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38517A - 一种集中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中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638517A CN115638517A CN202211287738.1A CN202211287738A CN115638517A CN 115638517 A CN115638517 A CN 115638517A CN 202211287738 A CN202211287738 A CN 202211287738A CN 115638517 A CN115638517 A CN 1156385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ntralized control
- air conditioner
- mode
- humidity
-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中控制系统,包括:多联机空调,其具有制冷模式和地暖模式中至少一种功能模式;新风机组,其能够对室内空气进行温度及湿度调节;集控屏,其通过通信总线连接所述多联机空调和新风机组;基于所述多联机空调的功能模式,在所述集控屏上显示与所述功能模式对应的至少一种场景模式,且在所述场景模式生效时,所述集控屏控制所述场景模式下多联机空调和新风机组的运行状态。本发明实现基于集控屏的场景控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集控屏的集中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集中控制系统包括集中控制器、可用以信息交互的通信模块(例如网关设备)、可用以收发和管理数据的云平台、以及可用以调控和查看所连接设备(例如空调机组)的状态的移动终端,可以采集所连接设备的状态参数并发送至集中控制器,且所连接设备接收到集中控制器下发的控制指令。
在集中控制器表现为例如数字屏幕、集控屏等时大都具有场景控制功能,但对于所连接设备的控制逻辑,基本都是云平台或室内机实现。
如果在云平台上执行场景,则需要依靠网络,断网情况下无法实现场景控制,如果在室内机上执行场景,不仅需要室内机之间互通数据,而且一旦算法有变化,需要大范围升级室内机,导致操作过程麻烦。
由此,提供在集控屏上实现场景的本地化控制,既不依赖于网络,又可以实现一对多的集中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中控制系统,在集控屏上显示与多联机空调的功能模式对应的至少一种场景模式,基于场景模式,控制该场景下所连接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基于集控屏的场景控制。
本申请提供一种集中控制系统,包括:
多联机空调,其具有制冷模式和地暖模式中至少一种功能模式;
新风机组,其能够对室内空气进行温度及湿度调节;
集控屏,其通过通信总线连接所述多联机空调和新风机组;
基于多联机空调的功能模式,在所述集控屏上显示与所述功能模式对应的至少一种场景模式,且在所述场景模式生效时,所述集控屏控制所述场景模式下多联机空调和新风机组的运行状态。
本申请的集中控制系统能够基于多联机空调的功能模式,集控屏上显示至少一种场景模式,在场景模式生效时,能够对所连接的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实现基于集控屏的本地化和/或远程化场景控制,满足用户多种需求,且在本地化控制时,无需依托于网络,控制更灵活;集控屏上的场景模式控制独立于所连接的设备,不受所连接的设备的影响,易于实现一对多控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针对包括具有制冷模式的多联机空调和新风机组生成第一场景模式;
在该场景模式下,多联机空调具有制冷模式并运行在制冷模式下;
所述集控屏获取已开机多联机空调中室内机的最低设定温度或获取用户设定的设定温度作为新风机组的设定温度,获取用户设定的设定湿度作为所述新风机组的设定湿度。
如此,可以第一场景模式下,即实现制冷又实现除湿,满足用户舒适体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针对包括具有地暖模式的多联机空调和新风机组生成第二场景模式;
在该场景模式下,多联机空调具有地暖模式并运行在地暖模式下;
所述集控屏获取已开机多联机空调中室内机的最高设定温度或获取用户设定的设定温度作为新风机组的设定温度,获取用户设定的设定湿度作为所述新风机组的设定湿度。
如此,可以在第二场景模式下,即实现地暖制热又实现加湿,满足用户舒适体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针对包括至少具有制冷模式和地暖模式的多联机空调和新风机组生成第三场景模式;
在该场景模式下,多联机空调至少具有制冷模式和地暖模式;
所述集控屏获取已开机多联机空调中室内机的设定温度平均值或获取用户设定的设定温度作为新风机组的设定温度,获取用户设定的设定湿度作为所述新风机组的设定湿度;
所述集控屏基于房间内房间温度、季节温度设定阈值及室外温度,设置所述多联机空调的运行模式。
如此,在该场景模式下,集控屏实现对新风机组的场景化控制,且基于房间内房间温度、季节温度设定阈值及室外温度,实现对多联机空调的场景化控制。
