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32703A - 一种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及光线路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及光线路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32703A
CN115632703A CN202211561328.1A CN202211561328A CN115632703A CN 115632703 A CN115632703 A CN 115632703A CN 202211561328 A CN202211561328 A CN 202211561328A CN 115632703 A CN115632703 A CN 1156327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port
line protection
splitter
pro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613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32703B (zh
Inventor
肖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hua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hu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hua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hu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6132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327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32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327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327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327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3Arrangements for fault recovery
    • H04B10/032Arrangements for fault recovery using working and protec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40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02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4J14/0204Broadcast and select arrangements, e.g. with an optical splitter at the input before adding or drop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及光线路保护装置,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光线路保护装置、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第一光线路保护装置包括第一OSC光模块,第一合波分波器、第一分光器;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包括第二OSC光模块,第二合波分波器、光开关、第二分光器、第四合波分波器、第二探头、第四分光器、第六合波分波器、第四探头。解决现有光线路保护设备不能适用于单纤双向业务系统的缺陷,实现单纤双向业务设备之间双向收发,提供主备用光纤进行光线路保护且可有效切换,提供业务稳定性,减少光纤、分光器、光开关等数量,降低成本;增加监控管理通道,支持两端设备相互传递监控信号,支持远端管理,便于组网。

Description

一种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及光线路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及光线路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波分复用系统中,为了实现当光纤线路不安全(光纤断裂等情况)时系统的自动保护能力,通常使用光线路保护(OLP,Optical Line Protection)设备将工作线路自动切换到备用线路上,以保证业务不中断,增强系统稳定性。
1+1类型OLP保护倒换方式主要是采用双发选收的保护方式,发送端发送光功率通过50:50分光器分成两路光功率,沿主光纤、备光纤同时传输到接收端,接收端对两路光功率进行检测,根据功率检测结果和设定的切换条件对比,通过切换光开关选择与接收端接收端口相连通的工作通路,反向发送同理。因此,在发送端和接收端都要设置50:50分光器和光开关。倒换触发不需要收发端相互传递自动保护倒换(APS,Automatic ProtectSwitch)协议的信息,因此倒换时间快、稳定性好。
在实际通信应用中为了降低光纤成本,有很多业务系统是单纤双向系统。然而,现有的1+1类型OLP保护,都是应用在双纤双向业务系统,光纤、光开关、分光器等数量多,成本高,无法适用于单纤双向业务系统,并且不能进行远端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及光线路保护装置,用以实现单纤双向业务系统能够进行1+1类型光线路保护,且实现远端管理。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包括:第一光线路保护装置、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
所述第一光线路保护装置包括第一OSC光模块,第一合波分波器、第一分光器,所述第一合波分波器的EXP端口与第一光终端设备连接,所述第一合波分波器的波长端口与所述第一OSC光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合波分波器的COM端口与所述第一分光器的上行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通过主用光纤连接,所述第一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通过备用光纤连接;
所述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包括第二OSC光模块,第二合波分波器、光开关、第二分光器、第四合波分波器、第二探头、第四分光器、第六合波分波器、第四探头;
所述第二合波分波器的EXP端口与第二光终端设备连接,所述第二合波分波器的波长端口与所述第二OSC光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合波分波器的COM端口与所述光开关的上行接口连接;
所述光开关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光开关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四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四合波分波器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四合波分波器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探头连接,所述第二分光器的上行接口与所述第一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通过所述主用光纤连接;
