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87776A - 物流处理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物流处理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87776A
CN115587776A CN202211326393.6A CN202211326393A CN115587776A CN 115587776 A CN115587776 A CN 115587776A CN 202211326393 A CN202211326393 A CN 202211326393A CN 115587776 A CN115587776 A CN 1155877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go
goods
volume
vehicle
transpor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2639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思宇
陈旭东
吴宇浩
孙泽武
李永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2639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877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87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877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2Special goods or special handling procedures, e.g. handling of hazardous or fragile go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5Relationships between shipper or supplier and carriers
    • G06Q10/08355Routing method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物流处理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当运输至目标运输目的地的车辆的货箱存在剩余装载体积时,获取所述车辆的货箱中已装载的货物中的最短运输时效;其中,所述运输时效表征的是货物最迟运输到运输目的地的时间;根据所述最短运输时效计算所述车辆的最大等待时长;其中,所述最大等待时长表示在确保车辆在所述最短运输时效内到达所述目标运输目的地的前提下,当前能够等待的最大时长;从未进入装载区的货物中,筛选能够在所述最大等待时长内进入所述装载区且同一运输目的地的目标货物;根据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体积,匹配总体积不超过所述剩余装载体积的补装货物。

Description

物流处理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仓储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流处理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仓储物流对外发货时,经常需要安排车辆将货物运输到运输目的地。
由于每辆车的货箱体积是有限的,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每辆车的货箱体积来装运货物从而能够降低运营成本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流处理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物流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运输至目标运输目的地的车辆的货箱存在剩余装载体积时,获取所述车辆的货箱中已装载的货物中的最短运输时效;其中,所述运输时效表征的是货物最迟运输到运输目的地的时间;
根据所述最短运输时效计算所述车辆的最大等待时长;其中,所述最大等待时长表示在确保车辆在所述最短运输时效内到达所述目标运输目的地的前提下,当前能够等待的最大时长;
从未进入装载区的货物中,筛选能够在所述最大等待时长内进入所述装载区且同一运输目的地的目标货物;
根据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体积,匹配总体积不超过所述剩余装载体积的补装货物;其中,所述补装货物用于装载到所述存在剩余装载体积的车辆的货箱。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位于装载区中待运输的货物对应的货物信息;其中,所述货物信息包括货物的运输目的地、货物体积;
根据每件货物的运输目的地,筛选同一运输目的地的货物对应的货物体积;
根据筛选出的货物体积与车辆的货箱体积进行匹配,确定是否足够装满所述货箱;
如果不能装满所述货箱,计算运输至目标运输目的地的车辆的货箱存在的剩余装载体积。
可选的,在所述货物中包括冷链货物时,所述车辆包括冷链车;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运输至目标运输目的地的冷链车辆的货箱存在的剩余装载体积大于第一阈值时,将所述冷链车辆替换为常温车辆;
根据所述冷链货物装入保温箱后的保温箱总体积与所述常温车辆的货箱体积,计算所述常温车的剩余装载体积;
从装载区中筛选与所述冷链货物同一运输目的地的常温货物;
根据所述常温货物的货物体积,匹配总体积不超过所述剩余装载体积的补装货物。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货物的总体积小于所述剩余装载体积的值达到第二阈值,匹配与所述目标运输目的地相近的其它运输目的地;