新风机组具有湿度调节功能,如上所述的第一场景模式下,在制冷的同时进行除湿,此处的除湿是普通除湿,而在特殊地理位置(例如,南方梅雨季节)处,由于太潮湿,需要对其深度除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集控屏联网且通过网关设备与云平台连接时,所述集控屏获取位置信息,且在所述位置信息处于待深度除湿的地理位置内时,所述集控屏进入深度除湿的判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控屏进入深度除湿的判定,具体为获取多个判定条件,包括:
获取当前月份,并判断当前月份是否处于待深度除湿的月份范围内;
获取室外温度,并判断所述室外温度在达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的上限值时是否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段;
获取当前天气状况,并判断当前天气状况是否为雨天;
获取室外湿度,并判断室外湿度在达到第一预设湿度阈值的上限值时是否持续第二预设时间段;
在至少满足多个判定条件中两个时,所述集控屏设置所述新风机组进入深度除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制冷季节,室内实际温度和设定温度相差较大时,室外机以较大能力输出,而在室内温度接近设定温度时,室外机进入高显热模式,降低功耗。
高显热控制是室外机的一种运行状态,进入高显热状态后,室外机是节能的,例如此时通过降低压缩机频率提升蒸发压力,从而提高蒸发温度。
所述多联机空调中室外机支持高显热控制;
在第三场景模式下,所述多联机空调运行在制冷模式下时,所述集控屏还对所述室外机进行高显热控制的判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出于节能的目的,通过对涉及室外机进行高显热控制的参数进行判断,集控屏控制室外机是否需要进入高显热控制。
集控屏还对所述室外机进行高显热控制的判定,具体为:
判断开机室内机的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之差的最大值达到节能退出温差阈值的上限值、或房间内所检测的湿度和设定湿度之差达到节能退出湿差阈值的上限值时,解除高显热控制;
判断开机室内机的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之差的最大值达到节能退出温差阈值的下限值、且房间内设定湿度和房间内所检测的湿度之差达到节能退出湿差阈值的下限值时,进入高显热控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在室外机进入高显热控制时,提高室外机的高显热控制效果,在进入高显热控制时,所述集控屏能够将机能选择参数发送至所述室外机,告知室外机当前的高显热控制。
所述机能选择参数为用于表征当前室外机高显热控制效果的参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集中控制系统还包括:
云平台,其与所述集控屏连接;
终端设备,其与所述云平台连接,用于绑定所述集控屏及所述所连接的设备;
所述至少一种场景模式能够同步至所述终端设备。
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上对场景模式的选择并使场景模式生效后,实现远程场景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集中控制系统中多联机空调的一种结构图;
图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集中控制系统中多联机空调的另一种结构图;
图3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集中控制系统中新风机组的原理图;
图4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集中控制系统中新风机组的一种结构图,其中包括制冷循环系统和全热交换器;
图5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集中控制系统中新风机组的另一种结构图,其中包括全热交换器和加湿模块;
图6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集中控制系统的系统框图一;
图7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集中控制系统中场景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集中控制系统中集控屏在第三场景模式下对多联机空调控制的表格图;
图9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集中控制系统中集控屏对室外机进行高显热控制的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集中控制系统的系统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多联机空调]
本申请涉及的多联机空调具有制冷模式和地暖模式中至少一种功能模式。
一般地,在存在地暖模式时都会存在制冷模式。
即,多联机空调具有制冷模式;具有制冷模式和送风模式;具有制冷模式和地暖模式;具有制冷模式、地暖模式和送风模式。
(1)在多联机空调具有制冷模式时,多联机空调可以为普通多联机,参见图1。
普通多联机具有通过冷媒管路连接的室内机和室外机,此时也可支持制热模式。
