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43289A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43289A
CN115643289A CN202211268384.6A CN202211268384A CN115643289A CN 115643289 A CN115643289 A CN 115643289A CN 202211268384 A CN202211268384 A CN 202211268384A CN 115643289 A CN115643289 A CN 1156432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esponse data
received
target
timeout d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683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43289B (zh
Inventor
焦婵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opsec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opsec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opsec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opsec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opsec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opsec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opsec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opsec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opsec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opse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6838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432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432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432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432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432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发送数据获取请求至数据采集端,以使数据采集端响应于数据获取请求周期性地返回应答数据;针对每次返回的应答数据,判断在目标超时时长内是否接收到该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若否,则基于调整参数延长目标超时时长得到新的目标超时时长,并针对下次返回的应答数据,判断在新的目标超时时长内是否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本公开实施例,能够自动基于调整参数将目标超时时长进行延长,并基于延长后的目标超时时长继续进行下次的应答数据的接收,从而自适应的延长了目标超时时长,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将多个设备通过网络相连,从而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信等功能。
相关技术中,数据采集设备采集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接收设备,但是数据接收设备通常在数据的接收时长达到一个超时时长时,断开与数据采集设备的连接,结束数据接收,这种方式数据经常在还未完整传输时中断,导致数据传输的成功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发送数据获取请求至数据采集端,以使所述数据采集端响应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周期性地返回应答数据;
针对每次返回的应答数据,判断在目标超时时长内是否接收到该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若否,则基于调整参数延长所述目标超时时长得到新的目标超时时长,并针对下次返回的应答数据,判断在所述新的目标超时时长内是否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发送数据获取请求至数据采集端,以使所述数据采集端响应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周期性地返回应答数据;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针对每次返回的应答数据,判断在目标超时时长内是否接收到该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若否,则基于调整参数延长所述目标超时时长得到新的目标超时时长,并针对下次返回的应答数据,判断在所述新的目标超时时长内是否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可执行指令,并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案,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发送数据获取请求至数据采集端,以使数据采集端响应于数据获取请求周期性地返回应答数据;针对每次返回的应答数据,判断在目标超时时长内是否接收到该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若否,则基于调整参数延长目标超时时长得到新的目标超时时长,并针对下次返回的应答数据,判断在新的目标超时时长内是否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发送数据获取请求至数据采集端,以使数据采集端返回应答数据的过程中,若在目标超时时长内未接收的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能够自动基于调整参数将目标超时时长进行延长,并基于延长后的目标超时时长继续进行下次的应答数据的接收,从而自适应的延长了目标超时时长,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物网络技术中,可以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全球定位技术、激光扫描等数据采集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至物联网网关等数据接收设备,然而,不同的传感设备的终端波特率不同,每次采集的数据长度可能也不同。
相关技术中,数据接收设备通常在数据的接收时长达到一个超时时长时,断开与数据采集设备的连接,结束数据接收,这种方式数据经常在还未完整传输时中断,导致数据传输的成功率较低。
或者,需要维护人员确定底层代码中表征超时时长的参数,对该参数进行手动修改,但是,该手动修改方法的效率较低,并且当一个数据接收设备连接多个数据采集设备时,需要反复进行超时时长的修改,修改耗时时间较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该方法进行介绍。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数据传输装置执行,其中该装置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电子设备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发送数据获取请求至数据采集端,以使数据采集端响应于数据获取请求周期性地返回应答数据。
