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18373A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18373A
CN115618373A CN202211059173.1A CN202211059173A CN115618373A CN 115618373 A CN115618373 A CN 115618373A CN 202211059173 A CN202211059173 A CN 202211059173A CN 115618373 A CN115618373 A CN 1156183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ode
scanning
scan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591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鸫
胡红亮
田原
胡贝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5917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183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18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1837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04L63/123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received data contents, e.g. message integr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eth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扫码设备根据扫描得到的同一标识码转化生成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并通过键盘通道将第一扫码数据发送给主机设备,通过数据通道将第二扫码数据发给该主机设备,主机设备将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业务系统,该业务系统存储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其中该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存储为主备关系。能够通过双通道接收数据,并存储基于同一标识码生成的两份扫码数据,从而通过增加传输通道,以及提高数据的冗余度,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避免按照键盘模式上传数据时特殊按键可能对系统造成的误操作,进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扫码在日常生活中已非常普遍,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扫码设备,例如扫码盒、扫码枪等,通常是将扫描条形码或二维码之后得到的数据通过模拟键盘按键的方式上传至主机,这种数据传输方式可靠性低,无法确保所传输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按照键盘模式上传数据的过程中,特殊按键还可能对系统造成一定的误操作。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主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扫码设备通过键盘通道发送的第一扫码数据;
接收所述扫码设备通过数据通道发送的第二扫码数据;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是所述扫码设备根据扫描得到的同一标识码转化生成的,所述数据通道用于所述扫码设备和所述主机设备进行双向通信;
将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业务系统,用于所述业务系统存储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存储为主备关系。
可选地,在将所述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所述业务系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二扫码数据进行校验;
在所述第二扫码数据通过校验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所述业务系统。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扫码数据未通过校验的情况下,向所述扫码设备发送重发数据的指令,所述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扫码设备重新发送所述第二扫码数据。
可选地,所述校验为完整性校验,所述对所述第二扫码数据进行校验,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扫码数据获取第一校验信息;
将所述第一校验信息,与通过所述数据通道接收的第二扫码数据的第二校验信息进行对比;
在所述第一校验信息和所述第二校验信息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扫码数据通过所述完整性校验;
在所述第一校验信息和所述第二校验信息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扫码数据未通过所述完整性校验。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识别到所述扫码设备具有指定按键的情况下,将数据接收模式设置为数据通道单通道模式,在所述数据通道单通道模式下,接收所述扫码设备通过所述数据通道发送的数据,不接收所述扫码设备通过键盘通道发送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业务系统,用于所述业务系统存储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包括:
将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业务系统,用于所述业务系统对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进行相互校验,并在所述相互校验通过的情况下存储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扫码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进行扫描操作,得到标识码;
将所述标识码转化为键盘通道对应的第一扫码数据和数据通道对应的第二扫码数据;所述数据通道用于所述扫码设备和所述主机设备进行双向通信;
通过所述键盘通道向主机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扫码数据;
通过所述数据通道向主机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扫码数据,用于所述主机设备将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业务系统。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主机设备发送的重发数据的指令,所述指令是所述主机设备在确定所述第二扫码数据未通过校验的情况下发送的;
响应于所述指令,向所述主机设备重新发送所述第二扫码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包括根据所述标识码生成的模拟键盘的按键值。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业务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主机设备发送的第一扫码数据;
接收所述主机设备发送的第二扫码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是所述扫码设备根据扫描得到的同一标识码转化生成的,所述第一扫码数据是扫码设备通过键盘通道发送给所述主机设备的,所述第二扫码数据是所述扫码设备通过数据通道发送给所述主机设备的,所述数据通道用于所述扫码设备和所述主机设备进行双向通信;存储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存储为主备关系。
