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55635A - 用于全机体自由度颤振或阵风试验的两自由度支撑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全机体自由度颤振或阵风试验的两自由度支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55635A
CN115655635A CN202211598326.XA CN202211598326A CN115655635A CN 115655635 A CN115655635 A CN 115655635A CN 202211598326 A CN202211598326 A CN 202211598326A CN 115655635 A CN115655635 A CN 1156556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tching
rod
traction rope
fixedly connected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983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55635B (zh
Inventor
吴惠松
路波
寇西平
余立
闫昱
夏洪亚
曾开春
郭洪涛
郭鹏
欧阳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gh Speed Aerodynamics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Aerodynam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High Speed Aerodynamics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Aerodynam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gh Speed Aerodynamics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Aerodynam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iled Critical High Speed Aerodynamics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Aerodynam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21159832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556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55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556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556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556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全机体自由度颤振或阵风试验的两自由度支撑系统,涉及风洞试验及模型动态、静态支撑技术领域,包括:垂杆;滑块,其滑动穿设在垂杆上,滑块上安装有制动机构,滑块两侧转动连接有模型;俯仰前牵引绳的绳体滑动穿过滑块,俯仰前牵引绳的上端绕过前上部张紧机构后与模型的机头固定连接,俯仰前牵引绳的下端绕过前下部张紧机构后与模型的机头固定连接;俯仰后牵引绳的绳体滑动穿过滑块,俯仰后牵引绳的上端绕过后上部张紧机构后与模型的机尾固定连接,俯仰后牵引绳的下端绕过后下部张紧机构后与模型的机尾固定连接。本发明实现了模型俯仰和沉浮运动两个自由度的调节控制以及制动,模型姿态控制简单、调整精度和效率高。

Description

用于全机体自由度颤振或阵风试验的两自由度支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洞试验及模型动态、静态支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全机体自由度颤振或阵风试验的两自由度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战争攻防对抗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效率、远航程、强隐身已成为新一代先进航空飞行器的基本要求。大展弦比飞翼布局飞行器能够同时兼顾气动、隐身、结构效率等要求,是这类飞行器发展的首选布局形式。但大展弦比机翼结构刚度低、柔性大,气动弹性问题突出,其机翼结构弹性振动一阶固有频率极易与飞机刚体俯仰运动短周期模态耦合,出现沉浮、俯仰等刚体运动与气动弹性运动相互作用的问题,导致气动弹性发散或者刚体运动发散,在低于设计限制速度的飞行速度下发生动力学失稳,造成结构破坏,严重危及飞行安全,这种由刚体运动参与而造成的气动弹性失稳现象被称为体自由度颤振。另外,飞机模型在遭遇大气紊流时,会受到非定常气动力的作用,沉浮及俯仰运动参数均会发生变化,为准确掌握飞机模型在紊流环境下的阵风动态响应特性,也必须同时考虑飞机刚体运动与结构弹性的耦合作用。
