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64117B - 一种双定子永磁直驱电机液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定子永磁直驱电机液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64117B
CN115664117B CN202211671858.1A CN202211671858A CN115664117B CN 115664117 B CN115664117 B CN 115664117B CN 202211671858 A CN202211671858 A CN 202211671858A CN 115664117 B CN115664117 B CN 1156641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tator
double
stator shaft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718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64117A (zh
Inventor
吴家成
王丽芳
关朕
刘文轩
袁人伟
暴学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Qianshu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Qianshu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Qianshu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Qianshu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7185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641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64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641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641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641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定子永磁直驱电机液冷装置,包括油底壳、冷却油、电机外壳和端盖,电机外壳内设有双定子驱动机构,双定子驱动机构上安装有被动油冷机构;被动油冷机构包括进油管、供油部、交换部和收油部,交换部包括导热板和流通组件,所述导热板两端与转子部固定连接,导热板一端与定子轴的距离大于另一端与定子轴的距离,流通组件位于导热板一侧且与导热板平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导热板一端与定子轴的距离大于另一端与定子轴的距离,流通组件位于导热板一侧且与导热板平行”的设置,可利用转子转动产生的向心力是冷却液自动循环;不同的转速产生不同力道的向心力,从而改变冷却油的流速,实现根据转速调节冷却油流量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双定子永磁直驱电机液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冷却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双定子永磁直驱电机液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功率电机机组在各领域应用越来越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功率大一般电机的体积和重量均会相应增加,然而在一些领域对体积和重量有严格要求,传统电机的功率密度不能满足要求;而双定子电机能在体积增大较小的情况下,大幅提高电机功率;
现有的双定子电机,例如申请号为CN201520946023.1专利名称为双定子电机的专利,该引述专利虽然采用了双定子驱动的方式,但是定子绕线的宽度是相同,导致其结构不够紧凑,对功率密度具有一定的影响,若能够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则能够进一步提高功率密度。
电机正常工作时都会产热,需外界的冷却系统对其冷却,现有的电机冷却装置,多数是对电机的外壳进行散热,例如专利号CN201210545703.3专利名称为水冷电机的专利,该专利虽然可对电机进行冷却,但是该引述专利具有以下缺陷;1、其水路分布在电机边缘的位置,不能够对电机中心的位置进行快速有效的散热,电机中心位置的温度较高,影响内侧定子绕线的使用寿命。
