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42686A - 一种ups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ups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ups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ups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642686A CN115642686A CN202211355484.2A CN202211355484A CN115642686A CN 115642686 A CN115642686 A CN 115642686A CN 202211355484 A CN202211355484 A CN 202211355484A CN 115642686 A CN115642686 A CN 1156426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ps
- relay
- diode
- controllable silicon
- power supp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and-By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UPS不间断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PS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UPS装置。通过第一可控硅器件、第二可控硅器件、继电器KV1、继电器KV2和四个二极管相互配合,使得在正常工作时,由逆变电源通过第二可控硅器件为UPS输出端(负载)供电,当UPS严重损坏时,控制电路可以在旁路电源中得电,以控制第二可控硅器件导通,由旁路电源通过第二可控硅器件为UPS输出端(负载)供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控制电路的电源从逆变电源或者旁路电源中获取,即使UPS发生控制电源损坏、控制板损坏等严重故障时,并不影响旁路电源为UPS输出端(负载)的供电,保障UPS的输出不间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UPS不间断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PS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UPS装置。
背景技术
UPS不间断电源是一种含有储能装置,以逆变器和静态开关等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恒压恒频的不间断电源。主要用于给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电力电子设备提供不间断的电力供应。
UPS在电网电压正常时,市电电压通过UPS稳压后供应给负载使用;在电网电压出现欠压、过压、掉电和干扰等情况时,UPS的逆变器将电池的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维持对负载的供电;UPS在电网供电和电池供电之间自行切换,确保对负载的不间断供电。
在UPS中,除逆变器外,静态切换开关最为重要,负责快速可靠切换逆变器和旁路控制电路控制电源向负载供电。但是,目前的UPS中必须要有控制辅助电源,需要有脉冲发生的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静态旁路控制电路图,当控制电源损坏、控制板损坏等故障发生时,输出静态切换开关将无法工作,导致输出断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PS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UPS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UPS的控制电源损坏、控制板损坏等故障发生时,输出静态切换开关无法工作,导致UPS输出断开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UPS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可控硅器件、第二可控硅器件、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
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负向可控硅的阴极K2与所述第一二极管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继电器KV1的常闭触点连接至第一可控硅器件正向可控硅的控制级G1;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负向可控硅的控制级G2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正向可控硅的阴极K1连接,负极与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正向可控硅的控制级G1连接;
所述第二可控硅器件负向可控硅的阴极K1与所述第四二极管正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继电器KV1的常开触点连接至第二可控硅器件正向可控硅的控制级G2;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可控硅器件负向可控硅的控制级G1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可控硅器件正向可控硅的阴极K2连接,负极与所述第二可控硅器件正向可控硅的控制极G2连接;
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用于连接旁路电源与UPS输出端(负载);所述第二可控硅器件用于连接逆变电源与UPS输出端(负载)。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继电器KV1的常闭触点串联连接的继电器KV2的常闭触点,用于在旁路电源和逆变电源均不工作时,断开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中的电流。
优选地,还包括:
所述继电器KV1的常闭触点和继电器KV2的常闭触点电路中还串联有第一限流电阻;继电器KV1的常开触点中串联有第二限流电阻。
优选地,所述第一二极管两端并联有第一电阻、第二二极管两端并联有第二电阻,第三二极管两端并联有第三电阻,第四二极管两端并联有第四电阻,用于保护二极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UPS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UPS正常工作时,继电器KV1导通,继电器KV2断开;