其中,预设时间间隔可以表征相邻发送的两个数据获取请求之间的相隔时长,该预设时间间隔可以用户需求进行设置,可选的,该预设时间间隔可以在通信物理层协议中进行设置。数据获取请求可以为指示数据采集端返回数据的请求,该数据获取请求可以为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确定的,Modbus通讯协议为一种物联网中的设备进行通信时,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的协议,其中主设备为发送数据获取请求的设备,从设备为返回应答数据的设备。该数据获取请求可以由1个字节的地址、1个字节的功能代码、2个字节的起始地址、2个字节的数据长度、2个字节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构成。
数据采集端可以为采集数据的终端,例如,该数据采集终端可以为信息传感设备,若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采集端通过Modbus通讯协议进行通讯,则该数据采集端可以理解为Modbus通讯协议中的从设备。本公开实施例对该数据采集端的数量不做限制,当数据采集端的数量为多个时,1个数据传输装置可以与多个数据采集端进行数据传输。本公开实施例对该数据采集端的类型也不做限制,例如,该数据采集端包括但不限于:电表继电器、臭氧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应答数据可以为数据采集端响应于数据获取请求生成的数据,该应答数据可以包括数据采集端采集获取的数据。若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采集端通过Modbus通讯协议进行通讯,该应答数据可以由1个字节的地址、1个字节的功能代码、数据长度、数据内容、2个字节的循环冗余校验码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物联网网关等用于接收数据的终端设备,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采集端之间能够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地,在一次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数据传输装置向数据采集端发送一个数据获取请求,数据采集端响应于该数据获取请求,向数据传输装置返回相应的应答数据。若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采集端之间进行多次的数据传输,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向数据采集端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周期性的依次发送多个数据获取请求,数据采集端能够响应于每个数据获取请求,依次返回与各数据获取请求一一对应的应答数据。
步骤102,针对每次返回的应答数据,判断在目标超时时长内是否接收到该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若否,则基于调整参数延长目标超时时长得到新的目标超时时长,并针对下次返回的应答数据,判断在新的目标超时时长内是否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
其中,目标超时时长可以为接收应答数据的最长耗时时长,确定该目标超时时长的方式有多种,本实施例不做限制,例如,该目标超时时长的起始时间点可以为发送数据获取请求的时间点,即,从数据传输装置发送数据获取请求时,开始计时,直到计时时长为目标超时时长则停止接收数据采集端返回的应答数据。本实施例对该目标超时时长的具体值不做限制,例如,该目标超时时长可以为3秒或5秒。
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可以为包括全部应答数据的数据。调整参数可以为对目标超时时长进行延长调整所依据的参数,该调整参数的确定方式有多种,本实施例不做限制,例如该调整参数可以为用户预先设置的参数,可以为基于应答数据中的部分数据确定的参数。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装置根据目标超时时长接收数据采集端返回的应答数据,若在目标超时时长内,能够完成应答数据的接收,则数据传输装置接收到的数据为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若在目标超时时长内不能完成应答数据的接收,则数据传输装置接收到的数据为应答数据的部分数据,说明当前的目标超时时长过短,进一步地,根据调整参数对目标超时时长进行延长处理,获得新的目标超时时长,针对下次的应答数据,以延长后的新的目标超时时长进行接收,并判断在新的目标超时时长内是否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若是,则说明在延长后的新的目标超时时长内,数据传输装置能够完成应答数据的接收。以此类推,进行多个周期的应答数据的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在目标超时时长内是否接收到该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包括:将接收数据与预设标志位进行匹配,确定匹配结果,其中,接收数据为在目标超时时长内接收到的至少部分的应答数据;若匹配结果为匹配成功,则确定在目标超时时长内接收到该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若匹配结果为匹配失败,则确定在目标超时时长内未接收到该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
其中,数据传输装置接收到的接收数据可以为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也可以为应答数据的部分数据,其中,应答数据的部分数据可以理解为不完整的应答数据。预设标志位为表征数据接收成功的标志位,该预设标志位可以为设置在数据末位的标志位,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可以理解为完整的应答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装置将接收数据和预设标志位进行匹配,若在接收数据中匹配到预设标志位,则匹配结果为匹配成功,说明数据传输装置接收到的接收数据是完整的应答数据;若在接收数据中未匹配到预设标志位,则匹配结果为匹配失败,说明数据传输装置接收到的为不完整的应答数据,即,当前的目标超时时长可能过短,使得在应答数据尚未从数据采集端完整的发送至数据传输装置的情况下,数据传输装置就停止了数据接收。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基于调整参数延长目标超时时长的方法有多种,本实施例不做限制,举例说明如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调整参数为时间步长,基于调整参数延长目标超时时长得到新的目标超时时长,包括:将目标超时时长和时间步长的和,确定为新的目标超时时长。其中,时间步长可以为一次调整之后,目标超时时长所延长的时长,该时间步长可以理解为延长目标超时时长的最小单位时长。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时间步长,以累加的方式延长目标超时时长,具体地,计算目标超时时长和时间步长的和,将该和确定为新的目标超时时长。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当调整参数为根据波特率调整信息确定的时长调整率,基于调整参数延长目标超时时长得到新的目标超时时长,包括:将时长调整率和目标超时时长的乘积,确定为新的目标超时时长。
其中,波特率可以理解为调制速率,波特率是数据讯号调制载波的速率,即单位时间内载波调制状态变化的次数,波特率越小的终端,数据的传输速率越低,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越少。相同的数据内容,以不同的波特率进行数据传输时,消耗的时间是不同的。
