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89271A - 信号同步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号同步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89271A
CN115589271A CN202211167657.8A CN202211167657A CN115589271A CN 115589271 A CN115589271 A CN 115589271A CN 202211167657 A CN202211167657 A CN 202211167657A CN 115589271 A CN115589271 A CN 1155892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ata frame
division duplex
time division
td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676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毅
赵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6765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892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89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892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02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ynchronising information u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75Radio-over-fibre, e.g. radio frequency signal modulated onto an optical carrier
    • H04B10/25752Optical 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networks
    • H04B10/25753Distribution optical network, e.g. between a base station and a plurality of remote units
    • H04B10/25754Star network topolog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7Provisions for optical acces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g. 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PON), ATM-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PON-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号同步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该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和远端模块,其中,控制模块,用于采集时分双工开关信号,并将包含时分双工开关信号和参考时钟的数据帧传输给远端模块,其中,参考时钟为采集时分双工开关信号时所对应的时钟;远端模块,用于将远端模块中的时钟同步成数据帧中的参考时钟之后,解析数据帧,得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的对齐信息,依据对齐信息输出时分双工开关信号。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源光传输网络中的时分双工开关信号存在输出不同步,导致信号干扰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信号同步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信号同步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基于光纤到户(Fibre(Fiber)To The Home,FTTH)无源光网络的5G分布覆盖系统利用ftth无源光网络传输,不同分布单元(DU单元)安装距离可能较近,而与集中单元(CU单元)的光纤跳线路径不同,导致光纤传输距离差异可能较大;如果距离相近的两台DU单元与CU单元的光纤传输距离的差异超过4km,则两台DU单元的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plexing,TDD)信号时延差将超过tdd系统上下行保护间隔,导致两台DU单元的上下行信号串扰,影响DU单元的上行底噪。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同步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源光传输网络中的时分双工开关信号存在输出不同步,导致信号干扰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同步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和远端模块,其中,控制模块,用于采集时分双工开关信号,并将包含时分双工开关信号和参考时钟的数据帧传输给远端模块,其中,参考时钟为采集时分双工开关信号时所对应的时钟;远端模块,用于将远端模块中的时钟同步成数据帧中的参考时钟之后,解析数据帧,得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的对齐信息,依据对齐信息输出时分双工开关信号。
可选地,控制模块包括晶振、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第一光模块,晶振用于提供参考时钟,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用于依据参考时钟采集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第一光模块用于将数据帧转换成光信号后传输给远端模块,其中,时分双工开关信号包括时分双工帧头信号和时隙长度信号。
可选地,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还用于将时分双工帧头信号、时隙长度信号和控制命令组成的数据包发送给第一光模块,其中,控制命令中存储有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的对齐信息。
