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86575A - 一种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86575A
CN115586575A CN202211151888.XA CN202211151888A CN115586575A CN 115586575 A CN115586575 A CN 115586575A CN 202211151888 A CN202211151888 A CN 202211151888A CN 115586575 A CN115586575 A CN 1155865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t
file
observ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storage
noi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5188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86575B (zh
Inventor
刘国峰
刘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Publication of CN115586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865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865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865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1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seismic cross-sections or geostructures
    • G01V1/302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seismic cross-sections or geostructures in 3D data cub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4Displaying seismic recordings or visualisation of seismic data or attributes
    • G01V1/345Visualisation of seismic data or attributes, e.g. in 3D cub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70Other details related to processing
    • G01V2210/74Visualisation of seismic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3D被动源数据采集后,根据采集点位置设计3D采集观测系统;根据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分别提取指定检波器接收的随机噪声作为炮点噪声记录,及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中炮点噪声记录对应的检波点噪声记录;根据所述炮点位置噪声记录以及对应的检波点噪声记录,通过相关计算,生成拟炮集单炮记录;根据所述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将所述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中的道头信息存储至地震记录的头文件中,输出此单炮结果;继续读取其余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并计算得到全部拟炮集地震记录。本发明不需要每个炮点噪声记录都与所有的地震道进行相关计算,节省了计算量。

Description

一种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动源反射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应用于工程、矿产等领域的探测的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被动源反射地震勘探是一种低成本、高分辨率的地震勘探方法,其无需主动源激发地震波,而是依赖长期接收的天然噪声记录,通过相关等计算生成类似于主动源激发的反射地震记录,即拟炮集记录,进而结合常规地震数据处理流程,获得反射地震成像剖面,实现工程、矿产等领域的探测应用。
被动源反射地震的核心是相关计算获得拟炮集记录,其由一道天然噪声记录与其它道噪声记录进行相关计算获得。当相关长度给定后,则长期接收的天然地震记录需要根据给定相关长度分成若干窗口,分别进行相关并叠加。
因此,拟炮集个数,天然地震记录长度,相关窗口长度,参与计算的地震道个数,都影响了生成拟炮集计算过程的计算强度。
在2D情况下,因为参与计算的地震道个数有限,计算尚不是问题,但当进行3D大规模采集时,若所有道都参与生成拟炮集的计算,则计算量巨大。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保证覆盖次数和成像质量的,减少计算强度的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3D被动源采集网格以及研究区地质认识,设计符合3D主动源地震勘探设计规则的3D地震观测系统,形成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
读取并调整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根据调整后的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对随机噪声记录重新编号;
根据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分别提取指定检波器接收的随机噪声作为炮点噪声记录,及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中炮点噪声记录对应的检波点噪声记录;
根据所述炮点噪声记录以及对应的检波点噪声记录,通过相关计算,生成拟炮集单炮记录;
根据所述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将所述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中的道头信息存储至地震记录的头文件中,输出此单炮结果;
继续读取其余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并计算得到全部拟炮集地震记录。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设计3D地震观测系统,包括:
获取数据采集区已知的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
根据所述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设计3D地震观测系统,形成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由炮点信息文件,检波点信息文件和炮检关系文件组成;
其中,所述炮点信息文件中储存每个炮点的编号、坐标与高程等信息,多个炮点的位置构成了一个炮点网格;