可选地,所述述存储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包括:
对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进行相互校验;
在所述相互校验通过的情况下存储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读取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失败或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失效的情况下,读取所述第二扫码数据。
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主机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扫码设备通过键盘通道发送的第一扫码数据;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扫码设备通过数据通道发送的第二扫码数据;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是所述扫码设备根据扫描得到的同一标识码转化生成的,所述数据通道用于所述扫码设备和所述主机设备进行双向通信;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业务系统,用于所述业务系统存储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存储为主备关系。
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扫码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扫描模块,用于进行扫描操作,得到标识码;
转化模块,用于将所述标识码转化为键盘通道对应的第一扫码数据和数据通道对应的第二扫码数据;所述数据通道用于所述扫码设备和所述主机设备进行双向通信;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键盘通道向主机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扫码数据;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数据通道向主机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扫码数据,用于所述主机设备将所述第一扫描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业务系统。
本公开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业务系统,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主机设备发送的第一扫码数据;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主机设备发送的第二扫码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扫描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是所述扫码设备根据扫描得到的同一标识码转化生成的,所述第一扫码数据是扫码设备通过键盘通道发送给所述主机设备的,所述第二扫码数据是所述扫码设备通过数据通道发送给所述主机设备的,所述数据通道用于所述扫码设备和所述主机设备进行双向通信;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存储为主备关系。
本公开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或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或实现上述第三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或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或实现上述第三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的第九方面,提供一种扫码系统,包括:主机设备、扫码设备和业务系统;
所述主机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所述扫码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所述业务系统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扫码设备根据扫描得到的同一标识码转化生成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并通过键盘通道将第一扫码数据发送给主机设备,以及通过数据通道将第二扫码数据发给该主机设备,主机设备将接收到的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业务系统,该业务系统存储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其中,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存储为主备关系,主备关系指的是第一扫码数据为主数据时,第二扫码扫码数据作为备份数据,第二扫码数据作为主数据时,第一扫码扫码数据作为备份数据,从而使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数据互相作为备份数据。在上述方案中,能够通过双通道接收数据,并存储基于同一标识码生成的两份扫码数据,从而通过增加传输通道,以及提高数据的冗余度,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也能够避免按照键盘模式上传数据的过程中特殊按键可能对系统造成的误操作。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所有获取信号、信息或数据的动作都是在遵照所在地国家相应的数据保护法规政策的前提下,并获得由相应装置所有者给予授权的情况下进行的。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主机设备来举例说明,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接收扫码设备通过键盘通道发送的第一扫码数据。
其中,扫码设备可以是扫码盒、扫码枪和POS机等设备,键盘通道是指扫描设备将扫描的条形码或二维码,并通过模拟键盘的方式将该条形码或二维码转化为键盘按键数据后发送的通道,该第一扫描数据可以是扫描到的条形码或二维码通过模拟键盘的方式转换后得到的键盘数据。
在步骤S102中,接收扫码设备通过数据通道发送的第二扫码数据,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是该扫码设备根据扫描得到的同一标识码转化生成的,该数据通道用于该扫码设备和该主机设备进行双向通信。
示例地,该数据通道可以是HID-POS通道,其中,HID(Human Interface Device,人机交互设备)-POS(Point of Sale,销售终端),是一种支持HID接口的POS协议,HID指的是直接与人交互的设备,其中HID接口可以是USB-HID接口。基于该HID-POS通道,主机设备与该扫码设备可以进行双向通信。因此,该第二扫码数据可以是基于HID-POS协议打包的扫码数据,能够用于通过HID-POS通道进行数据传输,从而主机设备可以通过该HID-POS通道将该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该业务系统。
