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23528B - 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23528B
CN115623528B CN202211056206.7A CN202211056206A CN115623528B CN 115623528 B CN115623528 B CN 115623528B CN 202211056206 A CN202211056206 A CN 202211056206A CN 115623528 B CN115623528 B CN 1156235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tooth
test
circuit
switch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562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23528A (zh
Inventor
徐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562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235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235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235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235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235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5Performance te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9Performance t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及相关设备,属于OTA测试技术领域。该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通过在蓝牙设备与辅助设备进行蓝牙通信的过程中,利用特定的硬件电路,在电路级别实现将每个跳频频点对应的传输信号分离为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并基于分离的信号获取蓝牙设备的接收功率和发射功率,分析蓝牙设备的每个频点上的接收性能和发射性能,从而实现无需改动蓝牙设备即可控制蓝牙收发信道,获取蓝牙设备在各频点对应的蓝牙性能,能够以更加切近实际应用情形的模拟场景检测分析蓝牙设备的整机性能,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OTA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用户对终端产品的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整机辐射性能反映了终端产品的最终发射性能和接收性能,其好坏对终端产品的无线连接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蓝牙(bluetooth)连接场景下,当整机辐射性能不佳时,终端产品可能会出现蓝牙断连、卡顿等问题,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由于蓝牙设备上市商用后,一般无法再对其进行性能测试,因而有必要在出厂前进行完善的整机性能测试,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试,提升产品性能。
目前一种常用的整机辐射性能测试方法是空口(over the air,OTA)测试。考虑到蓝牙通信采用跳频机制,也即蓝牙通信的信令交互一直处于跳频过程中,因此传统的蓝牙OTA测试一般通过在蓝牙设备安装安卓应用程序包(Android application package,APK)或者控制软件的方式来控制跳频频点,然后在固定的收发信道上进行性能测试。
然而,随着终端产品的多样化发展,部分设备无法导入APK或者没有软件控制权限,导致无法适用传统的蓝牙OTA测试技术进行性能测试。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及相关设备,通过外置于蓝牙设备的暗室系统和蓝牙OTA测试系统对蓝牙设备和辅助设备之间的传输信号进行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的分离,并基于分离的信号分析蓝牙设备的性能,能够无法改动蓝牙设备即可获取其性能,普适性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应用于蓝牙空中下载技术OTA测试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测试天线发送的传输信号,所述第一测试天线位于暗室且与位于暗室中的蓝牙设备建立有蓝牙通信;
通过切换电路将所述传输信号分离为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所述上行信号为所述蓝牙设备经由所述测试天线和所述蓝牙OTA测试系统向所述辅助设备发送的所述传输信号,所述下行信号为所述辅助设备经由所述蓝牙OTA测试系统和所述测试天线向所述蓝牙设备发送的所述传输信号;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获取所述蓝牙设备对应的发射功率,以及根据所述下行信号获取所述蓝牙设备对应的接收功率。
根据本实现方式提供的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通过在每一个预设的转动角下,均遍历开启不同俯仰角的测试天线,实现蓝牙设备与辅助设备在各个跳频频点上进行蓝牙交互,之后将每一频点对应的通信信号分离为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进而获取每一频点在不同转动角和俯仰角下对应的接收功率和发送功率,最终通过分析即可获取各个频点在不同转向角和俯仰角下对应的蓝牙设备性能。该方法通过将俯仰角、转向角、频点作为测试蓝牙性能的变量,可以使得测试场景与实际应用场景更加贴合,更加准确地获取蓝牙设备在实际应用中表现的蓝牙性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蓝牙OTA测试系统包括蓝牙BT无线测试板、频谱仪和执行机,所述BT无线测试板包括所述切换电路,所述切换电路包括第一切换开关和第二切换开关,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用于连接第一电路或者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串联有功率放大器,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两个分支电路连接,其中,第一分支电路用于将一部分的所述上行信号经由定向耦合器传输至所述辅助设备,第二分支电路用于将另一部分的所述上行信号传输至所述频谱仪;所述第二电路包括所述定向耦合器,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辅助设备连接,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输出端与两个分支电路连接,其中,第三分支电路用于将一部分的所述下行信号经由所述第一切换开关传输至所述蓝牙设备,所述第四分支电路用于将另一部分的所述下行信号传输至所述频谱仪;
所述通过切换电路将所述传输信号分离为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一切换开关连接至所述第一电路,并将所述第二切换开关连接至所述第二分支电路;
通过所述频谱仪获取所述上行信号;或者,
将所述第一切换开关连接至所述第二电路,并将所述第二切换开关连接至所述第四分支电路;
通过所述谱仪获取所述下行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上行信号获取所述蓝牙设备对应的发射功率,以及根据所述下行信号获取所述蓝牙设备对应的接收功率,具体包括:
所述频谱仪根据所述上行信号获取所述蓝牙设备对应的发射功率;以及,
所述频谱仪根据所述下行信号获取所述蓝牙设备对应的接收功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频谱仪接收经由所述第二分支电路传输的上行信号,并根据所述上行信号计算所述蓝牙设备对应的发射功率以及所述发射功率对应的蓝牙跳频频点;和/或,
所述频谱仪接收经由所述第四分支电路传输的下行信号,并根据所述下行信号计算所述蓝牙设备对应的接收功率以及所述接收功率对应的蓝牙跳频频点。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执行机接收第一设置参数,所述第一设置参数用于指示将暗室中的电路切换至所述第一测试天线所在的电路;
所述执行机向测试天线切换系统发送所述第一设置参数,所述测试天线切换系统用于通过控制切换开关将电路切换至某一测试天线。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执行机向所述辅助设备发送蓝牙连接指示消息,所述蓝牙连接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辅助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执行机向所述BT无线测试板发送第二设置参数,所述第二设置参数用于指示所述BT无线测试板将所述第一切换开关切换至所述第一电路或者第二电路,以及用于指示所述BT无线测试板将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切换至所述第三电路或者第四电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路还串联有功率分配器、隔离器、功率衰减器中的一个或多个。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分支电路和所述第四分支电路分别串联有功率放大器。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应用于暗室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蓝牙OTA测试系统发送的第一设置参数,所述第一设置参数用于指示将暗室中的电路切换至所述第一测试天线所在的电路;
响应于所述第一设置参数,将所述电路开关连接至所述第一测试天线所在的电路,所述第一测试天线位于所述暗室系统的暗室中;