可选地,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还用于确定帧起始点,其中,帧起始点为预设采集时长内的最长上行时隙切换到下行时隙之间的转换点;依据帧起始点,确定预设采集时长内,帧起始点之后的各个上行时隙长度和下行时隙长度;依据上行时隙长度和下行时隙长度确定时隙长度信号;依据时隙长度信号和时分双工帧头信号,确定数据帧。
可选地,远端模块包括锁相环、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第二光模块,第二光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光模块发送的数据帧,由锁相环将远端模块中的时钟同步成数据帧中的参考时钟,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用于解析数据帧,得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的对齐信息,并依据对齐信息对时分双工开关信号进行调整后输出。
可选地,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还用于从数据帧中分离时分双工帧头信号和时隙长度信号,依据时分双工帧头信号和时隙长度信号确定时分双工开关信号。
可选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由多个子帧组成,每个子帧由多个符号组成,多个子帧的第一个子帧的第一个符号用于传输数据帧的帧头信号,多个子帧的其他子帧的第一个符号用于传输时隙长度信号,每个子帧的第二个符号用于传输时分双工帧头信号,每个子帧的第三个符号用于传输控制命令,每个子帧的第四个符号用于传输远端模块的数据,其中,其他子帧为多个子帧中除第一个子帧之外的子帧。
可选地,不同的远端模块所占用的帧的符号不同,远端模块占用的帧序号由控制模块分配。
可选地,远端模块在占用的帧序号内,确定远端模块与控制模块之间的传输时延;依据传输时延,确定输出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的时间。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信号同步方法,包括:接收控制端发送的数据帧,其中,数据帧包含时分双工开关信号和参考时钟,参考时钟为采集时分双工开关信号时所对应的时钟;将远端中的时钟同步成数据帧中的参考时钟后,解析数据帧,得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的对齐信息;依据对齐信息输出时分双工开关信号。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信号同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控制端发送的数据帧,其中,数据帧包含时分双工开关信号和参考时钟,参考时钟为采集时分双工开关信号时所对应的时钟;解析单元,用于将远端中的时钟同步成数据帧中的参考时钟后,解析数据帧,得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的对齐信息;输出单元,用于依据对齐信息输出时分双工开关信号。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连接,用于执行实现以下功能的程序指令:接收控制端发送的数据帧,其中,数据帧包含时分双工开关信号和参考时钟,参考时钟为采集时分双工开关信号时所对应的时钟;将远端中的时钟同步成数据帧中的参考时钟后,解析数据帧,得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的对齐信息;依据对齐信息输出时分双工开关信号。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通过运行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信号同步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控制模块和远端模块实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的对齐输出,控制模块,用于采集时分双工开关信号,并将包含时分双工开关信号和参考时钟的数据帧传输给远端模块,其中,参考时钟为采集时分双工开关信号时所对应的时钟;远端模块,用于将远端模块中的时钟同步成数据帧中的参考时钟之后,解析数据帧,得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的对齐信息,达到了依据对齐信息输出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降低信号干扰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源光传输网络中的时分双工开关信号存在输出不同步,导致信号干扰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相关技术的一种无源光分布系统的应用架构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信号同步系统的结构图;
图3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信号同步系统的局部架构图;
图3b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信号同步系统的完整架构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信号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信号同步装置的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实现信号同步方法的计算机终端(或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首先,在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解释说明的过程中出现的部分名词或术语适用于如下解释:
光纤到户(Fibre(Fiber)To The Home,FTTH)是一种光纤通信的传输方法。具体说,FTTH是指将光网络单元(ONU)安装在住家用户或企业用户处,是光接入系列中除FTTD(光纤到桌面)外最靠近用户的光接入网应用类型。FTTH的显著技术特点是不但提供更大的带宽,而且增强了网络对数据格式、速率、波长和协议的透明性,放宽了对环境条件和供电等方面的要求,简化了维护和安装。
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指的是通过在时间上错开,来区分上行(手机到基站的传输)与下行(基站到手机的传输)业务,避免干扰。在TDD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和传送在同一频率信道(即载波)的不同时隙,用保证时间来分离接收和传送信道。