所述检波点信息文件中储存每个检波点的编号、坐标与高程等信息,多个检波点的位置构成了一个检波点网格;
所述炮检关系文件中储存有每个拟炮集单炮中的地震道与检波点网格的对应关系。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中,读取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包括:
读取所述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中的炮点文件、检波点文件和炮检关系文件,并用于指导读取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对应的噪声记录。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中,调整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包括:
根据所述检波点信息文件对每一个检波器的噪声记录重新编号;
将所述炮点信息文件中的炮点网格的坐标转化为对应位置的检波点网格的坐标。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中,根据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分别提取指定检波器接收的随机噪声作为炮点噪声记录,及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中炮点噪声记录对应的检波点噪声记录,包括:
读取炮检关系文件一行,根据炮点编号读取相应的炮点随机噪声记录;
根据检波点编号读取相应的检波点随机噪声记录。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中的道头信息存储至地震记录的头文件中,输出此单炮结果,包括:
在给定长度的时间窗口后,提取此时间段内炮检关系文件第一行对应的炮点噪声记录以及检波点噪声记录;
通过被动源勘探原理公式完成相关计算并与其余窗口计算结果叠加,重复操作,直至完成此拟炮集单炮记录计算。
第二方面,一种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系统,包括:
设计模块,用于根据3D被动源采集网格以及研究区地质认识,设计符合3D主动源勘探设计规则的3D地震观测系统,形成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读取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所述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由炮点信息文件,检波点信息文件和炮检关系文件组成;其中,所述炮点信息文件中储存每个炮点的编号、坐标与高程等信息,多个炮点的位置构成了一个炮点网格;所述检波点信息文件中储存每个检波点的编号、坐标与高程等信息,多个检波点的位置构成了一个检波点网格;所述炮检关系文件中储存有拟炮集单炮中的地震道与检波点网格的对应关系;
调整模块,用于调整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具体包括,根据所述检波点信息文件对随机噪声记录重新编号;将所述炮点信息文件中的炮点网格的坐标转化为对应位置的检波点网格的坐标;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分别提取指定检波器接收的噪声记录作为炮点噪声记录及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中其对应的检波点噪声记录;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炮点噪声记录以及对应的检波点噪声记录,通过相关计算,生成拟炮集单炮记录;
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将所述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中的道头信息存储至地震记录的头文件中,输出此单炮结果;
循环计算模块,用于继续读取其余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并循环应用计算模块、输出模块,以得到全部拟炮集地震记录。
第三方面,一种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的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通过读取检波器采集的噪声记录,并将所述噪声记录与设计好的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对应,在生成拟炮集记录过程中,通过读取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来指定炮点位置和与之进行相关计算的地震道范围,此时不需要每个炮点噪声记录都与所有的地震道进行相关计算,即节省了计算量,同时,生成的拟炮集记录也类似主动源采集,具有均匀的覆盖次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组件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组件件或组件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的设计3D地震观测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的读取并调整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的根据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分别提取指定检波器接收的随机噪声作为炮点噪声记录,及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中炮点噪声记录对应的检波点噪声记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系统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设备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的建立3D地质模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的在模型深度200m-1800m范围内处随机设置160000个随机震源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的在随机分布的震源处持续激发地震波,地表检波器共采集200s的震动记录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窄方位角观测系统的炮点和与之对应的检波点范围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窄方位角观测系统的覆盖次数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0窄方位角观测系统采集的一个单炮记录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2窄方位角观测系统的中的部分单炮记录放大后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窄方位角观测系统用所有单炮记录进行成像的结果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宽方位角观测系统的炮点和与之对应的检波点范围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