通过所述第一测试天线接收蓝牙设备发送的蓝牙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测试天线向所述蓝牙OTA测试系统发送传输信号,所述蓝牙OTA测试系统用于通过切换电路将所述传输信号分离为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根据所述上行信号获取所述蓝牙设备对应的发射功率,以及根据所述下行信号获取所述蓝牙设备对应的接收功率,以及将传输信号传输至辅助设备,所述蓝牙设备位于所述暗室中。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暗室系统包括多个测试天线,且所述多个测试天线形成环形天线阵列,所述蓝牙设备位于所述环形天线阵列的中心位置,所述方法还包括:
固定所述蓝牙设备对应的转向角,遍历所述多个测试天线,使得每个所述测试天线依次与所述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当所述蓝牙设备在某一转向角下遍历所述多个测试天线分别建立过蓝牙连接之后,转动所述蓝牙设备至下一转向角,并在所述下一转向角下,重复遍历所述多个测试天线与所述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直至遍历所有预设的所述转向角。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置参数还用于指示所述蓝牙设备与每一所述测试天线的蓝牙连接时长,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设置参数,将所述电路开关连接至所述第一测试天线所在的电路,并保持目标时长,所述目标时长大于所述蓝牙设备遍历蓝牙跳频频点的时长。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测试天线接收所述蓝牙设备周期性发送的蓝牙信号;
基于所述蓝牙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测试天线向所述蓝牙OTA测试系统周期性发送下行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测试天线接收经由所述蓝牙OTA测试系统发送的上行信号,所述上行信号为所述辅助设备发送的传输信号。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蓝牙性能测试的系统,包括:
暗室系统,所述暗室系统包括暗室、布设于暗室中的环形天线支撑架以及开关箱,所述环形天线支撑架包括多个测试天线,所述测试天线的中心位置用于放置蓝牙设备,所述开关箱包括测试天线切换系统,所述测试天线切换系统用于向不同的所述测试天线通电,使得不同的所述测试天线与所述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蓝牙OTA测试系统,所述蓝牙OTA测试系统包括切换电路、频谱仪和执行机,所述切换电路用于将所述蓝牙设备与辅助设备之间的传输信号分离为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所述频谱仪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信号获取所述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以及根据所述下行信号获取所述蓝牙设备的接收功率,所述执行机用于根据所述发射功率和所述接收功率获取所述蓝牙设备在不同频点下对应的接收性能和发射性能;
所述辅助设备,用于经由所述测试天线与所述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指令在被计算机上运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调频通信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适用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适用的系统架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适用的系统架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100的软件结构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性能测试过程中通信链路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中涉及的分离传输信号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障碍物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至少一个”、“一个或多个”是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它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它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结合背景技术中的介绍,为了避免环境中的信号干扰,目前的蓝牙通信采用跳频机制(如图1所示),也就是说蓝牙信令交互一直处于跳频状态,收发信道的频点分布在2400MHz-2480MHz的频率范围内,且工作频点随时间随机跳变。而蓝牙的OTA测试需要对蓝牙设备在每个频点上的发射性能和接收性能进行测试。目前进行蓝牙OTA测试的方法主要通过在终端设备安装APK或者控制软件来固定终端设备的跳频频点,然后在固定的收发信道上测试终端设备的接收功率和发送功率。然而,该方法需要蓝牙设备兼容APK或者控制软件,不仅过程复杂,也难以应用到无法安装APK或者控制软件的设备中,普适性差。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及终端设备,该方法通过在蓝牙设备与辅助设备进行蓝牙通信的过程中,利用特定的硬件电路,在电路级别将每个跳频频点对应的传输信号分离为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并基于分离的信号获取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和接收功率,分析蓝牙设备的蓝牙性能,从而能够在无需改动蓝牙设备的情形下即可控制蓝牙的收发信道,获取各频点对应的接收性能和发射性能。此外,该方法还能够以更加切近实际应用情形的模拟场景检测分析蓝牙设备的整机性能,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适用的系统架构示意图。该系统架构包括蓝牙设备10、辅助设备20以及测试系统30。这里的测试系统30可以理解为广义上的测试系统,整个测试过程中除蓝牙设备10和辅助设备20之外的装置均可以被归类于测试系统30。
蓝牙设备10和辅助设备20可以是多种类型的电子设备。比如,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手持计算机、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具有蓝牙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蓝牙设备10和辅助设备20的具体类别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试系统30可以具体包括暗室系统31和蓝牙OTA测试系统32。暗室系统31可以包括暗室以及设置于暗室内部的转台311、环形天线支撑架312以及开关箱313等装置。蓝牙OTA测试系统32可以包括蓝牙无线测试板(下称BT无线测试板)321,频谱仪322以及执行机323。
其中,如图3所示,暗室是一种密闭屏蔽室,用于屏蔽暗室之外的电磁信号。暗室的具体结构可以为长方体结构,包括屏蔽体和位于屏蔽体外部的支撑结构,屏蔽体中设置有吸波材料,能够避免外界电磁信号的干扰。
转台311可以设置在环形天线支撑架312的中心位置,用于固定蓝牙设备10。在测试过程中,转台311可以实现360°转动。具体来说,转台可以按照预设的角度间隔进行转动,例如转台相邻两次固定位置之间的角度间隔为30°。下文为描述方便,以转动角区分转台所处的各个位置,比如初始位置(未转动的转台位置)对应0°转动角,当转台按照逆时针方向转动时,转动角逐渐增大;或者,转动的设置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如0°转动角可以对应预设的基准方向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环形天线支撑架312包括多个探头,每个探头都可以用于放置测试天线,从而形成环形天线阵列。其中,本申请的测试天线可以包括水平极化测试天线和垂直极化测试天线,一个探头上可以分别安装有水平极化测试天线和垂直极化测试天线。不同探头及设置于其上的测试天线对应不同的俯仰角,下文为描述方便,以俯仰角区分各个测试天线,比如针对对应0°俯仰角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其可以用0°水平极化测试天线来表示,针对对应45°俯仰角的垂直极化测试天线,其可以用45°垂直极化测试天线来表示。0°俯仰角例如可以对应水平方向,按照逆时针方向俯仰角逐渐增大;或者,俯仰角的设置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探头及设置于其上的多个测试天线可以被均匀地布设在环形天线支撑架312上,相邻两个探头中的测试天线之间可以间隔固定的角度α(α例如为45°)。各测试天线可以分别通过布设于环形天线支撑架312中的导线与位于暗室中的开关箱313电路连接。
开关箱313内部包括测试天线切换系统,该测试天线切换系统可以通过控制电路开关将电路连接至不同俯仰角对应的垂直极化测试天线或者水平极化测试天线所在的电路。当将电路连接至某一俯仰角对应的垂直极化测试天线或者水平极化测试天线所在电路之后,该垂直极化测试天线或者水平极化测试天线通电,并处于工作状态,而其他测试天线处于关闭状态(或称空闲状态)。处于工作状态中的测试天线可以与蓝牙设备10建立无线通信,具体可以用于接收蓝牙设备10发射的蓝牙信号,并经由电路将信号传输至辅助设备。
