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34400A - 一种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34400A
CN115634400A CN202211186791.2A CN202211186791A CN115634400A CN 115634400 A CN115634400 A CN 115634400A CN 202211186791 A CN202211186791 A CN 202211186791A CN 115634400 A CN115634400 A CN 1156344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fighting
power supply
water
mainten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867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建
周法兴
杜祥周
姜蓬
施海华
赵学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ongan Xinda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ongan Xinda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ongan Xinda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ongan Xinda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8679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344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34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344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属于消防系统技术领域。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包括消防供配电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排油注氮灭火系统、机械排烟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防火门系统、灭火器材系统,便对变电站消防设备进行保养维护,从而能够减缓消防设备的老化,由此保证消防设备能够长时间的使用,适合进行市场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防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进的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
背景技术
消防设施(Firefighting Device)是指建筑物内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室内消火栓、室外消火栓等固定设施。自动消防设施分为电系统自动设施和水系统自动设施。
电气消防安全检测是根据电气设施在运行过程中热辐射、声发射、电磁发射等现代物理学现象,采用国际先进的高新技术仪器、设备,结合传统的检查方法对电气设施进行全方位的量化监测。从而更加全面、科学、准确在反映电气火灾隐患的存在、危险程度及其准确位置,并及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从而消除隐患,避免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
由于消防设备的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设备氧化作用,从而导致设备的表面被腐蚀,进而影响设备的整体质量,以及使用的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包括消防供配电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排油注氮灭火系统、机械排烟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防火门系统、灭火器材系统,便对变电站消防设备进行保养维护,从而能够减缓消防设备的老化,由此保证消防设备能够长时间的使用,适合进行市场推广。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包括消防供配电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排油注氮灭火系统、机械排烟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防火门系统、灭火器材系统;
所述的消防供配电设施、所述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所述的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所述的细水雾灭火系统、所述的水喷雾灭火系统、所述的排油注氮灭火系统、所述的机械排烟系统、所述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所述的防火门系统、所述的灭火器材系统均与所述的消防控制中心站相连。
上述所述的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中,所述的消防供配电设施包括低压配电箱柜、应急电源,所述的低压配电箱柜、所述的应急电源均与所述的消防控制中心站相连。
上述所述的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中,所述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及联动控制器、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显示盘、火灾探测器、火灾警报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模块类设备、消防应急广播、消防电话、用户信息传输装置、系统联动功能,火灾报警控制器及联动控制器、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显示盘、火灾探测器、火灾警报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模块类设备、消防应急广播、消防电话、用户信息传输装置、系统联动功能均与所述的消防控制中心站相连。
上述所述的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中,所述的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包括水井消防水池高位消防水箱、消防水泵及控制柜、稳增压设备、气压水罐、高位消防水箱、水泵接合器、室内消火栓、消火栓按钮、管网、阀门及其他组件、室外消火栓、消火栓系统控制功能,水井消防水池高位消防水箱、消防水泵及控制柜、稳增压设备、气压水罐、高位消防水箱、水泵接合器、室内消火栓、消火栓按钮、管网、阀门及其他组件、室外消火栓、消火栓系统控制功能均与所述的消防控制中心站相连。
上述所述的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中,所述的细水雾灭火系统包括储水箱、细水雾水泵及控制柜、分区控制阀组、喷头、管道及系统组件、细水雾系统联动功能,储水箱、细水雾水泵及控制柜、分区控制阀组、喷头、管道及系统组件、细水雾系统联动功能均与所述的消防控制中心站相连。
上述所述的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中,所述的喷雾灭火系统包括消防水源、水喷雾泵及控制柜、稳增压设备、气压水罐、水泵接合器、雨淋报警阀组、管网、阀门及其他组件、喷头、水喷雾系统功能,消防水源、水喷雾泵及控制柜、稳增压设备、气压水罐、水泵接合器、雨淋报警阀组、管网、阀门及其他组件、喷头、水喷雾系统功能均与所述的消防控制中心站相连。
上述所述的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中,所述的排油注氮灭火系统包括消防柜及附件、消防控制柜、阀门、管道及附件、系统控制功能,消防柜及附件、消防控制柜、阀门、管道及附件、系统控制功能均与所述的消防控制中心站相连。
上述所述的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中,所述的机械排烟系统包括排烟风机、风机控制柜、排烟防火阀、排烟阀口、排烟风管、系统联动功能,排烟风机、风机控制柜、排烟防火阀、排烟阀口、排烟风管、系统联动功能均与所述的消防控制中心站相连。
上述所述的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中,所述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包括灯具、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应急照明配电箱,灯具、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应急照明配电箱均与所述的消防控制中心站相连。
上述所述的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中,所述的系统功能中,集中控制型的维护要求如下:自动应急启动功能,系统内所有的非持续型照明灯的光源应应急点亮、持续型灯具的光源应由节电点亮模式转入应急点亮模式;手动应急启动功能,系统内所有的非持续型照明灯的光源应应急点亮、持续型灯具的光源应由节电点亮模式转入应急点亮模式;集中电源应转入蓄电池电源输出、应急照明配电箱应切断主电源的输出;非集中控制型的维护要求如下:自动应急启动功能,灯具采用集中电源供电时,集中电源应转入蓄电池电源输出,其所配接的所有非持续型照明灯的光源应应急点亮、持续型灯具的光源应由节电点亮模式转入应急点亮模式;手动应急启动功能,灯具采用集中电源供电时,手动操作集中电源的应急启动控制按钮,集中电源应转入蓄电池电源输出,其所配接的所有非持续型照明灯的光源应应急点亮、持续型灯具的光源应由节电点亮模式转入应急点亮模式。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包括消防供配电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排油注氮灭火系统、机械排烟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防火门系统、灭火器材系统,便对变电站消防设备进行保养维护,从而能够减缓消防设备的老化,由此保证消防设备能够长时间的使用,适合进行市场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
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技术规程
1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术语、服务流程、技术要求、维护方法和应急处置原则。
1.2本标准适用于35kV、110kV、220kV及500kV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工作。特高压、换流站等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工作可参照本标准。