此时,多联机空调的工作原理描述如下。
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多联机空调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室外机是指包括制冷循环的压缩机的部分以及包括室外热交换器,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空调室内机或室外机中。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如上所述的室内机为两管制室内机。
除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外,空调器还具有送风模式。
此时,多联机空调具有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送风模式三种功能模式。
(2)在多联机空调具有地暖模式时,多联机空调可以为多联机空调地暖一体机,参见图2。
多联机空调地暖一体机包括室外机、室内机和地暖用水模块。
室内机通过冷媒管路均与室外机连接,室外机还具有与冷媒管路并行的供水管路,地暖用水模块包括地暖盘管和设置在地暖盘管和供水管路之间的电磁阀。
如上所述的室内机为两管制室内机。
举例说明,在例如线控器选择制冷模式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的工作如常规空调系统一样工作,此时空调室外机根据所选的空调模式启动冷媒管路,空调室外机的压缩机通过冷凝器将冷媒压缩成液体,通过冷媒回路以及膨胀阀进入空调室内机,此时室内热空气和蒸发器接触,液体冷媒受热变成气态,带走室内热量到室外机冷凝器,在风机吹动和压力变化下,快速释放到室外,实现空调制冷。
在线控器选择地暖模式时,空调室内机和线控器进行定时通信,线控器将地暖模式的需求发送至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根据接收到的线控器的地暖模式指令发送至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外机与空调室内机也是定时通信,如果间隔例如若干秒后空调室外机仍接收到地暖模式的信号,此时空调室外机由原来的冷媒管路切换成或开始开启供水管路,即实现地暖供热。
此时,多联机空调具有制热模式、制冷模式、送风模式和地暖模式四种功能模式。
因此,在多联机空调支持制冷模式时,本申请中的多联机空调可以为如上所述的(1)中的普通多联机和(2)中的多联机空调地暖一体机。
在多联机空调支持地暖模式时,本申请中的多联机空调可以为如上所述的(2)中的多联机空调地暖一体机。
在多联机空调支持制冷模式、地暖模式和送风模式时,本申请中的多联机空调可以为如上所述的(2)中的多联机空调地暖一体机。
[新风机组]
本申请中的新风机组具有新风功能、温度调节功能和湿度调节功能。
新风功能用于调节室内空气质量,温度调节功能用于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即,调节进入室内新风的温度)、湿度调节功能用于调节室内空气的湿度(即,调节进入室内新风的湿度)。
参见图3,新风机组包括制冷循环系统100、全热交换器200、除湿模块和加湿模块300。
其中,全热交换器200具有机壳,除湿模块可以置于机壳内,用于对引入的新风进行除湿;加湿模块300可以置于机壳外,且与全热交换器200通信,用于在需要加湿时,与全热交换器200联动运行。
举例,依次描述制冷循环系统100、全热交换器200、除湿模块和加湿模块300。
参见图4,本申请涉及的制冷循环系统100包括通过连接管路相连通的压缩机110、四通阀120、第一换热器130、第一节流元件140、第二换热器150、切换开关170和第三换热器160,第二换热器150的一端通过第一节流元件140连接第一换热器130的液管侧。
全热交换器200包括排风口EA、排风机270、机壳、全热换芯体210、回风口RA、新风口OA、送风口SA和送风机260。
机壳上设有排风口EA、回风口RA、送风口SA和新风口OA,排风口EA上设有排风机270,送风口SA上设有送风机260;全热换芯体210设置在机壳内部,且将机壳内的空间分为均与全热换芯体210连通的四个通道。
四个通道包括新风通道220、送风通道230、回风通道240和排风通道250。
新风通道220是从新风口OA到全热换芯体210一侧的通路。
送风通道230是从全热换芯体210一侧到送风口SA的通路。
回风通道240是从回风口RA到全热换芯体210一侧的通路。
排风通道250是从全热换芯体210一侧到排风口EA的通路。
全热交换器进行换热时,来自回风口RA的回风与来自新风口OA的新风经过全热换芯体210热交换。
在制冷模式下进行除湿,其中除湿模块可以为冷凝除湿模块。
除湿模块通过冷凝降温的方式以使室外空气凝露从而实现除湿。当不使用冷凝除湿时,除湿模块可以不对空气进行除湿。
参见图5,在机壳外侧设置有加湿模块300(例如加湿器),借助送风口SA处送出的新风的动力,将加湿模块300中的湿气吹入室内,调节室内空气湿度。
加湿模块300和新风的送风口SA相连通,两者之间通过减震软管相连,能够降低震动,减少噪音。
如上所述的新风机组也可以具有其他的结构,只要能够具有温度调节功能和湿度调节功能即可。
如上的新风机组的结构也仅为示例示出。
[集中控制系统]
参见图6,本申请中的集中控制系统包括多联机空调、新风机组和集控屏。
集控屏通过通讯总线分别与多联机空调和新风机组连接。
集控屏首先通过通讯总线搜索所连接的设备(包括多联机空调和新风机组),建立绑定关系,绑定成功后,将所连接的设备展示在集控屏的首页。