在测试过程中,开关箱313可以控制各个俯仰角对应的垂直极化测试天线轮流开启,以及控制各个俯仰角对应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轮流开启;或者说,开关箱313可以控制各俯仰角对应的垂直极化测试天线和水平极化测试天线轮流开启。前者具体是指,首先轮流开启各个俯仰角对应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遍历所有水平极化测试天线之后,再轮流开启各个俯仰角对应的垂直极化测试天线。后者具体是指,轮流开启同一俯仰角对应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垂直极化测试天线,然后跳转至下一俯仰角,再轮流开启该下一俯仰角对应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垂直极化测试天线,直至遍历所有俯仰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BT无线测试板321可以作为连接暗室系统31和辅助设备20的媒介,通过同时与暗室系统31中的开关箱313以及与辅助设备20连接,实现辅助设备20与蓝牙设备10之间的通信连接。此外,BT无线测试板321包括定向耦合器、隔离器等射频器件,可以用于从电路级别将蓝牙设备10和辅助设备20之间的传输信号分离为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并对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分别进行独立的处理和测试。应理解,这里的上行信号是指蓝牙设备10向辅助设备20发送的信号,下行信号是指辅助设备20向蓝牙设备10发送的信号。示例性的,上行信号例如可以是蓝牙设备周期性发送的状态查询信号,下行信号例如可以是辅助设备周期性反馈的状态上报信号,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频谱仪322可以用于接收BT无线测试板321发送的分离之后的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并分别对接收到的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进行频域分析,获取其对应的频点。此外,频谱仪322还可以根据上行信号计算蓝牙设备10对应的发射功率,以及根据下行信号计算蓝牙设备10对应的接收功率。频谱仪322可以将分析获得的上行信号对应的频点、下行信号对应的频点以及功率计算结果上传到执行机323。
执行机323是具有较高计算性能的电子设备,如电脑。在测试过程中,该执行机323可以用于执行多种功能,包括:(1)执行机323可以用于与用户进行交互。例如,执行机323可以包括输入装置(如显示屏、按键等),并且可以通过该输入装置获取用户输入的设置参数,如电路切换参数、天线设置参数等等。再例如,执行机323还可以包括输出装置(如显示屏),并且可以通过输出装置向用户提供针对蓝牙设备10的OTA测试结果,如通过显示屏向用户显示蓝牙设备在不同频点上的性能分布,或者蓝牙设备在不同频域上的性能分布。(2)执行机323可以根据用户设置的参数指示开关箱313切换电路,向不同测试天线通电,从而实现不同测试天线与蓝牙设备进行无线通信。(3)执行机323还可以用于与辅助设备20进行交互,例如,执行机323可以指示辅助设备20与蓝牙设备10建立蓝牙通信。(4)执行机323还可以用于接收频谱仪323发送的上行信号或下行信号对应的频域分析结果,上行信号对应的接收功率计算结果和下行信号对应的发射功率计算结果等;并且,可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处理,分析蓝牙设备在各频点下对应的接收性能和发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系统30还可以包括其他更多部分,比如如图4所示,该测试系统30还可以包括开关箱314以及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测试系统、蜂窝网络测试系统等。其中,开关箱314用于执行切换功能,具体可以用于在蓝牙OTA测试系统32、Wi-Fi测试系统、蜂窝网络测试系统之间进行切换。比如,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时,开关箱可以将电路切换至蓝牙OTA测试系统,此时,暗室系统31中的开关箱313可以经由开关箱314与蓝牙OTA测试系统中的BT无线测试板323建立连接。而当进行Wi-Fi性能测试时,开关箱314可以将电路切换至Wi-Fi测试系统,使得该Wi-Fi测试系统与暗室系统建立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测试系统30的具体结构不作任何限定。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100可以对应于本申请中的蓝牙设备10和/或辅助设备20。
终端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指示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100的结构限定。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也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其中,控制器可以是终端设备10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充电管理模块1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电源管理模块141用于连接电池142,充电管理模块140与处理器110。电源管理模块141接收电池1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的输入,为处理器110,内部存储器121,外部存储器,显示屏194,摄像头193,和无线通信模块160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141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和充电管理模块140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终端设备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终端设备1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终端设备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所述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终端设备100通过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显示屏1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
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终端设备1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终端设备1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村呼气,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和/或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器中的存储器的指令,执行终端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终端设备1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100的软件系统可以采用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或云架构。本发明实施例以分层架构的Android系统为例,示例性说明终端设备100的软件结构。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00的软件结构框图。该终端设备100可以对应于本申请中的蓝牙设备10和/或辅助设备20。
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如图6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导航,WLAN,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等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如图6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
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窗口管理器可以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
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所述数据可以包括视频,图像,音频,拨打和接听的电话,浏览历史和书签,电话簿等。
视图系统包括可视控件,例如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片的控件等。视图系统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视图组成的。例如,包括短信通知图标的显示界面,可以包括显示文字的视图以及显示图片的视图。
电话管理器用于提供终端设备100的通信功能。例如通话状态的管理(包括接通,挂断等)。
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等。
通知管理器使应用程序可以在状态栏中显示通知信息,可以用于传达告知类型的消息,可以短暂停留后自动消失,无需用户交互。比如通知管理器被用于告知下载完成,消息提醒等。通知管理器还可以是以图表或者滚动条文本形式出现在系统顶部状态栏的通知,例如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通知,还可以是以对话窗口形式出现在屏幕上的通知。例如在状态栏提示文本信息,发出提示音,终端振动,指示灯闪烁等。
Android 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障碍物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 ES),2D图形引擎(例如:SGL)等。
表面管理器用于对显示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2D和3D图层的融合。
媒体库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像文件等。媒体库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例如:MPEG4,H.264,MP3,AAC,AMR,JPG,PNG等。
三维图形处理库用于实现三维图形绘图,图像渲染,合成,和图层处理等。
2D图形引擎是2D绘图的绘图引擎。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出厂前的蓝牙性能测试,测试方案主要通过在蓝牙设备和辅助设备的蓝牙交互过程中,利用外置的蓝牙OTA测试系统在电路维度(或硬件维度)对传输的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进行分离,并基于分离后的信号获取蓝牙设备在各频点上对应的接收功率和发射功率,从而获取蓝牙设备在各频点上对应的蓝牙性能,进而为后续调试终端设备的蓝牙性能提供准确的依据。