再例如专利号为CN201510161589.8专利名称为一种液冷电机冷却器的专利,该专利需水泵主动将水体打入到电机内进行冷却,增加了额外的能耗,并且其注入量不易调节,不能够根据电机的实际转速进行水冷。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定子永磁直驱电机液冷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定子永磁直驱电机液冷装置,包括油底壳、冷却油、电机外壳和端盖,端盖位于电机外壳两侧,冷却油位于油底壳内,所述电机外壳安装在油底壳上,所述电机外壳内设有双定子驱动机构,所述双定子驱动机构上安装有被动油冷机构;
所述双定子驱动机构包括定子轴、铁芯部、转子部,所述铁芯部设有两组,一组位于转子部外侧且与电机外壳固定连接,另一组位于转子部内侧且与定子轴固定连接,定子轴与端盖固定连接;所述转子部与定子轴转动连接;
所述被动油冷机构包括进油管、供油部、交换部和收油部,所述供油部设在定子轴一端,收油部设在定子轴另一端,交换部设在转子部上,所述冷却油通过供油部、交换部、收油部回流到油底壳内;
所述供油部将冷却油呈放射状分流到交换部内,供油部一端与定子轴固定连接,供油部另一端与交换部固定连接;
所述交换部包括导热板和流通组件,所述导热板两端与转子部固定连接,导热板一端与定子轴的距离大于另一端与定子轴的距离,流通组件位于导热板一侧且与导热板平行;所述流通组件用于冷却油循环;
所述收油部包括回流管和密封腔体,所述冷却油从交换部排出进入到密封腔体,通过回流管回流到油底壳内。
进一步的,所述铁芯部包括安装在电机外壳内圈的绕组线圈一;所述端盖侧表面开有圆形孔,定子轴穿过圆形孔伸入电机外壳,所述定子轴一端安装有紧固螺栓,定子轴通过紧固螺栓与端盖固定连接,所述定子轴侧表面安装有绕组线圈二。
进一步的,所述转子部包括安装在定子轴两端的滚珠轴承一,滚珠轴承一外圈安装有连接环,连接环环形侧表面安装有连接盘,连接盘中心处安装有输出轴,输出轴设有一个,所述输出轴与电机外壳之间安装有滚珠轴承二。
进一步的,所述供油部包括开在定子轴一端的圆形槽,进油管安装在油底壳上端,进油管下端靠近油底壳底部,进油管上端伸入圆形槽;所述定子轴一端安装有环形盒,环形盒与定子轴固定连接,定子轴侧表面开有矩形孔,环形盒与进油管之间安装有放射管,放射管穿过矩形孔,放射管连通进油管和环形盒;所述环形盒侧表面开有输油孔,所述连接盘端面安装有外环,连接盘端面安装有内环,环形盒外环处安装有密封轴承一,密封轴承一内圈与外环固定连接,环形盒内环安装有密封轴承二,密封轴承二外圈与内环固定连接;所述密封轴承一、密封轴承二、连接盘和环形盒之间形成环形腔室,连接盘内开有输油通道,输油通道与环形腔室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交换部还包括安装在连接盘一侧的永磁体,永磁体与导热板交替设置且呈环形排列,导热板两端分别与连接盘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流通组件为螺旋盘管,螺旋盘管与导热板缠绕连接,螺旋盘管一端与输油通道连通,所述螺旋盘管另一端穿过连接盘且伸入密封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流通组件为矩形管,矩形管端与导热板连接,矩形管一端与输油通道连通,矩形管另一端穿过连接盘且伸入密封腔体,所述矩形管侧壁安装有散热板。
进一步的,所述流通组件伸入密封腔体的一端安装有封堵板,封堵板与流通组件铰接,封堵板与流通组件之间安装有扭力弹簧,所述封堵板与流通组件处于贴合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收油部包括安装在电机外壳一端的隔板一,隔板一中心处安装有密封轴承三,密封轴承三内圈与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一一侧安装有隔板二,隔板二内圈安装有密封轴承四,密封轴承四内圈与连接盘固定连接,密封腔体形成在隔板一与隔板二之间,所述回流管设在电机外壳下端且连通密封腔体和油底壳。
进一步的,所述绕组线圈二宽度小于绕组线圈一的宽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保留双定子结构的同时,对电机的整体进行结构优化,对绕组线圈的具体宽度进行调整,使电机外壳内的空间利用更加合理,进一步提高功率密度;
通过进油管、供油部、交换部和收油部的循环作用,可对电机的中心处位置进行冷却,能够对电机中心的位置进行快速有效的散热,电机中心位置的温度处于恒定的状态,延长内侧定子绕线的使用寿命;
通过“导热板一端与定子轴的距离大于另一端与定子轴的距离,流通组件位于导热板一侧且与导热板平行”的设置,可利用转子转动产生的向心力是冷却液自动循环;不同的转速产生不同力道的向心力,从而改变冷却油的流速,实现根据转速调节冷却油流量的目的;同时还省去冷却液循环的动力源,一定程度上降低使用成本;
通过设置封堵板的作用可避免供油部和交换部内出现大量气泡,提高冷却油虹吸的顺畅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双定子永磁直驱电机液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供油部的示意图;
