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07441A -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07441A
CN115607441A CN202211201648.6A CN202211201648A CN115607441A CN 115607441 A CN115607441 A CN 115607441A CN 202211201648 A CN202211201648 A CN 202211201648A CN 115607441 A CN115607441 A CN 1156074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upuncture
needle
information
module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016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颖
韩为
吴海洋
王海涛
刘奕蕾
计海生
唐云
宋苗苗
胡进
刘小青
谢宗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HUTCM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HU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HUTCM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HUTCM
Priority to CN20221120164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074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07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0744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装置,包括针筒,针筒顶部设有支撑环和进针口,支撑环套设在针筒上,支撑环上套设有转动环,转动环上设有转动轨,转动轨内对称设有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内均设有通槽,通槽底部设有第一拉簧,第一拉簧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远离第一拉簧一侧设有与第一拉簧对称的第二拉簧,支撑杆穿过通槽延伸至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两侧,支撑杆靠近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一端固定连接有针环,转动环靠近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处均设有设有挡板,针筒远离支撑环一端设有出针口和定位系统。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对针灸针位置的调节实现捻转法和提插法的行针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通常医疗狭义上的针灸多指针法治疗。针刺多通过银针,进针后为了获得针感必须施行的针刺手法,习惯称之为行针。
行针技术就是针刺的基本手法。也是各种针刺补泻手法的基础。主要有捻转法和提插法两种。①捻转法:针尖进入腧穴一定深度后,用拇指和食指夹持针柄,将针来回旋转捻动。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捻转幅度和速度相等,均匀用力,反复进行。捻转的幅度和频率可根据治疗要求来决定。这种行针手法称之为捻转法。一般捻转幅度大、频率高、刺激量大,适于实证、急性病;捻转幅度小、频率低、刺激量小,适于虚证、慢性病。捻转的幅度一般掌握在180°~360°左右。②提插法:针尖进入腧穴一定深度后,用拇指和食指夹持针柄,将针上提和下插的连续动作。目前医生给患者进行针灸时通常需要对手指进行消毒,然后用手指捏住银针进行针刺,且由于需要频繁接触患者皮肤,因此也需要频繁消毒,稍有不注意,没有对手指消毒,就容易将细菌等沾染到银针外壁,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不能很好的避免,操作起来比较繁琐。
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11445220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内科临床用的针灸治疗装置,包括针刺治疗整体结构,所述针刺治疗整体结构包括针刺辅助穿刺台、底防滑支撑板、硅胶垫吊架、胶垫悬挂橡皮筋、控针硅胶垫和硅胶垫限位轴,所述针刺辅助穿刺台的底表面设置有银针导向锥形头,且针刺辅助穿刺台和银针导向锥形头内部开设有银针导向锥形槽,本发明的能够在针灸时对银针起到辅助穿刺作用,使用时用手指捏住银针的顶端,放入银针导向锥形头内部开设的银针导向锥形槽内部,然后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入手指套垫内部,即可通过控针硅胶垫捏住银针,同时能够避免操作者的手指直接接触银针操作,极大的减小了细菌等感染的风险,更卫生,操作更方便。