所述第四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六合波分波器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六合波分波器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四探头连接,所述第四分光器的上行接口与所述第一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备用光纤连接;
所述第二探头、所述第四探头用于向所述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提供检测到的所述主用光纤和所述备用光纤传输的信号的信号功率,所述信号功率为所述光开关是否将工作通路切换至所述主用光纤或者所述备用光纤的依据;
其中,所述第一光终端设备和第二光终端设备为单纤双向业务设备。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所述第一光线路保护装置还包括:第三分光器和第一探头,所述第三分光器的上行接口用于与所述第一光终端设备连接,所述第三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合波分波器的EXP端口连接,所述第三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探头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所述第一光线路保护装置还包括:第五分光器、第三探头、第七分光器和第五探头;
所述第五分光器的上行接口与所述第二分光器的上行接口通过光纤连接,所述第五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五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探头连接;
所述第七分光器的上行接口与所述第四分光器的上行接口通过光纤连接,所述第七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七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五探头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所述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还包括:第六分光器和第六探头,所述第六分光器的上行接口用于与所述第二光终端设备连接,所述第六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合波分波器的EXP端口连接,所述第六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六探头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所述第一OSC光模块、所述第二OSC光模块为双纤双向光模块。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纤双向的1+1类型光线路保护系统,所述信号功率为所述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是否发送告警信息的依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所述第一分光器为50:50分光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所述第二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分光比例为97%:3%,所述第四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分光比例为97%:3%。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线路保护装置,应用于上述任一种所述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所述光线路保护装置为第一光线路保护装置。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光线路保护装置,应用于上述任一种所述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所述光线路保护装置为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及光线路保护装置,通过设置一个第一分光器和一个光开关,以及第二分光器、第二探头、第四分光器、第六探头,解决了现有的OLP设备不能适用于单纤双向业务系统的缺陷,实现单纤双向业务设备之间的双向收发,并提供主用光纤和备用光纤进行光线路保护,通过第二分光器-第四合波分波器-第二探头、第四分光器-第六合波分波器-第四探头保证主用光备用光纤的有效切换,提供业务稳定性,且减少了光纤、第一分光器、光开关等器件的数量,有效降低成本;OSC(OpticalSupervisory Channel,光监控通道)光模块增加了监控管理通道,支持两端设备相互传递监控信号,支持远端管理,便于组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光线路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10:第一光线路保护装置;111:第一OSC光模块;
112:第一合波分波器;113:第一分光器;114:第三分光器;
115:第一探头;116:第五分光器;117:第三探头;
118:第七分光器;119:第五探头;120: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
121:第二OSC光模块;122:第二合波分波器;123:光开关;
124:第二分光器;125:第四合波分波器;126:第二探头;
127:第四分光器;128:第六合波分波器;129:第四探头;
1210:第六分光器;1211:第六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图1-图3描述本发明的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
本发明的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可以应用于单纤双向业务系统,即发送侧和接收侧的光终端设备(以下称为第一光终端设备、第二光终端设备)为单纤双向业务设备,具体地,第一光终端设备包括第一业务光模块,第二光终端设备包括第二业务光模块,第一业务光模块和第二业务光模块为单纤双向光模块,因此,可以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对第一光终端设备和第二光终端设备提供光线路保护。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包括:第一光线路保护装置110和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120,其中:
所述第一光线路保护装置110包括第一OSC光模块111,第一合波分波器112、第一分光器113。具体地,所述第一合波分波器112的EXP端口用于与第一光终端设备连接,所述第一合波分波器112的波长端口与所述第一OSC光模块111连接,所述第一合波分波器112的COM端口与所述第一分光器113的上行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分光器113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120通过主用光纤连接,所述第一分光器113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120通过备用光纤连接。