波特率调整信息可以为数据传输装置接收到的应答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该波特率调整信息可以为与数据采集端的波特率调整操作相关的数据,该波特率调整信息包括的具体信息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等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不做限制,例如,该波特率调整信息可以包括初始波特率信息和目标波特率信息,或者,该波特率调整信息可以包括波特率比例信息。其中,初始波特率信息可以表征在数据采集端进行波特率调整操作之前的波特率,目标波特率信息可以表征在数据采集端进行波特率调整操作之后的波特率,波特率比例信息可以表征调整之前的波特率和调整之后的波特率的比值。时长调整信息可以为基于波特率调整信息确定的目标超时时长的调整倍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数据传输装置和多个数据采集端进行数据传输,多个数据采集端发送应答数据的波特率不同,但是数据传输装置需要接收相同波特率的应答数据,因而需要将多个采集端发送应答数据的波特率调整为相同,可以理解地,较大波特率的数据传输速率高,因而数据传输所消耗的时间短,将较大的波特率调整为较小的波特率之后,导致应答数据的传输时长变长,若继续以波特率调整之前的目标超时时长进行应答数据的接收,可能导致应答数据尚未完全传输至数据传输装置,数据传输装置已经停止接收数据。
本实施方式中,在进行波特率调整操作的数据采集端中,可以生成记录该波特率调整操作的波特率调整信息,并将该波特率调整信息作为应答数据的一部分传输至数据传输装置,数据传输装置根据该波特率调整信息生成相应的时长调整率,具体地,若波特率调整信息为初始波特率信息和目标波特率信息,则可以将初始波特率信息和目标波特率信息的比例作为时长调整率。若波特率调整信息为波特率比例信息,将该波特率比例信息作为时长调整率。确定时长调整率之后,将该时长调整率和目标超时时长相乘,获得新的目标超时时长。
上述方案中,根据波特率调整信息确定时长调整率,能够更精准的对目标超时时长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了调整目标超时时长的效率。
可选的,该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针对每次返回的应答数据,若在目标超时时长内接收到该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则针对下次返回的应答数据,判断在目标超时时长内是否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每次返回的应答数据,若数据传输装置在目标超时时长内接收到的接收数据为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说明在该目标时长内,应答数据可以完整的从数据采集端传输至数据传输装置,则无需对目标超时时长进行调整,针对下次返回的应答数据,依旧采用该目标超时时长进行应答数据的接收,并判断接收到的接收数据是否为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
举例而言,若目标超时时长为3秒,时间步长为0.5秒,数据传输装置依次发送第一数据获取请求、第二数据获取请求、第三数据获取请求,第一数据获取请求对应第一应答数据,第二数据获取请求对应第二应答数据,第三数据获取请求对应第三应答数据。以3秒接收第一应答数据,若接收到第一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则继续以3秒接收第二应答数据;若未接收到第一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即接收到第一应答数据的部分数据,则将目标超时时长从3秒延长至3.5秒,以3.5秒接收第二应答数据,若以3.5接收到的第二应答数据的部分数据,则将目标超时时长从3.5秒延长至4秒,以4秒接收第三应答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发送数据获取请求至数据采集端,以使数据采集端响应于数据获取请求周期性地返回应答数据;针对每次返回的应答数据,判断在目标超时时长内是否接收到该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若否,则基于调整参数延长目标超时时长得到新的目标超时时长,并针对下次返回的应答数据,判断在新的目标超时时长内是否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发送数据获取请求至数据采集端,以使数据采集端返回应答数据的过程中,若在目标超时时长内未接收的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能够自动基于调整参数将目标超时时长进行延长,并基于延长后的目标超时时长继续进行下次的应答数据的接收,从而自适应的延长了目标超时时长,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成功率。
同时,当一个数据接收设备连接多个数据采集设备时,能够自动化的对目标超时时长进行延长处理,提高了处理效率,并且避免了手动反复尝试调整,降低了修改目标超时时长的耗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确定在目标超时时长内未接收到该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的连续出现次数;判断连续出现次数是否大于预设次数阈值。其中,预设次数阈值可以为连续未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的最大次数,该预设次数阈值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不做限制,例如可以将该预设次数阈值设置为3次或4次。
在本实施例中,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由于数据漏传输等问题,也会导致数据传输装置无法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但是该数据漏传输等问题为偶发的,连续多个应答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均出现数据漏传输等问题的情况较少。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预设次数阈值的方法,避免将由于数据漏传输等问题导致的未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判断为由于目标超时时长过短造成的未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
具体地,若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则将未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的连续出现次数置为零。若未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则将未接收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的连续出现次数加一,得到新的连续出现次数,并判断该新的连续出现次数是否大于预设次数阈值。
相应的,基于调整参数延长目标超时时长得到新的目标超时时长,包括:若连续出现次数大于预设次数阈值,则基于调整参数延长目标超时时长得到新的目标超时时长。
若连续出现次数小于或等于次数阈值,则针对下次返回的应答数据,继续判断在目标超时时长内是否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若未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的连续出现次数大于预设次数阈值,说明当前未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的原因为目标超时时长多短的可能性较大,因而基于调整参数延长该目标超时时长,得到新的目标超时时长。