宽方位角观测系统的覆盖次数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5宽方位角观测系统采集的一个单炮记录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7宽方位角观测系统的中的部分单炮记录放大后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宽方位角观测系统用所有单炮记录进行成像的结果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以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为例进行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方案,但是此实施例并不能限制本申请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3D采集网格和地质目标情况,设计3D观测系统,获得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
步骤2:读取并调整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根据调整后的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对随机噪声记录重新编号;
步骤3:根据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分别提取指定检波器接收的随机噪声作为炮点噪声记录,及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中炮点噪声记录对应的检波点噪声记录;
步骤4:根据所述炮点噪声记录以及对应的检波点噪声记录,通过相关计算生成拟炮集单炮记录;
步骤5:根据所述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将所述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中的道头信息存储至地震记录的头文件中,输出此单炮结果;
步骤6:继续读取其余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并计算得到全部拟炮集地震记录。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中,通过读取检波器采集的噪声记录,并将所述噪声记录与设计好的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对应。在生成拟炮集记录过程中,通过读取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来指定炮点位置和与之进行相关计算的地震道范围,此时不需要每个炮点噪声记录都与所有的地震道进行相关计算,即节省了计算量。同时,生成的拟炮集记录也类似主动源采集,具有均匀的覆盖次数。
如图2所示,所述设计3D地震观测系统,包括:
步骤11:获取数据采集区已知的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
步骤12:根据所述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设计符合3D主动源勘探设计规则的3D地震观测系统,形成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中,在施工区域,会根据数据采集区已知的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设计并布设3D观测系统,以3D方式布设完检波器阵列后,可采集天然噪声数据;根据3D被动源采集网格,以及勘探区地质目标情况,设计类似主动源勘探的观测系统,形成观测系统文件,在所述观测系统中其规定了每个炮点的位置,以及与炮点对应的检波点的范围,通过该观测系统设计后,计算生成的拟炮集地震数据会有均匀的覆盖次数和一定的偏移距范围,观测系统的设计通常考虑地质目标要素以及采集成本等,通常陆上地震勘探的观测系统存储文件称为SPS(Shell Processing Support Formatfor 3D Land Survey)文件,是一种记录位置数据和地震排列关系数据的标准方法的标准文件。
如图2所示,所述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由炮点信息文件,检波点信息文件和炮检关系文件组成;
其中,所述炮点信息文件中储存每个炮点的编号、坐标与高程等信息,多个炮点的位置构成了一个炮点网格;
所述检波点信息文件中储存每个检波点的编号、坐标与高程等信息,多个检波点的位置构成了一个检波点网格;
所述炮检关系文件中储存有拟炮集单炮中的地震道与检波点网格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中,所述SPS(观测系统存储文件),主要由炮点信息文件(S),检波点信息文件(R)和炮检关系文件(X)三部分组成,SPS文件对工区内炮、检点确定了唯一的物理位置和炮检关系,在施工区域,以3D方式布设完检波器阵列后,可采集天然噪声数据,用此3D天然噪声数据,可根据该区的地质目标,设计类似主动源勘探的观测系统,将其存储于SPS文件中。
如图3所示,读取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包括:
步骤21:读取所述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中的炮点文件、检波点文件和炮检关系文件,并用于指导读取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对应的噪声记录;调整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包括:
步骤22:根据所述检波点信息文件对每一个检波器的噪声记录重新编号;
步骤23:将所述炮点信息文件中的炮点网格的坐标转化为对应位置的检波点网格的坐标。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中,通过将所述炮点网格的坐标转化为对应位置的检波点网格的坐标,可以使炮点网格和检波点网格统一,其中,通过这个重新编号可以读取坐标、高程等信息,方便后期的计算,可以节省计算量。
如图4所示,根据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分别提取指定检波器接收的随机噪声作为炮点噪声记录,及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中炮点噪声记录对应的检波点噪声记录,包括:
步骤31:读取炮检关系文件一行,根据炮点编号读取相应的炮点随机噪声记录;
步骤32:根据检波点编号分别读取相应的检波点随机噪声记录。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中,所述被动源勘探原理公式为:
Figure BDA0003857281220000101
其中,G(xA,,xB,ω)是观测点xA,和xB,的频率域格林函数,ω是角频率,S(ω)是随机震源,v和ρ是介质的速度和密度,u(xA,ω)和u(xB,ω)为检波器接收到的随机信号,<*>代表不同窗口互相干计算结果的叠加,R{*}为取实部计算,因此,通过将被动源两点进行相干计算,就可以获得以一点为震源,另一点为接收点的类似于主动源激发、接收的拟炮集记录,若A点不动,变换B点,则可得到以A为震源点的拟炮集记录;拟炮集计算过程中,相关和叠加计算因为参与计算的地震道多,接收的天然噪声记录时间长而导致计算强度大,2D计算时,通常通过设定炮点的间距和偏移距范围来选择相关计算的地震道范围,但是3D情况时,则需要一个规则,来保证生成的拟炮集记录在数据处理环节,有类似主动源地震勘探一样的均匀覆盖次数。
