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38758A - 一种沉管隧道水平位移监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沉管隧道水平位移监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38758A
CN115638758A CN202211670342.5A CN202211670342A CN115638758A CN 115638758 A CN115638758 A CN 115638758A CN 202211670342 A CN202211670342 A CN 202211670342A CN 115638758 A CN115638758 A CN 1156387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cement sensor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pipe joint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703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38758B (zh
Inventor
孙阳阳
李进
潘立文
侯晋芳
姚延焕
孙竹
徐良
杜闯
曹红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No 2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No 2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No 2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7034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387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38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387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387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387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沉管隧道水平位移监测方法,其步骤如下:步骤一:布设监测点;步骤二:安装监测传感器;在接合腔内左右两侧分别对称安装左位移传感器、右位移传感器,在接合腔内上下两侧分别对称安装上位移传感器、下位移传感器;步骤三:管节二首端位移监测;步骤四:管节二尾端位移监测。本发明监测精度高,监测精度可达mm级;无需人工监测,可实时监测数据,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通过系统全自动计算,无需人工处理数据,不会产生粗差,不会产生误报警等情况;能实时反映出沉管的位移情况,实时保障沉管的结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沉管隧道水平位移监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管隧道水平位移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沉管隧道水平位移监测主要方法为采用全站仪人工进行观测,采用全站仪人工监测有以下缺点:
监测时间长,沉管位移监测需在洞外布设稳定的监测基准点,沉管监测时,均需采用支导线的形式从洞外引至管节内,再进行沉管位移监测,监测时间较长。随着沉管的安装,沉管进洞导线的里程增加,以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中沉管安装为例,安装至E15管节时,洞外至暗埋段长度大约500m,沉管内为2700m,总计3200m,进洞导线时间约8h,位移监测时间约3h,外业工作量大,监测外业作业时间较长。
监测精度低,沉管位移监测进洞导线均为支导线,导线精度受管节长度的影响,仍以上述E15管节为例,在左右行车道均布设交叉支导线的情况下,分析进洞导线E15管节横向误差约为7mm,无法精确反应管节的位移情况;另外,受管内粉尘、湿度大等恶劣作业环境的影响,造成管节位移监测时全站仪测量误差偏大。
数据分析计算量大,采用全站仪测量,人工进行数据的分析工作,分析数据量较大,易产生粗差,数据异常导致报警错误。
无法实时反映出沉管位移的情况,无法实时保证沉管结构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沉管隧道水平位移监测方法,以解决类似上述情况中的问题,丰富沉管隧道水平位移监测手段,提高沉管隧道水平位移的检测精度。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沉管隧道水平位移监测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布设监测点;
监测点布设在相邻安装的管节一和管节二的接合腔内;
步骤二:安装监测传感器;
在接合腔内左右两侧分别对称安装左位移传感器、右位移传感器,在接合腔内上下两侧分别对称安装上位移传感器、下位移传感器;
步骤三:管节二首端位移监测;
根据上位移传感器和下位移传感器的测量数值,得出管节二平移的△x和△y的数值,即:
管节二首端纵向位移为:X=△x;
管节二首端横向位移为:Y=△y;
步骤四:管节二尾端位移监测;
管节二旋转角度为α,左位移传感器测量数值为x1,右位移传感器测量数值为x2,左位移传感器和右位移传感器平面间距为a,管节二长度为b,即:
α=arcsin(( x1 -x2)/a);
管节二尾端纵向位移为:X=△x;
管节二尾端横向位移为:Y=△y+ b×sinα。
特别的,左位移传感器和右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接合腔左右侧壁中部。
特别的,上位移传感器和下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接合腔上下侧壁中部。
特别的,左位移传感器、右位移传感器、上位移传感器、下位移传感器与施工处的后台数据处理中心连接。
特别的,还包括报警终端,报警终端与后台数据处理中心连接。