若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的连续出现次数小于或等于次数阈值,说明当前未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的原因可能为出现数据漏传输等偶发情况,因而不对目标超时时长进行调整,继续判断在该目标超时时长内是否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
上述方案中,判断未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的连续出现次数是否大于预设次数阈值,并且在大于预设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延长目标超时时长,避免了对目标超时时长的误调整,确保了单次应答数据传输的目标超时时长的合理性。
接下来通过一个具体的示例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初始的目标超时时长,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采集端之间通过初始的目标超时时长进行应答数据的传输。
步骤202,判断数据传输发出数据获取请求后,目标超时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数据采集装置返回的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若是,执行步骤203,否则,执行步骤204。其中,若在数据采集装置接收到的接收数据中检验到成功标志位,或者,接收数据通过完整性校验,则确定该接收数据为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
步骤203,确定数据传输成功,将未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的连续出现次数置为0,并根据该目标超时时长继续进行下一次的数据传输。
步骤204,确定数据传输超时,将未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的连续出现次数加一,得到新的连续出现次数,判断该新的连续出现次数是否大于3,若是,将时间步长和目标超时时长的和作为新的目标超时时长;否则,根据目标超时时长继续进行下一次的数据传输。直至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结束针对目标超时时长的延长处理。
上述方案中,无需人为确定目标超时时长是否过短,无需人为对目标超时时长进行调整,自动根据是否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确定目标超时时长,通过该数据传输装置能够接收不同种类的数据采集端发送的应答数据。并且,降低了反复人工修改目标超时时长代码的成本,自动化进行目标超时时长的延长,降低了调整目标超时时长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概率。
以一个数据传输装置与两个数据采集端进行数据传输举例,其中,数据传输装置为物联网安全网关,一个数据采集端为波特率为9600的电表继电器,另一个数据采集端为波特率为2400的臭氧传感器。
具体地,根据RS-485协议和Modbus通信协议进行物联网安全网关和数据采集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时,物联网安全网关不能同时接收两种波特率的应答数据。物联网安全网关单独与波特率为9600的电表继电器进行数据传输时,数据传输正常。物联网安全网关单独与波特率为2400的臭氧传感器进行数据传输时,数据传输正常。
将电表继电器的波特率从9600调整为2400后,如果目标超时时长不进行调整,可能数据采集端发送的应答数据没有完全传输至数据传输装置,就已经达到目标超时时长,数据传输装置未获取到采集数据的完整数据,数据传输失败。
物联网安全网关采用该数据传输方法,延长目标超时时长之后,物联网安全网关同时接入电表继电器和臭氧传感器,都可以正常采集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
图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电子设备中。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301,用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发送数据获取请求至数据采集端,以使所述数据采集端响应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周期性地返回应答数据;
第一判断模块302,用于针对每次返回的应答数据,判断在目标超时时长内是否接收到该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若否,则基于调整参数延长所述目标超时时长得到新的目标超时时长,并针对下次返回的应答数据,判断在所述新的目标超时时长内是否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一判断模块302,用于:
将接收数据与预设标志位进行匹配,确定匹配结果,其中,所述接收数据为在所述目标超时时长内接收到的至少部分的应答数据;
若所述匹配结果为匹配成功,则确定在所述目标超时时长内接收到该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
若所述匹配结果为匹配失败,则确定在所述目标超时时长内未接收到该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
可选的,所述目标超时时长的起始时间点为发送所述数据获取请求的时间点。
可选的,当所述调整参数为时间步长,所述第一判断模块302,用于:
将所述目标超时时长和所述时间步长的和,确定为所述新的目标超时时长。
可选地,当所述调整参数为根据波特率调整信息确定的时长调整率,所述第一判断模块302,用于:
将所述时长调整率和所述目标超时时长的乘积,确定为所述新的目标超时时长。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针对每次返回的应答数据,若在所述目标超时时长内接收到该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则针对下次返回的应答数据,判断在所述目标超时时长内是否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在所述目标超时时长内未接收到该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的连续出现次数;判断所述连续出现次数是否大于预设次数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302,用于:
若所述连续出现次数大于预设次数阈值,则基于调整参数延长所述目标超时时长得到新的目标超时时长。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连续出现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次数阈值,则针对下次返回的应答数据,继续判断在所述目标超时时长内是否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可执行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4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
处理器4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传输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他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电子设备400中的其他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存储器4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401可以运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上文所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以及/或者其他期望的功能。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还可以存储诸如输入信号、信号分量、噪声分量等各种内容。
