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19227A - 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19227A
CN115619227A CN202211631221.XA CN202211631221A CN115619227A CN 115619227 A CN115619227 A CN 115619227A CN 202211631221 A CN202211631221 A CN 202211631221A CN 115619227 A CN115619227 A CN 1156192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ty
decision
market
policy
l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312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19227B (zh
Inventor
王萍萍
胡辰
隆垚
王金川
王静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RBA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OF SHENZHEN (UPDIS)
Original Assignee
URBA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OF SHENZHEN (UPDI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RBA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OF SHENZHEN (UPDIS) filed Critical URBA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OF SHENZHEN (UPDIS)
Priority to CN20221163122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192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19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192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192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192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1Market modelling; Market analysis; Collecting market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城市管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决策矩阵上对城市更新行动的政策完善度评价、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城市潜力用地占纳入统计的经营性用地比例和城市高潜力用地四个方面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实现地区与城市、政策与空间、政府与市场间统一的评估标准,能够为城市更新实施主体提供风险预估和行动决策参考,将有效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更新行动,减小实施主体在具体项目决策时的前期研究投入与社会资源浪费。

Description

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城市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城镇化从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的过程,城市更新正成为提高土地效率、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但由于各城市的发展实况和管理水平的不同,目前存在顶层设计滞后于基层诉求,各地城市更新“各自为战”、难以横向比对或区域协调等问题。同时,各城市政府与市场作为基层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权利优势方和主要实施主体,其决策共识共同表征于城市更新成效,而其决策差异则是利益博弈的内在原因。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地区与城市、政策与空间、政府与市场之间统一的城市更新行动可视化评估方法,以有效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更新行动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能够为城市更新实施主体提供风险预估和行动决策参考,有效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更新行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待评估城市的城市更新信息,所述城市更新信息包括政策体系信息、总体规划信息和城市建设现状信息;
对所述政策体系信息进行量化打分,得到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量化的政策完善度评价和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
基于所述总体规划信息和所述城市建设现状信息确定初选潜力用地、城市潜力用地占纳入统计的经营性用地比例,所述初选潜力用地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用地功能发生变化的现状用地斑块;
基于所述初选潜力用地和预设的评价影响因子确定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对应的城市高潜力用地;
通过预设的决策矩阵可视化展示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对应的所述政策完善度评价、所述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所述城市潜力用地占纳入统计的经营性用地比例和所述城市高潜力用地;
其中,预设的决策矩阵包括政府决策象限和市场决策象限,所述政府决策象限由用于表征所述政策完善度评价和所述城市潜力用地占纳入统计的经营性用地比例的坐标轴围成,所述市场决策象限由用于表征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和所述城市高潜力用地的坐标轴围成。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所述通过预设的决策矩阵可视化展示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对应的所述政策完善度评价、所述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所述城市潜力用地占纳入统计的经营性用地比例和所述城市高潜力用地,包括:
根据所述政策完善度评价和所述城市潜力用地占纳入统计的经营性用地比例,确定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在所述政府决策象限中的坐标;