该装置在行针时是通过手持硅胶垫来实现对针灸针的控制,其仅能隔绝手指对针灸针的污染,但是对于行针所需的通过转动或者提动针灸针以实现捻转法和提插法等行针法时并不能便利的实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装置,以通过对针灸针位置的调节实现捻转法和提插法的行针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装置,包括针筒,针筒顶部设有支撑环和进针口,支撑环套设在针筒上,支撑环上套设有转动环,转动环上设有转动轨,转动轨内对称设有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内均设有通槽,通槽底部设有第一拉簧,第一拉簧远离通槽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远离第一拉簧一侧设有与第一拉簧对称的第二拉簧,第二拉簧远离支撑杆一端与通槽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杆穿过通槽延伸至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两侧,支撑杆靠近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一端固定连接有针环,针环内设有橡胶圈,转动环靠近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处均设有设有挡板,挡板直径小于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直径,针筒远离支撑环一端设有出针口和定位系统,
定位系统包括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用于接收指令并分析和传送出身体各部分的穴位信息,
分区模块,与移动终端信号连接,用于按照身体的四肢及头部进行穴位分区,并将分区信息发送至下一级,
光电感应模块,用于感应该装置需进行针灸的身体部位,并将部位信息发送至下一级,
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分区模块的身体穴位信息和接收光电感应模块的身体部位信息,然后将身体部位信息和身体穴位信息进行对比匹配,
穴位模块,用于接收处理模块所传送的所对应的身体部位穴位信息,并将穴位信息发送至下一级,
扫描模块,用于扫描需针灸的位置,并将位置信息发送至下一级,
对比模块,用于接收身体部位穴位信息和针灸位置信息,并对身体部位穴位信息和针灸位置信息进行对比匹配,
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匹配信息,并将需针灸的穴位位置信息发送至下一级。
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操作时,将针灸针从针环插入至针筒,然后将针筒对准需进行针灸的地方,并通过光电感应模块可检测此时针筒所处于身体那一部位的信息,并且将该信息发送至处理模块,然后移动终端将会在大数据的信息搜索下将身体的穴位信息发送至分区模块,分区模块根据移动终端所发送的身体各部位的信息将穴位信息进行分区管理,并分别发送不同部位的穴位信息给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在接收到身体部位信息和分区穴位信息后,将身体部位信息和分区穴位信息进行对比和匹配,进而可匹配出此时针筒所位于的身体部位处和该处身体部位上所具有的穴位位置信息,然后移动针筒,其中扫描模块将在针筒移动的过程对身体部位进行扫描,然后当扫描模块在扫描时,其扫描到的位置信息将会不断的发送至对比模块,对比模块在接收到位置信息和身体部位的穴位信息进行对比和分析,当扫描模块所传送来的位置信息与身体部位的穴位信息相对应之后,对比模块将会把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在接收到信息的同时把信息发送至提示模块,然后起到穴位位置信息的提醒作用,但是当扫描模块所传送的位置信息和身体部位穴位信息在对比模块的分析匹配下不能够对应时,便意味着未扫描到穴位从而便不进行提示,
然后当中医医护人员在接收到提醒之后,并结合其自身的经验判断,进而将针灸针插入至需针灸的位置,然后在进行行针时,需使用捻转法和提插法对针插入穴位后针对不同的疾病进行治疗,其中需进行捻转法进行治疗时,通过手转动延伸出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的支撑杆部分,便可带动固定体在转动轨内进行转动,从而将带动支撑杆另一端的针环带动,由此针灸针将会随之被带动着进行旋转运动,通过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180°~360°度来实现捻转法的操作,同时在挡板的限位作用下,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在旋转的过程中将不会脱离出转动轨,其中需进行提插法进行治疗时,可使用手按压和往上抬两侧支撑杆,锁环将在支撑杆的带动下进行往上和往下的运动,从而可实现在进行提插法操作时,将针上提和下插的连续动作,同时操作完成,支撑杆在第一拉簧和第二拉簧的作用下将会回弹从而将不会影响针灸针的位置,并且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插针的过程过于僵硬,并不能适宜实际的行针操作的问题,同时整个过程医护人员仅需消毒一次,后续便可实现对针的无接触式操作,从而一定程度可避免重复多次的消毒和实现与针的无污染接触。