为方便用户统一管理,对通讯总线上所连接设备进行群组设置,每个群组包括新风机组和多联机空调,例如设置四个群组。
当然,也可以不为所连接的设备进行分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集控屏以群组为单位设置场景模式,针对各群组生成对应的场景模式,在场景模式生效后,控制多联机空调和新风机组的运行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场景模式可以包括第一场景模式(也可称为“夏日干爽”场景模式)、第二场景模式(也可称为“冬日暖阳”场景模式)和第三场景模式(也可称为“智能舒适”场景模式),参见图7。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针对群组中多联机空调具有不同的功能模式生成对应不同的场景模式。
若群组中多联机空调为如上所述的(1)中的普通多联机,则对应的场景可以为第一场景模式。
若群组中多联机空调为如上所述的(2)中的多联机空调地暖一体机,则对应的场景可以为“第一场景模式、可以为第二模式、可以为第三模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场景模式需要多联机空调支持地暖模式;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场景模式也可以涉及多联机空调的制热模式。
如此,如上所述的(1)和(2)中的多联机空调均具有第一场景模式、第二场景模式和第三场景模式。
如下,仍以第二场景模式需要多联机空调支持地暖模式为例进行说明。
且以多联机空调为如上所述的(2)中的多联机空调地暖一体机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场景模式]
可以通过用户点击集控屏上的第一场景模式的场景图标,使该场景模式生效。
在该场景模式下,群组中多联机空调支持制冷模式。
若多联机空调运行在该制冷模式下,多联机空调的制冷循环与常规空调器的制冷循环无异。
此时,集控屏获取该群组中已开机多联机空调中室内机的最低设定温度作为群组中新风机组的设定温度,用于辅助多联机空调进行温度调节。
若群组中多联机空调未开机,集控屏获取用户在集控屏端设置的设定温度作为群组中新风机组的设定温度,用于辅助多联机空调进行温度调节。
集控屏获取用户在集控屏端设置的设定湿度作为群组中新风机组的设定湿度。
此外,集控屏设置新风机组的风量为自动风量,即,不再受线控器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此场景模式下,多联机空调的风量、设定温度由所连接的线控器控制。
如下,将描述新风机组在制冷模式下的工作过程。
在第一场景模式下,需要制冷和除湿。
制冷时,由于新风机组的制冷效果不如多联机空调,因此,在群组中存在多联机空调开机时,以多联机空调温度控制为主,以新风机组的温度控制为辅。
此时,制冷由新风机组和多联机空调共同完成,在群组中没有多联机空调开机时,由新风机组完成。
除湿时,主要描述采用新风机组进行除湿控制。
参见图4,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制冷时,以检测第二换热器150上游的新风的新风湿度Φ231实施湿度控制。
在Φ231不小于第一预设湿度Φset或第一预设湿度范围时,进行除湿控制。
在Φ231小于第一预设湿度Φset或第一预设湿度范围时,不进行除湿控制。
其中,第二换热器150上游的新风湿度Φ231可以通过温湿度传感器231检测。
在制冷时,以控制送风湿度Φ231'为目标,例如使送风湿度Φ231'等于第二室内预设湿度Φset'或处于第二室内预设湿度范围内。
其中,第二室内预设湿度Φset'是集控屏获取的用户设定的设定湿度。
参见图4,制冷时,控制第一节流元件140打开、压缩机110开启、四通阀120打开至制冷循环制冷剂流通状态(例如DC连通、ES连通),且控制第一可控开关171断开、第二可控开关172接通,使第二换热器150的第二端经过第三换热器160与压缩机110连通。
此时形成制冷循环,在该制冷循环中,第一换热器130用作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50和第三换热器160均用作蒸发器。
在引入新风时,室外新风由新风口OA引入,先经过第三换热器160的冷却除湿后,再进入全热换芯体210,在全热换芯体210内与室内回风进行热交换,再经过第二换热器150的冷却降温,最后由送风机260从送风口SA处送出,进入室内,完成冷风引入的过程。
为了实现使送风湿度Φ231'较快达到第二室内预设湿度Φset'或第二室内预设湿度范围,在此模式中,对送风机260的风速(即,档位)进行控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除湿控制可以例如采用如下方式进行控制。
(1)判断Φ231和第一预设湿度Φset的大小,若Φ231不小于第一预设湿度Φset,进入S2,否则,不进行湿度控制。
(2)计算第二换热器150上游的新风湿度及第一预设湿度之差△Φ;
(3)根据△Φ和预设的湿度范围进行比较,确定△Φ隶属的目标湿度范围;
(4)根据目标湿度范围,确定设置送风口SA处送风机231'的风档;
(5)实时判断送风口SA处送风湿度是否达到室内预设湿度或室内预设湿度范围,若是,进行到(6),若否,返回到(2);
(6)压缩机110停机,并每隔一段时间后,返回到(1)。
如此,实现利用集控屏实现第一场景模式控制。
[第二场景模式]
可以通过用户点击集控屏上的“第二场景模式的场景图标,使该场景模式生效。
在该场景模式下,群组中多联机空调支持地暖模式。