控制电路中继电器KV1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第一可控硅器件断开,第二可控硅器件导通,由逆变电源向UPS输出端(负载)供电。
优选地,当检测到UPS电源故障信号时,继电器KV1和继电器KV2均断开;
控制电路中的继电器KV1和继电器KV2的常闭触点闭合,继电器KV1的常开触点断开,则第一可控硅器件导通,第二可控硅器件断开,由旁路电源向UPS输出端(负载)供电。
优选地,若旁路电源和逆变电源都不工作时,控制电路中继电器KV2闭合,继电器KV1断开,继电器KV2的常闭触点断开,第一可控硅器件和第二可控硅器件均断开,UPS输出端(负载)无输出,以使UPS进入保护模式。
优选地,所述由逆变电源向UPS输出端(负载)供电,具体为:
在交流电正半周,控制电流从逆变电源输入,依次经过第二可控硅器件负向可控硅的阴极K1、第四二极管、第二限流电阻和继电器KV1的常开触点到第二可控硅器件中正向可控硅的控制极G2,得到G2+,K2-的控制电流,第二可控硅器件的正向可控硅导通,则由逆变电源正向为UPS输出端(负载)供电;
在交流电负半周,控制电流从UPS输出端(负载)输入,依次经过第二可控硅器件正向可控硅的控制级G2、第三二极管、继电器KV1的常开触点和第二限流电阻到第二可控硅器件负向可控硅的控制极G1,得到G1+,K1-的控制电流,第二可控硅器件的负向可控硅导通,则逆变电源负向为UPS输出端(负载)供电。
优选地,所述由旁路电源向UPS输出端(负载)供电,具体为:
在交流电正半周,控制电流从旁路电源输入,依次经过第一可控硅器件负向可控硅的阴极K2、第一二极管、继电器KV1的常闭触点、继电器KV2常闭触点和第一限流电阻到第一可控硅器件正向可控硅的控制极G1,得到G1+,K1-的控制电流,第一可控硅器件的正向可控硅导通,则旁路电源正向为UPS输出端(负载)供电;
在交流电负半周,控制电流从UPS输出端(负载)输入,依次经过第一可控硅器件正向可控硅的阴极K1、第二二极管、第一限流电阻、继电器KV2的常闭触点和继电器KV1的常闭触点到第一可控硅器件负向可控硅的控制极G2,得到G2+,K2-的控制电流,第一可控硅器件的负向可控硅导通,则旁路电源负向为UPS输出端(负载)供电。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UPS装置,包括:
一相,或者,三相上述的控制电路,或者,上述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可控硅器件、第二可控硅器件、继电器KV1、继电器KV2和四个二极管相互配合,使得在正常工作时,由逆变电源通过第二可控硅器件为UPS输出端(负载)供电,当UPS严重损坏时,控制电路可以在旁路电源中得电,以控制第二可控硅器件导通,由旁路电源通过第二可控硅器件为UPS输出端(负载)供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控制电路的电源从逆变电源或者旁路电源中获取,即使UPS发生控制电源损坏、控制板损坏等严重故障时,并不影响旁路电源为UPS输出端(负载)的供电,保障UPS的输出不间断。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静态旁路控制电路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UPS不间断电源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2,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UPS不间断电源控制电路图,如图2,该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可控硅器件SCR1、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
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SCR1负向可控硅N1的阴极K2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继电器KV1的常闭触点连接至第一可控硅器件SCR1正向可控硅P1的控制级G1;
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SCR1负向可控硅N1的控制级G2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SCR1正向可控硅P1的阴极K1连接,负极与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SCR1正向可控硅N1的控制级G1连接;
所述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负向可控硅N2的阴极K1与所述第四二极管D4正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通过继电器KV1的常开触点连接至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正向可控硅P2的控制级G2;
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负向可控硅N2的控制级G1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与所述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正向可控硅P2的阴极K2连接,负极与所述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正向可控硅P2的控制极G2连接;
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SCR1用于连接旁路电源A1与UPS输出端(负载O1);所述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用于连接逆变电源A2与UPS输出端(负载O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的应用场景为:UPS不间断电源本身严重故障,导致控制系统失效、控制电源损坏等情况的使用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旁路电源A1和逆变电源A2均为交流电源,且旁路电源A1和逆变电源A2为同频率同相位。UPS的输出端(负载O1)在两个电源之间切换,只要一个电源正常,则可以保障UPS的输出端供电不间断。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可控硅器件SCR1、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继电器KV1、继电器KV2和四个二极管相互配合,使得在正常工作时,由逆变电源A2通过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为UPS输出端(负载)O1供电,当UPS严重损坏时,控制电路可以在旁路电源A1中得电,以控制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导通,由旁路电源A1通过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为UPS输出端(负载)供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控制电路的电源从逆变电源A2或者旁路电源A1中获取,即使UPS发生控制电源损坏、控制板损坏等严重故障时,并不影响旁路电源A1为UPS输出端(负载)O1的供电,保障UPS的输出不间断。
