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38796A - 一种基于折射星/非折射星信息融合与预测的快速星图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折射星/非折射星信息融合与预测的快速星图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38796A
CN115638796A CN202211139600.7A CN202211139600A CN115638796A CN 115638796 A CN115638796 A CN 115638796A CN 202211139600 A CN202211139600 A CN 202211139600A CN 115638796 A CN115638796 A CN 1156387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r
refraction
stars
navigation
coordin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3960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鹿瑞
武延鹏
张春明
郑然�
李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Control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Control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Control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Control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221113960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387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38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387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折射星/非折射星信息融合与预测的快速星图识别方法,在星敏感器窗口跟踪模式下,根据预测姿态,可搜索出出现在视场内的导航星,优先保留折射角大的折射星,其余的星优先保留亮星,一共保留N颗满足精度要求的导航星。根据导航星在像面的投影位置,如果是折射星,在根据折射后的视位置投影。FPGA开窗后,进行星点提取。星点提取完毕后,使用标记为非折射星窗口的导航星进行星点识别及匹配,计算星敏感器的惯性姿态,用以计算星敏感器的角速度,并预测下一帧的姿态。标记为折射星的窗口在星点提取成功后,根据非折射星计算的姿态将像面位置转换为惯性矢量,将其与导航星表中对应的惯性矢量匹配,即可求得该折射星的折射角。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折射星/非折射星信息融合与预测的快速星图识别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折射星/非折射星信息融合与预测的快速星图识别方法,该方法属于天文导航或卫星自主导航领域。
背景技术
当星光通过大气时,由于大气密度不均匀性,光线发生折射弯向地心方向。从卫星上观测的折射光线与恒星的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星光折射角。星光折射角与大气密度有确定的关系,大气密度随高度变化也有较准确的模型,因此由星敏感器测量出的星光折射角信息可以计算出星光在大气层中的高度。这个高度观测量是卫星位置的函数,利用这一量测数据并结合轨道动力学方程进行滤波即可获得卫星的位置、速度等导航信息。
星敏感器是航天器完成航天任务的主要工作部件,它能为航天器提供高精度的姿态信息。利用星敏感器进行姿态测量的步骤一般可分为拍摄星图、质心提取、星图识别和姿态确定等,星图识别是星敏感器姿态测量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星光折射自主导航技术需要同时识别导航星和折射星,星图识别技术更是航天器姿态确定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美国等国家尽管已经针对星光折射自主导航技术成功进行了飞行试验,但由于技术保密,能获得的相关资料非常有限。
在星光折射自主导航中,折射星的准确识别与折射角的精确获取是实现精度导航的基础。由于星光经过大气折射后在敏感器上所成的像与标准星图不同,用传统星图识别方法无法识别折射星,从而无法获取折射角信息。目前有两种方案,一种方案是利用多台星敏感器,一台正对天顶,获得非折射星信息,另外一台利用安装阵关系,用于观测折射星。另外一种方案是:利用一台产品同时观测折射星和非折射星。