进一步,针筒上设有外螺纹,支撑环与针筒的接触处设有内螺纹,支撑环和针筒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螺纹配合。
有益效果:当把针插入至锁环之后,由于根据穴位及患者病情情况的不同,需调整插入至穴位内的针的长度,所以通过旋转支撑环可带动支撑环在针筒上往上或往下运动,并且由此针固定于针孔内,所以针也将随着支撑环进行上下移动,由此可调节针插入穴位的深处。
进一步,针筒底部设有限位杆,限位杆位于出针口处。
有益效果:当针插入至针筒并延伸出针筒之后,在限位杆的作用下可使针在伸出针筒时位置处于较为准确竖直方向,并且在进行操作捻转法和提插法时,需对针的位置进行一定小幅移动,限位杆的设置也可避免针在运动的过程中偏离过远的问题。
进一步,针筒底部固定连接有吸盘式的贴合板,贴合板为透明板。
有益效果:由于在进行插针时,是需将针头对准穴位,但是人体受身体很难处于完全静止状态的影响,所以针头在插穴位时总会有小幅度的抖动的问题,由此当需插入时,将贴合板与患者的皮肤进行贴合,由此为插入针灸针寻找到一定的支点,使得进行插入针时更加准确且轻便的插入进去。
进一步,贴合板远离针筒一端设有粘接层。
有益效果:当把针灸插入至所对应的穴位时,贴合板也在粘接层的作用下粘接于患者皮肤上,然后可便后续患者进行捻转法和提插法,并且贴合板粘接到皮肤上后,将形成一定的支点,从而支撑起整个装置的重量,从而可避免装置过重,将针灸损坏等问题。
进一步,支撑环上设有刻度条。
有益效果:通过刻度条的设计,可及时的观察到针灸针插入的深度,可对以后针灸操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进一步,提示模块为提示灯,位于支撑环上。
有益效果:当控制模块发出信息给提示模块后时,提示灯便开始进行亮起并提醒医护人员此处的穴位信息。
进一步,扫描模块为摄像头,位于针筒底部。
有益效果:摄像头对针筒所靠近之地进行摄影及扫描,并将摄影信息发送至对比模块内对穴位信息进行对比和匹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装置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装置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针筒1、支撑环2、转动环3、支撑杆4、针环5、第一固定体6、挡板7、通槽8、第二固定体9、第一拉簧10、第二拉簧11、刻度条12、贴合板13、限位杆14、提示灯15。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图2所示:一种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装置,包括针筒1,针筒1顶部设有支撑环2和进针口,支撑环2上设有刻度条12,支撑环2套设在针筒1上,针筒1上设有外螺纹,支撑环2与针筒1的接触处设有内螺纹,支撑环2和针筒1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螺纹配合,支撑环2上套设有转动环3,转动环3上设有转动轨,转动轨内对称设有第一固定体6和第二固定体9,第一固定体6和第二固定体9内均设有通槽8,通槽8底部设有第一拉簧10,第一拉簧10远离通槽8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支撑杆4远离第一拉簧10一侧设有与第一拉簧10对称的第二拉簧11,第二拉簧11远离支撑杆4一端与通槽8顶部固定连接,
支撑杆4穿过通槽8延伸至第一固定体6和第二固定体9两侧,支撑杆4靠近第一固定体6和第二固定体9一端固定连接有针环5,针环5内设有橡胶圈,转动环3靠近第一固定体6和第二固定体9处均设有设有挡板7,挡板7直径小于第一固定体6和第二固定体9直径,针筒1远离支撑环2一端设有出针口和定位系统,针筒1底部设有限位杆14,限位杆14位于出针口处,针筒1底部固定连接有吸盘式的贴合板13,贴合板13为透明板,贴合板13远离针筒1一端设有粘接层,
定位系统包括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用于接收指令并分析和传送出身体各部分的穴位信息,
分区模块,与移动终端信号连接,用于按照身体的四肢及头部进行穴位分区,并将分区信息发送至下一级,
光电感应模块,用于感应该装置需进行针灸的身体部位,并将部位信息发送至下一级,具体的:光电感应模块为现有的光电感应器,
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分区模块的身体穴位信息和接收光电感应模块的身体部位信息,然后将身体部位信息和身体穴位信息进行对比匹配,
穴位模块,用于接收处理模块所传送的所对应的身体部位穴位信息,并将穴位信息发送至下一级,
扫描模块,用于扫描需针灸的位置,并将位置信息发送至下一级,其中,扫描模块为摄像头,位于针筒1底部,
对比模块,用于接收身体部位穴位信息和针灸位置信息,并对身体部位穴位信息和针灸位置信息进行对比匹配,