在具体实践中,还包括:与所述继电器KV1的常闭触点串联连接的继电器KV2的常闭触点,用于在旁路电源A1和逆变电源A2均不工作时,断开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SCR1中的电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之所以设置继电器KV2的常闭触点,是为了在旁路电源A1和逆变电源A2均不工作时,断开第一可控硅器件SCR1中的电流起到保护作用。
在具体实践中,还包括:所述继电器KV1的常闭触点和继电器KV2的常闭触点电路中还串联有第一限流电阻R5;继电器KV1的常开触点中串联有第二限流电阻R6。
在具体实践中,还包括:
所述第一二极管D1两端并联有第一电阻R1、第二二极管D2两端并联有第二电阻R2,第三二极管D3两端并联有第三电阻R3,第四二极管D4两端并联有第四电阻R4,用于保护二极管。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限流电阻R5和第二限流电阻R6主要是在控制电路中起保护作用,保障元器件的安全和使用寿命;二极管两端设置的电阻也是起到保护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以单项结构进行具体介绍,但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三相结构,即三个同样的电路构成,采用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多个结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二
一种UPS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UPS控制电路,包括:
当检测到UPS正常工作时,继电器KV1导通,继电器KV2断开;
控制电路中继电器KV1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第一可控硅器件SCR1断开,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导通,由逆变电源A2向UPS输出端(负载)O1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的应用场景为:UPS不间断电源本身严重故障,导致控制系统失效、控制电源损坏等情况的使用场景。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可控硅器件SCR1、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继电器KV1、继电器KV2和四个二极管相互配合,使得在正常工作时,由逆变电源A2通过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为UPS输出端(负载)O1供电。
在正常工作模式下,逆变电源A2供电,第一可控硅器件SCR1断开,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导通,由逆变电源A2向UPS输出端(负载)O1供电,且控制端IVT-COM给电,继电器KV1闭合。
在具体实践中,所述由逆变电源A2向UPS输出端(负载)O1供电,具体为:
在交流电正半周,控制电流从逆变电源A2输入,依次经过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负向可控硅N2的阴极K1、第四二极管D4、第二限流电阻R6和继电器KV1的常开触点到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中正向可控硅P2的控制极G2,得到G2+,K2-的控制电流,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的正向可控硅P2导通,则由逆变电源A2正向为UPS输出端(负载)O1供电;
在交流电负半周,控制电流从UPS输出端(负载)O1输入,依次经过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正向可控硅P2的控制级G2、第三二极管D3、继电器KV1的常开触点和第二限流电阻R6到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负向可控硅N2的控制极G1,得到G1+,K1-的控制电流,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的负向可控硅N2导通,则逆变电源A2负向为UPS输出端(负载)O1供电。
在旁路工作模式下,第一可控硅器件SCR1导通,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断开,由旁路电源A1向UPS输出端(负载)O1供电,控制端BYP-COM和IVT-COM均不导通,继电器KV1和KV2都处于断开状态。
在具体实践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检测到UPS电源故障信号时,继电器KV1和继电器KV2均断开;
控制电路中的继电器KV1和继电器KV2的常闭触点闭合,继电器KV1的常开触点断开,则第一可控硅器件导通SCR1,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断开,由旁路电源A1向UPS输出端(负载)O1供电。
在具体实践中,所述旁路电源A1向UPS输出端(负载)O1供电,具体为:
在交流电正半周,控制电流从旁路电源A1输入,依次经过第一可控硅器件SCR1负向可控硅N1的阴极K2、第一二极管D1、继电器KV1的常闭触点、继电器KV2常闭触点和第一限流电阻R5到第一可控硅器件SCR1正向可控硅P1的控制极G1,得到G1+,K1-的控制电流,第一可控硅器件SCR1的正向可控硅导通P1,则旁路电源A1正向为UPS输出端(负载)O1供电;
在交流电负半周,控制电流从UPS输出端(负载)O1输入,依次经过第一可控硅器件SCR1正向可控硅P1的阴极K1、第二二极管D2、第一限流电阻R5、继电器KV2的常闭触点和继电器KV1的常闭触点到第一可控硅器件SCR1负向可控硅N2的控制极G2,得到G2+,K2-的控制电流,第一可控硅器件SCR1的负向可控硅N2导通,则旁路电源A1负向为UPS输出端(负载)O1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即使当控制继电器的控制电源信号丢失,也可自动接通旁路电源A1进行工作,保证UPS不间断供电的要求。
在保护工作模式下,旁路电源A1和逆变电源A2都不工作,第一可控硅器件SCR1和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均断开,停止向UPS输出端(负载)O1供电,该模式主要是起到保护负载的作用,当旁路电源A1和逆变电源A2都不工作,进入此模式。