无论方案一还是方案二都是根据姿态模拟折射星图,根据折射星图和拍摄星图比较得到折射星,这就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方案一中两台星敏感器的安装阵存在误差,会造成星点位置偏差;2)方案二中识别完折射星,姿态计算完再投影验证,这样就需要全图来操作,势必会限制图像的更新率,同时受存储空间和时间复杂度的约束识别星点不能太多,会约束产品的精度,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精度高更新率的天文导航需求;3)无论方案一还是方案二,存在安装矩阵,姿态计算,质心提取等误差源,模拟星图和拍摄星图配准时如何确定合适的匹配阈值是其面联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了一种折射星/非折射星信息融合与预测的快速星图识别方法。易于实现,不受参数设置的影响,无随机不确定过程。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基于折射星/非折射星信息融合与预测的快速星图识别方法,包括:
将出现在视场内的导航星分类为非折射星和候选折射星;
将候选折射星优先保留进行星点提取,按照星点能量保留非折射星,亮星优先;
利用上述保留的非折射星进行姿态计算,得到姿态矩阵;
提取候选折射星,将提取的候选折射星标记为折射星;
根据折射星的像面坐标结合计算的姿态矩阵,计算折射星在星敏感器本体系的坐标;
根据折射星惯性坐标,计算折射星折射前在星敏感器本体系的坐标;
根据折射星在星敏感器本体系的坐标以及其折射前在星敏感器本体系的坐标计算输出折射星的折射角。
优选的,假设某恒星星光的方向矢量为s,符合下列方程的恒星能够被选为候选折射星:
Figure BDA0003852957280000021
其中θR为折射高度为ha时对应的星光折射角;r=[x y z]为载体在地心赤道惯性坐标系的位置矢量,
Figure BDA0003852957280000031
为其模长,代表载体到地心的距离;
Figure BDA0003852957280000032
平流层的厚度折射高度范围(ha,hb),Re为地球的半径。
优选的,所述的平流层的厚度折射高度选取20~50Km。
优选的,提取标记为折射星的星点坐标(u,v),入射星光矢量即观测矢量在星敏感器本体坐标系中的坐标
Figure BDA0003852957280000033
需根据星点在像面的坐标(u,v),根据小孔成像模型,得到:
Figure BDA0003852957280000034
其中:u星点为在像面上的列坐标,v为行坐标,(u0,v0)为像面中心点坐标,f为星敏感器的焦距。
优选的,根据折射角的大小对所有出现在视场里的导航星进行排序,优先保留折射角大的导航星,数量不超过34颗。
优选的,根据导航星表获得折射星发生折射前的惯性方向矢量
Figure BDA0003852957280000035
折射星在星敏本体系下的方向矢量
Figure BDA0003852957280000036
Figure BDA0003852957280000037
A为非折射星进行姿态计算得到姿态矩阵。
优选的,在星敏本体系中,根据折射星折射前的向量
Figure BDA0003852957280000038
折射后的向量
Figure BDA0003852957280000039
求得折射星对应的折射角
Figure BDA00038529572800000310
优选的,所述视场为单台星敏感器的视场。
优选的,所述提取为窗口图像提取。
优选的,提取的非折射星不少于4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无需设置阈值,可以摆脱现有方案中,模拟星图和拍摄星图配准时匹配阈值选取的难题。本发明通过折射星与非折射星信息融合与预测可以预测并保留出现在视场内的折射星,只要折射星能够被提取,就能计算出折射角,不会因为匹配阈值设置得不合适造成折射角较小的折射星不能被识别出来或误归为非折射星。在星光折射导航中每一颗折射星都非常珍贵有价值。本发明利用视场内的非折射星计算星敏感器的姿态,提高了姿态计算的准确性。
(2)本发明处理速度快,易于实现并且可应用于窗口图像中。现有的方案适用于全图操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精度高更新率的天文导航技术需求。目前星敏感器一般在跟踪模式下,应用软件处理的对象是窗口图像或星点坐标,之前的方案无法使用。
(3)本发明实现简单,仅需要一台星敏感器,而且无需设置阈值,可以摆脱现有方案中,模拟星图和拍摄星图配准时匹配阈值选取的难题。
(4)本发明处理速度快,易于实现并且可应用于窗口图像中,满足目前星敏感器星图处理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折射星判定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星图识别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星光折射自主导航中,折射星的准确识别与折射角的精确获取是实现精度导航的基础。针对目前高精度高更新率的天文导航需求,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窗口跟踪模式下,不需要根据预先得到姿态进行星图模拟和星图配准。本发明在星敏感器窗口跟踪模式下,根据预测姿态,可搜索出出现在视场内的导航星,优先保留折射角大的折射星,其余的星优先保留亮星,一共保留N颗满足精度要求的亮导航星(N≥4)。根据导航星在像面的投影位置,如果是折射星,在根据折射后的视位置投影。FPGA开窗后,进行星点提取。星点提取完毕后,使用标记为非折射星窗口的导航星进行星点识别及匹配,计算星敏感器的惯性姿态,用以计算星敏感器的角速度,并预测下一帧的姿态。标记为折射星的窗口在星点提取成功后,根据非折射星计算的姿态将像面位置转换为惯性矢量,将其与导航星表中对应的惯性矢量匹配,即可求得该折射星的折射角。本发明无需设置阈值,可以摆脱现有方案中,模拟星图和拍摄星图配准时匹配阈值选取的难题,同时处理速度快,易于实现并且可应用于窗口图像中。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根据平流层的厚度折射高度一般选取20~50Km,即图2中ha=20Km,hb=50Km;假设某恒星星光的方向矢量为s,则由图2得符合下列方程的恒星可以被选为候选折射星。
