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45733A - 用于血栓治疗装置的开关止血阀 - Google Patents

用于血栓治疗装置的开关止血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45733A
CN115645733A CN202211401257.9A CN202211401257A CN115645733A CN 115645733 A CN115645733 A CN 115645733A CN 202211401257 A CN202211401257 A CN 202211401257A CN 115645733 A CN115645733 A CN 115645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instrument channel
treatment device
hemostatic valve
thrombus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012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志南
陈志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engc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engc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engc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engc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0125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457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45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457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血栓治疗装置的开关止血阀,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包括器械通道,器械通道包括近端和远端;柔性可控部,器械通道的近端附近包括柔性可控部,柔性可控部可以沿器械通道的径向形变,使得柔性可控部闭合器械通道;开关部件,开关部件设置于柔性可控部的至少部分外周面,并使得柔性可控部发生形变。本发明的血栓治疗装置的止血阀,解决了大直径导管,多个导管或者介入器械密封困难或者不能密封的问题;避免了传统止血阀需要旋拧密封所造成的操作复杂,需要手感判断,时间长,密封不稳定的问题;解决了传统止血阀不能实现通道开启和闭合快速切换的问题;实现了同时抵抗正压以及绝对负压的功能。

Description

用于血栓治疗装置的开关止血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血栓治疗装置的开关止血阀。
背景技术
止血阀是在进行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手术等时用于连接导管,防止血液从导管中漏出的一种医疗器械。在介入手术中,为了减少血液流失以及阻止外部空气通过器械进入体内,通常会在介入器械近端布置一个止血阀装置。传统的阀片式密封装置和旋压式止血阀对于密封小直径范围的导管或者介入器械有较好的止血效果。但是,对于大直径导管或者介入器械来说密封实现较为困难;传统止血阀需要操作者逐渐旋转几圈悬柄才能实现密封,操作较为复杂且密封过程较慢,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手术风险;传统止血阀旋转拧紧过程靠操作者手感确定,容易出现密封不稳定;传统止血阀为了实现塞入器械的密封性,需要提高密闭性能,但是器械在阀内的通过性会特别差,密封和通路不能实现快速切换;对于需要插入多个导管或介入器械的密封来说实现较为困难;不能同时实现抵抗正压以及绝对负压的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止血阀密封性能不高、操作复杂需要依赖手感、密封和通路不能实现快速切换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血栓治疗装置的开关止血阀,解决了密封难,操作复杂,不能同时实现抵抗正压以及绝对负压的功能的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血栓治疗装置的开关止血阀,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包括器械通道,器械通道包括近端和远端;柔性可控部,器械通道的近端附近包括柔性可控部,柔性可控部可以沿器械通道的径向形变,使得柔性可控部闭合器械通道;开关部件,开关部件设置于柔性可控部的至少部分外周面,并使得柔性可控部发生形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开关部件设置于柔性可控部的至少部分外周面,并对柔性可控部产生径向力使得柔性可控部闭合;开关部件移动使得柔性可控部开放。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复位部件,复位部件使得开关部件移动后复位,以此使得柔性可控部闭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柔性可控部包括柔性管,以及柔性管外表面的斜坡结构;柔性管与器械通道同轴并互相连通;斜坡结构的坡面朝向器械通道的远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开关部件包括圆环结构的第一本体,第一本体可移动地设置于柔性管的外表面;第一本体移动至柔性管的斜坡结构时,斜坡结构径向施压柔性管闭合;