根据所述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和所述城市高潜力用地,确定各个待评估城市在所述市场决策象限中的坐标;
基于所述待评估城市在所述政府决策象限和所述市场决策象限中的坐标,在所述决策矩阵上展示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根据所述政策完善度评价和所述城市潜力用地占纳入统计的经营性用地比例,得到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对应的空间与政策匹配度指数;
根据所述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和所述城市高潜力用地,得到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对应的市场吸引力指数;
基于所述空间与政策匹配度指数和所述市场吸引力指数确定城市更新行动的决策警示区间;
所述基于所述待评估城市在所述政府决策象限和所述市场决策象限中的坐标,在所述决策矩阵上展示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包括:
基于所述待评估城市在所述政府决策象限和所述市场决策象限中的坐标,在所述决策矩阵上区分展示处于所述决策警示区间的所述待评估城市与其他待评估城市。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所述基于所述空间与政策匹配度指数和所述市场吸引力指数确定城市更新行动的决策警示区间,包括:
按照所述空间与政策匹配度指数从大到小,选取预设监控比例的所述待评估城市作为城市更新行动的政府决策监控区间;
按照所述市场吸引力指数从大到小,选取预设监控比例的所述待评估城市作为城市更新行动的市场决策监控区间;
对所述政府决策监控区间和所述市场决策监控区间取交集处理,得到城市更新行动的决策警示区间。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关于所述空间与政策匹配度指数的政府决策监控曲线,并在所述政府决策象限中展示所述政府决策监控曲线,以使处于所述政府决策监控区间的所述待评估城市位于所述政府决策监控曲线的外侧。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关于所述市场吸引力指数的市场决策监控曲线,并在所述市场决策象限中展示所述市场决策监控曲线,以使处于所述市场决策监控区间的所述待评估城市位于所述市场决策监控曲线外侧。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所述对所述政策体系信息进行量化打分,得到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量化的政策完善度评价和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包括:
通过专家打分法对所述政策体系信息进行量化打分,得到量化的政策完善度评价;
基于所述政策完善度评价确定量化的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所述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和所述政策完善度评价为负相关的数值关系。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所述量化打分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城市更新机构设置信息、决策文件信息、发展权益信息、城市更新规划体系信息、近期实施方案/计划信息;
其中,所述决策文件信息包括核心决策与配套决策;
所述发展权益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密度强度分区或测算规则、城市更新实施主体之间的权益关系原则;
所述城市更新规划体系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市级专项规划或同类型规划、区/镇级统筹规划或同类型规划、单元/街区/片区规划、与现行规划体系的衔接要求。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所述基于所述初选潜力用地和预设的评价影响因子确定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对应的城市高潜力用地,包括:
基于预设的评价影响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所述城市潜力用地进行单因子的赋值叠加分析,得到所述城市潜力用地对应的权重值;
基于所述权重值,通过自然断点法对所述城市潜力用地进行空间划分,得到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对应的城市高潜力用地。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所述评价影响因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一级因子:经济可行、功能结构、城市形态和建筑年代;
其中,所述经济可行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二级因子:用地类型、密度分区、用地规模;
所述功能结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二级因子:交通区位、中心区位;
所述城市形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二级因子:自然景观区位、城市重要街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决策矩阵对城市更新行动的政策完善度评价、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城市潜力用地占纳入统计的经营性用地比例和城市高潜力用地四个方面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实现地区与城市、政策与空间、政府与市场间统一的评估标准,能够为城市更新实施主体提供风险预估和行动决策参考,将有效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更新行动,减小实施主体在具体项目决策时的前期研究投入与社会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更新行动的决策矩阵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政府决策监控区间和市场决策监控区间内的城市集合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更新行动的决策矩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应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及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包括单项或复数项的任意组。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项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者,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伴随城镇化从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的过程,城市更新正成为提高土地效率、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但由于各城市的发展实况和管理水平的不同,目前存在顶层设计滞后于基层诉求,各地城市更新“各自为战”、难以横向比对或区域协调等问题。同时,各城市政府与市场作为基层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权利优势方和主要实施主体,其决策共识共同表征于城市更新成效,而其决策差异则是利益博弈的内在原因。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地区与城市、政策与空间、政府与市场之间统一的城市更新行动可视化评估方法,以有效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更新行动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能够为城市更新实施主体提供风险预估和行动决策参考,有效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更新行动。