图3是收油部的示意图;
图4是交换部的示意图;
图5是矩形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是永磁体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是环形盒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8是放射管的示意图;
图9是封堵板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环形盒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油底壳;2、冷却油;3、电机外壳;4、端盖;5、定子轴;6、铁芯部;7、转子部;8、进油管;9、供油部;10、交换部;11、收油部;12、导热板;13、流通组件;14、回流管;15、密封腔体;16、绕组线圈一;17、圆形孔;18、紧固螺栓;19、绕组线圈二;20、滚珠轴承一;21、连接环;22、连接盘;23、输出轴;24、滚珠轴承二;25、圆形槽;26、环形盒;27、矩形孔;28、放射管;29、输油孔;30、外环;31、内环;32、密封轴承一;33、密封轴承二;34、环形腔室;35、输油通道;36、永磁体;37、螺旋盘管;38、矩形管;39、封堵板;40、扭力弹簧;41、隔板一;42、密封轴承三;43、隔板二;44、密封轴承四;45、散热板。
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定子永磁直驱电机液冷装置,请参考图1-图10:包括油底壳1、冷却油2、电机外壳3和端盖4,端盖4位于电机外壳3两侧,冷却油2位于油底壳1内,电机外壳3安装在油底壳1上,电机外壳3内设有双定子驱动机构,双定子驱动机构上安装有被动油冷机构;
双定子驱动机构包括定子轴5、铁芯部6、转子部7,铁芯部6设有两组,一组位于转子部7外侧且与电机外壳3固定连接,另一组位于转子部7内侧且与定子轴5固定连接,定子轴5与端盖4固定连接;转子部7与定子轴5转动连接;
被动油冷机构包括进油管8、供油部9、交换部10和收油部11,供油部9设在定子轴5一端,收油部11设在定子轴5另一端,交换部10设在转子部7上,冷却油2通过供油部9、交换部10、收油部11回流到油底壳1内;
供油部9将冷却油2呈放射状分流到交换部10内,供油部9一端与定子轴5固定连接,供油部9另一端与交换部10固定连接;
交换部10包括导热板12和流通组件13,导热板12两端与转子部7固定连接,导热板12一端与定子轴5的距离大于另一端与定子轴5的距离,流通组件13位于导热板12一侧且与导热板12平行;流通组件13用于冷却油2循环;
收油部11包括回流管14和密封腔体15,冷却油2从交换部10排出进入到密封腔体15,通过回流管14回流到油底壳1内。
具体在实际应用中,本装置设有绕组线圈一16和绕组线圈二19,分别对应转子部7的内圈和外圈,此时转子部7转动就有两个受力面,从而提高功率,绕组线圈二19的接线端可通过电机外壳3接通,绕组线圈一16的接线端可从定子轴5中心穿出,并通过电滑环与外界连通,当绕组线圈一16和绕组线圈二19通电时,利用电磁感应可驱动转子部7转动;
使用本装置之前,先向油底壳1内添加足够的冷却油2;转子部7转动时会带动供油部9的一端、交换部10旋转,当交换部10转动时,位于交换部10上的冷却油2会产生向心力,右由于导热板12一端与定子轴5的距离大于另一端与定子轴5的距离,流通组件13位于导热板12一侧且与导热板12平行的设置,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冷却油2会从导热板12与定子轴5接近的一端流向导热板12与定子轴5距离较远的一端,转速越快,离心力越大,冷却油流速越大,最终冷却油从交换部10的一端排出直接进入到收油部11内;(第一次转动时,需人工借助完外界注油设备将冷却油2注入到供油部9和交换部10内);
冷却油2进入到密封腔体15内后,由于空间突然变大,冷却油与转子部7之间的摩擦力突然消失,冷却油失去向心力并减速,在重力的作用下汇集在密封腔体15的下端,最终排到油底壳1内,如图1所示,冷却油1的循环方向是逆时针,可向油底壳1一侧设置冷凝换热设备,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
当冷却油2从交换部10流向收油部11时,交换部10的右端会产生负压,促使供油部9内的冷却油流向交换部10,实现虹吸的效果;当转子部7持续转动时,可持续驱动冷却油2流经交换部10,冷却油2可将多余的热量带走,实现冷却的目的。
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说明书附图2,铁芯部6包括安装在电机外壳3内圈的绕组线圈一16;端盖4侧表面开有圆形孔17,定子轴5穿过圆形孔17伸入电机外壳3,定子轴5一端安装有紧固螺栓18,定子轴5通过紧固螺栓18与端盖4固定连接,定子轴5侧表面安装有绕组线圈二19。
