202位于外连口250和过滤网口260之间,半导体制冷装置300位于第二位置时,直排孔202用于排出后散热片330产生的冷凝水。由于过滤网口260过滤能力有限,无法将空气中的杂质完全去除,半导体制冷装置300在第二位置制热时,后散热片330上的冷凝水不可避免的含有灰尘,不利于后续循环利用,故通过直排孔202直接排出,不做回收处理。
参照图4和图5所示,前密封板321上开设有供半导体制冷片310连接的电源线穿设的电线孔322。由于半导体制冷片310位于风道200内,通过电线孔322对半导体制冷片310供电,解决了供电不方便的问题。
可以预见的是,在箱体100内设置温湿度传感器,可以监测箱体100内的温湿度,以实现自动控制半导体制冷装置300运行和位置切换。
工作步骤:
(1)除湿,驱动装置400将半导体制冷装置300移动到第一位置,启动第一风机231,对半导体制冷片310通电,使半导体制冷片310通电对前散热片320降温,对后散热片330加热,第一风机231工作能使箱体100内的空气从第一插筒220进入风道200,流经前散热片320,空气在前散热片320中降温,相对湿度增大,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然后从U形风管240进入后散热片330,空气在后散热片330中被加热,然后从第二插筒230排出至箱体100内。
(2)加热,驱动装置400将半导体制冷装置300移动到第二位置,启动第一风机231和第二风机251,对半导体制冷片310通电,使半导体制冷片310通电对前散热片320加热,对后散热片330降温,外界空气从过滤网口260进入后散热片330中,空气与后散热片330换热,然后从外连口250被第二风机251排出,箱体100内空气从第一插筒220进入风道200,从U形风管240进入前散热片320被加热,然后从第二插筒230被第一风机231排到箱体100中。
(3)制冷,驱动装置400将半导体制冷装置300移动到第二位置,启动第一风机231和第二风机251,对半导体制冷片310通电,使半导体制冷片310通电对前散热片320降温,对后散热片330加热,外界空气从过滤网口260进入后散热片330中,空气与后散热片330换热,然后从外连口250被第二风机251排出,箱体100内空气从第一插筒220进入风道200,从U形风管240进入前散热片320被降温,然后从第二插筒230被第一风机231排到箱体100中。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00;
风道200,连接在所述箱体100外侧,并与所述箱体100内部空间连通;
半导体制冷装置300,活动安装在所述风道200内,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300具有能对所述箱体100内空气加热的第一位置和能对所述箱体100内空气除湿的第二位置;
驱动装置400,连接在所述箱体100外侧,用于驱动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30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300包括半导体制冷片310、前散热片320、后散热片330,所述前散热片320连接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10前侧以用于增强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10前侧的换热效率,所述后散热片330连接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10后侧以用于增强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10前侧的换热效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散热片320前端设有前密封板321,所述前密封板321用于密封所述前散热片320前端与所述风道200之间的间隙,所述后散热片330后端设有后密封板331,所述后密封板331用于密封所述后散热片330前端与所述风道200之间的间隙,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10上连接有中密封板311,所述中密封板311用于密封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10边缘与所述风道200之间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200靠近箱体100的一侧设有第一插筒220与第二插筒230,所述第二插筒230内设有第一风机231,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300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前散热片320与所述第一插筒220对齐,且所述后散热片330与所述第二插筒230对齐,所述风道200在远离所述箱体100的一侧连接有U形风管240,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300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前散热片320与所述后散热片330分别与所述U形风管240两端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侧面连接有第一插口120与第二插口130,所述第一插筒220安装在所述第一插口120中,所述第二插筒230安装在所述第二插口130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200远离箱体100的一侧开设有外连口250,所述外连口250处安装有用于抽出所述风道200内空气的第二风机251,所述风道200靠近所述箱体100的一侧开设有过滤网口260,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300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前散热片320与所述第二插筒230、U形风管240对齐,且所述后散热片330与所述过滤网口260、所述外连口250对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内顶部安装有补光灯14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前侧设有透明箱门15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顶部设有提手16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底部设有多个支腿170。
CN202211403562.1A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 Pending CN1156694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03562.1A CN115669423A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03562.1A CN115669423A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69423A true CN115669423A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50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03562.1A Pending CN115669423A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6942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20789B (zh) 一种双蒸发器立式制冷展示柜
CN105066555A (zh) 冰箱
CN202006077U (zh) 气调实验环境除湿器
CN115669423A (zh) 一种水稻秧苗育秧装置
CN101676642A (zh) 一种水冷式除湿机
CN203190538U (zh) 机柜空调器
CN206919441U (zh) 制冷装置及自动售货机
CN214501845U (zh) 带有酒具烘干功能的红酒冷藏柜
CN205002511U (zh) 冰箱
CN210671480U (zh) 一种集装箱
CN210512006U (zh) 一种移动式节能空调
CN217383120U (zh) 一种移动制冷的新型智能一体空调机
CN216853358U (zh) 节能控温植物培养装置
CN220083424U (zh) 一种冷库制冷设备用化霜机构
CN219318779U (zh) 一种除霜加热管
CN220965433U (zh) 一种电源模块用的散热设备
CN216343045U (zh) 一种室内小型花房恒温风机
CN209489074U (zh) 一种机电设备散热装置
CN220892614U (zh) 一种冷库制冷用冷凝组件
CN219776404U (zh) 一种防冻方型横流式冷却塔
CN209672679U (zh) 一种高效的制冷节能组件
CN217348792U (zh) 一种保鲜箱
CN218722514U (zh) 一种冷库制冷设备
CN212378340U (zh) 一种一体式自动售货机制冷模块
CN217817080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