第一本体移动离开柔性管的斜坡结构时,柔性管开放。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复位部件包括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使得第一本体移动后复位至柔性管的斜坡结构位置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柔性可控部包括辅助管,以及辅助管末端连接的多个柔性爪头;辅助管与器械通道同轴并互相连通;柔性爪头朝向器械通道的近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开关部件包括圆环结构的第二本体,以及与第二本体活动连接的下压外壳;第二本体与辅助管同轴并设置于柔性爪头外侧,下压外壳驱动第二本体沿辅助管轴向移动;第二本体移动至柔性爪头位置时,柔性爪头受到径向压力闭合;第二本体移动离开柔性爪头位置时,柔性爪头开放。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复位部件包括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使得第二本体移动后复位至柔性爪头位置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柔性可控部包括柔性囊,柔性囊包括内腔和外腔;柔性囊的外腔中填充气体或液体介质;柔性囊的内腔与器械通道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开关部件包括圆环结构的第三本体,第三本体可移动地设置于柔性囊的外表面;第三本体靠近并挤压柔性囊的外表面时,柔性囊受到径向力并发生形变,柔性囊的内腔闭合;第三本体远离并释放柔性囊的外表面时,柔性囊的内腔开放。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复位部件包括第三复位弹簧,第三复位弹簧使得第三本体移动后复位至挤压柔性囊位置处,并使得柔性囊的内腔闭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用于血栓治疗装置的开关止血阀,解决了大直径导管,多个导管或者介入器械密封困难或者不能密封的问题;避免了传统止血阀需要旋拧密封所造成的操作复杂,需要手感判断,时间长,密封不稳定的问题;解决了传统止血阀不能实现通道开启和闭合快速切换的问题;实现了同时抵抗正压以及绝对负压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血栓治疗装置示意图;
图2a是止血阀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分解图;
图2b是止血阀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2c是第一柔性可控部示意图;
图2d是止血阀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止血阀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分解图;
图3b是止血阀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3c是第二柔性可控部示意图;
图3d是止血阀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止血阀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分解图;
图4b是止血阀第三种实施方式的默认状态截面图;
图4c是止血阀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开放状态截面图;
图4d是止血阀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抽吸导管,200-止血阀,300-快速拆装机构,201-第一壳体,202-第一柔性可控部,203-第一开关部件,204-第一复位部件,205-第一器械通道,206-近端,207-远端,208-第一本体,209-第一复位弹簧,210-孔位,211-柔性管,212-斜坡结构,213-把手,214-底座,215-连接阀,216-导管通道,217-远端方向,301-第二壳体,302-第二柔性可控部,303-第二开关部件,304-第二复位部件,305-第二本体,306-第二复位弹簧,307-下压外壳,308-辅助管,309-柔性爪头,310-第二器械通道,311-密封件,401-第三壳体,402-第三柔性可控部,403-第三开关部件,404-第三复位部件,405-第三本体,406-第三复位弹簧,407-柔性囊,408-外腔,409-内腔,410-圆环把手,411-第三器械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作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用来作为解释本发明技术方案之用,并非意味着已经穷举了本发明所有的实施方式。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关于本说明书中的术语“远侧/远端”和“近侧/近端”,其中近端/近侧指的是靠近操作人员的一端,而远端/远侧指的是远离操作人员,或者进入人体血管的一端。
如图1所示,抽吸导管100是一根长管,具有近端和远端两个端部,并且抽吸导管100近端和远端之间的整体内部中空,形成一根长度较长的中空柔性管。抽吸导管100的远端进入人体血管,近端保持在人体之外,其近端附近连接止血阀200。止血阀的管段形成分叉结构,分别为第一分叉和第二分叉。第一分叉为止血阀200远端的末尾处,第二分叉为靠近止血阀200末端的分支。抽吸导管100通过第一分叉穿过止血阀,压力源等其他用于治疗血栓的器件通过快速拆装机构300连接至止血阀200的第二分叉,并且快速拆装机构300和第二分叉之间可以设置开关阀。