根据装载区中其它运输目的地的货物的货物体积,匹配总体积不超过所述剩余装载体积的补装货物。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没有待进入装载区的货物,匹配与所述目标运输目的地相近的其它运输目的地;
根据装载区中其它运输目的地的货物的货物体积,匹配总体积不超过所述剩余装载体积的补装货物。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等待所述补装货物进入装载区并装载到所述货箱中后,向所述车辆发送发车指令。
可选的,所述货物包括社区团购业务中的团购商品,所述目标运输目的地包括社区团购业务中的网格仓。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物流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当运输至目标运输目的地的车辆的货箱存在剩余装载体积时,获取所述车辆的货箱中已装载的货物中的最短运输时效;其中,所述运输时效表征的是货物最迟运输到运输目的地的时间;
计算单元,根据所述最短运输时效计算所述车辆的最大等待时长;其中,所述最大等待时长表示在确保车辆在所述最短运输时效内到达所述目标运输目的地的前提下,当前能够等待的最大时长;
筛选单元,从未进入装载区的货物中,筛选能够在所述最大等待时长内进入所述装载区且同一运输目的地的目标货物;
匹配单元,根据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体积,匹配总体积不超过所述剩余装载体积的补装货物;其中,所述补装货物用于装载到所述存在剩余装载体积的车辆的货箱。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上述任一项物流处理方法。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上述任一项物流处理方法。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流处理方案,如果当前位于装载区中的相同运输目的地的货物无法装满车辆的货箱时,可以在满足当前货物的运输时效的前提下,从未来进入装载区中的货物中,匹配相同运输目的地且总体积不超过该车辆剩余装载体积的补装货物,所述补装货物用于装载到所述存在剩余装载体积的车辆的货箱。如此,可以最大程度得利用车辆的货箱体积来尽可能多装货物,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流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流处理装置的硬件结构图;
图3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流处理装置的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说明书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本说明书旨在提供一种物流处理方案,能够有效利用每辆车的货箱体积来装运货物从而能够降低运营成本。
以下请结合图1介绍本说明书提供的物流处理方法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10:当运输至目标运输目的地的车辆的货箱存在剩余装载体积时,获取所述车辆的货箱中已装载的货物中的最短运输时效;其中,所述运输时效表征的是货物最迟运输到运输目的地的时间;
步骤220:根据所述最短运输时效计算所述车辆的最大等待时长;其中,所述最大等待时长表示在确保车辆在所述最短运输时效内到达所述目标运输目的地的前提下,当前能够等待的最大时长;
步骤230:从未进入装载区的货物中,筛选能够在所述最大等待时长内进入所述装载区且同一运输目的地的目标货物;
步骤240:根据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体积,匹配总体积不超过所述剩余装载体积的补装货物;其中,所述补装货物用于装载到所述存在剩余装载体积的车辆的货箱。
本说明书中,相关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仓储中心对应的仓储系统,所述仓储系统可以包括货物调度、车辆调度、数据维护等功能各个子系统。
一般的,仓储系统可以获取仓储中心中各个作业环节的实时或非实时数据。例如可以读取已进入装载区的货物对应的货物信息、未进入装载区的货物对应的货物信息、车辆的车辆信息等等。
如果当前为已进入装载区的货物匹配的车辆的货箱没有装满,还存在剩余装载体积时,为了最大程度利用货箱,可以从未进入装载区的货物中匹配适合的补充货物,等到这些补充货物进入装载区后再装载到货箱中。这样可以使得车辆单趟能够运输更多的货物。
其中,所述装载区可以是指用于临时存放已经完成出库操作等待运输的货物,这些等待运输的货物需要装载到车辆上,由车辆将货物运输到货物对应的运输目的地。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上述剩余装载体积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计算得到:
获取位于装载区中待运输的货物对应的货物信息;其中,所述货物信息包括货物的运输目的地、货物体积;
根据每件货物的运输目的地,筛选同一运输目的地的货物对应的货物体积;
根据筛选出的货物体积与车辆的货箱体积进行匹配,确定是否足够装满所述货箱;
如果不能装满所述货箱,计算运输至目标运输目的地的车辆的货箱存在的剩余装载体积。
本说明书中,对于已经进入装载区中的待运输的货物,仓储系统可以获取这些货物对应的货物信息,例如货物体积、运输目的地、运输时效等。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货物的运输目的地可能不同,为了提高车辆的运输效率,通常可以优先将同一运输目的地的货物安排到一辆车辆,这种方式可以称为直发运输方式。
在直发运输方式中,首先可以从位于装载区中的待运输的货物中筛选出同一运输目的地的货物以及这些货物对应的货物体积;
然后,根据筛选出的货物对应的货物体积与车辆的货箱体积进行匹配,确定是否足够装满所述货箱;如果足够装满货箱,那么就可以将这些筛选出的货物装入车辆的货箱,直到货箱装满后,向车辆发送发车指令。
如果装满一车后,还存在剩余同一运输目的地的货物,那么重复按照上述方式执行流程,如果还可以装满一车,那么按照直发运输方式装满一车货物后发车;而如果无法装满一车,则按照下述另一种情况进行执行。
