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47559A - 一种随动预定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随动预定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47559A
CN115647559A CN202210562069.8A CN202210562069A CN115647559A CN 115647559 A CN115647559 A CN 115647559A CN 202210562069 A CN202210562069 A CN 202210562069A CN 115647559 A CN115647559 A CN 1156475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itive manufacturing
self
raw material
strip
shaped r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6206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永宪
冒冬鑫
孟祥晨
谢聿铭
陈思浩
刘立安
赵耀邦
万龙
许双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56206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475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475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475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随动预定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搅拌摩擦增材制造技术连续送料难、增材制造过程需装夹约束、增材制造后需二次机加工减材与整形、系统刚性低和增材制造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主电极轮、带状原料、副电极轮、增材制造基板、增材制造搅拌针和自限位部件,增材制造搅拌针安装在所述自限位部件上,增材制造搅拌针的下端面与自限位部件的下端面平齐,主电极轮和副电极轮分别位于所述自限位部件的前、后两侧,带状原料的一端从主电极轮的前方连续送入。本发明可实现增材制造带状原料的预定位,解决搅拌摩擦增材制造严格装夹约束的限制。

Description

一种随动预定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及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随动预定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及其方法,本发明属于固相增材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航空航天领域,针对类似于火箭贮箱、舱段等高筋薄壁件的大承载性能要求,在其生产制造中,通常设计有大量的加强筋结构来提高构件整体的强度与刚度。加强筋结构常用的铣削加工或焊接的方法存在机加减材的原料浪费、制造效率低、型面精度差等问题。
搅拌摩擦增材制造作为一种固相、低热输入的增材制造方法,可实现具有细化均匀组织特征的高强韧增材制造件的制备,尤其适用于小批量、高精度、大承载的航空航天结构件的生产制造。常见的填丝搅拌摩擦装置及增材制造方法,通过在增材制造工作部位置丝材的原位供给,实现了构件的连续增材制造,解决了需严格装夹约束的问题。但在该方法下,增材制造层的两侧由于没有刚性约束,存在一定宽度的低性能、形状不规则的溢材区,增材制造后仍需机加工去除、整形;该方法下材料难于从静轴肩与搅拌针之间流出。在增材制造过程停顿后,原料易堵塞。并且,送丝方案单位时间内单层堆积效率较低;作为一种固相成形技术,搅拌摩擦增材制造在保证成形质量及增材制造工具寿命的前提下,增材制造的速度亦受限制。制造过程中设备的整体刚性存在较大挑战,尤其对基于机器人的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设备而言,制约着精密构件的可靠增材制造。
针对以上问题,如能开发一种适用于高筋薄壁件筋条增材制造的、高效率、高系统刚性的,具有自限位特征的可实现随增整形无需二次机加减材的连续增材制造技术,克服现有搅拌摩擦增材制造技术的局限性,将能有效拓宽固相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搅拌摩擦增材制造技术连续送料难、增材制造过程需装夹约束、增材制造后需二次机加工减材与整形、系统刚性低和增材制造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随动预定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主电极轮、带状原料、副电极轮、增材制造基板、增材制造搅拌针和自限位部件,增材制造搅拌针安装在所述自限位部件上,增材制造搅拌针的下端面与自限位部件的下端面平齐,主电极轮和副电极轮分别位于所述自限位部件的前、后两侧,带状原料的一端从主电极轮的前方连续送入。
进一步地,所述自限位部件包括自限位部件端面、两个自限位片和圆环体,圆环体的上表面中部设有自限位部件端面,两个自限位片对称设置在自限位部件端面的两侧,两个自限位片的凸面相对设置,自限位部件端面的下部边缘处设有多个锥面孔,多个锥面孔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圆环体的上表面边缘处设有多个安装定位孔,多个安装定位孔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圆环体的下表面设有安装导向面。进一步地,自限位片的宽度应为自限位部件端部直径的0.8~2倍。
进一步地,自限位部件端面内部设有内锥面,内锥面的外轮廓由上至下依次渐宽,圆环体的下表面设有安装导向面。
进一步地,增材制造搅拌针的上部设有夹持面,增材制造增材制造搅拌针的下部相对设有两个凸柱,增材制造搅拌针的下端设有增材制造搅拌针端部膨大区。
