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69274B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69274B
CN115669274B CN202180000838.9A CN202180000838A CN115669274B CN 115669274 B CN115669274 B CN 115669274B CN 202180000838 A CN202180000838 A CN 202180000838A CN 115669274 B CN115669274 B CN 1156692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device
emitting devices
transparent
display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008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69274A (zh
Inventor
王本莲
杜丽丽
龙跃
黄炜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669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692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692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692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具有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的衬底基板(101),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AA2)的透光率;发光器件层,位于衬底基板(101)之上,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多个第一发光器件(102);驱动电路层,位于发光器件层与衬底基板(101)之间,包括多个第一像素电路,多个第一像素电路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投影与第一显示区(AA1)无交叠,多个第一像素电路与多个第一发光器件(102)电连接;多个透明导电层,位于衬底基板(101)之上;每一透明导电层包括多条透明走线(103),多条透明走线(103)连接于多个第一像素电路与多个第一发光器件(102)之间,同行第一发光器件(102)对应电连接的透明走线(103)位于至少两个透明导电层,且同列第一发光器件(102)对应电连接的透明走线(103)位于至少两个透明导电层。

Description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不仅要求手机的外形美观,还需兼顾给手机使用者带来更出色的视觉体验。各大厂商开始在智能手机上提高屏占比,使得全面屏成为智能手机的一个新竞争点。随着全面屏的发展,在性能和功能上的提升需求也与日俱增,屏下摄像头在不影响高屏占比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来视觉和使用体验上的冲击感。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具体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包括:
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第一显示区、以及至少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一侧的第二显示区;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
发光器件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之上,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多个第一发光器件;
驱动电路层,位于所述发光器件层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多个第一像素电路,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路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显示区没有重叠区域,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路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
多个透明导电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之上;每一所述透明导电层包括多条透明走线,所述多条透明走线连接于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路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器件之间,同行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对应电连接的所述透明走线位于至少两个所述透明导电层,且同列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对应电连接的所述透明走线位于至少两个所述透明导电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路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且所述多个透明导电层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层和所述发光器件层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在第一方向上,任意相邻n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对应电连接的所述透明走线异层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为行方向或列方向,n为所述透明导电层的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每n排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为一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周期排列;
各所述透明导电层电连接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在一排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中的位置互补;
同一所述透明导电层电连接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在一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中的位置互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在第二方向上,任意相邻n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对应电连接的所述透明走线异层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为行方向或列方向,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互交叉。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多个透明导电层包括层叠设置且相互绝缘层的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和第三透明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多条第一透明走线,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多条第二透明走线,所述第三透明导电层包括多条第三透明走线;
所述第一透明走线、所述第二透明走线、所述第三透明走线分别电连接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上均交替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在第二方向上,任意相邻(n-1)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对应电连接的所述透明走线异层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为行方向或列方向,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互交叉。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多个透明导电层包括层叠设置且相互绝缘层的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和第三透明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多条第一透明走线,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多条第二透明走线,所述第三透明导电层包括多条第三透明走线;
所述第一透明走线、所述第二透明走线、所述第三透明走线分别电连接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交替设置;
每9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为一重复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循环排列,在一所述重复单元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分别为第1个第一发光器件和第9个第一发光器件;