例如,采用3D正演模拟来说明上述过程,首先建立3D地质模型(如图7所示),模型大小为3000m*3000m*2100m,网格间距为dx=dy=dz=10m,模型包含四个地质层位,从上到下,速度分别为1000m/s、2000m/s、4000m/s、8000m/s,用声波有限差分算法产生天然噪声数据,在模型200m-1800m范围内处随机设置160000个随机震源(如图8所示),地表共设置10000个检波器,检波器两个方向间距都是30m,采用雷克子波为震源,在随机分布的震源处激发地震波,地表检波器共采集200s的震动记录(如图9所示),在采集时间内,震源保持震动,振幅、相位完全随机,基于此,地表检波器采集到的即是3D被动源噪声记录。
根据本申请方案及主动源地震采集方法,设计一窄方位观测系统,其沿测线方向最大炮检距750m,垂直测线方向最大炮检距150m,即每炮由51*11个检波器接收,横向和纵向偏移距大小比值为0.2,如图10为炮点和与之对应的检波点范围图,如图11是以此设计的观测系统的覆盖次数图。如图12是该观测系统采集的一个单炮记录,如图13是该单炮记录红框内部分,如图14是用所有单炮记录进行成像的结果。
上述窄方位角数据每炮计算不需要所有检波点参与,大大节省了计算时间,若需要,还可以较为复杂的宽方位观测系统。例如,宽方位观测系统设计时,沿测线方向最大炮检距750m,垂直测线方向最大炮检距750m,即每炮最多由51*51个检波器接收,横向和纵向偏移距大小比值为1。其中,如图15为炮点和与之对应的检波点范围图,如图16是以此设计的观测系统的覆盖次数图。如图17是该观测系统采集的一个单炮记录,如图18是该单炮记录红框内部分,如图19是用所有单炮记录进行成像的结果。
如图5所示,一种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系统,包括:
设计模块,用于根据3D被动源采集网格以及研究区地质认识,设计3D地震观测系统,形成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读取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所述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由炮点信息文件,检波点信息文件和炮检关系文件组成;其中,所述炮点信息文件中储存每个炮点的编号、坐标与高程等信息;所述检波点信息文件中储存每个检波点的编号、坐标与高程等信息;所述炮检关系文件中储存有拟炮集单炮中的地震道与检波点网格的对应关系;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调整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具体包括,根据所述检波点信息文件对随机噪声记录重新编号;将所述炮点信息文件中的炮点网格的坐标转化为对应位置的检波点网格的坐标;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分别提取指定检波器接收的噪声记录作为炮点噪声记录及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中其对应的检波点噪声记录;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炮点噪声记录以及对应的检波点噪声记录,通过相关计算,生成拟炮集单炮记录;
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将所述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中的道头信息存储至地震记录的头文件中,输出此单炮结果;
循环计算模块,用于继续读取其余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并循环应用计算模块、输出模块,以得到全部拟炮集地震记录。
如图6所示,一种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的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的步骤。
其中,处理器用于控制该测量设备的整体操作,以完成上述的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器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该测量设备的操作,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该测量设备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例如联系人数据、收发的消息、图片、音频、视频等等。该存储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ndomAccess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多媒体组件可以包括屏幕和音频组件。其中屏幕例如可以是触摸屏,音频组件用于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可以包括一个麦克风,麦克风用于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或通过通信组件发送。音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I/O接口为处理器和其他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其他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鼠标,按钮等。这些按钮可以是虚拟按钮或者实体按钮。通信组件用于该测量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例如Wi-Fi,蓝牙,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简称NFC),2G、3G、4G或5G,或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因此相应的该通信组件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测量设备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igitalSignalProcessing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Logic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的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上述程序指令可由测量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的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下文描述的一种可读存储介质与上文描述的一种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的步骤。
该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可读存储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组件分或者全组件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3D被动源采集网格以及研究区地质认识,设计符合3D主动源地震勘探设计规则的3D地震观测系统,形成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