一种随动预定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一定厚度的带状原料从主电极轮的前端送入,由于带状原料与增材制造基板存在接触电阻,二者之间产生一定的电阻热,辅以主电极轮施加的压力,可实现带状原料的预定位;
步骤二:带状原料预定位后进行第一层的增材制造,首先通过自限位部件提供侧向约束,保证侧向成形及系统整体的刚度;同时,增材制造搅拌针下扎进带状原料与增材制造基板之间,对预定位的带状原料进行原位处理,使其与增材制造基板之间固相连接成形,获得前增材制造层;
步骤三:进行后续层的增材制造,增材制造搅拌针下扎进带状原料与前增材制造层之间,使预定位的带状原料与前增材制造层之间固相连接成形,获得组织细化均匀的构件;
步骤四:带状原料成形后,由副电极轮对已增材料进行随增原位碾压处理。
进一步地,增材制造搅拌针及自限位组件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高速工具钢、热作模具钢、硬质合金、聚晶立方氮化硼等材质。
进一步地,主电极轮、副电极轮间施加的电流在500-35000A之间,主电极轮及副电极轮的施加压力在200-10000N之间;
进一步地,增材制造搅拌针的旋转速度在100rpm~6000rpm之间。
进一步地,带状原料的厚度在0.1-10mm之间,宽度在5-20mm之间,带状原料的输送速度在0.1-10m/min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可实现带状原料的连续送料,较送粉或送丝方式的增材制造效率更高;增材成形宽度更大,适用于大尺寸部件快速增材制造;
2、本发明可实现增材制造带状原料的预定位,解决搅拌摩擦增材制造严格装夹约束的限制。并且,可在送料及预定位的同时,对带状原料进行预热,提高搅拌摩擦固相增材制造的速率;
3、本发明副电极轮的随增原位碾压,可调控搅拌摩擦增材制造层的残余应力,优化结构设计,减小对支撑结构的依赖。
4、本发明增材制造搅拌针的端部膨大及近端部周向凸柱设计,可增加增材层间及两侧的冶金结合;
5、通过本发明的自限位组件,可实现对搅拌摩擦增材制造两侧溢流区的随增整形,实现复杂结构的净成形,无需增材制造后的二次机加减材整形。并且,自限位组件可提高装备整体在增材制造过程中的刚度,保证增材制造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增材制造搅拌针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自限位组件的结构图;
图4是图3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增材制造搅拌针与自限位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主电极轮,2-带状原料,3-副电极轮,4-前增材制造层,5-增材制造基板,
6-增材制造搅拌针,601-增材制造搅拌针夹持面,602-增材制造搅拌针周向凸柱,603-增材制造搅拌针端部膨大区;
7-自限位组件,701-自限位部件端面,702-自限位片,703-锥面孔,704-安装定位孔,705-内锥面;706-安装导向面;707-圆环体。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随动预定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包括主电极轮1、带状原料2、副电极轮3、增材制造基板5、增材制造搅拌针6和自限位部件7,增材制造搅拌针6安装在所述自限位部件7上,增材制造搅拌针6的下端面与自限位部件7的下端面平齐,主电极轮1和副电极轮3分别位于所述自限位部件7的前、后两侧,带状原料2的一端从主电极轮1的前方连续送入。
在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过程中,增材制造搅拌针6实现带状原料2的塑化成形;自限位组件7全程不旋转,增材制造过程中,一定宽度的带状原料2从主电极轮1前方连续送入。由于送入的带状原料2与增材制造基板5或前增材制造层4的接触电阻较高,二者之间将产生一定的电阻热,辅以主电极轮1施加的压力,可实现对送入带状原料2的预定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对预定位的带状原料2进行原位处理,获得组织细化均匀的高性能增材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3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自限位组件7包括圆环体707,自限位部件端面701,两个自限位片702,圆环体的上表面中部设有自限位部件端面701,两个自限位片702相对设置在自限位部件端面701上端的两侧,两个自限位片702的凸面相对设置,自限位部件端面701设有多个锥面孔703,多个锥面孔703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在自限位部件端面701的下部边缘处;圆环体707的上表面边缘处设有多个安装定位孔704,多个安装定位孔704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圆环体705的下表面设有安装导向面706。
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过程中自限位组件7随动不旋转,位于自限位部件端面701两侧的自限位片702,紧贴增材层的两侧,提供侧向约束力,保证有效增材制造宽度与带状原料2宽度一致。自限位片702弧面圆心位于带状材料2外侧,保证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在二维运动过程中,自限位圆弧面上始终有一点与带状原料2相切。且紧贴带状原料2两侧的自限位片702可提供一定的刚性,减弱增材制造过程中设备震颤对增材制造层精度的影响,保证带状原料2两侧的成形质量及整体增材制造过程的刚度。主电极轮1、副电极轮3的轮宽、带状原料2的宽度以及两自限位片702之间的宽度保持一致。
其它组成以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3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自限位片702的宽度应为自限位部件端部701直径的0.8~2倍。如此设置,以适应二维增材制造过程中不同圆弧的制备。