沉浮及俯仰方向自由度作为飞行器模型体自由度颤振、阵风响应及减缓试验等纵向动态特性研究中刚体运动的主要关注因素,因此,开展此类试验时必须具备一种能够提供沉浮和俯仰自由度的支撑装置。在试验中,不仅需要实现模型满足支撑频率要求的“软支撑”,还要实时调整姿态以确保模型安全。目前全机体自由度颤振或阵风响应试验支撑主要是垂杆多自由度支撑系统,结构复杂,一般通过模型舵面实现姿态角控制,目前受风洞和模型尺寸大小的限制,舵面的动力学特性难以精确模拟;而且主要针对低速风洞试验,可承受的气动载荷小,无法满足高速风洞的试验需求。因此,发展可以复现全机沉浮和俯仰方向自由度的模型支撑技术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这些目的,提供了用于全机体自由度颤振或阵风试验的两自由度支撑系统,包括:
垂杆,其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壁和下壁固定相接;
滑块,其滑动穿设在所述垂杆上,所述滑块上安装有制动机构,所述滑块两侧转动连接有模型;
俯仰前牵引绳,其绳体穿过所述滑块且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俯仰前牵引绳的上端绕过带驱动电机的前上部张紧机构后与所述模型的机头固定连接,所述俯仰前牵引绳的下端绕过前下部张紧机构后与所述模型的机头固定连接;
俯仰后牵引绳,其绳体穿过所述滑块且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俯仰后牵引绳的上端绕过带驱动电机的后上部张紧机构后与所述模型的机尾固定连接,所述俯仰后牵引绳的下端绕过后下部张紧机构后与所述模型的机尾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俯仰前牵引绳和俯仰后牵引绳的绳体均沿竖直布置在垂杆内;
所述俯仰前牵引绳的上端、下端均被竖直导向连接至模型的机头;
所述俯仰后牵引绳的上端、下端均被竖直导向连接至模型的机尾。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制动机构的结构包括:
第一压杆,其通过两根连杆固定连接有第二压杆;
液压缸,其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压杆的内侧,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刹车片,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液压缸和第一刹车片固定连接;
抵紧杆,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压杆的内侧,所述抵紧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刹车片;
所述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分别设置在所述垂杆两侧的滑槽中,所述第一压杆、第二压杆和连杆与所述滑块在水平方向上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抵紧杆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压杆上,所述抵紧杆上穿设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压杆和第二刹车片相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垂杆滑动连接有上直杆和下直杆,所述上直杆的上端穿过上壁并滑动穿设在上L型底座中,所述上直杆的下端滑动穿设在上限位块内,所述上限位块固定在垂杆的表面;所述上L型底座的上方设置有上抵板,所述上直杆的上端与上抵板固定相接,所述上直杆套设有上沉浮弹簧,所述上沉浮弹簧两端分别与上抵板和上L型底座固定连接;
所述下直杆的下端穿过下壁并滑动穿设在下L型底座中,所述下直杆的上端滑动穿设在下限位块内,所述下限位块固定在垂杆的表面;所述下L型底座的下方设置有下抵板,所述下直杆的下端与下抵板固定相接,所述下直杆套设有下沉浮弹簧,所述下沉浮弹簧两端分别与下抵板和下L型底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模型与滑块的转动连接方式具体为:
所述模型的中部开设有矩形槽孔,滑块的两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俯仰转盘,所述俯仰转盘的外侧与所述矩形槽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滑块的两侧固定设置有俯仰限位杆,所述俯仰转盘开设有扇环形的俯仰限位孔,所述俯仰限位杆活动穿设在俯仰限位孔中。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前上部张紧机构与后上部张紧机构结构相同,所述前上部张紧机构或后上部张紧机构的结构包括:
第一上转向轮,其固定在所述上壁的上表面;
第一弹簧张紧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上转向轮的外侧;
驱动电机,其与所述第一上转向轮相对设置;
上导向轮,其一侧靠近设置有第二上转向轮;所述俯仰前牵引绳或俯仰后牵引绳的上端竖直向上依次绕过第一上转向轮、第一弹簧张紧装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导向轮和第二上转向轮,然后竖直向下穿设在垂杆的内部;
所述前下部张紧机构和后下部张紧机构结构相同,所述前下部张紧机构或后下部张紧机构的结构包括:
第一下转向轮,其固定在所述下壁的下表面;
第二弹簧张紧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下转向轮的外侧;
下导向轮,其一侧靠近设置有第二下转向轮;所述俯仰前牵引绳或俯仰后牵引绳的下端竖直向下依次绕过第一下转向轮、第二弹簧张紧装置、下导向轮和第二下转向轮,然后竖直向上穿设在垂杆的内部,并分别与俯仰前牵引绳或俯仰后牵引绳的上端形成闭环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弹簧张紧装置和第二弹簧张紧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弹簧张紧装置或第二弹簧张紧装置包括:
L底座,其固定在所述上壁的上表面或下壁的下表面,所述L底座上设置有导向滑轨;
U型安装座,其与所述L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有张力调节弹簧,所述U型安装座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滑块,所述固定滑块滑动设置在导向滑轨上,所述U型安装座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滑轮,所述俯仰前牵引绳或俯仰后牵引绳绕设在滑轮上。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 模型姿态控制简单、调整精度和效率更高;模型通过前后两索和弹簧的支撑,具备了俯仰和沉浮运动自由度;通过前后两索同时控制,实现俯仰姿态的调整;前后两个闭环绳索对模型只产生一个纯力耦的作用,保证试验过程中模型的安全。
(2) 通过滑块上的制动机构,可实现实时对模型沉浮位移进行制动控制。
(3) 通过张力调节第一弹簧张紧装置和第二弹簧张紧装置,可以实现模型满足不同支撑频率要求的“软支撑”,可以更换不同刚度的弹簧,实现不同重量模型的配平功能。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全机体自由度颤振或阵风试验的两自由度支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移除上壁、下壁以及侧壁的两自由度支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两自由度支撑系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未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的滑块的水平剖面示意图;
图6为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的滑块的水平剖面示意图;
图7为滑块的竖直剖面机构示意图;
图8为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一弹簧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各部件名称对应附图标记如下:垂杆1,上壁2,下壁3,滑块4,模型5,俯仰前牵引绳6,驱动电机7,俯仰后牵引绳8,第一压杆9,连杆10,第二压杆11,液压缸12,第一缓冲弹簧13,第一刹车片14,抵紧杆15,第二刹车片16,第二缓冲弹簧17,上直杆18,下直杆19,上L型底座20,上限位块21,上抵板22,上沉浮弹簧23,下L型底座24,下限位块25,下抵板26,下沉浮弹簧27,矩形槽孔501,轴承401,俯仰转盘28,俯仰限位杆402,俯仰限位孔281,第一上转向轮29,第一弹簧张紧装置30,上导向轮31,第二上转向轮32,第一下转向轮33,第二弹簧张紧装置34,下导向轮35,第二下转向轮36,L底座301,导向滑轨302,U型安装座303,张力调节弹簧304,固定滑块305,滑轮30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9所示:本发明的全机体自由度颤振或阵风试验的两自由度支撑系统,包括:
垂杆1,其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壁2和下壁3固定相接;
滑块4,其滑动穿设在所述垂杆1上,所述滑块4上安装有制动机构,所述滑块4两侧转动连接有模型5;
俯仰前牵引绳6,其绳体穿过滑块4且与滑块4滑动连接,所述俯仰前牵引绳6的上端绕过带驱动电机7的前上部张紧机构后与所述模型5的机头固定连接,所述俯仰前牵引绳6的下端绕过前下部张紧机构后与所述模型5的机头固定连接;
俯仰后牵引绳8,其绳体穿过滑块4且与滑块4滑动连接,所述俯仰后牵引绳8的上端绕过带驱动电机7的后上部张紧机构后与所述模型5的机尾固定连接,所述俯仰后牵引绳8的下端绕过后下部张紧机构后与所述模型5的机尾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全机体自由度颤振或阵风试验的两自由度支撑系统,通过使用一根俯仰前牵引绳6分别从上端、下端固定连接模型5的机头,使用一根俯仰后牵引绳8分别从上端、下端固定连接模型5的机尾,然后将俯仰前牵引绳6和俯仰后牵引绳8绕过前上部张紧机构、前下部张紧机构、后上部张紧机构和后下部张紧机构,最后共同穿设在垂杆1内部,并滑动穿过滑块4,形成了前后两个闭环绳索,使模型5获得俯仰和沉浮两个运动自由度,通过两个驱动电机7反向旋转实现实时控制模型的沉浮运动,两个驱动电机7同向旋转控制模型的俯仰运动;模型5与垂杆1上的滑块4为转动连接,使得模型5可以绕滑块4转动做俯仰转动,滑块4在垂杆1上能够自由滑动,以此实现模型5上下沉浮运动;通过制动机构又可实现锁紧滑块4紧急制动模型的目的,将模型5锁紧定位在目标高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前牵引绳6和俯仰后牵引绳8的绳体均沿竖直布置在垂杆1内;
所述俯仰前牵引绳6的上端、下端均被竖直导向连接至模型5的机头;
所述俯仰后牵引绳8的上端、下端均被竖直导向连接至模型5的机尾。
这种设置方式使得俯仰前牵引绳6和俯仰后牵引绳8均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拉动模型,与通常采用的斜向牵拉方式相比,这种竖直方向的牵拉不会产生额外方向的分力,使得模型5在做俯仰和沉浮运动时,模型5的机头和机尾只受到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下的拉力,对模型机身前后只产生一个纯力耦的作用,使得俯仰和沉浮运动控制能够解耦,在完成所需自由度的运动的同时,更加省力,也不会发生额外方向的位移,控制精度更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制动机构的结构包括:
第一压杆9,其通过两根连杆10固定连接有第二压杆11;
液压缸12,其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压杆9的内侧,所述液压缸12的活塞杆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13,所述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刹车片14,所述第一缓冲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液压缸12和第一刹车片14固定连接;
抵紧杆15,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压杆11的内侧,所述抵紧杆1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刹车片16;
所述第一刹车片14和第二刹车片16分别设置在所述垂杆1两侧的滑槽101中,所述第一压杆9、第二压杆11和连杆10与所述滑块4在水平方向上为滑动连接。
在制动机构对滑块进行制动时,液压缸12的活塞杆向外伸出,使得第一刹车片14抵紧垂杆,同时第一压杆9会受到液压缸12向外的推力,使得第一压杆9通过连杆10带动第二压杆11向推力方向运动,第二刹车片16抵紧垂杆1的另一侧,这样第一刹车片14和第二刹车片16从两侧分别抵紧垂杆,滑块4便锁紧在垂杆1上,从而实现了模型5的紧急制动。第一缓冲弹簧13在这个过程中起缓冲保护的作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6所示,所述抵紧杆15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压杆11上,所述抵紧杆15上穿设有第二缓冲弹簧17,所述第二缓冲弹簧17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压杆11和第二刹车片16相接。
这种设置方式的抵紧杆15具有一定的水平运动幅度,第二缓冲弹簧17保证了第二刹车片16与垂杆1是软接触,从而对第二刹车片16进行缓冲保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垂杆1滑动连接有上直杆18和下直杆19,所述上直杆18的上端穿过上壁2并滑动穿设在上L型底座20中,所述上直杆18的下端滑动穿设在上限位块21内,所述上限位块21固定在垂杆1的表面;所述上L型底座20的上方设置有上抵板22,所述上直杆18的上端与上抵板22固定相接,所述上直杆18套设有上沉浮弹簧23,所述上沉浮弹簧23两端分别与上抵板22和上L型底座20固定连接;
所述下直杆19的下端穿过下壁3并滑动穿设在下L型底座24中,所述下直杆19的上端滑动穿设在下限位块25内,所述下限位块25固定在垂杆1的表面;所述下L型底座24的下方设置有下抵板26,所述下直杆19的下端与下抵板26固定相接,所述下直杆19套设有下沉浮弹簧27,所述下沉浮弹簧27两端分别与下抵板26和下L型底座24固定连接。在俯仰前牵引绳6和俯仰后牵引绳8牵引模型5做沉浮运动时,滑块4向上或向下运动,滑块4与上直杆18或下直杆19接触,当滑块4向上运动与上直杆18接触时,上直杆18向上运动一定距离,上沉浮弹簧23被拉伸;当滑块4向下运动与下直杆19接触时,下直杆19向下运动一定距离,下沉浮弹簧27被拉伸,通过这种方式起到缓冲保护滑块4、模型5的作用;其中上限位块21和下限位块25既是上直杆18、下直杆19运动的限位结构,也是上沉浮弹簧23和下沉浮弹簧27受拉伸的最大极限位置,即当滑块4与上直杆18或下直杆19接触时,上沉浮弹簧23或下沉浮弹簧27开始受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模型5与滑块4的转动连接方式具体为:
所述模型5的中部开设有矩形槽孔501,滑块4的两侧通过轴承401转动连接有俯仰转盘28,所述俯仰转盘28的外侧与所述矩形槽孔501的内壁固定连接。
通过这种结构设置,实现了模型5与滑块4的转动连接,从而使模型5获得了俯仰旋转的自由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滑块4的两侧固定设置有俯仰限位杆402,所述俯仰转盘28开设有扇环形的俯仰限位孔281,所述俯仰限位杆402活动穿设在俯仰限位孔281中。
这种设置方式的俯仰转盘28,通过俯仰限位孔281和俯仰限位杆402相配合,对模型5的俯仰运动角度进行限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上部张紧机构与后上部张紧机构结构相同,所述前上部张紧机构或后上部张紧机构的结构包括:
第一上转向轮29,其固定在所述上壁2的上表面;
第一弹簧张紧装置30,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上转向轮29的外侧;
驱动电机7,其与所述第一上转向轮29相对设置;
上导向轮31,其一侧靠近设置有第二上转向轮32;所述俯仰前牵引绳6或俯仰后牵引绳8的上端竖直向上依次绕过第一上转向轮29、第一弹簧张紧装置30、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上导向轮31和第二上转向轮32,然后竖直向下穿设在垂杆4的内部;
所述前下部张紧机构和后下部张紧机构结构相同,所述前下部张紧机构或后下部张紧机构的结构包括:
第一下转向轮33,其固定在所述下壁3的下表面;
第二弹簧张紧装置34,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下转向轮33的外侧;
下导向轮35,其一侧靠近设置有第二下转向轮36;所述俯仰前牵引绳6或俯仰后牵引绳8的下端竖直向下依次绕过第一下转向轮33、第二弹簧张紧装置34、下导向轮35和第二下转向轮36,然后竖直向上穿设在垂杆4的内部,并分别与俯仰前牵引绳6或俯仰后牵引绳8的上端形成闭环连接。