1.3开展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工作除应依据本标准外,尚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907(所有部分)消防词汇
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16806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GB 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6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1251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 51309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
GB 5097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 50898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
GB 50151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281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63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70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XF 835油浸变压器排油注氮灭火装置
CECS 187油浸变压器排油注氮装置技术规程
GB 25201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DB32/T186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3术语
3.1变电站消防设施
变电站中设置的用于火灾报警、灭火、救援、疏散、防火分隔等消防设施的总称。
3.2消防设施维护保养
依据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设备,对消防设施进行外观检查、功能测试、维护保养及缺陷反馈与处置的活动。
4一般规定
4.1从事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工作的单位应符合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从业条件要求。
4.2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应当依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执业准则,开展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服务,保证经维护保养的消防设施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4.3开展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工作,应明确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应具备相应的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其他从事现场维护保养的操作人员均应具有四级/中级及以上消防设施操作员职业资格证书(消防设施检测维修保养职业方向)。
4.4开展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工作,其项目负责人和消防设施操作员须到场执业。项目负责人对整体服务质量负责。
4.5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制作包含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名称、项目负责人、维护保养日期等信息的标识,在消防控制室、主控室或变电站的主要出入口位置予以公示。
4.6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不得转包、分包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服务项目。
4.7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周期应符合以下要求:
a)维护保养区间以合同约定的开始时间为首月,包括年度维护保养、季度维护保养和月度维护保养;
b)维护保养区间的首月应开展年度维护保养,年度维护保养包含季度、月度维护保养的全部内容;
c)季度维护保养包含月度维护保养的全部内容。
4.8重要节假日、重大活动、特殊天气情况下应开展专项维保工作,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5维护保养流程
5.1前期准备
5.1.1消防设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收集维护保养项目的系统图、产品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现场确认变电站消防设施的系统种类并统计消防设施各系统主要设备的规格型号和数量,填写《消防设施统计表》。
5.1.2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根据维护保养项目消防设施的类别和规模,并按照《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周期、数量表》维护保养要求,按月、季、年的不同工作内容,制定维护保养工作计划。
5.1.3变电站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工作前,应按规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并在维护保养期间做好安全管控。
5.1.4现场实施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作业所需设备应满足检查需求,凡依法需要计量检定仪器仪表,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校检并提供有效证明文件。
5.1.5进入变电站的维护保养人员,应学习《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GB 26860)和变电站安全规程的相关部分内容;进入前,由变电站运维人员告知危险点及相关注意事项。
5.2现场维护保养
5.2.1现场维护保养工作时,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变配电设备等电力设备区,且不允许单独进入、滞留该区域。进入电力设备区,应穿全棉长袖工作服、绝缘鞋,正确佩戴安全帽。
5.2.2现场检查工作需要进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设备的报警功能测试的,应确认火灾报警控制器或消防联动控制器的状态,防止误触发其他设备,系统测试前后应与监控中心联系。
5.2.3消防设备设施及其组件在现场维护保养期间,应按相关规定采取有效的消防安全措施。
5.2.4现场维护保养工作完成后,应对现场消防设施进行复位。
5.3缺陷反馈与处置
5.3.1对于维护保养工作中发现的隐患或缺陷,应填写《消防设施缺陷处理反馈表》(附录C),能当场整改的应在维护保养过程完成整改,对于不能当场整改的隐患或缺陷,维护保养单位应向变电站运维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或专(兼)职消防安全员报告,并于24h内提出处置方案。
5.3.2对于巡视、检测、评估时发现消防设施存在隐患或缺陷,应及时通知维护保养单位安排专业人员处置。
5.3.3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在接到委托单位关于消防设施出现故障的通知后,应于2小时内到达现场开展消防设施维修,应在12小时内完成处置,对重大、复杂缺陷,应于24小时内提出处置方案。缺陷消除后维护保养单位应进行相应功能试验,确保相应设备及系统完好有效。
5.3.4消防设施维修期间,应采取确保消防安全的有效措施。
5.3.5因故障维修等原因需要暂时停用消防系统的,应有确保消防安全的有效措施,并经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批准。
5.4报告编制与档案管理
5.4.1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应做好现场记录,填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记录表》(附录D),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保证其能够追溯,做到数据客观准确。
5.4.2维护保养报告应于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现场工作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出具,应包含以下内容(样式详见附录):
a)报告封面;
b)基本信息页;
c)维保结论页;
d)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记录;
e)消防设施问题处理反馈表。
f)现场检查测试记录。
5.4.3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档案应当以每个维护保养项目为基准建立,包括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合同、消防设施基本信息表、消防设施统计表、维护保养工作计划、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报告、建筑消防设施故障维护记录表等。
5.4.4维保报告中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全部维护保养人员的技术资格证书等信息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应在维护保养报告指定处签名并加盖执业印章。
5.4.5维护保养报告封面、结论页及骑缝处应加盖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印章。
5.4.6维护保养报告的保存期限不应少于6年。
6维护保养内容与方法
6.1消防供配电设施
6.1.1低压配电箱(柜)
6.1.1.1维护要求:
a)低压配电箱(柜),外观应整洁完好,各种标识应清晰准确,仪表显示应正常;
b)低压配电箱(柜)内各元器件应无松动、脱落现象,接线端子应无松动、锈蚀、烧蚀现象,元器件表面应无锈蚀、污垢及碳化物等;
c)消防供配电线路敷设、穿管、封堵等耐火保护措施应完好有效;
d)消防供配电线路,不应有临时接线现象;不应接入非消防用电负荷。
6.1.1.2保养方法:
a)在停电检修期间对低压配电箱(柜)内外进行清洁,先用压缩空气吹污、吹尘,然后擦拭干净,并清除配电箱内部器件及接线端子处的灰尘;
b)定期将低压配电箱(柜)内的接线端子全部紧固一遍;
c)元器件处于非正常状态或者自身功能不正常时,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6.1.2应急电源
6.1.2.1维护要求:
a)应急电源仪表、开关和控制按钮应正常;
b)UPS电池室环境应正常,通风设施应正常运行。
6.1.2.2保养方法:
a)定期对应急电源装置进行1次充放电保养;
b)用压缩空气、毛刷等清洁电池组和电池柜;
c)设备处于非正常状态或者自身功能不正常的,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6.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6.2.1火灾报警控制器及联动控制器
