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87718A - 一种基于土地配置模型的城市土地规划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土地配置模型的城市土地规划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87718A
CN115587718A CN202210382827.8A CN202210382827A CN115587718A CN 115587718 A CN115587718 A CN 115587718A CN 202210382827 A CN202210382827 A CN 202210382827A CN 115587718 A CN115587718 A CN 1155877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d
planning
calculation module
grid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828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红军
李振芬
王可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38282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877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87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877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土地配置模型的城市土地规划系统,包括地形采集模块、人工录入模块、计算模块和输出模块,本发明通过地形采集模块将待规划土地的地理数据二维网格化,计算模块采用评价模型快速赋值土地适宜度参数,综合考虑土地适宜度、聚集度和多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综合调节土地规划方案,输出模块输出土地规划计算书。本发明明确了不同情况下聚集度与土地适宜度的权重系数,并且通过利用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使工作人员跳过了繁琐的大当量的计算过程,实现了根据计算结果动态调节规划诉求进而即时更新土地规划方案。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土地配置模型的城市土地规划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地规划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土地配置模型的城市土地规划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正经历社会经济转型发展阶段,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粗放型的土地利用方式,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和生态效益,使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并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最严重的瓶颈。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土地配置模型的城市土地规划系统,其目的在于利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快速整合土地规划基础数据,明确不同情况下聚集度与土地适宜度的权重系数,利用多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对土地配置模型进行调节,由此进行的土地规划不仅便捷且具有全面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土地配置模型的城市土地规划系统,其目的在于利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快速整合土地规划基础数据,明确不同情况下聚集度与土地适宜度的权重系数,利用多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对土地配置模型进行调节,由此进行的土地规划不仅便捷且具有全面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土地配置模型的城市土地规划系统,包括:
地形采集模块,利用地理信息科学获取待规划土地及其周边地区的地理数据,所述地形采集模块将所述地理数据二维网格化;
计算模块,其与所述地形采集模块相连并接收所述二维网格,通过建立以地理数据为常量,多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为变量的土地配置模型,明确了不同情况下聚集度与土地适宜度的权重系数,利用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快速求解最优的土地规划方案,所述多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包括经济约束值、社会约束值、土地适宜度约束值、环境约束值和生态约束值;
人工录入模块,其与所述计算模块相连,当输入各待规划土地类型的经济效益、社会成本、环境成本、生态成本和所述多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后,所述人工录入模块将录入信息传输至计算模块;