如图1所示,当前上部张紧机构的驱动电机7顺时针转动,后上部张紧机构的驱动电机7逆时针转动时,俯仰前牵引绳6的上端和俯仰后牵引绳8的上端同时向上运动,滑块4在俯仰前牵引绳6的上端和俯仰后牵引绳8的上端带动下,做上浮运动,滑块4在模型5的带动下也做上浮运动;反之,当上部张紧机构的驱动电机7逆时针转动,后上部张紧机构的驱动电机7顺时针转动时,模型5做下沉运动;当前上部张紧机构的驱动电机7顺时针转动,后上部张紧机构的驱动电机7也顺时针转动时,模型5的机头被俯仰前牵引绳6向上牵拉,模型5的机尾被俯仰后牵引绳8向下牵拉,模型5绕滑块4做上仰转动;反之,当上部张紧机构的驱动电机7逆时针转动,后上部张紧机构的驱动电机7也逆时针转动时,模型5绕滑块4做下俯转动。第一上转向轮29和第一下转向轮33用于将竖直走向的俯仰前牵引绳6和俯仰后牵引绳8转向为水平走向,第二上转向轮32和第二下转向轮36用于将水平走向的俯仰前牵引绳6和俯仰后牵引绳8转向为竖直走向。第一弹簧张紧装置30和第二弹簧张紧装置34用于对俯仰前牵引绳6和俯仰后牵引绳8进行张紧,提供弹性限度内的张紧力变化,从而保证模型5在俯仰和沉浮运动时,俯仰前牵引绳6和俯仰后牵引绳8始终对模型5处于拉紧状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弹簧张紧装置30和第二弹簧张紧装置34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弹簧张紧装置30或第二弹簧张紧装置34包括:
L底座301,其固定在所述上壁2的上表面或下壁3的下表面,所述L底座301上设置有导向滑轨302;
U型安装座303,其与所述L底座301之间固定连接有张力调节弹簧304,所述U型安装座303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滑块305,所述固定滑块305滑动设置在导向滑轨302上,所述U型安装座303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滑轮306,所述俯仰前牵引绳6或俯仰后牵引绳8绕设在滑轮306上。
张力调节弹簧304不仅可以为俯仰前牵引绳6和俯仰后牵引绳8提供预紧力,获得模型5的俯仰、沉浮自由度所需的支撑频率,还可以根据不同模型的重量需求,更换不同刚度的张力调节弹簧,实现平衡模型5的作用,使得模型处于垂杆1中间位置,为获得模型5零升力提供初始条件。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9)

1.用于全机体自由度颤振或阵风试验的两自由度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垂杆,其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壁和下壁固定相接;
滑块,其滑动穿设在所述垂杆上,所述滑块上安装有制动机构,所述滑块两侧转动连接有模型;
俯仰前牵引绳,其绳体穿过所述滑块且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俯仰前牵引绳的上端绕过带驱动电机的前上部张紧机构后与所述模型的机头固定连接,所述俯仰前牵引绳的下端绕过前下部张紧机构后与所述模型的机头固定连接;
俯仰后牵引绳,其绳体穿过所述滑块且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俯仰后牵引绳的上端绕过带驱动电机的后上部张紧机构后与所述模型的机尾固定连接,所述俯仰后牵引绳的下端绕过后下部张紧机构后与所述模型的机尾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机体自由度颤振或阵风试验的两自由度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前牵引绳和俯仰后牵引绳的绳体均沿竖直布置在垂杆内;
所述俯仰前牵引绳的上端、下端均被竖直导向连接至模型的机头;
所述俯仰后牵引绳的上端、下端均被竖直导向连接至模型的机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机体自由度颤振或阵风试验的两自由度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机构的结构包括:
第一压杆,其通过两根连杆固定连接有第二压杆;
液压缸,其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压杆的内侧,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刹车片,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液压缸和第一刹车片固定连接;
抵紧杆,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压杆的内侧,所述抵紧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刹车片;
所述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分别设置在所述垂杆两侧的滑槽中,所述第一压杆、第二压杆和连杆与所述滑块在水平方向上为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全机体自由度颤振或阵风试验的两自由度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杆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压杆上,所述抵紧杆上穿设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压杆和第二刹车片相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机体自由度颤振或阵风试验的两自由度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杆滑动连接有上直杆和下直杆,所述上直杆的上端穿过上壁并滑动穿设在上L型底座中,所述上直杆的下端滑动穿设在上限位块内,所述上限位块固定在垂杆的表面;所述上L型底座的上方设置有上抵板,所述上直杆的上端与上抵板固定相接,所述上直杆套设有上沉浮弹簧,所述上沉浮弹簧两端分别与上抵板和上L型底座固定连接;