以下结合测试系统的具体结构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进行更加详细的介绍。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系统包括的暗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进行蓝牙性能测试之前,可以首先进行蓝牙性能测试的准备工作。该测试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各方面:
一方面,可以将待测的蓝牙设备(以下以手机为例)固定在暗室系统中的转台上。具体地,转台设置于环形天线支撑架的中心位置,转台顶部可以为平面结构,蓝牙设备可以固定在该平面结构上。之后,开启蓝牙设备的蓝牙功能,并且在之后的整个测试过程中,保持该蓝牙功能一直处于开启状态。蓝牙设备作为蓝牙信号的发射源可以在暗室内发射全向蓝牙信号。
另一方面,用户可以针对蓝牙OTA测试系统中的执行机输入设置参数,该设置参数可以包括电路切换参数、天线设置参数等等。其中,电路切换参数用于指示将连接电路切换到特定的测试天线(如特定俯仰角对应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或特定俯仰角对应的垂直极化测试天线),以及每个测试天线对应的电路连接时长,该时长也可以视为每个测试天线处于工作状态的时长或者蓝牙设备与每个测试天线的通信连接时长。
当开始进行蓝牙性能测试时,需要控制的测试变量包括测试天线、转台(或蓝牙设备)位置(或转向角)。在测试过程中,可以首先固定转台的转向角,然后遍历各个测试天线,获取每个测试天线对应的信号的频域分布;之后改变转台的转向角,重复遍历各个测试天线,获取每个测试天线对应的信号的频域分布;直至所有预设的转向角遍历完成。或者,在测试过程中,也可以首先固定测试天线,然后遍历预设的转向角,获取每个转向角对应的信号的频域分布;之后,切换到下一个测试天线。
蓝牙OTA测试系统中的执行机可以向开关箱发送电路切换指示信息,该电路切换指示信息包括电路切换参数和/或天线设置参数,电路切换参数具体可以用于指示开关箱将连接电路切换到哪一个测试天线所在电路。此外,该电路切换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开关箱与测试天线的连接时长,也即每个测试天线对应的工作时长(或称开启时长),其中,每个测试天线的工作时长需要大于蓝牙设备遍历跳频频点的时长。应理解,这里之所以设置开关箱将电路切换到每个测试天线上的时长,且使得测试天线的工作时长大于蓝牙设备遍历跳频频点的时长,是因为需要保证蓝牙设备与每个测试天线通信时都能遍历所有预设的跳频频点,以便后续对该俯仰角下各个频点对应的蓝牙性能进行分析。
举例来说,一种可能的电路切换方式可以是:执行机按照俯仰角从小到大的顺序,指示开关箱将电路开关轮流切换至各俯仰角对应的测试天线所在电路,并且指示每个测试天线所在电路的连接时长为第一时长(如2min)。示例性的,在蓝牙性能测试过程中,电路切换信息可以如表1所示:
表1
结合上表1所示的信息,执行机可以首先指示开关箱将电路开关切换到0°俯仰角对应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并且指示切换后的电路连接时长为2min,也即使蓝牙设备与0°俯仰角对应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之间的通信时长为2min。
当开关箱与0°俯仰角对应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连接时长达到2min之后,执行机可以指示开关箱将电路开关切换到0°俯仰角对应的垂直极化测试天线,并且指示切换后的电路连接时长为2min。
当开关箱与0°俯仰角对应的垂直极化测试天线连接时长达到2min之后,执行机可以指示开关箱将电路开关切换到45°俯仰角对应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并且指示切换后的电路连接时长为2min。
开关箱与45°俯仰角对应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连接时长达到2min之后,执行机可以指示开关箱将电路开关切换到45°俯仰角对应的垂直极化测试天线,并且指示切换后的电路连接时长为2min。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执行机指示开关箱将电路开关切换到315°俯仰角对应的垂直极化测试天线,并且指示切换后的电路连接时长为2min。至此,蓝牙设备遍历各个俯仰角下的测试天线进行通信,并且与每一个测试天线进行通信时,蓝牙设备均遍历预设的跳频频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经过上述过程对测试天线进行切换时,转台对应的转向角可以保持不变直至所有测试天线均与蓝牙设备进行过无线通信。之后,转台可以旋转预设的角度间隔,达到下一个转向角,然后重复上述对测试天线进行切换的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于工作状态的测试天线可以用于接收蓝牙设备发射的蓝牙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经由开关箱、蓝牙OTA测试系统等传输至辅助设备。示例性的,蓝牙设备与辅助设备进行蓝牙通信时的传输路径可以如图7中的加粗线路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蓝牙设备10自身无需做改动,如安装APK或者控制软件等,其可以按照蓝牙协议的规定,以贴近实际应用的状态与其他设备进行蓝牙通信。
在实际应用中,虽然终端设备可以全向发射蓝牙信号,但是由于其自身硬件结构等的限制,不同方位对应的蓝牙性能可能不同。类似地,终端设备的放置角度不同,在蓝牙通信过程中展现蓝牙性能可能也会不同。所以,为了全面地获取蓝牙设备的性能,有必要在俯仰角维度(或测试天线维度)、转向角维度、频点维度分别测试蓝牙设备对应的性能。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通过在每一个预设的转动角下,遍历开启不同方位角的测试天线,实现蓝牙设备与辅助设备在各跳频频点上进行蓝牙交互,之后将每一频点对应的通信信号分离为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进而获取每一频点在不同转动角和俯仰角下对应的发送功率和接收功率,最终通过分析即可获取各个频点在不同转向角和俯仰角下对应的蓝牙设备性能。该方法通过将俯仰角、转向角、频点作为测试蓝牙性能的变量,可以使得测试场景与实际应用场景更加贴合,更加准确地获取蓝牙设备在实际应用中表现的蓝牙性能。
为了更加清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以下结合几个具体的示例,对测试蓝牙性能的方式进行介绍。
方式一,首先固定转向角变量,按照俯仰角对应的测试天线进行性能测试。
可以根据测试需求针对转向台预设不同的转向角,以及针对测试天线预设不同的俯仰角。示例性的,针对转向角的预设策略可以为:以预设的第一方向为基准转动方向(基准转动方向对应的转动角为0°),相邻转向角之间间隔30°,也即在测试过程中,可以将转台依次转动0°,30°,60°,90°,120°,150°,180°,……,330°。针对俯仰角的预设策略可以为:以预设的第二方向为基准方向(基准方向对应俯仰角的为0°),相邻俯仰角的测试天线之间的间隔为45°,也即各个探头中的测试天线对应的俯仰角分别为0°,45°,90°,135°,180°,……,315°。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进行蓝牙性能测试时,可以首先固定转台,在转动角不变的情形下,按照俯仰角的角度依次遍历各个测试天线,控制每个测试天线在目标时长内处于工作状态,在该目标时长内,蓝牙设备和辅助设备足以遍历跳频频点通信。
示例性的,以转动角为0°,且跳频频点以20MHz为间隔作为示例,在进行蓝牙性能测试时,一种可能的测试策略如下表2所示:
表2
结合上表2示出的测试参数,在0°转向角时,一种可能的蓝牙性能测试过程包括:首先固定转台,使得手机的中轴线方向与预设的基准方向一致,也即获取0°转向角。之后,通过蓝牙OTA测试系统中的执行机控制开关箱313将电路切换至俯仰角为0°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保持该水平极化测试天线在目标时长(如2min)内处于开启状态,而其余测试天线均处于关闭状态。在该目标时长内,蓝牙设备和辅助设备可以遍历2400MHz、2420MHz……2480MHz进行蓝牙通信。
当0°俯仰角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开启时长达到目标时长时,执行机可以指示开关箱切换电路,将电路切换至俯仰角为0°的垂直极化测试天线,并保持该垂直极化测试天线在目标时长(如2min)内处于开启状态,而其余测试天线均处于关闭状态。在该目标时长内,蓝牙设备和辅助设备可以遍历2400MHz、2420MHz……2480MHz进行蓝牙通信。
当0°俯仰角的垂直极化测试天线开启时长达到目标时长时,执行机可以指示执行机可以指示开关箱切换电路,将电路切换至俯仰角为45°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并保持该水平极化测试天线在目标时长(如2min)内处于开启状态,而其余测试天线均处于关闭状态。在该目标时长内,蓝牙设备和辅助设备可以遍历2400MHz、2420MHz……2480MHz进行蓝牙通信。
当45°俯仰角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开启时长达到目标时长时,执行机可以指示开关箱切换电路,将电路切换至俯仰角为45°的垂直极化测试天线,并保持该垂直极化测试天线在目标时长(如2min)内处于开启状态,而其余测试天线均处于关闭状态。在该目标时长内,蓝牙设备和辅助设备可以遍历2400MHz、2420MHz……2480MHz进行蓝牙通信。
按照上述过程,在0°转向角的情形下,可以依次遍历各个俯仰角对应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和垂直极化测试天线,同时使得蓝牙设备和辅助设备在通过每个测试天线通信时,得以遍历各个跳频频点进行蓝牙通信。
在完成本轮0°转向角对应的蓝牙性能测试过程之后,可以将转台转动30°,获得30°转向角,然后在30°转动角下进行下一轮蓝牙性能测试过程。此时,蓝牙性能测试所依据的测试参数可以如表3所示:
表3
结合表3示出的参数,在30°转向角时,一种可能的蓝牙性能测试过程包括:转动转台,使得蓝牙设备的中轴线方向相对于预设的基准方向转动30°,也即获取30°转向角。之后,通过蓝牙OTA测试系统中的执行机控制开关箱313将电路切换至0°俯仰角对应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并在目标时长(如2min)内保持该水平极化测试天线处于开启状态,而其余测试天线均处于关闭状态。在该目标时长内,蓝牙设备和辅助设备能够遍历2400MHz、2420MHz……2480MHz进行蓝牙通信。
当0°俯仰角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的开启时长达到目标时长时,执行机可以指示开关箱切换电路,将电路切换至0°俯仰角对应的垂直极化测试天线,并在目标时长(如2min)内保持该垂直极化测试天线处于开启状态,而其余测试天线均处于关闭状态。在该目标时长内,蓝牙设备和辅助设备能够遍历2400MHz、2420MHz、……、2480MHz进行蓝牙通信。