6.2.1.1直观维护要求:
a)控制器的指示灯及开关按钮等完好,显示正常,文字符号标识清晰。
b)控制器应整洁,内、外不应有灰尘或杂物,安装牢固,不倾斜;
c)引入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应绑扎成束,配线应整齐,不宜交叉,并应固定牢靠,电源标志完好;
d)接线端子应无松脱,线标端子标识应清晰,管口、槽口应封堵完整。
e)控制器应处于正常的监视状态;
6.2.1.2功能维护要求:
a)控制器的自检、消音、复位、屏蔽、历史记录查询、火警优先等功能应正常,计时装置应准确;
b)控制器应能直接或间接地接收来自火灾探测器及其他报警触发器件的火灾报警信号,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指示火灾发生部位,记录火灾报警时间,并予以保持,直至手动复位;
c)火灾报警声信号应能手动消除,当再有火灾报警信号输入时,应能再次启动警报;
d)控制器打印功能应正常,应具有存贮或打印报警信息时间和部位的功能。
e)当控制器内部或与其连接的部件间产生故障时,应能在规定时间内发出与火灾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的故障声、光信号,故障声信号应能手动复位消除,再有故障信号输入时,应能再次启动;
f)主电源断电时自动转换至备用电源供电,主电源恢复后自动转换为主电源供电,并分别显示主、备电源的状态;
g)联动控制器的总线控制盘、多线控制盘的手动控制功能应正常;
h)控制器的各项输出电压、各回路最末端火灾探测器或模块的输入电压、蓄电池电压,应满足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i)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火警信号应传至集控中心功能应正常。
检查方法:
a项:操作控制器的自检按键,观察控制器面板上所有指示灯、显示器和音响器件的动作情况。当报警控制器处于报警状态时,启动消音键,应能消除声报警信号;启动复位键,系统应能恢复正常状态。操作控制器屏蔽或取消屏蔽回路任一部件,检查控制器设备信息注释情况和屏蔽指示灯工作情况。查看控制器时间,计时装置的日计时出现误差超过30s时应及时调整。
b、c项:模拟一个探测器报警,控制器应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查看报警控制器显示的报警部位、类型,应与现场情况一致;手动消音后,再次模拟一个火灾报警信号,报警主机应能再次启动。
d项:结合报警功能测试,查看报警控制器,是否具有存贮或打印报警信息时间和部位的功能。
e项:控制器与任一现场部件之间的连接断路,用秒表测量控制器故障报警响应时间,检查控制器故障信息显示情况。
f项:观察电源工作状态显示情况;切断主电源,观察能否自动转换到备用电源;主电源恢复时,观察能否自动转换到主电源。
g项:在联动控制器上分别按下消防水泵、排烟风机、细水雾选择阀、声光报警器等对应的启动、停止按钮,观察能否控制对应设备的启动、停止;非消防电源的切断,反馈信号功能情况。
h项: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用万用表测量各回路的输出电压及各回路最末端火灾探测器或模块的输入电压,并记录。
i项:结合火警测试,电话询问集控控中心是否收到火警信息。
6.2.1.3保养方法:
a)定期切断电源,采用专用清洁工具清除线路板、接线端子及柜(箱)体内灰尘。
b)空气潮湿场所的控制器设备柜(箱)体内应放置干燥剂;
c)最末端火灾探测器或模块的供电电压值小于说明书规定值时,应更换回路板或调整线路;
d)定期检查火灾报警控制器外部接线端子,发现松动应紧固;标识脱落或不清晰,应急时更换。
e)电池电量不正常、变形鼓胀时应及时更换;清除电池极柱周围出现的黄白色糊状物,并涂抹凡士林等保护剂防止氧化。
f)其他功能不正常时应检查原因,并及时维修或更换。
6.2.2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
6.2.2.1直观维护要求:
图形显示装置外观应整洁完好,安装牢固,连线应连接牢固。
6.2.2.2功能维护要求:
a)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应能接收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的故障报警信号、火灾报警信号和联动控制信号,显示相应信息;
b)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应能监视并显示与控制器通讯的工作状态;
c)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应能显示建筑总平面图、保护对象的建筑平面图和系统图。
检查方法:
a、b、c项:使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联动控制信号、反馈信号,核对图形显示装置显示相应信号的物理位置准确性。
6.2.2.3保养方法:
a)采用专用清洁工具或软布及适当的清洁剂清洁图形显示装置表面污渍;
b)采用压缩空气、清洁工具等清洁装置箱体内灰尘;发现连接件松动应紧固。
c)功能不正常时应检查原因,并及时维修或更换。
6.2.3火灾显示盘
6.2.3.1直观维护要求:
火灾显示盘外观应整洁完好,安装牢固、无倾斜、无损坏,连线应连接牢固。
6.2.3.2功能维护要求:
a)火灾显示盘应能正确接收和显示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的火灾报警信号;声报警信号应能手动消除,再次有火警信号输入时,应能再启动;
b)断开火灾显示盘的电源或信号线路,火灾报警控制器应在100s内收到故障信号;故障信号在排除后自动复位。
检查方法:
a项:使探测器或手动报警按钮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检查火灾显示盘和控制器火灾信息显示情况;手动操作设备的消音键,检查声信号消除情况。
b项:使火灾显示盘的主电源处于故障状态,用秒表测量控制器故障报警响应时间,观察控制器的故障报警情况和故障报警显示情况。
6.2.3.3保养方法:
a)采用专用清洁工具或软布及适当的清洁剂清洁火灾显示盘表面污渍;发现松动的应重新固定牢固;
b)设备功能不正常时应检查原因,并及时维修或更换。
6.2.4火灾探测器
6.2.4.1直观维护要求:
a)点型探测器外观应整洁完好,安装牢固、无倾斜、无损坏。
b)线型感温探测器表面应无腐蚀、表面无涂覆、无破损等,安装应牢固。
c)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应固定牢固,探测器的发射、接收窗口及反射器表面应清洁。
d)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吸气管路应安装牢固、无断裂、采样孔应畅通无堵塞等破损情况,标志应清晰。
e)火焰探测器应安装牢固,探测角度不得随意改变,有效探测范围内不应有遮挡物。
f)探测器的接线应牢固,不应松动脱落、松动、锈蚀等。
6.2.4.2功能维护要求:
a)当被监视区域达到报警条件时,探测器应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火警信号;当故障时,应能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故障信号;
b)探测器报警后应能启动火灾报警确认灯;探测器报警确认灯在手动复位前应予以保持;
c)探测器平时应处于正常监视状态,不应处于故障状态。
检查方法:
a、b项:对可恢复的探测器采用专用的检测仪器或模拟火灾,使探测器达到报警设定值;对不可恢复的探测器采取模拟报警的方法,使探测器处于火灾报警状态;观察火灾探测器火警确认灯点亮情况。对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的火灾报警功能、复位功能、故障报进行检查并记录。对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火灾报警功能、复位功能、故障功能进行检查并记录。对管路采样式吸气感烟火灾探测器的火灾报警功能、复位功能进行检查并记录;对管路采样式吸气感烟火灾探测器的采样管路气流故障报警功能进行检查并记录。对点型火焰探测器和图像型火灾探测器的火灾报警功能、复位功能、故障功能进行检查并记录。同时检查探测器在报警控制器显示的报警部位、类型是否与现场一致。
c项:目测,手动检查。
6.2.4.3保养方法:
a)如有探测器损坏、松动、被遮挡等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发现标识不清楚、脱落的,应急时补充或更换。
b)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建议使用软布和酒精轻轻擦净发射、接收窗口及反射器表面的污染物(避免划伤),注意不要使用水及其它化学药剂。
c)通过采样管采样的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每年至少吹洗采样管道、更换过滤器1次,并进行报警功能试验;
d)重新紧固连接松动的端子,更换有锈蚀痕迹的螺丝、端子垫片等接线部件,去除有锈蚀的导线端,搪锡后重新连接;
e)设备功能不正常时应检查原因,并及时维修或更换。
6.2.5火灾警报器
6.2.5.1直观维护要求:
火灾警报器外观应整洁完好,安装牢固、无倾斜、无损坏,连线应连接牢固。
6.2.5.2功能维护要求:
a)应在接收火灾报警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后,发出声、光警报。
检查方法:
a项:操作控制器使火灾警报器启动,观察火灾警报器是否发出声、光警报。
6.2.5.3保养方法:
a)采用专用清洁工具或软布及适当的清洁剂清洁设备上污渍;发现松动的应重新固定牢固。
b)对设备连接松动的端子重新紧固连接,更换有锈蚀痕迹的螺丝、端子垫片等接线部件,去除有锈蚀的导线端,搪锡后重新连接;
c)采用专用清洁工具或软布及适当的清洁剂清洗声光报警类设备表面污渍。
d)设备功能不正常时应检查原因,并及时维修或更换。
6.2.6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6.2.6.1直观维护
检查要求:
a)外观应完好,无明显损伤;表面清洁,无污染物;
b)紧固部件无松动,启动零件不应破碎、变形或移位。
6.2.6.2功能维护要求:
a)手动按钮报警触点及机械报警部件的功能应正常;
b)按钮被触发时,应向火灾报警控制器输出火警信号;
c)报警按钮与火灾报警控制器手动复位后,按钮的报警状态与火灾确认指示灯应能复位。
检查方法:
a项:手动检查。
b、c项:使报警按钮动作后,观察按钮火警确认灯的点亮情况;检查控制器火灾报警情况、火警信息显示和记录情况。复位手动报警按钮的机械机构,手动操作控制器的复位键,观察按钮火警确认灯的熄灭情况。对可恢复的手动报警按钮,使报警按钮动作,报警按钮应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对不可恢复的手动报警按钮应采用模拟动作的方法使报警按钮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报警按钮应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6.2.6.3保养方法:
a)采用专用清洁工具或软布及适当的清洁剂清洁设备上污渍;发现松动的应重新固定牢固。
b)重新紧固设备连接松动的端子,更换有锈蚀痕迹的螺丝、端子垫片等接线部件,去除有锈蚀的导线端,搪锡后重新连接;
c)功能不正常时应检查原因,并及时维修或更换。
6.2.7模块类设备
6.2.7.1直观维护要求:
a)外观应完好,无明显损伤,表面清洁,无污染;固定牢固;
b)接线端子应无松动。
6.2.7.2功能维护要求:
a)输入输出模块应接收联动控制器的启动信号并能启动相关设备,并将设备的启动信号反馈给联动控制器,确认指示灯功能正常。
b)单输入模块应能将设备的动作信号反馈给联动控制器,确认指示灯功能正常。
检查方法:
a项:在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上启动一个输入输出模块,观察模块对应设备的启动情况,控制器是否收到反馈信号,模块指示灯变化情况,并记录。
b项:现场让一个设备动作,观察控制器是否收到反馈信号,模块指示灯变化情况,并记录。
6.2.7.3保养方法:
a)采用专用清洁工具或软布及适当的清洁剂清洁设备上污渍;发现松动的应重新固定牢固。
b)对设备连接松动的端子重新紧固连接,更换有锈蚀痕迹的螺丝、端子垫片等接线部件,去除有锈蚀的导线端,搪锡后重新连接;
c)设备功能不正常时应检查原因,并及时维修或更换。
6.2.8消防应急广播
6.2.8.1直观维护要求:
a)广播扬声器外观应整洁完好,安装牢固、无倾斜、无损坏,连线应连接牢固。
b)广播主机仪表、指示灯应显示正常,开关和控制按钮应动作灵活。
6.2.8.2功能维护要求:
a)广播扬声器语音广播音质应清晰;
b)广播设备的电源部分应具有主电源和备用电源转换装置,当主电源断电时,能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当主电源恢复时,能自动切换到主电源。
检查方法:
a项:操作消防应急广播控制设备使扬声器播放应急广播信息,检查语音信息的播报情况。
b项:进行电源切换测试。
6.2.8.3保养方法:
a)采用专用清洁工具或软布及适当的清洁剂清洁设备上污渍;发现松动的应重新固定牢固。
b)重新紧固设备连接松动的端子,更换有锈蚀痕迹的螺丝、端子垫片等接线部件,去除有锈蚀的导线端,搪锡后重新连接;
c)设备功能不正常时应检查原因,并及时维修或更换。
6.2.9消防电话
6.2.9.1直观维护要求:
a)消防电话分机、插孔外观应正常,固定牢固;
b)消防电话主机仪表、指示灯显示应正常,开关和控制按钮应动作灵活。
6.2.9.2功能维护要求:
a)消防电话分机呼叫总机时,总机应在3s内发出呼叫声、光信号;
b)防电话总机应能与所有消防分机电话、插孔电话之间互相呼叫与通话,通话应清晰。
检查方法:
a项:将任一部电话分机摘机,用秒表测量总机的响应时间,检查总机呼叫信息显示情况。
b项:操作电话总机建立通话,检查语音通话情况。
6.2.9.3保养方法:
a)重新固定消防电话分机,紧固设备连接松动的端子、水晶接头,更换有锈蚀痕迹的螺丝、端子垫片等接线部件,去除有锈蚀的导线端,搪锡后重新连接;
b)设备功能不正常时应检查原因,并及时维修或更换。
6.2.10用户信息传输装置
6.2.10.1直观维护要求:
用户信息传输装置的直观维护要求应符合本文件6.1.1.1条的相关规定。
6.2.10.2功能维护要求:
a)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应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手动报警装置功能、优先传送火灾报警信息和手动报警信息功能应正常;自检和故障报警功能应正常。
b)触发产生终端设备的监测信号,火灾报警传输设备或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应接收到相关信息,并将上述信息上传,查看城市消防监控中心,应收到相关信息。
c)切断主电源,能自动转换到备用电源;主电源恢复时,能自动转换到主电源;应有主、备电源工作状态指示。
检查方法:
a、b项:目测,手动检查。
c项:切断主电源,能自动转换到备用电源,主电源恢复时,能自动转换到主电源;主、备电源工作状态指示正常。
6.2.10.3保养方法:
用户信息传输装置的保养方法应符合本文件6.1.1.3条的相关规定。
6.2.11系统联动功能
维护要求:
a)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对消火栓泵系统、水喷雾泵系统、细水雾泵系统、防烟排烟系统、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消防广播与火灾警报器等设备的控制应与设计文件及相关规范要求相符;
b)设置在消防控制室以外的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动作状态信号,均应在消防控制室显示;
c)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的火警信号及其他信号均应上传至后台。
检查方法:
a、b项:使任一报警区域符合联动控制触发条件的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将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置于自动状态,试验火灾报警控制器及联动控制器对消火栓泵系统、水喷雾泵系统、细水雾泵系统、防烟排烟系统、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消防广播与火灾警报器等设备的联动控制功能;查看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启动提示,应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出预先设定的启动信号,相关设备动作后的反馈信息应正确。
c项:测试后,电话至后台是否接收到火警信号及其他信号。
6.3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
6.3.1水井、消防水池、高位消防水箱
6.3.1.1直观维护要求:
a)消防水池、水箱外观应完好;池底应无沉淀物、杂物;
b)应确保消防用水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正常,水位应符合设计要求;
c)与水池、水箱连接的法兰、防水套管的螺栓,不应出现锈蚀和渗漏现象。
d)水井、消防水池、水箱设置的就地水位显示装置应正常,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等地点设置消防水池水位数字显示装置功能应正常。
6.3.1.2功能维护要求:
a)消防水池、水箱的自动补水设施应正常;
b)液位显示装置应能真实反映水池水位实际情况;高、低液位报警应正常。
c)水井的常水位、最低水位、出流量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
a项:连续操作2次手动按下浮球阀,观察能否正常补水,松开后观察水流能否完全停止;
b项:手动模拟最低水位,观察数字液位装显示置是否能正常报警。
6.3.1.3保养方法:
a)对于消防水池、水箱,在最低气温低于5℃前,应修补缺损的保温材料,检修局部加热设施;
b)定期使用扭力扳手均匀紧固全部法兰、防水套管螺栓,并在外露螺纹处施涂少量润滑脂保护;
c)定期泄空消防水池储水,在符合密闭空间作业安全的条件下进行1次全面清理检查,水池结构材料应完好,清理和检修内壁、吸水喇叭口、溢流口、排水口、通气口等;
d)定期提拉液位传感器、开启水位计两端的角阀,观察液位显示装置显示的数值是否与实际液位相符合,高、低液位报警应正常;
e)功能不正常时应检查原因,并及时维修或更换。
6.3.2消防水泵及控制柜
6.3.2.1直观维护要求:
a)消防水泵外观完好,应无锈蚀,无漏水、渗水等情况,固定应牢固;
b)控制柜面板指示灯及其他元器件应正常、无损坏及腐蚀等情况;
c)控制柜应无灰尘、蜘蛛网、杂物等,相关线路应整洁有序,端子连接牢固;消防水泵接地线应牢固、可靠;
d)吸水管、出水管上的控制阀应锁定在常开位置,并由有明显的标记;
e)控制柜按钮编号应与水泵编号一一对应,标识应清楚,铭牌应清晰;
f)控制柜的图纸塑封后应牢固粘贴于柜门内侧;
g)消防水泵控制箱、柜平时处于自动状态。
6.3.2.2功能维护要求:
a)水泵运行应正常,启动后无异响,无卡死现象;
b)主电源断电时自动转换至备用电源供电,主电源恢复后自动转换为主电源供电,主、备电源的状态显示正常;
c)消防水泵手动启、停功能和自动启动功能应正常,消防水泵的状态信息、启动、停止和故障的动作信号应反馈至消防控制室;且不应设置自动停泵的控制功能;
d)当主泵故障时,备用泵应能切换运行;
e)消防水泵应确保从接到启泵信号到水泵正常运转的自动启动时间不应大于2min。
检查方法:
a项:手动检查,目测;
b项:观察电源工作状态显示情况;切断主电源,观察能否自动转换到备用电源;主电源恢复时,观察能否自动转换到主电源。
c、d项:手动操作控制箱、柜的手、自动控制转换开关、按键,检查控制箱、柜的显示情况;分别手动操作控制箱、柜各消防泵启动按钮、按键,检查对应消防泵启动情况,手动操作消防泵停泵按钮、按键,检查对应消防泵停止运转情况;手动操作控制箱、柜的手、自动控制转换按钮、键,使消防水泵控制箱、柜处于自动控制状态,模拟输入消防联动控制器的启动信号,观察主消防泵的启动情况;联动控制器复位,观察消防水泵是否停止;切断主消防泵的电源,用秒表测量泵组备用消防泵的启动时间;通过以上操作,分别观察消防联动控制器上是否显示消防水泵的运行状态。
e项:使消防水泵控制箱、柜处于自动控制状态,模拟输入消防联动控制器的启动信号,用秒表测量消防泵的启动时间。
6.3.2.3保养方法:
a)每周清理消防水泵外壳表面的油渍、水和尘埃,锈蚀部分应及时除锈,刷漆保护;擦净或用压缩空气吹净控制柜内、外尘埃、蜘蛛网等;清理消防水泵的周围的杂物;
b)每月在确定泵组控制装置在非自动启动状态下,手动盘动电机转轴,不应出现卡阻现象;轴封处不应有渗漏;
c)每月电动机泵供电电源,通过试验回流装置手动启泵运转1次,在额定工况下连续运行时间不应少于5min,运行5min时的轴承座外表面温度不应超过70℃,温升不应超过35℃,检查泵轴密封,不应出现线状滴漏;
d)每季度对照设计校核消防水泵在零流量、额定流量、1.5倍额定流量工况下的扬程,应满足设计要求;
e)每季度按照产品说明书向消防水泵加油口加注适量的润滑油脂;
f)每年检查并紧固地脚螺栓、固定螺栓及各转动部件的连接螺栓等,必要时施涂润滑油脂;
g)永久性标识缺失或不明显应补充或更换;
h)其他功能不正常时应检查原因,并及时维修或更换。
6.3.3稳(增)压设备
6.3.3.1直观维护要求:
a)稳压泵及附件应完整、无损坏及腐蚀等;
b)吸水管、出水管上的控制阀应锁定在常开位置,并应有明显标记。
6.3.3.2功能维护要求:
a)稳压泵手动、自动启停功能应正常;
b)当主泵发生故障时,应能切换备用泵运行;
c)启泵与停泵压力符合设定值,压力表显示正常。
检查方法:
a项:对稳压泵进行手动起停功能测试;分别调节电接点压力表的低限、高限,观察稳压泵的自动启、停功能。
b项:目测,将水泵控制柜打到自动状态,模拟主泵故障,观察是否自动切换至备用泵工作状态。
c项:目测,手动检查压力表显示和阀门启闭情况。
6.3.3.3保养方法:
a)每周清理消防水泵外壳表面的油渍、水和尘埃,锈蚀部分应及时除锈,刷漆保护;擦净或用压缩空气吹净控制柜内、外尘埃、蜘蛛网等;
b)每月在确定泵组控制装置在非自动启动状态下,手动盘动电机转轴,不应出现卡阻现象;轴封处不应有渗漏;
c)对于外漏部件,在最低气温低于5℃前,应修补缺损的保温材料,检修局部加热设施;
d)每季度按照产品说明书向消防水泵加油口加注适量的润滑油脂;
e)每年检查并紧固地脚螺栓、固定螺栓及各转动部件的连接螺栓等,必要时施涂润滑油脂;
f)功能不正常时应检查原因,并及时维修或更换。
6.3.4气压水罐
6.3.4.1直观维护要求:
a)外观应完好,无锈蚀,无渗水,安装应牢固;
b)压力表应完好有效。
6.3.4.2功能维护要求:
气压水罐的压力和有效容积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目测,手动检查。
6.3.4.3保养方法:
a)每年清洁气压水罐外观,必要时除锈、补漆;
b)稳压泵的停泵、启泵压力和每小时启泵次数异常时,应检查止回阀及系统异常泄漏情况,修复或更换发生泄漏的部件及管段。
c)功能不正常时应检查原因,并及时维修或更换。
6.3.5高位消防水箱
6.3.5.1直观维护要求:
a)冬季应无冻结现象。
b)高位消防水箱其他直观维护要求应符合本文件第6.2.1.1条的相关规定。
6.3.5.2功能维护要求:
a)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止回阀开启时应灵活,关闭时应严密;
b)高位消防水箱其他功能维护要求应符合本文件第6.2.1.2条的相关规定。
6.3.5.3保养方法:
高位消防水箱其他功能维护要求应符合本文件第6.2.1.3条的相关规定。
6.3.6水泵接合器
6.3.6.1直观维护要求:
a)水泵接合器周围应无遮挡物;
b)消防水泵接合器永久性标识应固定、完整、清晰。
6.3.6.2功能维护要求:
a)控制阀应处于常开状态,且启闭灵活;
b)止回阀功能应正常,开启灵活,关闭严密。
检查方法:
a、b项:目测,手动检查。
6.3.6.3保养方法:
a)水泵接合器的永久性标识缺失或不明显应补充或更换;
b)转动水泵接合器闸阀、闷盖,观察其灵活性,必要时施涂润滑油;
c)采用消防车车载消防水泵对水泵接合器进行充水试验时,供水最不利点的压力、流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d)功能不正常时应检查原因,并及时维修或更换。
6.3.7室内消火栓
6.3.7.1直观维护要求:
a)消火栓箱门应完好,开启灵活;消火栓箱不应被遮挡和锁闭;标志、标识清晰无损坏、缺失;
b)消火栓箱组件应齐全完整、无损坏,栓口和水带接扣、水枪和水带接扣应相匹配;栓口外观应完好,无锈蚀,无渗漏水等情况;
6.3.7.2功能维护要求:
临时高压系统的最不利点应符合以下要求:
1)最不利点静压力:不应低于0.10MPa;当建筑体积小于20000m3时,不应低于0.07MPa;当设置稳压泵时,应大于0.15MPa;
2)最不利点动压力不应小于0.35MPa,最有利点不应大于0.5MPa;
检查方法:
静压力:用消火栓测压接头测试、记录最不利点静压力,
动压力:连接消防水带及枪头,分别同时开启最有利点和最不利点两个消火栓测试、记录最有利点和最不利点的消火栓动压力。
6.3.7.3保养方法:
a)室内消火栓局部锈蚀,应打磨除锈后重新补漆;
b)组件损坏、漏水情况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c)静压力、动压力不足,应及时检查原因,并进行维修。
6.3.8消火栓按钮
6.3.8.1直观维护要求:
消火栓按钮直观维护要求应符合本文件第6.1.6.1条的相关规定。
6.3.8.2功能维护要求:
a)当消火栓按钮设置为直接启时,启动消火栓按钮后,消防水泵应直接启动,回答确认灯点亮,并保持至消火栓泵停止工作;
b)当变电站内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启动消火栓按钮,消防控制室应收到报警信号,显示报警部位,显示部位应与现场实际位置相符合。
检查方法:
a项:启动消火栓按钮,观察消防泵启动情况和回答确认灯是否点亮。
b项:启动消火栓按钮,在消控室查看是否接收到消火栓按钮报警信号。
6.3.8.3保养方法:
消火栓按钮直观保养方法应符合本文件第6.1.6.3条的相关规定。
6.3.9管网、阀门及其他组件
6.3.9.1直观维护要求:
a)管网应连接、固定牢固,无渗水,标识应完好、清晰;防冻措施应完好;
b)阀门、过滤器等组件外观应完好、无渗漏;
c)控制阀门应处于完全开启状态;阀门常开、常闭标识应清晰、准确;
6.3.9.2功能维护要求:
a)阀门开、闭应灵活,关闭应严密;
b)自动泄压阀及附件应齐全完好,自动泄压功能正常,泄压阀动作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c)系统过滤器功能正常,无堵塞。
检查方法:
a、c项:目测,手动检查。
b项:关闭主管道阀门,手动启动消防泵,观察系统压力达到设定的泄压压力时,自动泄压阀是否正常泄压,低于泄压压力时,能否恢复。
6.3.9.3保养方法:
a)消防管道、阀门的永久性标识缺失或不明显应补充或更换;
b)室外裸露的有压管及主要附件的保温,应修补缺损的保温材料,检修局部加热设施。
c)钢管锈蚀应先除锈,再进行补刷油漆;更换锈蚀的的螺栓、螺母,并在丝扣上涂润滑脂保护。
d)清洁阀门,在外露螺纹处施涂润滑脂后手动全开全闭操作不少于2次,启闭困难时先使用润滑剂、除锈剂等处理,必要时更换阀门;
e)每年应对系统过滤器进行至少一次排渣,并应检查过滤器是否处于完好状态,当堵塞或损坏时应及时检修。
f)其他组件功能不正常时应检查原因,并及时维修或更换。
6.3.10室外消火栓
6.3.10.1直观维护要求:
a)室外消火栓不应被遮挡;室外消火栓表面、连接法兰等不应有锈蚀现象;无渗漏现象;
b)室外消火栓的排水孔不应被封堵或掩埋;
c)防冻措施应完好。
6.3.10.2功能维护要求
a)室外消火栓的阀门应启、闭灵活,关闭应严密;
b)室外消火栓栓口出水压力不应小于0.14MPa,火灾时水力最不利消火栓的供水压力从地面算起不应小于0.10MPa;
c)室外消火栓开启时,排水孔不应排水;消火栓关闭后排水孔排水应正常。
检查方法:
a项:目测,手动检查。
b、c项:用消火栓测压接头测试栓口静压,开启消火栓,待出水稳定后,查看消火栓测压接头压力显示;分别观察室外消火栓开启、关闭后排水孔的排水情况。
6.3.10.3保养方法:
a)及时清理室外消火栓周围的遮挡物;局部锈蚀时,应打磨除锈后再重新补漆,支架、法兰等处螺栓的外露螺纹处宜施涂润滑脂;
b)在最低气温低于5℃前,应修补缺损的保温材料,检修局部加热设施;
c)用专用扳手全开全闭2次室外消火栓启闭杆,保持其灵活性,必要时施涂润滑油;
d)当排水孔不能正常排水时,应及时疏通,必要时清理或更换。
6.3.11消火栓系统控制功能
维护要求:
a)当消火栓按钮动作信号作为报警信号及联动触发信号时,满足预设联动逻辑关系后,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能联动启动消火栓泵。
b)消防水泵出水管上的低压压力开关、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流量开关达到启动条件时应及时动作,并能可靠连锁启动消防泵,并向联动控制器发送其动作的反馈信号;
检查方法:
a项: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自动状态下,启动消火栓按钮与该报警区域内任一火灾探测器或手动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观察消防泵是否联动启动;在消控室查看是否接收到消火栓按钮报警信号、火警信号、消防水泵动作反馈信号。
b项:在泵房通过试验管或放水阀门放水,使管网压力持续降低,查看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压力开关能否自动启动消防水泵。通过消火栓放水,使出水管上的流量开关动作,查看流量开关能否自动启动消防水泵。查看在消防控制室是否收到低压压力开关、流量开关、消防水泵的反馈信息。
6.4细水雾灭火系统
6.4.1储水箱
6.4.1.1直观维护要求:
储水箱的直观维护要求应符合本文件第6.2.1.1条的相关规定。
6.4.1.2功能维护要求:
储水箱的功能维护要求应符合本文件第6.2.1.2条的相关规定。
6.4.1.3保养方法:
a)储水箱应定期换水;定期测定一次系统水源的供水能力;
b)定期清洗储水箱、过滤器,并对控制阀后的管道进行吹扫;
c)在最低气温低于5℃前,应修补缺损储水箱的保温材料,检修局部加热设施;
d)储水箱的其他的保养方法应符合本文件第6.2.1.3条的相关规定。
6.4.2细水雾水泵及控制柜
6.4.2.1直观维护要求:
细水雾泵组的外观维护要求应符合本文件第6.2.2.1条的相关规定。
6.4.2.2功能维护要求:
a)主、备泵自动切换功能应正常,主、备泵的自动切换时间应小于30s;
b)细水雾泵组的其他功能维护要求应符合本文件第6.2.2.2条的相关规定。
检查方法:
a项:模拟主泵故障,观察备用泵能否自动投入运行,测量切换时间。
b项:细水雾泵组的其他功能检查方法应符合本文件第6.2.2.2条的相关规定。
6.4.2.3保养方法:
细水雾泵组的保养方法应符合本文件第6.2.2.3条的相关规定。
6.4.3分区控制阀组
6.4.3.1直观维护要求:
a)阀门应固定牢固,无碰撞变形及其他机械性损伤,表面无锈蚀,保护涂层完好,标识牌清晰;
b)分区控制阀前后的阀门均应处于常开位置。
6.4.3.2功能维护要求:
a)开式系统的分区控制阀应能在接到动作指令后立即启动,并应发出相应的阀门动作信号至消防控制室;
b)开式系统的分区控制阀自动、手动启动和机械应急操作启动功能应正常,应能手动关闭阀门;
c)分区控制阀应有明显启闭标志和可靠的锁定设施;
d)试水阀放水试验,动作信号反馈情况应正常。
检查方法:
a、b项:目测,手动检查,检查前应采取防止误动作的措施,在消防控制室按下分区控制阀的对应启动按钮,检查分区控制阀的启动情况,并查看消防控制室是否能收到反馈信号;开启后检查能否手动关闭;
c项:目测,手动检查。
d项:关闭分区控制阀后面的控制阀,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打开分区控制阀,打开放水测试阀,观察消控室是否收到压力开关的反馈信号。
6.4.3.3保养方法:
a)清除分区控制阀组周围杂物和影响操作的障碍物;
b)阀组组件损伤、渗漏,铅封、锁具缺失、破损应维修或更换;
6.4.4喷头
6.4.4.1直观维护要求
a)喷头不得有变形和附着物、悬挂物;
b)对于喷头喷孔容易堵塞的场所,应定期吹扫清除异物,不应影响细水雾喷放效果。
6.4.4.2保养方法:
a)更换、补充变形、损坏、缺失的喷头,移除喷头的附着物、悬挂物;
b)清除喷头阻塞物。
6.4.5管道及系统组件
6.4.5.1直观维护要求:
系统组件固定牢固,无碰撞变形及其他机械性损伤,表面无锈蚀,保护涂层完好,标志牌清晰,手动操作装置的防护罩、铅封和完全标志完好;无漏水等情况;自动泄压功能应正常。
6.4.5.2保养方法:
a)及时紧固松动的管道、阀门等部件;表面锈蚀、保护涂层脱落的,应及时除锈屠杀保护层;
b)每半年至少应清理1次过滤器,清除阻塞物质及附着物;
c)标识缺失或不明显的应补充或更换;
d)更换、补充变形、损坏、渗漏功能不正常的部件;
e)定期吹扫分区控制阀后的管道。
6.4.6细水雾系统联动功能
维护要求:
a)开式系统应能在接收到两个独立的火灾报警信号后应能自动启动;
b)分区控制阀、泵组应动作可靠,系统的动作信号反馈装置应能及时发出系统启动的反馈信号,相应场所入口处的警示灯应动作;
c)手动启动、机械应急操作启动分区控制阀,泵组应启动,系统的动作信号反馈装置应能及时发出系统启动的反馈信号,相应场所入口处的警示灯应动作;
d)通过泄放试验阀对泵组系统进行一次放水试验,泵组启动、主备泵切换及反馈功能应正常。
检查方法:在做好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分别采取模拟探测器报警和手动方式启动系统,查看分区控制阀、消防水泵、警示灯等的动作及反馈情况和联动逻辑关系是否正确;
在做好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打开泄放试验阀,观察稳压泵、消防水泵的启动及反馈情况。
6.5水喷雾灭火系统
6.5.1消防水源
消防水池、高位消防水箱的直观、功能维护要求、保养方法应符合本文件第6.2.1条相关规定。
6.5.2水喷雾泵及控制柜
消防水泵及控制柜的直观、功能维护要求、保养方法应符合本文件第6.2.2条相关规定。
6.5.3稳(增)压设备
稳(增)压设备的直观、功能维护要求、保养方法应符合本文件第6.2.3条相关规定。
6.5.4气压水罐
气压水罐的直观、功能维护要求、保养方法应符合本文件第6.2.4条相关规定。
6.5.5水泵接合器
水泵接合器的直观、功能维护要求、保养方法应符合本文件第6.2.6条相关规定。
6.5.6雨淋报警阀组
6.5.6.1直观维护要求:
a)雨淋阀组外观,应完整无损伤,标识清晰,组件齐全、正常,无漏水现象,压力表显示正常;
b)控制阀应采用铅封或锁链固定在开启或规定状态;
6.5.6.2功能维护要求:
a)水力警铃发出报警铃声;
b)雨淋阀试验时,压力开关连锁启动喷淋泵、向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反馈信号功能应正常;
c)自动启动、消防控制室(盘)远程启动、现场手动启动三种启动雨淋阀方式,功能均应正常;
d)关闭报警阀试验阀门并系统复位后,水力警铃停止报警,压力开关动作信号消失。
e)防复位功能应正常,运行过程中不应自动关闭。
检查方法:
a项:打开警铃测试阀,观察警铃是否能正常动作。
b、e项:关闭系统侧阀门,开启雨淋阀,查看消防联动控制器显示的压力开关和水喷雾水泵的动作情况以及信号反馈情况,观察运行过程中是否会自动复位。
c项:关闭系统侧阀门,分别同一防护区内模拟输入2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信号及变压器断路器跳闸信号或按下消控室远程按钮打开电磁阀或现场手动打开应急操作阀,观察雨淋阀能否正常开启。