所述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120包括第二OSC光模块121,第二合波分波器122、光开关123、第二分光器124、第四合波分波器125、第二探头126、第四分光器127、第六合波分波器128、第四探头129。
具体地,所述第二合波分波器122的EXP端口与第二光终端设备连接,所述第二合波分波器122的波长端口与所述第二OSC光模块121连接,所述第二合波分波器122的COM端口与所述光开关123的上行接口连接。
所述光开关123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分光器124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光开关123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四分光器127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分光器124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四合波分波器125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四合波分波器125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探头126连接,所述第二分光器124的上行接口与所述第一分光器113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通过所述主用光纤连接。
所述第四分光器127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六合波分波器128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六合波分波器128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四探头129连接,所述第四分光器127的上行接口与所述第一分光器113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备用光纤连接。
所述第二探头126、所述第四探头129用于向所述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提供检测到的所述主用光纤和所述备用光纤传输的信号的信号功率,所述信号功率为所述光开关123是否将工作通路切换至所述主用光纤或者所述备用光纤的依据。
1、第一光终端设备的业务数据发送到第二光终端设备的过程如下:
第一光终端设备的第一业务信号进入第一光线路保护装置的第一合波分波器,与第一OSC光模块发送的第一监控信号合到一根光纤作为第一发送信号(包括第一业务信号和第一监控信号)传送到第一分光器,具体地,第一分光器为50:50分光器,即分光比例为50%:50%,将光信号一分为二,分别进入主用光纤和备用光纤进行传输,即主用光纤和备用光纤都有第一光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发送信号;
第一接收信号(第一发送信号)经过主用光纤进入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的第二分光器,具体地,第二分光器的分光比例为97%:3%(所述第二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分光比例为97%:3%),其中,3%的第一接收信号接到第四合波分波器,第四合波分波器将第一接收信号波长(第一发送信号波长)选出接到第二探头,第二探头用于监测主用光纤接收信号功率,97%的第一接收信号接到光开关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
第一接收信号还经过备用光纤进入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的第四分光器,具体地,第四分光器的分光比例为97%:3%(所述第四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分光比例为97%:3%),其中,3%的第一接收信号接到第六合波分波器,第六合波分波器将第一接收信号波长(第一发送信号波长)选出接到第四探头,第四探头用于检测备用光纤接收信号功率,97%的第一接收信号接到光开关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
第二光终端设备通过第二探头、第四探头读取到主用光纤和备用光纤的接收信号功率,并判断接收信号功率是否小于设定的切换阈值。在一个实施例中,默认光开关是接到主用光纤的。若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判断读取到的当前主用光纤的接收信号功率低于切换阈值,则控制光开关从主用光纤连接的第一端口切换到备用光纤连接的第二端口,即从主用光纤切换到备用光纤,接收备用光纤传输的第一接收信号(第一发送信号);
光开关将备用光纤传输的第一接收信号接到第二合波分波器,第二合波分波器将第一业务信号和第一监控信号分开,第一业务信号接到第二光终端设备,第一监控信号接到第二OSC光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合波分波器是将第一接收信号波长(第一发送信号波长)选出接到第二探头,可以避免发生断纤不能有效切换的问题。如果去掉第四合波分波器,当断纤发生位置与第二分光器距离较近时,且光开关接到第一端口,此时第二光终端设备发出的第二发送信号会在主用光纤断纤位置发生反射,会导致第二探头检测信号功率不准,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误以为主用光纤有正常接收信号,则不会切换到备用光纤,从而导致业务系统中断。增加第四合波分波器后,将第一接收信号波长选出,只对第一接收信号进行功率检测,不会误检测到第二光终端设备发出的第二发送信号的反射信号,发生断纤时快速进行切换到备用光纤,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同理地,第六合波分波器也是为了避免发生断纤不能有效切换的问题。
2、第二光终端设备的业务数据发送到第一光终端设备的过程如下:
第二光终端设备的第二业务信号进入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的第二合波分波器,与第二OSC光模块发送的第二监控信号合到一根光纤传送到光开关,光开关根据当前连接的第一端口或者第二端口,进入主用光纤或者备用光纤进行传输,即主用光纤或者备用光纤只有一路传输第二光终端发送的第二发送信号(包括第二业务信号和第二监控信号);
假如光开关连接的是第一端口,则第二发送信号(第二接收信号)经过主用光纤进入第一光线路保护装置的第一分光器,进而接入第一合波分波器的COM端口,此时备用光纤没有第二发送信号进入第一分光器;
假如光开关连接的是第二端口,则第二发送信号(第二接收信号)经过备用光纤进入第一光线路保护装置的第一分光器,进而接入第一合波分波器的COM端口,此时主用光纤没有第二发送信号进入第一分光器;
第一合波分波器将第二接收信号中的第二业务信号和第二监控信号分开,第二业务信号接到第一光终端设备,第二监控信号接到第一OSC光模块。
本发明提供的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通过设置一个第一分光器和一个光开关,以及第二分光器、第二探头、第四分光器、第六探头,解决了现有的OLP设备不能适用于单纤双向业务系统的缺陷,实现单纤双向业务设备之间的双向收发,并提供主用光纤和备用光纤进行光线路保护,通过第二分光器-第四合波分波器-第二探头、第四分光器-第六合波分波器-第四探头对接收信号功率进行检测,保证主用光备用光纤的有效切换,提供业务稳定性,且减少了光纤、第一分光器、光开关等器件的数量,有效降低成本;OSC光模块增加了监控管理通道,支持两端设备相互传递监控信号,支持远端管理,便于组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功率为所述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是否发送告警信息的依据。