每3排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为一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周期排列,在一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中,位于最外侧的两排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分别为第1排第一发光器件和第3排第一发光器件;
所述第一透明走线与第1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1个第一发光器件、第6个第一发光器件、第8个第一发光器件,第2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3个第一发光器件、第5个第一发光器件、第7个第一发光器件,以及第3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2个第一发光器件、第4个第一发光器件、第9个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
所述第二透明走线与第1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2个第一发光器件、第4个第一发光器件、第9个第一发光器件,第2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1个第一发光器件、第6个第一发光器件、第8个第一发光器件,以及第3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3个第一发光器件、第5个第一发光器件、第7个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
所述第三透明走线与第1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3个第一发光器件、第5个第一发光器件、第7个第一发光器件,第2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2个第一发光器件、第4个第一发光器件、第9个第一发光器件,以及第3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1个第一发光器件、第6个第一发光器件、第8个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在第二方向上,部分相邻(n-1)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对应电连接的所述透明走线异层设置、其余相邻(n-1)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对应电连接的所述透明走线同层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为行方向或列方向,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互交叉。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多个透明导电层包括层叠设置且相互绝缘层的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和第三透明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多条第一透明走线,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多条第二透明走线,所述第三透明导电层包括多条第三透明走线;
所述第一透明走线、所述第二透明走线、所述第三透明走线分别电连接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交替设置;
每9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为一重复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周期排列,在一所述重复单元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分别为第1个第一发光器件和第9个第一发光器件;
每3排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为一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周期排列,在一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中,位于最外侧的两排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分别为第1排第一发光器件和第3排第一发光器件;
所述第一透明走线与第1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1个第一发光器件、第5个第一发光器件、第9个第一发光器件,第2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3个第一发光器件、第4个第一发光器件、第8个第一发光器件,以及第3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2个第一发光器件、第6个第一发光器件、第7个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
所述第二透明走线与所述第1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2个第一发光器件、第6个第一发光器件、第7个第一发光器件,第2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1个第一发光器件、第5个第一发光器件、第9个第一发光器件,以及第3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3个第一发光器件、第4个第一发光器件、第8个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
所述第三透明走线与所述第1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3个第一发光器件、第4个第一发光器件、第8个第一发光器件,第2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2个第一发光器件、第6个第一发光器件、第7个第一发光器件,以及第3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1个第一发光器件、第5个第一发光器件、第9个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第一子显示区、第二子显示区、第三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其中,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在行方向上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子显示区与所述第四子显示区在行方向上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与所述第三子显示区在列方向上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子显示区与所述第四子显示区在列方向上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的所述透明走线向远离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一侧延伸;
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的所述透明走线向远离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一侧延伸;
所述第三子显示区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的所述透明走线向远离所述第四子显示区的一侧延伸;
所述第四子显示区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的所述透明走线向远离所述第三子显示区的一侧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各所述透明导电层中的所述透明走线的数量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每一所述透明导电层中的所述透明走线互不交叠,不同所述透明导电层中的所述透明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或至少部分交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多个第二像素电路,所述发光器件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多个第二发光器件,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器件与所述多个第二像素电路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器件在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密度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器件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密度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包括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同时为反射型阳极或反射型阴极;