输出模块,其与所述计算模块和所述人工录入模块相连,自动排版并输出土地规划方案计算书,当用户不满意此次土地规划方案时,回退至人工录入模块改变所述所述多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后可生成新的土地规划方案,实现了根据土地规划方案计算结果动态调节多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进而即时更新土地规划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人工录入模块设置有分区类型集合I0和土地类型集合J0,所述地形采集模块将待规划区域划分为N个长为a m且宽为b m的网格,并对网格进行编号,分别记为第一网格A1,第二网格A2,...,第N网格An,对于任一所述网格,地形采集模块记为Ai,i=1,2,...,n,
对于所述分区类型集合I0,I0={I1,I2,I3},其中,I1为保护区,I2为经济发展区,I3为经济发达区,所述保护区包括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和名人遗迹,其土地类型是不能被变更的;
对于土地类型集合J0,I0={J1,J2,J3,...,Ju},其中,J1为第一土地类型,J2为第二土地类型,J3为第三土地类型,Ju为第u土地类型,对于任一土地类型,所述中控组件记为Jp,p=1,2,...,u;
所述计算模块计算网格Ai的第p土地类型的聚集度Cp,Cp=Np/Nt,其中, Nt表示所述网格Ai相邻网格中已规划土地类型的网格总数量,Np表示网格Ai 周围相邻网格中第p土地类型的网格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模块设置有基于地理信息科学的预设评价模型和最低土地适宜度标准Ks,所述预设评价模型利用计算机快速扫描所述二维网格计算所述网格Ai第p土地类型的土地适宜度Kp:
当Kp<Ks时,所述计算模块判定网格Ai不能配置为第p土地类型Jp;
当Kp≥Ks时,所述计算模块判定网格Ai可以配置为第p土地类型Jp。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模块计算所述网格Ai对于第p土地类型Jp的规划优先度Fp,Fp=ɑpCp+βpKp,其中,ɑp是所述聚集度Cp的权重系数,βp是所述土地适宜度Kp的权重系数,ɑp+βp=1;
所述计算模块计算所述网格Ai对于所有土地类型的规划优先度,并从中选取最大值,将所述最大值对应的所述第p土地类型Jp作为网格Ai的土地类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p土地类型Jp预设有标签,所述计算模块根据所述标签和序关系分析法确定所述聚集度权重系数ɑp与所述土地适宜度权重系数βp 的数值。
进一步的,所述标签包含4类,分别是土地用途、经济期望、人口密集程度和生态期望,所述土地用途包含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所述经济期望、所述人口密集程度和所述生态期望均包含低和高两种,所述未利用地是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它包括河流、荒草地、沼泽地、裸岩和冰川;
当所述计算模块根据所述标签确定所述聚集度权重系数ɑp与所述土地适宜度权重系数βp的数值时,计算模块根据标签确定聚集度权重系数ɑp与土地适宜度权重系数βp的比值γp,或计算模块根据标签确定γp的倒数μp。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模块首次规划完成所有所述网格Ai的土地类型的方案称为初次规划方案,在所述初次规划方案的规划过程中:
当所述人工录入模块未勾选可变更所述未利用地时,所述计算模块不会改变未利用地的土地类型;
当所述网格Ai的分区类型为I1时,无法变更网格Ai的原有土地类型。
进一步的,当所述第p土地类型Jp的所述土地用途预设为建设用地时,所述计算模块对所述网格Ai的γp进行赋值,γp=1.2,计算模块依次对所述经济期望、所述人口密集程度和所述生态期望进行判定,并根据判定结果对γp的赋值进行调节:
当所述经济期望为高时,所述计算模块向上调节γp的数值,γp=γp+0.2,当经济期望为低时,计算模块不对γp的数值进行调节;
当所述人口密集程度为高时,所述计算模块向上调节γp的数值,γp=γ p+0.2,当人口密集程度为低时,计算模块不对γp的数值进行调节;
当所述生态期望为高时,所述计算模块不对γp的数值进行调节,当生态期望为低时,计算模块向上调节γp的数值,γp=γp+0.2。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p土地类型Jp的所述土地用途预设为农用地时,所述计算模块对所述网格Ai的μp进行赋值,μp=1.2,计算模块依次对所述经济期望、所述人口密集程度和所述生态期望进行判定,并根据判定结果对μp的赋值进行调节:
当所述经济期望为高时,所述计算模块不对μp的数值进行调节,当经济期望为低时,计算模块向上调节μp的数值,μp=μp+0.2;
当所述人口密集程度为高时,所述计算模块不对μp的数值进行调节,当人口密集程度为低时,计算模块向上调节μp的数值,μp=μp+0.2;
当所述生态期望为高时,所述计算模块向上调节μp的数值,μp=μp+0.2,当生态期望为低时,计算模块不对μp的数值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模块完成所述初步规划方案后,计算模块检测初步规划方案是否满足所述多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
当所述多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均满足时,所述输出模块输出所述土地规划方案计算书;
当所述多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无法同时满足时,根据不满足的城市土地规划诉求及其公式,利用所述规划优先度按照“多退少补”的原则改变所述公式中各土地类型的网格数量,直至各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均满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地形采集模块将待规划土地的地形数据二维网格化,计算模块采用评价模型快速赋值土地适宜度参数,综合考虑土地适宜度、聚集度和多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综合调节土地规划方案,输出模块输出土地规划计算书。本发明明确了不同情况下聚集度与土地适宜度的权重系数,并且通过利用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使工作人员跳过了繁琐的大当量的计算过程,实现了根据计算结果动态调节规划诉求进而即时更新土地规划方案。