请参见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10至S150:
步骤S110,获取多个待评估城市的城市更新信息,所述城市更新信息包括政策体系信息、总体规划信息和城市建设现状信息。
步骤S120,对所述政策体系信息进行量化打分,得到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量化的政策完善度评价和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5,图5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对所述政策体系信息进行量化打分,得到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量化的政策完善度评价和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510和步骤S520:
步骤S510:通过专家打分法对所述政策体系信息进行量化打分,得到量化的政策完善度评价;
步骤S520,基于所述政策完善度评价确定量化的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所述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和所述政策完善度评价为负相关的数值关系。
应能理解的是,采用专家打分法,对决策体现信息进行评价打分,例如对高、较高、一般、较低、低5类分级评价结论赋值1至5的整数。同时,由于决策体系越完善,则作为实施主体的企业能够获得的发展权益越明确,交易成本越低,所以政策完善度评价与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为负相关的数值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量化打分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城市更新机构设置信息、决策文件信息、发展权益信息、城市更新规划体系信息、近期实施方案/计划信息;
其中,所述决策文件信息包括核心决策与配套决策;
所述发展权益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密度强度分区或测算规则、城市更新实施主体之间的权益关系原则;
所述城市更新规划体系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市级专项规划或同类型规划、区/镇级统筹规划或同类型规划、单元/街区/片区规划、与现行规划体系的衔接要求。
具体的,对待评估城市是否设置专门的城市更新机构,核心体系与配套体系的完善情况、是否有明确的城市更新实施主体的权益关系原则,是否有密度强度分区或测算规则,市级专项规划或同类型规划、区/镇级统筹规划或同类型规划、单元/街区/片区规划、与现行规划体系的衔接要求、近期实施方案或计划进行综合评价打分。
步骤S130,基于所述总体规划信息和所述城市建设现状信息确定初选潜力用地、城市潜力用地占纳入统计的经营性用地比例,所述初选潜力用地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用地功能发生变化的现状用地斑块。
应能理解的是,待评估城市的总体规划信息包括规划经营性用地的图斑数据,通过识别、叠加、对比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城市现状用地与规划经营性用地,将用地功能发送变化的现状用地斑块作为城市潜力用地。
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待评估城市对应的城市潜力用地之后,进一步确定城市潜力用地与城市总体规划中经营性用地之间的比例,具体的,城市潜力用地与城市总体规划中经营性用地之间的比例(%)=城市潜力用地(km2)/纳入统计的城市总体规划中经营性用地面积(km2)*100%。
步骤S140,基于所述初选潜力用地和预设的评价影响因子确定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对应的城市高潜力用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6,图6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基于所述初选潜力用地和预设的评价影响因子确定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对应的城市高潜力用地,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610和步骤S620:
步骤S610,基于预设的评价影响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所述城市潜力用地进行单因子的赋值叠加分析,得到所述城市潜力用地对应的权重值;
步骤S620,基于所述权重值,通过自然断点法对所述城市潜力用地进行空间划分,得到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对应的城市高潜力用地。
可以理解的是,利用评价影响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赋值叠加得到各个城市潜力用地对应的权重值。之后采用自然断点法,根据权重值对待评估城市的城市潜力用地进行等级划分,例如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由此确定各个待评估城市对应的城市高潜力用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评价影响因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一级因子:经济可行、功能结构、城市形态和建筑年代;
其中,所述经济可行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二级因子:用地类型、密度分区、用地规模;
所述功能结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二级因子:交通区位、中心区位;
所述城市形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二级因子:自然景观区位、城市重要街道。
在客观赋值基础上,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一级以及二级因子的权重,进而确定
Figure 749703DEST_PATH_IMAGE001
的数值,具体的权重赋值规则详见表1和表2:
表1