读取并调整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根据调整后的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对随机噪声记录重新编号;
根据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分别提取指定检波器接收的随机噪声作为炮点噪声记录,及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中炮点噪声记录对应的检波点噪声记录;
根据所述炮点噪声记录以及对应的检波点噪声记录,通过相关计算,生成拟炮集单炮记录;
根据所述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将所述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中的道头信息存储至地震记录的头文件中,输出此单炮结果;
继续读取其余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并计算得到全部拟炮集地震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3D地震观测系统,包括:
获取数据采集区已知的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
根据所述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设计3D地震观测系统,形成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由炮点信息文件,检波点信息文件和炮检关系文件组成;
其中,所述炮点信息文件中储存每个炮点的编号、坐标与高程信息,多个炮点的位置构成了一个炮点网格;
所述检波点信息文件中储存每个检波点的编号、坐标与高程信息,多个检波点的位置构成了一个检波点网格;
所述炮检关系文件中储存有每个拟炮集单炮中的地震道与检波点网格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读取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包括:
读取所述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中的炮点文件、检波点文件和炮检关系文件,并用于指导读取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对应的噪声记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包括:
根据所述检波点信息文件对每一个检波器的噪声记录重新编号;
将所述炮点信息文件中的炮点网格的坐标转化为对应位置的检波点网格的坐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分别提取指定检波器接收的随机噪声作为炮点噪声记录,及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中炮点噪声记录对应的检波点噪声记录,包括:
读取炮检关系文件一行,根据炮点编号读取相应的炮点随机噪声记录;
根据检波点编号读取相应的检波点随机噪声记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炮点噪声记录以及对应的检波点噪声记录,通过相关计算,生成拟炮集单炮记录,包括:
在给定长度的时间窗口后,提取此时间段内炮检关系文件第一行对应的的炮点噪声记录以及检波点噪声记录;
通过被动源勘探原理公式完成相关计算并与其余窗口计算结果叠加,重复操作,直至完成此拟炮集单炮记录计算。
8.一种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计模块,用于根据3D被动源采集网格以及研究区地质认识,设计符合3D主动源地震勘探设计规则的3D地震观测系统,形成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读取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所述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由炮点信息文件,检波点信息文件和炮检关系文件组成;其中,所述炮点信息文件中储存有炮点网格,所述炮点信息文件中储存每个炮点的编号、坐标与高程信息,多个检波点的位置构成了一个检波点网格;所述检波点信息文件中储存每个检波点的编号、坐标与高程信息,多个检波点的位置构成了一个检波点网格;所述炮检关系文件中储存有拟炮集单炮中的地震道与检波点网格的对应关系;
调整模块,用于调整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具体包括,根据所述检波点信息文件对随机噪声记录重新编号;将所述炮点信息文件中的炮点网格的坐标转化为对应位置的检波点网格的坐标;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分别提取一个检波器接收的噪声记录作为炮点噪声记录及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中其对应的检波点噪声记录;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炮点噪声记录以及对应的检波点噪声记录,通过相关计算,生成拟炮集单炮记录;
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将所述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中的道头信息存储至地震记录的头文件中,输出此单炮结果;
循环计算模块,用于继续读取其余观测系统信息存储文件,并循环应用计算模块、输出模块,以得到全部拟炮集地震记录。
9.一种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
CN202211151888.XA 2022-06-14 2022-09-21 一种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5865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7380 2022-06-14
CN2022106673809 2022-06-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86575A true CN115586575A (zh) 2023-01-10
CN115586575B CN115586575B (zh) 2024-01-30

Family

ID=84772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51888.XA Active CN115586575B (zh) 2022-06-14 2022-09-21 一种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8657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38936A (zh) * 2023-09-27 2024-02-09 北京锐星远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中炮集异常道快速检测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842671A1 (en) * 2011-07-28 2013-01-31 Bp Corporation North America Inc. Field correlation for real-time passive seismic surveillance