所述下直杆的下端穿过下壁并滑动穿设在下L型底座中,所述下直杆的上端滑动穿设在下限位块内,所述下限位块固定在垂杆的表面;所述下L型底座的下方设置有下抵板,所述下直杆的下端与下抵板固定相接,所述下直杆套设有下沉浮弹簧,所述下沉浮弹簧两端分别与下抵板和下L型底座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机体自由度颤振或阵风试验的两自由度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与滑块的转动连接方式具体为:
所述模型的中部开设有矩形槽孔,滑块的两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俯仰转盘,所述俯仰转盘的外侧与所述矩形槽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机体自由度颤振或阵风试验的两自由度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两侧固定设置有俯仰限位杆,所述俯仰转盘开设有扇环形的俯仰限位孔,所述俯仰限位杆活动穿设在俯仰限位孔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机体自由度颤振或阵风试验的两自由度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上部张紧机构与后上部张紧机构结构相同,所述前上部张紧机构或后上部张紧机构的结构包括:
第一上转向轮,其固定在所述上壁的上表面;
第一弹簧张紧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上转向轮的外侧;
驱动电机,其与所述第一上转向轮相对设置;
上导向轮,其一侧靠近设置有第二上转向轮;所述俯仰前牵引绳或俯仰后牵引绳的上端竖直向上依次绕过第一上转向轮、第一弹簧张紧装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导向轮和第二上转向轮,然后竖直向下穿设在垂杆的内部;
所述前下部张紧机构和后下部张紧机构结构相同,所述前下部张紧机构或后下部张紧机构的结构包括:
第一下转向轮,其固定在所述下壁的下表面;
第二弹簧张紧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下转向轮的外侧;
下导向轮,其一侧靠近设置有第二下转向轮;所述俯仰前牵引绳或俯仰后牵引绳的下端竖直向下依次绕过第一下转向轮、第二弹簧张紧装置、下导向轮和第二下转向轮,然后竖直向上穿设在垂杆的内部,并分别与俯仰前牵引绳或俯仰后牵引绳的上端形成闭环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机体自由度颤振或阵风试验的两自由度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张紧装置和第二弹簧张紧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弹簧张紧装置或第二弹簧张紧装置包括:
L底座,其固定在所述上壁的上表面或下壁的下表面,所述L底座上设置有导向滑轨;
U型安装座,其与所述L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有张力调节弹簧,所述U型安装座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滑块,所述固定滑块滑动设置在导向滑轨上,所述U型安装座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滑轮,所述俯仰前牵引绳或俯仰后牵引绳绕设在滑轮上。
CN202211598326.XA 2022-12-14 2022-12-14 用于全机体自由度颤振或阵风试验的两自由度支撑系统 Active CN1156556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98326.XA CN115655635B (zh) 2022-12-14 2022-12-14 用于全机体自由度颤振或阵风试验的两自由度支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98326.XA CN115655635B (zh) 2022-12-14 2022-12-14 用于全机体自由度颤振或阵风试验的两自由度支撑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55635A true CN115655635A (zh) 2023-01-31
CN115655635B CN115655635B (zh) 2023-03-07

Family

ID=85022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98326.XA Active CN115655635B (zh) 2022-12-14 2022-12-14 用于全机体自由度颤振或阵风试验的两自由度支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5563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11175A (zh) * 2023-07-18 2023-08-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大展弦比飞机体自由度颤振的预测方法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5418A (zh) * 2010-11-30 2011-09-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解耦型桥梁节段模型自由振动悬挂结构