具体地,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通过第二探头、第四探头读取到主用光纤和备用光纤的接收信号功率,除了判断接收信号功率是否小于设定的切换阈值,还可以判断是否小于告警阈值。若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判断读取到的当前主用光纤或者备用光纤的接收信号功率低于告警阈值但高于切换阈值,则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可以发送告警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光终端设备检测到接收信号功率低于切换阈值,则表示该光纤出现影响正常传输的故障,需要切换到其他正常的光纤接收传输的数据信息;当检测到接收信号功率低于告警阈值但高于切换阈值,则表示该光纤虽然未出现影响正常传输的故障,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则可以向第二光终端设备的后台服务器上报告警信息,以便通知运维人员开展维护工作,及时排除问题。也就是说,设定的告警阈值大于切换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线路保护系统还包括后台服务器,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第二MCU与光线路保护系统的后台服务器通信连接。
具体地,第二探头、第四探头以及光开关分别与第二MCU连接,第二MCU可以判断第二探头、第四探头检测到的接收信号功率是否小于设定的切换阈值和/或告警阈值,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光开关切换光纤线路和/或向后台服务器上传告警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光终端设备的业务发送(TX)波长范围为1470nm-1610nm、业务接收(RX)波长范围为1310-1450nm;第二光终端设备的业务发送(TX)波长范围为1310nm-1450nm、业务接收(RX)波长范围为1470-1610n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OSC光模块、所述第二OSC光模块的发送波长为1290nm、接收波长为1270nm。具体地,所述第一OSC光模块的发送端与所述第一合波分波器的1290nm波长端口连接,所述第一OSC光模块的接收端与所述第一合波分波器的1270nm波长端口连接;所述第二OSC光模块的发送端与所述第二合波分波器的1270nm波长端口连接,所述第二OSC光模块的接收端与所述第二合波分波器的1290nm波长端口连接。
具体地,在第一光终端设备的业务数据发送到第二光终端设备的过程中,光开关将主用光纤或者备用光纤传输的第一接收信号接到第二合波分波器,第二合波分波器将第一接收信号中的第一业务信号和波长为1290nm的第一监控信号分开,波长为1290nm的第一监控信号接到第二OSC光模块。同理地,在第二光终端设备的业务数据发送到第一光终端设备的过程中,第一合波分波器将第二接收信号中的第二业务信号和波长为1270nm的第二监控信号分开,波长为1270nm的第二监控信号接到第一OSC光模块。这样,可以实现第一光终端设备和第二光终端设备相互监控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OSC光模块、所述第二OSC光模块为双纤双向光模块。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线路保护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三分光器114和第一探头115。具体地,所述第三分光器114的上行接口用于与所述第一光终端设备连接,所述第三分光器114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合波分波器112的EXP端口连接,所述第三分光器114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探头115连接。
具体地,在第一光终端设备的业务数据发送到第二光终端设备的过程中,第一光终端设备的第一业务信号进入第三分光器,第三分光器的分光比例为97%:3%,其中,3%的第一业务信号接到第一探头,第一探头用于检测第一业务信号的信号功率,97%的第一业务信号第一合波分波器,与第一监控信号合到一根光纤传送到第一分光器。
同理地,在第二光终端设备的业务数据发送到第一光终端设备的过程中,第一探头用于检测第二业务信号的信号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线路保护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五分光器116、第三探头117、第七分光器118和第五探头119。
其中,所述第五分光器116的上行接口与所述第二分光器124的上行接口通过所述主用光纤连接,所述第五分光器116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分光器113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五分光器116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探头117连接;
所述第七分光器118的上行接口与所述第四分光器127的上行接口通过所述备用光纤连接,所述第七分光器118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分光器113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七分光器118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五探头连接。
具体地,在第一光终端设备的业务数据发送到第二光终端设备的过程中,第一分光器将光信号一分为二后分别进入第五分光器和第七分光器,第五分光器、第七分光器的分光比例为97%:3%,其中,3%的第一发送信号(包括第一业务信号和第一监控信号)接到第三探头、第五探头,第三探头用于检测即将通过主用光纤传输的第一发送信号的信号功率,第五探头用于检测即将通过备用光纤传输的第一发送信号的信号功率,97%的第一发送信号则分别进入第五分光器、第七分光器透传到主用光纤和备用光纤进行传输。
同理地,在第二光终端设备的业务数据发送到第一光终端设备的过程中,第五探头用于检测主用光纤传输的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功率,第七探头用于检测备用光纤传输的第二接收信号的信号功率。应该理解的是,当传输线路为主用光纤时,由第五探头检测信号功率;当传输线路为备用光纤时,则由第七探头检测信号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光线路保护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MCU,第一MCU与光线路保护系统的后台服务器通信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探头、第三探头、第五探头以及第七探头分别与第一MCU连接,第一MCU可以判断各探头检测到的信号功率是否小于设定的告警阈值,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向后台服务器上传告警信息。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120还可以包括:第六分光器1210和第六探头1211,所述第六分光器1210的上行接口用于与所述第二光终端设备连接,所述第六分光器1210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合波分波器122的EXP端口连接,所述第六分光器1210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六探头1211连接。
具体地,在第一光终端设备的业务数据发送到第二光终端设备的过程中,第一接收信号接到第二合波分波器,第二合波分波器将第一业务信号和第一监控信号分开,第一业务信号进入第六分光器,第六分光器的分光比例为97%:3%,其中,3%的第一业务信号接到第六探头,第六探头用于检测第一业务信号的信号功率,97%的第一业务信号进入第六分光器透传接到第二光终端设备。