当0°俯仰角的垂直极化测试天线的开启时长达到目标时长时,执行机可以指示开关箱切换电路,将电路切换至45°俯仰角对应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并在目标时长(如2min)内保持该水平极化测试天线处于开启状态,而其余测试天线均处于关闭状态。在该目标时长内,蓝牙设备和辅助设备能够遍历2400MHz、2420MHz、……、2480MHz进行蓝牙通信。
当45°俯仰角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的开启时长达到目标时长时,执行机可以指示开关箱切换电路,将电路切换至俯仰角为45°的垂直极化测试天线,并目标时长(如2min)内保持该垂直极化测试天线在处于开启状态,而其余测试天线均处于关闭状态。在该目标时长内,蓝牙设备和辅助设备能够遍历2400MHz、2420MHz、……、2480MHz进行蓝牙通信。
按照上述过程,在30°转向角的情形下,可以依次遍历各个俯仰角对应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和垂直极化测试天线,同时使得蓝牙设备和辅助设备在通过每个测试天线通信时,得以遍历各个跳频频点进行蓝牙通信。
在完成本轮30°转向角对应的蓝牙性能测试过程之后,继续将转台继续转动30°,获得60°转向角,然后在60°转动角下进行下一轮蓝牙性能测试过程,按照类似的过程,直至在每一个预设的转向角下均完成测试。其中,每一轮的蓝牙性能测试过程与上述0°转向角和30°转向角对应的测试过程类似,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以在每一轮测试中,先切换至某一俯仰角对应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待达到目标时长后,再切换至该俯仰角对应的垂直极化测试天线为例进行说明,但在实际应用中,测试过程并不仅限于此。示例性的,除上述介绍的测试方式之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性能测试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方式二:首先固定转向角变量,再按照测试天线的极化方向固定各俯仰角对应的测试天线变量。
具体来说,在固定转向角对应的每一轮测试过程中,当切换到某一个俯仰角对应的测试时,可以仅切换水平极化测试天线,在目标时长内保持该俯仰角下水平极化测试天线处于工作状态,而其他测试天线均处于关闭状态。当该俯仰角对应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工作时长达到目标时长之后,蓝牙OTA测试系统的执行机可以指示开关箱313将电路切换至相邻俯仰角对应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所在电路。当所有俯仰角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均被遍历之后,继续保持转向角不变,遍历各个俯仰角对应的垂直极化测试天线。
示例性的,以转向角固定为0°为例,该方式二对应的测试参数可以如表4所示:
表4
方式三:首先固定测试天线变量,再按照转向角遍历各个不同俯仰角。
具体来说,可以首先按照极化方向将测试使用的天线固定为水平极化测试天线(或垂直极化测试天线),在固定转向角对应的每一轮测试过程中,执行机可以控制开关箱遍历各个俯仰角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当某一个转向角对应的各俯仰角上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被遍历完成后,转动转台至下一个转动角,开启下一轮测试过程,也即在下一个转动角下,执行机控制开关箱重复遍历各个俯仰角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重复更改转动角以及在每个转动角固定时遍历各俯仰角上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的过程,直至遍历所有转动角。然后,将测试使用的天线固定为垂直极化测试天线,继续在固定的转动角下遍历各俯仰角下的垂直极化测试天线,遍历完成后切换转动角,重复前述过程,直至遍历所有预设的转动角。
示例性的,以首先固定水平极化测试天线为例,该方式三对应的测试参数可以如表5所示:
表5
方式四:首先固定俯仰角变量,再按照天线极化方向固定测试天线变量,按照天线极化方向遍历各转向角。
具体来说,可以首先固定俯仰角(如固定俯仰角为0°),在俯仰角不变的情形下,首先使该俯仰角对应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处于工作状态,而其他测试天线均处于关闭状态。然后,按照预设的间隔角度转动转台,如从0°转动角开始,当转台在特定特定转动角保持目标时长之后,可以按照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30°,使转台满足预设的下一个转动角,重复该过程,直至遍历所有预设的转动角。之后,将当前轮次俯仰角对应的测试天线切换为垂直极化测试天线,也即使该俯仰角对应的垂直极化测试天线处于工作状态,而其他测试天线均处于关闭状态。按照与水平极化测试天线时类似的遍历过程,继续遍历垂直极化测试天线下所有预设的转动角。当遍历完毕之后,按照预设的角度间隔切换俯仰角,在下一个俯仰角下继续按照技术天线的方向遍历各转向角。
示例性的,该方式四对应的测试参数可以如表6所示:
表6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表1至表6均以俯仰角的角度间隔为45°,转向角的角度间隔为30°作为示例,但在实际应用中,俯仰角和转向角的设置参数可以根据测试需要灵活设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中,涉及多维度测试条件和测试参数,能够使得测试场景与实际应用场景更加贴切,便于测试人员获取蓝牙设备在实际应用场景下的蓝牙性能。
以上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中,蓝牙设备侧的测试条件以及测试策略。为了更好地理解该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以下结合蓝牙OTA测试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对测试过程中如何获取蓝牙设备在蓝牙交互过程中的发射性能和接收性能进行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蓝牙设备的发射性能可以利用蓝牙设备在交互过程中的发射功率来表征,而发射功率可以基于蓝牙交互时信道传输的上行信号计算获得;蓝牙设备的接收性能可以利用蓝牙设备在交互过程中的接收功率来表征,而接收功率可以基于蓝牙交互时信道传输的下行信号计算获得。因此,为了获取蓝牙设备的发射性能和接收性能,将蓝牙传输信道中的传输信号进行精准分离,获取下行信号和上行信号就成为关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中,通过蓝牙OTA测试系统中的BT无线测试板对传输信号进行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分离。该BT无线测试板与频谱仪连接,可以将分离之后的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发送至频谱仪,由频谱仪基于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计算各频点下不同转动角、俯仰角对应的接收功率和发射功率。
上述图7实施例主要介绍了如何控制蓝牙设备与不同的测试天线通信连接,以及蓝牙设备与辅助设备蓝牙通信时的具体传输路径。以下结合图8,对如何对蓝牙通信过程中的传输信号进行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分离,以及如何基于分离之后的信号分析蓝牙设备的性能进行介绍。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性能测试方法中对传输信号进行分离的过程进行介绍。
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T无线测试板的电路结构的示意图。
参见图8,BT无线测试板321包括第一切换开关3211、第一功率放大器3212、定向耦合器3213,以及第二功率放大器3214和第三功率放大器3215,第二切换开关3216。
当蓝牙设备与辅助设备进行蓝牙通信时,可以通过第一切换开关3211将传输链路切换为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其中,下行链路用于传输下行信号,也即辅助设备向蓝牙设备发送的信号;上行链路用于传输上行信号,也即蓝牙设备向辅助设备发送的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需要切换到下行链路时,第一切换开关3211将电路切换为AD连接电路。当需要切换到上行链路时,第一切换开关3211可以将电路切换为AB连接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进行全向辐射功率(total radiated power,TRP)测试(也即发射性能测试)时,蓝牙设备与辅助设备进行蓝牙通信,上行链路可以包括:第一切换开关3211、第一功率放大器3212和定向耦合器3213。上行信号在上行链路中的的传输路径可以为:暗室系统中的测试天线接收蓝牙设备发射的上行信号,然后通过导线将该上行信号传输至开关箱(图8未示出);开关箱接收到该上行信号之后,经由其与BT无线测试板中第一切换开关3211中的连接电路,将该上行信号传输至第一切换开关3211;第一切换开关3211经由内部AB之间的连接电路将上行信号传输至第一功率放大器3212;第一功率放大器3212对该上行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处理,其中,第一功率放大器3212进行功率放大处理的增益可以根据测试需要灵活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之后,第一功率放大器3212将上行信号进一步传输至辅助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进行全向辐射灵敏度(total isotropic sensitivity,TIS)测试(也即接收性能测试)时,蓝牙设备和辅助设备进行蓝牙通信,下行链路可以包括:定向耦合器3213和第一切换开关3211。下行信号在上行链路中的传输路径可以为:辅助设备发送的下行信号首先传输至定向耦合器3213;定向耦合器3213将获取的下行信号传输至第一切换开关3211,并通过DA连接电路经由开关箱(图8未示出)将该下行信号传输至测试天线,并通过测试天线发射信号,将下行信号传输至蓝牙设备。其中,DA连接电路是指图8中D点和A点连接之后的电路,也即第一切换开关3211处于交叉连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BT无线测试板采集上行信号的方式可以包括:在第一功率放大器3212和定向耦合器3213之间连接有上行信号采集电路,该上行信号采集电路经由第二功率放大器3214连接至第二切换开关3216,并经由第二切换开关3216连接至频谱仪322。