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与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相同时,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电极的正投影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器件在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密度大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器件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密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包括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同时为反射型阳极或反射型阴极;
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与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相同时,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等于所述第二电极的正投影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所述第一显示区被配置为安装取光模组。
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显示基板。
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取光模组,以及上述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取光模组被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透明走线的一种布线设计;
图2为相关技术中透明走线的又一种布线设计;
图3为相关技术中透明走线的又一种布线设计;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透明走线的一种布线设计;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透明走线的又一种布线设计;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透明走线的又一种布线设计;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透明走线的又一种布线设计;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透明走线的又一种布线设计;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各层透明走线的叠层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布线设计;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布线设计;
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透明导电层的布线设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中各图形的尺寸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公开内容。并且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部分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内”、“外”、“上”、“下”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相关技术中的屏下摄像头技术,在摄像头(Camera)所在显示区仅保留发光器件,而发光器件对应的像素电路设置在Camera所在显示区外,并选用透明走线来实现Camera所在显示区外的像素电路和Camera所在显示区内发光器件的电气连接,以提升透光率、保证拍照效果。
受限于透明走线尺寸(Pitch)的工艺限制,目前多用三层或四层透明导电层(例如氧化铟锡,ITO)进行透明走线的布线。通常同层透明走线与至少一行或至少一列发光器件电连接,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中,图1至图3中1、2、3表示三个不同的透明导电层,图1至图3中的方框表示发光器件的位置。
然而,由于不同透明导电层间制程工艺波动,会造成不同透明导电层的膜厚、线宽、线距等存在差异,故不同透明导电层中透明走线之间负载(Loading)及耦合电容不同,会造成显示不均。例如图1容易出现区域性条纹(Mura)、而图2容易出现竖条纹、而图3容易出现横条纹,极大影响了显示质量。
为了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如图4和图5所示,可以包括:
衬底基板101,该衬底基板101包括第一显示区AA1、以及至少位于第一显示区AA1一侧的第二显示区AA2;其中,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AA2的透光率;
发光器件层,位于衬底基板101之上,发光器件层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多个第一发光器件102;
驱动电路层,位于发光器件层与衬底基板101之间;驱动电路层包括多个第一像素电路(图中未示出),多个第一像素电路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投影与第一显示区AA1没有重叠区域,多个第一像素电路与多个第一发光器件102电连接;
多个透明导电层,位于衬底基板101之上;每一透明导电层包括多条透明走线(图中未示出),多条透明走线连接于多个第一像素电路与多个第一发光器件102之间,同行第一发光器件102对应电连接的透明走线位于至少两个透明导电层,且同列第一发光器件102对应电连接的透明走线位于至少两个透明导电层。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通过设置同行第一发光器件102对应电连接的透明走线位于至少两个透明导电层,以及同列第一发光器件102对应电连接的透明走线位于至少两个透明导电层,使得各层透明走线的布线较均匀,从而降低了因不同透明导电层制程工艺或自身环境造成的Loading及耦合电容差异,改善了显示不均等不良。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像素电路可以位于第二显示区AA2,且多个透明导电层可以位于驱动电路层与发光器件层之间,以便于通过透明走线连接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一发光器件102。另外,将多个第一像素电路设置于第二显示区AA2,利于提高屏占比,符合全面屏的发展趋势。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像素电路还可以位于边框区,多个透明导电层的位置也不局限于驱动电路层与发光器件层之间,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9所示,在第一方向Y上,任意相邻n个第一发光器件102对应电连接的透明走线异层设置,第一方向Y为行方向或列方向,n为透明导电层的总数。由图5至图9可以看出,各透明导电层电连接的发光器件102在第一方向Y上交替排布,使得多层透明走线在第一方向Y上均匀分布,有效解决了在第一方向Y所在行方向或列方向上的显示不均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9所示,每n排第一发光器件102为一组在第一方向Y上周期排列;各透明导电层电连接的第一发光器件102,在一排第一发光器件102中的位置互补;同一透明导电层电连接的第一发光器件102,在一组第一发光器件102中的位置互补。这样设置,可以使得多层透明走线103在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X上分别均匀布线,有效解决了行方向和列方向上的显示不均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第二方向X上,任意相邻n个第一发光器件102对应电连接的透明走线103异层设置,第二方向X为行方向或列方向,且第二方向X与第一方向Y相互交叉。通过设计各透明导电层电连接的发光器件102在第二方向X上交替排布,使得多层透明走线在第二方向X上均匀分布,有效解决了在第二方向X所在行方向或列方向上的显示不均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多个透明导电层可以包括层叠设置且相互绝缘层的第一透明导电层1、第二透明导电层2和第三透明导电层3;其中,第一透明导电层1包括多条第一透明走线,第二透明导电层2包括多条第二透明走线,第三透明导电层3包括多条第三透明走线;第一透明走线、第二透明走线、第三透明走线分别电连接的第一发光器件102在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X上均交替设置。由图5可以看出,第一透明导电层1、第二透明导电层2和第三透明导电层3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均做了交替的走线设计,可有效解决行方向和列方向的显示不均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8所示,在第二方向X上,任意相邻(n-1)个第一发光器件102对应电连接的透明走线异层设置;第二方向X为行方向或列方向,且第二方向X与第一方向Y相互交叉。这样可以使得各透明导电层在行方向、列方向和斜45°方向上的布线均为均匀设计,有效解决了行方向、列方向和斜45°方向上的显示不均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显示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8所示,多个透明导电层包括层叠设置且相互绝缘层的第一透明导电层1、第二透明导电层2和第三透明导电层3;其中,第一透明导电层1包括多条第一透明走线,第二透明导电层2包括多条第二透明走线,第三透明导电层3包括多条第三透明走线;
第一透明走线、第二透明走线、第三透明走线分别电连接的第一发光器件102在第一方向Y上交替设置;
每9个第一发光器件102为一重复单元在第二方向X上循环排列,在一重复单元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第一发光器件分别为第1个第一发光器件和第9个第一发光器件;
每3排第一发光器件为一组在第一方向Y上周期排列,在一组第一发光器件中,位于最外侧的两排第一发光器件分别为第1排第一发光器件和第3排第一发光器件;