在具体实践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旁路电源A1和逆变电源A2都不工作时,控制电路中继电器KV2闭合,继电器KV1断开,继电器KV2的常闭触点断开,第一可控硅器件SCR1和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均断开,UPS输出端(负载)O1无输出,以使UPS进入保护模式,具体为:
若继电器KV1断开,则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控制回路断开,逆变电源A2与UPS输出端(负载)O1断开;
若继电器KV2闭合,则第一可控硅器件SCR1控制回路常闭触点KV2断开,旁路电源A1与UPS输出端(负载)O1断开,起到保护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中采用继电器KV1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互锁的控制方式,逆变电源A2工作时,旁路电源A1的控制电路断开,可以有效地避开第一可控硅器件SCR1和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同时导通造成电路短路,且触发可控硅的控制电源从逆变电源A2或者逆变电源A2中获取,不需要额外的控制电源,保证主回路有电即可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以单项结构进行具体介绍,但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三相结构,即三个同样的电路构成,采用本方案的多个结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三
一种UPS装置,包括:一相,或者,三相上述述的控制电路;或者,上述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的应用场景为:UPS不间断电源本身严重故障,导致控制系统失效、控制电源损坏等情况的使用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以单项结构进行具体介绍,但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三相结构,即三个同样的电路构成,采用本方案的多个结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模块的实现方式及有益效果,可参见实施例一中相关步骤的介绍,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UPS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可控硅器件、第二可控硅器件、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
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负向可控硅的阴极K2与所述第一二极管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继电器KV1的常闭触点连接至第一可控硅器件正向可控硅的控制级G1;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负向可控硅的控制级G2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正向可控硅的阴极K1连接,负极与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正向可控硅的控制级G1连接;
所述第二可控硅器件负向可控硅的阴极K1与所述第四二极管正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继电器KV1的常开触点连接至第二可控硅器件正向可控硅的控制级G2;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可控硅器件负向可控硅的控制级G1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可控硅器件正向可控硅的阴极K2连接,负极与所述第二可控硅器件正向可控硅的控制极G2连接;
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用于连接旁路电源与UPS输出端(负载);所述第二可控硅器件用于连接逆变电源与UPS输出端(负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PS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继电器KV1的常闭触点串联连接的继电器KV2的常闭触点,用于在旁路电源和逆变电源均不工作时,断开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中的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PS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KV1的常闭触点和继电器KV2的常闭触点电路中还串联有第一限流电阻;继电器KV1的常开触点中串联有第二限流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PS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极管两端并联有第一电阻、第二二极管两端并联有第二电阻,第三二极管两端并联有第三电阻,第四二极管两端并联有第四电阻,用于保护二极管。
5.一种UPS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UPS控制电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UPS正常工作时,继电器KV1导通,继电器KV2断开;
控制电路中继电器KV1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第一可控硅器件断开,第二可控硅器件导通,由逆变电源向UPS输出端(负载)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UPS电源故障信号时,继电器KV1和继电器KV2均断开;
控制电路中的继电器KV1和继电器KV2的常闭触点闭合,继电器KV1的常开触点断开,则第一可控硅器件导通,第二可控硅器件断开,由旁路电源向UPS输出端(负载)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旁路电源和逆变电源都不工作时,控制电路中继电器KV2闭合,继电器KV1断开,继电器KV2的常闭触点断开,第一可控硅器件和第二可控硅器件均断开,UPS输出端(负载)无输出,以使UPS进入保护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逆变电源向UPS输出端(负载)供电,具体为:
在交流电正半周,控制电流从逆变电源输入,依次经过第二可控硅器件负向可控硅的阴极K1、第四二极管、第二限流电阻和继电器KV1的常开触点到第二可控硅器件中正向可控硅的控制极G2,得到G2+,K2-的控制电流,第二可控硅器件的正向可控硅导通,则由逆变电源正向为UPS输出端(负载)供电;
在交流电负半周,控制电流从UPS输出端(负载)输入,依次经过第二可控硅器件正向可控硅的控制级G2、第三二极管、继电器KV1的常开触点和第二限流电阻到第二可控硅器件负向可控硅的控制极G1,得到G1+,K1-的控制电流,第二可控硅器件的负向可控硅导通,则逆变电源负向为UPS输出端(负载)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旁路电源向UPS输出端(负载)供电,具体为:
在交流电正半周,控制电流从旁路电源输入,依次经过第一可控硅器件负向可控硅的阴极K2、第一二极管、继电器KV1的常闭触点、继电器KV2常闭触点和第一限流电阻到第一可控硅器件正向可控硅的控制极G1,得到G1+,K1-的控制电流,第一可控硅器件的正向可控硅导通,则旁路电源正向为UPS输出端(负载)供电;
在交流电负半周,控制电流从UPS输出端(负载)输入,依次经过第一可控硅器件正向可控硅的阴极K1、第二二极管、第一限流电阻、继电器KV2的常闭触点和继电器KV1的常闭触点到第一可控硅器件负向可控硅的控制极G2,得到G2+,K2-的控制电流,第一可控硅器件的负向可控硅导通,则旁路电源负向为UPS输出端(负载)供电。
10.一种UPS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相,或者,三相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或者,如权利要求5-9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355484.2A CN115642686A (zh) | 2022-11-01 | 2022-11-01 | 一种ups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ups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355484.2A CN115642686A (zh) | 2022-11-01 | 2022-11-01 | 一种ups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ups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642686A true CN115642686A (zh) | 2023-01-24 |
Family
ID=84947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355484.2A Pending CN115642686A (zh) | 2022-11-01 | 2022-11-01 | 一种ups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ups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642686A (zh) |
-
2022
- 2022-11-01 CN CN202211355484.2A patent/CN115642686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059197B2 (ja) | 選択スイッチ装置、これを利用した電源供給装置、及びそのスイッチング方法 | |
US7129599B2 (en) | Dual feed power supply systems with enhanced power quality | |
CN107466434B (zh) | 控制不间断电源以清除短路负载的方法 | |
US8896149B2 (en) | Electric power converting system | |
CN208028652U (zh) | 一种双主机并联冗余供电系统 | |
TW201438366A (zh) | 高可靠的不斷電系統用靜態切換開關電路 | |
US11967858B2 (en) | Static transfer switch, and ups module to which static transfer switch is applied | |
KR101021598B1 (ko) | 순간정전 보상장치 | |
US7405496B2 (en) | Transfer circuit topology for redundant power generator regulators and inverting DC drives | |
WO2021005793A1 (ja) | 直流分電盤 | |
CN115642686A (zh) | 一种ups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ups装置 | |
CN219843447U (zh) | 电池充放电控制装置及不间断电源系统 | |
CN220754367U (zh) | 一种充电系统和ac-dc模块 | |
CN109888912B (zh) | 基于不平衡交直流单/两相故障的备用电源及其应用 | |
CN221748029U (zh) | 一种双输入直流供电切换装置 | |
CN216312666U (zh) | 直流母线电容缓冲保护电路 | |
US20230179013A1 (en) |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On-Off Control Module,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 |
CN109921510B (zh) | 不停电割接装置和方法 | |
CN116845845B (zh) | 一种串联补偿变压器保护电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RU2375779C1 (ru) | Способ отключения постоянного тока гибридным коммутационны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постоянного тока и гибридное коммутаци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остоянного тока для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этого способа | |
CN110556813B (zh) | 一种直流配电系统高可靠运行方式切换方法 | |
KR200350390Y1 (ko) | 실리콘 제어 정류기 드라이브 회로 | |
CN117375196A (zh) | 固态自动转换开关及其操作方法 | |
CN113472058A (zh) | 具有自动切换开关的电源供电系统 | |
Ohshima | Development of uninterruptible secondary battery system using thyristor switch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