若多联机空调运行在该地暖模式下,集控屏获取该群组中已开机多联机空调中室内机的最高设定温度作为群组中新风机组的设定温度,用于辅助多联机空调进行温度调节。
若群组中多联机空调未开机,集控屏获取用户在集控屏端设置的设定温度作为群组中新风机组的设定温度,用于辅助多联机空调进行温度调节。
集控屏获取用户在集控屏端设置的设定湿度作为群组中新风机组的设定湿度。
此外,集控屏设置新风机组的风量为自动风量,即,不再受线控器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此场景模式下,多联机空调的风量、设定温度由所连接的线控器控制。如下,将描述新风机组在该场景下的工作过程。
在第二场景模式下,需要地暖和加湿。
制热时,由于新风机组的制热效果不如多联机空调的地暖,因此,在群组中存在多联机空调开机时,以多联机空调温度控制为主,以新风机组的温度控制为辅。
此时,制热由新风机组和多联机空调共同完成,在群组中没有多联机空调开机时,由新风机组完成。
加湿时,主要描述采用新风机组进行加湿控制。
在制热或地暖模式下,以检测加湿模块300的出风口处的送风气流的送风湿度Φ实施湿度控制。
在Φ不小于第三预设湿度Φset''时,不进行加湿控制。
在Φ小于第三预设湿度Φset''时,进行加湿控制。
其中,送风湿度Φ可以通过设置在加湿模块300的出风口处的温湿度传感器检测。
在地暖模式运行时,以控制送风湿度Φ为目标,使送风湿度Φ等于第三室内预设湿度Φset''内。
其中,第三室内预设湿度Φset''是集控屏获取的用户设定的设定湿度。
地暖模式运行(同时制热模式也会运行)时,控制第一节流元件140打开、压缩机110开启、四通阀120打开至制热循环制冷剂流通状态(例如DE连通、CS连通),且控制第一可控开关171接通、第二可控开关172断开,使第二换热器150的第二端与压缩机110直接连通。
此时,形成制热循环中,在该制热循环中,第一换热器130用作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50用作冷凝器。
在引入新风时,室外新风由新风口OA处进入全热换芯体210,在全热换芯体210内与室内回风进行热交换,再经过第二换热器150的加热,最后由送风机260从送风口SA处送出,进入室内,完成热风引入的过程。
从送风口SA吹出的新风送入加湿模块300中,进而将热湿气带入室内,从而起到室内新风湿度调节的目的。
可以通过控制送风口SA处的出风量来调整进入室内的送风气流的送风湿度Φ。
如此,实现利用集控屏实现“冬日暖阳”场景控制。
[第三场景模式]
可以通过用户点击集控屏上的第三场景模式的场景图标,使该场景模式生效。
在该场景模式下,群组中多联机空调支持制冷模式、地暖模式和送风模式。
若多联机空调运行时,集控屏获取该群组中已开机多联机空调中室内机的设定温度的平均值作为群组中新风机组的设定温度,用于辅助多联机空调进行温度调节。
若群组中多联机空调未开机,集控屏获取用户在集控屏端设置的设定温度作为群组中新风机组的设定温度,用于辅助多联机空调进行温度调节。
集控屏获取用户在集控屏端设置的设定湿度作为群组中新风机组的设定湿度。
此外,集控屏设置新风机组的风量为自动风量,即,不再受线控器设定。
集控屏基于房间内房间温度Troom、季节温度设定阈值及室外温度Toa,设置多联机空调的运行模式。
因此,新风机组会根据多联机空调的运行模式进行相应的控制。
例如,集控屏在该场景模式下设置多联机空调运行在制冷模式下,则新风机组在该场景模式下会进行如第一场景模式下相同的控制。
集控屏在该场景模式下设置多联机空调运行在地暖模式下,则新风机组在该场景模式下会进行如第二场景模式下相同的控制。
[深度除湿]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针对新风机组所在的特定地理位置还会进行深度除湿判定,在满足深度除湿的条件时,集控屏使能新风机组进入深度除湿。
深度除湿是一种机能选择。
如上所述的特定地理位置,在集控屏通过网关设备连接云平台时,可以获取新风机组所处的地理位置。
上述特定地理位置例如在华东、华南区域中的城市中,这些特定地理位置会相对来说比较潮湿,对深度除湿的需求更迫切。
因此,可以针对这些特定地理位置,若判定满足深度除湿的条件,则进入深度除湿。
上述特定地理位置(记为待深度除湿的地理位置)可以根据需求自由设定。
可以选择对如下条件进行判定,以判定新风机组是否进入深度除湿。
(1)获取当前月份,并判断当前月份是否处于待深度除湿的月份范围内。
待深度除湿的月份范围可以根据需求自由设定,例如设定为2月至7月。
(2)获取室外温度Toa,并判断室外温度Toa在达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的上限值时是否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段。
云平台可以通过第三方天气数据平台实时获取新风机组所处的当前天气参数。
当前天气参数例如可以包括:当前室外温度等。
例如,Toa≥10℃持续一小时。
(3)获取当前天气状况,并判断当前天气状况是否为雨天。
云平台可以通过第三方天气数据平台实时获取新风机组所处的当前天气状况。
当前天气状况例如可以包括:雨天、晴天、多云等。
(4)获取室外湿度Hoa,并判断室外湿度Hoa在达到第一预设湿度阈值的上限值时是否持续第二预设时间段。
云平台可以通过第三方天气数据平台实时获取新风机组所处的当前天气参数。
当前天气参数例如可以包括:室外湿度等。
例如,Hoa≥80%持续一小时。
在至少满足多个判定条件中两个时,集控屏设置新风机组进入深度除湿。
[多联机空调控制]
如上所述的,在第三场景模式下,集控屏基于房间内房间温度Troom、季节温度设定阈值及室外温度Toa,设置多联机空调的运行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季节不同,对季节温度设定阈值机细分为:秋冬温度设定阈值Th_on和春夏温度设定阈值Tc_on。