在步骤S103中,将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业务系统,用于该业务系统存储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存储为主备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主机设备接收扫码设备通过键盘和数据双通道发送的数据后,将该两种数据发送至业务系统,示例地,在得到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后打包上传至该业务系统,从而可以在业务系统中将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记录为同一次扫码得到的两个扫码数据。或者,由于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的生成速度可能不同,因此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也可以分别发送至业务系统,例如主机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一扫码数据后即可将该第一扫码数据发送至业务系统,在接收到该第二扫码数据后,再将该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该业务系统。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分别上传至该业务系统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可以分别为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设置相同的标识,该标识表征该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是同一次扫码得到的两个扫码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主机设备首先接收扫码设备通过键盘通道发送的第一扫码数据,和扫码设备通过数据通道发送的第二扫码数据,随后将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业务系统。上述方案中,通过一次扫码,生成不同通道的两个扫码数据上传至业务系统,能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也避免了键盘模式上传数据的过程中特殊按键对系统造成误操作所带来的影响。
可选地,在上述步骤S103所述的将该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所述业务系统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对该第二扫码数据进行校验。
其中,该校验为完整性校验,进一步地,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上述对该第二扫码数据进行校验,可以包括:
步骤S201,根据该第二扫码数据获取第一校验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扫码设备通过数据通道,例如HID-POS通道向主机设备发送该第二扫码数据时,还发送了原始扫码数据和该原始扫码数据对应的校验信息,该第一校验信息为该原始扫码数据对应的校验信息。
步骤S202,将该第一校验信息,与通过该数据通道接收的第二扫码数据的第二校验信息进行对比。
示例地,该主机设备接收到通过数据通道,例如HID-POS通道,传输的该第二扫码数据后,通过与第一校验信息相同的校验算法,例如哈希算法,获取该第二扫码数据的第二校验信息,并将上述第一校验信息与该第二校验信息进行对比。
步骤S203,在该第一校验信息和该第二校验信息匹配的情况下,确定该第二扫码数据通过该完整性校验。
步骤S204,在该第一校验信息和该第二校验信息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该第二扫码数据未通过该完整性校验。
可以理解的是,该校验算法具有唯一对应性,在该第一校验信息和该第二校验信息匹配的情况下,确定该第二扫码数据通过该完整性校验;在该第一校验信息和该第二校验信息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该第二扫码数据未通过该完整性校验。
示例地,该第一校验信息和第二校验信息可以是数字摘要,扫码设备在得到第二扫码数据后,可以基于哈希算法审生成第二扫码数据的数字摘要A,然后将第二扫码数据和数字摘要A通过该HID-POS通道一起发送给主机设备,主机设备在接收到第二扫码数据后,基于相同的哈希算法生成该第二扫码数据的数字摘要B,然后将数字摘要A和数字摘要B进行对比,如果数字摘要A和数字摘要B完全一致,则确定该第二扫码数据通过完整性校验,如果数字摘要A和数字摘要B不一致,则确定该第二扫码数据没有通过完整性校验。
可选地,在该第二扫码数据通过校验的情况下,将该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该业务系统,在该第二扫码数据未通过校验的情况下,向该扫码设备发送重发数据的指令,该指令用于指示该扫码设备重新发送第二扫码数据。
可选地,上述步骤S103所述的将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业务系统,用于该业务系统存储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可以包括:
将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业务系统,用于该业务系统对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进行相互校验,并在该相互校验通过的情况下存储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
示例地,该业务系统接收到该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后,首先对该两种数据进行相互校验,在二者相互校验通过时,再进行存储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其中,对该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进行相互校验可以校验二者的数据是否一致,以保证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是来自于同一次扫描得到的标识码。
例如,该相互校验可以包括:分别计算第一扫码数据的第一哈希值和第二扫码数据的第二哈希值,将第一哈希值与第二哈希值进行对比,在第一哈希值与第二哈希值相同的情况下,判定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通过校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是不同传输通道传输的数据,因此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的格式不同。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机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后,可以将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转换为相同格式后再发送给业务系统,从而业务系统可以基于相同格式的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直接进行数据对比,或者计算上述的第一哈希值与第二哈希值来进行对比,从而在确定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一致的情况下,存储该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
或者,主机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后,直接将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发送给业务系统,业务系统在收到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后,先将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转换为相同格式,再对转换为相同格式后的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进行数据对比,或者计算上述的第一哈希值与第二哈希值来进行对比,从而在确定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一致的情况下,存储该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
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响应于识别到该扫码设备具有指定按键的情况下,将数据接收模式设置为数据通道单通道模式,在该数据通道单通道模式下,接收该扫码设备通过该数据通道发送的数据,不接收该扫码设备通过键盘通道发送的数据。