CN102879171A (zh) * 2012-10-12 2013-01-16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飞机全机测压试验支撑系统
CN103009391A (zh) * 2012-12-14 2013-04-03 厦门大学 一种用于风洞试验的变结构绳牵引并联机器人
CN103234729A (zh) * 2013-04-08 2013-08-07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风洞常规测力试验中气动刚度与气动阻尼的视频测量方法
CN104132795A (zh) * 2014-08-11 2014-11-05 厦门大学 一种可实现风洞虚拟飞行的模型绳索支撑系统
CN107356405A (zh) * 2017-07-25 2017-11-17 厦门大学 一种风洞试验飞机模型的组合式定位安装装置
CN108225715A (zh) * 2018-03-06 2018-06-2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三自由度大振幅自由振动风洞试验装置
CN108444671A (zh) * 2018-03-13 2018-08-24 上海交通大学 张线拉力可调节张线支撑装置
CN109100111A (zh) * 2018-07-06 2018-12-28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垂直风洞模型自由飞试验投放装置
CN110514394A (zh) * 2019-09-18 2019-11-29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风洞试验模型支撑装置及系统
CN110686854A (zh) * 2019-10-29 2020-01-14 西北工业大学 全翼展飞翼体自由度颤振风洞试验中的自由飞支撑装置
CN110686857A (zh) * 2019-10-30 2020-01-14 厦门大学 一种全机颤振风洞试验模型悬挂系统及其状态调整方法
CN111896215A (zh) * 2020-08-05 2020-11-06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释放风洞试验模型两个刚体自由度的模型支撑装置
CN112014060A (zh) * 2020-10-13 2020-12-0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大型低速风洞颤振试验全模支撑装置
CN113358321A (zh) * 2021-08-11 2021-09-07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体自由度颤振风洞试验装置
CN113916489A (zh) * 2021-09-30 2022-01-1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释放风洞试验模型五个刚体自由度的模型支撑装置
CN114563156A (zh) * 2022-03-04 2022-05-31 北方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全模颤振风洞试验的四索支撑系统
CN114923657A (zh) * 2022-07-21 2022-08-19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用于全机颤振风洞试验的垂杆绳索支撑系统
CN114923656A (zh) * 2022-07-20 2022-08-19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用于全机颤振风洞试验的绳索支撑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5418A (zh) * 2010-11-30 2011-09-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解耦型桥梁节段模型自由振动悬挂结构
CN102879171A (zh) * 2012-10-12 2013-01-16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飞机全机测压试验支撑系统
CN103009391A (zh) * 2012-12-14 2013-04-03 厦门大学 一种用于风洞试验的变结构绳牵引并联机器人
CN103234729A (zh) * 2013-04-08 2013-08-07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风洞常规测力试验中气动刚度与气动阻尼的视频测量方法
CN104132795A (zh) * 2014-08-11 2014-11-05 厦门大学 一种可实现风洞虚拟飞行的模型绳索支撑系统
CN107356405A (zh) * 2017-07-25 2017-11-17 厦门大学 一种风洞试验飞机模型的组合式定位安装装置
CN108225715A (zh) * 2018-03-06 2018-06-2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三自由度大振幅自由振动风洞试验装置
CN108444671A (zh) * 2018-03-13 2018-08-24 上海交通大学 张线拉力可调节张线支撑装置
CN109100111A (zh) * 2018-07-06 2018-12-28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垂直风洞模型自由飞试验投放装置