Figure 270814DEST_PATH_IMAGE002
表2
Figure 599159DEST_PATH_IMAGE003
应能理解的是,经济可行因子
Figure 381170DEST_PATH_IMAGE004
作为一级因子可以包括有二级因子:用地类型
Figure 595988DEST_PATH_IMAGE005
、密度分区
Figure 338816DEST_PATH_IMAGE006
、用地规模
Figure 188961DEST_PATH_IMAGE007
。示例性的,
Figure 435265DEST_PATH_IMAGE008
功能结构因子
Figure 588029DEST_PATH_IMAGE009
作为一级因子可以包括有二级因子:交通区位
Figure 677208DEST_PATH_IMAGE010
、中心区位
Figure 722523DEST_PATH_IMAGE011
,示例性的,
Figure 88913DEST_PATH_IMAGE012
城市形态
Figure 271633DEST_PATH_IMAGE013
作为一级因子可以包括有二级因子:自然景观区位
Figure 254632DEST_PATH_IMAGE014
、城市重要街道
Figure 56366DEST_PATH_IMAGE015
,示例性的,
Figure 41377DEST_PATH_IMAGE016
建筑年代
Figure 660578DEST_PATH_IMAGE017
作为一级因子无二级因子,其基础赋值的符号表示为
Figure 334136DEST_PATH_IMAGE018
,示例性的,
Figure 205140DEST_PATH_IMAGE019
步骤S150,通过预设的决策矩阵可视化展示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对应的所述政策完善度评价、所述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所述城市潜力用地占纳入统计的经营性用地比例和所述城市高潜力用地。
其中,所述决策矩阵包括政府决策象限和市场决策象限,所述政府决策象限由用于表征所述政策完善度评价和所述城市潜力用地占纳入统计的经营性用地比例的坐标轴围成,所述市场决策象限由用于表征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和所述城市高潜力用地的坐标轴围成。
应能理解的是,可以在可视化页面上通过决策矩阵向用户展示各个待评估城市的评估结果,也就是政策完善度评价、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城市潜力用地占纳入统计的经营性用地比例以及城市高潜力用地四个方面的评估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城市在政府决策象限中的位置表示该市城市更新的空间需求与已出台政策间的匹配关系,而城市在市场决策象限中的位置表示该市的城市更新市场吸引力。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请参见图7,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更新行动的决策矩阵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决策矩阵的纵坐标正方向表征所述政策完善度评价,纵坐标负方向表征所述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横坐标正方向表征所述城市潜力用地占纳入统计的经营性用地比例,横坐标负方向表征所述城市高潜力用地;
其中,所述政府决策象限为所述决策矩阵的纵坐标和横坐标正方向所围成的象限,所述市场决策象限为所述决策矩阵的纵坐标和横坐标负方向所围成的象限。
以城市为基本研究单位,在决策矩阵上对城市更新行动的政策完善度评价、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城市潜力用地占纳入统计的经营性用地比例和城市高潜力用地四个方面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利用决策矩阵的政府决策象限以及市场决策象限,将城市转化为可同时表征政策与空间评价的坐标点,形成兼顾政府与市场需求的、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决策矩阵的数学模型,宏观建立了各城市间直观的对比关系,客观呈现结论,有效化解各地城市更新“各自为战”的现实情况,能够为地方城市更新行动的实施推动提供重要参考,并为国家了解地方政策与空间实况、出台国家政策或标准提供依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通过预设的决策矩阵可视化展示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对应的所述政策完善度评价、所述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所述城市潜力用地占纳入统计的经营性用地比例和所述城市高潜力用地,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210至步骤S230:
步骤S210,根据所述政策完善度评价和所述城市潜力用地占纳入统计的经营性用地比例,确定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在所述决策矩阵的政府决策象限中的坐标;
步骤S220,根据所述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和所述城市高潜力用地,确定各个待评估城市在所述决策矩阵的市场决策象限中的坐标;
步骤S230,基于所述待评估城市在所述政府决策象限和所述市场决策象限中的坐标,在所述决策矩阵上展示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
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该决策矩阵的纵坐标正方向表征政策完善度评价,示例性的,其坐标值可以为1、2、3、4、5,分别表征政策完善度为高、较高、一般、较低、低评价。纵坐标负方向为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示例性的,其坐标值可以为1、2、3、4、5,分别表征市场参与政策风险为高、较高、一般、较低、低评价。
该决策矩阵的横坐标正方向表征城市潜力用地与城市总体规划中经营性用地之间的比例,其坐标值为比例值(%)。横坐标负方向表征城市高潜力用地,其坐标值为高潜力用地绝对值(km2)。
在政府决策象限内,待评估城市的第一矩阵坐标点表示为(x,y),x为待评估城市的横坐标,表示城市潜力用地占纳入统计的经营性用地比例;y为待评估城市的纵坐标,表示政策完善度评价。
在市场决策象限内,待评估城市的第二矩阵坐标点为(X,Y),X为待评估城市的横坐标,表示城市高潜力用地;Y为待评估城市的纵坐标,表示企业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
由此,根据待评估城市在政府决策象限和市场决策象限中的坐标将各个待评估城市分别绘制于决策矩阵的政府决策象限以及市场决策象限中,通过待评估城市在政府决策象限和市场决策象限中的坐标表现待评估城市的空间需求与已出台政策间的匹配关系以及城市更新的市场吸引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310至步骤S330:
步骤S310,根据所述政策完善度评价和所述城市潜力用地占纳入统计的经营性用地比例,得到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对应的空间与政策匹配度指数;
步骤S320,根据所述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和所述城市高潜力用地,得到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对应的市场吸引力指数;