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400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403和输出装置404,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和/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
此外,该输入装置403还可以包括例如键盘、鼠标等等。
该输出装置404可以向外部输出各种信息,包括确定出的距离信息、方向信息等。该输出装置404可以包括例如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以及通信网络及其所连接的远程输出设备等等。
当然,为了简化,图4中仅示出了该电子设备400中与本公开有关的组件中的一些,省略了诸如总线、输入/输出接口等等的组件。除此之外,根据具体应用情况,电子设备400还可以包括任何其他适当的组件。
除了上述方法和设备以外,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是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
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发送数据获取请求至数据采集端,以使所述数据采集端响应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周期性地返回应答数据;
针对每次返回的应答数据,判断在目标超时时长内是否接收到该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若否,则基于调整参数延长所述目标超时时长得到新的目标超时时长,并针对下次返回的应答数据,判断在所述新的目标超时时长内是否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在目标超时时长内是否接收到该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包括:
将接收数据与预设标志位进行匹配,确定匹配结果,其中,所述接收数据为在所述目标超时时长内接收到的至少部分的应答数据;
若所述匹配结果为匹配成功,则确定在所述目标超时时长内接收到该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
若所述匹配结果为匹配失败,则确定在所述目标超时时长内未接收到该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超时时长的起始时间点为发送所述数据获取请求的时间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调整参数为时间步长,所述基于调整参数延长所述目标超时时长得到新的目标超时时长,包括:
将所述目标超时时长和所述时间步长的和,确定为所述新的目标超时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调整参数为根据波特率调整信息确定的时长调整率,所述基于调整参数延长所述目标超时时长得到新的目标超时时长,包括:
将所述时长调整率和所述目标超时时长的乘积,确定为所述新的目标超时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每次返回的应答数据,若在所述目标超时时长内接收到该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则针对下次返回的应答数据,判断在所述目标超时时长内是否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在所述目标超时时长内未接收到该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的连续出现次数;
判断所述连续出现次数是否大于预设次数阈值;
其中,所述基于调整参数延长所述目标超时时长得到新的目标超时时长,包括:
若所述连续出现次数大于预设次数阈值,则基于调整参数延长所述目标超时时长得到新的目标超时时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连续出现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次数阈值,则针对下次返回的应答数据,继续判断在所述目标超时时长内是否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
9.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发送数据获取请求至数据采集端,以使所述数据采集端响应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周期性地返回应答数据;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针对每次返回的应答数据,判断在目标超时时长内是否接收到该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若否,则基于调整参数延长所述目标超时时长得到新的目标超时时长,并针对下次返回的应答数据,判断在所述新的目标超时时长内是否接收到应答数据的完整数据。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可执行指令,并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2211268384.6A 2022-10-17 2022-10-17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56432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68384.6A CN115643289B (zh) 2022-10-17 2022-10-17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68384.6A CN115643289B (zh) 2022-10-17 2022-10-17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43289A true CN115643289A (zh) 2023-01-24
CN115643289B CN115643289B (zh) 2023-08-25

Family

ID=84945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68384.6A Active CN115643289B (zh) 2022-10-17 2022-10-17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43289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8414A (zh) * 2010-08-27 2011-01-05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4378274A (zh) * 2014-11-20 2015-02-2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 基于can总线的无主网络通信系统
CN105187154A (zh) * 2015-06-09 2015-12-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响应包接收延时的方法及装置
US20160330044A1 (en) * 2013-12-30 2016-11-10 Schneider Electric I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selecting baud rate in a can network