进一步地,本发明同时考虑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四大因素对土地规划的影响,得到的土地配置模型综合考虑了待规划土地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多目标性。
进一步地,所述地形采集模块采用基于地理信息科学的评价模型,为所述土地适宜度kp的取值提供了数据支撑,通过利用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实现了土地适宜度的快速赋值。
进一步地,本发明明确了不同情况下所述重要程度γp的取值进而计算得出所述规划优先度Fp中权重系数的值,权重系数的明确进一步提升了本发明的便捷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土地配置模型的城市土地规划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可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土地配置模型的城市土地规划系统的结构框图,
公布了一种基于土地配置模型的城市土地规划系统,包括,
地形采集模块,利用地理信息科学获取待规划土地及其周边地区的地理数据,所述地形采集模块将所述地理数据二维网格化;
计算模块,其与所述地形采集模块相连并接收所述二维网格,通过建立以地理数据为常量,多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为变量的土地配置模型,明确了不同情况下聚集度与土地适宜度的权重系数,利用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快速求解最优的土地规划方案,所述多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包括经济约束值、社会约束值、土地适宜性约束值、环境约束值和生态约束值;
人工录入模块,其与所述计算模块相连,当输入各待规划土地类型的经济效益、社会成本、环境成本、生态成本和所述多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后,所述人工录入模块将录入信息传输至计算模块;
输出模块,其与所述计算模块和所述人工录入模块相连,自动排版并输出土地规划方案计算书,当用户不满意此次土地规划方案时,回退至人工录入模块改变所述所述多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后可生成新的土地规划方案,实现了根据土地规划方案计算结果动态调节多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进而即时更新土地规划方案。
所述人工录入模块设置有分区类型集合I0和土地类型集合J0,所述地形采集模块将待规划区域划分为N个长为a m且宽为b m的网格,并对网格进行编号,分别记为第一网格A1,第二网格A2,...,第N网格An,对于任一所述网格,地形采集模块记为Ai,i=1,2,...,n,
对于所述分区类型集合I0,I0={I1,I2,I3},其中,I1为保护区,I2为经济发展区,I3为经济发达区,所述保护区包括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和名人遗迹,其土地类型是不能被变更的;
对于土地类型集合J0,I0={J1,J2,J3,...,Ju},其中,J1为第一土地类型,J2为第二土地类型,J3为第三土地类型,Ju为第u土地类型,对于任一土地类型,所述中控组件记为Jp,p=1,2,...,u;
所述计算模块计算网格Ai的第p土地类型的聚集度Cp,Cp=Np/Nt,其中, Nt表示所述网格Ai相邻网格中已规划土地类型的网格总数量,Np表示网格Ai 周围相邻网格中第p土地类型的网格数量。
所述计算模块设置有基于地理信息科学的预设评价模型和最低土地适宜度标准Ks,所述预设评价模型利用计算机快速扫描所述二维网格计算所述网格Ai 第p土地类型的土地适宜度Kp:
当Kp<Ks时,所述计算模块判定网格Ai不能配置为所述第p土地类型Jp;
当Kp≥Ks时,所述计算模块判定网格Ai能够配置为所述第p土地类型Jp;
具体而言,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采集的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选定评价因素后利用灰色评价模型求解所述土地适宜度Kp。
所述计算模块计算所述网格Ai对于第p土地类型Jp的规划优先度Fp, Fp=ɑpCp+βpKp,其中,ɑp是所述聚集度Cp的权重系数,βp是所述土地适宜度Kp的权重系数,ɑp+βp=1;
所述计算模块计算所述网格Ai对于所有土地类型的规划优先度,并从中选取最大值,将所述最大值对应的所述第p土地类型Jp作为网格Ai的土地类型。
所述第p土地类型Jp预设有标签,所述计算模块根据所述标签和序关系分析法确定所述聚集度权重系数ɑp与所述土地适宜度权重系数βp的数值。
所述标签包含4类,分别是土地用途、经济期望、人口密集程度和生态期望,所述土地用途包含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所述经济期望、所述人口密集程度和所述生态期望均包含低和高两种,所述未利用地是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它包括河流、荒草地、沼泽地、裸岩和冰川;
当所述计算模块根据所述标签确定所述聚集度权重系数ɑp与所述土地适宜度权重系数βp的数值时,计算模块根据标签确定聚集度权重系数ɑp与土地适宜度权重系数βp的比值γp,或计算模块根据标签确定γp的倒数μp。
所述计算模块首次规划完成所有所述网格Ai的土地类型的方案称为初次规划方案,在所述初次规划方案的规划过程中:
当所述人工录入模块未勾选可变更所述未利用地时,所述计算模块不会改变未利用地的土地类型;
当所述网格Ai的分区类型为I1时,无法变更网格Ai的原有土地类型;
具体而言,所述计算模块可设置其他约束,例如:工厂不能建立在居民区1 公里范围内。