特别的,左位移传感器、右位移传感器、上位移传感器、下位移传感器、报警终端与后台数据处理中心无线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上下左右四个位移传感器,以及管节首端和尾端的位移计算公式,使得监测精度高,位移计监测精度可达mm级;无需人工监测,可实时监测数据,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通过系统全自动计算,无需人工处理数据,不会产生粗差,不会产生误报警等情况;能实时反映出沉管的位移情况,实时保障沉管的结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位移传感器和右位移传感器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监测管节二位移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管节一;2-管节二;3-接合腔;4-左位移传感器;5-右位移传感器;6-上位移传感器;7-下位移传感器;
以下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5所示,一种沉管隧道水平位移监测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布设监测点;
监测点布设在相邻安装的管节一1和管节二2的接合腔3内;
步骤二:安装监测传感器;
在接合腔3内左右两侧分别对称安装左位移传感器4、右位移传感器5,在接合腔3内上下两侧分别对称安装上位移传感器6、下位移传感器7;
左位移传感器4和右位移传感器5安装在接合腔3左右侧壁中部,上位移传感器6和下位移传感器7安装在接合腔3上下侧壁中部,左位移传感器、右位移传感器、上位移传感器、下位移传感器与施工处的后台数据处理中心连接,施工处还安装有报警终端,报警终端与后台数据处理中心连接,左位移传感器、右位移传感器、上位移传感器、下位移传感器、报警终端与后台数据处理中心无线连接;
步骤三:管节二2首端位移监测;
管节二2的位移情况可以拆分为管节二2的平移及管节二2的旋转两部分,管节二2首端的位移仅需考虑管节二2的平移部分;沿管节二2里程方向的位移为纵向位移,沿管节二2宽度方向的位移为横向位移。
管节二2的平移通过上位移传感器6和下位移传感器7进行测量,根据上位移传感器6和下位移传感器7的测量数值,得出管节二2平移的△x和△y的数值,即:
管节二2首端纵向位移为:X=△x;
管节二2首端横向位移为:Y=△y;
步骤四:管节二2尾端位移监测;
管节二2尾端的位移需考虑管节二2的平移及旋转两部分,管节二2的旋转体现在管节二2的左右两侧的位移传感器数据不一致,从而得知管节二2旋转;
假定管节二2旋转角度为α,左位移传感器4测量数值为x1,右位移传感器5测量数值为x2,左位移传感器4和右位移传感器5平面间距为a,管节二2长度为b,即:
α=arcsin(( x1 -x2)/a);
管节二2尾端纵向位移为:X=△x;
管节二2尾端横向位移为:Y=△y+ b×sinα。
由此,在上下左右四个位移传感器的作用下便于实时监测沉管位移情况,并将数据传输至后台数据处理中心进行计算,若超出规定范围,则报警终端发出警报,以便及时修正。
本发明通过设置上下左右四个位移传感器,以及管节首端和尾端的位移计算公式,使得监测精度高,位移监测精度可达mm级;无需人工监测,可实时监测数据,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通过后台数据处理中心的系统全自动计算,无需人工处理数据,不会产生粗差,不会产生误报警等情况;能实时反映出沉管的位移情况,实时保障沉管的结构安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沉管隧道水平位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布设监测点;
监测点布设在相邻安装的管节一(1)和管节二(2)的接合腔(3)内;
步骤二:安装监测传感器;
在接合腔(3)内左右两侧分别对称安装左位移传感器(4)、右位移传感器(5),在接合腔(3)内上下两侧分别对称安装上位移传感器(6)、下位移传感器(7);
步骤三:管节二(2)首端位移监测;
根据上位移传感器(6)和下位移传感器(7)的测量数值,得出管节二(2)平移的△x和△y的数值,即:
管节二(2)首端纵向位移为:X=△x;
管节二(2)首端横向位移为:Y=△y;
步骤四:管节二(2)尾端位移监测;
管节二(2)旋转角度为α,左位移传感器(4)测量数值为x1,右位移传感器(5)测量数值为x2,左位移传感器(4)和右位移传感器(5)平面间距为a,管节二(2)长度为b,即:
α=arcsin(( x1 -x2)/a);
管节二(2)尾端纵向位移为:X=△x;
管节二(2)尾端横向位移为:Y=△y+ b×sin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管隧道水平位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左位移传感器(4)和右位移传感器(5)安装在接合腔(3)左右侧壁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沉管隧道水平位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上位移传感器(6)和下位移传感器(7)安装在接合腔(3)上下侧壁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沉管隧道水平位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左位移传感器(4)、右位移传感器(5)、上位移传感器(6)、下位移传感器(7)与施工处的后台数据处理中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沉管隧道水平位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终端,报警终端与后台数据处理中心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沉管隧道水平位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左位移传感器(4)、右位移传感器(5)、上位移传感器(6)、下位移传感器(7)、报警终端与后台数据处理中心无线连接。
CN202211670342.5A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沉管隧道水平位移监测方法 Active CN1156387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0342.5A CN115638758B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沉管隧道水平位移监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0342.5A CN115638758B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沉管隧道水平位移监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38758A true CN115638758A (zh) 2023-01-24