上述另一种情况,如果不能装满所述货箱,则需要计算运输至目标运输目的地的车辆的货箱存在的剩余装载体积。其中,所述剩余装载体积包括货箱体积减去筛选出这些货物对应的货物总体积。
在计算出剩余装载体积后,可以执行步骤210至步骤240,以实现在满足当前货物的运输时效的前提下,从未来进入装载区中的货物中,匹配相同运输目的地且总体积不超过该车辆剩余装载体积的补装货物,所述补装货物用于装载到所述存在剩余装载体积的车辆的货箱。如此,可以最大程度得利用车辆的货箱体积来尽可能多装货物,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以下针对步骤210-步骤240进行补充说明。
步骤210,当运输至目标运输目的地的车辆的货箱存在剩余装载体积时,获取所述车辆的货箱中已装载的货物中的最短运输时效;其中,所述运输时效表征的是货物最迟运输到运输目的地的时间。
由于需要确保每件货物在对应的运输时效内送到运输目的地,因此需要先获取货箱中已装载的货物中的最短运输时效。
步骤220,根据所述最短运输时效计算所述车辆的最大等待时长;其中,所述最大等待时长表示在确保车辆在所述最短运输时效内到达所述目标运输目的地的前提下,当前能够等待的最大时长。
本说明书中,所述根据所述最短运输时效计算所述车辆的最大等待时长,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最短运输时效计算所述车辆的最大等待时长;其中,所述最大等待时长表示在确保车辆在所述最短运输时效内到达所述目标运输目的地的前提下,当前能够等待的最大时长。
其中,所述运输目的地所需的时长可以是基于历史行驶到所述运输目的地所需的历史时长,预测得到的一个经验值。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应对运输途中可能存在的超时风险(例如堵车)可以预留部分时长,即在将所述最短运输时效减去所述车辆行驶到所述运输目的地所需的时长之后,再减去一个预留时长,例如10分钟、半小时、1小时等,这个预留时长可以灵活配置,通常可以是根据运输距离确定的;一般运输距离越远,预留时长越长。
步骤230,从未进入装载区的货物中,筛选能够在所述最大等待时长内进入所述装载区且同一运输目的地的目标货物。
对于未来将进入装载区的货物,可以按照前述直发运输方式,优先安排与已装载货物统一运输目的地的目标货物进行装车。
仓储系统可以从货物调度子系统货物获取出库流程中的所有货物的调度信息,包括货物所处的流程环节、预计多久将进入装载区等等;进一步,可以从这些货物中筛选出能够在前述计算出的最大等待时长内进入所述装载区且同一运输目的地的目标货物。
步骤240,根据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体积,匹配总体积不超过所述剩余装载体积的补装货物;其中,所述补装货物用于装载到所述存在剩余装载体积的车辆的货箱
由于剩余装载体积有限,需要从筛选出的目标货物中,匹配总体积不超过所述剩余装载体积的补装货物。
进一步的,等待所述补装货物进入装载区并装载到所述货箱中后,向所述车辆发送发车指令。如此,可以最大程度得利用车辆的货箱体积来尽可能多装货物,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本说明书中,在匹配补装货物时,除了上述步骤240中所示筛选出的目标货物可以装满车辆的货箱的情况,还可能出现筛选出的目标货物依然无法装满车辆的货箱的情况。为此,本说明书还提供了与直发运输方式不同的串点运输方式。
所述串点运输方式可以是指当一个运输目的地的货物无法装满车辆的货箱时,可以将多个运输目的地的货物装满车辆的货箱后进行运输,由于车辆需要先后行驶到不同的运输目的地,车辆的行驶轨迹串联了这些不同的运输目的地,因此形象上称之为串点运输方式。
串点运输方式进一步细分还可以分为前置串点运输方式和尾波串点运输方式。下面通过不同的实施例详细介绍串点运输方式。
首先介绍前置串点运输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货物的总体积小于所述剩余装载体积的值达到第二阈值,匹配与所述目标运输目的地相近的其它运输目的地;
根据装载区中其它运输目的地的货物的货物体积,匹配总体积不超过所述剩余装载体积的补装货物。
本说明书中,在目标货物的总体积小于剩余装载体积的值达到第二阈值时,说明在当前装载区中运输至目标运输目的地的货物加上未来进入装载区的相同目标运输目的地的货物、依然无法装满车辆的货箱。此时,为了确保运输时效,可以将与该目标运输目的地相近的其它运输目的地的货物作为补装货物,并与运输至目标运输目的地的货物一起运输。其中,所述其它运输目的地的货物可以是指其它运输目的地的、且已经位于当前装载区的货物。所述第二阈值可以是一个经验值,例如目标货物的总体积小于剩余装载体积的值达到剩余装载体积的50%或40%等。
如此,在同一运输目的地的货量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前置串点运输方式将相近的其它运输目的地的货物作为补装货物继续装载、从而在凑满一车货物后一起运输。如此,可以最大程度得利用车辆的货箱体积来尽可能多装货物,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其次介绍尾波串点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没有待进入装载区的货物,匹配与所述目标运输目的地相近的其它运输目的地;
根据装载区中其它运输目的地的货物的货物体积,匹配总体积不超过所述剩余装载体积的补装货物。
本说明书中,对于后续没有其它进入装载区的货物的情况(例如履约接截单后的清场模式),当前装载区中待运输的货物一般称为尾波。由于尾波的状态下,装载区中的货物是明确的,对于存在哪些运输目的地,以及每个运输目的地等待运输的货物的货量也是明确的;因此,对于单个目标运输目的地的货量不足以装满货箱时,可以将与该目标运输目的地相近的其它运输目的地的货物作为补装货物,并与运输至目标运输目的地的货物一起运输。
如此,在尾波状态下,通过尾波串点运输方式将相近的多个运输目的地的货物混装从而在凑满一车货物后一起运输。如此,可以最大程度得利用车辆的货箱体积来尽可能多装货物,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在本说明书中,待运输的货物中可能存在冷链货物,与冷链货物对应的是常温货物。冷链货物可以是指需要冷藏运输的货物;例如生鲜(新鲜水果、新鲜蔬菜、海鲜等)、冻品(冷冻肉、冷冻蔬菜等)、冷饮(雪糕、饮料等)等。