具体在实际应用中,绕组线圈一16安装在电机外壳3的内侧,用于驱动转子部7的外侧表面,绕组线圈二19安装在定子轴5的外表面,用于驱动转子部7的内侧表面;组装电机时,可将定子轴5穿过圆形孔17,再通过紧固螺栓18将定子轴5和端盖4固定连接,提高定子轴5的稳定性。
参照说明书附图1、说明书附图2、说明书附图3、说明书附图4,转子部7包括安装在定子轴5两端的滚珠轴承一20,滚珠轴承一20外圈安装有连接环21,连接环21环形侧表面安装有连接盘22,连接盘22中心处安装有输出轴23,输出轴23设有一个,输出轴23与电机外壳3之间安装有滚珠轴承二24。
具体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滚珠轴承一20的作用,使连接环21、连接盘22可稳定的转动,当绕组线圈一16和绕组线圈二19通电带动永磁体36转动时,永磁体36带动交换部10、连接盘22和连接环21旋转,一侧的连接环21带动输出轴23旋转,实现对外界的做工。
参照说明书附图1、说明书附图2、说明书附图3和说明书附图4,供油部9包括开在定子轴5一端的圆形槽25,进油管8安装在油底壳1上端,进油管8下端靠近油底壳1底部,进油管8上端伸入圆形槽25;定子轴5一端安装有环形盒26,环形盒26与定子轴5固定连接,定子轴5侧表面开有矩形孔27,环形盒26与进油管8之间安装有放射管28,放射管28穿过矩形孔27,放射管28连通进油管8和环形盒26;环形盒26侧表面开有输油孔29,连接盘22端面安装有外环30,连接盘22端面安装有内环31,环形盒26外环30处安装有密封轴承一32,密封轴承一32内圈与外环30固定连接,环形盒26内环31安装有密封轴承二33,密封轴承二33外圈与内环31固定连接;密封轴承一32、密封轴承二33、连接盘22和环形盒26之间形成环形腔室34,连接盘22内开有输油通道35,输油通道35与环形腔室34连通。
具体在实际应用中,当冷却油2从交换部10流向收油部10时,交换部10的右端会产生负压,促使供油部9内的冷却油流向交换部10,实现虹吸的效果,具体路径为;油底壳1内的冷却油2通过进油管8进入到放射管28内,之后进入到环形盒26内,此时环形盒26内充满冷却油2,环形盒26内的冷却油2通过输油孔29进入到环形腔室34内,最后进入到输油通道35内,内环31和外环3可跟随连接盘22的转动而转动,通过密封轴承一32和密封轴承二33的作用,使内环31和外环3在转动的同时可向输油通道35内输送冷却油2;
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说明书附图6,交换部10还包括安装在连接盘22一侧的永磁体36,永磁体36与导热板12交替设置且呈环形排列,导热板12两端分别与连接盘22固定连接。
具体在实际应用中,永磁体36设有多个紧密的排列成环形,当绕组线圈一16和绕组线圈二19通电时,利用电磁感应可驱动永磁体36转动,导热板12位于永磁体36与永磁体36的缝隙中,便于热量的散失。
流通组件13的实施例一,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说明书附图3,流通组件13为螺旋盘管37,螺旋盘管37与导热板12缠绕连接,螺旋盘管37一端与输油通道35连通,螺旋盘管37另一端穿过连接盘22且伸入密封腔体15。
具体在实际应用中,从输油通道35排出的冷却油2进入到螺旋盘管37内,通过螺旋盘管37与导热板12缠绕连接的设置,可使冷却油2更充分的与导热板12接触,延长换热时间和换热面积,便于将热量带走;最终从螺旋盘管37另一端排出;
流通组件13的实施例二,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说明书附图4,流通组件13为矩形管38,矩形管38端与导热板12连接,矩形管38一端与输油通道35连通,矩形管38另一端穿过连接盘22且伸入密封腔体15,矩形管38侧壁安装有散热板45。
具体在实际应用中,从输油通道35排出的冷却油2进入到矩形管38内,散热板45将矩形管38的内腔分隔成多个,在增加换热面积的同时,可提高冷却油2的流速,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参照说明书附图1、说明书附图3、说明书附图4和说明书附图9,流通组件13伸入密封腔体15的一端安装有封堵板39,封堵板39与流通组件13铰接,封堵板39与流通组件13之间安装有扭力弹簧40,封堵板39与流通组件13处于贴合的状态。
具体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避免供油部9和交换部10内出现空泡,影响虹吸质量,当交换部10不转动时,通过扭力弹簧40的作用使封堵板39贴合与流通组件13的出油端,此时供油部9和交换部10内的冷却油2处于静止的状态,避免出现空泡;
随着交换部10转速的提高,交换部10内冷却油2的离心力越来越大,当冷却油2的冲击力大于扭力弹簧40的弹力时,便将封堵板39冲开,实现冷却油2循环的目的。
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说明书附图3,收油部11包括安装在电机外壳3一端的隔板一41,隔板一41中心处安装有密封轴承三42,密封轴承三42内圈与输出轴23固定连接,隔板一41一侧安装有隔板二43,隔板二43内圈安装有密封轴承四44,密封轴承四44内圈与连接盘22固定连接,密封腔体15形成在隔板一41与隔板二43之间,回流管14设在电机外壳3下端且连通密封腔体15和油底壳1。