示例地,该扫码设备具有指定按键的情况下,扫码设备扫描得到的数据可能具有指定按键,当识别到扫码设备扫描得到的数据具有指定按键,例如tab键等可能影响业务系统的特殊按键时,将数据接收模式设置为数据通道,例如该数据通道为HID-POS通道的情况下,在将数据接收模式设置为HID-POS单通道模式下,主机设备只接收该扫码设备通过该HID-POS通道发送的数据,不接收该扫码设备通过键盘通道发送的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主机设备接收扫码设备通过键盘通道发送的第一扫码数据和通过数据通道发送的第二扫码数据,并将该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业务系统。通过双通道接收数据,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也避免了键盘模式上传数据的过程中特殊按键对系统造成误操作所带来的影响。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扫码设备来举例说明,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301中,进行扫描操作,得到标识码。
其中,标识码可以是条形码或二维码等可用于扫描的图形码。
在步骤S302中,将该标识码转化为键盘通道对应的第一扫码数据和数据通道对应的第二扫码数据;该数据通道用于该扫码设备和该主机设备进行双向通信。
其中,该第一扫码数据可以包括根据所述标识码生成的模拟键盘的按键值。
在步骤S303中,通过该键盘通道向主机设备发送该第一扫码数据。
在步骤S304中,通过该数据通道向主机设备发送该第二扫码数据,用于该主机设备将该第一扫描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业务系统。
其中,该数据通道可以是上述的HID-POS通道,关于HID-POS通道、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的介绍已经在上述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进行了说明,具体可以参照上述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应用于扫码设备的数据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该主机设备发送的重发数据的指令,该指令是该主机设备在确定该第二扫码数据未通过校验的情况下发送的;
响应于该指令,向该主机设备重新发送该第二扫码数据。
示例地,由于数据通道是该扫码设备和该主机设备可以进行双向通信的通道,因此在主机设备确定该第二扫码数据未通过上述校验时,可以向扫码设备发送重发数据的指令,该扫码设备接收到该指令后,向该主机设备重新发送该第二扫码数据。
例如,数据通道为HID-POS通道时,由于HID-POS通道可以实现主机设备与扫码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因此该第二扫码数据未通过校验的情况下,主机设备可以通过该HID-POS通道向扫码设备发送重发数据的指令,通过该重发机制,能够保证在键盘通道的数据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还有第二扫码数据供使用,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扫码设备首先将扫描得到的标识码转化为键盘通道对应的第一扫码数据和数据通道对应的第二扫码数据,随后通过该键盘通道向主机设备发送该第一扫码数据,通过该数据通道向主机设备发送该第二扫码数据;或者,也可以是扫码设备先将扫描得到的标识码转化为键盘通道对应的第一扫码数据,随后通过该键盘通道向主机设备发送该第一扫码数据,然后再将扫描得到的标识码转化为数据通道对应的第二扫码数据,并通过该数据通道向主机设备发送该第二扫码数据。扫码设备通过双通道向主机设备发送数据,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也避免了键盘模式上传数据的过程中特殊按键对系统造成误操作所带来的影响。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业务系统来举例说明,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401中,接收主机设备发送的第一扫码数据。
在步骤S402中,接收该主机设备发送的第二扫码数据;其中,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是该扫码设备根据扫描得到的同一标识码转化生成的,该第一扫码数据是该扫码设备通过键盘通道发送给该主机设备的,该第二扫码数据是该扫码设备通过数据通道发送给该主机设备的,该数据通道用于该扫码设备和该主机设备进行双向通信。
其中,该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的生成方法可以参照图1或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方法,不再赘述。
在步骤S403中,存储该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存储为主备关系。
其中,该数据通道可以是上述的HID-POS通道,业务系统存储该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的方法,可以参照参照图1或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方法,不再赘述。
可选地,上述存储该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可以包括:
对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进行相互校验;
在该相互校验通过的情况下存储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
其中业务系统对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进行相互校验的方法,可以参照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业务系统在接收到该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后,示例地,在存储时可以对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进行关联,以记录该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是同一次扫码得到的两个扫码数据,可以理解为将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存储为一组数据,对应用一次扫码。该业务系统可以包括用于存储数据的服务器,业务系统可以将得到的扫码数据存储在该服务器上,示例地,可以存储多次扫码后得到的多组扫码数据,每组扫码数据中均可以包括一个通过键盘通道发送的扫码数据和一个通过HID-POS通道发送的扫码数据,业务系统中的扫码数据可以在不同需求场景下进行数据调用,对于其中的每一组扫码数据,如果其中一个数据失效,则可以获取另一个数据来使用,从而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可选地,该应用于业务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读取该第一扫码数据失败或该第一扫码数据失效的情况下,读取该第二扫码数据。
示例地,该业务系统首先接收并存储通过主机设备发送的该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当出现读取模拟键盘的按键值失败,或该按键值失效的情况时,可以通过读取通过数据通道发送的扫码数据,来获取完整的扫码数据,或进行故障诊断。
在上述实施例中,业务系统首先接收主机设备发送的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其中,该第一扫码数据是扫码设备通过键盘通道发送给该主机设备的,该第二扫码数据是扫码设备通过数据通道发送给该主机设备的,随后存储该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业务系统接收并存储通过双通道传输的数据,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也避免了键盘模式上传数据的过程中特殊按键对系统造成误操作所带来的影响。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500的框图,该装置500应用于主机设备,如图5所示,该数据传输装置500包括:
接收模块510,用于接收扫码设备通过键盘通道发送的第一扫码数据;