CN109802878A (zh) * 2019-03-29 2019-05-24 广州亚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can设备与can总线波特率自动匹配方法及装置
CN111756610A (zh) * 2020-05-29 2020-10-09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rs485总线通信时序控制方法
CN112073280A (zh) * 2020-09-07 2020-12-11 合肥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Modbus协议的通信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2134645A (zh) * 2020-08-04 2020-12-25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终端通信质量监控方法、存储介质和计算设备
US20210382649A1 (en) * 2020-06-03 2021-12-09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Proactive Device Timeout information
CN114500149A (zh) * 2022-01-05 2022-05-13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波特率自适应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8414A (zh) * 2010-08-27 2011-01-05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US20160330044A1 (en) * 2013-12-30 2016-11-10 Schneider Electric I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selecting baud rate in a can network
CN104378274A (zh) * 2014-11-20 2015-02-2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 基于can总线的无主网络通信系统
CN105187154A (zh) * 2015-06-09 2015-12-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响应包接收延时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02878A (zh) * 2019-03-29 2019-05-24 广州亚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can设备与can总线波特率自动匹配方法及装置
CN111756610A (zh) * 2020-05-29 2020-10-09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rs485总线通信时序控制方法
US20210382649A1 (en) * 2020-06-03 2021-12-09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Proactive Device Timeout information
CN112134645A (zh) * 2020-08-04 2020-12-25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终端通信质量监控方法、存储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12073280A (zh) * 2020-09-07 2020-12-11 合肥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Modbus协议的通信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4500149A (zh) * 2022-01-05 2022-05-13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波特率自适应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辉前;王耀南;袁小芳;唐继刚;: "基于TMS320F2812的CAN总线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自动化仪表, no. 05, pages 31 - 3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43289B (zh) 2023-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32313B2 (en) Terminal device
CN113259155B (zh) 物联网设备的接入方法、装置、网关、介质、电子设备
CN110297663B (zh) 应用程序的唤醒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
CN115209403B (zh) 一种固件升级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104477A (zh) 电控端固件在线升级方法、系统和WiFi模块
JP2002520967A (ja) 各トランスポンダに対応する受信通知を有するトランスポンダシステム
CN115643289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352749B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028326B (zh) 一种智能手表的WiFi配置方法和装置
US1103237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controlling registration session,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server,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8810163B (zh) 自签名ssl证书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8268270B (zh) 医疗设备的应用程序更新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1835504A (zh) 识别码生成方法及服务器
CN113655737B (zh) 一种经can传输的车载电子控制器快速升级系统与方法
US20130086016A1 (en) Interface-adaptive data exchange
US7049934B2 (en) Data carrier for transmitting data with different repetition frequencies
JP4390725B2 (ja) テレメータ用通信機
CN108234216B (zh) 下载数据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CN114443537A (zh) 一种pcie信号发送端参数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452603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512612A (zh) 用于远程管理连接到住宅网关的设备的方法
CN111415191A (zh) 一种用户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40881A (zh) 一种网卡链路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3377420B2 (ja) 通信処理装置
US20100064056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