具体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流通组件13排出的冷却油2会直接进入到隔板一41与隔板二43之间的密封腔体15内,冷却油与转子部7之间的摩擦力减弱,摩擦力不足以使冷却油2保持较高的转速,冷却油2减速并失去向心力,在重力的作用下汇集在密封腔体15的下端,最终通过回流管14排到油底壳1内,形成循环。
参照说明书附图1,绕组线圈二19宽度小于绕组线圈一16的宽度。
具体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设置不同宽度的绕组线圈二19和绕组线圈一16,可以更合理的利用电机外壳3的空间。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双定子永磁直驱电机液冷装置,包括油底壳(1)、冷却油(2)、电机外壳(3)和端盖(4),端盖(4)位于电机外壳(3)两侧,冷却油(2)位于油底壳(1)内,所述电机外壳(3)安装在油底壳(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3)内设有双定子驱动机构,所述双定子驱动机构上安装有被动油冷机构;
所述双定子驱动机构包括定子轴(5)、铁芯部(6)、转子部(7),所述铁芯部(6)设有两组,一组位于转子部(7)外侧且与电机外壳(3)固定连接,另一组位于转子部(7)内侧且与定子轴(5)固定连接,定子轴(5)与端盖(4)固定连接;所述转子部(7)与定子轴(5)转动连接;
所述被动油冷机构包括进油管(8)、供油部(9)、交换部(10)和收油部(11),所述供油部(9)设在定子轴(5)一端,收油部(11)设在定子轴(5)另一端,交换部(10)设在转子部(7)上,所述冷却油(2)通过供油部(9)、交换部(10)、收油部(11)回流到油底壳(1)内;
所述供油部(9)将冷却油(2)呈放射状分流到交换部(10)内,供油部(9)一端与定子轴(5)固定连接,供油部(9)另一端与交换部(10)固定连接;
所述交换部(10)包括导热板(12)和流通组件(13),所述导热板(12)两端与转子部(7)固定连接,导热板(12)一端与定子轴(5)的距离大于另一端与定子轴(5)的距离,流通组件(13)位于导热板(12)一侧且与导热板(12)平行;所述流通组件(13)用于冷却油(2)循环;
所述收油部(11)包括回流管(14)和密封腔体(15),所述冷却油(2)从交换部(10)排出进入到密封腔体(15),通过回流管(14)回流到油底壳(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定子永磁直驱电机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部(6)包括安装在电机外壳(3)内圈的绕组线圈一(16);所述端盖(4)侧表面开有圆形孔(17),定子轴(5)穿过圆形孔(17)伸入电机外壳(3),所述定子轴(5)一端安装有紧固螺栓(18),定子轴(5)通过紧固螺栓(18)与端盖(4)固定连接,所述定子轴(5)侧表面安装有绕组线圈二(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定子永磁直驱电机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部(7)包括安装在定子轴(5)两端的滚珠轴承一(20),滚珠轴承一(20)外圈安装有连接环(21),连接环(21)环形侧表面安装有连接盘(22),连接盘(22)中心处安装有输出轴(23),输出轴(23)设有一个,所述输出轴(23)与电机外壳(3)之间安装有滚珠轴承二(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定子永磁直驱电机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部(9)包括开在定子轴(5)一端的圆形槽(25),进油管(8)安装在油底壳(1)上端,进油管(8)下端靠近油底壳(1)底部,进油管(8)上端伸入圆形槽(25);所述定子轴(5)一端安装有环形盒(26),环形盒(26)与定子轴(5)固定连接,定子轴(5)侧表面开有矩形孔(27),环形盒(26)与进油管(8)之间安装有放射管(28),放射管(28)穿过矩形孔(27),放射管(28)连通进油管(8)和环形盒(26);所述环形盒(26)侧表面开有输油孔(29),所述连接盘(22)端面安装有外环(30),连接盘(22)端面安装有内环(31),环形盒(26)外环(30)处安装有密封轴承一(32),密封轴承一(32)内圈与外环(30)固定连接,环形盒(26)内环(31)安装有密封轴承二(33),密封轴承二(33)外圈与内环(31)固定连接;所述密封轴承一(32)、密封轴承二(33)、连接盘(22)和环形盒(26)之间形成环形腔室(34),连接盘(22)内开有输油通道(35),输油通道(35)与环形腔室(3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定