一般的,冷冻货物需要用冷链车进行运输,所述冷链车可以包括例如具有制冷货箱的冷藏车等。
由于冷链车具有常温车没有的制冷功能,因此采用冷链车运输的费用比常温车高很多。
如果冷链货物的货量足够,那么采用冷链车运输的效果较为理想;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冷链货物的货量不足,即冷链货物的总体积小于冷链车的货箱体积的情况,这样即使将常温货物作为补装货物,综合下来也可能出现运营成本偏高的问题。
为此,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温层货物的物流处理方式,所述多温层可以是指即包括冷链货物,也包括常温货物的情况。具体如下所示: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货物中包括冷链货物时,所述车辆包括冷链车;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运输至目标运输目的地的冷链车辆的货箱存在的剩余装载体积大于第一阈值时,将所述冷链车辆替换为常温车辆;
根据所述冷链货物装入保温箱后的保温箱总体积与所述常温车辆的货箱体积,计算所述常温车的剩余装载体积;
从装载区中筛选与所述冷链货物同一运输目的地的常温货物;
根据所述常温货物的货物体积,匹配总体积不超过所述剩余装载体积的补装货物。
本说明书中,对于冷链货物的总体积远小于冷链车的货箱体积时,就会触发冷链车辆的货箱存在的剩余装载体积大于第一阈值,从而不再使用冷链车进行运输,而是采用常温车进行运输。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可以是一个经验值,例如当冷链货物的总体积小于冷链车的货箱体积的2/3或1/3等。
当然,由于常温车不具有制冷功能,此时可以采用常温车+保温箱的运输方式,即通过使用保温箱保存冷链货物,由于保温箱可以保持冷链货物的冷藏温度,因此可以避免温度过高损坏冷链货物。然后由常温车装载保存有冷链货物的保温箱,并匹配同一运输目的地的常温货物作为补装货物,从而在凑满一车货物后一起运输。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保温箱的体积大于保存的冷链货物的体积,因此采用常温车+保温箱的运输方式时,需要根据冷链货物装入保温箱后的保温箱总体积与替换的常温车辆的货箱体积,计算常温车的剩余装载体积。
如此,在冷链货物的货量不足时,通过常温车+保温箱的运输方式即可以实现常温车运输冷链货物以降低车辆使用成本,而且还可以将同一运输目的地的常温货物作为补装货物与冷链货物一起运输,以实现最大程度得利用车辆的货箱体积来尽可能多装货物,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在本说明书中,针对上述任意实施例中,在匹配了补装货物之后,对于已经进入装载区的补装货物,等待所述补装货物装载到车辆的货箱后,就可以向所述车辆发送发车指令;而对于未进入装载的补装货物,等待所述补装货物进入装载区并装载到所述货箱后,就可以向所述车辆发送发车指令。
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适用于涉及仓储物流的各种业务场景,例如社区团购业务、电商物流业务、家电配送业务等。
以社区团购业务为例,上述货物可以包括社区团购业务中的团购商品,上述发货的仓储中心可以包括社区团购业务中的中心仓,上述目标运输目的地包括社区团购业务中的网格仓;在中心仓向各个网格仓进行商品发货时,可以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实现最大程度得利用车辆的货箱体积来尽可能多装货物,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与前述物流处理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说明书还提供了物流处理装置的实施例。所述装置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设备的处理器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2所示,为本说明书物流处理装置所在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了图2所示的处理器、网络接口、内存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之外,实施例中装置所在的设备通常根据物流处理实际功能,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对此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3,为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流处理装置的模块图,所述装置对应了图1所示实施例,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当运输至目标运输目的地的车辆的货箱存在剩余装载体积时,获取所述车辆的货箱中已装载的货物中的最短运输时效;其中,所述运输时效表征的是货物最迟运输到运输目的地的时间;
计算单元,根据所述最短运输时效计算所述车辆的最大等待时长;其中,所述最大等待时长表示在确保车辆在所述最短运输时效内到达所述目标运输目的地的前提下,当前能够等待的最大时长;
筛选单元,从未进入装载区的货物中,筛选能够在所述最大等待时长内进入所述装载区且同一运输目的地的目标货物;
匹配单元,根据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体积,匹配总体积不超过所述剩余装载体积的补装货物;其中,所述补装货物用于装载到所述存在剩余装载体积的车辆的货箱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体积计算单元,获取位于装载区中待运输的货物对应的货物信息;其中,所述货物信息包括货物的运输目的地、货物体积;根据每件货物的运输目的地,筛选同一运输目的地的货物对应的货物体积;根据筛选出的货物体积与车辆的货箱体积进行匹配,确定是否足够装满所述货箱;如果不能装满所述货箱,计算运输至目标运输目的地的车辆的货箱存在的剩余装载体积。
可选的,在所述货物中包括冷链货物时,所述车辆包括冷链车;所述装置还包括:
混装匹配单元,当运输至目标运输目的地的冷链车辆的货箱存在的剩余装载体积大于第一阈值时,将所述冷链车辆替换为常温车辆;根据所述冷链货物装入保温箱后的保温箱总体积与所述常温车辆的货箱体积,计算所述常温车的剩余装载体积;从装载区中筛选与所述冷链货物同一运输目的地的常温货物;根据所述常温货物的货物体积,匹配总体积不超过所述剩余装载体积的补装货物。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前置串点单元,如果所述目标货物的总体积小于所述剩余装载体积的值达到第二阈值,匹配与所述目标运输目的地相近的其它运输目的地;根据装载区中其它运输目的地的货物的货物体积,匹配总体积不超过所述剩余装载体积的补装货物。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尾波串点单元,如果没有待进入装载区的货物,匹配与所述目标运输目的地相近的其它运输目的地;根据装载区中其它运输目的地的货物的货物体积,匹配总体积不超过所述剩余装载体积的补装货物。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指令发送单元,等待所述补装货物进入装载区并装载到所述货箱中后,向所述车辆发送发车指令。
可选的,所述货物包括社区团购业务中的团购商品,所述目标运输目的地包括社区团购业务中的网格仓。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说明书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图3描述了物流处理装置的内部功能模块和结构示意,其实质上的执行主体可以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上述任一物流处理方法的实施例。
在上述电子设备的实施例中,应理解,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而前述的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缩写: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快闪存储器、硬盘或者固态硬盘。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另外,本说明书还提供有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可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上述任一物流处理方法的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电子设备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说明书的其它实施方案。本说明书旨在涵盖本说明书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说明书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说明书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说明书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说明书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物流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运输至目标运输目的地的车辆的货箱存在剩余装载体积时,获取所述车辆的货箱中已装载的货物中的最短运输时效;其中,所述运输时效表征的是货物最迟运输到运输目的地的时间;
根据所述最短运输时效计算所述车辆的最大等待时长;其中,所述最大等待时长表示在确保车辆在所述最短运输时效内到达所述目标运输目的地的前提下,当前能够等待的最大时长;
从未进入装载区的货物中,筛选能够在所述最大等待时长内进入所述装载区且同一运输目的地的目标货物;
根据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体积,匹配总体积不超过所述剩余装载体积的补装货物;其中,所述补装货物用于装载到所述存在剩余装载体积的车辆的货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位于装载区中待运输的货物对应的货物信息;其中,所述货物信息包括货物的运输目的地、货物体积;
根据每件货物的运输目的地,筛选同一运输目的地的货物对应的货物体积;
根据筛选出的货物体积与车辆的货箱体积进行匹配,确定是否足够装满所述货箱;
如果不能装满所述货箱,计算运输至目标运输目的地的车辆的货箱存在的剩余装载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所述货物中包括冷链货物时,所述车辆包括冷链车;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运输至目标运输目的地的冷链车辆的货箱存在的剩余装载体积大于第一阈值时,将所述冷链车辆替换为常温车辆;
根据所述冷链货物装入保温箱后的保温箱总体积与所述常温车辆的货箱体积,计算所述常温车的剩余装载体积;
从装载区中筛选与所述冷链货物同一运输目的地的常温货物;
根据所述常温货物的货物体积,匹配总体积不超过所述剩余装载体积的补装货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货物的总体积小于所述剩余装载体积的值达到第二阈值,匹配与所述目标运输目的地相近的其它运输目的地;
根据装载区中其它运输目的地的货物的货物体积,匹配总体积不超过所述剩余装载体积的补装货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没有待进入装载区的货物,匹配与所述目标运输目的地相近的其它运输目的地;
根据装载区中其它运输目的地的货物的货物体积,匹配总体积不超过所述剩余装载体积的补装货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等待所述补装货物进入装载区并装载到所述货箱中后,向所述车辆发送发车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货物包括社区团购业务中的团购商品,所述目标运输目的地包括社区团购业务中的网格仓。