基于房间温度Troom、秋冬温度设定阈值Th_on、春夏温度设定阈值Tc_on和室外温度Toa,对多联机空调的运行模式(制冷模式、地暖模式、或送风模式)的具体设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如下,参见图8,举例,集控屏对多联机空调的运行模式的设置。
(1)在房间温度Troom<Th_on持续24小时且室外温度Toa<50℃-Troom时,多联机空调运行在地暖模式。
其中,可由用户在集控屏端设置并修改设定温度和设定湿度。
设定温度可限定在16℃至30℃范围内,初始值为22℃;新风机组的设定湿度可限定在30%至80%,初始值为50%。
其中,秋冬温度设定阈值Th_on也可以根据需求设定。
秋冬温度设定阈值Th_on可限定在16℃至24℃范围内,初始值为22℃。
(2)在房间温度Troom<Th_on-2℃且室外温度Toa<50℃-Troom时,多联机空调运行在地暖模式。
其中,可由用户在集控屏端设置并修改设定温度和设定湿度。
设定温度可限定在16℃至30℃范围内,初始值为22℃;新风机组的设定湿度可限定在30%至80%,初始值为50%。
其中,秋冬温度设定阈值Th_on也可以根据需求设定。
秋冬温度设定阈值Th_on可限定在16℃至24℃范围内,初始值为22℃。
(3)在房间温度Troom>Tc_on持续24小时且室外温度Toa>40℃-Troom时,多联机空调运行在制冷模式。
其中,可由用户在集控屏端设置并修改设定温度和设定湿度。
设定温度可限定在16℃至30℃范围内,初始值为22℃;新风机组的设定湿度可限定在30%至80%,初始值为50%。
其中,春夏温度设定阈值Tc_on也可以根据需求设定。
春夏温度设定阈值Tc_on可限定在24℃至32℃范围内,初始值为26℃。
(4)在房间温度Troom>Tc_on+2℃且室外温度Toa>40℃-Troom时,多联机空调运行在制冷模式。
其中,可由用户在集控屏端设置并修改设定温度和设定湿度。
设定温度可限定在16℃至30℃范围内,初始值为22℃;新风机组的设定湿度可限定在30%至80%,初始值为50%。
其中,春夏温度设定阈值Tc_on也可以根据需求设定。
春夏温度设定阈值Tc_on可限定在24℃至32℃范围内,初始值为26℃。
(5)在秋冬温度设定阈值Th_on<房间温度Troom<Th_on-2℃时,多联机空调运行在送风模式。
此时,多联机空调的室外机停止工作。
(6)在不满足如上(1)至(5)中任一条件时,多联机空调保持之前状态,且在首次进入如上(1)至(5)中任一条件时,多联机空调的室外机停止工作,且多联机空调运行在送风模式。
其中的设定温度和新风机组的设定湿度保持之前的值,而在首次进进入如上(1)至(5)中任一条件时,设定温度和新风机组的设定湿度由用户设定。
[室外机高显热控制]
出于对节能的考虑,在第三场景模式中,若多联机空调处于制冷模式下且室外机支持高显热控制时,需要集控屏判定在当前状态下室外机是否进入高显热控制。
室外机工作在高显热控制时是节能的,如此,可在用户实现第三场景模式控制的同时,节能能耗。
显热为100%时是最节能的,随着显热比例的降低,节能效果也降低,因此,在满足第三场景模式的同时尽量提升显热的比例。
参见图9,集控屏对室外机进行高显热控制的判定,具体为如下。
(1)判断群组中各开机室内机的实际温度Ti与设定温度Ts之差的最大值(即,max(Ti-Ts))达到节能退出温差阈值Ton_offset的上限值、或房间内所检测的湿度Hroom和设定湿度Hs之差达到节能退出湿差阈值Hon_offset的上限值时,解除高显热控制。
例如,max(Ti-Ts))≥Ton_offset(或max(Ti-Ts))>Ton_offset)或Hroom-Hs>Hon_offset(或Hroom-Hs≥Hon_offset)时,解除高显热控制。
其中,节能退出温差阈值Ton_offset和节能退出湿差阈值Hon_offset可以根据需求设定。
节能退出温差阈值Ton_offset可限定在4℃至6℃范围内,初始值为4℃。
节能退出湿差阈值Hon_offset可限定在10%至20%范围内,初始值为20%。
(2)判断群组中各开机室内机的实际温度Ti与设定温度Ts之差的最大值(即,max(Ti-Ts))达到节能进入温差阈值Toff_offset的下限值、且房间内设定湿度Hs和房间内所检测的湿度Hroom之差达到节能进入湿差阈值Hoff_offset的下限值时,进入高显热控制。
例如,max(Ti-Ts))≤Toff_offset(或max(Ti-Ts))<Ton_offset)或Hs-Hroom<Hoff_offset(或Hs-Hroom≤Hoff_offset)时,进入高显热控制。
其中,节能进入温差阈值Toff_offset和节能进入湿差阈值Hoff_offset可以根据需求设定。
节能进入温差阈值Toff_offset可限定在0℃至2℃范围内,初始值为2℃。
节能进入湿差阈值Hoff_offset可限定在0%至10%范围内,初始值为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集控屏通过机能选择参数Fb,发给室外机,使室外机进入高显热控制。
其中机能选择参数Fb计算如下:Fb=[Toff_offse-max(Ti-Ts)+1],其中[]表示取整。
可以将机能选择参数Fb的范围设置如下:0≤Fb≤4。
在实际温度Ti和设定温度Ts温差越大时,Fb越小,表示室外机的显热越不明显。
如此,机能选择参数Fb能够表征室外机的高显热控制效果。
集控屏能够将Fb发送至室外机,告知室外机当前高显热控制效果。