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或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3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自限位部件端面701内部设有内锥面705,内锥面705的外轮廓由上至下依次渐宽。
增材制造增材制造搅拌针6的下端穿过圆环体707插装在内锥面705中,且增材制造搅拌针6的下端位于两个自限位片702之间。
其它组成以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增材制造搅拌针6的上部设有夹持面601,增材制造增材制造搅拌针6的下部相对设有两个凸柱602,增材制造搅拌针6的下端设有增材制造搅拌针端部膨大区603。
增材制造搅拌针6的端部及近端部位置分别设计膨大结构603及两个凸柱结构602,以促进增材层的层间及两侧成形。
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随动预定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一定厚度的带状原料2从主电极轮1的前端送入,由于带状原料2与增材基板5接触电阻,二者之间产生一定的电阻热,辅以主电极轮1施加的压力,可实现带状原料2的预定位;
步骤二:带状原料2预定位后进行第一层的增材制造,首先通过自限位部件7提供侧向约束,保证侧向成形及系统整体的刚度;同时,增材制造搅拌针6下扎进带状原料2与增材制造基板5之间,对预定位的带状原料2进行原位处理,使其与增材制造基板5之间固相连接成形,获得前增材制造层4;
步骤三:进行后续层的增材制造,增材制造搅拌针6下扎进带状原料2与前增材制造层4之间,使预定位的带状原料2与前增材制造层4之间固相连接成形,获得组织细化均匀的构件;
步骤四:带状原料2成形后,由副电极轮3对已增材料进行随增原位碾压处理,改善搅拌摩擦增材制造层的应力状态。
增材制造过程中,主电极轮1、副电极轮3位于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的两侧。在电流的作用下,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前方预定位的带状原料2经过了有效的电阻预热处理,进而可拓宽搅拌摩擦增材制造的参数区间上限,提高增材制造效率。
增材制造搅拌针6的端部及近端部位置分别设计膨大结构及两个凸柱结构,以促进增材层的层间及两侧成形。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过程中自限位组件7随动不旋转,位于自限位部件7端面两侧的自限位片702,紧贴增材层的两侧,提供侧向约束力,保证有效增材制造宽度与带状原料宽度一致。自限位片弧面圆心位于带状材料外侧,保证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在二维运动过程中,自限位圆弧面上始终有一点与带状原料相切。且紧贴带状原料两侧的自限位片可提供一定的刚性,减弱增材制造过程中设备震颤对增材制造层精度的影响。
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或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增材制造搅拌针6及自限位组件7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高速工具钢、热作模具钢、硬质合金、聚晶立方氮化硼等材质,该材料硬度和熔点应显著高于增材制造原料。
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或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主电极轮1、副电极轮3间施加的电流在500-35000A之间,主电极轮1及副电极轮3的施加压力在200-10000N之间。
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或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增材制造搅拌针6的旋转速度在100rpm-6000rpm之间。
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或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带状原料2的厚度在0.1-10mm之间,宽度在5-20mm之间,带状原料2输送速度在0.1-10m/min之间。
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或九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一: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随动预定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方法中,针对铝等散热性能好的材料,主电极轮1与自限位部件7的距离应为10-50mm,针对钢等散热性较差的材料,主电极轮1与自限位部件7的距离应为10-500mm。
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或十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随动预定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随动预定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包括主电极轮(1)、带状原料(2)、副电极轮(3)、增材制造基板(5)、增材制造搅拌针(6)和自限位部件(7),增材制造搅拌针(6)安装在所述自限位部件(7)上,增材制造搅拌针(6)的下端面与自限位部件(7)的下端面平齐,主电极轮(1)和副电极轮(3)分别位于所述自限位部件(7)的前、后两侧,带状原料(2)的一端从主电极轮(1)的前方连续送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动预定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限位部件(