第一透明走线与第1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重复单元的第1个第一发光器件、第6个第一发光器件、第8个第一发光器件,第2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重复单元的第3个第一发光器件、第5个第一发光器件、第7个第一发光器件,以及第3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重复单元的第2个第一发光器件、第4个第一发光器件、第9个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
第二透明走线与第1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重复单元的第2个第一发光器件、第4个第一发光器件、第9个第一发光器件,第2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重复单元的第1个第一发光器件、第6个第一发光器件、第8个第一发光器件,以及第3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重复单元的第3个第一发光器件、第5个第一发光器件、第7个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
第三透明走线与第1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重复单元的第3个第一发光器件、第5个第一发光器件、第7个第一发光器件,第2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重复单元的第2个第一发光器件、第4个第一发光器件、第9个第一发光器件,以及第3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重复单元的第1个第一发光器件、第6个第一发光器件、第8个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9所示,在第二方向X上,部分相邻(n-1)个第一发光器件对应电连接的透明走线异层设置、其余相邻(n-1)个第一发光器件对应电连接的透明走线同层设置;第二方向X为行方向或列方向,且第二方向X与第一方向Y相互交叉。上述设置,可以使得各透明导电层在行方向、列方向和斜45°方向上的布线均为均匀设计,有效解决了行方向、列方向和斜45°方向上的显示不均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显示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9所示,多个透明导电层包括层叠设置且相互绝缘层的第一透明导电层1、第二透明导电层2和第三透明导电层3;其中,第一透明导电层1包括多条第一透明走线,第二透明导电层2包括多条第二透明走线,第三透明导电层3包括多条第三透明走线;
第一透明走线、第二透明走线、第三透明走线分别电连接的第一发光器件在第一方向Y上交替设置;
每9个第一发光器件为一重复单元在第二方向X上周期排列,在一重复单元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第一发光器件分别为第1个第一发光器件和第9个第一发光器件;
每3排第一发光器件为一组在第一方向Y上周期排列,在一组第一发光器件中,位于最外侧的两排第一发光器件分别为第1排第一发光器件和第3排第一发光器件;
第一透明走线与第1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重复单元的第1个第一发光器件、第5个第一发光器件、第9个第一发光器件,第2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重复单元的第3个第一发光器件、第4个第一发光器件、第8个第一发光器件,以及第3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重复单元的第2个第一发光器件、第6个第一发光器件、第7个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
第二透明走线与第1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重复单元的第2个第一发光器件、第6个第一发光器件、第7个第一发光器件,第2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重复单元的第1个第一发光器件、第5个第一发光器件、第9个第一发光器件,以及第3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重复单元的第3个第一发光器件、第4个第一发光器件、第8个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
第三透明走线与第1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重复单元的第3个第一发光器件、第4个第一发光器件、第8个第一发光器件,第2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重复单元的第2个第一发光器件、第6个第一发光器件、第7个第一发光器件,以及第3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重复单元的第1个第一发光器件、第5个第一发光器件、第9个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
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中,多层透明走线只要交替电连接同行和同列的第一发光器件,即可有效解决显示不均的问题。并且,在第一发光器件的排布方式固定的情况下,多层透明走线与第一发光器件之间的电连接方式规律性越差,越利于提高显示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尽可能减小透明走线的阻值,如图10至图13所示,可以将第一显示区AA1划分为第一子显示区AA11、第二子显示区AA12、第三子显示区AA13和第四子显示区AA14;其中,第一子显示区AA11与第二子显示区AA12在行方向上对称设置,第三子显示区AA13与第四子显示区AA14在行方向上对称设置,第一子显示区AA11与第三子显示区AA13在列方向上对称设置,第二子显示区AA12与第四子显示区AA14在列方向上对称设置;第一子显示区AA11的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的透明走线103向远离第二子显示区AA12的一侧延伸;第二子显示区AA12的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的透明走线103向远离第一子显示区AA11的一侧延伸;第三子显示区AA13的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的透明走线103向远离第四子显示区AA14的一侧延伸;第四子显示区AA14的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的透明走线103向远离第三子显示区AA13的一侧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时,第一子显示区AA11、第二子显示区AA12、第三子显示区AA13和第四子显示区AA14的位置不局限于上述对称关系,例如还可以采用分别沿行方向和列方向延伸的两条相交直线,将第一显示区AA1划分为四个非对称区域,分别作为第一子显示区AA11、第二子显示区AA12、第三子显示区AA13和第四子显示区AA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显示区AA11与第二子显示区AA12可以位于沿列方向延伸直线的两侧,第三子显示区AA13与第四子显示区AA14可以位于沿列方向延伸直线的两侧,第一子显示区AA11与第三子显示区AA13可以位于沿行方向延伸直线的两侧,第二子显示区AA12与第四子显示区AA14可以位于沿行方向延伸直线的两侧,以利于透明走线的布线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至图13所示,各透明导电层中的透明走线103的数量可以相同,以利于第一发光器件102电连接的各层透明走线103均匀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至图13所示,每一透明导电层中的透明走线103互不交叠,不同透明导电层中的透明走线103在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可以互不交叠、也可以部分交叠或完全重合,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路层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二显示区AA2的多个第二像素电路,发光器件层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二显示区AA2的多个第二发光器件,多个第二发光器件与多个第二像素电路电连接。如此,则可通过第二像素电路为第二发光器件提供驱动信号,从而实现第二显示区AA2的显示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发光器件在第二显示区AA2的密度可以与多个第一发光器件102在第一显示区AA1的密度相同,从而保证第二显示区AA2的分辨率(PPI)与第一显示区AA1的分辨率相同,提高了整体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器件102可以包括第一电极,第二发光器件可以包括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同时为反射型阳极或反射型阴极;为了提高第一发光器件102所在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可以设计在第一发光器件102的发光颜色与第二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相同时,第一电极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小于第二电极的正投影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发光器件在第二显示区AA2的密度可以大于多个第一发光器件102在第一显示区AA1的密度,以提高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器件102可以包括第一电极,第二发光器件可以包括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同时为反射型阳极或反射型阴极;由于第一显示区AA1的分辨率小于第二显示区AA2的分辨率,即可提高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因此无需减小第一电极的尺寸,基于此,第一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与第二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相同时,第一电极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可以等于第二电极的正投影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显示区AA1被配置为安装取光模组,该取光模组可以为摄像头模组C等。