d项:关闭电磁阀及应急操作阀,打开复位阀,观察雨淋阀控制腔压力表变化情况、水力警铃、压力开关信号情况。
6.5.6.3保养方法:
a)清除雨淋阀组周围杂物及影响操作的障碍物;
b)控制阀门、控制阀铅封、锁链损坏应维修或更换;
c)电磁阀启动失常,检修线路无故障时应维修或更换电磁阀。
d)雨淋阀不能正常复位时,及时检查电磁阀、应急操作阀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及其他相关部件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6.5.7管网、阀门及其他组件
管网、阀门及其他组件的直观、功能维护要求、保养方法应符合本文件第6.2.9条相关规定。
6.5.8喷头
6.5.8.1直观维护要求:
喷头外观完好,安装牢固,应无变形、损坏、缺失或被遮挡现象。
6.5.8.2功能维护要求:
喷头喷嘴,应无堵塞。
检查方法:目测,手动检查
6.5.8.3保养方法:
a)及时更换、补充变形、损坏、缺失的喷头,喷头应为离心雾化型水雾喷头;移除遮挡喷头的物品;
b)清除喷头喷嘴阻塞物。
6.5.9水喷雾系统功能
维护要求:
a)系统火灾确认后,雨淋报警阀应能动作,压力开关应动作,并连锁启动水喷雾水泵;
b)消防控制设备应显示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报警信号、电磁阀动作信号及水泵动作后的反馈信号。
检查方法:模拟输入2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信号及变压器断路器跳闸信号,观察雨淋报警阀开启情况,查看消防控制室显示的消防水泵、电磁阀和压力开关的动作情况以及信号反馈情况。
6.6排油注氮灭火系统
6.6.1消防柜及附件
6.6.1.1维护要求:
a)消防柜应整洁,无锈蚀,无机械性损伤;防火封堵完好有效;
b)氮气瓶工作压力8~15MPa(或依据厂家标准),注氮工作压力0.5~0.8MPa,瓶体外观整洁、无锈蚀、掉漆;固定牢固;应每5年进行1次检修;
c)消防柜内的驱潮加热、防潮防凝露装置功能应正常,照明正常;
d)消防柜中现场应急操作图示或步骤说明应清晰完好,现场有应急操作扳手;
e)消防柜内各零部件外观完好,各元器件标识准确清晰;表面无锈迹、污物、机械损伤等缺陷;布线整齐、连接牢固;
f)排油观察窗应完好,不应有潮气、损坏;
g)氮气释放阀、压力表、安全泄放装置、减压装置功能正常。
6.6.1.2保养方法:
a)擦净或用压缩空气吹净消防柜内灰尘,蜘蛛网等杂物。
b)采用专用清洁工具或软布及适当的清洁剂清洁零部件上污渍。
c)对松动的零部件应重新固定牢固,对设备连接松动的端子重新紧固连接,更换有锈蚀痕迹的螺丝、端子垫片等接线部件,去除有锈蚀的导线端,搪锡后重新连接。
d)对消防柜内驱潮加热、防潮防凝露模块和回路、照明回路、二次电缆封堵修补进行维护。
e)设备处于非正常状态或者自身功能不正常的,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6.6.2消防控制柜
6.6.2.1直观维护要求:
a)消防控制柜电源、各指示灯应显示正常;各标识应清晰完好;
b)消防控制柜内应整洁,开、闭功能完好;防火封堵完好有效;
c)消防控制柜旋钮应设在自动状态,各压板处于正常位置;
d)手动启动按钮及手动启动确认按钮防误碰措施完好;
e)消防控制柜内零部件应无松动、脱落现象,接线端子应无松脱现象,线标端子标识应清晰;
f)消防控制柜中应急操作图示或步骤说明应清晰完好。
6.6.2.2功能维护要求:
a)消防控制柜面板上指示灯应能正常显示主要部件工作状态的反馈信号,指示灯自检功能正常;
b)消防控制柜的报警功能应正常,无异常及报警信号;
c)排油管路上的检修阀处于关闭状态或排油阀处于机械锁定状态时,应能向消防控制柜提供锁止信号,消防控制柜接收到锁止信号后,应禁止系统启动;
d)主、备电源切换功能应正常;
e)所有动作信号应上传至集控中心。
检查方法:
a项:在完善的安全措施下;分别模拟排油阀、注氮阀、氮气瓶低压、漏油报警器、断流阀、温控器、火灾探测器、气体继电器、速动油压继电器、断路器等部件的动作信号,观察控制器屏面板的信号灯是否准确动作。
b项:目测,手动检查。
c项:在完善的安全措施下;关闭检修阀,测试手动、自动、远程启动及机械应急启动功能,观察系统是否动作;
d项:在完善的安全措施下;断开控制器电源,合上双电源进线开关,将主电源断开,装置应能自动切换至备用电源,主电源恢复,装置应能自动切换回主电源。测试完成后合上控制器开关,控制器应能正确上电,后台“装置断电”信号复归;
e项:在完善的安全措施下;模拟各设备动作信号,电话至调控中心,是否手动相关信息。
6.6.2.3保养方法:
a)擦净或用压缩空气吹净消防控制柜内灰尘,蜘蛛网等杂物。
b)对松动的零部件应重新固定牢固,对设备连接松动的端子重新紧固连接,更换有锈蚀痕迹的螺丝、端子垫片等接线部件,去除有锈蚀的导线端,搪锡后重新连接。
c)设备处于非正常状态或者自身功能不正常的,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6.6.3阀门、管道及附件
6.6.3.1直观维护要求:
a)各管道、阀门及组件无明显的锈蚀、机械损伤、油漆脱落等缺陷;固定牢固;
b)排油管、注氮管、法兰和排气旋塞应无渗漏现象;
c)各种标识应清晰完好;
d)准工作状态下断流阀处于运行位置、检修阀处于开启位置、排油阀处于关闭位置。
6.6.3.2保养方法:
a)对阀门及管道接头处松动的配件进行紧固;
b)对油漆剥落的管道、支架和固紧件进行除锈、清洁,并涂刷油漆;
c)配件损坏及管道密封件老化时,应及时进行更换。
6.6.4系统控制功能
维护要求:
a)系统的手动、自动、远程启动及机械应急启动(如有)功能应正常、逻辑关系正确;
b)检修阀关闭、缺少任何一个或几个条件系统均不应启动系统。
安全措施:
1)关闭变压器上的排油连接阀和注氮连接阀;
2)关闭消防柜内检修阀,并从消防柜端子排上解除检修阀关信号线;
3)做好消防柜内注氮阀和排油阀防误措施,可采用拆除电磁铁接线、插入闭锁销等方式;
4)在消防控制柜内对运行系统前后用红布幔遮挡,对运行系统的二次端子排用胶带遮挡;
检查方法:
1)手动启动:同时满足按下消防控制柜上手动启动按钮、手动启动确认按钮、主变压器各侧断路器跳闸信号或投入“跳闸闭锁解除”压板,方可手动启动,缺少任何一个或几个条件系统均不应启动;
2)自动启动逻辑:
防爆自动启动:同时满足控制器选择旋钮位于“自动”、压力释放阀或速动油压继电器动作、本体气体继电器发出的重瓦斯信号、主变压器各侧断路器跳闸信号或其他控制信号,方可手动启动,缺少任何一个或几个条件系统均不应启动;
火灾自动启动:控制器选择旋钮位于“自动”、两个独立火灾探测器信号(每路一个)、本体气体继电器发出的重瓦斯信号、主变压器各侧断路器跳闸信号或其他控制信号,方可手动启动,,缺少任何一个或几个条件系统均不应启动;
3)机械应急启动程序:将排油重锤托起后,将支撑块往上拨至机构槽内,同时按下防误动电磁铁的支撑轴使其缩入,使得重锤可以自由落下,开始排油,等待十秒左右,拉动充氮重锤机构上的支撑杆到头,让充氮重锤掉落下来,装置便开始执行充氮灭火动作。
4)远程启动逻辑:排油注氮装置在满足防爆启动或火灾启动逻辑条件后,给远程预启动提供反馈,主站预启动开放后,方可执行远程启动,缺少任何一个或几个条件应锁闭远程启动方式;
5)试验完毕后,检查无异常,恢复所有阀门及接线。
6.7机械排烟系统
6.7.1排烟风机
6.7.1.1直观维护要求:
a)风机的铭牌标志应清晰;
b)每月检查安装螺栓有无锈蚀、松动,风机的安装基础和支吊架应牢固,风机驱动装置外露部分防护罩、进出风口防护网或其他安全设施、防雨设施应完好有效;
c)每月检查传动机构,应无变形、损伤,叶轮不应与外壳接触;
d)每月检查电动机接线应无松动,外壳应无腐蚀;
e)每月检查轴承部分润滑油状态及液位,应符合设计要求;
f)每月检查传动皮带,应无松动,联轴器应牢固;
6.7.1.2功能维护要求:
a)风机启动后运行平稳,无异常振动或声响,风机叶轮旋转方向正确;
b)每月检查电动机运转及启停状态信号反馈功能,应正常。
检查方法:
a、b项:启动、停止风机,观察风机运行状态及叶轮的旋转方向,查看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上风机的启动、停止反馈信号;
6.7.1.3保养方法:
a)清除螺栓锈蚀部分,紧固松动的螺栓,加固风机安装基础和支吊架;
b)清除风机房周围可燃物;
c)紧固电动机接线端子,外壳除锈防腐;
d)清除轴承润滑部位脏污、泥沙、尘土,补充润滑油;
e)调整传动皮带松紧,加固联轴器;
f)设备处于非正常状态或者自身功能不正常的,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6.7.2风机控制柜
6.7.2.1直观维护要求:
a)风机控制柜应有注明所属系统及编号的标志,按钮、指示灯及仪表应正常;
b)风机控制柜转换开关应处于自动状态;
c)风机控制柜内应无灰尘、蜘蛛网等杂物,线路图及操作说明应齐全完好;
d)风机控制柜内接线端子应无松脱现象,线标端子标识应清晰;
e)每月检查风机控制柜内电器元件,应无脱落、松动,接点无烧损。
6.7.2.2功能维护要求:
a)风机控制柜转换开关功能应正常,手动启、停风机应正常;
b)消防控制室手动启、停风机应正常;
检查方法:
a项:将风机控制柜置切换到手动控制状态,手动启、停风机,查看风机运行及状态显示情况;
b项:将控制柜置于自动控制状态,消防控制室手动启、停风机,查看风机运行及状态显示情况。
6.7.2.3保养方法:
a)每半年对风机控制柜内外进行1次清洁,先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污、吹尘,然后用洁净的干布擦拭;
b)每年对风机控制柜内接线端子进行紧固,更换有锈蚀痕迹的螺丝、端子垫片等接线部件,去除有锈蚀的导线端,搪锡后重新连接。
c)空气潮湿的场所风机控制柜内应放置干燥剂;
d)设备处于非正常状态或者自身功能不正常的,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6.7.3排烟防火阀
6.7.3.1直观维护要求:
a)排烟防火阀及组件外观应完好,无明显锈蚀;
b)每半年检查支吊架应完好、牢固;
c)每半年检查排烟防火阀标识应清晰、完好。
6.7.3.2功能维护要求:
a)每半年对排烟防火阀进行现场手动启动、复位试验,动作应灵敏可靠,反馈信号应正常;
b)排烟风机入口处排烟防火阀启动时,应能联锁停止排烟风机,同时将信号反馈至消防控制室。
检查方法:
a项:现场手动关闭、开启排烟防火阀,检查叶片动作的灵敏度,查看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上排烟防火阀动作的反馈信号;
b项:关闭排烟风机入口处的排烟防火阀,观察排烟风机是否能够停止运转,并查看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上排烟防火阀动作及排烟风机停止的反馈信号。
6.7.3.3保养方法:
a)对阀体、叶片、执行机构进行除锈、清洁、润滑,对感温元件进行清洁,对反馈触点进行除锈、清洁;
b)紧固、修复支吊架;
c)设备处于非正常状态或者自身功能不正常的,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6.7.4排烟阀(口)
6.7.4.1直观维护要求:
排烟阀(口)及组件、执行机构外观应完好,无明显锈蚀,安装应牢固可靠,周围应无遮挡物;
6.7.4.2功能维护要求:
a)每半年对排烟阀(口)进行现场手动开启、复位试验,动作应灵敏可靠,关闭时应严密;
b)应能在消防控制室远程开启排烟阀(口);
c)每半年检查排烟阀(口)开启后状态信号反馈应正常;
检查方法:
a项:手动开启、关闭排烟阀(口),检查阀片动作的灵敏度及阀片关闭的严密程度,查看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上排烟阀(口)动作的反馈信号;
b、c项:在消防控制室和现场分别手动开启排烟阀(口),检查排烟阀(口)是否开启并查看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上排烟阀(口)动作的反馈信号;
6.7.4.3保养方法:
a)清除排烟口周围的障碍物和可燃物;
b)紧固连接螺栓;
c)对阀体、叶片、执行机构进行除锈、清洁;
d)对机械传送机构每年添加适量润滑剂;