CN104375181A (zh) * 2014-11-24 2015-02-2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快速生成三维共检波点初至道集的方法
CN109738952A (zh) * 2019-01-24 2019-05-10 吉林大学 基于全波形反演驱动的被动源直接偏移成像方法
US20200150302A1 (en) * 2018-11-14 2020-05-14 Bp Exploration Operating Company Limited Passive Seismic Imaging
CN111458749A (zh) * 2020-04-13 2020-07-28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应用于被动源地震勘探的面波与体波的分离方法及系统
CN113805234A (zh) * 2021-10-13 2021-12-17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院 在被动源地震数据中增强面波的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842671A1 (en) * 2011-07-28 2013-01-31 Bp Corporation North America Inc. Field correlation for real-time passive seismic surveillance
CN104375181A (zh) * 2014-11-24 2015-02-2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快速生成三维共检波点初至道集的方法
US20200150302A1 (en) * 2018-11-14 2020-05-14 Bp Exploration Operating Company Limited Passive Seismic Imaging
CN109738952A (zh) * 2019-01-24 2019-05-10 吉林大学 基于全波形反演驱动的被动源直接偏移成像方法
CN111458749A (zh) * 2020-04-13 2020-07-28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应用于被动源地震勘探的面波与体波的分离方法及系统
CN113805234A (zh) * 2021-10-13 2021-12-17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院 在被动源地震数据中增强面波的处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U GUOFENG ET AL: "Surface wave and body wave imaging of passive seismic exploration in shallow coverage area applicationof Inner Mongolia",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CHINESE EDITION, vol. 64, no. 3, pages 937 - 948 *
刘语 等: "被动源体波干涉数据处理流程研究", pages 465 - 468 *
方捷 等: "基于高分辨率时频分析的信噪分离方法在被动源面波成像中的应用", pages 144 - 147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38936A (zh) * 2023-09-27 2024-02-09 北京锐星远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中炮集异常道快速检测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86575B (zh) 202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61810B (zh) 构建复杂地球模型的系统和方法
CN110133715B (zh) 一种基于初至时差和波形叠加的微地震震源定位方法
CN105277978B (zh) 一种确定近地表速度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10501757B (zh) 点线面三维逐点井深设计方法
RU2339056C2 (ru) Обобщенное трехмерное прогнозирование кратных волн от поверхности
CN115586575B (zh) 一种3d被动源拟炮集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570116A (zh) 基于地质标志层的时差分析校正方法
CN113985492B (zh) 钻孔周围地质的光声融合多尺度探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9709602A (zh) 一种远探测声波偏移成像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01638A (zh) 一种提取风化层底界面的方法和装置
CN110426741B (zh) 一种地震噪音成像勘探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399037B (zh) 高速顶界面提取的方法和装置
CN115201913B (zh) 基于无网格有限差分法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成像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7664771B (zh) 一种基于相似性系数的微地震全波形定位方法
CN111914609B (zh) 井震联合叠前地质统计学弹性参数反演方法及装置
CN104570091B (zh) 一种获得初至波射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24559B (zh) 共坐标点道集的生成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24555B (zh) 地震能量均衡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97046B (zh) 远探测声波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07656314B (zh) 道集记录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379434B (zh) 适用于沙漠区的层析反演静校正的方法及装置
CN112817039B (zh) 一种三维探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219534B (zh) 一种叠前深度偏移速度质控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Kokowski et al. Estimation of location errors for local seismic network in an area with intense and weak seismicity
CN113219533B (zh) 一种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建模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