MDAS(Multiservice Distributed Access System Solution),是一种多业务分布系统,可支持多家运营商,多制式,多载波,并集成WLAN系统,一步解决语音及数据业务需求,与传统模拟分布系统相比,同时具备混合组网、时延补偿、自动载波跟踪、上行底噪低等特点。
SERDES:是英文SERializer(串行器)/DESerializer(解串器)的简称。它是一种主流的时分多路复用(TDM)、点对点(P2P)的串行通信技术。即在发送端多路低速并行信号被转换成高速串行信号,经过传输媒体(光缆或铜线),最后在接收端高速串行信号重新转换成低速并行信号。这种点对点的串行通信技术充分利用传输媒体的信道容量,减少所需的传输信道和器件引脚数目,提升信号的传输速度,从而大大降低通信成本。
基于ftth无源光网络的5G分布覆盖系统是一种全新架构低复杂度的光分布覆盖系统,采用核心器件方案实现光纤传输4G+5G MIMO(多输入多输出)信号的拉远覆盖。该系统在施工安装时可以利用已有的ftth无源光网络传输,不用重新实施光纤布线安装,极大降低5G信号覆盖的建设施工难度与成本。
该系统相比于传统的MDAS光分布系统,产品硬件架构简化,不依赖进口器件,可供应性强;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ftth光网络传输,降低建设成本;使用单光纤即可传输4G+5G MIMO信号,提高了光纤资源使用率。该系统相比于微分布类系统,覆盖范围更广,采用光纤传输信号质量更好。
相关技术中的无源光分布系统由CU单元(集中单元)和DU单元(分布单元)组成,应用架构如图1所示。转发器(HUB)通过网线与CU单元连接,CU单元通过光纤与无源光分网络连接,在无源光分网络中,包含多个光分路器,图1中仅示出了两个光分路器,不同的光分路器之间通过光纤连接,光分路器通过光纤与DU单元连接,并输出MIMO信号。
传统的MDAS系统一般采用AU(接入单元)-EU(扩展单元)-RU(远端单元)的三级架构,且光传输网络一般是新建专用的,安装距离较近的RU一般通过光电复合缆直接连接到EU,因此距离较近的RU之间的时延较小不会产生串扰;传统的微分步系统采用馈线拉远覆盖,传输和覆盖距离更短,也不会产生串扰的问题。
相关技术中,由于基于ftth无源光网络的5G分布覆盖系统利用ftth无源光网络传输,不同DU单元安装距离可能较近,而与CU单元的光纤跳线路径不同光纤传输距离差异可能较大;如果距离相近的两台DU单元与CU单元的光纤传输距离的差异超过4km,则两台DU单元的TDD信号时延差将超过tdd系统上下行保护间隔,导致两台DU单元的上下行信号串扰,影响DU单元的上行底噪。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下详细说明。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信号同步系统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该信号同步系统200包括:控制模块202和远端模块204,其中,控制模块,用于采集时分双工开关信号,并将包含时分双工开关信号和参考时钟的数据帧传输给远端模块,其中,参考时钟为采集时分双工开关信号时所对应的时钟;远端模块,用于将远端模块中的时钟同步成数据帧中的参考时钟之后,解析数据帧,得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的对齐信息,依据对齐信息输出时分双工开关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控制模块可以为TDD同步控制模块或TDD-CU模块,上述远端模块可以为TDD同步远端模块或TDD-RU模块,上述信号同步系统可以称为无源光分布系统。对齐信息是指提前或延迟的调节量,因为各个RU单元经过不通的光纤路径传输后的传输时延不一样,而各个远端要对齐TDD开关信号,就需要对各个RU单元的原始开关信号做调节。
在上述信号同步系统中,控制模块包括晶振、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第一光模块,晶振用于提供参考时钟,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用于依据参考时钟采集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第一光模块用于将数据帧转换成光信号后传输给远端模块,其中,时分双工开关信号包括时分双工帧头信号和时隙长度信号。
在上述信号同步系统中,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还用于将时分双工帧头信号、时隙长度信号和控制命令组成的数据包发送给第一光模块,其中,控制命令中存储有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的对齐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TDD-CU模块由晶振(OSC)、FPGA(即上述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光模块(即上述第一光模块)组成。由晶振为FPGA提供参考时钟,该参考时钟为系统参考时钟,FPGA通过参考时钟对输入的TDD开关信号按照预设采集时长进行定时采样,该预设采集时长例如可以为10ms,需要说明的是,该预设采集时长为可设置的,此处不做限定;采样后得到TDD帧头信号(即上述时分双工帧头信号)与各时隙长度信号,再将TDD帧头信号、时隙长度信号与控制指令打包,组帧后经过GTX(高速串行收发器)发送到SERDES接口,再通过第一光模块转换为光信号传输到TDD-RU模块。同时TDD-CU模块也接收来自不同TDD-RU模块的接入请求,处理后生成控制指令再下发到各个TDD-RU模块。TDD-CU模块对接入请求的处理过程经过如图3a中TDD-CU中包含的光模块、SERDES、GTX、数据解帧、命令解析、DU接入处理,从而实现对接入请求的处理。
在上述信号同步系统中,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还用于确定帧起始点,其中,帧起始点为预设采集时长内的最长上行时隙切换到下行时隙之间的转换点;依据帧起始点,确定预设采集时长内,帧起始点之后的各个上行时隙长度和下行时隙长度;依据上行时隙长度和下行时隙长度确定时隙长度信号;依据时隙长度信号和时分双工帧头信号,确定数据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TDD-CU端对输入的TDD开关信号采样,在预设采集时长(如10ms)内找到最长的上行时隙后,将该上行时隙到下行时隙的转换点标记为帧起始点;从该起始点开始依次测量接下来的各个下行时隙和上行时隙的长度,直到上述预设采集时长结束时测量结束,得到的时隙长度分别记为L1,L2...LN。可选地,对于第一运营商网络,N一般为8,对于第二运营商网络,N一般为4。
在TDD-CU端将采样后的时隙长度信号和时分双工帧头信号封装到数据帧后,通过光纤传输到TDD-RU端。