e)损坏的设备或零配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6.7.5排烟风管
6.7.5.1外观维护要求:
a)每年检查风管外观应完好,无锈蚀、变形、破损等;
b)每年检查风管吊、支架应牢固。
6.7.5.2保养方法:
a)清除风管内异物;
b)加固风管吊、支架。
c)对变形或者破损的风管,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6.7.6系统联动功能
维护要求:
满足系统联动逻辑关系时,排烟阀(口)、排烟风机应能联动启动,信号反馈应正常。
检查方法:
1)模拟同一防烟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或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满足排烟阀(口)开启的联动逻辑关系,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在15s内联动开启相应防烟分区的全部排烟阀(口)、排烟风机,并应在30s内自动关闭与排烟无关的通风、空调系统;
2)模拟排烟阀(口)开启的动作信号,满足排烟风机启动的联动逻辑关系,试验相关排烟风机的启动功能。
6.8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6.8.1灯具
6.8.1.1直观维护要求:
a)灯具外观应完好,灯具表面应无明显的污物;
b)灯具应无障碍物遮挡、阻塞;
c)灯具应安装牢固可靠;
d)每季度检查灯具工作状态应正常;
6.8.1.2功能维护要求:
a)系统在应急状态下灯具应能转入应急工作状态,对于自带电源型灯具,在按下测试按钮后,灯具应能转入应急工作状态。
b)每年检查自带蓄电池供电式灯具的电池持续供电时间应满足要求。
检查方法:
a项:按下测试按钮,观察灯具的工作状态;
b项:切断灯具主电源,测量蓄电池持续供电时间。
6.8.1.3保养方法:
a)紧固松动的灯具及接线;
b)每年用专用清洁工具或软布及适当的清洁剂清洁灯具表面。
c)设备处于非正常状态或者自身功能不正常的,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6.8.2应急照明控制器
6.8.2.1直观维护要求:
a)每月检查应急照明控制器指示灯、显示屏应完好;
b)每月检查控制器内部应无灰尘、蜘蛛网、杂物等。
c)每季度检查控制器接线端子应无松脱现象,线标端子标识应清晰,设备接口应接触良好。
6.8.2.2功能维护要求:
a)应急照明控制器应能接收、显示、保持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火灾报警输出信号和灯具、集中电源或应急照明配电箱的工作状态信息;
b)应急照明控制器的自检、消音、复位、屏蔽功能应正常;
c)应急照明控制器的主电源、备用电源应正常,主、备电源的切换功能应正常,电源的转换不应使控制器产生误动作。
d)控制器各项输出电压,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
a项:使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火灾报警输出信号,检查应急照明控制器发出启动信号的情况。在应急照明控制器上查阅相关设备的工作状态信息。
b项:触发自检键,观察控制器面板上所有指示灯、显示器和音响器件是否正常。当报警控制器处于报警状态时,触发消音键,应能消除声报警信号。触发复位键,系统应能恢复正常状态。启动屏蔽或取消屏蔽,观察地址和设备状态。
c项:进行电源切换测试。
d项:使用万用表测量控制器各项输出电压,与产品设计要求相比对。
6.8.2.3保养方法:
a)每年切断电源,采用专用清洁工具清除线路板、接线端子及柜(箱)体内灰尘、蜘蛛网等杂物;
b)空气潮湿场所的控制器设备柜(箱)体内应放置干燥剂;
c)每年检查应急照明控制器外部接线端子,发现松动应紧固,更换有锈蚀痕迹的螺丝、端子垫片等接线部件,去除有锈蚀的导线端,搪锡后重新连接。
d)电池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保养;
e)设备处于非正常状态或者自身功能不正常的,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6.8.3应急照明集中电源
6.8.3.1直观维护要求:
a)每季度检查集中电源外观应完好。
b)每季度检查应急照明集中电源主电、充电、故障和应急状态指示灯,应显示正常;
c)每季度检查集中电源内部应无灰尘、蜘蛛网、杂物等。
d)每季度检查集中电源接线端子应无松脱现象,线标端子标识应清晰,设备接口应接触良好。
6.8.3.2功能维护要求:
a)每季度检查集中电源应处于主电输出状态,主电电压、电池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应符合设计要求。
b)每季度检查应急照明集中电源模拟主电源故障的自复式试验按钮(或开关),应正常工作;
c)集中电源自检功能、故障报警功能,消音功能应正常。
d)主、备电源的自动转换功能应正常。
检查方法:
a项:目测检查,与产品设计要求相比对;
b项:切断主电源,观察能否自动转换到备用电源工作;主电源恢复时,观察能否自动转换到主电源工作;
c项:操作控制器的自检机构,检查控制器指示灯、显示器和音响器的动作情况;操作集中电源应急输出启动按钮,使集中电源转入蓄电池电源输出,任一输入回路断开,观察集中电源故障信息显示情况;手动操作集中电源消音键,检查控制器声信号消除情况。
d项:切断主电源,检查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情况,观察工作指示灯显示情况;恢复主电源,检查主电源自动投入情况,观察工作指示灯显示情况。
6.8.3.3保养方法:
a)每年切断电源,用压缩空气、毛刷等清除内部电池、电路及接线端子处的灰尘、蜘蛛网等杂物,用专用清洁工具或软布及适当的清洁剂清洁柜体;
b)对松动的端子重新紧固连接,更换有锈蚀痕迹的螺丝、端子垫片等接线部件,去除有锈蚀的导线端,搪锡后重新连接。
c)设备处于非正常状态或者自身功能不正常的,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6.8.4应急照明配电箱
6.8.4.1直观维护要求:
a)每季度检查应急照明配电箱的外观应完好;
b)每季度检查应急照明配电箱的按钮应正常,指示灯应显示正常;
c)每季度检查应急照明配电箱内部应无灰尘、蜘蛛网、杂物等;
d)每季度检查应急照明配电箱接线端子应无松脱现象,线标端子标识应清晰。
6.8.4.2功能维护要求:
a)应急照明配电箱主电源分配输出功能应正常;
b)集中控制型应急照明配电箱主电源输出关断测试功能应正常;
c)集中控制型应急照明配电箱灯具应急状态保持功能应正常。
检查方法:
a项:处于主电源输出时,分别用万用表测量各回路输出电压,对照设计文件核对电压测量值。
b项:分别手动操作应急照明配电箱的主电源输出关断测试按键或开关和主电源输出恢复按键或开关检查应急照明配电箱主电源输出的状态。
c项:使应急照明配电箱配接的灯具处于应急工作状态,任意选取一个回路,分别使该回路短路、断路,观察灯具的工作状态。
6.8.4.3保养方法:
a)每年切断电源,用压缩空气、毛刷等清除接线端子处的灰尘、蜘蛛网等杂物,用专用清洁工具或软布及适当的清洁剂清洁柜体;
b)空气潮湿场所的配电箱体内应放置干燥剂;
c)设备处于非正常状态或者自身功能不正常的,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6.8.5系统功能
6.8.5.1集中控制型
维护要求:
a)自动应急启动功能,系统内所有的非持续型照明灯的光源应应急点亮、持续型灯具的光源应由节电点亮模式转入应急点亮模式。B型集中电源应转入蓄电池电源输出、B型应急照明配电箱应切断主电源输出。A型集中电源、A型应急照明配电箱应保持主电源输出。切断集中电源的主电源,集中电源应自动转入蓄电池电源输出;
b)手动应急启动功能,系统内所有的非持续型照明灯的光源应应急点亮、持续型灯具的光源应由节电点亮模式转入应急点亮模式。集中电源应转入蓄电池电源输出、应急照明配电箱应切断主电源的输出。
检查方法:
a项:自动应急启动功能,检查该区域灯具光源点亮情况。检查系统中配接B型集中电源、B型应急照明配电箱的工作状态。检查A型集中电源、A型应急照明配电箱的工作状态,切断系统的主电源供电,再次检查A型集中电源、A型应急照明配电箱的工作状态。
b项:手动应急启动功能,手动操作应急照明控制器的一键启动按钮,检查应急照明控制器发出启动信号的情况。检查该区域灯具光源的点亮情况。检查集中电源或应急照明配电箱的工作状态。
6.8.5.2非集中控制型
维护要求:
a)自动应急启动功能,灯具采用集中电源供电时,集中电源应转入蓄电池电源输出,其所配接的所有非持续型照明灯的光源应应急点亮、持续型灯具的光源应由节电点亮模式转入应急点亮模式。灯具采用自带蓄电池供电时,应急照明配电箱应切断主电源输出,其所配接的所有非持续型照明灯的光源应应急点亮、持续型灯具的光源应由节电点亮模式转入应急点亮模式;
b)手动应急启动功能,灯具采用集中电源供电时,手动操作集中电源的应急启动控制按钮,集中电源应转入蓄电池电源输出,其所配接的所有非持续型照明灯的光源应应急点亮、持续型灯具的光源应由节电点亮模式转入应急点亮模式。灯具采用自带蓄电池供电时,手动操作应急照明配电箱的应急启动控制按钮,应急照明配电箱应切断主电源输出,其所配接的所有非持续型照明灯的光源应应急点亮、持续型灯具的光源应由节电点亮模式转入应急点亮模式。
检查方法:检查该区域灯具的点亮情况。手动操作集中电源或应急照明配电箱的应急启动按钮,检查集中电源或应急照明配电箱的工作状态,检查该区域灯具光源的点亮情况。
6.9防火门
6.9.1直观维护要求:
a)每季度检查防火门门框、门扇及各配件表面应平整、光洁,无明显凹痕、机械损伤;
b)每季度检查防火门配件应齐全,安装应牢固;
c)每年检查门框与门扇、门扇与门扇缝隙处嵌装的防火密封件应完好。
6.9.2功能维护要求:
a)防火门应启闭灵活,关闭严密;
b)防火门关闭后应能从内、外两侧人为开启;
c)双扇防火门应能按顺序关闭;
d)设置在疏散通道上、并设有出入口控制系统的防火门,能自动和手动解除出入口控制系统;
e)现场手动控制常开防火门,功能、信号应正常;
f)消防控制室手动或自动控制电动常开防火门,功能、信号应正常。
检查方法:
a、b、c项:目测,手动检查。
d项:模拟火灾报警信号,观察防火门动作情况及消防控制室信号显示情况。
e项:在现场手动启动防火门关闭功能,观察防火门动作情况及消防控制室信号显示情况。
f项:在消防控制室启动防火门关闭功能,观察防火门动作情况及消防控制室信号显示情况。
6.9.3保养方法:
a)对防火门表面及各配件进行清洁、除锈、润滑;
b)对防火密封件或者其他配件损坏的,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6.10灭火器材
6.10.1灭火器
6.10.1.1维护要求:
a)灭火器箱的标识及使用说明,应清晰完好;
b)灭火器箱应完好,组件应齐全,箱内应无杂物;
c)灭火器箱不得上锁;
d)灭火器箱应无障碍物遮挡、阻塞;
e)灭火器箱应开启灵活;
f)灭火器的铭牌、生产日期和维修日期等标志,应齐全、清晰;
g)灭火器外观应完好、清洁,筒体无明显锈蚀、损伤、变形,配件无破损、老化、松动、变形;
h)灭火器压力指示器应便于观察,压力指示器的指针,应在绿区范围内;
i)室外灭火器应放置在灭火器箱内;
j)推车式灭火器应能顺畅移动;
k)灭火器应无超期使用现象。
检查方法:
a-d、f-i项:目测检查。
e项:打开灭火器箱门,查看灭火器箱门开启的灵活性;
j项:推动推车式灭火器,查看推车式灭火器移动的顺畅性;
k项:查看灭火器上维修合格标志牌和灭火器上悬挂的出厂日期标识牌或者查看灭火器筒体钢印上的出厂日期,核对灭火器是否达到维修或者报废期限。
6.10.1.2保养方法:
a)清除箱体内杂物;清除灭火器周围障碍物;
b)用抹布清洁灭火器及箱体;
c)对于损坏的灭火器箱或者灭火器,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对于已达维修或者报废期限的灭火器,应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6.10.2消防砂箱
6.10.2.1直观维护要求:
a)消防砂箱的标识及使用说明,应清晰完好;
b)消防砂箱应完好、无开裂、漏砂情况;
c)消防沙箱内应无杂物;
d)消防砂箱箱门应开启灵活。