7)包括自限位部件端面(701)、两个自限位片(702)和圆环体(707),圆环体(707)的上表面中部设有自限位部件端面(701),两个自限位片(702)对称设置在自限位部件端面(701)的两侧,两个自限位片(702)的凸面相对设置,自限位部件端面(701)的下部边缘处设有多个锥面孔(703),多个锥面孔(703)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圆环体(707)的上表面边缘处设有多个安装定位孔(704),多个安装定位孔(704)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圆环体(707)的下表面设有安装导向面(7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随动预定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自限位片(702)的宽度应为自限位部件端部(701)直径的0.8~2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随动预定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自限位部件端面(701)内部设有内锥面(705),内锥面(705)的外轮廓由上至下依次渐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动预定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增材制造搅拌针(6)的上部设有夹持面(601),增材制造增材制造搅拌针(6)的下部相对设有两个凸柱(602),增材制造搅拌针(6)的下端设有增材制造搅拌针端部膨大区(603)。
6.一种随动预定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一定厚度的带状原料(2)从主电极轮(1)的前端送入,由于带状原料(2)与增材制造基板(5)存在接触电阻,二者之间产生一定的电阻热,辅以主电极轮(1)施加的压力,可实现带状原料(2)的预定位;
步骤二:带状原料(2)预定位后进行第一层的增材制造,首先通过自限位部件(7)提供侧向约束,保证侧向成形及系统整体的刚度;同时,增材制造搅拌针(6)下扎进带状原料(2)与增材制造基板(5)之间,对预定位的带状原料(2)进行原位处理,使其与增材制造基板(5)之间固相连接成形,获得前增材制造层(4);
步骤三:进行后续层的增材制造,增材制造搅拌针(6)下扎进带状原料(2)与前增材制造层(4)之间,使预定位的带状原料(2)与前增材制造层(4)之间固相连接成形,获得组织细化均匀的构件;
步骤四:带状原料(2)成形后,由副电极轮(3)对已增材料进行随增原位碾压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随动预定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增材制造搅拌针(6)及自限位部件(7)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高速工具钢、热作模具钢、硬质合金、聚晶立方氮化硼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随动预定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主电极轮(1)、副电极轮(3)间施加的电流在500-35000A之间,主电极轮(1)及副电极轮(3)的施加压力在200-10000N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随动预定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增材制造搅拌针(6)的旋转速度在100rpm-6000rpm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随动预定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带状原料(2)的厚度在0.1-10mm之间,宽度在5-20mm之间,带状原料(2)的输送速度在0.1-10m/min之间。
CN202210562069.8A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随动预定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56475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62069.8A CN115647559A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随动预定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62069.8A CN115647559A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随动预定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47559A true CN115647559A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23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62069.8A Pending CN115647559A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随动预定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47559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83374A (ja) * 2006-04-19 2007-11-01 Hitachi Ltd パネル構造体の接合方法
CN101306491A (zh) * 2008-05-26 2008-11-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蒙皮骨架结构的激光-电阻缝焊同步复合焊接方法