参照图2a-图2d,作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止血阀200的主要结构包括第一壳体201,第一柔性可控部202,第一开关部件203,第一复位部件204。第一壳体201为一个圆筒结构,其内部包括第一器械通道205,从底座214一直延伸到导管通道216的部分均为第一器械通道205,第一器械通道205包括近端206和远端207。靠近底座214的位置可以称之为近端206,靠近导管通道216的部分为远端207。
第一器械通道205的近端206和远端207之间、位于近端206附近包括第一柔性可控部202,第一柔性可控部202可以沿第一器械通道205的径向形变,使得第一柔性可控部202闭合第一器械通道205。如图2a-2d所示,第一柔性可控部202可以认为“包含在”第一器械通道205内,也可以认为是利用第一柔性可控部202代替了部分第一器械通道205的管段,两者在技术实质上是相同的,本发明可以利用不同的实施方式进行实现,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第一开关部件203设置于第一柔性可控部202的至少部分外周面,如图2a-2d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开关部件203套装在第一柔性可控部202的外周。第一开关部件203能够通过其自身的移动使得第一柔性可控部202开放/闭合,即第一开关部件203对第一柔性可控部202产生径向力,使第一柔性可控部202形变闭合,反之则开放。第一复位部件204设置于第一器械通道205的远端20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复位部件204包括第一复位弹簧209,也可包括其他弹性部件来替代第一复位弹簧209,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第一复位部件204使得第一开关部件203移动后复位,以此使得第一柔性可控部202闭合,通过第一复位部件204和第一开关部件203的联动,使第一柔性可控部202在默认状态下将始终处在闭合状态。底座214为一个圆形结构,中心处有一个通道方便导管或者介入器材进入。连接阀215设置在止血阀头部侧面,用以连接压力源。在止血阀顶部设置有导管通道216,使抽吸导管100可以进入并连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第一复位部件204之外,操作人员甚至可以手动移动第一开关部件203使得其复位,以此使得第一柔性可控部202闭合。第一复位部件204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的操作方式,以此简化操作。
参照图2a和图2c,第一柔性可控部202包括柔性管211,柔性管211是一根中空的长杆。在柔性管211外表面覆盖一圈斜坡结构212,斜坡结构212为梯形。柔性管211和斜坡结构212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是分体结构,其材料为可以变形的柔性材料构成,厚度上来说,可以是0.02~0.5mm的软膜材料,硬度上,从Shore A 20~Shore A 80不等,多为硅胶或橡胶。柔性管211与第一器械通道205同轴并互相连通,斜坡结构212的坡面朝向第一器械通道205的远端207。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了解,斜坡结构212只是本实施例的众多实施方式之一,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其他的凸出结构,使得第一开关部件203能够挤压柔性管211并闭合第一器械通道205。
参考图2a-图2d,第一壳体201两侧的中间位置开有两个长条形孔位210,使把手213可以从两侧伸出,方便操作人员操作。第一开关部件203包括圆环结构的第一本体208,第一本体208可移动地设置于柔性管211的外表面。在默认状态下,第一本体208在第一复位部件204的挤压下移动至柔性管211的斜坡结构212时,斜坡结构212径向施压使柔性管211闭合。当操作人员向远端方向217按压把手213,第一本体208移动离开柔性管211的斜坡结构212时,柔性管211开放实现临时通路。此时操作人员可以将导管或者介入器械从底座214伸入。最后当操作人员放开把手213,第一复位部件204中的第一复位弹簧209使得第一本体208移动后复位至柔性管211的斜坡结构212位置处,使柔性管211重新闭合恢复默认状态。
参照图3a-图3d,作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止血阀200的主要结构包括第二壳体301,第二柔性可控部302,第二开关部件303,第二复位部件304。第二壳体201为一个圆筒结构,其内部包括第二器械通道310,从底座214一直延伸到导管通道216的部分均为第二器械通道310,第二器械通道310包括近端206和远端207。靠近底座214的位置可以称之为近端206,靠近导管通道216的部分为远端207。第二器械通道310的近端206和远端207之间、位于近端206附近包括第二柔性可控部302,第二柔性可控部302可以沿第二器械通道310的径向形变,使得第二柔性可控部302闭合第二器械通道310。
如图3a-3d所示,第二柔性可控部302可以认为“包含在”第二器械通道310内,也可以认为是利用第二柔性可控部302代替了部分第二器械通道310的管段,两者在技术实质上是相同的,本发明可以利用不同的实施方式进行实现,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第二开关部件303设置于第二柔性可控部302的至少部分外周面,如图3a-3d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二开关部件303套装在第二柔性可控部302的外周。