步骤S330,基于所述空间与政策匹配度指数和所述市场吸引力指数确定城市更新行动的决策警示区间;
所述基于所述待评估城市在所述政府决策象限和所述市场决策象限中的坐标,在所述决策矩阵上展示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包括:
基于所述待评估城市在所述政府决策象限和所述市场决策象限中的坐标,在所述决策矩阵上区分展示处于所述决策警示区间的所述待评估城市与其他待评估城市。
示例性的,将政策完善度评价以及城市潜力用地占纳入统计的经营性用地比例的乘积作为待评估城市对应的空间与政策匹配度指数,该空间与政策匹配度指数表征因政策出台滞后于空间需求而需要进一步系统性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的迫切程度;将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以及城市高潜力用地的乘积作为待评估城市对应的市场吸引力指数,该市场吸引力指数表征市场吸引力强弱。
可以理解的是,处于城市更新行动的决策警示区间是因政策出台滞后于空间需求而需要进一步系统性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的迫切程度较高,且市场吸引力较强的城市。
由于处于决策警示区间的城市在具有较强市场吸引力的同时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政策体系建设滞后问题,应予以重点关注。因此在决策矩阵上将处于决策警示区间的城市和其他城市进行区分以引起用户注意。针对处于决策警示区间的城市,应着重加强政策体系建设和空间统筹,尤其需对市场主体参与城市更新的门槛、途径、流程、权责、发展权益获取的规则问题加以规范,避免无序的市场参与引发基础设施超载、公众利益受损和空间资源浪费。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基于所述空间与政策匹配度指数和所述市场吸引力指数确定城市更新行动的决策警示区间,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410至步骤S430:
步骤S410,按照所述空间与政策匹配度指数从大到小,选取预设监控比例的所述待评估城市作为城市更新行动的政府决策监控区间;
步骤S420,按照所述市场吸引力指数从大到小,选取预设监控比例的所述待评估城市作为城市更新行动的市场决策监控区间;
步骤S430,对所述政府决策监控区间和所述市场决策监控区间取交集处理,得到城市更新行动的决策警示区间。
示例性的,对N个待评估城市的空间与政策匹配度指数进行降序排列,则排序后的城市
Figure 139598DEST_PATH_IMAGE020
的空间与政策匹配度指数排序集合表示为A={
Figure 70644DEST_PATH_IMAGE021
},其中,
Figure 995613DEST_PATH_IMAGE022
Figure 529362DEST_PATH_IMAGE023
表征待评估城市的政策完善度,
Figure 724852DEST_PATH_IMAGE024
表征城市潜力用地与城市总体规划中经营性用地之间的比例,该集合内排序越靠前的城市,表示城市更新空间与政策偏离的情况越严重,以
Figure 826800DEST_PATH_IMAGE025
表示排序位于前m%(预设监控比例,m数值可结合评价主观需要自行选取,推荐取值介于40至60,N、m、k均为正整数,且k为N*m%的取整结果)的城市的空间与政策匹配度指数,则处于政府决策监控区间内的城市集合表示为A1={
Figure 334004DEST_PATH_IMAGE026
}。
示例性的,对N个待评估城市的市场吸引力指数进行降序排序,则排序后的城市
Figure 281232DEST_PATH_IMAGE027
的市场吸引力指数排序集合为B={
Figure 95342DEST_PATH_IMAGE028
},其中,
Figure 227246DEST_PATH_IMAGE029
Figure 628271DEST_PATH_IMAGE030
表征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
Figure 113611DEST_PATH_IMAGE031
表征城市高潜力用地,该集合内排序越靠前的城市,表示城市更新市场吸引力越强,以
Figure 142746DEST_PATH_IMAGE032
表示排序位于前m%(预设监控比例,m数值可结合评价主观需要自行选取,推荐取值介于40至60,N、m、k均为正整数,且k为N*m%的取整结果)的城市的市场吸引力指数,则处于市场决策监控区间内的城市集合表示为B1={
Figure 55339DEST_PATH_IMAGE033
}。
将政府决策监控区间与市场决策监控区间的交集定义为城市更新行动的决策警示区间,表示为A1∩B1,处于决策警示区间即为城市更新空间与政策偏离的情况严重,且城市更新市场吸引力强的城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关于所述空间与政策匹配度指数的政府决策监控曲线,并在所述政府决策象限中展示所述政府决策监控曲线,以使处于所述政府决策监控区间的所述待评估城市位于所述政府决策监控曲线的外侧。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在政府决策象限中绘制预设监控比例为m%的政府决策监控曲线,函数表达为
Figure 68294DEST_PATH_IMAGE034
,其中,
Figure 127298DEST_PATH_IMAGE025
为该函数的常数,表示排序为m%的待评估城市
Figure 151886DEST_PATH_IMAGE035
对应的空间与政策匹配度指数。则,政府决策监控区间内的城市集合A1表示为A1={y≥
Figure 766538DEST_PATH_IMAGE036
},位于政府决策象限内政府决策监控曲线外侧。
由于处于政府决策监控区间的城市存在政策体系建设滞后的问题,应予以监控。因此在政府决策象限中绘制政府决策监控曲线以划分处于政府决策监控区间的待评估城市和其他待评估城市。针对处于政府决策监控区间的城市,应避免因空间需求过热而导致无序、激进的存量开发,应加快完善决策体系建设,或在决策体系完善过程中适度收紧城市更新门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关于所述市场吸引力指数的市场决策监控曲线,并在所述市场决策象限中展示所述市场决策监控曲线,以使处于所述市场决策监控区间的所述待评估城市位于所述市场决策监控曲线外侧。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在市场决策象限中绘制预设监控比例为m%的市场决策监控曲线,函数表达为
Figure 735631DEST_PATH_IMAGE037
,其中,
Figure 93931DEST_PATH_IMAGE032
为该函数的常数,表示排序为m%的待评估城市
Figure 471560DEST_PATH_IMAGE038
对应的市场吸引力指数。则,市场决策监控区间内的城市集合B1表示为B1={Y≥
Figure 850589DEST_PATH_IMAGE039
},位于市场决策象限内市场决策监控曲线外侧。
由于处于市场决策监控区间的城市有较强的市场吸引力,应予以监控。因此在市场决策象限中绘制市场决策监控曲线以划分处于市场决策监控区间的待评估城市和其他待评估城市。针对处于市场决策监控区间的城市,应进一步加强对市场主体的合理引导。
可以理解的是,在决策矩阵中绘制的政府决策监控曲线和市场决策监控曲线均为双曲线,且城市
Figure 447924DEST_PATH_IMAGE040
恰好位于政府决策监控曲线上、城市
Figure 344336DEST_PATH_IMAGE041
恰好位于市场决策监控曲线上。通过在决策矩阵中绘制政府决策监控曲线和市场决策监控曲线,能够让用户更加直观地区分政府、市场决策监控对象与其他待评估城市。