在上述信号同步系统中,远端模块包括锁相环、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第二光模块,第二光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光模块发送的数据帧,由锁相环将远端模块中的时钟同步成数据帧中的参考时钟,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用于解析数据帧,得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的对齐信息,并依据对齐信息对时分双工开关信号进行调整后输出。
在上述信号同步系统中,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还用于从数据帧中分离时分双工帧头信号和时隙长度信号,依据时分双工帧头信号和时隙长度信号确定时分双工开关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TDD-RU模块由锁相环(PLL)、FPGA(即上述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光模块(即上述第二光模块)组成。FPGA通过第二光模块接收来自TDD-CU的数据帧,首先恢复出数据帧中的参考时钟输出给PLL重新锁定后,再将PLL重锁输出的时钟作为FPGA的系统参考时钟,以达到与TDD-CU模块时钟同步,恢复参考时钟的过程经过如图3a中TDD-RU中包含的光模块、SERDES、GTX、时钟恢复,从而恢复出参考时钟;然后FPGA重数据帧中将控制命令与TDD帧头信号、时隙长度信号分离,将TDD帧头信号、时隙长度信号重新恢复为TDD开关信号,再从控制命令中解析得到TDD开关对齐信息,DU开关调整依据对齐信息将TDD开关信号重整后输出,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将控制命令与TDD帧头信号、时隙长度信号分离的过程经过如图3a中TDD-RU中包含的光模块、SERDES、GTX、数据解帧、命令解析处理,从而实现将控制命令与TDD帧头信号、时隙长度信号分离。经过如图3a中TDD-RU中包含的光模块、SERDES、GTX、数据解帧、命令解析处理之后,解析得到TDD帧头信号、时隙长度信号,这个过程与CU模块的组帧过程是对称的。
在上述信号同步系统中,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由多个子帧组成,每个子帧由多个符号组成,多个子帧的第一个子帧的第一个符号用于传输数据帧的帧头信号,多个子帧的其他子帧的第一个符号用于传输时隙长度信号,每个子帧的第二个符号用于传输时分双工帧头信号,每个子帧的第三个符号用于传输控制命令,每个子帧的第四个符号用于传输远端模块的数据,其中,其他子帧为多个子帧中除第一个子帧之外的子帧。
在上述信号同步系统中,不同的远端模块所占用的帧的符号不同,远端模块占用的帧序号由控制模块分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时分双工开关信号(即TDD开关信号)的数据帧结构如下:数据帧每0.1us为一个符号,每个符号传输16bit数据;每10个符号组成一个子帧(1us),每128个子帧组成一帧(128us),每128帧组成一个超帧(16.384ms)。每帧的第一个子帧的第一个符号固定传输数据帧帧头,其他子帧的第一个符号依次传输时隙长度信息或时隙长度信号;每个子帧的第二个符号固定传输TDD帧头信息;每个子帧的第三个符号固定传输TDD-CU端传输的控制命令,不同的子帧传输的控制信令不一样;每个子帧的第四个符号用来传输TDD-RU端的数据,不同的TDD-RU占用不同帧的符号。TDD-RU端占用的帧序号由TDD-CU端分配。
在上述信号同步系统中,远端模块在占用的帧序号内,确定远端模块与控制模块之间的传输时延;依据传输时延,确定输出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的时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TDD-CU根据TDD-RU端接入顺序的不同,分别给不同的TDD-RU分配不同的帧序号,RU接入顺序指各个RU通过光纤第一次连上CU的顺序,因为各个RU安装在不同的位置,所以在第一次连接到CU的时候存在时间差,因此会有先后顺序;TDD-RU在分配到自己的帧序号内,测量TDD-RU到TDD-CU端的传输时延Δt;TDD-RU根据从数据帧中解析得到的TDD开关信号,提前Δt之后输出给其他模块使用,该其他模块例如图3b中的TDD切换开关。
图3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信号同步系统的局部架构图,如图3a所示,可以实现上述控制模块和远端模块中的相应功能,从而在TDD-RU端同步输出TDD上下行开关信号,该TDD上下行开关信号也即TDD开关信号。
图3b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信号同步系统的完整架构图,也可以理解为是基于ftth无源光网络的5G极简分布覆盖系统的架构图。如图3b所示,该系统由CU单元、无源光网络、DU单元组成。CU单元由5G同步单元、TDD切换开关、LNA、ATT、射频光调制器、射频光解调器、合波分波复用器组成。CU单元支持5G MIMO信号输入,将5G MIMO下行信号和5G同步开关信号调制转换为不同波段的光信号合路输出至ftth无源光分网络,再传输至DU单元;CU单元同时接收来自无源光网路的光信号,将不同波段的光信号解调输出为MIMO上行信号,最后再从MIMO端口输出。
DU单元由TDD切换开关、LNA、ATT、PA、射频光调制器、射频光解调器、合波分波复用器组成。DU单元接收来自无源光网路的光信号,将不同波段的光信号解调输出为MIMO下行信号输出和TDD开关信号,MIMO下行信号经过ATT和PA模块、TDD切换开关后从MIMO端口输出;同时通过MIMO端口接收手机终端发射的上行信号,将上行调制转换为不同波段的光信号合路输出至ftth无源光分网络,再传输至DU单元。
图3a的模块分别对应图3b中虚线框的内容,即通过将图3a中的TDD-RU端增加到图1中的DU单元,以及将TDD-CU端增加到图1中的CU单元,可以降低整个信号同步系统(即无源光分布系统)的信号干扰。需要说明的是,TDD同步控制模块(TDD-CU)模块和TDD同步远端模块(TDD-RU)模块既可以作为ORAS CU和DU设备内部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独立模块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基于ftth无源光网络5G分布覆盖系统不同DU端的TDD上下行开关信号高精度的同步输出(误差小于1us),可以避免由于无源光传输网络的路径不同导致的DU端上下行信号干扰,优化ORAS上行底噪。
在上述运行环境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同步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信号同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2,接收控制端发送的数据帧,其中,数据帧包含时分双工开关信号和参考时钟,参考时钟为采集时分双工开关信号时所对应的时钟;