该接收模块510,还用于接收该扫码设备通过数据通道发送的第二扫码数据;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是该扫码设备根据扫描得到的同一标识码转化生成的,该数据通道为用于该扫码设备和该主机设备进行双向通信的数据通道;
发送模块520,用于将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业务系统,用于该业务系统存储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存储为主备关系。
可选地,该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校验模块;
该校验模块,用于在将所述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所述业务系统之前,对该第二扫码数据进行校验;
该发送模块520,用于在该第二扫码数据通过校验的情况下,将该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所述业务系统。
可选地,该发送模块520,还用于在该第二扫码数据未通过校验的情况下,向该扫码设备发送重发数据的指令,该指令用于指示该扫码设备重新发送该第二扫码数据。
可选地,该校验模块可以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该第二扫码数据获取第一校验信息;
对比子模块,用于将该第一校验信息,与通过该数据通道接收的第二扫码数据的第二校验信息进行对比;
确定子模块,用于在该第一校验信息和该第二校验信息匹配的情况下,确定该第二扫码数据通过该完整性校验;
该确定子模块,还用于在该第一校验信息和该第二校验信息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该第二扫码数据未通过该完整性校验。
可选地,该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响应于识别到该扫码设备具有指定按键的情况下,将数据接收模式设置为数据通道单通道模式,在该数据通道单通道模式下,接收该扫码设备通过该数据通道发送的数据,不接收该扫码设备通过键盘通道发送的数据。
可选地,该发送模块520,还可以用于:
将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业务系统,用于该业务系统对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进行相互校验,并在该相互校验通过的情况下存储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600的框图,该装置600应用于扫码设备,如图6所示,该数据传输装置600包括:
扫描模块610,用于进行扫描操作,得到标识码;
转化模块620,用于将该标识码转化为键盘通道对应的第一扫码数据和数据通道对应的第二扫码数据,该数据通道用于该扫码设备和该主机设备进行双向通信;
发送模块630,用于通过该键盘通道向主机设备发送该第一扫码数据;
该发送模块630,还用于通过该数据通道向主机设备发送该第二扫码数据,用于该主机设备将该第一扫描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业务系统。
可选地,该数据传输装置600,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
该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该主机设备发送的重发数据的指令,该指令是该主机设备在确定该第二扫码数据未通过校验的情况下发送的;
该发送模块630,用于响应于该指令,向该主机设备重新发送该第二扫码数据。
可选地,该第一扫码数据为根据该标识码生成的模拟键盘的按键值。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700的框图,该装置700应用于业务系统,如图7所示,该数据传输装置700包括:
接收模块710,用于接收主机设备发送的第一扫码数据;
该接收模块710,还用于接收该主机设备发送的第二扫码数据;其中,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是该扫码设备根据扫描得到的同一标识码转化生成的,该第一扫码数据是扫码设备通过键盘通道发送给该主机设备的,该第二扫码数据是扫码设备通过数据通道发送给该主机设备的,该数据通道用于该扫码设备和该主机设备进行双向通信;
存储模块720,用于存储该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存储为主备关系。
可选地,该存储模块720还包括:
校验子模块,用于对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进行相互校验;
存储子模块,用于在该相互校验通过的情况下存储该第一扫码数据和该第二扫码数据。
可选地,该数据传输装置700,还可以包括:读取模块;
用于在读取该第一扫码数据失败或该第一扫码数据失效的情况下,读取该第二扫码数据。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扫码系统,该系统包括:主机设备、扫码设备和业务系统;
该主机设备用于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该扫码设备用于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该业务系统用于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800的框图。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800可以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该电子设备800还可以包括多媒体组件803,输入/输出(I/O)接口804,以及通信组件805中的一者或多者。
其中,处理器801用于控制该电子设备800的整体操作,以完成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器8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该电子设备800的操作,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该电子设备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例如联系人数据、收发的消息、图片、音频、视频等等。该存储器8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多媒体组件803可以包括屏幕和音频组件。其中屏幕例如可以是触摸屏,音频组件用于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可以包括一个麦克风,麦克风用于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2或通过通信组件805发送。音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输入/输出(I/O)接口804为处理器801和其他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其他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鼠标,按钮等。这些按钮可以是虚拟按钮或者实体按钮。通信组件805用于该电子设备700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例如Wi-Fi,蓝牙,近场通信(Near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2G、3G、4G、NB-IOT、eMTC、或其他5G等等,或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在此不做限定。因此相应的该通信组件805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等等。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80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电子设备800的处理器801执行以完成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1900的框图。