当蓝牙设备与辅助设备经由上行链路进行蓝牙通信时,上行信号经由第一功率放大器3212之后,一部分信号经由定向耦合器3213传输至辅助设备,一部分信号经由上行信号采集电路传输至第二功率放大器3214,并经由第二功率放大器3214传输至频谱仪。
在一些实施例中,BT无线测试板采集下行信号的方式可以包括:在定向耦合器中连接上行信号采集电路,该下行信号采集电路可以包括第三功率放大器3215以及与定向耦合器3213和第三功率放大器3215串联的第二切换开关3216,且第二切换开关3216与频谱仪322电路连接。
当需要采集蓝牙设备和辅助设备进行蓝牙通信时的下行信号时,可以将第一切换开关3211切换至DA电路,并将第二切换开关3216切换至下行信号采集电路(也即将第二切换开关3215切换至第三功率放大器3215所在电路)。此时,BT无线测试板采集下行信号的方式可以包括:辅助设备发送的下行信号在定向耦合器3213被分为两路,一路经由定向耦合器3213和第一切换开关3211传输至暗室系统中的测试天线,并由测试天线传输至蓝牙设备;另一路经由定向耦合器3213、第三功率放大器3215和第二切换开关3216传输至频谱仪。其中,传输至频谱仪的下行信号,也即BT无线测试板分离且用于计算蓝牙设备接收性能的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频谱仪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上行信号计算蓝牙设备对应的接收功率,以及根据接收到的下行信号计算蓝牙设备对应的发射功率。
之后,频谱仪可以将计算获得的接收功率和发射功率发送至执行机。执行机接收并存储接收功率和发射功率。其中,执行机存储接收功率和发射功率的方式可以包括:执行机确定当前蓝牙设备和辅助设备的测试参数,也即确定当前蓝牙设备是在哪个转向角以及测试天线与辅助设备进行的蓝牙通信;并且获取当前接收频率和发射频率对应的蓝牙跳频频点(或简称为频点);之后,将具有对应关系的频点、俯仰角、转向角、测试天线以及接收功率和发射功率进行存储。示例性的,以频点是2400MHz为例,其对应的在不同俯仰角、转向角和测试天线下的功率数据可以如表7所示。
表7
之后,执行机可以对各频点对应的接收功率和发射功率进行计算,获取蓝牙设备在不同频点下的接收性能和发射性能。其中,计算各频点对应的接收功率和发射功率的方式可以包括以下过程:
首先,针对同一频点,遍历各个转向角,对每一个转向角对应的同一俯仰角下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和垂直极化测试天线分别对应的接收功率的倒数进行求和,之后对求和后的值再取倒数,获取该频点下各俯仰角对应的接收功率;以及,对每一个转向角对应的同一俯仰角下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和垂直极化测试天线分别对应的发射功率进行加和,获取该频点下各俯仰角对应的发射功率。以频点是2400MHz为例,计算之后的数据可以如表8所示。应理解,这里计算频点下各俯仰角对应的接收功率的方式,之所以是对每一个转向角对应的同一俯仰角下的水平极化测试天线和垂直极化测试天线分别对应的接收功率进行加和后取倒数,是因为接收功率越小说明接收能力越强,因此此处使用接收功率的倒数来衡量接收能力。
表8
之后,计算该频点下,每个转向角对应的平均接收功率和平均发射功率。该计算过程可以包括:对每个转向角对应的多个俯仰角下的接收功率进行均值计算,获取每个转向角对应的接收功率平均值;以及,对每个转向角对应的多个俯仰角下的发射功率进行均值计算,获取每个转向角对应的发射功率平均值。示例性的,继续以频点为2400MHz为例,计算之后的数据可以如表9所示。
表9
以频点是2400MHz,转向角为0°为例。发射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1-1)计算获得:
其中,Pi={18,23,…22};θi为不同测试天线对应的俯仰角。
应理解,当频点为其他数值,或者转向角为其他数值时,对应的发射功率均可以按照与上述公式类似的方式进行计算。本申请对此不在一一详述。
以频点是2400MHz,转向角为0°为例。接收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1-2)计算获得:
其中,Pi=Pi={2.73,3.23,…,5.96};θi为不同测试天线对应的俯仰角。
应理解,当频点为其他数值,或者转向角为其他数值时,对应的接收功率均可以按照与上述公式类似的方式进行计算。本申请对此不在一一详述。
再之后,计算该频点下的平均接收功率和平均发射功率。该计算过程可以包括:对该频点下多个转动角度分别对应的接收功率进行计算,获取该频点对应的平均接收功率;以及,对该频点下多个转动角度分别对应的发射功率进行求和计算,获取该频点对应的平均发射功率。示例性的,继续以频点为2400MHz为例,计算之后的数据可以如表10所示:
表10
频点/MHz 接收功率/nW 发射功率/mW
2400 Pr2400 Pt2400
示例性的,对该频点下的接收功率Pr2400的计算方式可以包括:对各个转动角对应的接收功率取倒数,再对取倒数之后的值进行求和,再对求和之后的值取倒数。对该频点下的发射功率Pt2400的计算方式可以包括:对各个转动角对应的接收功率进行求和。
按照上述表7至表10对应的计算过程可以计算获取蓝牙设备在各频点对应的平均接收功率和平均发射功率。之后,通过比较各频点对应的平均接收功率和平均发射功率即可获取蓝牙设备在不同频点对应的接收性能和发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介绍的计算方式仅为示例,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通过其他公式或方式计算各频点对应的接收功率和发射功率,且各频点对应的接收功率和发射功率并不仅限于平均值。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通过在每一个预设的转动角下,均遍历开启不同方位角的测试天线,实现蓝牙设备与辅助设备在各个跳频频点上进行蓝牙交互,之后将每一频点对应的通信信号分离为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进而获取每一频点在不同转动角和俯仰角下对应的接收功率和发送功率,最终通过分析即可获取各个频点在不同转向角和俯仰角下对应的蓝牙设备性能。该方法通过将俯仰角、转向角、频点作为测试蓝牙性能的变量,可以使得测试场景与实际应用场景更加贴合,更加准确地获取蓝牙设备在实际应用中表现的蓝牙性能。
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901,接收第一测试天线发送的传输信号,该第一测试天线位于暗室且与位于暗室中的蓝牙设备建立有蓝牙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测试天线为布设在暗室中的多个测试天线中的一个。多个测试天线形成环形天线阵列,蓝牙设备位于环形天线阵列的中心位置,不同的测试天线能够与蓝牙设备建立不同角度的蓝牙连接,或者能够从不同极化方向接收蓝牙设备发送的蓝牙信号。当进行蓝牙性能测试时,固定所述蓝牙设备对应的转向角,遍历所述多个测试天线,使得每个所述测试天线依次与所述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天线分别建立过蓝牙连接之后,转动所述蓝牙设备至下一转向角,并在所述下一转向角下,重复遍历所述多个测试天线与所述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直至遍历所有预设的所述转向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暗室系统可以接收蓝牙OTA测试系统发送的第一设置参数,所述第一设置参数用于指示将暗室中的电路切换至所述第一测试天线所在的电路;响应于所述第一设置参数,将所述电路开关连接至所述第一测试天线所在的电路,所述第一测试天线位于所述暗室系统的暗室中,并保持目标时长,所述目标时长大于所述蓝牙设备遍历蓝牙跳频频点的时长。
可选地,暗室系统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测试天线接收所述蓝牙设备周期性发送的蓝牙信号;并基于所述蓝牙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测试天线向所述蓝牙OTA测试系统周期性发送上行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接收到的蓝牙信号向蓝牙OTA测试系统发送传输信号,并经由蓝牙OTA系统将传输信号发送至辅助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蓝牙OTA测试系统中的所述执行机接收第一设置参数,第一设置参数用于指示将暗室中的电路切换至所述第一测试天线所在的电路;所述执行机向测试天线切换系统发送所述第一设置参数,所述测试天线切换系统用于通过控制切换开关将电路切换至某一测试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执行蓝牙性能测试之前,蓝牙OTA测试系统中的所述执行机还可以向所述辅助设备发送蓝牙连接指示消息,所述蓝牙连接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辅助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S902,通过切换电路将传输信号分离为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该上行信号为蓝牙设备经由测试天线和蓝牙OTA测试系统向辅助设备发送的传输信号,该下行信号为辅助设备经由蓝牙OTA测试系统和测试天线向所蓝牙设备发送的传输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蓝牙OTA测试系统中用于分离传输信号的过程可以包括:所述蓝牙OTA测试系统包括蓝牙BT无线测试板、频谱仪和执行机,所述BT无线测试板包括所述切换电路,所述切换电路包括第一切换开关和第二切换开关,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用于连接第一电路或者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串联有功率放大器,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两个分支电路连接,其中,第一分支电路用于将一部分的所述上行信号经由定向耦合器传输至所述辅助设备,第二分支电路用于将另一部分的所述上行信号传输至所述频谱仪;所述第二电路包括所述定向耦合器,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辅助设备连接,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输出端与两个分支电路连接,其中,第三分支电路用于将一部分的所述下行信号经由所述第一切换开关传输至所述蓝牙设备,所述第四分支电路用于将另一部分的所述下行信号传输至所述频谱仪;所述通过切换电路将所述传输信号分离为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具体包括:将所述第一切换开关连接至所述第一电路,并将所述第二切换开关连接至所述第二分支电路;通过所述频谱仪获取所述上行信号;或者,将所述第一切换开关连接至所述第二电路,并将所述第二切换开关连接至所述第四分支电路;通过所述谱仪获取所述下行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执行机向所述BT无线测试板发送第二设置参数,所述第二设置参数用于指示所述BT无线测试板将所述第一切换开关切换至所述第一电路或者第二电路,以及用于指示所述BT无线测试板将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切换至所述第三电路或者第四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还串联有功率分配器、隔离器、功率衰减器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支电路和所述第四分支电路分别串联有功率放大器。