CN103521912A (zh) * 2013-10-10 2014-01-22 天津大学 一种用于搭接接头的搅拌摩擦焊工具
CN206536125U (zh) * 2017-03-16 2017-10-03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新型搅拌摩擦焊搅拌头
CN110548986A (zh) * 2019-09-09 2019-12-10 山东大学 一种异种材料的搅拌摩擦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和应用
CN111531269A (zh) * 2020-06-09 2020-08-14 东北大学 一种槽型静止轴肩搅拌摩擦加工工具
CN111907069A (zh) * 2020-07-21 2020-11-10 大连理工大学 热塑性材料的机器人辅助连续电阻焊接装备及焊接方法
CN212443719U (zh) * 2020-04-17 2021-02-02 昆山哈工万洲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减小搅拌摩擦焊搭接接头界面缺陷的焊具
CN114473178A (zh) * 2022-03-08 2022-05-13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自动送丝的搅拌摩擦增材制造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83374A (ja) * 2006-04-19 2007-11-01 Hitachi Ltd パネル構造体の接合方法
CN101306491A (zh) * 2008-05-26 2008-11-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蒙皮骨架结构的激光-电阻缝焊同步复合焊接方法
CN103521912A (zh) * 2013-10-10 2014-01-22 天津大学 一种用于搭接接头的搅拌摩擦焊工具
CN206536125U (zh) * 2017-03-16 2017-10-03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新型搅拌摩擦焊搅拌头
CN110548986A (zh) * 2019-09-09 2019-12-10 山东大学 一种异种材料的搅拌摩擦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和应用
CN212443719U (zh) * 2020-04-17 2021-02-02 昆山哈工万洲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减小搅拌摩擦焊搭接接头界面缺陷的焊具
CN111531269A (zh) * 2020-06-09 2020-08-14 东北大学 一种槽型静止轴肩搅拌摩擦加工工具
CN111907069A (zh) * 2020-07-21 2020-11-10 大连理工大学 热塑性材料的机器人辅助连续电阻焊接装备及焊接方法
CN114473178A (zh) * 2022-03-08 2022-05-13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自动送丝的搅拌摩擦增材制造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孟祥晨等: "聚合物与铝合金特异性材料搅拌摩擦焊", 航空制造技术, vol. 64, no. 10, 15 May 2021 (2021-05-15), pages 30 - 3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35908B2 (en) Joining method, joining machine, and joint structure of dissimilar material
CN104118486A (zh) 一种引导轮轮体的生产工艺
CN107073555A (zh) 异种材料接合用锻造铆钉、异种材料接合方法以及异种材料接合体
CN102125972A (zh) 结构钢高筒环锻件的辗轧成形方法
CN101450441A (zh) 一种斜三通的冷成形加工方法
CN106736277A (zh) 一种工字型硅油减震器壳体及其整体旋压成型方法
CN108723162A (zh) 一种流体压力诱导成形切向非封闭变截面管状零件的方法
CN106001896A (zh) 基于表面毛化的铝/钢异种材料摩擦点焊方法
CN101722185A (zh) 一种轴类件无料头楔横轧轧制方法
CN105328414B (zh) 一种汽车用节叉的成型方法
CN115647559A (zh) 一种随动预定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WO2008130056A1 (ja) ハイドロフォーム加工品
US20130025338A1 (en) Tube-forging method
CN108422154A (zh) 一种车轮挡圈加工方法及冷压模具
CN106938385A (zh) 一种车轮轮辐的加工方法以及车轮轮辐
CN114769454B (zh) 一种柔轮及其强韧化冷加工方法
CN101920455B (zh) 一种堆焊型辗装置及再制造方法
CN109127908A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用模具及其制造方法
CN108044531A (zh) 一种用于多工序合并磨削的金刚石滚轮制造方法
KR102584822B1 (ko) 알루미늄재의 스폿 용접 방법 및 알루미늄재
CN107537907A (zh) 一种汽车变速器导向套筒的成型方法
CN112916704A (zh) 一种基于铝合金焊接拼板的薄壁曲面无模旋压成形方法
CN206661925U (zh) 一种轧制金属复合板的人字波纹轧辊
US20060024161A1 (en) Stator for a hydrodynamic torque converter
US20230349342A1 (en) Manufacturing of aluminum piston with cast iron ring carrier using powder bed fusion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