步骤S404,将远端中的时钟同步成数据帧中的参考时钟后,解析数据帧,得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的对齐信息;
步骤S406,依据对齐信息输出时分双工开关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的信号同步方法可应用于图2所示的信号同步系统,因此上述信号同步系统中的相关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信号同步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信号同步装置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502,用于接收控制端发送的数据帧,其中,数据帧包含时分双工开关信号和参考时钟,参考时钟为采集时分双工开关信号时所对应的时钟;
解析单元504,用于将远端中的时钟同步成数据帧中的参考时钟后,解析数据帧,得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的对齐信息;
输出单元506,用于依据对齐信息输出时分双工开关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图5所示的信号同步装置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信号同步方法,且图2所示的信号同步系统中的相关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信号同步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图6示出了一种用于实现信号同步方法的计算机终端(或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计算机终端60(或电子设备6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采用602a、602b,……,602n来示出)处理器(处理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6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模块606。除此以外,还可以包括:显示器、输入/输出接口(I/O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可以作为I/O接口的端口中的一个端口被包括)、网络接口、电源和/或相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机终端60还可包括比图6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6所示不同的配置。
应当注意到的是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其他数据处理电路在本文中通常可以被称为“数据处理电路”。该数据处理电路可以全部或部分的体现为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此外,数据处理电路可为单个独立的处理模块,或全部或部分的结合到计算机终端60(或电子设备)中的其他元件中的任意一个内。如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该数据处理电路作为一种处理器控制(例如与接口连接的可变电阻终端路径的选择)。
存储器6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号同步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数据存储装置,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信号同步方法。存储器6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6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终端6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模块6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计算机终端6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6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6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显示器可以例如触摸屏式的液晶显示器(LCD),该液晶显示器可使得用户能够与计算机终端60(或电子设备)的用户界面进行交互。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上述图6所示的计算机设备(或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硬件元件(包括电路)、软件元件(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代码)、或硬件元件和软件元件两者的结合。应当指出的是,图6仅为特定具体实例的一个实例,并且旨在示出可存在于上述计算机设备(或电子设备)中的部件的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图6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用于执行以下信号同步方法:接收控制端发送的数据帧,其中,数据帧包含时分双工开关信号和参考时钟,参考时钟为采集时分双工开关信号时所对应的时钟;将远端中的时钟同步成数据帧中的参考时钟后,解析数据帧,得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的对齐信息;依据对齐信息输出时分双工开关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通过运行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信号同步方法:接收控制端发送的数据帧,其中,数据帧包含时分双工开关信号和参考时钟,参考时钟为采集时分双工开关信号时所对应的时钟;将远端中的时钟同步成数据帧中的参考时钟后,解析数据帧,得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的对齐信息;依据对齐信息输出时分双工开关信号。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信号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和远端模块,其中,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采集时分双工开关信号,并将包含所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和参考时钟的数据帧传输给所述远端模块,其中,所述参考时钟为采集所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时所对应的时钟;