通过确定城市更新行动决策的监控区间与警示区间,并在决策矩阵上通过区分展示以及函数曲线等方式体现处于监控区间和警示区间的城市,能够在平衡市场动力与政策调控,避免因无序开发而引发基础设施超载、公众利益受损和空间资源浪费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提供的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
以城市A、B、C、D、E、F、G、H、I、J作为样本城市,采用专家打分法,对样本城市受否设置专门的城市更新机构设置,核心决策与配套决策的完善情况、是否有明确的政府与市场权益关系原则,是否有密度强度分区或测算规则、市级专项规划或同类型规划、区/镇级统筹规划或同类型规划、单元/街区/片区规划、与现行规划体系的衔接要求、近期实施方案或计划,进行综合评价打分,政策完善度评价与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为负相关的数值关系,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468149DEST_PATH_IMAGE042
基于表1和表2中所示的权重赋值规则,以城市A为例,将城市A规划经营性用地相比现状用地发生变化的图斑,作为潜力用地。之后,基于城市A潜力用地,采用层次分析法单因子权重赋值方法,其中,
Figure 159025DEST_PATH_IMAGE043
Figure 273349DEST_PATH_IMAGE044
),
Figure 379977DEST_PATH_IMAGE045
Figure 358297DEST_PATH_IMAGE019
,分别得出经济可行、功能结构、城市形态、建筑年代的单因子分析结论。
之后将各单因子分析结论与潜力用地叠加,得到城市A城市更新空间潜力评价分级结论。
如表4所示,采用与城市A同样的分析方法,分别得到10个样本城市高潜力用地绝对值(km2)、城市潜力用地占纳入统计的经营性用地比例(%)。
表4
Figure 220074DEST_PATH_IMAGE046
构建如图9所示的城市更新行动的决策矩阵,并在矩阵内标记各样本城市坐标点。在政府决策象限内,样本城市以城市更新潜力用地占纳入统计的经营性用地比例(%)作为横坐标x,以政策完善度赋值作为纵坐标y;在市场决策象限内,样本城市以城市更新高潜力用地绝对值(km2)作为横坐标X,以企业参与政策风险度赋值作为纵坐标Y。
对10个样本城市的空间与政策匹配度指数(xy乘积)、市场吸引力指数(XY乘积)进行降序排列,并选取排列后的前60%样本(m=60)纳入城市更新行动决策监控区间。
请参见图8,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政府决策监控区间和市场决策监控区间内的城市集合示意图,如图8所示,位于政府决策监控区间内的城市集合为A1={城市D、城市B、城市F、城市A、城市H、城市G},位于市场决策监控区间内的城市集合为B1={城市D、城市F、城市G、城市B、城市E、城市I}。
如图8所示,10个样本城市的城市更新行动的决策警示区间为政府决策监控区间与市场决策监控区间的交集,具体为A1∩B1={城市D、城市B、城市F、城市E}。
对10个样本城市的空间与政策匹配度指数(xy乘积)进行降序排列,排序为60%(m=60)的样本城市为城市B,因此,以城市B的空间与政策匹配度指数作为政府决策监控曲线的常数。即,在政府决策监控曲线函数(
Figure 651055DEST_PATH_IMAGE034
)中,
Figure 122225DEST_PATH_IMAGE025
=35.69,则表示在将60%样本(m=60)纳入城市更新行动决策监控区间的情况下,政府决策监控曲线函数为y= 35.69/x。
对10个样本城市的市场吸引力指数(XY乘积)进行降序排列,排序为60%(m=60)的样本城市为城市C,因此,以城市C的市场吸引力指数作为市场决策监控曲线的常数。即,在市场决策监控曲线函数(
Figure 830418DEST_PATH_IMAGE037
)中,
Figure 253309DEST_PATH_IMAGE032
=22.36,则表示在将60%样本(m=60)纳入城市更新行动决策监控区间的情况下,市场决策监控曲线函数为Y= 22.36/X。
如图9所示,在由10个样本城市构成的城市更新行动决策矩阵中,城市B恰好位于政府决策监控曲线上,城市C恰好位于市场决策监控曲线上。处于政府决策监控区间内的城市集合A1表示为A1={y≥35.69/x},即,城市F、城市D、城市G、城市J、城市E、城市B位于政府决策象限内、政府决策监控曲线外侧。处于市场决策监控区间内的城市集合B1表示为B1={Y≥22.36/X},即,城市D、城市B、城市F、城市A、城市E、城市C位于市场决策象限内、市场决策监控曲线外侧。
本申请提出一种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该方法从地区与城市两个层面,建立统一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评价标准、风险预估、行动决策依据;从政策与空间两个视角,通过对政策体系“完善度”和对空间潜力“需求度”的定量评判,融合5大项10小项的政策因素与4类一级因子7类二级因子的空间因素,建立空间和政策匹配度指数、市场吸引力指数以及相应曲线函数关系;从政府与市场两个维度,建立城市更新行动监控区间与警示区间的数学定义,能够平衡市场动力与政策调控,为城市更新实施主体提供决策参考,为国家掌控地方城市更新动态提供宏观判断。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申请实施例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和实质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待评估城市的城市更新信息,所述城市更新信息包括政策体系信息、总体规划信息和城市建设现状信息;
对所述政策体系信息进行量化打分,得到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量化的政策完善度评价和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
基于所述总体规划信息和所述城市建设现状信息确定初选潜力用地、城市潜力用地占纳入统计的经营性用地比例,所述初选潜力用地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用地功能发生变化的现状用地斑块;
基于所述初选潜力用地和预设的评价影响因子确定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对应的城市高潜力用地;
通过预设的决策矩阵可视化展示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对应的所述政策完善度评价、所述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所述城市潜力用地占纳入统计的经营性用地比例和所述城市高潜力用地;
其中,预设的决策矩阵包括政府决策象限和市场决策象限,所述政府决策象限由用于表征所述政策完善度评价和所述城市潜力用地占纳入统计的经营性用地比例的坐标轴围成,所述市场决策象限由用于表征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和所述城市高潜力用地的坐标轴围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预设的决策矩阵可视化展示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对应的所述政策完善度评价、所述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所述城市潜力用地占纳入统计的经营性用地比例和所述城市高潜力用地,包括:
根据所述政策完善度评价和所述城市潜力用地占纳入统计的经营性用地比例,确定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在所述政府决策象限中的坐标;
根据所述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和所述城市高潜力用地,确定各个待评估城市在所述市场决策象限中的坐标;
基于所述待评估城市在所述政府决策象限和所述市场决策象限中的坐标,在所述决策矩阵上展示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政策完善度评价和所述城市潜力用地占纳入统计的经营性用地比例,得到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对应的空间与政策匹配度指数;
根据所述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和所述城市高潜力用地,得到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对应的市场吸引力指数;
基于所述空间与政策匹配度指数和所述市场吸引力指数确定城市更新行动的决策警示区间;
所述基于所述待评估城市在所述政府决策象限和所述市场决策象限中的坐标,在所述决策矩阵上展示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包括:
基于所述待评估城市在所述政府决策象限和所述市场决策象限中的坐标,在所述决策矩阵上区分展示处于所述决策警示区间的所述待评估城市与其他待评估城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空间与政策匹配度指数和所述市场吸引力指数确定城市更新行动的决策警示区间,包括:
按照所述空间与政策匹配度指数从大到小,选取预设监控比例的所述待评估城市作为城市更新行动的政府决策监控区间;
按照所述市场吸引力指数从大到小,选取预设监控比例的所述待评估城市作为城市更新行动的市场决策监控区间;
对所述政府决策监控区间和所述市场决策监控区间取交集处理,得到城市更新行动的决策警示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关于所述空间与政策匹配度指数的政府决策监控曲线,并在所述政府决策象限中展示所述政府决策监控曲线,以使处于所述政府决策监控区间的所述待评估城市位于所述政府决策监控曲线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关于所述市场吸引力指数的市场决策监控曲线,并在所述市场决策象限中展示所述市场决策监控曲线,以使处于所述市场决策监控区间的所述待评估城市位于所述市场决策监控曲线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政策体系信息进行量化打分,得到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量化的政策完善度评价和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包括:
通过专家打分法对所述政策体系信息进行量化打分,得到量化的政策完善度评价;
基于所述政策完善度评价确定量化的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所述市场参与政策风险度评价和所述政策完善度评价为负相关的数值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化打分的内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城市更新机构设置信息、决策文件信息、发展权益信息、城市更新规划体系信息、近期实施方案/计划信息;
其中,所述决策文件信息包括核心决策与配套决策;
所述发展权益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密度强度分区或测算规则、城市更新实施主体之间的权益关系原则;
所述城市更新规划体系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市级专项规划或同类型规划、区/镇级统筹规划或同类型规划、单元/街区/片区规划、与现行规划体系的衔接要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初选潜力用地和预设的评价影响因子确定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对应的城市高潜力用地,包括:
基于预设的评价影响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所述城市潜力用地进行单因子的赋值叠加分析,得到所述城市潜力用地对应的权重值;
基于所述权重值,通过自然断点法对所述城市潜力用地进行空间划分,得到各个所述待评估城市对应的城市高潜力用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影响因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一级因子:经济可行、功能结构、城市形态和建筑年代;
其中,所述经济可行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二级因子:用地类型、密度分区、用地规模;
所述功能结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二级因子:交通区位、中心区位;
所述城市形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的二级因子:自然景观区位、城市重要街道。
CN202211631221.XA 2022-12-19 2022-12-19 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 Active CN1156192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31221.XA CN115619227B (zh) 2022-12-19 2022-12-19 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31221.XA CN115619227B (zh) 2022-12-19 2022-12-19 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19227A true CN115619227A (zh) 2023-01-17
CN115619227B CN115619227B (zh) 2023-06-27

Family

ID=84879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31221.XA Active CN115619227B (zh) 2022-12-19 2022-12-19 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1922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77005A (zh) * 2023-08-21 2023-11-17 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微更新潜力的优化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6546A (zh) * 2010-05-18 2010-10-20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差别化策略与规划的城市交通分区方法
CN112199566A (zh) * 2020-09-27 2021-01-08 成都房联云码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地产大数据的城市更新效果评估方法与系统