Figure BDA0003852957280000051
其中,θR为折射高度为20Km时对应的星光折射角,可通过大气折射模型计算得到;r=[x y z]为载体在地心赤道惯性坐标系的位置矢量,
Figure BDA0003852957280000052
为其模长,代表载体到地心的距离;α和β如图1所示,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52957280000053
Figure BDA0003852957280000054
Re为地球的半径。。
(2)受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的影响,可能只能保留有限个星点进行星点提取,为此优先保留折射角大的恒星进行星点提取(数量一般不超过34颗),其余的按照星点能量排序,保留亮的导航星,标记为非折射星。为了确保姿态计算的准确性,一般要求提取的非折射星不少于4颗。
(3)提取的非折射星进行姿态计算,假设计算出的姿态矩阵为A。
(4)根据导航星表可以获得折射星发生折射前的惯性方向矢量
Figure BDA0003852957280000055
其在星敏本体系下的方向矢量
Figure BDA0003852957280000056
Figure BDA0003852957280000057
(5)提取标记为折射星的星点坐标(u,v),入射星光矢量(即观测矢量)在星敏感器本体坐标系中的坐标
Figure BDA0003852957280000058
需根据星点在像面的坐标(u,v),根据小孔成像模型,可以得到由下式可得到:
Figure BDA0003852957280000059
其中:u星点为在像面上的列坐标,v为行坐标,(u0,v0)为像面中心点坐标,f为星敏感器的焦距。
(6)在星敏本体系中,根据折射星折射前的向量
Figure BDA0003852957280000061
折射后的向量
Figure BDA0003852957280000062
可以求得折射星对应的折射角
Figure BDA0003852957280000063
(7)利用非折射星计算的姿态用于下一帧星图星点的预测
本发明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折射星/非折射星信息融合与预测的快速星图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出现在视场内的导航星分类为非折射星和候选折射星;
将候选折射星优先保留进行星点提取,按照星点能量保留非折射星,亮星优先;
利用上述保留的非折射星进行姿态计算,得到姿态矩阵;
提取候选折射星,将提取的候选折射星标记为折射星;
根据折射星的像面坐标结合计算的姿态矩阵,计算折射星在星敏感器本体系的坐标;
根据折射星惯性坐标,计算折射星折射前在星敏感器本体系的坐标;
根据折射星在星敏感器本体系的坐标以及其折射前在星敏感器本体系的坐标计算输出折射星的折射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假设某恒星星光的方向矢量为s,符合下列方程的恒星能够被选为候选折射星:
Figure FDA0003852957270000011
其中θR为折射高度为ha时对应的星光折射角;r=[x y z]为载体在地心赤道惯性坐标系的位置矢量,
Figure FDA0003852957270000012
为其模长,代表载体到地心的距离;
Figure FDA0003852957270000013
平流层的厚度折射高度范围(ha,hb),Re为地球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流层的厚度折射高度选取20~50K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标记为折射星的星点坐标(u,v),入射星光矢量即观测矢量在星敏感器本体坐标系中的坐标
Figure FDA0003852957270000014
需根据星点在像面的坐标(u,v),根据小孔成像模型,得到:
Figure FDA0003852957270000021
其中:u星点为在像面上的列坐标,v为行坐标,(u0,v0)为像面中心点坐标,f为星敏感器的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折射角的大小对所有出现在视场里的导航星进行排序,优先保留折射角大的导航星,数量不超过34颗。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导航星表获得折射星发生折射前的惯性方向矢量
Figure FDA0003852957270000022
折射星在星敏本体系下的方向矢量
Figure FDA0003852957270000023
Figure FDA0003852957270000024
A为非折射星进行姿态计算得到姿态矩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星敏本体系中,根据折射星折射前的向量
Figure FDA0003852957270000025
折射后的向量
Figure FDA0003852957270000026
求得折射星对应的折射角
Figure FDA000385295727000002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场为单台星敏感器的视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为窗口图像提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的非折射星不少于4颗。