在高显热控制效果不明显(即,机能选择参数Fb小)时,室外机接收到Fb后,可例如降低压缩机频率,以提升蒸发压力,从而提升蒸发温度,如此,室外换热器凝露变少,显热就会变高。
如此,可以动态调整室外机的高显热控制效果,实现在场景化控制的同时,实现节能效果。
(3)其余条件,保持上次状态,首次进入时,解除高显热。
其中“其余条件”指的是均不属于如上所述的(1)和(2)中的条件。
本申请提供的集中控制系统能够通过集控屏进行一对多的场景化控制,满足用户多场景需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0,集中控制系统可以包括云平台和终端设备。
集控屏通过网关设备连接云平台。
网关设备具有通信模块,不限于WiFi/NB-IOT等方式的通信,还可以为WiFi网关。
云平台通过网关设备与集控屏实现交互。
终端设备包括一类安装有用于控制例如中央空调器的应用程序APP的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AD)和个人PC机等。
如上所述的,在集控屏与所连接设备绑定成功后,同时集控屏将所连接设备通过网关设备上报至云平台,终端设备上APP通过云平台完成对集控屏及所连接设备的绑定。
在集控屏上生成的至少一种场景模式可同步至APP,其中至少一种场景模式包括如上所述的第一场景模式、第二场景模式和第三场景模式。
用户可以在APP上点击对应场景模式的场景图标,使该场景模式生效。
在APP上点击该场景图标生效后执行的场景化控制,与在集控屏上点击该场景图标生效后执行的场景化控制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集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联机空调,其具有制冷模式和地暖模式中至少一种功能模式;
新风机组,其能够对室内空气进行温度及湿度调节;
集控屏,其通过通信总线连接所述多联机空调和新风机组;
基于所述多联机空调的功能模式,在所述集控屏上显示与所述功能模式对应的至少一种场景模式;
在所述场景模式生效时,所述集控屏控制所述场景模式下多联机空调和新风机组的运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场景模式下,多联机空调具有制冷模式并运行在制冷模式下;
所述集控屏获取已开机多联机空调中室内机的最低设定温度或获取用户设定的设定温度作为新风机组的设定温度,获取用户设定的设定湿度作为所述新风机组的设定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第二场景模式下,多联机空调具有地暖模式并运行在地暖模式下;
所述集控屏获取已开机多联机空调中室内机的最高设定温度或获取用户设定的设定温度作为新风机组的设定温度,获取用户设定的设定湿度作为所述新风机组的设定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第三场景模式下,多联机空调具体制冷模式、地暖模式和送风模式;
所述集控屏获取已开机多联机空调中室内机的设定温度平均值或获取用户设定的设定温度作为新风机组的设定温度,获取用户设定的设定湿度作为所述新风机组的设定湿度;
所述集控屏基于房间内房间温度、季节温度设定阈值及室外温度,设置所述多联机空调的运行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集控屏联网且通过网关设备与云平台连接时,所述集控屏获取位置信息,且在所述位置信息处于待深度除湿的地理位置内时,所述集控屏进入深度除湿的判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控屏进入深度除湿的判定,具体为获取多个判定条件,包括:
获取当前月份,并判断当前月份是否处于待深度除湿的月份范围内;
获取室外温度,并判断所述室外温度在达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的上限值时是否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段;
获取当前天气状况,并判断当前天气状况是否为雨天;
获取室外湿度,并判断室外湿度在达到第一预设湿度阈值的上限值时是否持续第二预设时间段;
在至少满足多个判定条件中两个时,所述集控屏设置所述新风机组进入深度除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联机空调中室外机支持高显热控制;
在所述第三场景模式下,所述多联机空调运行在制冷模式下时,所述集控屏还对所述室外机进行高显热控制的判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控屏还对所述室外机进行高显热控制的判定,具体为:
判断开机室内机的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之差的最大值达到节能退出温差阈值的上限值、或房间内所检测的湿度和设定湿度之差达到节能退出湿差阈值的上限值时,解除高显热控制;
判断开机室内机的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之差的最大值达到节能退出温差阈值的下限值、且房间内设定湿度和房间内所检测的湿度之差达到节能退出湿差阈值的下限值时,进入高显热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进入高显热控制时,所述集控屏能够将机能选择参数发送至所述室外机;