所述远端模块,用于将所述远端模块中的时钟同步成所述数据帧中的参考时钟之后,解析所述数据帧,得到所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的对齐信息,依据所述对齐信息输出所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晶振、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第一光模块,所述晶振用于提供所述参考时钟,所述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用于依据所述参考时钟采集所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所述第一光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帧转换成光信号后传输给所述远端模块,其中,所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包括时分双工帧头信号和时隙长度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还用于将所述时分双工帧头信号、所述时隙长度信号和控制命令组成的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一光模块,其中,所述控制命令中存储有所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的对齐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还用于确定帧起始点,其中,所述帧起始点为预设采集时长内的最长上行时隙切换到下行时隙之间的转换点;依据所述帧起始点,确定所述预设采集时长内,所述帧起始点之后的各个上行时隙长度和下行时隙长度;依据所述上行时隙长度和所述下行时隙长度确定所述时隙长度信号;依据所述时隙长度信号和所述时分双工帧头信号,确定所述数据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模块包括锁相环、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第二光模块,所述第二光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光模块发送的数据帧,由所述锁相环将所述远端模块中的时钟同步成所述数据帧中的参考时钟,所述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用于解析所述数据帧,得到所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的对齐信息,并依据所述对齐信息对所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进行调整后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还用于从所述数据帧中分离所述时分双工帧头信号和所述时隙长度信号,依据所述时分双工帧头信号和所述时隙长度信号确定所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由多个子帧组成,每个子帧由多个符号组成,所述多个子帧的第一个子帧的第一个符号用于传输所述数据帧的帧头信号,所述多个子帧的其他子帧的第一个符号用于传输所述时隙长度信号,每个子帧的第二个符号用于传输所述时分双工帧头信号,每个子帧的第三个符号用于传输控制命令,每个子帧的第四个符号用于传输所述远端模块的数据,其中,所述其他子帧为所述多个子帧中除所述第一个子帧之外的子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不同的远端模块所占用的帧的符号不同,所述远端模块占用的帧序号由所述控制模块分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模块在占用的帧序号内,确定所述远端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之间的传输时延;依据所述传输时延,确定输出所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的时间。
10.一种信号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控制端发送的数据帧,其中,所述数据帧包含时分双工开关信号和参考时钟,所述参考时钟为采集所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时所对应的时钟;
将远端中的时钟同步成所述数据帧中的参考时钟后,解析所述数据帧,得到所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的对齐信息;
依据所述对齐信息输出所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
11.一种信号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控制端发送的数据帧,其中,所述数据帧包含时分双工开关信号和参考时钟,所述参考时钟为采集所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时所对应的时钟;
解析单元,用于将远端中的时钟同步成所述数据帧中的参考时钟后,解析所述数据帧,得到所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的对齐信息;
输出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对齐信息输出所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用于执行实现以下功能的程序指令:接收控制端发送的数据帧,其中,所述数据帧包含时分双工开关信号和参考时钟,所述参考时钟为采集所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时所对应的时钟;将远端中的时钟同步成所述数据帧中的参考时钟后,解析所述数据帧,得到所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的对齐信息;依据所述对齐信息输出所述时分双工开关信号。
13.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通过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信号同步方法。