例如,电子设备19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参照图9,电子设备1900包括处理器1922,其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以及存储器1932,用于存储可由处理器1922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器193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器1922可以被配置为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另外,电子设备1900还可以包括电源组件1926和通信组件1950,该电源组件1926可以被配置为执行电子设备1900的电源管理,该通信组件1950可以被配置为实现电子设备1900的通信,例如,有线或无线通信。此外,该电子设备19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I/O)接口1958。电子设备19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932的操作系统。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193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电子设备1900的处理器1922执行以完成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能够由可编程的装置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具有当由该可编程的装置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代码部分。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8)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主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扫码设备通过键盘通道发送的第一扫码数据;
接收所述扫码设备通过数据通道发送的第二扫码数据;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是所述扫码设备根据扫描得到的同一标识码转化生成的,所述数据通道用于所述扫码设备和所述主机设备进行双向通信;
将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业务系统,用于所述业务系统存储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存储为主备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所述业务系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二扫码数据进行校验;
在所述第二扫码数据通过校验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所述业务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扫码数据未通过校验的情况下,向所述扫码设备发送重发数据的指令,所述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扫码设备重新发送所述第二扫码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为完整性校验,所述对所述第二扫码数据进行校验,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扫码数据获取第一校验信息;
将所述第一校验信息,与通过所述数据通道接收的第二扫码数据的第二校验信息进行对比;
在所述第一校验信息和所述第二校验信息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扫码数据通过所述完整性校验;
在所述第一校验信息和所述第二校验信息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扫码数据未通过所述完整性校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识别到所述扫码设备具有指定按键的情况下,将数据接收模式设置为数据通道单通道模式,在所述数据通道单通道模式下,接收所述扫码设备通过所述数据通道发送的数据,不接收所述扫码设备通过键盘通道发送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业务系统,用于所述业务系统存储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包括:
将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业务系统,用于所述业务系统对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进行相互校验,并在所述相互校验通过的情况下存储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
7.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扫码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进行扫描操作,得到标识码;
将所述标识码转化为键盘通道对应的第一扫码数据和数据通道对应的第二扫码数据;所述数据通道用于所述扫码设备和所述主机设备进行双向通信;
通过所述键盘通道向主机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扫码数据;
通过所述数据通道向主机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扫码数据,用于所述主机设备将所述第一扫描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业务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主机设备发送的重发数据的指令,所述指令是所述主机设备在确定所述第二扫码数据未通过校验的情况下发送的;
响应于所述指令,向所述主机设备重新发送所述第二扫码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包括根据所述标识码生成的模拟键盘的按键值。
10.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业务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主机设备发送的第一扫码数据;
接收所述主机设备发送的第二扫码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是所述扫码设备根据扫描得到的同一标识码转化生成的,所述第一扫码数据是所述扫码设备通过键盘通道发送给所述主机设备的,所述第二扫码数据是所述扫码设备通过数据通道发送给所述主机设备的,所述数据通道用于所述扫码设备和所述主机设备进行双向通信;
存储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存储为主备关系。
11.根据权利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包括:
对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进行相互校验;
在所述相互校验通过的情况下存储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读取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失败或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失效的情况下,读取所述第二扫码数据。
13.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主机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扫码设备通过键盘通道发送的第一扫码数据;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扫码设备通过数据通道发送的第二扫码数据;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是所述扫码设备根据扫描得到的同一标识码转化生成的,所述数据通道用于所述扫码设备和所述主机设备进行双向通信;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业务系统,用于所述业务系统存储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存储为主备关系。