S903,根据上行信号获取蓝牙设备对应的发射功率,以及根据所下行信号获取蓝牙设备对应的接收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上行信号获取所述蓝牙设备对应的发射功率,以及根据所述下行信号获取所述蓝牙设备对应的接收功率,具体包括:所述频谱仪根据所述上行信号获取所述蓝牙设备对应的发射功率;以及,所述频谱仪根据所述下行信号获取所述蓝牙设备对应的接收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频谱仪接收经由所述第二分支电路传输的上行信号,并根据所述上行信号计算所述蓝牙设备对应的发射功率以及所述发射功率对应的蓝牙跳频频点;和/或,所述频谱仪接收经由所述第四分支电路传输的下行信号,并根据所述下行信号计算所述蓝牙设备对应的接收功率以及所述接收功率对应的蓝牙跳频频点。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通过在每一个预设的转动角下,均遍历开启不同方位角的测试天线,实现蓝牙设备与辅助设备在各个跳频频点上进行蓝牙交互,之后将每一频点对应的通信信号分离为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进而获取每一频点在不同转动角和俯仰角下对应的接收功率和发送功率,最终通过分析即可获取各个频点在不同转向角和俯仰角下对应的蓝牙设备性能。该方法通过将俯仰角、转向角、频点作为测试蓝牙性能的变量,可以使得测试场景与实际应用场景更加贴合,更加准确地获取蓝牙设备在实际应用中表现的蓝牙性能。
基于同样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个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基于同样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蓝牙性能测试的系统,包括:暗室系统,所述暗室系统包括暗室、布设于暗室中的环形天线支撑架以及开关箱,所述环形天线支撑架包括多个测试天线,所述测试天线的中心位置用于放置蓝牙设备,所述开关箱包括测试天线切换系统,所述测试天线切换系统用于向不同的所述测试天线通电,使得不同的所述测试天线与所述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蓝牙OTA测试系统,所述蓝牙OTA测试系统包括切换电路、频谱仪和执行机,所述切换电路用于将所述蓝牙设备与辅助设备之间的传输信号分离为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所述频谱仪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信号获取所述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以及根据所述下行信号获取所述蓝牙设备的接收功率,所述执行机用于根据所述发射功率和所述接收功率获取所述蓝牙设备在不同频点下对应的接收性能和发射性能;所述辅助设备,用于经由所述测试天线与所述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基于同样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指令在被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个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基于同样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个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该流程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蓝牙OTA测试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测试天线发送的传输信号,所述第一测试天线位于暗室且与位于暗室中的蓝牙设备建立有蓝牙连接;
通过切换电路将所述传输信号分离为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所述上行信号为所述蓝牙设备经由所述第一测试天线和所述蓝牙OTA测试系统向辅助设备发送的传输信号,所述下行信号为所述辅助设备经由所述蓝牙OTA测试系统和所述第一测试天线向所述蓝牙设备发送的传输信号;
根据所述上行信号获取所述蓝牙设备对应的发射功率,以及根据所述下行信号获取所述蓝牙设备对应的接收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OTA测试系统包括BT无线测试板、频谱仪和执行机,所述BT无线测试板包括所述切换电路,所述切换电路包括第一切换开关和第二切换开关,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用于连接第一电路或者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串联有功率放大器,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两个分支电路连接,其中,第一分支电路用于将一部分的所述上行信号经由定向耦合器传输至所述辅助设备,第二分支电路用于将另一部分的所述上行信号传输至所述频谱仪;所述第二电路包括所述定向耦合器,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辅助设备连接,所述定向耦合器的输出端与两个分支电路连接,其中,第三分支电路用于将一部分的所述下行信号经由所述第一切换开关传输至所述蓝牙设备,第四分支电路用于将另一部分的所述下行信号传输至所述频谱仪;
所述通过切换电路将所述传输信号分离为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一切换开关连接至所述第一电路,并将所述第二切换开关连接至所述第二分支电路;
通过所述频谱仪获取所述上行信号;或者,
将所述第一切换开关连接至所述第二电路,并将所述第二切换开关连接至所述第四分支电路;
通过所述谱仪获取所述下行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行信号获取所述蓝牙设备对应的发射功率,以及根据所述下行信号获取所述蓝牙设备对应的接收功率,具体包括:
所述频谱仪根据所述上行信号获取所述蓝牙设备对应的发射功率;以及,
所述频谱仪根据所述下行信号获取所述蓝牙设备对应的接收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频谱仪接收经由所述第二分支电路传输的上行信号,并根据所述上行信号计算所述蓝牙设备对应的发射功率以及所述发射功率对应的蓝牙跳频频点;和/或,
所述频谱仪接收经由所述第四分支电路传输的下行信号,并根据所述下行信号计算所述蓝牙设备对应的接收功率以及所述接收功率对应的蓝牙跳频频点。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执行机接收第一设置参数,所述第一设置参数用于指示将暗室中的电路切换至所述第一测试天线所在的电路;
所述执行机向测试天线切换系统发送所述第一设置参数,所述测试天线切换系统用于通过控制切换开关将电路切换至某一测试天线。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执行机向所述辅助设备发送蓝牙连接指示消息,所述蓝牙连接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辅助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执行机向所述BT无线测试板发送第二设置参数,所述第二设置参数用于指示所述BT无线测试板将所述第一切换开关切换至所述第一电路或者第二电路,以及用于指示所述BT无线测试板将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切换至第三电路或者第四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还串联有功率分配器、隔离器、功率衰减器中的一个或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支电路和所述第四分支电路分别串联有功率放大器。
10.一种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暗室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蓝牙OTA测试系统发送的第一设置参数,所述第一设置参数用于指示将暗室中的电路切换至第一测试天线所在的电路;
响应于所述第一设置参数,将电路开关连接至所述第一测试天线所在的电路,所述第一测试天线位于所述暗室系统的暗室中;
通过所述第一测试天线接收蓝牙设备发送的蓝牙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测试天线向所述蓝牙OTA测试系统发送传输信号,所述蓝牙OTA测试系统用于通过切换电路将所述传输信号分离为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根据所述上行信号获取所述蓝牙设备对应的发射功率,以及根据所述下行信号获取所述蓝牙设备对应的接收功率,以及将传输信号传输至辅助设备,所述蓝牙设备位于所述暗室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室系统包括多个测试天线,且所述多个测试天线形成环形天线阵列,所述蓝牙设备位于所述环形天线阵列的中心位置,所述方法还包括:
固定所述蓝牙设备对应的转向角,遍历所述多个测试天线,使得每个所述测试天线依次与所述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当所述蓝牙设备在某一转向角下遍历所述多个测试天线分别建立过蓝牙连接之后,转动所述蓝牙设备至下一转向角,并在所述下一转向角下,重复遍历所述多个测试天线与所述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直至遍历所有预设的所述转向角。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置参数还用于指示所述蓝牙设备与每一所述测试天线的蓝牙连接时长,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设置参数,将所述电路开关连接至所述第一测试天线所在的电路,并保持目标时长,所述目标时长大于所述蓝牙设备遍历蓝牙跳频频点的时长。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测试天线接收所述蓝牙设备周期性发送的蓝牙信号;
基于所述蓝牙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测试天线向所述蓝牙OTA测试系统周期性发送上行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测试天线接收经由所述蓝牙OTA测试系统发送的上行信号,所述上行信号为所述辅助设备发送的传输信号。
15.一种蓝牙性能测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暗室系统,所述暗室系统包括暗室、布设于暗室中的环形天线支撑架以及开关箱,所述环形天线支撑架包括多个测试天线,所述测试天线的中心位置用于放置蓝牙设备,所述开关箱包括测试天线切换系统,所述测试天线切换系统用于向不同的所述测试天线通电,使得不同的所述测试天线与所述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蓝牙OTA测试系统,所述蓝牙OTA测试系统包括切换电路、频谱仪和执行机,所述切换电路用于将所述蓝牙设备与辅助设备之间的传输信号分离为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所述频谱仪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信号获取所述蓝牙设备的发射功率以及根据所述下行信号获取所述蓝牙设备的接收功率,所述执行机用于根据所述发射功率和所述接收功率获取所述蓝牙设备在不同频点下对应的接收性能和发射性能;
所述辅助设备,用于经由所述测试天线与所述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1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或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指令在被计算机上运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056206.7A 2022-08-31 2022-08-31 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156235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6206.7A CN115623528B (zh) 2022-08-31 2022-08-31 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6206.7A CN115623528B (zh) 2022-08-31 2022-08-31 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23528A CN115623528A (zh) 2023-01-17
CN115623528B true CN115623528B (zh) 2023-10-20

Family

ID=84856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56206.7A Active CN115623528B (zh) 2022-08-31 2022-08-31 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2352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6278A (zh) * 2018-12-04 2019-05-14 江苏东大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空口的gps-ota闭环测试方法
WO2019161550A1 (zh) * 2018-02-24 2019-08-29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终端LTE和Wi-Fi共存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0350988A (zh) * 2019-07-30 2019-10-18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干扰条件下智能可穿戴设备的ota性能测试系统
CN114598401A (zh) * 2022-05-09 2022-06-0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射频测试方法、蓝牙设备、电子设备及射频测试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61550A1 (zh) * 2018-02-24 2019-08-29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终端LTE和Wi-Fi共存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9756278A (zh) * 2018-12-04 2019-05-14 江苏东大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空口的gps-ota闭环测试方法
CN110350988A (zh) * 2019-07-30 2019-10-18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干扰条件下智能可穿戴设备的ota性能测试系统
CN114598401A (zh) * 2022-05-09 2022-06-0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射频测试方法、蓝牙设备、电子设备及射频测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23528A (zh) 2023-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48540B (zh) 一种测试系统、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170026791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WO2008031112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radiated performance of a wireless device
CN108471627B (zh) 网络质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064185B (zh) 一种定位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09342834B (zh) 一种终端天线的测试装置
US20220216926A1 (en) Test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1818634A (zh) 一种5g场景下的定位方法、定位平台及用户终端
CN108683465B (zh) 信令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290585B (zh) 上报ca组合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988925A (zh) 一种应用程序启动耗时的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521012A (zh) 定位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基站及位置管理服务器
JP2021510960A (ja) ドライブテストの最小化測定を実行する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US1171612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differentiated service for each region on basis of beam book information
CN115336296A (zh) 定位辅助终端设备的确定方法、装置
CN108337719B (zh) 无线网络扫描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307485B (zh) 无线网络扫描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23528B (zh) 蓝牙性能测试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230231620A1 (en)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082662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Bluetooth radiation performan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60252622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assisted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a-gnss) information
US20240137904A1 (en) Positio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953662B (zh) 相位偏差测量系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337718B (zh) 无线网络扫描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07076A (zh) 启动应用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