当所述第p土地类型Jp的所述土地用途预设为建设用地时,所述计算模块对所述网格Ai的γp进行赋值,γp=1.2,计算模块依次对所述经济期望、所述人口密集程度和所述生态期望进行判定,并根据判定结果对γp的赋值进行调节:
当所述经济期望为高时,所述计算模块向上调节γp的数值,γp=γp+0.2,当经济期望为低时,计算模块不对γp的数值进行调节;
当所述人口密集程度为高时,所述计算模块向上调节γp的数值,γp=γ p+0.2,当人口密集程度为低时,计算模块不对γp的数值进行调节;
当所述生态期望为高时,所述计算模块不对γp的数值进行调节,当生态期望为低时,计算模块向上调节γp的数值,γp=γp+0.2。
当所述第p土地类型Jp的所述土地用途预设为农用地时,所述计算模块对所述网格Ai的μp进行赋值,μp=1.2,计算模块依次对所述经济期望、所述人口密集程度和所述生态期望进行判定,并根据判定结果对μp的赋值进行调节:
当所述经济期望为高时,所述计算模块不对μp的数值进行调节,当经济期望为低时,计算模块向上调节μp的数值,μp=μp+0.2;
当所述人口密集程度为高时,所述计算模块不对μp的数值进行调节,当人口密集程度为低时,计算模块向上调节μp的数值,μp=μp+0.2;
当所述生态期望为高时,所述计算模块向上调节μp的数值,μp=μp+0.2,当生态期望为低时,计算模块不对μp的数值进行调节。
所述计算模块完成所述初步规划方案后,计算模块检测初步规划方案是否满足所述多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
当所述多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均满足时,所述输出模块输出所述土地规划方案计算书;
当所述多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无法同时满足时,根据不满足的城市土地规划诉求及其公式,利用所述规划优先度按照“多退少补”的原则改变所述公式中各土地类型的网格数量,直至各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均满足。
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土地配置模型的城市土地规划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采用如下方式:
将符合格式的所述地理信息科学采集的空间数据上传至所述地形采集模块,地形采集模块自动将所述空间数据二维网格化并传输至所述计算模块,用户通过所述人工录入模块录入所述多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所述经济效益、所述社会成本、所述环境成本和所述生态成本;
计算模块根据预设评价模型利用所述地理信息科学采集的空间数据计算所述土地适宜度,并为所有所述网格Ai赋值所述土地适宜度Kp,根据所述标签和序关系分析法明确所述规划优先度Fp中的权重系数,计算模块计算网格Ai对于所有土地类型的规划优先度,并从中选取最大值,所述最大值对应的所述第p土地类型Jp作为网格Ai的土地类型,首次规划完成所有网格Ai的土地类型即得到所述初次规划方案,接着检测初步规划方案是否满足各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当初步规划方案无法同时满足各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时,根据不满足的城市土地规划诉求及其公式,利用所述规划优先度按照“多退少补”的原则改变所述公式中各土地类型的网格数量,直至各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均满足,输出模块输出所述土地规划方案计算书,假如用户对土地规划方案不满意,可以回退至所述人工录入模块通过编辑各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使计算模块生成新的土地规划方案。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土地配置模型的城市土地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形采集模块,利用地理信息科学获取待规划土地及其周边地区的地理数据,所述地形采集模块将所述地理数据二维网格化;
计算模块,其与所述地形采集模块相连并接收所述二维网格,通过建立以地理数据为常量,多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为变量的土地配置模型,明确了不同情况下聚集度与土地适宜度的权重系数,利用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快速求解最优的土地规划方案,所述多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包括经济约束值、社会约束值、土地适宜度约束值、环境约束值和生态约束值;
人工录入模块,其与所述计算模块相连,当输入各待规划土地类型的经济效益、社会成本、环境成本、生态成本和所述多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后,所述人工录入模块将录入信息传输至计算模块;
输出模块,其与所述计算模块和所述人工录入模块相连,自动排版并输出土地规划方案计算书,当用户不满意此次土地规划方案时,回退至人工录入模块改变所述所述多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后可生成新的土地规划方案,实现了根据土地规划方案计算结果动态调节多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进而即时更新土地规划方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土地配置模型的城市土地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录入模块设置有分区类型集合I0和土地类型集合J0,所述地形采集模块将待规划区域划分为N个长为am且宽为bm的网格,并对网格进行编号,分别记为第一网格A1,第二网格A2,...,第N网格An,对于任一所述网格,地形采集模块记为Ai,i=1,2,...,n,