CN110514394A (zh) * 2019-09-18 2019-11-29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风洞试验模型支撑装置及系统
CN110686854A (zh) * 2019-10-29 2020-01-14 西北工业大学 全翼展飞翼体自由度颤振风洞试验中的自由飞支撑装置
CN110686857A (zh) * 2019-10-30 2020-01-14 厦门大学 一种全机颤振风洞试验模型悬挂系统及其状态调整方法
CN111896215A (zh) * 2020-08-05 2020-11-06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释放风洞试验模型两个刚体自由度的模型支撑装置
CN112014060A (zh) * 2020-10-13 2020-12-0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大型低速风洞颤振试验全模支撑装置
CN113358321A (zh) * 2021-08-11 2021-09-07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体自由度颤振风洞试验装置
CN113916489A (zh) * 2021-09-30 2022-01-1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释放风洞试验模型五个刚体自由度的模型支撑装置
CN114563156A (zh) * 2022-03-04 2022-05-31 北方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全模颤振风洞试验的四索支撑系统
CN114923656A (zh) * 2022-07-20 2022-08-19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用于全机颤振风洞试验的绳索支撑系统
CN114923657A (zh) * 2022-07-21 2022-08-19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用于全机颤振风洞试验的垂杆绳索支撑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晓光;林麒;: "风洞试验绳牵引并联支撑技术研究进展" *
郭洪涛;路波;余立;杨兴华;罗建国;吕彬彬;: "某战斗机高速全模颤振风洞试验研究"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11175A (zh) * 2023-07-18 2023-08-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大展弦比飞机体自由度颤振的预测方法
CN116611175B (zh) * 2023-07-18 2023-09-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大展弦比飞机体自由度颤振的预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55635B (zh) 202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86857B (zh) 一种全机颤振风洞试验模型悬挂系统及其状态调整方法
CN104132795B (zh) 一种可实现风洞虚拟飞行的模型绳索支撑系统
CN115655635B (zh) 用于全机体自由度颤振或阵风试验的两自由度支撑系统
CA2649354C (en) Aeolian system comprising power wing profile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electric energy
US8464981B2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 recovery system
JP3809525B2 (ja) 動的風洞試験装置
CN210774755U (zh) 一种摇摆台
CN108344553B (zh) 用于飞行器编队飞行的风洞试验模型并联机构支撑装置
CN107600445B (zh)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短距共轨发射回收装置
CN114923657B (zh) 一种用于全机颤振风洞试验的垂杆绳索支撑系统
CN114923656A (zh) 一种用于全机颤振风洞试验的绳索支撑系统
CN201647084U (zh) 水下航行体的绳轮拖曳装置
CN112607639A (zh) 一种吊舱变形用绳系驱动装置
CN114563156A (zh) 一种用于全模颤振风洞试验的四索支撑系统
CN114235329A (zh) 一种全机突风动载荷风洞试验装置
CN210487227U (zh) 一种全机颤振风洞试验模型牵引装置
CN113092053A (zh) 一种绳索悬挂全机颤振试验支撑装置
AU2015295506B2 (en) Device for spatial movement of at least one person
CN214334193U (zh) 一种毛轮拖曳式飞行器系留实验台
CN208181448U (zh) 一种基于气动肌腱的无人机弹射系统
Sengupta et al. Supersonic disk gap band parachute performance in the wake of a Viking-type entry vehicle from Mach 2 to 2.5
CN111717349B (zh) 一种水下稳定系统
CN213985616U (zh) 水池拖曳系统
CN213985615U (zh) 水池拖曳系统
CN216269908U (zh) 一种轻型运动类水上飞机可收放式水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