CN112598268A (zh) * 2020-12-18 2021-04-02 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 一种城中村更新改造潜力评估方法、装置及其存储介质
CN113159473A (zh) * 2020-11-30 2021-07-23 北京泰豪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大数据关联指标智能推荐模型及建模方法和建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6546A (zh) * 2010-05-18 2010-10-20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差别化策略与规划的城市交通分区方法
CN112199566A (zh) * 2020-09-27 2021-01-08 成都房联云码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地产大数据的城市更新效果评估方法与系统
CN113159473A (zh) * 2020-11-30 2021-07-23 北京泰豪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大数据关联指标智能推荐模型及建模方法和建模装置
CN112598268A (zh) * 2020-12-18 2021-04-02 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 一种城中村更新改造潜力评估方法、装置及其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77005A (zh) * 2023-08-21 2023-11-17 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微更新潜力的优化方法和系统
CN117077005B (zh) * 2023-08-21 2024-05-10 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微更新潜力的优化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19227B (zh)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ang et al. Does hotel location tell a true story? Evidence from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analysis of hotels in Hong Kong
Næss et al. Air pollution, social deprivation, and mortality: a multilevel cohort study
Terzi et al. Dynamic spatial analysis of urban sprawl through fractal geometry: the case of Istanbul
Yao Where are public transit needed–Examining potential demand for public transit for commuting trips
CN111260392B (zh) 一种基于多源大数据的自动售货机选址方法及装置
CN115619227A (zh) 可视化的城市更新行动评估方法
Pearce Techniques for defining school catchment areas for comparison with census data
CN108717642B (zh) 一种基于gis的城市商场选址方法
CN111951104A (zh) 一种基于关联图谱的风险传导预警方法
Gunawan et al. Regional income disparities, distributional convergence, and spatial effects: evidence from Indonesia
CN112836890A (zh) 一种预测火灾风险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33139A (zh) 一种综合隶属度数值、等级和序位的村庄分类方法
CN115063032A (zh) 一种城市更新公共空间绩效评价系统
Chen et al.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next generation broadband on local business creation
CN112668858B (zh) 一种确定区域内目标站点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Hu et al. A study of flood disaster risk communication model and adaptive behaviours for river-watershed residents in Taiwan
CN112231923A (zh) 一种“多站融合”数据中心站选址方法
Aris et al. Spatial Pattern of Affordability and Overhang in Selangor
Martins et al. Convergence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the Americas and its determinants
Johnston et al. Particip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 Scotland: a geographic and social analysis
Yang et al.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urban heavy truck mobility networks
Casali et al. Zooming into Socio-economic Inequalities: Using Urban Analytics to Track Vulnerabilities–A Case Study of Helsinki
Shedlock et al. Environmental Justice Index
CN117541279A (zh) 一种购物中心行业推荐指数计算方法和系统
Maulana et al. Testing for convergence clubs in real wage across Indonesian provinces from 2008 to 2020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 / F, Jianyi building, 3 Zhenxing Road,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28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10 / F, Jianyi building, 3 Zhenxing Road,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28

Applicant before: URBA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OF SHENZHEN (UPDIS)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