e)消防砂应保持足量和干燥,不应有结块现象。
f)消防铲和消防铅桶应保持足量和完好。
6.10.2.2保养方法:
a)清除箱体内杂物;
b)给消防砂箱除锈防腐;
c)存砂量不足时,应及时补充;
d)消防砂箱损坏时,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6.10.3消防铅桶
6.10.3.1直观维护要求:
a)消防铅桶应无明显锈蚀、变形和损坏;
b)消防铅桶内应无杂物;
c)消防铅桶数量及存砂量应保持充足。
6.10.3.2保养方法:
a)清除消防铅桶内杂物;
b)给消防铅桶除锈防腐;
c)消防铅桶数量不足或存砂量不足时,应及时补充;
d)消防铅桶损坏时,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6.10.4消防铲
6.10.4.1直观维护要求:
a)消防铲应无明显锈蚀、变形和损坏;
b)消防铲应保持数量充足。
6.10.4.2保养方法:
a)给消防铲除锈防腐;
b)消防铲数量不足时,应及时补充;
c)消防铲损坏时,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消防供配电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排油注氮灭火系统、机械排烟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防火门系统、灭火器材系统;
所述的消防供配电设施、所述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所述的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所述的细水雾灭火系统、所述的水喷雾灭火系统、所述的排油注氮灭火系统、所述的机械排烟系统、所述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所述的防火门系统、所述的灭火器材系统均与所述的消防控制中心站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消防供配电设施包括低压配电箱柜、应急电源,所述的低压配电箱柜、所述的应急电源均与所述的消防控制中心站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及联动控制器、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显示盘、火灾探测器、火灾警报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模块类设备、消防应急广播、消防电话、用户信息传输装置、系统联动功能,火灾报警控制器及联动控制器、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显示盘、火灾探测器、火灾警报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模块类设备、消防应急广播、消防电话、用户信息传输装置、系统联动功能均与所述的消防控制中心站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包括水井消防水池高位消防水箱、消防水泵及控制柜、稳增压设备、气压水罐、高位消防水箱、水泵接合器、室内消火栓、消火栓按钮、管网、阀门及其他组件、室外消火栓、消火栓系统控制功能,水井消防水池高位消防水箱、消防水泵及控制柜、稳增压设备、气压水罐、高位消防水箱、水泵接合器、室内消火栓、消火栓按钮、管网、阀门及其他组件、室外消火栓、消火栓系统控制功能均与所述的消防控制中心站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细水雾灭火系统包括储水箱、细水雾水泵及控制柜、分区控制阀组、喷头、管道及系统组件、细水雾系统联动功能,储水箱、细水雾水泵及控制柜、分区控制阀组、喷头、管道及系统组件、细水雾系统联动功能均与所述的消防控制中心站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喷雾灭火系统包括消防水源、水喷雾泵及控制柜、稳增压设备、气压水罐、水泵接合器、雨淋报警阀组、管网、阀门及其他组件、喷头、水喷雾系统功能,消防水源、水喷雾泵及控制柜、稳增压设备、气压水罐、水泵接合器、雨淋报警阀组、管网、阀门及其他组件、喷头、水喷雾系统功能均与所述的消防控制中心站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排油注氮灭火系统包括消防柜及附件、消防控制柜、阀门、管道及附件、系统控制功能,消防柜及附件、消防控制柜、阀门、管道及附件、系统控制功能均与所述的消防控制中心站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机械排烟系统包括排烟风机、风机控制柜、排烟防火阀、排烟阀口、排烟风管、系统联动功能,排烟风机、风机控制柜、排烟防火阀、排烟阀口、排烟风管、系统联动功能均与所述的消防控制中心站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包括灯具、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应急照明配电箱,灯具、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应急照明配电箱均与所述的消防控制中心站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系统功能中,集中控制型的维护要求如下:自动应急启动功能,系统内所有的非持续型照明灯的光源应应急点亮、持续型灯具的光源应由节电点亮模式转入应急点亮模式;手动应急启动功能,系统内所有的非持续型照明灯的光源应应急点亮、持续型灯具的光源应由节电点亮模式转入应急点亮模式;集中电源应转入蓄电池电源输出、应急照明配电箱应切断主电源的输出;非集中控制型的维护要求如下:自动应急启动功能,灯具采用集中电源供电时,集中电源应转入蓄电池电源输出,其所配接的所有非持续型照明灯的光源应应急点亮、持续型灯具的光源应由节电点亮模式转入应急点亮模式;手动应急启动功能,灯具采用集中电源供电时,手动操作集中电源的应急启动控制按钮,集中电源应转入蓄电池电源输出,其所配接的所有非持续型照明灯的光源应应急点亮、持续型灯具的光源应由节电点亮模式转入应急点亮模式。
CN202211186791.2A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 Pending CN1156344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86791.2A CN115634400A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86791.2A CN115634400A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34400A true CN115634400A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42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86791.2A Pending CN115634400A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34400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67459A (zh) * 2015-03-17 2015-06-03 国家电网公司 分区域保护式变电站消防监测预警及消防系统
CN106362330A (zh) * 2016-11-08 2017-02-01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变压器爆炸火灾水喷雾‑注氮灭火系统
CN111526635A (zh) * 2020-07-03 2020-08-11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集中控制型集中电源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和方法
CN114870315A (zh) * 2022-05-20 2022-08-09 江苏中安信达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站消防设施检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67459A (zh) * 2015-03-17 2015-06-03 国家电网公司 分区域保护式变电站消防监测预警及消防系统
CN106362330A (zh) * 2016-11-08 2017-02-01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变压器爆炸火灾水喷雾‑注氮灭火系统
CN111526635A (zh) * 2020-07-03 2020-08-11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集中控制型集中电源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和方法
CN114870315A (zh) * 2022-05-20 2022-08-09 江苏中安信达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站消防设施检测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永康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8868B (zh) 一种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系统施工安装实训系统
CN110882501A (zh) 一种变压器综合式火灾防控系统
CN201299918Y (zh) 消防供水设施在线监测装置
CN115634400A (zh) 一种变电站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系统
CN114870315A (zh) 一种变电站消防设施检测系统
CN210979351U (zh) 一种用于特殊气体输送的集装格供应系统
CN111006863A (zh) 一种天然气长输管道阀门的维护保养方法
CN110763279A (zh) 综合管廊智能监控系统
CN214852088U (zh) 一种电气设备二次防护箱
CN209540510U (zh) 一种防泄漏的燃气放散装置
CN211042306U (zh) 综合管廊智能监控系统
CN209612048U (zh) 一种扑救仪控电子控制柜间火灾的消防系统
CN1811823A (zh) 消防水泵机组巡检监控系统及其设备
CN112104710A (zh) 一种建筑设施设备综合监管系统
CN111210687A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系统运维实训平台
KR100899989B1 (ko) 프로펠러 수차 분해 및 조립공정 지원 장치
CN209909573U (zh) 一种室外消防管道监测装置
CN111413157A (zh) 一种放射性气体取样装置及其取样方法
KR100899984B1 (ko) 프란시스 수차 분해 및 조립공정 지원 장치
CN109091788B (zh) 一种能远程进行检测和维护的消防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17868942U (zh) 休风煤气全回收系统
CN209329409U (zh) 一种高低压变电柜的安全预警设备
CN213220631U (zh) 一种储罐区防爆消防水炮
CN215206540U (zh) 一种戊烷存储输送设备
CN217356011U (zh) 一种变压器应急排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