CN202211139600.7A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基于折射星/非折射星信息融合与预测的快速星图识别方法 Pending CN1156387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39600.7A CN115638796A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基于折射星/非折射星信息融合与预测的快速星图识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39600.7A CN115638796A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基于折射星/非折射星信息融合与预测的快速星图识别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38796A true CN115638796A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43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39600.7A Pending CN115638796A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基于折射星/非折射星信息融合与预测的快速星图识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3879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55169A (zh) * 2023-06-13 2023-09-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星图识别和亮度先验信息的小目标检测方法、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55169A (zh) * 2023-06-13 2023-09-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星图识别和亮度先验信息的小目标检测方法、系统
CN116755169B (zh) * 2023-06-13 2024-04-3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星图识别和亮度先验信息的小目标检测方法、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olomenkin et al. Geometric voting algorithm for star trackers
CN111156988B (zh) 基于指向误差自动测定的空间碎片天文定位和测光方法
CN103363987B (zh) 一种多视场星敏感器的星图识别方法
CN107816986B (zh) 一种星敏感器全天球快速星图识别方法
CN111156989B (zh) 基于指向自动测定的空间碎片实时天文定位方法
CN109813303B (zh) 一种基于角模式簇投票的不依赖标定参数的星图识别方法
CN115638796A (zh) 一种基于折射星/非折射星信息融合与预测的快速星图识别方法
CN107907126B (zh) 一种基于三角形匹配的星图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218577A (zh) 一种星敏感器星点质心位置精度的外场测量方法
Jiang et al. Rapid star tracking algorithm for star sensor
CN105547286B (zh) 一种复合三视场星敏感器星图模拟方法
CN111156990B (zh) 基于指向自动测定的空间碎片实时天文定位和测光方法
CN111156991B (zh) 基于指向误差自动测定的空间碎片实时天文定位方法
CN103852079B (zh) 一种基于双星顶点剖分弧度集合模糊匹配的船舶天文导航方法
CN103925922A (zh) 一种适用于高动态条件下iccd星图的恒星识别方法
CN111174776B (zh) 一种基于径向与动态环向模式的星图识别方法
CN103968835A (zh) 一种折射星的模拟方法
CN114166211B (zh) 一种双视场星敏感器星图识别方法
CN111998823A (zh) 基于双目异光源测距装置的目标测距方法
CN109657679B (zh) 一种应用卫星功能类型识别方法
CN105678230B (zh) 一种红外目标投影模型指导的飞机感兴趣区测谱方法
CN109029451A (zh) 基于网络信标矫正的小型无人机自主定位方法
Yinhu et al. Rigorous and integrated self-calibration model for a large-field-of-view camera using a star image
CN113086255A (zh) 卫星利用观测恒星评估在轨稳定度的地面验证方法及系统
Li et al. A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 for star identif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