第二开关部件303能够通过其自身的移动使得第二柔性可控部302开放/闭合,即第二开关部件303对第二柔性可控部302产生径向力,使第二柔性可控部302形变闭合,反之则开放。第二复位部件304设置于第二器械通道310的远端207,第二复位部件304中包括第二复位弹簧30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二复位部件304包括第二复位弹簧306,也可包括其他弹性部件来替代第二复位弹簧306,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第二复位部件304使得第二开关部件303移动后复位,以此使得第二柔性可控部302闭合,通过第二复位部件304和第二开关部件303的联动,使第二柔性可控部302在默认状态下将始终处在闭合状态。底座214为一个圆形结构,中心处有一个通道方便导管或者介入器材进入。连接阀215设置在止血阀头部侧面,方便连接压力源。在止血阀顶部设置有导管通道216,使抽吸导管100可以进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第二复位部件304之外,操作人员甚至可以手动移动第二开关部件303使得其复位,以此使得第二柔性可控部302闭合。第二复位部件304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的操作方式,以此简化操作。
参照图3a和图3c,第二柔性可控部302包括辅助管308,辅助管308是一根中空的长杆,在辅助管308末端连接的多个柔性爪头309。各个柔性爪头309互相连接形成环形,且柔性爪头309所形成的环形的外径大于辅助管308的外径,使得第二复位弹簧306可以抵靠在柔性爪头309所形成的环形处,同时在此环形处设置密封件311保证第二器械通道310的密封性。辅助管308和柔性爪头309是一体结构,其材料为可以变形的柔性材料构成,厚度上来说,可以是0.02~0.5mm的软膜材料,硬度上,从Shore A 20~Shore A 80不等,多为硅胶或橡胶。辅助管308与第二器械通道310同轴并互相连通,柔性爪头309朝向第二器械通道310的近端206。
参照图3a-图3d,第二开关部件303包括圆环结构的第二本体305,以及与第二本体305活动连接的下压外壳307。第二本体305设置于第二器械通道310的近端206附近,其内径小于近端206的内径,因此第二本体305可以对柔性爪头309产生径向挤压,使得各个柔性爪头309互相靠拢并闭合第二器械通道310。第二本体305与辅助管308同轴并设置于柔性爪头309外侧,下压外壳307驱动第二本体305沿辅助管308轴向移动。
在默认状态下,第二本体305移动至柔性爪头309位置,各个柔性爪头309受到径向压力向内闭合。当操作人员按压下压外壳307时,下压外壳307侧面的槽与第二壳体301侧面的凸起相配合,使得下压外壳307推动第二壳体301向远端方向217移动,如图3d的箭头方向所示。此时,第二本体305移动离开柔性爪头309位置,柔性爪头309开放,使止血阀实现临时通路。此时操作人员可以将导管或者介入器械从底座214伸入。最后当操作人员放开下压外壳307,第二复位部件304中的第二复位弹簧306使得第二本体305移动后复位至柔性爪头309位置处,使柔性爪头309重新闭合恢复默认状态。
参照图4a-4d,作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方式,止血阀200的主要结构包括第三壳体401,第三柔性可控部402,第三开关部件403,第三复位部件404。第三壳体401为一个圆筒结构,其内部包括第三器械通道411,从底座214一直延伸到导管通道216的部分均为第三器械通道411,第三器械通道411包括近端206和远端207。靠近底座214的位置可以称之为近端206,靠近导管通道216的部分为远端207。
第三器械通道411的近端206和远端207之间、位于近端206附近包括第三柔性可控部402,第三柔性可控部402可以沿第三器械通道411的径向形变,使得第三柔性可控部402闭合第三器械通道411。如图4a-4d所示,第三柔性可控部402可以认为“环绕在”第三器械通道411后部的外侧,也可以认为是利用第三柔性可控部402代替了部分第三器械通道411的管段,两者在技术实质上是相同的,本发明可以利用不同的实施方式进行实现,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第三开关部件403设置于第三柔性可控部402的至少部分外周面,如图4a-4d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三开关部件403套装在第三柔性可控部402的部分外周。第三开关部件403能够通过其自身的移动使得第三柔性可控部402开放/闭合,即第三开关部件403对第三柔性可控部402产生径向力,使第三柔性可控部402形变闭合,反之则开放。
第三复位部件404设置于第三器械通道411的远端207,第三复位部件404中包括第三复位弹簧40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三复位部件404包括第三复位弹簧406,也可包括其他弹性部件来替代第三复位弹簧406,本发明不以此为限。第三复位部件404使得第三开关部件403移动后复位,以此使得第三柔性可控部402闭合,通过第三复位部件404和第三开关部件403的联动,使第三柔性可控部402在默认状态下将始终处在闭合状态。底座214为一个圆形结构,中心处有一个通道方便导管或者介入器材进入。连接阀215设置在止血阀头部侧面,方便连接压力源。在止血阀顶部设置有导管通道216,使抽吸导管100可以进入。
参照图4b和图4c,第三柔性可控部402包括柔性囊407,柔性囊407由内腔409和外腔408组成。柔性囊407的内腔409和外腔408是分体结构,其材料为可以变形的柔性材料构成,厚度上来说,可以是0.02~0.5mm的软膜材料,硬度上,从Shore A 20~Shore A 80不等,多为硅胶或橡胶。柔性囊407的内腔409为圆柱结构,柔性囊407的外腔408中填充气体或液体介质,柔性囊407的内腔409与第三器械通道411相连通。