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显示基板。该显示面板可以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OLED)、量子点发光显示面板(QLED)、或微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Micro LED)。由于该显示面板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显示基板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该显示面板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显示基板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取光模组(例如摄像头模组),以及上述显示面板;其中,取光模组被设置在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AA1。由于该显示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显示基板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显示基板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智能手表、健身腕带、个人数字助理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该显示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网络模块、音频输出单元、输入单元、传感器、显示单元、用户输入单元、接口单元、存储器、处理器、以及电源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显示装置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显示装置的限定,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上述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7)

1.一种显示基板,其中,包括:
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第一显示区、以及至少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一侧的第二显示区;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
发光器件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之上,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多个第一发光器件;
驱动电路层,位于所述发光器件层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多个第一像素电路,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路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显示区没有重叠区域,各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
多个透明导电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每一所述透明导电层包括多条透明走线,各所述透明走线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与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之间;
在第一方向上,任意相邻n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对应电连接的所述透明走线异层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为行方向或列方向,n为所述透明导电层的总数;
在第二方向上,任意相邻n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对应电连接的所述透明走线异层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为行方向或列方向,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互交叉;
或,在第二方向上,任意相邻(n-1)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对应电连接的所述透明走线异层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为行方向或列方向,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互交叉;
或,在第二方向上,部分相邻(n-1)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对应电连接的所述透明走线异层设置、其余相邻(n-1)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对应电连接的所述透明走线同层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为行方向或列方向,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互交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路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且所述多个透明导电层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层和所述发光器件层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在第一方向上,任意相邻n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对应电连接的所述透明走线异层设置;其中,
每n排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为一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周期排列;
各所述透明导电层电连接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在一排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中的位置互补;
同一所述透明导电层电连接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在一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中的位置互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在第二方向上,任意相邻n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对应电连接的所述透明走线异层设置;其中,
所述多个透明导电层包括层叠设置且相互绝缘层的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和第三透明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多条第一透明走线,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多条第二透明走线,所述第三透明导电层包括多条第三透明走线;
所述第一透明走线、所述第二透明走线、所述第三透明走线分别电连接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上均交替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在第二方向上,任意相邻(n-1)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对应电连接的所述透明走线异层设置;其中,
所述多个透明导电层包括层叠设置且相互绝缘层的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和第三透明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多条第一透明走线,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多条第二透明走线,所述第三透明导电层包括多条第三透明走线;
所述第一透明走线、所述第二透明走线、所述第三透明走线分别电连接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交替设置;
每9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为一重复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循环排列,在一所述重复单元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分别为第1个第一发光器件和第9个第一发光器件;