所述机能选择参数为用于表征当前室外机高显热控制效果的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云平台,其与所述集控屏连接;
终端设备,其与所述云平台连接,用于绑定所述集控屏及所述所连接设备;
所述至少一种场景模式能够同步至所述终端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287738.1A CN115638517A (zh) | 2022-10-20 | 2022-10-20 | 一种集中控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287738.1A CN115638517A (zh) | 2022-10-20 | 2022-10-20 | 一种集中控制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638517A true CN115638517A (zh) | 2023-01-24 |
Family
ID=84945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287738.1A Pending CN115638517A (zh) | 2022-10-20 | 2022-10-20 | 一种集中控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638517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69110A1 (zh) * | 2023-02-17 | 2024-08-22 | 王养浩 |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 |
-
2022
- 2022-10-20 CN CN202211287738.1A patent/CN11563851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69110A1 (zh) * | 2023-02-17 | 2024-08-22 | 王养浩 |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432210B (zh) | 新风除湿一体机 | |
CN109196287B (zh) | 空气调节系统 | |
CN111306646B (zh) | 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 | |
CN101109592B (zh) | 空调器压缩机吸气口温度紧急状态控制方法 | |
CN110017564B (zh) | 双冷源新风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 |
US20220099325A1 (en) | Air-conditioning system, machine learning apparatus, and machine learning method | |
CN113266873A (zh) | 新风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4963426A (zh) | 一种空调器恒温除湿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 |
CN115638517A (zh) | 一种集中控制系统 | |
CN107763737B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 |
CN112594787A (zh) | 空调器除湿控制系统及空调器 | |
CN209819742U (zh) | 一种变频多联辐射供暖制冷空调系统 | |
CN208536170U (zh) | 一种一体化节能型空调机 | |
CN215062400U (zh) | 新风空调系统 | |
CN114110884B (zh) | 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017562A (zh) | 双冷源新风机组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 |
CN114322222A (zh) |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4353181A (zh) | 具有热回收功能的空调机组及其模式控制方法和设备 | |
CN114198808A (zh) | 一种再热型被动式环控一体机机组 | |
CN114484798A (zh) | 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储存介质 | |
CN114383231A (zh) | 睡眠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储存介质 | |
CN113757954A (zh) |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
CN113339953A (zh) | 空调控制系统 | |
CN113310140A (zh) | 基于两种蒸发温度的双系统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2344454A (zh) | 一种空调器和空调回风温度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