同理地,在第二光终端设备的业务数据发送到第一光终端设备的过程中,第六探头用于检测第二业务信号的信号功率。
可以理解的是,第六探头与第二MCU连接,第二MCU可以判断第六探头检测到的信号功率是否小于设定的告警阈值,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向后台服务器上传告警信息。
需要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的第一光线路保护装置、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在各通道均设置分光器-探头对发送信号功率、接收信号功率进行检测,有利于故障定位与维护。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光线路保护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光线路保护装置与上文描述的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中的光线路保护装置可相互对应参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线路保护装置,应用于上述任一种所述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所述光线路保护装置为第一光线路保护装置,具体地,包括:第一OSC光模块,第一合波分波器、第一分光器;
所述第一合波分波器的EXP端口与第一光终端设备连接,所述第一合波分波器的波长端口与所述第一OSC光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合波分波器的COM端口与所述第一分光器的上行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用于与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通过主用光纤连接,所述第一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通过备用光纤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光终端设备为单纤双向业务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光线路保护装置,应用于上述任一种所述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所述光线路保护装置为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具体地,包括:第二OSC光模块,第二合波分波器、光开关、第二分光器、第四合波分波器、第二探头、第四分光器、第六合波分波器、第四探头;
所述第二合波分波器的EXP端口与第二光终端设备连接,所述第二合波分波器的波长端口与所述第二OSC光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合波分波器的COM端口与所述光开关的上行接口连接;
所述光开关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光开关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四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四合波分波器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四合波分波器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探头连接,所述第二分光器的上行接口用于与第一光线路保护装置通过主用光纤连接;
所述第四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六合波分波器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六合波分波器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四探头连接,所述第四分光器的上行接口用于与所述第一光线路保护装置通过备用光纤连接;
所述第二探头、所述第四探头用于向所述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提供检测到的所述主用光纤和所述备用光纤传输的信号的信号功率,所述信号功率为所述光开关是否将工作通路切换至所述主用光纤或者所述备用光纤的依据;
其中,所述第二光终端设备为单纤双向业务设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线路保护装置、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
所述第一光线路保护装置包括第一OSC光模块,第一合波分波器、第一分光器,所述第一合波分波器的EXP端口与第一光终端设备连接,所述第一合波分波器的波长端口与所述第一OSC光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合波分波器的COM端口与所述第一分光器的上行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通过主用光纤连接,所述第一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通过备用光纤连接;
所述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包括第二OSC光模块,第二合波分波器、光开关、第二分光器、第四合波分波器、第二探头、第四分光器、第六合波分波器、第四探头;
所述第二合波分波器的EXP端口与第二光终端设备连接,所述第二合波分波器的波长端口与所述第二OSC光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合波分波器的COM端口与所述光开关的上行接口连接;
所述光开关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光开关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四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四合波分波器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四合波分波器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探头连接,所述第二分光器的上行接口与所述第一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通过所述主用光纤连接;
所述第四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六合波分波器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六合波分波器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四探头连接,所述第四分光器的上行接口与所述第一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备用光纤连接;
所述第二探头、所述第四探头用于向所述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提供检测到的所述主用光纤和所述备用光纤传输的信号的信号功率,所述信号功率为所述光开关是否将工作通路切换至所述主用光纤或者所述备用光纤的依据;