每3排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为一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周期排列,在一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中,位于最外侧的两排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分别为第1排第一发光器件和第3排第一发光器件;
所述第一透明走线与第1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1个第一发光器件、第6个第一发光器件、第8个第一发光器件,第2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3个第一发光器件、第5个第一发光器件、第7个第一发光器件,以及第3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2个第一发光器件、第4个第一发光器件、第9个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
所述第二透明走线与第1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2个第一发光器件、第4个第一发光器件、第9个第一发光器件,第2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1个第一发光器件、第6个第一发光器件、第8个第一发光器件,以及第3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3个第一发光器件、第5个第一发光器件、第7个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
所述第三透明走线与第1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3个第一发光器件、第5个第一发光器件、第7个第一发光器件,第2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2个第一发光器件、第4个第一发光器件、第9个第一发光器件,以及第3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1个第一发光器件、第6个第一发光器件、第8个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在第二方向上,部分相邻(n-1)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对应电连接的所述透明走线异层设置、其余相邻(n-1)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对应电连接的所述透明走线同层设置;其中,
所述多个透明导电层包括层叠设置且相互绝缘层的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和第三透明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多条第一透明走线,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多条第二透明走线,所述第三透明导电层包括多条第三透明走线;
所述第一透明走线、所述第二透明走线、所述第三透明走线分别电连接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交替设置;
每9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为一重复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周期排列,在一所述重复单元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分别为第1个第一发光器件和第9个第一发光器件;
每3排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为一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周期排列,在一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中,位于最外侧的两排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分别为第1排第一发光器件和第3排第一发光器件;
所述第一透明走线与第1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1个第一发光器件、第5个第一发光器件、第9个第一发光器件,第2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3个第一发光器件、第4个第一发光器件、第8个第一发光器件,以及第3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2个第一发光器件、第6个第一发光器件、第7个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
所述第二透明走线与所述第1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2个第一发光器件、第6个第一发光器件、第7个第一发光器件,第2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1个第一发光器件、第5个第一发光器件、第9个第一发光器件,以及第3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3个第一发光器件、第4个第一发光器件、第8个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
所述第三透明走线与所述第1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3个第一发光器件、第4个第一发光器件、第8个第一发光器件,第2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2个第一发光器件、第6个第一发光器件、第7个第一发光器件,以及第3排第一发光器件中各所述重复单元的第1个第一发光器件、第5个第一发光器件、第9个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第一子显示区、第二子显示区、第三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其中,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在行方向上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子显示区与所述第四子显示区在行方向上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与所述第三子显示区在列方向上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子显示区与所述第四子显示区在列方向上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的所述透明走线向远离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一侧延伸;
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的所述透明走线向远离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一侧延伸;
所述第三子显示区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的所述透明走线向远离所述第四子显示区的一侧延伸;
所述第四子显示区的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电连接的所述透明走线向远离所述第三子显示区的一侧延伸。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各所述透明导电层中的所述透明走线的数量相同。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每一所述透明导电层中的所述透明走线互不交叠,不同所述透明导电层中的所述透明走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互不交叠或至少部分交叠。
10.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多个第二像素电路,所述发光器件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多个第二发光器件,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器件与所述多个第二像素电路电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器件在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密度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器件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密度相同。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包括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同时为反射型阳极或反射型阴极;
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与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相同时,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电极的正投影面积。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发光器件在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密度大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器件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密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包括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同时为反射型阳极或反射型阴极;