CN115638758B CN115638758B (zh) 2023-04-18

Family

ID=84950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70342.5A Active CN115638758B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沉管隧道水平位移监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3875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7497A (zh) * 2015-02-16 2015-07-29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沉管隧道施工监测系统及施工工艺
CN109797782A (zh) * 2017-09-21 2019-05-24 南昌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沉管隧道接头张开量监测装置及方法
CN211948593U (zh) * 2019-12-19 2020-11-17 广州市中心区交通项目管理中心(挂广州市城市交通发展示范性项目管理中心、广州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牌子) 沉管隧道管节接头位移监测装置
CN113472851A (zh) * 2021-05-27 2021-10-01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沉管隧道云端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
CN115075307A (zh) * 2022-06-15 2022-09-20 上海交大海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沉管隧道管节沉放对接空间定位监测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7497A (zh) * 2015-02-16 2015-07-29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沉管隧道施工监测系统及施工工艺
CN109797782A (zh) * 2017-09-21 2019-05-24 南昌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沉管隧道接头张开量监测装置及方法
CN211948593U (zh) * 2019-12-19 2020-11-17 广州市中心区交通项目管理中心(挂广州市城市交通发展示范性项目管理中心、广州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牌子) 沉管隧道管节接头位移监测装置
CN113472851A (zh) * 2021-05-27 2021-10-01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沉管隧道云端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
CN115075307A (zh) * 2022-06-15 2022-09-20 上海交大海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沉管隧道管节沉放对接空间定位监测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38758B (zh)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60136002A (ko) 2차원 터널 변형 자동계측장치
JP2010008157A (ja) 計測システム並びに傾斜計
CN114541480B (zh) 一种钢壳沉管拼装精度检验方法及系统
CN115638758B (zh) 一种沉管隧道水平位移监测方法
CN109386298B (zh) 一种带有监测设备的预制隧道钢拱架
CN110988392B (zh) 一种煤矿井下使用的超声波风速传感器
JP2001033298A (ja) 流体計量システム
CN110686612B (zh) 一种基于形状传感器的测斜装置及测斜方法
CN111174952B (zh) 一种矿区开采沉陷规律预测方法
JP3196689B2 (ja) 堆積物検知器
CN114791089B (zh) 一种基于超声波水表的管网漏损监测系统
CN111351518A (zh) 高速公路桥梁结构安全智慧感知设备及方法
CN114046767B (zh) 一种基于管片任意两点的盾构隧道接头变形分析方法
KR200399594Y1 (ko) 2차원 터널 변형 자동계측장치
CN115790423A (zh) 一种沉管隧道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CN115523859A (zh)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多仪器联合观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LU500594B1 (en) An ultrasonic air velocity sensor used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s
CN215984407U (zh) 一种监测表面和深部变形的复合型位移计
CN216385629U (zh) 一种沉降倾角综合测量装置及测量系统
CN217060545U (zh) 探空仪tpu采集器
CN211234885U (zh) 高速公路桥梁结构安全参数测量设备
CN114263100A (zh) 一种点焊智能球形支座
CN211121400U (zh) 一种卡套式超声波流量计
JPH037787Y2 (zh)
CN218937433U (zh) 一种管路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