8.一种物流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当运输至目标运输目的地的车辆的货箱存在剩余装载体积时,获取所述车辆的货箱中已装载的货物中的最短运输时效;其中,所述运输时效表征的是货物最迟运输到运输目的地的时间;
计算单元,根据所述最短运输时效计算所述车辆的最大等待时长;其中,所述最大等待时长表示在确保车辆在所述最短运输时效内到达所述目标运输目的地的前提下,当前能够等待的最大时长;
筛选单元,从未进入装载区的货物中,筛选能够在所述最大等待时长内进入所述装载区且同一运输目的地的目标货物;
匹配单元,根据所述目标货物的货物体积,匹配总体积不超过所述剩余装载体积的补装货物;其中,所述补装货物用于装载到所述存在剩余装载体积的车辆的货箱。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326393.6A 2022-10-27 2022-10-27 物流处理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5877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26393.6A CN115587776A (zh) 2022-10-27 2022-10-27 物流处理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26393.6A CN115587776A (zh) 2022-10-27 2022-10-27 物流处理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87776A true CN115587776A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82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26393.6A Pending CN115587776A (zh) 2022-10-27 2022-10-27 物流处理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8777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ahbari et al. The vehicle routing and scheduling problem with cross-docking for perishable products under uncertainty: Two robust bi-objective models
Lütjen et al. Quality driven distribution of intelligent containers in cold chain logistics networks
US20190242716A1 (en) Cold chain transportation route modeling system
White III et al. In-transit perishable product inspection
CN114049069A (zh) 一种冷链物流监控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6502866B (zh) 一种智能散货船舶计划和自动分类方法
CN110232551A (zh) 货物分类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1126643B (zh) 一种月台的预约方法、预约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587776A (zh) 物流处理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6628693B (zh) 一种冷链运输用标准化冷箱体系及冷链运输方法
CN115328235B (zh) 冷链运输温度监控方法及系统
EP3664000A1 (en) Cold chain management
US20220300898A1 (en) Delivery request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of delivery request system
Zurheide et al. A revenue management slot allocation model with prioritization for the liner shipping industry
CN113159670A (zh) 一种零担物流的货物装载的方法和系统
US20220245576A1 (en) Route plan using non-homogenous equipment via ocean routes
JP2002160813A (ja) 在庫管理システム及び記録媒体
Filina-Dawidowicz et al. Energy-efficient maritime transport of refrigerated containers
CN116703285B (zh) 货代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8629485B (zh) 一种不定需求情形下的船舶调度方法
Lütjen et al. Towards quality driven distribution of intelligent containers in cold chain logistics networks
CN118037167A (zh) 运输线路整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S601046A (ja) 等温輸送機関用の冷蔵装置
US20240010096A1 (en) Techniques for Intelligent Charging of Shipping Container Power Supplies
JPH11353364A (ja) 商品の出荷先及び、出荷数量の決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