其中,所述第一光终端设备和第二光终端设备为单纤双向业务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线路保护装置还包括:第三分光器和第一探头,所述第三分光器的上行接口用于与所述第一光终端设备连接,所述第三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合波分波器的EXP端口连接,所述第三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探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线路保护装置还包括:第五分光器、第三探头、第七分光器和第五探头;
所述第五分光器的上行接口与所述第二分光器的上行接口通过所述主用光纤连接,所述第五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五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探头连接;
所述第七分光器的上行接口与所述第四分光器的上行接口通过所述备用光纤连接,所述第七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七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五探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还包括:第六分光器和第六探头,所述第六分光器的上行接口用于与所述第二光终端设备连接,所述第六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合波分波器的EXP端口连接,所述第六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六探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SC光模块、所述第二OSC光模块为双纤双向光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功率为所述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是否发送告警信息的依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光器为50:50分光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分光比例为97%:3%,所述第四分光器的下行接口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分光比例为97%:3%。
9.一种光线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中所述的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所述光线路保护装置为第一光线路保护装置。
10.一种光线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中所述的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所述光线路保护装置为第二光线路保护装置。
CN202211561328.1A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及光线路保护装置 Active CN1156327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61328.1A CN115632703B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及光线路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61328.1A CN115632703B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及光线路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32703A true CN115632703A (zh) 2023-01-20
CN115632703B CN115632703B (zh) 2023-04-07

Family

ID=84910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61328.1A Active CN115632703B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及光线路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3270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36514A (zh) * 2023-06-09 2023-07-14 广州汇信特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重bypass光口线路、保护系统及保护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36514A (zh) * 2023-06-09 2023-07-14 广州汇信特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重bypass光口线路、保护系统及保护方法
CN116436514B (zh) * 2023-06-09 2023-09-05 广州汇信特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重bypass光口线路、保护系统及保护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32703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31145B2 (e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the services of the same
US824412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cal transmission
US20070058973A1 (en) Optical termination system
CN102136876B (zh) 光线路保护加速电路、光线路保护系统和方法
EP2434662B1 (en) Protectio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cal network
JPH11205243A (ja) 光伝送回線自動電力停止システム
CN104283607A (zh) 光纤通讯网络监测保护系统及方法
CN101826917A (zh) 一种光纤线路保护装置和系统
CN107465450B (zh) 一种光纤故障时传输业务的切换和保护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5632703B (zh) 一种单纤双向的光线路保护系统及光线路保护装置
CN103107840A (zh) 一种光纤线路保护方法及设备
CN113067660A (zh) 一种半有源波分复用系统
CN110391865A (zh) 一种wdm的半有源olp的新系统
CN106656265B (zh) 混合介质通信网络及不间断通信方法
EP0617525B1 (en) Light path switching system
CN100571078C (zh) 光通信保护方法
CN111277324A (zh) 一种光纤链路通道监控系统
JP4905076B2 (ja) 局側装置
CN201008160Y (zh) 一种具备回损监测功能的单纤双向保护光模块
CN210093235U (zh) 一种wdm的半有源olp的新系统
KR100342758B1 (ko) 광가입자 선로 자동 절체 장치
CN210246756U (zh) 一种光纤通信控制系统
JPH1127208A (ja) 光クロスコネクト装置及び光伝送システム
CN204290966U (zh) 一种光纤自动切换保护装置
CN100508439C (zh) 光通道共享保护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