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匹配信息,并将需针灸的穴位位置信息发送至下一级,
提示模块,用于接收穴位位置信息并及时提醒医护人员。其中,提示模块为提示灯15,位于支撑环2上。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操作时,将针灸针从针环5插入至针筒1,然后将针筒1对准需进行针灸的地方,并通过光电感应模块可检测此时针筒1所处于身体那一部位的信息,并且将该信息发送至处理模块,然后移动终端将会在大数据的信息搜索下将身体的穴位信息发送至分区模块,分区模块根据移动终端所发送的身体各部位的信息将穴位信息进行分区管理,并分别发送不同部位的穴位信息给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在接收到身体部位信息和分区穴位信息后,将身体部位信息和分区穴位信息进行对比和匹配,进而可匹配出此时针筒1所位于的身体部位处和该处身体部位上所具有的穴位位置信息,然后移动针筒1,其中扫描模块将在针筒1移动的过程对身体部位进行扫描,然后当扫描模块在扫描时,其扫描到的位置信息将会不断的发送至对比模块,对比模块在接收到位置信息和身体部位的穴位信息进行对比和分析,当扫描模块所传送来的位置信息与身体部位的穴位信息相对应之后,对比模块将会把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在接收到信息的同时把信息发送至提示模块,然后提示灯15便开始进行亮起并提醒医护人员此处的穴位信息,但是当扫描模块所传送的位置信息和身体部位穴位信息在对比模块的分析匹配下不能够对应时,便意味着未扫描到穴位从而便不进行提示,
然后当中医医护人员在接收到提醒之后,并结合其自身的经验判断,进而将针灸针插入至需针灸的位置,然后在进行行针时,需使用捻转法和提插法对针插入穴位后针对不同的疾病进行治疗,其中需进行捻转法进行治疗时,通过手转动延伸出第一固定体6和第二固定体9的支撑杆4部分,便可带动固定体在转动轨内进行转动,从而将带动支撑杆4另一端的针环5带动,由此针灸针将会随之被带动着进行旋转运动,通过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180°~360°度来实现捻转法的操作,同时在挡板7的限位作用下,第一固定体6和第二固定体9在旋转的过程中将不会脱离出转动轨,其中需进行提插法进行治疗时,可使用手按压和往上抬两侧支撑杆4,锁环将在支撑杆4的带动下进行往上和往下的运动,从而可实现在进行提插法操作时,将针上提和下插的连续动作,同时操作完成,支撑杆4在第一拉簧10和第二拉簧11的作用下将会回弹从而将不会影响针灸针的位置,并且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插针的过程过于僵硬,并不能适宜实际的行针操作的问题,同时整个过程医护人员仅需消毒一次,后续便可实现对针的无接触式操作,从而一定程度可避免重复多次的消毒和实现与针的无污染接触。
同时当把针插入至锁环之后,由于根据穴位及患者病情情况的不同,需调整插入至穴位内的针的长度,所以通过旋转支撑环2可带动支撑环2在针筒1上往上或往下运动,并且由此针固定于针孔内,所以针也将随着支撑环2进行上下移动,由此可调节针插入穴位的深处。并且由于在进行插针时,是需将针头对准穴位,但是人体受身体很难处于完全静止状态的影响,所以针头在插穴位时总会有小幅度的抖动的问题,由此当需插入时,将贴合板13与患者的皮肤进行贴合,由此为插入针灸针寻找到一定的支点,使得进行插入针时更加准确且轻便的插入进去。当把针灸插入至所对应的穴位时,贴合板13也在粘接层的作用下粘接于患者皮肤上,然后可便后续患者进行捻转法和提插法,并且贴合板13粘接到皮肤上后,将形成一定的支点,从而支撑起整个装置的重量,从而可避免装置过重,将针灸损坏等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筒,针筒顶部设有支撑环和进针口,支撑环套设在针筒上,支撑环上套设有转动环,转动环上设有转动轨,转动轨内对称设有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内均设有通槽,通槽底部设有第一拉簧,第一拉簧远离通槽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远离第一拉簧一侧设有与第一拉簧对称的第二拉簧,第二拉簧远离支撑杆一端与通槽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杆穿过通槽延伸至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两侧,支撑杆靠近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一端固定连接有针环,针环内设有橡胶圈,转动环靠近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处均设有设有挡板,挡板直径小于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直径,针筒远离支撑环一端设有出针口和定位系统,
定位系统包括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用于接收指令并分析和传送出身体各部分的穴位信息,
分区模块,与移动终端信号连接,用于按照身体的四肢及头部进行穴位分区,并将分区信息发送至下一级,