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与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相同时,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等于所述第二电极的正投影面积。
15.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被配置为安装取光模组。
16.一种显示面板,其中,包括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
17.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包括:取光模组,以及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取光模组被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
CN202180000838.9A 2021-04-21 2021-04-21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56692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88713 WO2022222066A1 (zh) 2021-04-21 2021-04-21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69274A CN115669274A (zh) 2023-01-31
CN115669274B true CN115669274B (zh) 2023-09-08

Family

ID=83723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00838.9A Active CN115669274B (zh) 2021-04-21 2021-04-21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69274B (zh)
WO (1) WO2022222066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2228A (zh) * 2014-10-28 2015-01-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排布结构及显示器件
CN108364957A (zh) * 2017-09-30 2018-08-0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10491918A (zh) * 2019-08-09 2019-11-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620129A (zh) * 2018-06-20 2019-12-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及高精度金属掩模板
CN111326560A (zh) * 2020-01-23 2020-06-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1477676A (zh) * 2020-06-08 2020-07-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1710276A (zh) * 2020-06-24 2020-09-2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739924A (zh) * 2020-07-31 2020-10-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CN111833747A (zh) * 2020-07-09 2020-10-2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49692B1 (ko) * 2018-05-25 2023-06-3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표시 영역에 의해 둘러싸인 공백 영역이 형성된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을 구동하는 주사 구동 회로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2228A (zh) * 2014-10-28 2015-01-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排布结构及显示器件
CN108364957A (zh) * 2017-09-30 2018-08-0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10620129A (zh) * 2018-06-20 2019-12-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及高精度金属掩模板
CN110491918A (zh) * 2019-08-09 2019-11-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326560A (zh) * 2020-01-23 2020-06-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1477676A (zh) * 2020-06-08 2020-07-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1710276A (zh) * 2020-06-24 2020-09-2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833747A (zh) * 2020-07-09 2020-10-2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1739924A (zh) * 2020-07-31 2020-10-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69274A (zh) 2023-01-31
WO2022222066A1 (zh) 2022-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010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255361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9062442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466209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579170B2 (en) Touch control substrate, touch control panel,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097254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10408191A1 (en)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30137683A1 (en) Chip on film assembly,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module
CN109148549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76787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427475B (zh) 触控模组、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屏的制造方法
CN112864216A (zh)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1534648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948859B (zh)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US11561634B2 (en) Display module,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237422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997241B (zh) 阵列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CN115669274B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157150A (zh) 一种触控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802866A (zh) 背光源制备方法,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US20240036671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terminal
EP4220726A1 (en)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WO2023141814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2024009909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895490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