对于所述分区类型集合I0,I0={I1,I2,I3},其中,I1为保护区,I2为经济发展区,I3为经济发达区,所述保护区包括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和名人遗迹,其土地类型是不能被变更的;
对于土地类型集合J0,I0={J1,J2,J3,...,Ju},其中,J1为第一土地类型,J2为第二土地类型,J3为第三土地类型,Ju为第u土地类型,对于任一土地类型,所述中控组件记为Jp,p=1,2,...,u;
所述计算模块计算网格Ai的第p土地类型的聚集度Cp,Cp=Np/Nt,其中,Nt表示所述网格Ai相邻网格中已规划土地类型的网格总数量,Np表示网格Ai周围相邻网格中第p土地类型的网格数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土地配置模型的城市土地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设置有基于地理信息科学的预设评价模型和最低土地适宜度标准Ks,所述预设评价模型利用计算机快速扫描所述二维网格计算所述网格Ai的第p土地类型的土地适宜度Kp:
当Kp<Ks时,所述计算模块判定网格Ai不能配置为所述第p土地类型Jp;
当Kp≥Ks时,所述计算模块判定网格Ai能够配置为所述第p土地类型Jp。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土地配置模型的城市土地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计算所述网格Ai对于第p土地类型Jp的规划优先度Fp,Fp=ɑpCp+βpKp,其中,ɑp是所述聚集度Cp的权重系数,βp是所述土地适宜度Kp的权重系数,ɑp+βp=1;
所述计算模块计算所述网格Ai对于所有土地类型的规划优先度,并从中选取最大值,将所述最大值对应的所述第p土地类型Jp作为网格Ai的土地类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土地配置模型的城市土地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p土地类型Jp预设有标签,所述计算模块根据所述标签和序关系分析法确定聚集度权重系数ɑp与土地适宜度权重系数βp的数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土地配置模型的城市土地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包含4类,分别是土地用途、经济期望、人口密集程度和生态期望,所述土地用途包含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所述经济期望、所述人口密集程度和所述生态期望均包含低和高两种,所述未利用地是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它包括河流、荒草地、沼泽地、裸岩和冰川;
当所述计算模块根据所述标签确定所述聚集度权重系数ɑp与所述土地适宜度权重系数βp的数值时,计算模块根据标签确定聚集度权重系数ɑp与土地适宜度权重系数βp的比值γp,或计算模块根据标签确定γp的倒数μp。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土地配置模型的城市土地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首次规划完成所有所述网格Ai的土地类型的方案称为初次规划方案,在所述初次规划方案的规划过程中:
当所述人工录入模块未勾选可变更所述未利用地时,所述计算模块不会改变未利用地的土地类型;
当所述网格Ai的分区类型为I1时,无法变更网格Ai的原有土地类型。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土地配置模型的城市土地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p土地类型Jp的所述土地用途预设为建设用地时,所述计算模块对所述网格Ai的γp进行赋值,γp=1.2,计算模块依次对所述经济期望、所述人口密集程度和所述生态期望进行判定,并根据判定结果对γp的赋值进行调节:
当所述经济期望为高时,所述计算模块向上调节γp的数值,γp=γp+0.2,当经济期望为低时,计算模块不对γp的数值进行调节;
当所述人口密集程度为高时,所述计算模块向上调节γp的数值,γp=γp+0.2,当人口密集程度为低时,计算模块不对γp的数值进行调节;
当所述生态期望为高时,所述计算模块不对γp的数值进行调节,当生态期望为低时,计算模块向上调节γp的数值,γp=γp+0.2。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土地配置模型的城市土地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p土地类型Jp的所述土地用途预设为农用地时,所述计算模块对所述网格Ai的μp进行赋值,μp=1.2,计算模块依次对所述经济期望、所述人口密集程度和所述生态期望进行判定,并根据判定结果对μp的赋值进行调节:
当所述经济期望为高时,所述计算模块不对μp的数值进行调节,当经济期望为低时,计算模块向上调节μp的数值,μp=μp+0.2;
当所述人口密集程度为高时,所述计算模块不对μp的数值进行调节,当人口密集程度为低时,计算模块向上调节μp的数值,μp=μp+0.2;
当所述生态期望为高时,所述计算模块向上调节μp的数值,μp=μp+0.2,当生态期望为低时,计算模块不对μp的数值进行调节。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土地配置模型的城市土地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完成所述初步规划方案后,计算模块检测初步规划方案是否满足所述多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
当所述多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均满足时,所述输出模块输出所述土地规划方案计算书;