CN202211167657.8A 2022-09-23 2022-09-23 信号同步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5892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67657.8A CN115589271A (zh) 2022-09-23 2022-09-23 信号同步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67657.8A CN115589271A (zh) 2022-09-23 2022-09-23 信号同步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89271A true CN115589271A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73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67657.8A Pending CN115589271A (zh) 2022-09-23 2022-09-23 信号同步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8927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93044A (zh) * 2023-04-28 2023-05-30 深圳市微智体技术有限公司 多路图像帧同步显示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93044A (zh) * 2023-04-28 2023-05-30 深圳市微智体技术有限公司 多路图像帧同步显示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193044B (zh) * 2023-04-28 2023-08-15 深圳市微智体技术有限公司 多路图像帧同步显示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05356B2 (en) Distribution of time-division multiplexed (TDM) management services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and related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US6240274B1 (en) High-speed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KR100639823B1 (ko) 전광 슬롯형 링 다이나믹 통신망을 위한 동기화 시스템
US9762349B1 (en) Hybrid multiplexing ove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CN111049865B (zh) 一种建链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026678B (zh) 混合正交频分复用时域复用无源光网络
CN101166068A (zh) 用于控制传输时间的光纤无线电系统和方法
US9847859B2 (en) Data mapping and multiplex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data demultiplexing and demapping method and device
WO201300731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CN101296525A (zh) 一种融合接入的局端olt装置
WO201610952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systems with different clock rates
EP3840259A1 (en) Optical transceiver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setting wavelength thereof
US2010006172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cal transmission
CN115589271A (zh) 信号同步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08054006A (ja) 伝送フレーム、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EP3783815B1 (en) Amcc device and transmission wavelength adjustment and control method
US683204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te transmission in a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CN110351613B (zh) 一种光网络中时隙和分组混合传输、发送接收和交换方法
RU2273965C2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по цепи объединительной панели при мультиплексировании с временным разделением и мостовой соединитель
US20160261935A1 (en) Central base station apparatus capable of dynamically allocating multiple wavelengths
CN108600127B (zh) 一种基于脉冲交叠的超奈奎斯特的通信系统及方法
US7720381B2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optical access network for 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 optical network with both sub-carrier multiplex and sub-carrier multiple access schemes
EP4199375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related device, and method
US20210376948A1 (en) Optical transceiver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setting wavelength thereof
KR101069977B1 (ko) 통신 장치 및 통신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