子永磁直驱电机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部(10)还包括安装在连接盘(22)一侧的永磁体(36),永磁体(36)与导热板(12)交替设置且呈环形排列,导热板(12)两端分别与连接盘(2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定子永磁直驱电机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组件(13)为螺旋盘管(37),螺旋盘管(37)与导热板(12)缠绕连接,螺旋盘管(37)一端与输油通道(35)连通,所述螺旋盘管(37)另一端穿过连接盘(22)且伸入密封腔体(1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定子永磁直驱电机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组件(13)为矩形管(38),矩形管(38)端与导热板(12)连接,矩形管(38)一端与输油通道(35)连通,矩形管(38)另一端穿过连接盘(22)且伸入密封腔体(15),所述矩形管(38)侧壁安装有散热板(45)。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双定子永磁直驱电机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组件(13)伸入密封腔体(15)的一端安装有封堵板(39),封堵板(39)与流通组件(13)铰接,封堵板(39)与流通组件(13)之间安装有扭力弹簧(40),所述封堵板(39)与流通组件(13)处于贴合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定子永磁直驱电机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油部(11)包括安装在电机外壳(3)一端的隔板一(41),隔板一(41)中心处安装有密封轴承三(42),密封轴承三(42)内圈与输出轴(23)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一(41)一侧安装有隔板二(43),隔板二(43)内圈安装有密封轴承四(44),密封轴承四(44)内圈与连接盘(22)固定连接,密封腔体(15)形成在隔板一(41)与隔板二(43)之间,所述回流管(14)设在电机外壳(3)下端且连通密封腔体(15)和油底壳(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定子永磁直驱电机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线圈二(19)宽度小于绕组线圈一(16)的宽度。
CN202211671858.1A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双定子永磁直驱电机液冷装置 Active CN1156641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1858.1A CN115664117B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双定子永磁直驱电机液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1858.1A CN115664117B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双定子永磁直驱电机液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64117A CN115664117A (zh) 2023-01-31
CN115664117B true CN115664117B (zh) 2023-03-03

Family

ID=85022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71858.1A Active CN115664117B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双定子永磁直驱电机液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641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95910B (zh) * 2023-03-23 2023-06-02 河北乾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转子电机主动通风散热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2363A (zh) * 2018-04-10 2018-09-07 浙江兴轮电驱动有限公司 一种油冷电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44428A1 (de) * 2002-09-24 2004-06-17 Siemens Ag Elektrische Maschine mit einer Kühleinrichtung