参照图4a-4d,第三开关部件403包括圆环结构的第三本体405,第三本体405可移动地设置于柔性囊407的外表面。在第三壳体401外圈有一圈圆环型的圆环把手410,方便操作人员操作。在默认状态下,第三本体405靠近并挤压柔性囊407的外表面,柔性囊407受到径向力并发生形变,柔性囊407的外腔408“鼓起”并挤压柔性囊407的内腔409使其闭合。当操作人员向远端方向217按压第三壳体401外圈的圆环把手410,使第三本体405远离并释放柔性囊407的外表面时,柔性囊407的外腔408恢复扁平,柔性囊407的内腔409开放,使止血阀实现临时通路。此时操作人员可以将导管或者介入器械从底座214伸入。最后当操作人员放开圆环把手410,第三复位部件404的第三复位弹簧406使得第三本体405移动后复位至挤压柔性囊407位置处,并使得柔性囊407的内腔409重新闭合恢复默认状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第三复位部件404之外,操作人员甚至可以手动移动第三开关部件403使得其复位,以此使得第三柔性可控部402闭合。第三复位部件404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的操作方式,以此简化操作。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见,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实施例公开的止血阀具有三种径向形变的柔性可控部,其能够适配具有较大管径的器械通道,并且径向形变的情况下能够使得较大管径的器械通道完全闭合。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的核心点在于利用一段柔性管(即柔性可控部)来代替一部分器械通道的管段/在器械通道中插入一段柔性管,通过柔性管的开放/闭合来实现整个器械通道的开放/闭合,对于柔性管的控制能间接控制整个止血阀的器械通道。
由于开关部件对于柔性管施加径向方向的力,因此无论器械通道内产生的是正压还是负压,该压力都是轴向方向的,所以柔性管的开关部件的工作不受其影响,并且开关部件的结构可以便于柔性管的开放/闭合。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用于血栓治疗装置的开关止血阀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在大直径导管,多个导管或者介入器械通过止血阀时,密封效果依旧稳定良好;
2.止血阀的操作简单,可以实现通道开启和密闭快速切换;
3.可以同时实现抵抗正压以及绝对负压的功能。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用于血栓治疗装置的开关止血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包括器械通道,所述器械通道包括近端和远端;
柔性可控部,所述器械通道的近端附近包括所述柔性可控部,所述柔性可控部可以沿所述器械通道的径向形变,使得所述柔性可控部闭合所述器械通道;
开关部件,所述开关部件设置于所述柔性可控部的至少部分外周面,所述开关部件移动使得所述柔性可控部开放或闭合;
所述柔性可控部闭合时,所述开关部件对所述柔性可控部产生径向力,使得所述柔性可控部发生形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血栓治疗装置的开关止血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复位部件,所述复位部件使得所述开关部件移动后复位,以此使得所述柔性可控部闭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血栓治疗装置的开关止血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可控部包括柔性管,以及柔性管外表面的斜坡结构;
所述柔性管与所述器械通道同轴并互相连通;
所述斜坡结构的坡面朝向器械通道的远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血栓治疗装置的开关止血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部件包括圆环结构的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柔性管的外表面;
所述第一本体移动至所述柔性管的斜坡结构时,所述斜坡结构径向施压所述柔性管闭合;
所述第一本体移动离开所述柔性管的斜坡结构时,所述柔性管开放。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血栓治疗装置的开关止血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部件包括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使得第一本体移动后复位至柔性管的斜坡结构位置处。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血栓治疗装置的开关止血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可控部包括辅助管,以及所述辅助管末端连接的多个柔性爪头;
所述辅助管与所述器械通道同轴并互相连通;
所述柔性爪头朝向器械通道的近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血栓治疗装置的开关止血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部件包括圆环结构的第二本体,以及与所述第二本体活动连接的下压外壳;