14.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扫码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扫描模块,用于进行扫描操作,得到标识码;
转化模块,用于将所述标识码转化为键盘通道对应的第一扫码数据和数据通道对应的第二扫码数据;所述数据通道用于所述扫码设备和所述主机设备进行双向通信;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键盘通道向主机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扫码数据;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数据通道向主机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扫码数据,用于所述主机设备将所述第一扫描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发送至业务系统。
15.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业务系统,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主机设备发送的第一扫码数据;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主机设备发送的第二扫码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扫描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是所述扫码设备根据扫描得到的同一标识码转化生成的,所述第一扫码数据是所述扫码设备通过键盘通道发送给所述主机设备的,所述第二扫码数据是所述扫码设备通过数据通道发送给所述主机设备的,所述数据通道用于所述扫码设备和所述主机设备进行双向通信;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第二扫码数据,所述第一扫码数据和所述第二扫码数据存储为主备关系。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或实现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或实现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或实现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或实现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8.一种扫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设备、扫码设备和业务系统;
所述主机设备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所述扫码设备用于执行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所述业务系统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1059173.1A 2022-08-31 2022-08-31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系统 Withdrawn CN1156183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9173.1A CN115618373A (zh) 2022-08-31 2022-08-31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9173.1A CN115618373A (zh) 2022-08-31 2022-08-31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18373A true CN115618373A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57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59173.1A Withdrawn CN115618373A (zh) 2022-08-31 2022-08-31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1837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58883B (zh) 程序升级方法、系统以及应用系统、存储介质
CN108647317B (zh) 增量文件的生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KR20190030367A (ko) 메시지를 처리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CN111245934A (zh) 文件传输的反馈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210086678A (ko)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저장 매체
CN111752579A (zh) 蓝牙终端升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04348578A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1367923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节点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19590A (zh) 基于手机号码的一键登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6701377B2 (ja) Sip情報分析方法、装置、サーバ及び媒体
CN115618373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11464267A (zh) 通信数据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Z200277A3 (cs) Způsob a zařízení pro zajiątění integrity a pravosti souboru dat
CN114513285B (zh) 传输数据检测与校正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257927A1 (zh) 密钥烧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板卡及存储介质
US11934164B2 (en) Remote resetting to factory default settings; a method and a device
CN110517045B (zh) 区块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630404A (zh) 一种协议报文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4125732A (zh)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4357456A (zh) 一种安全防护能力检测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694598A (zh) 软件版本包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552907A (zh)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928649B (zh) 基于区块链的多平台业务实现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7176515A (zh) 自动抄发报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14760350B (zh) 5g网络间接通信场景下服务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