FR2855673A1 (fr) * 2003-05-26 2004-12-03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telle qu'un alternateur ou demarreur, notamme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JP4704137B2 (ja) * 2005-07-08 2011-06-15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電動モータの冷却構造及び同電動モータを搭載した建設機械車両
CN102104297B (zh) * 2011-03-15 2013-09-11 李金东 内循环油冷式永磁直流电机
CN102570745B (zh) * 2012-01-05 2015-01-28 陈国宝 油滋浮双定子高效率电机
WO2016206342A1 (zh) * 2015-06-23 2016-12-29 戴杰 自循环液冷永磁电机
CN205160261U (zh) * 2015-11-24 2016-04-13 东莞市长锦成电器有限公司 双定子电机
CN115139771B (zh) * 2021-03-31 2023-07-1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系统及具有该电机系统的车辆
CN113162300B (zh) * 2021-04-28 2023-04-14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冷却系统、电机及车辆
DE102021204671A1 (de) * 2021-05-07 2022-11-10 Magna Pt B.V. & Co. Kg Elektrische Maschine mit Rotorkühlung
CN113794331B (zh) * 2021-09-10 2024-05-31 李绵军 一种油气双冷电机
CN113809893B (zh) * 2021-09-23 2022-12-27 河北新四达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定子永磁同步电机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2363A (zh) * 2018-04-10 2018-09-07 浙江兴轮电驱动有限公司 一种油冷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64117A (zh) 2023-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37263A1 (zh) 油水混合冷却电机系统及车辆
WO2018103307A1 (zh) 电机转子支架以及电机
WO2016206342A1 (zh) 自循环液冷永磁电机
EP3672035B1 (en) Motor
CN201994738U (zh) 一种封闭式自冷却电机
CN115664117B (zh) 一种双定子永磁直驱电机液冷装置
CN113381531A (zh) 一种定子冷却结构及设有该定子冷却结构的电机
CN114629297B (zh) 一种液冷电机
US20070164618A1 (en)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
CN211508791U (zh) 一种电机机壳及其应用的电机
CN216056503U (zh) 一种易于散热的盘式电机定子
KR102176370B1 (ko) 전동기
CN109742903B (zh) 车辆及其轮毂电机散热系统、轮毂电机散热方法
CN217935225U (zh) 一种电机心部喷油冷却结构
CN102270903A (zh) 一种贯通式液冷自循环驱动电机
CN215378647U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冷却结构
US20220060080A1 (en) Drive motor for vehicle
CN210958000U (zh) 一种电动车用高速电机壳
CN107863850A (zh) 一种具有高效冷却和自清洁功能的潜水电机
US11415129B2 (en) High-pressure pump
CN114337111A (zh) 一种内循环蒸发冷却电机冷却结构
CN212033849U (zh) 电机风水混合高效冷却装置
CN115139771A (zh) 电机系统及具有该电机系统的车辆
CN218071234U (zh) 轮毂电机双侧壁内外循环式冷却装置
CN220672671U (zh) 一种液冷电池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