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辅助管同轴并设置于所述柔性爪头外侧,所述下压外壳驱动所述第二本体沿所述辅助管轴向移动;
所述第二本体移动至所述柔性爪头位置时,所述柔性爪头受到径向压力闭合;
所述第二本体移动离开所述柔性爪头位置时,所述柔性爪头开放。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血栓治疗装置的开关止血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部件包括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使得第二本体移动后复位至柔性爪头位置处。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血栓治疗装置的开关止血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可控部包括柔性囊,所述柔性囊包括内腔和外腔;
所述柔性囊的外腔中填充气体或液体介质;
所述柔性囊的内腔与所述器械通道相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血栓治疗装置的开关止血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部件包括圆环结构的第三本体,所述第三本体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柔性囊的外表面;
所述第三本体靠近并挤压所述柔性囊的外表面时,所述柔性囊受到径向力并发生形变,柔性囊的内腔闭合;
所述第三本体远离并释放所述柔性囊的外表面时,柔性囊的内腔开放。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血栓治疗装置的开关止血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部件包括第三复位弹簧,所述第三复位弹簧使得第三本体移动后复位至挤压柔性囊位置处,并使得柔性囊的内腔闭合。
CN202211401257.9A 2022-11-09 2022-11-09 用于血栓治疗装置的开关止血阀 Pending CN1156457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01257.9A CN115645733A (zh) 2022-11-09 2022-11-09 用于血栓治疗装置的开关止血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01257.9A CN115645733A (zh) 2022-11-09 2022-11-09 用于血栓治疗装置的开关止血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45733A true CN115645733A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16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01257.9A Pending CN115645733A (zh) 2022-11-09 2022-11-09 用于血栓治疗装置的开关止血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4573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62622B2 (en) Surgical gel seal
US5338313A (en) Adjustable valve having a radially compressible sealing body
US5921968A (en) Valve apparatus with adjustable quick-release mechanism
US5971938A (en) Access device with expandable containment member
CA1239072A (en) Self-sealing check valve
WO2001097743A3 (en) Balloon occlusion device having a proximal valve
JPH06503495A (ja) 吸引洗浄バルブ装置
WO1996034587A1 (en) Fluidly expandable urethral plug assembly which receives fluid from an external sour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rinary incontinence
JP3790474B2 (ja) 一体形導入子を有する止血弁装置
CN114206193A (zh) 医用阀
JP7440513B2 (ja) 後退可能なバックフラッシュ器具
CN216060451U (zh) 一种吸引阀组件及内窥镜
US5310406A (en) Endoscopic aspirator surgical instrument
CN115645733A (zh) 用于血栓治疗装置的开关止血阀
JP2988865B2 (ja) 医療用吸引装置
JP6438170B1 (ja) 医療用マーカ
CN210250855U (zh) 一种可控式冲洗吸引管
CN217828005U (zh) 一种具有吸引功能的腹腔镜手术剥离器
JP2021115230A (ja) 医療用コネクタ
CN209529902U (zh) 一种按压组件及连接器、导管鞘
JP3431339B2 (ja) 内視鏡の管路切換装置
JPS6223458Y2 (zh)
JP2021115231A (ja) 医療用コネクタ
JP2021115233A (ja) 医療用コネクタ
JP2021115232A (ja) 医療用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