当所述多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无法同时满足时,根据不满足的城市土地规划诉求及其公式,利用所述规划优先度按照“多退少补”的原则改变所述公式中各土地类型的网格数量,直至各项城市土地规划诉求均满足。
CN202210382827.8A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基于土地配置模型的城市土地规划系统 Pending CN1155877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82827.8A CN115587718A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基于土地配置模型的城市土地规划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82827.8A CN115587718A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基于土地配置模型的城市土地规划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87718A true CN115587718A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72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82827.8A Pending CN115587718A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基于土地配置模型的城市土地规划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8771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2703A (zh) * 2023-08-14 2023-11-24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 基于多维度分析的空间规划存量单元识别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2703A (zh) * 2023-08-14 2023-11-24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 基于多维度分析的空间规划存量单元识别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claurin et al. The renewable energy potential (reV) model: A geospatial platform for technical potential and supply curve modeling
CN101976221B (zh) 一种基于粒子群禁忌组合的并行测试任务调度方法及平台
CN105761192A (zh) 村镇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智能化方法和智能化集成系统
CN102867235B (zh) 一种基于gis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监测方法
CN110119888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有源网格化规划方法
CN110689187A (zh) 一种基于多条件约束的变电站自动化选址方法
CN104050323A (zh) 一种高海拔山区模糊多准则风电场选址方法
CN115271373A (zh) 城市群弹性开发边界划定方法及系统
CN113610296B (zh) 一种区域内用电负荷峰值预测方法及电网投资规划方法
CN115587718A (zh) 一种基于土地配置模型的城市土地规划系统
CN113888210A (zh) 一种工程造价估计方法
CN109829607A (zh) 一种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方法
CN116663854A (zh) 一种基于智慧园区的资源调度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357678A (zh) 一种新型区域地下水位监测网优化设计方法
CN112966925A (zh) 一种基于遥感时序变化分析的村镇垃圾增量风险分析系统
CN108805471A (zh) 基于复合系统作用关系分析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
Ren et al. Research on the economic effect of employment structure change in heterogeneous regions: evidence from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China
CN101930566A (zh) 基于平行系统的水利实验模拟系统及实验模拟方法
CN104167731A (zh) 一种多区域多元电源协调规划方法
CN116488335A (zh) 一种城区尺度的电力能耗动态监测调配方法、系统及设备
Shi et al. Land use type allocation informed by urban energy performance: a use case for a semantic-web approach to master planning
CN109446943A (zh) 一种填海造地区域开发全过程遥感监测方法
Yamashkin et al. Geoinformation Methods and Technologies in the Study of Natural-Social-Production Systems
Liu et al. Grid resource scheduling algorithm based on optimization hierarchy
CN112398127B (zh) 基于城乡规划用地虚拟台区及负荷云的配网扩张规划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