光电感应模块,用于感应该装置需进行针灸的身体部位,并将部位信息发送至下一级,
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分区模块的身体穴位信息和接收光电感应模块的身体部位信息,然后将身体部位信息和身体穴位信息进行对比匹配,
穴位模块,用于接收处理模块所传送的所对应的身体部位穴位信息,并将穴位信息发送至下一级,
扫描模块,用于扫描需针灸的位置,并将位置信息发送至下一级,
对比模块,用于接收身体部位穴位信息和针灸位置信息,并对身体部位穴位信息和针灸位置信息进行对比匹配,
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匹配信息,并将需针灸的穴位位置信息发送至下一级,
提示模块,用于接收穴位位置信息并及时提醒医护人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支撑环与针筒的接触处设有内螺纹,支撑环和针筒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螺纹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底部设有限位杆,限位杆位于出针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底部固定连接有吸盘式的贴合板,贴合板为透明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板远离针筒一端设有粘接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上设有刻度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模块为提示灯,位于支撑环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模块为摄像头,位于针筒底部。
CN202211201648.6A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装置 Withdrawn CN1156074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1648.6A CN115607441A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1648.6A CN115607441A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07441A true CN115607441A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60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01648.6A Withdrawn CN115607441A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0744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607441A (zh)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针灸装置
CN206659848U (zh) 一种蒙医放血器
CN111493893A (zh) 一种儿童末梢血采集机器人
CN103405240B (zh) 一种骨科牵引装置
CN109567877A (zh)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测量取样装置
CN202223339U (zh) 显微镜托手架
CN202777057U (zh) 一种新型中医内科用针灸针
CN203576920U (zh) 针线合一的穴位埋线微针
CN203354554U (zh) 一种骨科牵引装置
CN209529394U (zh) 一种小鼠尾静脉注射装置
CN201542925U (zh) 糖尿病理疗装置
CN201551549U (zh) 一种针灸针
CN213157760U (zh) 一种实验动物穴位进针可控简易装置
CN213994226U (zh) 一种新型针灸辅助定位装置
CN218606756U (zh) 一种中医调衡通经针刀
CN210904096U (zh) 防污染的弯柄针灸针
CN202961293U (zh) 一种刮痧罐
CN211584277U (zh) 一种针灸进针稳定辅助器
CN216908461U (zh) 一种适用于门诊护理的无痛换药装置
CN206198451U (zh) 便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用支架
CN202335867U (zh) 一种新型采血固定装置
CN102499698A (zh) 检验科对特殊患者采血的装置
CN208892736U (zh) 一种便于调整穿刺角度的血管穿刺器械
CN211326857U (zh) 一种新型梅花针
CN211634299U (zh)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11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